【教育资料】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分数除法和倍差倍问题 人教新课标学习精品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7课时 分数除法中的和倍(差倍)问题》(教案)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7课时分数除法中的和倍(差倍)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7课时分数除法中的和倍(差倍)问题》这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中的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分数除法中的和倍(差倍)问题,从而加深对分数除法的理解和运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和倍(差倍)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题方法。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中的数学建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中的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于实际问题中的数学建模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中的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和倍(差倍)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从而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中的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2.教学PPT或者黑板。
3.练习题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课时的学习,例如:“小明有2/3千克苹果,小华有3/4千克苹果,小明比小华多多少千克的苹果?”让学生尝试用已知的分数除法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呈现本课时的问题,例如:“已知一个数的1/3是6,求这个数。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已知的分数除法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例题,例如:“已知一个数的1/4是8,求这个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分数除法《和倍差倍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分数除法中的和倍差倍问题。
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接着,通过例题讲解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和倍差倍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会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能够灵活运用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新课:通过例题讲解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和倍差倍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板书设计1. 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作业设计1. 练习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和倍差倍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2. 思考题:思考如何将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应用到其他实际问题中。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巩固,学生对和倍差倍问题的理解和应用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是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难点。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乘法,但对于除法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6个苹果,小明的苹果是小红的多少倍?”学生可以通过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3 ÷ 6 = 1/2。
这里的1/2就是一个分数,表示小明的苹果是小红的1/2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分数除法》人教新课标(9)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分数除法》人教新课标(9)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
–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应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
–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能够应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教科书、黑板、彩色粉笔、练习册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黑板清晰。
3.学生准备:学生需自备文具,认真听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通过举例引入分数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是将分数进行相除的运算。
例如:$\\frac{3}{4} \\div \\frac{1}{2}$ 是要求计算$\\frac{3}{4}$ 除以$\\frac{1}{2}$。
2. 讲解与练习1.老师根据教材中的案例,详细讲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包括同分母分子除法和通分后分子除法等。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练习,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 拓展应用老师设计一些拓展性应用题,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物品分配、食物配料等,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分数除法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掌握计算方法,对于一些学困生可能需要提供更多的辅导。
下次教学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延伸为了更好地巩固分数除法的知识,建议学生在课外可以通过做更多的练习题来加深理解,也可以与同学互相交流学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3.3 分数除法》的教学内容,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好这一知识点,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和倍、差倍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和倍、差倍问题人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和倍、差倍问题,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其中包含了和倍、差倍问题的相关知识。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际问题,以及一些练习题供学生们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以一些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们初步接触到和倍、差倍问题,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练习:在讲解完解题方法后,我将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和加深对和倍、差倍问题的理解。
我会给予学生们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提高解题能力。
4. 应用:我将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我会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运用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简洁明了地展示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以便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解决一些和倍、差倍问题。
答案: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学生们需要运用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来解决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谢谢!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补充和说明。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分数除法11》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2分数除法1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进行数学分数除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练习题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和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熟练进行数学分数除法运算。
难点•将分数除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黑板、白板和彩色粉笔;–练习册。
2.教师准备:–精心备课,熟悉教案内容;–准备相关案例和练习题;–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利用实例向学生介绍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第二步:讲解•通过黑板和白板展示分数除法的基本运算步骤,讲解规则和技巧。
第三步:练习•让学生进行分数除法的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第四步:拓展•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进行解决,拓展学生思维。
第五步: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概括学习内容,强化学生记忆。
五、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鼓励学生课后复习,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教学反思•思考本节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可以改进的地方,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高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愿每位学生都能在数学的世界里茁壮成长,成为坚实的数学学习者!。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3《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教案3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3《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教案3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分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2.能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
3.能够应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能够理解倒数的概念及其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倒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分数除法与倒数的关系。
2.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四、教具准备1.黑板、彩色粉笔。
2.课件或教案PPT。
3.练习册或练习题。
4.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如:分数除法是什么意思?倒数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联系?2. 学习分数除法1.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将分数除法比喻成物品均分或围城小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练习分数除法计算:让学生通过计算题在黑板上展示分数除法的步骤和方法。
3. 讲解倒数的概念1.引导学生认识倒数:解释倒数是指一个数的倒数是指这个数的倒数为1除以这个数。
2.分数与倒数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分数与倒数的联系,强调倒数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
4. 实际应用讲解分数除法和倒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时间、距离等实际问题的解决。
5. 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进行练习,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的概念和方法,能够应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倒数的概念及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七、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
2.思考如何将分数除法和倒数应用在生活中。
八、板书设计1.分数除法:概念、计算方法。
2.倒数:定义、与分数的联系。
九、课后反思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练习加深理解。
可以在下节课进行相关知识的巩固与拓展。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后深入理解,积极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和倍、差倍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和倍、差倍问题︳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我将根据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3.1 和倍、差倍问题的内容,详细介绍我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和倍、差倍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和倍、差倍问题的解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和倍、差倍问题的解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和倍、差倍问题的解法。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例题,掌握和倍、差倍问题的解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购买水果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购买水果的总价和数量。
2. 讲解和倍问题:通过举例,讲解和倍问题的解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讲解差倍问题:同样通过举例,讲解差倍问题的解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给出几道和倍、差倍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解答,检验学习效果。
5. 板书设计:将和倍、差倍问题的解法公式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6. 作业设计:布置几道和倍、差倍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学习内容。
六、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20元钱,他买了3个苹果和2个香蕉,每个苹果3元,每个香蕉2元,请问小明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花了多少钱?2. 答案:小明一共买了5个水果,花了11元。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和倍、差倍问题的解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公式的理解和记忆还不够牢固,需要在课后进行加强。
我还将引导学生将和倍、差倍问题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方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这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环节。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数和倍解决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数和倍解决问题》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分数和倍解决问题》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分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转化,并能够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和倍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分数和倍数的相互转化以及应用仍然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能够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演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转化方法。
2.难点:运用分数和倍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和倍数之间的相互转化。
2.自主探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4.练习巩固: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和倍数的相关例题。
2.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于课后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一家三口去餐厅吃饭,爸爸吃了总量的2/3,妈妈吃了剩下的1/2,小明吃了剩下的1/3,请问他们各自吃了多少?”引发学生思考,引入分数和倍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分数和倍数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和倍数的转化题目,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和倍、差倍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和倍、差倍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六年级上册数学“和倍、差倍问题”,此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章节,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的倍数关系,并能够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和运用和倍、差倍的概念,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和倍、差倍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和倍、差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1. 和倍、差倍的概念理解和运用。
2. 将和倍、差倍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
2. 黑板和粉笔。
3. 数学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倍数知识,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和倍、差倍的概念,并通过例题演示其应用。
3. 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和倍、差倍的知识。
板书设计1. 和倍、差倍问题2. 重点内容:和倍、差倍的概念和应用3. 难点内容:和倍、差倍的运用4. 示例题目:和倍、差倍的例题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题,巩固和倍、差倍的概念和应用。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和倍、差倍的知识。
3. 挑战练习: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和倍、差倍的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例题的演示和练习题的完成,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运用和倍、差倍的知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部分。
下面将针对这两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教学难点1. 和倍、差倍的概念理解和运用引入实际情境:使用学生熟悉的物品或故事来引入和倍、差倍的概念,如水果分配、物品分组等。
图示法:使用图表或图示来展示和倍、差倍的关系,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数量的变化。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7课时分数除法中的和倍(差倍)问题》(教学设计)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_第07课时分数除法中的和倍(差倍)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第07课时,主要涉及分数除法中的和倍(差倍)问题。
这个问题是分数除法的一个重要部分,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如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于和倍(差倍)问题,他们可能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没有系统地掌握解题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他们的思维习惯和解题策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中的和倍(差倍)问题的概念。
2.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分数除法中的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思路。
2.应用解题方法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结合实例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除法中的和倍(差倍)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例题、练习题等。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和倍(差倍)问题的思考。
例如:小明有1/2斤糖果,他把它平均分给了几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了多少糖果?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和倍(差倍)问题的定义和解题方法。
讲解例题,让学生理解解题的步骤和思路。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和倍(差倍)问题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指导解题方法。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倍(差倍)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购物时如何计算折扣后的价格?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和倍(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3.2 《分数除法》教案2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3.2 《分数除法》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掌握分数除法的概念,能够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提问、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勇于面对困难,乐于分享。
二、教学重点1.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
2.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分数除法问题。
三、教学难点1.理解分数除法的本质。
2.解决带分数的除法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练习册等。
3.学具:学生课本、练习册等。
4.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气氛温馨。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新知识(10分钟)1.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
2.让学生回顾前几节的知识,为引入新知识做铺垫。
第二步:讲解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15分钟)1.介绍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本质。
第三步:带着学生一起解决例题(20分钟)1.讲解带分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2.根据教材中的例题,带领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
第四步:学生合作解决问题(15分钟)1.安排学生分组,让他们合作解决一些与分数除法相关的问题。
2.鼓励学生彼此讨论,提醒注意解题步骤。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课后练习,巩固今天所学内容。
2.提醒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解决中遇到问题要及时向老师求助。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分数除法展开,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的运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互动讨论,达到相互促进,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愉快地学习数学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之和倍、差倍问题|人教新课标(秋)_2023年学习资料
三探索新知-归纳总结:-“已知两个数的和(或差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要做到“一设”“二列”“ 解”。-一设:如果设其中一个数是x,根据两个数的“倍分”-倍数和分数关系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数;-二列 根据“两个数的和(或差)等于已知量”列方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解方程求出x的值。
三探索新知-当小试牛刀-仔细想,认真填。-1一套桌椅160元,椅子价钱是桌子价钱的号,-设桌子价钱为x元, 椅子价钱为(方x元,-列方程为x+7x=160,设椅子价-钱为x元,则桌子价钱为7x元,列方程为-x+7x 160。
五.当堂检测-32015年,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育英-小学五、六年级共有120人参加了校园 球队,五年级-人数是六年级的·。五、六年级各有多少人参加了校园-足球队?六年级:11+令万(人)-五年级: 5×=45(人-4今年小明的年龄相当于妈妈年龄的·,已知妈妈比小明-大24岁,今年小明和妈妈各多少岁?-解 设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岁,则小明的年龄是岁。-冬a泰(岁)
三探索新知-2六(1班共45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男生有20人,女生有25人,怎么验算-呢?可以用( 0+(25=45验证总人数,-用(20÷(25验证男生人数为女生人数的
四.课堂小结-己知两个量的和(差),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量的问题的解法:-有两个量都 未知的,先把谁看作单位“1”-都可以,设其中一个量为未知数x,用这个量-表示另一个量,然后找出等量关系,列 程解-答出一个量,再解答第二个量。
三探索新知-3.探究解决方法三(算术法1-下半场得分:-42分-上半场得分:-?分-下半场:42÷1+1+ 】=14(分)-上半场:42-14=28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和倍解决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和倍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针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分数和倍解决问题”单元。
教学内容将围绕分数的基本概念、性质、运算,以及如何将分数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与倍数相关的问题。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和运用分数,解决涉及比例、倍数、分数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 学会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熟练运用。
3. 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倍数的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数意义的深入理解,特别是与整数、小数的联系。
2. 分数运算的熟练掌握,尤其是分数除法。
3. 将分数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正确设置比例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1. 数学教科书及练习册。
2. 黑板、粉笔。
3. 实物模型或图片,用于展示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4. 计算器(可选),用于复杂分数运算的验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日常实例引入分数概念,如切割蛋糕等,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知识。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通过例题展示运算过程,强调运算的注意事项。
3. 实例演示:利用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如何将分数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与倍数相关的问题。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问题讨论,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解决复杂问题。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展示分数的运算规则、性质及解题步骤,确保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同时,通过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重点和难点。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基础练习题、提高题和应用题。
基础练习题旨在巩固分数的基本运算;提高题用于加强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应用题则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与倍数相关的问题。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对于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知识点,应考虑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或补充材料,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倍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 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之和倍、差倍问题【创新教案】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完善板书。
2.老师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学生结合板书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继续教学分数除法的应用问题,是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问题的进一步深化,教学时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进行解答,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在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此类问题的体会更加深刻,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能够正确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
能熟练地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7分钟)
1.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喜欢玩篮球吗?你们知道一场篮球比赛一共多长时间吗?
这些时间是怎样分配的呢?
2.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理解单位“1”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倍数或分数关系,会用方程法解答此类问题。并能将这样的关系转化成各个部分与单位“1”之间的分数关系,即各个部分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整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列出方程:
方程一:设上半场得分为x分。
x+1/2x=42
方程二:设下半场得分为x分。
2x+x=42
4.思考讨论,说出自己的检验方法。
生1:把计算得到的上下半场得分加起来,如果正好是全场的42分,就说明对了。
3.2.6分数除法之和倍、差倍问题(导学案)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3.2.6 分数除法之和倍、差倍问题(导学案)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 理解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 学会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和倍、差倍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学习重点1. 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尤其是和倍、差倍问题。
三、学习难点1.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3.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尤其是和倍、差倍问题。
四、学习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分数乘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为学习分数除法做铺垫。
2. 探究活动(1)分数除以整数让学生尝试计算一些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引导学生发现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整数除以分数让学生尝试计算一些整数除以分数的题目,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3)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尤其是和倍、差倍问题。
3. 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除法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P65页练习题1、2、3。
2. 思考:分数除法还有哪些应用?你能举例说明吗?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对于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尤其是和倍、差倍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
七、拓展阅读1. 《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及应用》2.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
2. 学生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和倍、差倍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和倍差倍问题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说明
通过情境图,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激起了他们探索新知的欲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又把学生置身于探索者、发现者的位置,从而给学生创造一个观察思考、自由讨论、发现创新的机会,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得精彩而不在枯燥无味。
(4)试着列方程解答。
2.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1)讲清楚分别根据哪句话列的等量关系式。
(2)根据哪个关系式设的未知数?
(3)所列方程每一部分的意思。
3.质疑点拨(课件演示)
(三)归纳列方程解答和倍、差倍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一)阅读与理解:
1.仔细观看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
2.齐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分析、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及成就感。
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列方程解答 “和倍、差倍”的实际问题,理解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会设未知数。
环节二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师生互动
(一)组织学生阅读与理解: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6的情境图,引导学生思考。
2.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引导学生解答例题:
1.组织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1)你能根据题中的两个关键句子分别写出两个等量关系式吗?
(2)用线段图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3)怎样设未知数?
六年级上册“和倍”“差倍”问题教案
六年级上册“和倍”“差倍”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倍”和“差倍”问题的概念。
2. 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和倍问题的定义及解决方法。
2. 差倍问题的定义及解决方法。
3. 实际例题讲解和练习。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和倍问题的解法。
2. 理解和掌握差倍问题的解法。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列出算式解决和倍问题。
2. 如何正确列出算式解决差倍问题。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课件,展示和倍、差倍问题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和倍、差倍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二、讲解和倍问题(10分钟)1. 讲解和倍问题的定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2. 讲解和倍问题的解法:用和除以倍数加1,得到较小数;用和除以倍数减1,得到较大数。
3. 举例讲解和倍问题的解法。
三、讲解差倍问题(10分钟)1. 讲解差倍问题的定义:已知两个数的差与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2. 讲解差倍问题的解法:用差除以倍数减1,得到较小数;用差除以倍数加1,得到较大数。
3. 举例讲解差倍问题的解法。
四、实际例题讲解(10分钟)1. 出示和倍、差倍问题的实际例题。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解法,解决实际问题。
3. 讲解例题的解题思路。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解题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3.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及时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在解决和倍、差倍问题时,对于算式的列法有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算式列法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对于学生的课堂练习,要注重及时点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六、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3.2.6分数除法之和倍、差倍问题 导学案 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含答案)
分数除法之和倍、差倍问题一、学习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分数除法之和倍、差倍问题的方法。
2、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写出等量关系式。
难点: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探究案三、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小红打一篇文章,打了1200个字,还剩下61没有打。
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个字?2、一段铁丝,用去了它的52,还剩3米,这段铁丝长多少米?(一)老师谈话。
同学们我们班的篮球队在学校比赛中总共得到了42分,你知道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吗?(二)合作交流①你从中读出哪些数学信息?②怎么计算呢?两个半场的得分都是未知的。
1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也就是下半场得分=上半场得分×2方法一: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列出方程。
方法二:根据上半场得分是下半场得分的2倍列出方程。
③如何检验?看看两个半场的得分是否是42分看看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
(三)规律探究你能说说分数除法之和倍、差倍问题的方法吗?1.分析题意找准单位“1”;2.找出等量关系;3.设单位“1”的量为x,用含有x式子表示另一个量;4.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还要检验写出答句。
小小裁判员判断下面的计算是否正确。
某电视机厂全年生产电视机108万台,其中上半年产量是下半年的54。
这个电视机厂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产量分别是多少万台?小迷糊中国农历中的“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这一天,北京的黑夜时间是白天时间的53,白昼的时间多少小时?随堂检测1、一套运动服共450元,裤子的价钱是上衣的32,上衣和裤子的价钱分别是多少?2、篮球小组和乒乓球小组一共有27人,篮球小组的人数是乒乓球小组的54,篮球小组和乒乓球小组分别有多少人?3、二圣小学六年级有学生360人,男生是女生的54, 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4、某洗衣机厂全年生产洗衣机72万台,其中上半年产量是下半年的54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倍”“差倍”问题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41~42页例6及相应练习。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学习用这个知识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二)核心能力
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三)学习目标
1. 通过线段图理解题意,会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写出等量关系式。
2. 经历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会熟练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一类实际问题。
3.通过对生活中的有关数学信息予以选择、加工,进而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重点
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五)学习难点
正确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根据线段图,列出方程。
(2)想一想:线段图相同,列出的方程为什么不同?
(二)课堂设计
1.交流预习任务,引入课题
交流所列方程。
师:你为什么这样列方程?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两幅线段图中甲和乙的关系吗?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题的设置,是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的。
一方面复习了找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和如何列方程,分解了本课的重难点;另一方面,为后面环节的对比分析、沟通联系做好铺垫。
】
2. 问题探究
(1)阅读与理解
出示例题6图片。
①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条件。
②想一想,根据已有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
③请学生概括图片信息,编出完整的应用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在例题情景中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语言概括的能力,明确例题中的已知条件与问题,为后面的解答做好铺垫。
考查目标2】(2)分析数量关系,自主探究
①根据数量关系,试画出线段图。
【设计意图:先画线段图,然后由图得出等量关系,并据此列方程解答,为学生分析、理解等量关系提供直观支柱,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考查目标1】
②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画出线段图的,说说数量关系。
预设1:上半场的分数+下半场的分数=全场的分数
预设2:上半场的分数+上半场的分数×1
2
=全场的分数
预设3:上半场占2份,下半场占1份,全场的份数是3份。
③学生根据得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④交流各自的解法。
预设1:解:设上半场的分数为x,下半场的分数是1
2
x。
x+1
2
x=42
预设2:解:设下半场的分数为x,上半场的分数是2x。
x+2x=42
预设3:42÷(1+2)=14(分) 42-14=28(分)或14×2=28(分)师:设两个未知数时,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找出关键句子,设单位“1”为x,另一个未知数根据与单位“1”的关系,设为几x。
师: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小结解方程的几个步骤。
师:两种列方程的方法对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回顾与反思
反思1:我们的结果是否合理?如何验证?
反思2:这道题与例4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
【设计意图: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尤其到了六年级,线段图的教学尤为重要。
教师在教学解决问题时,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画线段图的机会,为分数应用题教学分散难度。
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用方程解决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所以要适时把学生引导到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来。
考查目标1、2、3】
3.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问题。
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时,应先找到关键句画出线段图,列出等量关系式,再解答。
(三)课时作业
1.甲、乙两桶油共重40千克,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3
5。
两桶油各重多
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答案:甲桶油重15千克,乙桶油重25千克。
解析:指导学生先通过分析关键句“甲桶油的重量是乙桶油的3
5
”,确定单
位“1”的量。
再根据条件“甲、乙两桶油共重40千克”列出方程。
该题要求用两种方法解答,可让学生通过比较,明确方程和算术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考查目标1、2】
2.航模小组的人数比美术小组多5人,美术小组的人数是航模小组的4
5。
航模小组和美术小组分别有多少人?
答案:解:设航模小组有x人,则美术小组有4
5
x人。
x-4
5
x=5
1
5
x=5
x=25
25-5=20(人)
答:航模小组有25人,美术小组有20人。
解析:这道题是把练习九第3题进行适当改编,拓宽学生思路。
前面的习题称为“和倍”问题,这题为“差倍”问题。
在学习数学时,应该举一反三,做到融会贯通。
【考查目标1、2】
3.五爱小学三、四年级共有学生473名学生,四年级的学生人数比三年级
的4
5
多23人。
三、四年级各有多少名学生?答案:解:设三年级有x名学生,
则四年级有(4
5
x+23)名学生。
x+4
5
x+23=473
9
5
x=450 x=250
473-250=223(名)
答:三年级有250名,四年级有223名。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仍是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
数”这类问题。
学生需要从题中得出条件:三年级学生数×4
5
+23=四年级学生
人数【考查目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