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自己的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刚拿到《教师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本书时,我好一阵惊喜,特别希望从中学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以前向老师们推荐的书都是关于教学方面的,却从没有关于教育自己孩子的书,虽然我们好些老师在学校里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等等,但诸多荣誉得背后是他们辛辛苦苦的付出,他们把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放在了学生身上,自己的孩子却顾不上管,以至于看着自己的优秀学子样样突出,自己的孩子却成绩平平,不只是成绩,还有其他好多方面都是后悔也弥补不起来的。最主要的一点是工作的原因,成天在学校里与孩子们打交道,稍有不顺心就会把不良情绪带回家里,身心的疲惫,再加上孩子的一点点小小的错误就能惹得你大发雷霆,如此一来,孩子无辜地受到了伤害,而你也更加地懊恼,这样孩子就会日渐疏远你,怕你,不信任你,长期这样下去,还何谈对孩子的教育,更别说良好的,成功的教育了。我们的老师工作越来越难做,压力越来越大,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学生身上,却无暇顾及自己的子女,与众多守在家里专门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相比,真是太惭愧了,但是再难也要尽力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只有一个,他一生的成长只有一次,如果错过了,耽误了,毁了的不仅是孩子,也是整个家庭的希望。

教育孩子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孩子在不断地成长变化着,我们做家长的教育方法也要不断地调整,适应,更要掌握科学的合理的教育方法,因人而异,尽量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留下遗憾。

让孩子安全而幸福的居住在他的大地一,以一颗平常心来养育孩子,教育孩子道一声“谢谢”,在孩子的房间里摆上一盆花。

教师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待孩子的严肃认真,尤其是严肃问题,在家也会不经意地表现出来,忘记自己是慈祥的母亲或是仁爱的父亲。让孩子安全而幸福地居住在他的大地上,以一颗平常心来养育孩子,本书收录了许多生动的例子,一定能够帮助到你!

古往今来,教师都是最受人尊重的角色,从孔孟之道开始,教育就一直伴随着我国千年的历史发扬光大,教师的地位很难撼动,古代学生进学校读书第一天除了要尊拜孔子圣像之外,还要对着一块牌位磕头,上面写的就是天地君亲师,可见老师的地位在当时是很高的,各朝各代对于老师的评价都是教书育人,答疑解惑,到了现代也不例外。

教师是人类精神的守望者,教师应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是搞好工作,体验快乐,享受幸福人生的必备条件,不可否认,相当多的优秀教师,著名教授的工作成就异常优异,但面对自己的孩子却无能为力,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教师孩子心中往往都有一种优越心理,觉得自己的家长是老师似乎自己就比别的同学享有某种特权一样,可以说很多这样的学生都在学校中是有恃无恐,自己犯了错误也不会有多大关系,这样往往造成孩子在对自己学习和纪律要求上不严格,而他们的家长忙于教学往往也会忽视这方面的监督,等到出现问题在教育的时候,往往效果已经不是多么好了,但有所不同的是,古代学校外面都会有一句话,即“溺爱勿送”,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师在当时

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也对于人性中的弊端有所规制,而现在的社会,对于这句箴言,恐怕早已抛之脑后,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会很疼爱,教师自己的孩子当然也不排除在外。

2.教师的时间特点决定了对于自己孩子的教育的难题,

首先,不确定性—教师经常可能因为学校的工作内容安排调整而变化原有的工作时间表,而影响自己工作时间和家庭计划的安排。

其次,不可控性—教师往往会因为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而造成自我工作难以很好的控制。

比方说,家长的来访,学生的思想疏导,差生的辅导,教师待遇过底,所以有的教师乐于搞家教而忽视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这些都将占用老师大量的自由可支配时间,因此,往往当老师真正从工作中解脱出来时,自己的孩子早已进入梦乡,影响次数少了是小事,次数多了也就成了大事,这样总是形成恶性循环,使很多教师和自己孩子的关系渐渐疏远,有些甚至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内心想法,缺乏沟通,这是一个很大的弊端。因此工作再忙也要想方设法了解孩子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3.教师无法很好的进行老师和家长的角色转换,无法摆脱工作中的阴影与压力。

当然并不是所有老师的孩子都无法教好,不能一概而论,教师的工作是紧张而忙碌的,也是平凡的,很多老师在工作中是呕心沥血,然而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工作压力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适,回到家之后往往很疲惫,同时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处理,这样很容易忽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与关心,始终沉浸在繁琐的工作当中,另外在带班的学生中有很多优秀的孩子,而自己就会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孩子和他(她)作比较,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他们,加之孩子还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期,对家长的语言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样久而久之,家长与孩子之间容易产生对立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这就要求每一位老师不但在学校关注每一位学生,回家也应该关注于自己的孩子,其实孩子是你教育成败的最好的实验,因此是否可以对孩子的爱好和兴趣给予一些支持,并和他一起探讨他热衷的话题,让他感觉你们有“共同语言”,在这种基础上再加入你的正确引导,重新建立起孩子的自信,让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亲情和关心,这样更有利于教育的效果。

4.师生之间有一定的神秘感和距离的,这样的话教师对学生来说就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和魅力,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崇拜心理和敬畏心理,才能虚心学习,认真求教;而父母和子女之间是师生的话,这种神秘感和距离感没有了,老师的一大堆缺点和不足都早已暴露在作为学生的子女面前,学生对老师应有的崇拜心理和敬畏心理没有了,在他们看来,自己的父母和老师也不过如此,有什么值得自己学习的呢?所以,绝大部分这样的父母都教不好自己的学生,也不愿意去教自己的学生。古人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如果说前者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楷模示范作用,那么后半句就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孩子的榜样作用了,因此要求教师一定要有约束感,西汉教育家董仲舒说:“善为人师,既没期待,又慎其行”,意思是说,要当一名好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正确的教育方法,又要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

行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可以说,身教重于言传,每个孩子都是有思想的,他们对教师不但听其言,而且会观其行,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信任和爱戴,反之,如果教师只是说的好听,而在行动上却是另外的样子就会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尤其是在自己孩子面前,这个要求更显示出它独特的深意。

综上所述,孩子的教育问题确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在实际中发挥好这两种角色的作用还有一定的难度,古有孟母三迁,五子登科,而我们现代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教出一个出色的孩子也的却是我们去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用心关爱每一个孩子

-----读《每个孩子都是故事》有感

暑假里有幸读到了李镇西老师的《每个孩子都是故事》,刚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是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在他们的身上都展露出不同的个性特征,需要我们认真小心地呵护。这本书通过56个记录师生教育生活点滴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成长,也能够体会到老师们凝结于文字之间的教育真心和爱心。翻开目录,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李镇西老师的一句话:教育,是一种悲壮的坚守。因为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我们很多时候不得不在良知与现实之间进行艰难的抉择。比如,面对家庭教育或以前所受学校教育的缺陷,和孩子自身养成的恶习,以及他本身存在的学习接受能力方面的缺陷,有的孩子不但表现很差,而且学习成绩也很糟糕。如果凭着“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或“一个都不能少”的教育良知,我们当然会对他倾注爱和智慧,让他能有所进步,至少“学会做人”,但升学的压力,可能会让我们不得不放弃这个孩子而“面向多数”。教育的复杂性就在于,并非面对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有时辛苦了很久,也未必有好的效果,我们通常都会这样安慰自己:尽管他的成绩不好,但是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已经把真善美的种子播种在他的心田,在将来它一定能开花结果的。

这篇文章中有几个小故事很吸引我,信任的力量,看到标题,我不禁心中一紧,信任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有着很重的分量,信任是一种爱,是一种鞭策,是一种鼓励,是一种力量。当你把信任给了孩子,他就会感受到身上的担子的沉重,会感到温暖。想要教育好你的孩子们,首先应该信任他们,相信他们可以展现出自己最棒的一面,哪怕是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拥抱。多一些宽容和期待,每个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们,当孩子们犯了错误的时候不应该一味的指责,批评,多一些倾听,理解孩子的想法,多一些包容,在“严厉”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理解和尊重。在听惯了批评、呵斥之后,哪怕是老师“微笑着轻轻说”一句话,也会让犯了错的孩子们感动,并产生向上的信心。同时要让孩子们知道你在乎他们,作为一个正常人,大家都希望别人在乎自己,不管是老板还是职员,不管是领导还是下属,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虽然不一定能得到他人的赞美,但至少从内心里希望别人在乎他。一旦知道对方很在乎他,就会从内心深处,甚而做些事情来表达他的感激。我能做到的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记得我这次暑期培训的时候,一个外教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海星的故事:讲的是在海边居住着一个村庄,村里面的人们主要以捕鱼为生,所以总是早出晚归,有个小男孩每天都会到海边去送他的父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