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小蝌蚪_湘美版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小蝌蚪-湘美版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小蝌蚪-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湘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小蝌蚪》一课。
通过观察和描绘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生物的成长变化,培养他们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学生将学习使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动态,体验绘画的乐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蝌蚪的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小蝌蚪的成长变化。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蝌蚪的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橡皮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2. 新课:讲解小蝌蚪的特征和绘画方法,示范绘画步骤。
3. 练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小蝌蚪的绘画作品。
4. 展评: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和绘画方法。
板书设计1. 小蝌蚪2. 重点:小蝌蚪的成长过程、绘画方法3. 难点:观察和描绘小蝌蚪的特征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完成一幅小蝌蚪的绘画作品。
2. 家庭作业: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描绘它们的成长变化。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描绘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特征,并给予适当的绘画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小蝌蚪作品。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小蝌蚪的成长变化。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蝌蚪的特征。
重点细节补充和说明在二年级上美术教案《小蝌蚪》的教学中,教学难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细节。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小蝌蚪-湘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小蝌蚪-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为湘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小蝌蚪》的内容。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长变化过程,通过绘画表现小蝌蚪的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长变化过程,运用绘画技能表现小蝌蚪的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环节,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提高艺术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小蝌蚪外形特征的观察与描绘。
2. 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了解与表现。
3. 绘画技能的运用与创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素材、图片素材、教学示范作品。
2. 学具:绘画纸张、水彩笔、铅笔、橡皮、画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小蝌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了解生命的奥秘。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绘画小蝌蚪的方法和步骤,指导学生掌握绘画技能。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示范,独立完成小蝌蚪的绘画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总结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观察生活、关爱生命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绘画水平。
板书设计1.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小蝌蚪-湘美版2. 教学内容:小蝌蚪的观察与描绘3.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4. 教学难点:小蝌蚪外形特征、生长变化过程、绘画技能的运用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示范、练习、展示与评价、总结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小蝌蚪,尝试用绘画表现其外形特征和生长变化过程。
2.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观察与绘画过程,共同关爱大自然,关注生命的成长。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课 小蝌蚪 ︳湘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课小蝌蚪︳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小蝌蚪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小蝌蚪的形象特征2. 青蛙的生长过程3. 线条、色彩的表现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小蝌蚪的形象特征,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小蝌蚪。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小蝌蚪的形象特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实物等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形象特征,如身体形状、颜色等。
(2)讲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3)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小蝌蚪的形象。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如何表现小蝌蚪的形象。
(2)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作业布置1. 画一幅小蝌蚪的画。
2. 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尝试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其形象。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表现小蝌蚪的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形象特征,讲解青蛙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创作空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观察、体验中学习美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要加强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课堂上收获快乐和成长。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尤其是“新课学习”和“实践操作”环节。
湘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第10课小蝌蚪教案
为了巩固所学内容,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当堂检测。检测题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小蝌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小蝌蚪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3)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4)小蝌蚪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什么?
(5)如何保护小蝌蚪和生态环境?
请同学们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认真思考并回答以上问题。检测结束后,我将对大家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解答。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次检测,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知识点梳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小蝌蚪的基本概念:小蝌蚪是青蛙的幼体,它们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
2.小蝌蚪的特征:小蝌蚪的身体呈长形,皮肤湿润,有许多细小的脚,它们用鳃呼吸。
3.小蝌蚪的生活习性:小蝌蚪生活在水中,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它们需要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
4.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小蝌蚪在孵化后会经历蝌蚪期、长肢期、变态期等不同的生长阶段,最终发育成成体青蛙。
8.小蝌蚪的保护意义: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加剧,小蝌蚪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保护小蝌蚪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a.阅读材料:推荐学生阅读《小蝌蚪找妈妈》、《蝌蚪的日记》等与小蝌蚪相关的书籍,以加深对小蝌蚪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的了解。
b.视频资源:观看科普视频《小蝌蚪的成长之路》,了解小蝌蚪从孵化到成蛙的完整生长过程,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生活环境。
5.小蝌蚪的生存环境:小蝌蚪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如池塘、溪流等,它们需要适应不同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6.小蝌蚪的自我保护机制:小蝌蚪具有自我保护机制,如能分泌黏液以防止天敌的捕食,并能迅速逃避危险。
7.小蝌蚪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小蝌蚪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作为食物链中的一环,帮助维持生态平衡。
小学美术小蝌蚪教案
小学美术小蝌蚪教案《小蝌蚪》这一课选自湘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材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七课。
下面是为大家的小学美术小蝌蚪教案,欢迎阅读。
活动目标: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曲线添画的画法画出各种动态的蝌蚪。
2.训练学生细致的观察力。
3.提高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的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1.在自然角饲养小蝌蚪,供学生观察。
2.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供给一盘黑色颜料及抹布、黑色彩笔。
3.范画:在水中向各种方向游动的小蝌蚪。
活动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从自然角的小蝌蚪,引导学生观察:“你们看看,小蝌蚪长得什么样子?它们是什么颜色?它们在水中是怎样游泳的?”引导学生讨论说出小蝌蚪有圆圆的身体,细细长长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个方向游动。
(2)教师和学生边念儿歌边在规定的场地学小蝌蚪游泳。
小蝌蚪,游呀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小蝌蚪,真快乐,边找妈妈边唱歌。
2.教师引导学生画小蝌蚪。
(1)教师:“每组小朋友的桌上都放有一盘黑颜料和水彩笔,请小朋友想想,你可以怎么做,能画出可爱的小蝌蚪呢?”让学生自己探索着画,老师在旁边指导。
(2)请画的好的学生到前面画一画。
(3)教师祟范画,并讲解小蝌蚪的画法: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颜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纸上,再用彩色画上弯弯曲曲的尾巴,这样一条可爱的小蝌蚪就在游动了,想画向不同方向游,只需变换不同的方向压印。
(4)学生再次作画:教师指导。
A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B每次蘸颜料压印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
C蝌蚪尾巴不宜太长。
D大胆作画,仔细操作,保持画面干净。
3.活动延伸:学生头戴小蝌蚪头饰,作《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课 小蝌蚪 ︳湘美版 (1)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课小蝌蚪︳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知道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青蛙、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创新能力。
3. 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特征,学会用简洁的线条和合适的颜色进行描绘。
二、教学内容1. 青蛙的生长过程。
2. 小蝌蚪的特征。
3. 小蝌蚪的绘画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观察小蝌蚪的特征,学会用简洁的线条和合适的颜色进行描绘。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新表现小蝌蚪的形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实物或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学习(1)引导学生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知道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树立爱护青蛙、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特征,学会用简洁的线条和合适的颜色进行描绘。
(3)讲解小蝌蚪的绘画方法,并进行示范。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创作一幅关于小蝌蚪的画作。
4.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爱护青蛙、保护环境,关注生态平衡。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和作品,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作业布置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青蛙的生长过程,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注:本教案根据湘美版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材编写,适用于相应教材的使用。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小蝌蚪的绘画方法”。
小蝌蚪的绘画方法一、观察小蝌蚪的特征在绘画小蝌蚪之前,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特征。
小蝌蚪的身体呈椭圆形,颜色通常为深灰色或黑色。
它们没有四肢,而是有一条长长的尾巴,用来游泳。
小蝌蚪的眼睛较小,位于头的两侧。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小蝌蚪的形象,为绘画打下基础。
二、绘画步骤1. 起稿首先,用铅笔在画纸上轻轻勾勒出小蝌蚪的基本轮廓。
湘美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10小蝌蚪教案
生3:小蝌蚪又聚在一起旅行。
……
(5)作业:大胆想象,完善小蝌蚪的第四格作品。(老师巡回辅导,展示优秀作品,鼓励想象独特的同学)
八、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我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老师归纳小结。
教
学
后
记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祝你取得好成绩!
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
科目
美术
年级
二年级
班级
时间
2013、10
课题
第10课《小蝌蚪》
教
学
目
标
1、认识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初步掌握相似形组合的基本知识,能作到将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2、初步认识了解四格绘画形式。
让学生画独立绘画成群的蝌蚪,之后进行小组评价,推选出本组最优秀的作品并说明画得好的理由,最后再由老师讲评。
(注意强调画出往不同方向游的蝌蚪。渗透建立单个和群的概念,了解蝌蚪的组合可以有疏有密。)
片段二:旅行的队伍被打乱后,小蝌蚪们怎么办呢?
师:如果他们继续旅行,你猜猜,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
生1:小蝌蚪会去找妈妈。
3、德育渗透:懂得遵守纪律,团结协助及安全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
材
分
析
重、难点:
1、相似形的组合与绘画。
2、四格绘画的再创作。
教
学
准
备
彩色笔、油画棒、课件
板
书
设
计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以及学习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一、一、猜谜语游戏导入,提示课题。
小小黑豆水中游,细长尾巴圆圆头。(打一动物)(板书:小蝌蚪)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10. 小蝌蚪》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10. 小蝌蚪》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0. 小蝌蚪》是湘美版美术二年级上册的一课,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材以小蝌蚪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小动物充满了好奇心和关爱之心。
学生在生活中对小蝌蚪可能有所接触,但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特点了解不多,这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特点,能够独立进行绘画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出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动手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绘画创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小蝌蚪的图片或者实物,用于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小蝌蚪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小蝌蚪的生长过程,引导学生了解小蝌蚪的特点,如:身体呈圆形,尾巴呈细长形,颜色为黑灰色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运用线条和色彩描绘小蝌蚪的形象。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巩固(5分钟)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评价他人的作品,教师总结评价,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小蝌蚪的其他形象,如:小蝌蚪吃草、小蝌蚪游泳等。
湘美 版二年级美术上册《10. 小蝌蚪》教学设计
湘美版二年级美术上册《10. 小蝌蚪》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并会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来;2.掌握水彩画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学会如何给小蝌蚪上色;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2. 教学内容主题:小蝌蚪1.通过观察图片和描述,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生命习性;2.演示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小蝌蚪的形态;3.教授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示范如何上色;4.让学生练习画小蝌蚪,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
3. 教学过程3.1 导入(10分钟)1.老师用图片展示小蝌蚪的外形和生命习性,让学生对小蝌蚪有一个初步的认识;2.老师告诉学生,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将学习如何画小蝌蚪,并且学会如何上色,让他们期待今天的课程。
3.2 展示和讲解(15分钟)1.老师向学生展示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小蝌蚪的步骤,并讲解每一步的意义;2.接着,老师讲解水彩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例如如何混色、如何控制深浅、如何掌握画笔压力等,以及上色的注意事项;3.老师放大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小蝌蚪的每一个特征,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画纸上正确地表达出来。
3.3 演示和实践(30 分钟)1.老师在黑板上进行小蝌蚪的演示,让学生观察;2.然后,老师让学生在自己的画纸上画出小蝌蚪的轮廓线;3.再让学生使用水彩上色,老师在旁边指导和纠正;4.学生互相观察和交流经验。
3.4 课堂总结(5分钟)1.老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点评;2.教师简要总结今天的课程,强调学生需要在自我实践中不断完善。
4. 思考题1.你觉得小蝌蚪在水彩画中怎么配色最好看?2.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5. 参考资料1.湘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
2.孙传芳. 小学美术教育方法与实践. 海口: 海南出版社, 2017.6. 结束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不仅学习了一种绘画技巧,更培养了自己的艺术创造力,加深了对美术的理解和欣赏。
湘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0课 小蝌蚪
湘美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
10课小蝌蚪
第10课小蝌蚪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以绘画形式想象表现。
2、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想象表现有趣的结果。
3、养成关心他人,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出示动物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师出示小蝌蚪图片,让学生猜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2、学生自由想象说话。
二、看书上的1—3张图片,了解故事大意
1、看图1—3
2、在学习小组中讨论故事的起因、经过。
3、了解小蝌蚪的特征。
4、看过1—3图后讨论:想想小蝌蚪被打乱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让学生大胆想象出有趣的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理想的、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想象并创作
1、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
2、学生创作表现有趣的结果的画面。
3、学生作画后交流评价。
4、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把《小蝌蚪旅行》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布置作业把《小蝌蚪旅行记》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 第十课 小蝌蚪 ︳湘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 第十课小蝌蚪 | 湘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课程是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的第十课,主要内容是小蝌蚪。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简单的色彩和线条表现蝌蚪的形态和活动,以及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
二、教学目标1.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提高学生的动物观察能力;2.学习如何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蝌蚪的形态和活动;3.发展学生的绘画、想象、创造等方面能力。
三、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简单而准确地表现出蝌蚪的形态和活动;2.发现蝌蚪的生长变化,有自己的想象并运用在画面中。
四、教学准备1.学生需要准备画板、彩色笔、蜡笔、橡皮等绘画工具;2.教师需要准备蝌蚪图片、颜色圈、画布、干净的水杯、纸巾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放置几个蝌蚪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蝌蚪的外形和习性,鼓励他们谈论。
2.体验教师让学生观察一段视频或图片,讲述蝌蚪的生长变化,让学生体验蝌蚪的生命过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画画表达自己对动物的观察和理解。
3.示范教师可以在展板上或者白纸上画出大的模板供学生观摩。
注意画面需要简洁明了,体现出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场景和线条的表现。
4.创作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蝌蚪的画与蝌蚪的识别需要结合,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在画中注重形态和色彩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5.展示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邀请学生评论和点赞,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方法1.前期采用观察和体验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认知蝌蚪的形态和习性;2.中期采用示范和创作在组织学生绘画的过程中,运用反复模拟、比较与分析等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3.后期采用展示和点评的方式,在吸收学生创作成果的同时,引导他们思考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七、教学反思本课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通过观察、体验、示范、创作、展示等环节,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美的世界。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小蝌蚪-湘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小蝌蚪-湘美版课程简介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美术课程的第二课,课程主题为“小蝌蚪”。
本课程适用于湘教版的课本。
主要以创造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小蝌蚪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小蝌蚪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所处环境;2.掌握绘画基础知识,比如画笔的握法、颜料的运用等;3.运用色彩、线条、形态等元素表现小蝌蚪的形象;4.熟悉水墨画工具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力和表现力;2.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3.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帮互助的精神。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能力;3.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掌握小蝌蚪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析他们的生活环境;2.绘画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画笔的握法、颜料的使用等;3.运用线条、形态、色彩等元素表现小蝌蚪的形象。
教学难点1.学生如何在画中表现小蝌蚪的各种动态和表情;2.如何指导学生运用合适的材料进行手工创作;3.如何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方法1.交互式教学法;2.群体讨论法;3.视听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小蝌蚪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的外形特征,生活环境等。
通过提问、回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第二步:教学讲解(15分钟)老师简单介绍一些水墨画和手工制作的知识。
带学生一起互动探讨如何用色彩、线条、形态等元素来表现小蝌蚪,并讲解一些绘画基本技巧,如画笔的握法、颜料的使用等。
第三步:操作实践(50分钟)1.绘制小蝌蚪:先让学生根据水墨画基础知识,画出小蝌蚪的轮廓。
然后让学生涂上适当的颜色,画出小蝌蚪的特点,并表现出小蝌蚪的各种动态和表情。
2.制作小蝌蚪玩具: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手工制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课 小蝌蚪 ︳湘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十课小蝌蚪︳湘美版课程背景本课程是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中的第十课,涉及到小学生初步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和颜色构成原理,以及用彩色粘纸完成小蝌蚪的制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过程。
2.学习蝌蚪的颜色构成原理。
3.初步掌握用彩色粘纸完成小蝌蚪制作的方法。
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自然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蝌蚪的生长过程及颜色构成原理。
2.利用彩色粘纸完成小蝌蚪制作。
教学难点1.利用学生自己的想象完成小蝌蚪的构思并加以表达。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先选择相应的故事、图画或音乐等途径来引导学生感受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让学生对自然产生更多的热爱和关注。
了解蝌蚪1.引导学生,先观察蝌蚪在水中发生的变化和生长过程,以此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蝌蚪的成长变化过程。
2.通过展示蝌蚪的各个部位及不同颜色的变化,让学生掌握蝌蚪的颜色构成原理。
3.教师讲解小蝌蚪的特点及它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蝌蚪的种类、分布范围和保护意义。
制作小蝌蚪1.教师先讲解用彩色粘纸完成小蝌蚪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蝌蚪,能够灵活运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完成自己的小蝌蚪作品。
3.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小蝌蚪与自然相结合,可以配上荷叶、莲花、青蛙等自然元素进行组合,让学生更好地体验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
教学评价1.教师对学生的制作的小蝌蚪作品进行评选,并展示到班级美术展上,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2.教师根据学生的制作情况和表现,进行个别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有助于学生的提高和进步。
课后延伸1.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蝌蚪的生态环境,并进行观察和摄影。
2.可以通过欣赏更多的有关自然和生态的图画、音乐和故事等,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小蝌蚪的生长规律和颜色构成原理,并能够用自己的创造力完成自己的小蝌蚪制作作品,有助于学生培养审美情趣和观察能力。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 小蝌蚪-湘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 小蝌蚪-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以“小蝌蚪”为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蝌蚪的成长过程,以及其在水中的动态。
通过观察和绘画,让学生了解蝌蚪的结构特点,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并培养其对自然生态的兴趣和爱护之情。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蝌蚪的生长过程及其与青蛙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细节和表现动态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使用线条和色彩表达蝌蚪的特征。
4. 增强学生对自然生态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1. 蝌蚪的动态表现,特别是其在水中的游动姿态。
2. 线条与色彩的协调使用,以表现蝌蚪的立体感和真实感。
3.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蝌蚪的细节特征。
教具学具准备1. 蝌蚪成长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绘画纸张、铅笔、彩色铅笔或水彩笔。
3. 水盆、水、几只活蝌蚪(如有条件)。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蝌蚪成长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蝌蚪的兴趣,并简单介绍蝌蚪的成长过程。
2.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活蝌蚪或图片,讨论蝌蚪的特征,如身体形态、游动方式等。
3. 技巧讲解:演示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蝌蚪的动态和特征。
4.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观察和所学技巧,进行蝌蚪绘画练习。
5. 个别指导:在学生绘画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解答疑问,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能。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评价,相互学习,分享心得。
板书设计板书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蝌蚪的成长过程,标注关键特征和绘画技巧。
同时,将学生的绘画作品和观察到的蝌蚪特征相结合,形成直观的学习资料。
作业设计学生需完成一幅蝌蚪的绘画作品,要求体现出蝌蚪的特征和在水中游动的动态。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使用不同的材料和色彩表现蝌蚪。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学生的绘画作品和课堂表现进行。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兴趣和爱护之情。
---此教案旨在通过观察和绘画蝌蚪,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绘画技巧和对自然的热爱。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小蝌蚪_湘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小蝌蚪_湘美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小蝌蚪的外形特点,了解小蝌蚪的生活环境。
2.能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状的小蝌蚪,并适当添画背景形成有味的图画。
3.养成耐心细致观看事物的好适应,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大胆想像,能自由表现不同形状的小蝌蚪。
难点:画面的疏密排列组合。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16K素描纸、刮画纸、铅笔、橡皮、彩笔、油画棒、彩铅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导入语:今天有两只小蝌蚪专门难过地告诉老师,说他们从来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情愿关心它们去找找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二)出示学习目标过渡语:先让小蝌蚪带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我要认真观看,发觉小蝌蚪的外形特点,了解小蝌蚪的生活环境。
2.我能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状的小蝌蚪,并能适当添画背景,组成有味的图画。
3.我能养成耐心细致观看事物的好适应,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请开始我们的“自学之旅”吧。
二、先学环节(10分钟)(一)自学过渡语:我们一起观赏《小蝌蚪找妈妈》的儿歌视频,你要做个细心的小孩,边观看边摸索下面的问题:(播放儿歌视频)1.观看视频并观看瓶内蝌蚪,摸索:(1)小蝌蚪的外形特点是如何样的呢?(2)小蝌蚪生活在哪里?周围环境如何样呢?过渡语:请你结合刚才的视频和眼前的小蝌蚪,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前两个问题。
2.学画小蝌蚪的外形(见学案)(1)如何画出小蝌蚪的外形呢?(2)自学小蝌蚪的画法。
能够用笔依照步骤尝试描画蝌蚪外形。
(二)自测过渡语:大伙儿都明白小蝌蚪是集体游戏的好伙伴,但是学案上只有一只小蝌蚪,专门孤独,请你依照刚才所学的知识给它添画上3个好伙伴,能够从不同角度画,也能够画出不同大小和不同动作的小蝌蚪。
遇到问题能够小声请教小组同学。
完成后预备展现。
1.学生添画,1生板演。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小蝌蚪(3)_湘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小蝌蚪(3)_湘美版展。
活动一的教学,充分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组合的趣味性,鼓励学生对故事情节大胆表现。
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置都发挥情趣性强的特点,让学生能在充满童话的意趣中愉快地参与学习。
教学流程:自主学习、激发联想、初步感知——创设情境、拓展思维——畅谈构想、引发创新——自主绘画、巡回辅导——作业展示、评价延伸——学生小结、老师归纳。
教学目标:1、认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创造表现。
2、根据特定情境,大胆想象绘画小蝌蚪。
3、增强爱生活的情感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渗透点的基础知识。
教学的难点: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点的排列、疏密等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一、猜谜、情境导入谜语:小小黑豆水中游,细长尾巴圆圆头。
(打一动物)师小结: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出示课题:《小蝌蚪》学生回答。
二、创设情景,拓展思维(出示图片)(一)引导学生说说蝌蚪的外形特征,并尝试画蝌蚪(学生画,教师示范蝌蚪的画法。
)(二)以连环画的形式开展故事,让学生在情与景的意境感染中展开想象为学生的绘画和想象提供特定环境。
1、在太阳刚刚升起的清晨,小蝌蚪们起床了。
提问:小蝌蚪起床了,它们正在做什么呀?师:哦,小蝌蚪起床后各自做着自己的事。
(德育:自己的事情,自己认真做。
)2、吃完早点后,他们决定以一起到小河里去旅行,充满惊喜的冒险之旅开始了!提问:小蝌蚪出去旅行了,他们的队伍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很有团队精神的,小蝌蚪聚在一起,队伍很整齐,没有掉队的,离队的)(德育:排列整齐,遵守纪律。
)3、突然,不知从哪儿扔下一节小枯枝。
聚会的队伍被打乱了······提问:旅行的队伍被打乱后,小蝌蚪们的队伍发生了什么变化?往不同的方向逃避,队伍散开了。
4、讨论:接下来小蝌蚪们会遇到怎样有趣的奇幻之旅呢?畅谈构想:看见了荷花,小蝌蚪会游到荷花的周围;看见了鱼,会和鱼交谈,游戏等等,学生自由大胆想象。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小蝌蚪(2)-湘美版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小蝌蚪(2)-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想象,创作一幅以小蝌蚪为主题的画作。
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蝌蚪的特征,以及如何在画纸上布局和构图,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生命力的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小蝌蚪的基本特征,掌握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小蝌蚪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培养对自然生物的关爱和好奇心,激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难点1. 小蝌蚪特征的把握:正确表现小蝌蚪的形态和动态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创作的难点。
2. 构图布局:如何在画纸上合理安排小蝌蚪和背景,使画面和谐、有趣,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小蝌蚪图片、示范画作、PPT课件。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小蝌蚪图片引入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观察与讨论:学生观察小蝌蚪的图片,讨论小蝌蚪的特征,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
3. 示范与讲解:教师通过示范画作,讲解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技巧。
4.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小蝌蚪主题的美术创作。
5. 评价与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小蝌蚪的形态、线条和色彩进行设计,通过图示和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创作要点。
作业设计学生需要完成一幅以小蝌蚪为主题的美术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线条和色彩技巧,构图合理,富有创意。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学生是否掌握了小蝌蚪的表现技巧,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创作,以及课堂管理是否有效等,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小蝌蚪的绘画技巧,还能够培养对自然生物的关爱和好奇心,激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美术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蝌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小蝌蚪的外形特征,了解小蝌蚪的生活环境。
2.能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小蝌蚪,并适当添画背景形成有趣的图画。
3.养成耐心细致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胆想像,能自由表现不同形态的小蝌蚪。
难点:画面的疏密排列组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6K素描纸、刮画纸、铅笔、橡皮、彩笔、油画棒、彩铅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
导入语:今天有两只小蝌蚪很难过地告诉老师,说他们从来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愿意帮助它们去找找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二)出示学习目标
过渡语:先让小蝌蚪带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我要仔细观察,发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了解小蝌蚪的生活环境。
2.我能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态的小蝌蚪,并能适当添画背景,组成有趣的图画。
3.我能养成耐心细致观察事物的好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过渡语:明确了学习目标,请开始我们的“自学之旅”吧。
二、先学环节(10分钟)
(一)自学
过渡语:我们一起欣赏《小蝌蚪找妈妈》的儿歌视频,你要做个细心的孩子,边观看边
思考下面的问题:(播放儿歌视频)
1.观看视频并观察瓶内蝌蚪,思考:
(1)小蝌蚪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呢?
(2)小蝌蚪生活在哪里?周围环境怎样呢?
过渡语:请你结合刚才的视频和眼前的小蝌蚪,在小组内讨论分享前两个问题。
2.学画小蝌蚪的外形(见学案)
(1)如何画出小蝌蚪的外形呢?
(2)自学小蝌蚪的画法。
可以用笔根据步骤尝试描画蝌蚪外形。
(二)自测
过渡语:大家都知道小蝌蚪是集体游戏的好伙伴,可是学案上只有一只小蝌蚪,很孤独,请你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给它添画上3个好伙伴,可以从不同角度画,也可以画出不同大小和不同动作的小蝌蚪。
遇到问题可以小声请教小组同学。
完成后准备展示。
1.学生添画,1生板演。
2.师生点评。
点评预设:
1.蝌蚪的外形特征绘画准确,动态自然有趣,构思巧妙。
鼓励大家学习。
2.蝌蚪的外形特征绘画准确,但动态单一,不够生动。
可让优秀同学代表通过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对比改正。
3.3只蝌蚪动态生动,大小不一,画面和谐,但每只蝌蚪的外形特征不准确,例如:尾
巴没体现出“细”“长”的特点,可以让同学上台帮其改正。
我的疑惑:
三、后教环节(10分钟)
过渡语:小蝌蚪们找妈妈这次探险活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视频)
(一)合作探究
认真观看视频,看完后能大胆想象,并在小组内展开交流: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探险中还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1.看完视频后,展开想象并小组分享。
2.小组代表分享给全班同学。
(二)预设与生成
预设1:
小蝌蚪遇到了其它的动物都不是自己的妈妈。
预设2:
小蝌蚪在找妈妈途中遇到了可恶的螃蟹,不但不帮助它们,还想伤害蝌蚪。
那么即时引导他们通过怎样的方式最终达到了目标,适时进行品格教育——不怕困难,
勇往直前,团结起来继续他们的找妈妈行动……
(三)欣赏范画,引导同学们发现蝌蚪的疏密组合。
过渡语:其实,它们真的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小蝌蚪是很团结的一种动物,它们喜欢凝聚在一起,成群结队地行动,偶尔有几只愿意到处转转。
所以画面中我们也应画出一群群的蝌蚪和几只蝌蚪的疏密对比。
解读范画一:有“一群”小蝌蚪正跑到荷叶底下去找妈妈,还有“一群”小蝌蚪跑到了
水草边找妈妈,可是,还有“几只”调皮的小蝌蚪正在周围找吃的。
解读范画二:小蝌蚪们“团结一心”,终于,看见它们的妈妈在远处的一片大荷叶上呢,
他们成群结队地跑过去喊“妈妈!妈妈!”,还有“几只”弱小的蝌蚪落在了队伍的后面,
正使劲地往妈妈身边赶呢。
(四)教师示范
示范画小蝌蚪的疏密组合并适当添画背景。
边示范边精讲点拨:
1.小蝌蚪的外形特征:我们画蝌蚪要抓住它“细长尾巴,圆圆头”的特征。
2.不同角度、动态蝌蚪的体现:抓住蝌蚪特征的同时,改变蝌蚪尾巴的方向改变小蝌蚪的动态,同时要动脑能从不同的角度表现生动、可爱的蝌蚪。
3.疏密组合:画面中要画出“一群群”和“几只”的对比关系,通过对比体现出画面的
疏密关系和小蝌蚪的团结精神。
4.背景:最后适当添画小蝌蚪喜欢的荷叶、水草等简单衬托物。
四、训练环节(18分钟)
1.画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活动场景。
(1)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想象到的情境大胆表现出来。
比比谁的想法更奇妙。
(2)作品形式:绘画、刮画。
(3)表现方式: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合作完成4开作业。
2.交流展示:
每组推选出一幅最有代表性的作业进行全班交流。
同学们进行自评和互评,取长补短。
3.自我反思:通过学习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哪些方面还需要再提高?
4.课后拓展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小蝌蚪一样团结一心,不怕困难,做越来越好的自己!同时,今天给同学们一次亲近自然的机会,课后将小蝌蚪们放生自然,还它们自由!
附:板书设计
小蝌蚪
细长尾巴圆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