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记录表

合集下载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方式

动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强风化、全风化的硬质岩石,各种软质岩石及各类土。

根据锤击能量可按表3-33分为轻型、重型和超重型三种。

表3-33 圆锥动力触探类型类型轻型重型超重型锤的质量(kg)10±±120±1落距(cm) 50±2 76±2 100±2直径(mm) 40 74 74锥角(°)60 60 60探杆直径(mm)25 42 50~60深度(cm)30 10 10锤数N10 N120(1)轻型动力触探(N10)试验:适用于深度小于4m的一般粘性土、粘性素填土和砂土层。

A.试验设备:轻型动力触探设备主要由圆锥探头、触探杆、穿心落锤三部分组成(图3-6 ),落锤升降由人工操纵。

图3-6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设备示意图1.穿心杆2.穿心锤3.锤垫4.触探杆5.探头B.试验步骤:(a)探头贯入土层之前,先在触探杆上标出从锥尖起向上每30cm 的位置。

(b)一人将触探杆垂直扶正,另一人将10Kg穿心锤从锤垫顶面以上50cm处自由落体放下, 锤击速度以每分钟15-30击为宜。

(c)记录每贯入土层30cm的锤击数N10′(击/30cm)。

(d)为避免因土对触探杆的侧壁摩檫而消耗部分锤击能量,应采用分段触探的办法,即贯入一段距离后,将锥尖向上拔,使探孔壁扩径,再将锥尖打入原位置,继续试验。

或每贯入10cm,转动探杆一圈。

(e)当N10′>100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时,可停止试验。

C.资料整理:(a)轻型动力触探由于贯入深度浅,可不作杆长修正,即N10′= N10。

(b)绘制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图3-7)。

图3-7 轻型动力触探击数N10与深度h的关系曲线D.试验成果的应用: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 见表3-34、3-35及3-36。

表3-34 一般粘性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5 20 25 30fa(Kpa)105 145 190 230注:本表引自《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J7-89)表3-35 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0 20 30 40fa(Kpa)85 115 135 160注:本表引自《铁路动力触探技术规范》(TBJ18-87)表3-36 含少量杂质的素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与N10的关系N10(击/30cm)15~20 18~25 23~30 27~35 32~40 35~50fa(Kpa)40~70 60~90 80~120 100~150 130~180 150~200空隙比e ~ ~ ~ ~ ~ <本表引自西安市资料.(2)重型动力触探()试验:主要用于碎石土、砂土及一般粘性土。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法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法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1提供浅基础地基承载力;
2检验基底是否存在下卧软层.
二试验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
2、DBJ15-31-2003;
2、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三试验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
采用自由落锤以15~30击/min的锤击速率连续锤击贯入,每贯入1m,将探杆转动一圈半,轻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为50cm.
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
N.
10
对轻型动力触探,当
N>100或贯入15cm的锤击数超过50时,可终止试验.
10
四试验数据分析与判定
根据不同深度的动力触探锤击数,采用平均值法计算每个检测孔的动力触探锤击数代表值.
参照表1,根据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标准值,推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表1N f
五试验要点
1首先根据场地情况进行选点开挖,挖至勘察设计确定的持力层,然后对该持力层进行
连续触探.
2将探头和探杆安装好,保持探杆垂直,然后连续向下贯击,穿心锤落距为50.0±2.0cm,使其自由下落.在基底轻型触探试验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所需锤击数N10,在地层较硬、
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相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
3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过50击时或贯入10cm所需锤击数超过30击时,即停止测试.
4本试验方法试用宇深度小于4米的土层.。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法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法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法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1)提供浅基础地基承载力;2)检验基底是否存在下卧软层。

(二)试验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DBJ15-31-2003);2、《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三)试验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采用自由落锤以15~30击/min的锤击速率连续锤击贯入,每贯入1m,将探杆转动一圈半,轻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为50cm。

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N)。

10对轻型动力触探,当N>100或贯入15cm的锤击数超过50时,可终止试验。

10(四)试验数据分析与判定根据不同深度的动力触探锤击数,采用平均值法计算每个检测孔的动力触探锤击数代表值。

参照表1,根据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标准值,推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表1N f(五)试验要点(1)首先根据场地情况进行选点开挖,挖至勘察设计确定的持力层,然后对该持力层进行连续触探。

(2)将探头和探杆安装好,保持探杆垂直,然后连续向下贯击,穿心锤落距为50.0±2.0cm,使其自由下落。

在基底轻型触探试验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所需锤击数(N10),在地层较硬、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相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

(3)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过50击时或贯入10cm所需锤击数超过30击时,即停止测试。

(4)本试验方法试用宇深度小于4米的土层。

1-29-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

1-29-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

6.0
34
B057
0.3-0.6
6.0
35
B057
0.6-0.9
10.0
36
B057
0.9-1.0
12.0
37
B073
0.0-0.3
10.0
38
B073
0.3-0.5
6.0
39
B094
0.0-0.3
1.0
40
B094
0.3-0.6
5.0
41
B094
0.6-0.9
5.0
42
B094
0.9-1.2
13.0
118
B039
1.6-1.8
84.0
119
B052
3.0-3.3
21.0
120
B052
3.3-3.6
39.0
121
B052
3.6-3.9
40.0
122
B052
3.9-4.2
53.0
123
B054
3.8-4.1
31.0
124
B054
4.1-4.4
35.0
125
B056
2.9-3.2
33.0
126
B056
27.0
82
B052
2.9-3.0
24.0
83
B054
1.2-1.5
38.0
84
B054
1.5-1.8
31.0
85
B054
1.8-2.1
32.0
86
B054
2.1-2.4
33.0
87
B054
2.4-2.7

地基承载力试验检测记录表

地基承载力试验检测记录表
QJ0301b地基承载力试验检测记录表(动力触探法)
第页共页
地基承载力试验检测记录表(动力触探法)
QJ0301b
试验室名称:河北广通道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海南省琼中至乐东高速公路A9合同段工地试验室记录编号:
施工单位
核工业华东建设工程集团公司
监理单位
海南海通公路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工 Nhomakorabea部位/用途
样品描述
试验条件
室外;℃
试验日期
试验依据
GB50021-2001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
轻型触探仪(QL09-19)
土层名称
设备类型
轻型
落锤质量
10kg
落距
50cm
探头直径
40mm
探头面积
13cm²
测点
测点
桩号
测点 位置(m)
探杆总长(m)
试验深度(m)
贯入度(cm)
锤击数(击)
每贯入0.01m/0.3m所需的锤击数
杆长击数修正系数
修正后锤击数N’63.5=α×N63.5
基本承载力(kN)
示意图:
备注:
试验: 复核: 日期: 年 月 日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1)提供浅基础地基承载力;2)检验基底是否存在下卧软层。

(二)试验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DBJ15-31-2003);2、《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三)试验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采用自由落锤以15~30击/min的锤击速率连续锤击贯入,每贯入1m,将探杆转动一圈半,轻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为50cm。

N)。

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10N>100或贯入15cm的锤击数超过50时,可终止试对轻型动力触探,当10验。

(四)试验数据分析与判定根据不同深度的动力触探锤击数,采用平均值法计算每个检测孔的动力触探锤击数代表值。

参照表1,根据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标准值,推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表1 N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推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Pa)(五)试验要点(1)首先根据场地情况进行选点开挖,挖至勘察设计确定的持力层,然后对该持力层进行连续触探。

(2)将探头和探杆安装好,保持探杆垂直,然后连续向下贯击,穿心锤落距为50.0±2.0cm,使其自由下落。

在基底轻型触探试验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所需锤击数(N10),在地层较硬、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相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计算。

(3)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过50击时或贯入10cm所需锤击数超过30击时,即停止测试。

(4) 本试验方法试用宇深度小于4米的土层。

动力触探经验公式汇总及地基承载力试验记录表

动力触探经验公式汇总及地基承载力试验记录表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1)提供浅基础地基承载力;2)检验基底是否存在下卧软层。

(二)试验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DBJ15-31-2003);2、《建筑地基基础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三)试验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求采用自由落锤以15~30击/min的锤击速率连续锤击贯入,每贯入1m,将探杆转动一圈半,轻型动力触探锤的落距为50cm。

N)。

轻型动力触探记录每贯入30cm的锤击数(10N>100或贯入15cm的锤击数超过50时,可终止试验。

对轻型动力触探,当10(四)试验数据分析与判定根据不同深度的动力触探锤击数,采用平均值法计算每个检测孔的动力触探锤击数代表值。

参照表1,根据轻型动力触探锤击数标准值,推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表1 N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推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Pa)(五)试验要点(1)首先根据场地情况进行选点开挖,挖至勘察设计确定的持力层,然后对该持力层进行连续触探。

(2)将探头和探杆安装好,保持探杆垂直,然后连续向下贯击,穿心锤落距为50.0±2.0cm,使其自由下落。

在基底轻型触探试验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 所需锤击数(N10),在地层较硬、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相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计算。

(3)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过50击时或贯入10cm所需锤击数超过30击时,即停止测试。

(4) 本试验方法试用宇深度小于4米的土层。

动力触探经验公式汇总及地基承载力试验记录表,是利用一定质量的重锤,将与探杆相连接的标准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探头贯入土中10cm时,所需要的捶击数,判断土的力学特性,具有勘察与测试的双重性能。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报告(广东省标准,含参考数据)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报告(广东省标准,含参考数据)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轻型)检测报告工程名称:测试工程工程地点:/委托单位:建设单位检测日期:2023年3月3日报告编号:002检测机构二〇二三年十一月十一日测试工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轻型)检测报告检测人员:上岗证号:检测人员:上岗证号:报告编写:上岗证号:审核:上岗证号:批准:声明:1.本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2.报告无检测、编写、审核、批准人签字无效。

3.报告未加盖本公司“检验检测专用章”无效。

4.未经本公司批准,不得部分复制(完整复制除外)本报告;5.对本报告如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后15天内向本公司书面提出复议,逾期不予受理。

检验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地址:/邮政编码:/电话:/1前言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检测机构于2023年3月3日对测试工程的天然地基进行了检测,本次检测采用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轻型),目的是推定地基的承载力。

本次试验的试验点位置、抽检数量由委托方会同各相关单位共同确定。

表1-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测试工程工程地址/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名称)勘察单位(勘察单位名称)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名称)承建单位(承建单位名称)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名称)监督单位(质监站名称)监督编号/工程编码/结构型式框架层数1建筑面积(㎡)200开工日期2023.2.1地基类型天然地基地基面积(㎡)200设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100设计地基岩土性状粉质粘土设计标高(m)-0.50实际检测标高(m)-0.50检测孔数10检测方法圆锥动力触探(轻型)见证单位(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名称)见证人——检测日期2023.3.3备注——2试验设备、现场检测和检测依据2.1检测设备⑴触探头:圆锥头,锥角60±2°,锥底直径40±1mm。

⑵触探杆:直径25±1mm,长度1m,采用铝合金管材。

⑶穿心锤:落锤质量10.0±0.2kg,落距50±2cm。

⑷触探杆应顺直,每节触探杆相对弯曲宜小于0.5%,丝扣完好无裂纹。

轻型动力触探(N10)测试步骤讲解学习

轻型动力触探(N10)测试步骤讲解学习

轻型动力触探(N10)
测试步骤
轻型动力触探(N10)测试步骤
1、清除测试点至测试面。

2、安装仪器。

3、测试:一人扶住测试杆顶端,一人抬起重锤至顶端,使锤沿杆垂直下落。

频率15~30击/分钟。

4、锤击过程中①贯入15厘米时,锤击次数超过45击,停止试验。

②贯入30厘米时,锤击次数超过90击,停止试验。

此时承载力已大于220MP。

5、若没有出现4的情况,贯入30厘米(测试杆下端第一个刻度线),停止试验,并记录锤击次数N10。

6、按下表用内插法根据N10求出承载力(MP)。

N10(击/30厘
米)
15 20 25 30
σ0 值100 140 180 220
例如N10=28,则有
28-25
X-180 = 30-28 220-X
求出X,即为承载力σ0。

也可以用简单算法:σ0=N10×8-20。

注意:若N10>30击,则取σ0>220即可,不用求值。

动力触探经验公式汇总及地基承载力试验记录表

动力触探经验公式汇总及地基承载力试验记录表

动力触探经验公式汇总及地基承载力试验记录表动力触探,简称动探,也称为圆锥动力触探DPT,是利用一定质量的重锤,将与探杆相连接的标准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探头贯入土中10cm时,所需要的捶击数,判断土的力学特性,具有勘察与测试的双重性能。

根据穿心锤质量和提升高度的不同,动力触探试验一般分为轻型、重型、超重型动力触探。

用途:一般用来衡量碎石土的密实度,平均粒径和最大粒径不同选用的型号也不同,以重型动力触探为例:N≤5 则为松散;5<N63.5≤10 则为稍密;10<N≤20 则为中密;N>20则为密实。

地基承载力实验工程名称:北京绕城公路城市化改造工程合同号: RC-A1 试验编号: /地基承载力试验工程名称:S246溧水县城至苏皖省界段工程合同号:S246NJ-- LJ1 试验编号:C-LJ1-HD-CZL-002地基承载力试验工程名称:S246溧水县城至苏皖省界段工程合同号:S246NJ-- LJ1 试验编号:C-LJ1-HD-CZL-003地基承载力试验工程名称:S246溧水县城至苏皖省界段工程合同号:S246NJ-- LJ1 试验编号:C-LJ1-HD-CZL-004地基承载力试验工程名称:S246溧水县城至苏皖省界段工程合同号: S246NJ-LJ1 试验编号: C-LJ1-HDCZL-005地基承载力试验工程名称:S246溧水县城至苏皖省界段工程合同号:S246NJ-LJ1 试验编号: C-LJ1-HD-CZL-006地基承载力试验工程名称:S246溧水县城至苏皖省界段工程合同号: S246NJ-LJ1 试验编号: J-LJ1-HD-CZL-007地基承载力试验工程名称:S246溧水县城至苏皖省界段工程合同号:S246NJ-LJ1 试验编号: J-LJ1-HD-CZL-008。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法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法

精心整理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方案
(一)试验目的
1)提供浅基础地基承载力;
2)检验基底是否存在下卧软层。

(二)试验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
2、DBJ15-31-2003);
2
3
4

(五)试验要点
(1)首先根据场地情况进行选点开挖,挖至勘察设计确定的持力层,然后对该持力层进行连续触探。

(2)将探头和探杆安装好,保持探杆垂直,然后连续向下贯击,穿心锤落距为50.0±2.0cm,使其自由下落。

在基底轻型触探试验表内记录打入土层中30cm所需锤击数(N10),在地层较硬、锤击数较多时,采用分段记录,以每贯入10cm记录一次相应的锤击数,整理资料时按30cm所需的击数作为指标计算。

(3)遇密实坚硬土层,当贯入30cm所需锤击数超过50击时或贯入10cm所需锤击数超过30击
精心整理
时,即停止测试。

(4)本试验方法试用宇深度小于4米的土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