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与生活(论述题及案例分析解题指导)

合集下载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许多与经济学有关的案例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以下是一个关于经济学的案例。

某市一家咖啡馆的老板决定调整咖啡的价格。

在过去几年里,该咖啡馆的咖啡价格一直很低,导致该咖啡馆的利润一直很低。

老板认为,如果咖啡的价格能够提高,那么他的利润也会随之增加。

经济学中有一个供需理论,它认为价格是由供求双方的力量决定的。

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下降;当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价格会上升。

老板分析了该市场的供需情况后,发现该地区的咖啡馆数量不多,而消费者对于咖啡的需求却很高。

在此基础上,老板决定将咖啡的价格提高10%。

在调价后的第一个月,老板发现虽然咖啡的销量有所下降,但由于价格上涨带来的收入增加超过了销量下降所带来的损失,整体利润也出现了增加。

这个案例反映了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和价格弹性理论。

供需理论告诉我们,价格的制定不仅仅会影响消费者的需求,也会影响生产者的供应。

当价格上涨时,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导致需求量减少;同时,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导致供应量增加。

通过对供需关系的分析,可以判断调整价格对利润的影响。

另外,价格弹性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价格调整对利润的影响。

价格弹性指的是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即价格弹性较小,那么价格的上涨相对来说不会导致消费者的需求大幅度减少,从而可以提高利润。

而对于高度价格敏感的产品,如果价格上涨,消费者的需求大幅度减少,从而导致利润下降。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学对于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的解释和指导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运用经济学原理,合理调整价格、生产量等因素,以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

同时,经济学还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分析市场的变化,指导我们进行合理的决策。

因此,学习和应用经济学对于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与生活案例分析题

经济学与生活案例分析题

经济学与生活案例分析题1、奥卡姆剃刀定律听说过这样一则寓言:有个人要在客厅里钉一幅画,请邻居来帮忙。

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砸钉子,这个邻居却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块木板,把画挂上面。

”说完,邻居便去找锯子,却发现得磨一磨才能使用。

然后,他丢下锯子去拿锉刀。

锉刀拿来了,他又发现在使用锉刀之前,必须得给锉刀安个把柄。

于是,他又忙着去找磨石、磨斧子、砍树……当那个邻居忙得不亦乐乎时,画却早已钉在了墙上。

如果你认为只有焦头烂额、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你错了。

事情总是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复杂会造成浪费,而效能则来自于单纯。

在你做过的事情中可能绝大部分是毫无意义的,真正有效的活动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们通常隐含于繁杂的事物中。

找到关键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动,成功并不那么复杂。

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12世纪,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

他主张,"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这就是常说的"奥卡姆剃刀"。

这把剃刀曾使很多人感到威胁,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受到伤害。

然而,这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了原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的、丰富的、深刻的意义。

奥卡姆剃刀定律在企业管理中可进一步深化为简单与复杂定律: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这个定律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尤其要顺应自然,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

具体而言,有三种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目标。

一是在职场中首先要用到精兵简政,不断简化组织结构。

二是在工作中,要注意简化流程,避免不必要的动作。

经济学简答题和论述题的答题技巧PPT学习教案

经济学简答题和论述题的答题技巧PPT学习教案

第4页/共18页
第5页/共18页
宏观经济学
第6页/共18页
第7页/共18页
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争论和分歧 主要有哪些?(15分) 考点分析:流派分析
第8页/共18页
第9页/共18页
在封闭模型LS-LM模型中,假设价格可以 变 动 , 可 以 将 LS 曲 线 和 LM 曲 线 分 别 表 示 Y=C(Y)+I(i-πe)与M/P=L(Y,i),其中i是名 义利率,πe是预期通货膨胀,M是名义货 币供给,P是价格,总供给函数为 Y=Y*+β(π-πe), β>0, 经 济 最 初 处 于 长 期均衡状态,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公 众预期通货膨胀发生变化 第10页/共18页 ,导致πe >0时 产品市场均衡,总需求和产出缺口(Y-Y*)
第11页/共18页
读图表的能力题
2008年到2010年一个国家的货币供应量M2 每午以20%的速度增长,名义GDP即py每年 都以10%速20度08 增长,2数009据如下表20(10万亿元)
M2
100
Py
1000
120 1100
144 1210
第12页/共18页
第13页/共18页
案例分析题
经济学简答题和论述题的答题技巧
会计学
1
微观经济学的三类题型的答题技巧
第1页/共18页
什么是经济学中的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 各举一个微观经济学的例子说明这两种分析。 (10分)
第2页/共18页
2010年农产品价格出现了迅猛的上涨 态势,根据中国新闻社一个记者的跟踪调 查,一车西红柿千里进京成本为每斤1元, 送菜进城的菜农每斤赢利为0.1元,然而西 红柿在从批发市场到市民餐桌的“最后一 公里”其价格却“野蛮上涨”连翻几个跟 头,从1.1元涨到3元。请选用所学的经济 学理论,从需求供给和一般均衡角度分析 这种涨价现象并提出抑制 第3页/共18页 价格上涨的政策 建议?

经济学基础案例分析题

经济学基础案例分析题

经济学基础案例分析题
在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经济学基础案例来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理论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供求关系的案例。

假设某个市场上的苹果供应量突然减少,而需求量保持不变。

根据供求关系理论,供应量减少将导致价格上涨,而需求量不变将导致价格上涨。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苹果的价格将会上涨。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供求关系对价格具有重要影响,当供应量和需求量发生变化时,价格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边际效用的案例。

假设一个人每天吃两块巧克力的边际效用是10个单位,而每天吃三块巧克力的边际效用是5个单位。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因此,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当消费量增加时,边际效用会递减,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消费时会逐渐感到满足。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个关于市场失灵的案例。

假设某个市场上存在垄断现象,导致市场资源配置不够有效。

根据市场失灵理论,垄断市场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够有效,从而影响整个市场的效率。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市场失灵会导致资源配置不够有效,需要政府进行干预来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经济学基础案例分析题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大家在学习经济学的过程中,能够多多进行案例分析,从而更好地掌握经济学的知识。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首先,我们来看看超市打折促销的案例。

在超市购物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打折促销的活动。

这些活动背后其实蕴含着很多经济学的原理。

比如,超市会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进行促销活动,这是因为在这些时间段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较强,可以吸引更多的顾客。

此外,超市还会采取“满减”、“买赠”等促销手段,通过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提高销售额。

这些促销活动背后都是经济学中的市场营销策略在起作用。

其次,我们可以观察到家庭消费中的经济学案例。

比如,家庭在购买大件商品时,会考虑到商品的价格、质量、品牌等因素。

在经济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边际效用理论来解释家庭消费决策。

家庭在购买商品时,会考虑到每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和价格,以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目的。

此外,家庭还会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消费习惯来进行消费规划,这也是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在实践中的体现。

再者,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共享经济的案例。

共享经济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经济模式,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比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住宿等服务,都是共享经济的典型案例。

在这些案例中,经济学的供需理论、成本效益分析等原理都在起作用。

共享经济通过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的来说,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是丰富多样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经济学在我们生活中的无处不在。

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经济学知识,指导我们的消费决策,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创新。

因此,经济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个贴近生活、指导实践的学科,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深入理解经济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经济学与生活(论述题及案例分析解题指导)

经济学与生活(论述题及案例分析解题指导)

经济学与生活(论述题及案例分析解题指导)论述题1、试述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及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

是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2、什么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主要有哪些?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厂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把产量选择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点,即MR=MC,这就是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如果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意味着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品用于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因多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厂商仍有利可图,因而会增加产量。

如果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意味着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品用于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小于因多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厂商会亏损,因而会减少产量。

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还是小于边际成本,厂商都会改变产量,以使利润增加,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才不会调整产量。

4、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

人民币升值的弊端:第一、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原来10亿美元能从中国买到的商品,人民币升值后,买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商品,外国进口商就要多付出几百万美元甚至更多,无形之中降低了中国与其他出口国家的竞争力。

《经济学与生活》第五次作业

《经济学与生活》第五次作业

《经济学与生活》第五次作业第一篇:《经济学与生活》第五次作业第五次作业:案例分析题。

(共1道试题,每题100分)1、请看下面一段关于18世纪初,一个名叫伯纳德•曼德维尔的英国医生写的一首题为《蜜蜂的寓言》的讽喻诗中的一段话,讲的是一个蜜蜂群的兴衰史。

最初,这群蜜蜂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浪费,结果整个蜂群百业昌盛、兴旺发达。

后来它们改变了这种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整个社会凋敝,最后被敌手打败而逃散。

请回答:(1)试用所学相应的经济学理论解释这个寓言。

(2)这个寓言与当时英国崇尚节约的传统观念不同,这种矛盾被称为什么?我们应如何认识?(3)这个寓言对我们刺激经济发展有何现实意义?(每个要点需展开说明,500字以内)答:(1)这个寓言它认为节约无助于整个经济发展,奢侈地浪费才是致富之道。

凯恩斯从中受到了启发,并建立了以总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宏观经济理论(总需求决定原理)。

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费与储蓄是成反方向变动的。

消费是总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储蓄增加使消费减少,总支出减少,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反之,储蓄减少使消费增加,总支出增加,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2)这个寓言与当时英国崇尚节约的传统观念有悖,这种矛盾被称“节约的悖论”。

传统观念认为节俭是美德(储蓄增加是好的),而消费减少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使经济衰退。

挥霍浪费是恶德(储蓄减少是恶的),而消费增加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增加,使经济繁荣。

这一传统观念就与寓言或上述理论相矛盾。

(3)过去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节俭,但近年来也逐渐认识到消费的重要性,政府也在努力寻找新的消费点。

这说明,看似荒谬的《蜜蜂的寓言》对我们刺激经济发展有现实启发意义。

当然,刺激总需求(经济)不仅仅消费,还刺激要刺激投资、增加政府支出和出口。

从长期来看,我们还要注意制度变革、资源增加和技术进步,这才是长期繁荣之路。

第二篇:西方经济学第五次作业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一、什么是效率和公平?公平是指将社会的商品平均地分配给社会的所有成员,使得大家都有完全相同的商品。

经济学与生活案例库

经济学与生活案例库

案例库目录【案例1-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案例【案例1-2】观一叶可否知秋【案例1-3】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方法——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案例2-1】雪天的杂货店【案例2-2】歌星的高收入合理吗【案例2-3】家电市场价格的变化【案例2-4】政府对鸡蛋的补贴弊端【案例2-5】“旧帽换新帽律八折”【案例2-6】我国恩格尔系数的降低说明了什么【案例2-7】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案例3-1】是穷人幸福还是富人幸福【案例3-2】吃三个面包的感觉【案例3-3】手机款式为什么变化这么快【案例3-4】你所购买的东西值不值【案例3-5】把每1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案例4-1】上大学值吗【案例4-2】让顾客自行定价的鞋城老板【案例4-3】大商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案例4-4】利润在经济学家与会计师眼中的是不同的【案例4-5】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案例4-6】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案例4-7】旅行社在旅游淡季如何经营【案例5-1】政府办的大型养鸡场为什么赔钱【案例5-2】铁路部门的垄断定价还能掌握多久【案例5-3】麦当劳连锁店的折扣券【案例5-4】一个最需要作广告宣传的市场【案例5-5】小猪与大猪的博弈【案例6-1】你愿意加班吗【案例6-2】漂亮的收益【案例6-3】贷款为什么要支付利息【案例6-4】准租金与经济租【案例6-5】一张10万元的高尔夫俱乐部的年卡【案例7-1】汽油价格与小型汽车的需求【案例7-2】满意即最优【案例7-3】发生在空中的帕累托改良【案例7-4】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的局限性【案例8-1】“从南京到北京,买的不如卖的精”【案例8-2】二手车市场的逆向选择【案例8-3】委托人给代理人带的“金手铐”【案例8-4】解决两个企业争端的办法【案例8-5】4个学生的一个真实的实验【案例9-1】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案例9-2】从GDP看我国的差距【案例9-3】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是万万不能的【案例10-1】中美边际消费倾向之比较【案例10-2】老百姓为什么喜爱储蓄【案例10-3】一把“双刃的剑”【案例11-1】刺激经济:消费还是投资【案例11-2】住房需求是投资【案例11-3】起早贪黑排队购买债券说明了什么【案例12-1】“蜜蜂寓言”的启示【案例12-2】奥运给我国经济带来什么?【案例12-3】谁推动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总需求【案例12-4】一国经济的理想状态【案例13-1】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案例13-2】菲利普斯曲线在美国的运用【案例13-3】中国正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问题【案例14-1】政府的钱从哪里来,又到哪去?【案例14-2】税收不是越高越好【案例14-3】我国出现赤字怎么办【案例14-4】我国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案例15-1】现在的银行比米店多【案例15-2】“钱从这里滚出去”【案例16-1】双赢的国际贸易【案例16-2】从中美贸易摩擦看“比较优势”【案例17-1】美国在30年代萧条与40年代繁荣原因【案例1-1】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向经济学家那样思考案例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着经济学知识。

日常生活经济学案例

日常生活经济学案例

日常生活经济学案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面临各种经济决策。

作为一个普通上班族,我经常
会面临一个选择,是自己做饭还是外面买饭。

经过一番思考和比较,我最终选择了自己做饭,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经济学思考过程。

首先,自己做饭相比外面买饭来说,成本更低。

在超市购买食材,我可以根据
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选择食材,而且一次购买的食材可以做多顿饭,相比之下外面买饭每餐的成本要高得多。

而且,自己做饭还可以避免外出就餐的交通成本和服务费等额外支出。

其次,自己做饭可以更好地控制食物的质量和健康。

外面买饭的食材和做法往
往无法得知,而且有时候外面的食物可能会添加一些不健康的调料或者烹饪方式不太卫生。

自己做饭可以更好地控制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卫生状况,对于健康来说是更好的选择。

另外,自己做饭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烹饪技能和创造力。

通过自己动手做饭,我
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食谱和烹饪方法,提高自己的烹饪技能和创造力。

这不仅可以让我享受到烹饪的乐趣,还可以在经济上更加灵活地控制成本。

总的来说,自己做饭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可以更好地控制食物的质量和健康,同时还能提高自己的烹饪技能和创造力。

这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通过经济学的思考和分析,我得出了自己做饭的选择,希望这个案例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分析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分析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分析
当下,社会朝着更加发达展开发展,经济学被成为高等教育中重要又不可或缺
的学科,其中涉及到的案例分析也大多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可解读经济学有效助力生活更好。

比如,既然进入高校就应该面临各种学费,而一般高校的一年学费一般都不便宜。

此时就需要探讨经济学的原理,引申出商品价格的供求关系。

比如在毕业季,留学服务、课程培训服务等相关项目的价格会上涨,无论是留学代理服务还是课程修读的费用,由于毕业季国内学子出国留学的日益增多,也会引起相应的价格上涨。

从经济学发展角度看,就是由于需求在加大但供给量还因不及变化而导致产品价格上涨,形成市场上价格的涨落。

另外,大学开设的品牌管理课程也是一个很好的经济学案例,这里的涉及到的
概念很多,如成本效益分析,产品定位,营销战略,定价政策等等,都属于当下经济学研究的热点话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刻介入商业创新的特殊思维模式,从而结合现实案例对经济学理论有深刻全面的认识。

总之,日常生活中存在许多经济学案例,而高校中则是经济学概念丰富、应用
范围更加广阔的起点,有效引导学生提升洞察力,体会经济学的奥妙之处,为将来的创新发展打下基础。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分析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分析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经济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经济学案例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下面将介绍几个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并进行深入分析。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滴滴出行的运价政策。

滴滴出行是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通过手机应用连接乘客和司机。

近年来,滴滴出行曾多次调整运价政策,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2024年和2024年间,由于竞争加剧,滴滴出行采取了一系列促销活动,大幅降低了车费。

然而,这些举措导致了司机收入的大幅减少,进而导致大量司机离职,用户体验下降。

于是,在2024年,滴滴出行逐步调整运价策略,提高车费,以吸引更多的司机。

这一举措一方面确实大大提高了司机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部分用户的流失。

滴滴出行在调整运价策略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用户需求弹性、司机收入、市场竞争等等。

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平衡关系。

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分析工具,使得滴滴出行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最优决策。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手机价格的经济学分析。

手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之一、手机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消费者购买的意愿和能力。

近年来,手机的价格不断下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手机价格差距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经济学可以通过供需分析来解释这个问题。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手机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导致了手机价格的下降。

另一方面,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导致了价格的差异化。

此外,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手机有不同的需求,也是价格差异的原因之一、通过经济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手机价格背后的供需关系和市场竞争机制。

第三个案例是关于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怎样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来分析环境污染问题,即排放权交易制度。

经济学真实案例分析

经济学真实案例分析

经济学真实案例分析
在经济学领域,真实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今天,我们将通过两个真实案例来分析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概念。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供求关系的。

在某个小城镇,有一家农场主种植了大量的西红柿,但是由于天气原因,导致西红柿产量减少,而需求量并没有减少。

这就导致了供求失衡,西红柿的价格飙升。

这个案例很好地诠释了供求关系的基本原理,即供应量减少而需求量不变时,价格会上涨。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市场竞争的。

假设有两家手机厂商,它们生产出了几乎一模一样的手机,但是一家的价格比另一家低。

结果是,价格较低的手机销量远远超过了价格较高的手机。

这个案例表明了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对价格和销量的影响。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竞争对市场的影响,以及价格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这两个案例都很好地展现了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它们告诉我们供求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市场竞争对价格和销量的影响。

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总的来说,经济学真实案例分析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理论,从而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希望通过今天的案例分析,大家能对经济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经济学与生活

经济学与生活

问题一:刚到美国的人多半被它那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物质条件所吸引。

人们常把富足归因于资源的富有。

其实资源丰富只是富足的条件之一。

………………因为并不是单单有了时间就可以创造出一切资源来,所以时间固然要节约,共他资源也是要节约的。

根据材料,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理论背景,并给予评论。

答:答:首先,微观经济学告诉我们,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生产率是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差异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生产率的差别。

社会的进步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而劳动生产率就是衡量生产力高低的核心指标。

真正的经济增长必须是“质的增长”与“量的增长”的结合,归根结底要靠质的增长,经济发展不是要做加法,而是要做乘法,这种质的增长就是提升劳动生产率。

因为中国劳动生产率太低,所以相同的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就低,而创造的价值低收入就低,这就是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的根本原因。

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财富的价值,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收入,这才是真正的“创富于民”。

其次,资源是有限的,更是稀缺的。

节约时间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工作效率来说固然重要,但是节约资源在我们寻求强国富民的道路上所体现出来的重要性也在日益凸显。

自然资源丰富本身只是为国富民强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而已,它并不能成为财富本身。

要把自然资源转化为财富还牵涉到许多其他因素,如生产力、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等。

这就要求我们各行各业的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要逐步树立努力节约有限资源、积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意识。

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在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给予我们很多启示,我们应该大胆借鉴它们的有益做法,在尊重本国国情的基础之上走出富有特色的现代化之路。

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

问题二: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刚刚踏进美国,对于如何让银行为自己服务没有丝毫的思想准备。

因为在国内普通人和银行的关系最多只是到储藏所去存款取款。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篇一: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现象和案例经济学原理一、决策中的经济学原理原理一、机会选择相对于人类的无限欲望而言,满足人类欲望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也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资源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处于无限的选择之中。

人们为了得到自己喜爱的事物,必然在众多食物中权衡取舍。

选择是一个得到一样事物同时必须放弃另一样事物的过程,这样的选择就产生了机会成本。

被放弃的事物的价值就是得到事物的机会成本。

选择要决定用既定的资源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

这三个问题被经济学家称为资源配置问题,而资源的有限性被经济学家称为稀缺性。

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社会和个人必须做出选择。

作为例子,我们考虑我们买水果时的机会选择,现在有三种水果提供给我们,一种是苹果,一种是西瓜,还有一种是香蕉并且它们的价格都是一样的,而且只能一次买一样水果。

那么如果我买了苹果那也就意味着我就要放弃选择买西瓜和香蕉的机会。

同样的如果我选择买西瓜就要放弃买苹果和香蕉的机会,如果买香蕉就要放弃买西瓜和苹果的机会。

还有一个经典例子就是面包和大炮的事例。

在战争年代这个决策是关乎国家兴旺的抉择。

当时俄罗斯较多比例的选择了大炮,因此它的军事工业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从而有了较强的军事实力用来对抗美国。

另一方面,由于它较少的选择了面包,它的轻工业和食品业发展十分落后,很难满足人民生活供给。

这是一个机会选择的经典案例,在需要捍卫祖国安定的情况下就要较多的选择大炮,而在和平年代就要较大的选择面包,以取得更快的经济发展。

认识到人们面临不同目标中的权衡取舍本身并没有告诉我们,人们将会或应该作出什么决策。

然而,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是重要的,因为人们只有了解他们可以得到的选择,才能作出良好的决策。

原理二、用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来衡量机会成本在我们做出选择的同时机会成本就已经产生了,机会成本的代销可以用所放弃的东西的价值来衡量。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题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题

1、每年春节铁路运输都紧张,票贩子活动猖獗。

有人认为,应该放开火车票价完全按供求关系定价。

有人认为,应该严格限制价格并打击票贩子。

请问:(1)你支持哪种观点?为什么?(2)如果你认为两种作法都不足取,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每个要点需展开说明,500字以内)(1)两种作法都不足取。

因为完全放开也不宜,因为铁路是个垄断部门,而且买火车票者以低收入者为主,火车票是不可替代品,因此如果完全开放市场的话,那么火车票就会被票贩子完全收购走,而票是极其有限的,要买票的人又是票的无数倍,这个时候就不是供求关系在起作用了,因为在供求关系中,有些物品是可以替代的,所以如果价格过高,就会减少购买数量,但是火车票是不可替代品,如果价格过高,就会有很多人买不起票,回不了家,到时候就不是价格问题了,而是社会问题了。

另外严格限制价格不利于调节供求,也会出现票贩子。

(2)应该适当逐步放开价格,发展其他运输方式(公路、水路)。

还可适当提高票价(抑制需求)同时增开临时车次(增加供给)。

(3)市场经济的核心是价格机制,价格调节供求,使得资源合理配置,买方卖方各取所需。

具体做法有:①政府干预②铁路部门自身提高③车票实名制④破除垄断,引入竞争⑤稳定用工来源,减少劳动力的流动1、教材文章《节约时间创造财富》。

刚到美国的人多半被它那优美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物质条件所吸引。

人们常把宫足归因于资源的富有。

其实资源丰富只是富足的条件之一。

如果不能恰当地利用每种资源,到处存在着浪费,富足仍旧是泡影。

但所有的富国却毫无例外地有他们的共同点,那就是办事的高效率。

所以我们寻求富强之路,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提高效率,消灭浪费上。

有人把一切节约最终归结为时间的节约,这并不正确。

因为并不是单单有了时间就可以创造出一切资源来,所以时间固然要节约,其它资源也是要节约的。

美国人是如何节约时间的?我们应怎样做?(每个要点需展开说明,500字以内)(1)美国许多文具商店里都有“电话留言纸”出售,上面印着日期、时刻、受话人姓名、发话人姓名,内容栏里又分:请回电话到XXX号,等一会再来电话,等等。

高考政治《经济与生活》常见命题角度及答题技巧

高考政治《经济与生活》常见命题角度及答题技巧

3.交换和消费领域 (1)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打击 各类经济违法犯罪。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 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3)大力发展经济,优化家庭消费结构,提高人民消 费水平。 (4)倡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科学、文明 消费。 (5)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法制观 念。
2.企业 (1)有助于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 (2)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增加经济效益。 (3)有助于企业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 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3.个人 (1)有助于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 生活水平。 (2)有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 益,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有助于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 (4)有助于劳动者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 观。 (5)有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6.提高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科技水平,业务素质,职 业道德(素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7.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技术改造和结构调 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方式) 。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较少的资源,较低的成本,生产较多符合社会需要 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效益)。 8.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 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 种资源。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增强 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 积极利用世贸规则维护企 业自身合法权益。(利用世贸规则) 9.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质取 胜,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快实施出口市场多 元化战略,拓展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开发国内市场, 改变过于依赖国外市场的状况。(外贸出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与生活(论述题及案例分析解题指导)论述题1、试述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及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

是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

是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2、什么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主要有哪些?通货膨胀(Inflation)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

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治理通货膨胀最根本的措施是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同时要采取控制货币供应量,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等措施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厂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必然把产量选择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之点,即MR=MC,这就是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如果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意味着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品用于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因多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厂商仍有利可图,因而会增加产量。

如果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意味着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品用于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小于因多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厂商会亏损,因而会减少产量。

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还是小于边际成本,厂商都会改变产量,以使利润增加,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才不会调整产量。

4、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

人民币升值的弊端:第一、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原来10亿美元能从中国买到的商品,人民币升值后,买相同质量和数量的商品,外国进口商就要多付出几百万美元甚至更多,无形之中降低了中国与其他出口国家的竞争力。

第二、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引进外资;人们原来在中国1亿英镑能作的事,人民币升值后,可能需要增加上百万英镑的投资才能办成了。

这等于外商进来前什么也没买,就要凭空多支付上百万英镑,投资者肯定要划算一翻得失。

第三、加速资本外流;人民币升值,会使原来需10亿美元在境外所能完成的投资,升值后会少用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美元就能完成了,因此必然会加速资本外流。

我们必须意识到,目前资本外流对我国是不利的。

第四、导致进口增加;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进口增加,从而可能出现贸易逆差,并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

比如人民币没升值前进口120架民航飞机需要60亿美元,那么人民币升值后可能只要59亿美元了。

人民币升值的利处:第一、人民币升值,利于偿还外债,第二、可以直接以人民币进行各种交易,包括用人民币购买境外股票第三、便相的举债功能,其实这相当于人民币将成为国际上不付利息的债券。

增强了本国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四、成为通用货币的币种,由于该币种相对于其他币种不存在支付性难题,一般都只能作为外汇市场上炒家们用于攻击非通用性货币的工具,而难以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因而增强了金融上的抗风险能力。

5、试述外部性的概念,并说明外部性问题的解决办法。

外部性(externality) 指由于市场活动而给无辜的第三方造成的成本。

或者换种说法:外部性就是指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也即行为举动与行为后果的不一致性。

第一、征税与补贴对负的外部性征收税负,正的外部性给予补贴。

征税可以抑制产生负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补贴可以激励产生正的外部性的经济活动。

这种用于消除负外部性的税收被称作庇古税第二、科斯定理如果存在产权划分,交易成本较低且参与人数较少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私下谈判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如上文所说的养狗问题,要么养狗者给与邻居补偿使其接受养狗,要么邻居给养狗者一定费用使其停止养狗。

第三、企业合并6、什么是帕累托最优?实现帕累托最优的三个隐含前提是什么?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

第一、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

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

第二、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

此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生产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化。

第三、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产品的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

此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

7、试述公开市场业务的定义及其优缺点。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进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优点:一是能按中央银行主观意图进行,不像贴现政策那样中央银行只能用贷款条件或变动借款成本的间接方式鼓励或限制其贷款数量;二是中央银行可通过买卖政府债券把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有效控制在自己希望的规模;三是操作规模可大可小,交易方法的步骤也可随意安排,更便于保证准备金比率调整的精确性;四是不像法定准备金率或贴现率手段那样具有很大的行为惯性,在中央银行根据市场情况认为有必要调节方向是时,业务容易逆转。

局限性(1)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需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发达的国债市场;(2)公开市场业务需要通过政府债券市场的作用,将政策效力传递到全国的商业银行。

如果没有形成一个同政府债券市场相连的、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效力就会受到影响。

五、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注意以下考点:1、奥卡姆剃刀定律英国奥卡姆的威廉对当时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于是著书立说,宣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

他所主张的“思维经济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因为他是英国奥卡姆人,人们就把这句话称为“奥卡姆剃刀”。

这把阴冷闪光的剃刀又向我们复杂的企业管理发出了挑战,指出许多东西是有害无益的,我们正在被这些自己制造的麻烦压跨。

事实上,我们的组织正不断膨胀,制度越来越烦琐,文件越来越多,但效率却越来越低。

这迫使我们使用“奥卡姆剃刀”,采用简单管理,化繁为简,将复杂的事物变简单。

简单管理对于处于转型和成长时期的中国企业具有非凡的意义,但简单管理本身却不是简单。

奥卡姆剃刀定律也认为: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2、负利率3、逆向选择(信息不对称)4、机会成本5、恩格尔系数6、庞氏骗局7、内卷化效应20世纪60年代末,一位名叫利福德·盖尔茨的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曾在爪哇岛生活过。

这位长住风景名胜的学者,无心观赏诗画般的景致,潜心研究当地的农耕生活。

他眼中看到的都是犁耙收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原生态农业在维持着田园景色的同时,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

这位学者把这种现象冠名为“内卷化”。

“内卷化”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意指一个社会或组织既无突变式的发展,也无渐进式的增长,长期以来,只是在一个简单层次上自我重复。

8、长尾理论:所谓长尾理论是指,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于传统需求曲线上那个代表“畅销商品”的头部;而是那条代表“冷门商品”经常为人遗忘的长尾。

举例来说,一家大型书店通常可摆放10万本书,但亚马逊网络书店的图书销售额中,有四分之一来自排名10万以后的书籍。

这些“冷门”书籍的销售比例正以高速成长,预估未来可占整个书市的一半。

这意味着消费者在面对无限的选择时,真正想要的东西、和想要取得的渠道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化,一套崭新的商业模式也跟着崛起。

长尾理论无处不在?长尾理论的应用决不止于互联网以及娱乐媒体产业。

传统的市场曲线是符合80/20铁律的,为了抢夺那带来80% 利润的畅销品市场,我们厮杀得天昏地暗,但是我们所谓的热门商品正越来越名不副实,比如说黄金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几十年来一直在萎缩,若放在1970年,现在的一档最佳节目恐怕连前10名之列都难以进入。

简言之,尽管我们仍然对大热门着迷,但它们的经济力量已经今非昔比。

那么,那些反复无常的消费者们已经转向了什么地方?答案并非唯一。

他们散向了四面八方,因为市场已经分化成了无数不同的领域。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局面,使得99%的商品都有机会进行销售,市场曲线中那条长长的尾部(所谓的利基产品)也咸鱼翻身,成为我们可以寄予厚望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9、外部性10、沉没成本案例分析题目是给学生一段文字性的案例,学生根据案例的内容分析案例体现的是什么经济学原理,然后展开分析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的联系等。

经济学与生活(名词解释\判断改错)名词解释1、消费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2、生产者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价格指数)英文全称Producer Price Index,也称产品价格指数。

是从生产者方面考虑的物价指数,测量在初级市场上出售的货物的价格变动的一种价格指数,反映与生产者所购买、出售的商品价格的变动情况。

3、恩格尔系数:食品消费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4、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在1912年提出的。

它用来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

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5、公开市场活动:公开市场活动是指政府在全国债券市场上进行债券的买卖活动,政府买进债券时,相当于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反之,则减少了货币的供给,公开市场活动是最简单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6、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CCI)是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的指标,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7、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