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实录
《圆的面积》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2篇)
《圆的面积》课堂教学实录(精选12篇)《圆的面积》课堂教学实录篇1揭示课题师:前面我们熟悉了圆,学习了圆的周长,今日学习“圆的面积”。
(老师板书,同学齐读)师:发现这个课题后,你们会想到什么?这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呀?生:这堂课我们要学习圆的面积是怎样求出来的。
生:同学圆的面积公式。
师:你们知道圆的面积公式后,你们还想到什么问题?生:圆的面积公式依据什么推导出来的。
师:对!刚才这几位同学跟老师想的一样。
这堂课我们要解决两个问题。
(出示小黑板上的板书,同学齐读。
)1. 计算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2. 这个公式是怎能样推导出来的?[评:这种揭示课题,设计新奇,启发同学自己提出教学的要求,这样既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又使同学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
]导入新课师: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
生: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
(老师随着同学的回答,逐一用投影机放出上述图形)。
师:上面这五种图形和今日学习的圆形有什么显著的区分?生:上面五个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下面的圆形是由曲线围成的。
师:由于圆是由曲线围成的,计算圆的面积就比较困难了。
能不能直接用面积单位去量呢?生;它是圆的,用面积单位直接量是有困难的。
师:毕竟用什么方法,请大家阅读课本,在课本中查找答案。
(同学阅读课本后,纷纷举手要求回答)生:我们可以用图形转化的方法,求圆的面积。
师:这个方法非常好。
那么把圆形转化成什么图形呢?生:长方形。
师:以前我们学习的哪些图形也是转化成长方形,来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用投影机放出几种图形的转化图解,边出示,边争论) [评:启发同学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这种设计既复习了旧学问,又为同学新学问作好铺垫,能够促进同学充分运用迁移规律把新旧学问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新的学问结构。
]进行新课师:我们先用一个简洁方法,猜想一下圆面积的公式。
把一个圆4等分,用半径作边长画一个正方形。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5篇)
课堂教学教学实录(5篇)课堂教学教学实录(5篇)课堂教学教学实录范文第1篇【教材分析】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运动现象的重要的数学模型,有特别广泛的用途.紧紧扣住三角函数定义这个珍贵的源泉,自然导出三角函数线、定义域、符号推断、值域、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诱导公式、图像和性质等.三角函数定义的基础性和广泛性,打算了本节课是三角函数这一章中重要的一课.本节课将是三角函数定义的运用的起始课,也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其次课时.【学情分析】受教班级是个理科班,同学比较活跃,同学总体平均水平在中考录用线上30分左右,基础薄弱,整体属于中下等水平.同学已经学过“任意角”一课时,“弧度制”一课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一课时,对三角函数这一内容初窥门径.在另一位老师的带领下,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一课时)已经借助单位圆等学问,生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并进行了简洁的求值.【教学目标】运用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结合单位圆,把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两种简洁运用,学习数形结合、类比归纳、化归与转化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1.初步体会从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角度,借助单位圆,理解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并会用其解决简洁问题.2.自主运用:从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角度,借助单位圆,理解并把握各象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符号.【学习重点】两个运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简洁运用形成过程中,图形运用――单位圆,代数式运用――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学习难点】接受函数思想,在数学结合、归纳类比数学思维方法的有效使用下,推出各象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符号和终边相同的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学习过程】揭示课题:上节课中,新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并且运用定义导出了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本节课,我们将要连续运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复习引入、回想再认请同学们回忆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如何定义的呢?(2)此定义中要素有哪些?(3)该比例式与终边在单位圆中的位置有关吗?同学们回答得简明扼要,说明上节课学习得颇有心得.下面请同学们思索并争论以下三个问题:(1)一条终边在单位圆中毕竟有哪几种位置关系?(课件显示8种图形)(2)一条终边可以表示多少个角?(3)假如把刚才复习的两个学问点,也就是终边和任意角三角函数串联起来,可能得到什么样的命题呢?大家可以自由争论,试试看.生(众):窃窃私语,不确定中……师:其实这是两个旧学问:终边相同的角和三角函数的定义相结合,所产生了的2个新问题,即: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和各象限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符号,这就是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探究新知探究(一):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吗?1.小组争论请同学们前后桌四人为单位相互争论,拟定解决此问题的方案,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并清晰地表达出来.开头!2.全班反馈生:直接画图,看图,看坐标.师:领悟到了单位圆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在这里将发挥作用.但表达得语言够简约的,能意会的同学举手.(寥寥几个而已)师:有没有更详细点的操作.生: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各个击破.师:好的.这是个也许方针.同意的同学举手.(大部分举手)有没有补充方法?生:文字表达,换成数学符号表达.师:基本可以解决问题了.3.汇总(1)理解问题师:终边相同的角,即:α与α+2kπ终边相同.那么,此问题转化为sinα与sin(α+2kπ)是否相等?生(众):cosα与cos(α+2kπ)是否相等?tanα与tan(α+2kπ)是否相等?(2)分解问题师:首先讨论:sinα与sin(α+2kπ)是否相等?想一想,三角函数的定义.生:在单位圆中,终边交单位圆的交点坐标P(x,y),则sinα=y. 师:那么,我们的问题转化为求什么?生:角α与角α+2kπ的坐标是否相等,单位圆中的坐标.师:补充得很完整了.角α+2kπ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是?生(众):与角α的交在同一点P(x,y).师:也就是说,sin(α+2kπ)=y.结论:终边相同的角的正弦值相等.即:sin(α+2kπ)=sinα.师:回忆本次胜利推理的过程.生(众):终边相同坐标相同同一函数值相同(3)类比师:请同学们思索cosα与cos(α+2kπ)是否相等?tanα与tan (α+2kπ)是否相等?生:角α与角α+2kπ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都是P(x,y),所以cos (α+2kπ)=cosα=x.生:tan(α+2kπ)=tanα=yx.(4)归纳通过以上分析,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由此得到一组公式,称作公式一(公式一的符号表达):sin(α+2kπ)=sinα,cos(α+2kπ)=cosα,tan(α+2kπ)=tanα (k∈Z).下面请同学们写出公式一的角度制写法,熟识公式的两种写法. (5)公式一的固化练习通过大家的乐观思索,共同努力得到了公式一.我们来做几道练习题,熟识运用过程..例1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①cos9π4②tan(-11π6)师(分析、板书):①cos9π4=cos(2π+π4)=cosπ4=22.②tan(-11π6)=tan(-2π+π6)=tanπ6=33.例2化简下列各式:①sin(-1395°)cos1110°+cos(-1020°)sin750°;②sin(-11π6)+cos12π5・tan4π.师:请两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练习本上完成.师生共同批改板演.老师对板演状况赐予评价.(6)小结师:这两道题目分别是角度制和弧度制的写法,大家通过练习对公式一有了更熟识的了解.留意观看以上几道题目,想一想,公式一的作用是什么?生(争论):可以把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求0到2π(或0°到360°)角的三角函数值.简而言之:大角化小角.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看来同学们学习得心应手.下面这个任务我就放心地完全交给大家执行了.探究(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α第一象限其次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sinαcosαtanα1.执行任务师:请同学们以同桌两人为单位,争论并完成以上表格.教室里热火朝天的争论中……2.反馈汇总师:请同学描述一下你是如何得到结论的?生:由sinα=y,所以一、二象限是正的,三、四象限是负的.生:角α与单位圆交点坐标(x,y),由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得,cosα=x,所以第一、四象限是正的,其次、三象限是负的.生:单位圆中,tanα=yx,第一象限x正y正tanα正,其次象限x负y正tanα负,第三象限x负y负tanα,正第四象限x正y负tanα负. 生:还可以从象限看.第一象限全是正的,其次象限只有正弦正其他负,第三象限正切正其他负,第四象限余弦正其他负.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我们一起从两方面总结:依据定义,想象坐标位置.(1)单独看:sinα上正下负,cosα左负右正,tanα奇正偶负. (2)联合看: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3.综合练习,进展思维力量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汇报一下你的成果,并说明理由例3推断符号:①sin340°・cos265°;②sin4・tan(-23π4).课堂整理我们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请同学们现在放轻松,回忆并感受一下,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老师提问检查并强调:1.你是如何记忆公式一?其作用是什么?(依据定义,……将角转化到0°到360°)2.你是如何记忆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值的符号?(依据定义,想象坐标位置……)布置作业:1.书面作业:《45分钟课时作业》第3课2.仔细阅读教材第17页《三角学与天文学》一文,了解三角学的起源与进展,熟悉几位数学家,了解他们的生平和对数学做出的贡献.特殊学习他们对科学的执着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坚韧毅力.【教学反思】课堂是发觉自我,熟悉自我,完善自我的最佳途径.本节课的主旋律就是指导同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查找真相.基于学情和理念指引,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和老师们的点评,以下问题值得我的关注和完善:(1)面对真实的认知起点,营造和谐轻松的上课氛围;由于连上两节课,因此本节课伊始,便指出本节课将承接上节课定义的运用,仍是一节定义的运用课.在简洁有效的复习后,明确指出本节课的两个学习目标,目的就是让同学做到心中有数,以免引起同学心理上的疲乏感.紧接着,让同学自己思索,两个旧学问产生的碰撞,引入了本节课的主题,并为探究学习阶段的解决问题在方法上指明方向.在探究新知环节,我极力引导同学制定方案,从小处着手切入点,并且用语言表达出思维状况.娴熟运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者间的转化,便利解题.培育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明明白白读题,清清晰楚表达.多次采纳小组争论的模式,大家一起想方法解决问题,消退同学面对新问题时的心理上的紧急感和无助感,关心同学向独立自主过渡.(2)让同学成为课堂的主体;浙江省深化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同学为中心,以同学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理念,重视和体现同学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能忽视老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同学的乐观思索、参加争论并解决问题,使同学的学习具有主动性和长久性,更好的培育同学自主创新力量.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之一.考虑到受教班级同学的实际水平,为防止探究活动流于形式,本节课是由同学半自主学习过渡到完全以同学为主体的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的双主体性,是同学主动参加学问的形成过程.首先在老师的带领下对探究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完成探究二时,才完全交给同学操作、观看、思索、得到结论.然后老师关心同学将过程和结论表述精致,这个过程完全以同学为主体使得同学自动将使用单位圆和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提到使用的前台,充分体会到了单位圆的优越性和任意角三角函数的作用.也借此机会,让同学体会到数形结合的直观性和转化与化归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抽丝剥茧、由繁化简的作用.(3)学会等待,善用等待.回顾以往教学,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不到三秒钟,就要同学回答,若两三个同学都无法回答,老师就会自问自答.考试和作业中,讲过好几遍的题目,同学还是做错.纵观历史长河,很多仁人志士正是由于学会了等待,才有其千秋功业.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学会了等待,才会灭吴;诸葛亮学会了等待,才会有“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俞伯牙在几十年学艺中学会等待知音,于是有了钟子期的消失,有了《高山流水》的绝唱.课堂教学教学实录范文第2篇。
《八角楼上》课堂实录5篇
《八角楼上》课堂实录5篇《八角楼上》课堂实录精选篇1一、欣赏图片,引出课题1、依次出示“鹳雀楼”“同安钟楼”“八角楼”图片。
2、学习“楼”。
你们明白八角楼是如何得名的吗?同学汇报,借助图片介绍“八角楼”:由于小楼的屋顶是八个角,因此叫八角楼。
出示生字卡片:观看“楼”,为啥是“木字旁”?老师相机点拨:“楼”形声字,古代建楼大多用木质材料,因此“楼”是木字旁。
能够组成词语如“楼房,高楼,楼道”。
如何把“楼”字写好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边唱笔顺歌,边书空“楼”字,书空完,描一个写一个。
老师完整板书“八角楼上”。
3.这节课我们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八角楼上,看看那儿发生了啥故事?一起读课题:15八角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八角楼上究竟发生了啥状况呢?自由读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谁的啥状况?用方框标出人名,用波浪线标出表示做啥的词语。
2、同学汇报,老师板书:毛爷爷写文章,你能看着板书用那个句式讲一讲吗?(谁)在八角楼上(做啥)。
3、出示插图,介绍毛爷爷。
同学们对图片上的人物了解吗?指名讲,相机补充毛爷爷资料。
强调毛爷爷是个伟人。
毛爷爷是在啥年月,啥时候在八角楼上写文章呢?三、结合语境,理解新词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毛爷爷是在啥年月,啥时候在八角楼上写文章呢?2、生汇报,读句子。
3、随文识字“争”出示生字卡片,正音,在语境中识记。
“斗争”在课文中指和敌人战斗。
通过组词“战斗、争吵、争第一”加强经受。
4、随文识字“代”,生字卡片,正音,组词识记。
能够组词“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引导同学体会“代”的意思与时刻有关,“在......年月”一般指过去的某个时期。
5.指导朗读明白了啥是战斗?啥是年月?请个同学来读一读第一句。
读得特别精确,特别流利。
叙述了一个故事的开头。
全班一起读。
6、随文识词,指导朗读。
谁来猜一猜“夜幕落落”是啥意思?老师相机借助图片补充:到了夜晚,天群渐渐变黑,天空仿佛被幕布盖住一样,因此称为“夜幕落落”。
第12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堂实录
第12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堂实录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12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堂实录篇1课前谈话:提示注意事项,请学生想对大家说说什么?而后唱《花歌》。
播放花的图片。
上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
这篇课文带来了一个细心观察带来的发现。
轻声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把词语读准确。
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好,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词你们都认识吗?生:认识。
师:平常喜欢怎么读词?生:喜欢一个人带读。
师:行,就请你来带读,来,小老师。
生:带读——师:连词语你们都读得这么投入,表扬你们。
这些词语当中有一些字需要我们会写。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苏醒这个词的写法。
(多媒体出示)注意观察它的笔画和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想一想怎么写得又正确、又端正。
(播放苏的动画)好,我们先来写苏这个字。
看老师这里,草字头的横要写得稍长一些,横折勾的起笔在什么地方?说说看。
生:横中线。
师:观察得真仔细。
左边是一个左向点,右边还有一个点,注意别丢掉。
师:右边这个字有一笔也容易丢掉,是哪笔?师:对,西字里面加一横念you字旁,跟老师念一念。
师:伸出小手一起写一写,醒的左边是“酉字旁”,写酉字旁的时候注意,别写得太宽了,别丢掉一小横,最后一笔的横稍长。
师:孩子们,傍晚时分,烟草花在沉睡中慢慢醒来,就是苏醒。
轻声跟老师读读这个词,拿出写字纸来,大家都来写一写。
注意写字的姿势,认认真真地把这两个字写一写。
开始。
教师巡视,展示学生写的字,提示注意事项。
师:好,今天我们先练到这儿。
这些词放到课文中我们能不能读好呢?谁愿意来给大家读一读课文?我们请几个同学们来读一读,看看他们谁读得洪亮、流利,其他同学一边听读,一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生读。
师:三位同学都读得比较好。
第二位同学请起立,还需要注意一个词:结出种子。
你做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生教读。
师:同桌交流:这篇课文中的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师:交流好了吗?我们请同学来发言。
《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优秀5篇
《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优秀5篇《伯牙绝弦》教学实录篇一一、教材分析从整组教材来看,本组教材是以感受“艺术魅力”为专题来组合课文的,共四篇课文,都情真意切,文质兼美,从不同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
选编本组教材的意图,一是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想象的融合在一起的,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三是积累课文中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四是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的了解各种艺术。
对这篇课文而言,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大意;二是积累中华优秀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本课是这组课文的的第一篇,在整组教材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本课的教学,无论是目标的确定,还是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在整组教材这一大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本篇课文的编排意图来实施。
把握了编排意图,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正所谓知道了什么意思,才能知道怎么去做。
另外,这篇课文的教学属于阅读教学的范畴。
本册教材,要求阅读教学要结合课后思考题来进行,本课课后共三题: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把握了课后思考题的训练重点,才能把握好教学方向,正所谓是借题发挥,收放自如,不至于任意发挥,离题太远。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首诗词,虽然这是学生第二次接触文言文,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与诗词基本相同,所以对于本课来说,学习方法的指导不是难点,只要对学习方法进行复习、对课文进行预习、并在课上适当点拨即可。
而正是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在本组教材这一大背景下,对文本进行阅读教学,让学生去品文、思意、悟情,并从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却实属不易。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知能:读通读懂文言文,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
王玲湘老师搭石课堂实录精选6篇
王玲湘老师搭石课堂实录精选6篇王玲湘老师《搭石》课堂实录篇一教师在教学中作为孩子“学习的引领者”,引导孩子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自主,富有想象力的学习舞台,让孩子用他的眼睛看世界,让孩子按他的理解来感知课文,用他的方式来展示学习收获,本案例中通过情景创设和教师的语言渲染,让孩子在感受“搭石”这一生活中的寻常事物所蕴含的不寻常的美的同时,受到心灵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并能在生活中的平凡事物上发现美。
片段一:师:刘章爷爷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说明搭石和与搭石有关的事情让作者觉得很美,你从哪里感受到美呢?生:我从这里感受到美"家乡老人心很善良,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才肯离去。
"师:你感受到什么?生:我看见老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见到不平稳石块,一定会放下东西,摆好石块,才肯离去。
我从老人身上感受到他们一心想着别人。
师:我们来模仿老人找搭石吧!老人遇到什么急事?生:小孙子得病了,需要找医生。
生:老伴得病了,需要找医生。
生:乘车去给儿子做事情,晚了就坐不上车了。
师:可是看到搭石不稳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表情是什么样子?谁来表演一下?生模仿老人的样子摆搭石,语言朴实,动作形象,真实再现了一位好心老人搭石过程。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片段二师:谁来读读你发现的美。
生:我发现的美是: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如此的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师:你确实发现了美。
我们先来看看几个美的词语,出示“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谁想读读这几个词语。
生读。
师:谁来说说你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生:“清波漾漾”让我看见了清清的水面上微波在荡漾着。
(师做动作便于学生理解。
课堂实录(范文5篇)
课堂实录(范文5篇)课堂实录(范文5篇)课堂实录(一):《老王》课堂实录地点:xx学校时间:20xx年4月上课班级:初二(xx)班执教者:xx师:同学们,我们今日一齐学习《老王》,请同学们将课本打开。
我先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读书的情景。
我的要求是用一个字概括老王的生活境遇,并说说你这样概括的理由。
比如说,我用的一个字是”穷”,我的理由是老王仅有一辆三轮车赖以活命,并且生意也不好,只能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
生:我觉得能够用”惨”字来概括老王的生活境遇。
第一个原因是他无亲无故,他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肯定不会照顾他了。
还有是因为他是一个人力三轮车夫,眼睛不好,有一只眼睛瞎了,晚上看不见,别人也不爱坐他的车,所以我觉得他十分的”惨”。
师:好,请坐。
其实这个”惨”字能够概括出老王整个的生活境遇。
他刚才说到”老王瞎了一只眼”,我们能够用哪一个字更准确地来概括呢?生:不幸。
师:用一个字概括。
生:苦。
师:我用的一个字是”残”。
”残废”的”残”,你认为是不是能够?还有同学来说吗?生:我用的是”苦”字。
课文第三段讲到”老王仅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从那里能够看出他瞎了一只眼睛,这给他造成了谋生的困难。
还有76页第6行,”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
”从那里能够看出他营养不良,瞎了一只眼睛。
从他的身世无人知晓,不被人重视,也能够看出他的”苦”。
师:把你的话概括一下,就是生活没有着落。
是不是?生:对。
生:我也想用”苦”字。
因为这个”苦”字能够代表艰苦,他生活中的艰苦。
它还能够代表另一种”苦”,就是”心苦”。
你看那里的第3自然段,”仅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从那里就能够看得出来,他工作的时候是十分艰苦的,并且其他人也不愿坐他的车。
课堂实录简介
课堂实录简介
课堂实录是指将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真实记录,包括老师的讲解、学生的问答、课堂互动等。
课堂实录通常包含了大量的课堂信息,如老师的教育理念、学生的思考方式、课堂的气氛等,对于教育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在课堂实录中,老师的讲解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老师的讲解风格、语言表述、逻辑结构等都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吸收。
通过分析课堂实录,教育者可以反思自己的讲课方式,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水平。
同时,课堂实录也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通过分析课堂实录,教育者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课堂实录是非常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可以为教育者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教育的不断改进和提高。
虞大明《普罗米修斯》课堂实录(优秀5篇)
虞大明《普罗米修斯》课堂实录(优秀5篇)虞大明《普罗米修斯》课堂实录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能读通课文。
2、了解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希腊神话的兴趣。
3、品读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朗读体会人物心情,感受普罗米修斯的善良、勇敢和坚定。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看神话故事吗?看,你知道这些神话故事吗?这些都是中国的神话故事,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古希腊的神话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普罗米修斯”请跟老师读一读,这是一个怎样的神话故事呢?让我们把书翻到148页,去读读这个故事吧!要求读准字音,读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下面开始大声的读课文。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帮助同时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课文中写了哪几个人物?请你按顺序说一说。
生:普罗米修斯阿波罗宙斯火神赫拉克勒斯师:这儿有个人名特别难读,谁来当当小老师,教教大家。
(赫拉克勒斯)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名字吧。
这些人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课文写普罗米修斯为了不让人类再受没有火的痛苦,就从阿波罗那儿拿取火种,宙斯知道后派火神看守他,并要狠狠的惩罚普罗米修斯,火神要普罗米修斯归还火种,但是他不肯,于是,火神就把他压在悬崖上,并让鹫鹰啄食他,最后是赫拉克勒斯救了他。
师: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概括的这么全面,真能干!谁还能和他这样说一说?(指2到3名学生回答)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划出让我们深受感动的句子。
(学生再读课文)师:同学们,请静下来,老师发现同学们划出了很多让我们感动的句子。
让我们听听划出了哪一句?生: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幻灯片出示句子“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师:这句话让你感动,还有哪位同学也找到了这一句,请你读一读。
搭石课堂实录(优秀14篇)
搭石课堂实录(优秀14篇)《搭石》生字教学课堂实录篇一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一块块、一排排搭石吗?(记得)这一块块搭石,它们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它们到底具有怎样的魔力使作者刘章钟情于它,为它痴迷呢?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第二十一课《搭石》(多媒体出示课题),再一次走进刘章的家乡,去感受那里淳朴的民风,体验那里美好的民情。
(板书课题)二、研读交流师:(简笔画)在家乡这条无名的小溪上,一排排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那里的景美,人更美。
景美在何处?人又美在哪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吧。
同学们可以把找到的相关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再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学生自学探究,教师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情况)师: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发现大家不但能自己认真读课文,画句子,而且能够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
现在,谁想说一说你的发现和感受?生:我找到的美是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生:我能感受到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师:从哪可以看出来呢?生:因为句子中说“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就是说老人无论自己有什么着急的事,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就一定会把搭石摆好。
所以我说这是一位很为别人着想的老人。
师:有理有据,说的不错。
从这个场景中,你还看出了什么?生:我感觉这是一位很善良的老人。
师:理由呢?生:因为这位老人宁可自己先不赶路,也一定要把搭石摆好。
从这我能看出这位老人非常善良。
阅读是对话的过程,当学生要把自己的体验交流出来的时候,教师要认真的倾听,并且从倾听中捕捉信息,恰当地评论、点拨,引发学生深度地思考。
师:那请同学们看这两句话。
(多媒体出示)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王玲湘老师《搭石》课堂实录(优秀3篇)
王玲湘老师《搭石》课堂实录(优秀3篇)《搭石》课堂实录篇一题记:似乎还沉浸在刚才那美美的掌声中,却发现一位年轻的男老师走上了讲台,噢,这就是郭昶,今天的他,穿了一身黑色的西装,非常精神,里面是一件粉色的衬衫,仿佛在诉说着他对美的追求。
今天,他要和我们分享的是《搭石》。
老师们,跟我一起走进他的课堂,感受他的教学风采吧:搭石(第二课时)郭昶(奉化实验小学)师: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个小山村,继续领略那里的风光。
齐读课文。
师:昨天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还带着问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了,现在,谁来告诉大家,你主要从课文的哪几个段里读懂了课文。
生:我从课文的第一段读懂了什么是搭石。
师:这样吧,同学们再大声地读读课文第一段,想想什么是搭石?生大声朗读。
师:读得非常认真。
生: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一生再读。
师:听了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你明白了吗?师:老师也明白了,听老师来介绍一下。
如果老师说错了,你会不会大胆地提出建议。
师:师介绍,漏掉“根据水的深浅”读。
生:老师漏掉“根据水的深浅”生:老师漏掉了“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这样,不是要掉到溪里去了。
生:老师漏掉了“平整”这样会掉下去了。
生:老师漏掉了“方正”生:老师把这些漏掉了,就不能体现家乡人的细心。
师:谢谢大家的提醒,所以,我们不要疏忽这些字眼,漏掉的字词点红。
请一生读。
再请一生读。
师:这一段看上去很平淡,但它是很严密。
课件出示“根据水的深浅、平整方正、二尺左右的间隔、横着”看着这些词,你能说说什么是搭石了吗?请一生说。
师评:能用自己的话说,也不错。
再请一生说。
师:刚才通过学习,了解了什么是搭石,也感受到了这一段写得非常准确。
我相信,解决了这一问题,其他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自己再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生大声读师:课文对搭石还有这样的介绍,屏幕展示“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风景”。
请一生读师:你有什么问题?生:搭石是一件事情,为什么会是家乡一道风景?生:风景是非常美丽的,可搭石一点都不美丽。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6篇】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6篇】小学语文课堂实录精选【6篇】小学语文课堂实录1一、导入新课师:有一篇题为《儿子眼中的父亲》的文章,流传甚广,我们一起来看看。
(点击课件)儿子眼中的父亲7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14岁:“好像有时候觉得也不对……”20岁:“爸爸有点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25岁:“老头子一无所知,毫无疑问,他已陈腐不堪。
”35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个百万富翁了。
”45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子’商量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55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60岁:“可怜的爸爸,您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师:看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生1:我明白了对爸爸的看法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同。
生2:我明白了有些东西,失去了才懂得它的珍贵。
师:确实如此啊,虽亲近如父子,但有些东西,只有在时过境迁以后,才看得更明白,懂得更深刻。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背影》,看他是如何理解父亲、领悟父爱的。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速读课文,指导学生整体感知。
1、你知道了些什么?2、本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几十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我今天也想听听同学们的真实感受,你能用“我觉得”这样的句式来说一句话,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吗?生1:我知道文章写了父亲在车站为我送行这件事。
生2:我知道作者那时候的家境很不好。
生3:我知道文章写了四次背影。
师:哪四次背影,你能给我们找出来吗?生:第一次是在文章的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第二次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父亲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的背影,第四次是我收到父亲的来信,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
师:他说的怎么样?生:很好师:哪位同学能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生1:我觉得文中的父亲很慈爱。
生2:我觉得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一幕很感人。
生3:我觉得儿子首先对父亲不太理解,后来才懂得了。
月光曲课堂实录(精选3篇)
月光曲课堂实录(精选3篇)月光曲篇1一、复习入课。
师:大家好!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我们知道了一个美丽的传说,我们了解了一首曲子产生的经过,这首曲子就是传世名曲——《月光曲》。
(师板书课题)师:来读课题生:月—光—曲二、直入重点,感受《月光曲》。
师:盲姑娘兄妹是“月光曲”最初的听众,贝多芬的琴声将他们引到了怎样的意境里?文章哪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生思考)师:第几自然段?大声地告诉老师。
生:第九自然段。
师:请自由地读一读第九自然段课文。
想一想哪些是写兄妹俩听琴的事实,哪些是写兄妹俩因琴声展开的联想,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
自由读!(生自由读第九自然段)师:文章中哪些是事实描写?生:文章的事实描写有: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师:还有吗?你说。
生: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师:哪些是兄妹俩因听琴而产生的联想?生: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师:还有没有联想的内容?生: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一定要读清楚。
刚才同学在读的时候“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的“似的”这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读“shì de”,我们同学们读得很准。
师:皮鞋匠听到了琴声,好像看到了什么?想一想。
(生思考后回答)生: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师:皮鞋匠看到了大海,看到了月亮。
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哪几个画面?生:描写了三个画面,一是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第二个是“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第三个是“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语文名师教学课堂实录5篇
语文名师教学课堂实录精选篇1《丰碑》一文主要讲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的云中山行进,军需处长在部队棉衣不够用的情况下,把棉衣让给战友,自己只穿着簿的单衣而冻死在山中。
将军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要警卫员把军需处长找来,想追究他的责任,而旁边的人却轻声告诉他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向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行了个军礼,继续带领部队走进漫天的风雪中。
本文的教学,我安排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感知大意,讲读课文第一部分(1、2自然段)。
第二课时讲读第二、三部分(3-14自然段)。
第三课时总结全文,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和最后三个自然段(课后练习4的`要求),完成有关书面作业。
其中第二课时的主要教学情况是这样的。
师: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丰碑》。
(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复习1、2自然段的意思。
略)生:(略)师:“丰碑”即高大的石碑,常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
上一堂课中同学们提出过这样的一个问题:“课文中为什么把被冰雪覆盖的军需处长称作‘晶莹的丰碑’?”这堂课我们继续诵读来解决它。
先请一位同学朗读3-6自然段,大家注意听。
师:将军跑到前面,在他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情景呢?下面请同学们各自轻声朗读第7自然段,读的时候要做到字字入目,句句留心,一边读一边想一想:读着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些什么?(学生各自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想像、体会。
)师: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读了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了这位老战士的姿势。
他倚靠着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
师:那请你把这几句话朗读一下,看能不能让大家仿佛也看到这情景。
(该生有感情朗读,就是声音轻一点。
再请一位朗读,该生读得很入情。
然后全班齐读这几句,一齐体会。
)生:读了这段话我仿佛看到这位老战士的神态。
这位老战士临死前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祥。
我来把这几句朗读一下:“但是可以看出……”(该生读得很动情,再指名读,齐读。
)生:我仿佛看到了这位老战士左手夹着一截旱烟,右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向战友借火,身上穿着一件单薄破旧的衣服。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李次容难忘的一课课堂实录9篇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李次容难忘的一课课堂实录9篇李次容难忘的一课课堂实录 1一、激情导入,生自定学习目标1、课前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师充满激情地叙述:一曲雄壮的中国心唱遍祖国大江南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不忘祖国的感人的故事,现在让我们一起深清地呼唤它的名字。
3、生齐读课题。
4、师: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1、快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结合预习,看你能读懂什么?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
2、师:谁告诉老师,你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⑴生:作者走进教师,中国台湾师生为什么没感到意外?师板书:感到意外?⑵生:为什么老师写字很吃力?⑶师:简介当时的时代背景。
⑷生:作者的眼睛为什么湿润了?师板书:湿润了?⑸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在课文中为什么出现三次?每次有什么感受?师板书:三次?感受?3、师: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不仅善于提问题,还能抓住主要问题,(师手指板书的问题)在这几个问题中,哪一个是最主要的问题呢?生: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为什么出现三次?每次有什么感受?这个问题是主要问题。
师:(在三次?感受?前加“·”号)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这句话贯穿全文,每一次的出现都伴随这一段感人的故事,都表达着浓浓的情感,这节课让我们抓住这个最主要的问题来领悟全文,大家有信心么?三、自读自悟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出来,想一想你的感受和体会,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2、生十分投入地读句子,边读边想边划。
四、交流点拨,突破难点1、小组内交流:(师适时提醒:小组长让每个同学都说一说。
)2、集体交流:⑴生: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他写的那么认真……因为从这段话中我感受到了中国台湾师生非常爱自己祖国的文字。
师:击键出示相应的句子,问:对这段话的理解谁还有补充?生:……师: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读这这段话好吗?生:有感情地朗读。
名师教学课堂实录汇总 教师课堂教学实录(优秀5篇)
名师教学课堂实录汇总教师课堂教学实录(优秀5篇)课堂教学实录篇一一、揭题,读题师:今天我们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板书:卡罗纳)师:让我们跟这个老朋友打声招呼。
生:卡罗纳。
师:轻轻地叫一声。
生:卡罗纳;师:大声地叫一声。
生:卡罗纳。
师:深情地叫一声。
生:卡罗纳。
点评:从声声呼唤中使学生记住了卡罗纳这个名字,同时也给下文的教学,创设了一种很好的情境,准确地把握了文章教学的基调。
使学生很快的进入文本,与人物对话。
可谓独巨匠心。
一、初步感知课文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去走近这位朋友。
自由读课文,要读通,读流利,特别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生:自由读课文。
1、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师:读完课文谁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生: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他很难过。
师:那后来呢?谁还能说得更详细。
生: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但是他得到了老师、同学和同学的母亲的关爱。
师:我们的同学真了不起,这么长的一篇文章就读成了短短的一句话。
其实文章读着读着你还可以读成一个字:生:爱(随机板书:爱)点评: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讨论,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文章的梗概,理清了文路。
这或许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泛读吧。
而后在老师巧妙的启发下又挖掘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那就是一个爱字。
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教材的立意把握的非常到位,为下文的教学打开了局面。
师: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传递着爱,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母亲对卡罗纳的爱。
生: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去接他,要考试了,她总是伏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师:那母亲可能会向他嘱咐什么呢?生:考试认真,生:考试结束要认真检查,……师:母亲的爱无微不至,让我们来读一读。
生:读句子。
师:母亲的爱仅仅是这些吗?母爱是无处不在的,比如:清晨的时候,傍晚的时候,夜深的时候,生病的时候……生:清晨,会给他做好早饭,叫他起床。
生:夜深时,妈妈会替他盖被子。
生:卡罗纳难受的时候,妈妈会安慰他。
……师:沉浸在母亲浓浓的爱意中,卡罗纳是多么幸福啊!可是不幸却降临了,卡罗纳的母亲生病去世了,这如同晴天霹雳,卡罗纳的表现是怎样的呢?点评:抓住一个爱字进行教学,紧紧围绕课文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实录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师:雨果有一句诗,大家一起来念一下。
(出示诗句)
生(齐读):老天哪!整个中国在地上跌得粉碎!——雨果
师:雨果说的是什么事件啊?
生:火烧圆明园!
师:由于英法联军的破坏,我们只能见到圆明园的残亘断壁了(出示图片)。
没有被破坏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来看一下资料,女生一起把第二节念一下。
女生(齐读):该园的主要园林风景群,有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即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字、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
师:我们来看圆明园四十景中的一景。
(出示“方壶胜境”图画)
师:现在我想请同学来谈谈你对圆明园的印象。
(依次请一排同学回答)
生:壮观。
生:我觉得圆明园是个梦想天堂。
生:非常非常美丽。
生:很大很漂亮。
生:太了不起了。
师:这伟大的建筑是属于谁的?
生:属于中国人民。
师:普通百姓能随便进去享受它吗?
生:在当时,它是属于皇家的,只有皇帝才能享用它。
师:就这个意思,资料里面有一句非常好的话,谁能找出来?
生: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师:不错,皇帝们把全天下的风景移到圆明园是给自己享受的,是“在君怀”,而不是“在民怀”。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在雨果眼里,圆明园是什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前三节,然后告诉我答案。
学生阅读约三分钟。
师:很多同学找到了。
生:圆明园是个奇迹,世界奇迹。
生:雨果说圆明园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
生:是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恍若月宫的建筑。
生: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生:是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能解释一下吗?
生:就是说圆明园是亚洲文明的缩影。
师:也就是说它是亚洲的代表,看一下文章里还有没有类似的句子。
生: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师:在雨果眼里,圆明园是中国甚至是东方的象征,那么,雨果认为这个奇迹属于谁?
生:属于各国人民。
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全人类的。
师(手指圆明园废墟图片):现在这个应该属于人民事实却属于皇家的伟大建筑被毁了,雨果说它是被什么毁了。
请同学根据文意填空:圆明园被毁了! 生:圆明园被强盗毁了。
生:圆明园被欧洲人毁了。
生: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了。
生:圆明园被野蛮人毁了。
师:稍等一下。
我看到作者在文章里说“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啊,怎么这个同学说是被野蛮人毁了?
生:这句话是反语,雨果在讽刺他们。
师:那我们一起把雨果谴责这两个强盗的4、5、6三节文字读一下吧,注意
要把雨果的愤怒与讥讽念出来。
生(齐读):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师:文章写的真好,大家读得也真好。
现在我想知道一下写出这么好文章的雨果是哪国人?
生:法国人。
师:雨果是法国人,他在文章里大骂欧洲人是“野蛮人”,英国、法国是“强盗”,身为法国人却骂法国——雨果是不是不喜欢法国,他不爱国?
生:不是。
雨果骂法国是希望法国有一天变得“干干净净”。
生:正因为爱国,所以才会骂自己的国家是强盗。
师:看来俗话说的好:“打是亲,骂是爱。
”爱国是要自己的国家变得文明,而不是包庇自己国家的缺点。
还有没有补充?
生:他骂的是法国的一部分人,不是骂整个法国。
师:具体一点。
最好从文章里面找。
生:他骂的是法国政府。
课文里是这样写的: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都不会是强盗。
师:说得很好,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念一下好不好,念整句。
生(齐读):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都不会是强盗。
师:大家看到了,这句话里有个分号。
分号是表示并列的,这句话里分号前后有两对同义词,看谁能找出来?
生:治人者就是政府,治于人者就是人民。
师:好,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圆明园被毁了?雨果的回答是强盗,是英、法政府。
我们同学有没有别的答案。
生:是被清朝政府毁了。
生:是中国自己的腐败无能毁了圆明园。
生:科技落后毁了圆明园。
师:大家想得都不错,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也是毁坏圆明园的罪人。
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呢?我们来看一个资料。
(发有关资料)
五分钟后。
师:不知道现在大家怎么想?
生(很痛心的):我觉得难以相信,竟然是中国老百姓自己毁了圆明园。
师:看到这些文字很令人痛苦,但这是事实。
谁来用资料里的文字概括一下当时国人的表现。
生:军队都是怕死鬼:“马队则望影而逃,步队亦闻风而窜”。
敌人列队入城之时,清军士兵还夹道跪迎,只有几十个人进行了抵抗。
真是我们的耻辱。
师:百姓呢?
生:敌人列队入城之时,北京居民观者如市。
师:鲁迅所骂的看客。
还有呢?
生:中国百姓也抢圆明园,是“散乱的刁民细贼”。
师:看来雨果这句话有问题啊:人民永远都不会是强盗吗?雨果错了?
生:雨果只看到他们那边的人民。
师:哦,那是我们中国人民比法国人民低一等?我们来看一段录象吧,看完了我们就知道雨果有没有说错了。
(放刘晓庆主演《火烧圆明园》片段。
约2分钟。
)
师:在外人掠夺我们国家财富的时候,我们的百姓为什么会旁观、哄抢? 刚才的电影有没有告诉我们答案?
生: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宁予洋人,不给家奴。
既然宁予洋人,那老百姓还不抢?
师:找到一半了,里面还有一个成语:心腹之患。
谁是清政府的心腹之患? 生:是农民起义军。
师:梁启超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大家一起念一下。
(出示文字)
生(齐读):役之如奴隶,防之如盗贼,则彼亦以奴隶、盗贼自居。
师:谁来意译一下?
生:政府对待百姓像奴隶,防备百姓像盗贼,那么老百姓也就自认是奴隶、盗贼了。
师:有人说老百姓有三种:第一种是奴隶,或者叫顺民;第二种是盗贼,或者叫暴民,第三种叫“人民”。
奴隶是被人欺压的,暴徒是欺压别人的,这两种人都算不得“人”,真正的大写的“人”是既不会被人欺压,也不会欺压别人的。
中国历史上多有做奴隶的顺民,多有做盗贼的暴民,少有独立自主的“人民”!现在我想请同学来概括一下刚才那份资料里面中国的“奴才”、“暴徒”在1860年的表现。
生:奴才们在旁观、迎接;暴徒在抢劫。
师:还有一种人没概括进去。
生:还有那些尽心抵抗的士兵,那个殉职的圆明园总管也是奴才。
师:对这样的人好象我们应该赞美的啊?你怎么说他们是奴才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那位叫任明亭的八品军官的墓志铭上写的是:念食厚禄,必要作忠。
圆明园总管文丰死前下跪向北拜说:“奴才负恩。
”这说明他们都是忠于皇帝的奴才。
师:说的真好。
他们是因为皇帝给了他们厚禄,忠于皇帝而死,这种人只能叫奴才。
我想雨果“老天哪!整个中国在地上跌得粉碎!”这句诗感叹的不会仅仅是圆明园被毁,他可能更叹惜于我们中国没有一个站直的“人”。
我们再来把这句诗念一下吧。
生:老天哪!整个中国在地上跌得粉碎!
师:在地上跌得粉碎的中国如何才能重新站立起来? 如果雨果当时在中国,他会做什么?
生:我觉得他会去推翻清朝政府。
生:只有推翻腐败清朝政府中国才能站起来,雨果肯定会用他的笔号召大家起来革命。
生:他会像他在法国时反对法国政府一样反对清政府。
师:几千年前的姜子牙说过一句名言:“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为了保护属于我们的“圆明园”,为了不做奴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雨果学习。
爱国不等于爱政府,爱国是要让自己的祖国变得文明。
如果这个政府是像1860年的法国政府一样野蛮的
或者是像清政府一样腐败的,那么,每一个爱国的人都有责任批评它,改变它!现在让我们再来看一段录象:火烧圆明园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耻辱,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它。
(放《火烧圆明园》中圆明园被焚烧场景,约三分钟。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