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回归
“母语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定位
两 种 文 化 的接 触 是 不 可 避 免 的 。 成 功 的 文 化 交 际 是 发 生 在 双 方 平 等 的 基础 上 的 ,只 有 对 本 国 的 优 秀 文 化 有 了 充 分 的 认 识 和 足 够 的 修养 . 能谈 得 上理 解 他 国文 化 。 才 只有 同时 谙 熟 目的 语、 目的 语 文 化 和 母 语 、 语 文 化 , 有 可 能 进 行 成 功 有 效 的 母 才
多元文化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母语文化迷失与回归
( 黑龙江工程学院 外语系 , 黑龙江 哈 尔滨 10 5 ) 50 0 摘要 : 当前 , 国大学英语教 学中母语 文化教 学的价值与 意义被 忽略 , 失在 目的语 文化 教 学之 中。教师 的文化素 养缺 我 迷
失、 传统教学模 式制约、 教材 中缺 少文化 因素、 学 中文化地 位平 等意识 缺位 等 因素是 造成 母语 文化教 学迷 失的主要 原 因。 教 在 多元文化 背景 下, 变革与采取 有效的教学策略 , 推动与促进母语 文化教 学的回归, 这是 当前大学英语教 学的题 中之 叉。
的 , 自身 的 中 国 文 化 素 养 很 不 足 。 当 前 大 学 英 语 其
教 师 存 在 以 下 一 些 问 题 : 一 , 师 的英 美 文 化 知 识 第 教 也 是 通 过 书 本 获 取 的 ,属 于 间 接 的 文 化 知 识 (id- ni rc n w e g ), 在 认 知 层 面 上 存 在 一 定 的 缺 陷 ; e tk o ld e 这 第 二 , 国 文 化 的 英 语 表 达 ,对 于 大 多 数 的 英 语 教 中 师 来 说 ,具 有 相 当 的 挑 战 性 ; 三 , 第 目前 ,大 学 英 语
成 为 我 国外 语 教 学 的一 个 新 的 重 要 课 题 。
一
化 完 全 游 离 于 教 学 之 外 。脱 离 文 化 熏 陶 的 学 生 所 积 累 的 英 语 知 识 点 除 了善 于 通 过 各 级 各 类 的 英 语 级 别
考 试 以外 , 实 际 生 活 文 化 交 际 中 , 乎 有 些 勉 为 其 在 似 难 , 不 利于 培养学 生 的跨文 化交 际能力 。 也 2 传 统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文 化 理 念 的 缺 失 。 国 内 的 . 各 种 英 语 级 别 考 试 , 没 有 文 化 能 力 测 试 项 目 , 乎 并 几
浅谈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母语文化教学
母语文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提高跨文化 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母语文化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跨文 化敏感性和文化适应性,使其更好 地应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场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母语文化教学可以提供学生跨文化 交际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技巧。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目标,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变化。
精选教学内容
精选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母语文化内容,如传统习俗、历史故事等,进行有针对性 的教学。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角色扮演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母 语文化教学活动。
创设语言环境: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组织语言交流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促进母语文化教学的效果。
母语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文化 自信心,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文化背景 和价值观,促进跨文化交流的深入发 展。
通过母语文化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母语文化教学与跨文化交 际能力培养的关联
中学英语课堂中母语文化 教学的策略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方 法
实际案例分析与应用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与反思
实践方法:通过课堂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模拟真实跨文化交际场景,提高学 生的实际交际能力。
增强文化敏感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母语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能够敏感地察 觉到文化差异。
提高教学策略:教师需要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 方法。
持续学习与反思: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与反思
中学英语教师需要具备跨文化教学能力,了解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异同。 在母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师需要积极参与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浅论高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浅论高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交流能力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但长久以来我国的高中英语教学处于与母语文化的“断链”与“失语”状态中。
本文通过探讨以交流为目的母语文化渗透,是达到文化交流、语言互通的重要途径。
1.母语文化在高中英语学习中的教育意义提到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影响,教师首先想到的就是母语负迁移。
用英式的思维来进行英语的学习,学习效果应该是最佳的,但是事实证明,思维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维度,更多的情况下教师会用最直观的教学传授知识,这就不可能不涉及到母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推行渗透母语文化,是新时代社交发展的要求,也是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的文化学者查根斯就曾经对我国的母语文化做出过可行性研究,认为汉语文化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具有符合人文主义精神的力量,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符合中国式教育逻辑的文化理念。
2.母语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现状分析母语文化在高中英语中的最基础的体现,就是学生掌握了多少汉语的英文表达方式,英语的学习从小学开始到高中,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掌握了常规的语法、词汇、行文书写方式,却不知道如何表述一些最基本的用语,如食品类、生活类、社会类等。
在英语考试中,对中国文化的涉及比较多,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学生往往在这一部分反而失分率较高,究其原因是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母语词汇量不够,像一些传统节日清明节(Tomb-sweepingDay)、春节(theSpringFestival)的表达方式都存在问题。
3.母语文化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3.1深入挖掘教材,进行比较研究对教材的深入发掘,是指在词汇、语法及课文的讲授上,进行文化层面的分析。
现行的英语教材其文化性多偏向与语文学习的习惯,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学习时对英文的内涵把握不清晰,介于英文语境和汉语学习方式的夹缝中。
对教材的分析,应该将一部分精力放在文化分析上,给学生一个拓展的平台,一个词汇的词源意义,让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给学生展示母语文化的不同之处。
大学英语教育中母语文化缺失问题与回归方式探索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 系,语角活动,鼓励学 生用英语交流
开展英语戏剧表演,让学 生展示母语文化
举办英语写作比赛,鼓励 学生创作母语文化相关作
品
开设母语文化讲座,增强 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
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促进母语文化传播与发展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汇报人:
Part One Part Four
Part Two Part Five
Part Three Part Six
英语和母语文化的不同 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性
文化背景差异导致母语文化缺 失
如何在英语教育中融入母语文 化
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 母语文化的缺失 英语教育中的文化失衡 语言教学中对母语文化的重视不足
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普 及导致了对母语文化的
忽视
文化交流应该是双向 的,母语文化也应该 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传
播
大学英语教育过度强 调英语文化,导致母
语文化被边缘化
大学英语教育中应该 注重母语文化的融入, 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交
流的平衡
大学英语教学中对母语文化的忽视 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同感降低 缺乏对母语文化自信的引导和培养 母语文化自信缺失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 感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国际竞争力 培养全球化人才,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课程设置:增 加母语文化课 程,与英语课 程相结合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母 语文化回归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 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 互鉴。
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
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引言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愈加重要。
初中英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母语文化意识。
母语文化对英语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教师应充分利用母语文化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一、母语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1. 促进语言习得母语文化是学生熟悉的文化背景,通过将母语文化与英语学习相结合,可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同时,母语文化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加深对语言结构和用法的认知。
2. 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母语文化渗透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经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在学习新单词和语法规则时,通过与母语文化的对比和联系,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英语。
母语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母语文化渗透的实践方法1. 文化背景介绍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中国的名胜古迹、传统风俗等多样化的主题,向学生展示中国的独特文化。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对母语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英语。
2. 文化元素融入教材教师可以选择含有母语文化元素的教材,例如中国古诗词、中国传统节日等。
通过对文化元素的解读和讨论,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理解和运用。
3. 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体验母语文化的活动,例如品尝中国传统美食、观看经典的中国电影、参观博物馆等。
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学生可以感受到母语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母语文化渗透的效果评价1. 学习动机提升通过母语文化的渗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文化,从而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意义,学生更加愿意积极参与,主动学习。
2. 语言水平提高母语文化渗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英语知识,促进语言水平的提高。
【高考作文】回归母语的本源
【高考作文】回归母语的本源母语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是文化传承的桥梁,也是人们思维和表达的最自然的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母语的使用逐渐上升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回归母语的本源,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回归母语的本源可以帮助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母语是我们成长和学习的语言,它与我们最亲近,最熟悉。
而当我们在使用外语时,往往会遇到词汇的选择、语法结构的错误等困扰。
相比而言,母语就像是一把磨砺过的利器,我们可以用母语更准确、更自如地表达我们的想法和情感。
回归母语的本源,可以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地流畅和精准,提升我们在这个社会中的竞争力。
回归母语的本源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当我们回归母语的本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我们的传统文化。
在中文中,我们可以读到古代文人的佳作,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不仅可以让我们对中文有更好的认识,还可以让我们对我们的文化更加自豪和有自信。
回归母语的本源,可以帮助我们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使其继续发扬光大。
回归母语的本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地方方言。
地方方言作为中国独特的语言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地方方言的使用逐渐减少,甚至有些濒临消失的危险。
如果我们回归母语的本源,重视地方方言的传承与使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方言资源。
与此方言也是我们与老一辈的联系桥梁,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回归母语的本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忽视母语的重要性。
通过回归母语的本源,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地方方言。
让我们共同努力,回归母语的本源,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文化更加独特鲜活!。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导入
、
引 言
语 言 是 文 化 的 载 体 . 习 语 言 离 不 开 文 化 背 景 。 这 一 点 学 从 2 世 纪 8 年 代 跨 文 化 交 际兴 起 之 后 便 被 广 大 英 语 教 学 者 0 0 接 受 并 广 泛 应 用 。 一 大 批 学 生 不 仅 掌 握 了英 语 语 言 本 身 , 而 且 全 面 了 解 了英 语 文 化 中的 各 个 方 面 , 古 希 腊 、 马 神话 、 从 罗
一
230 ) 7 40
三. 学 英语 教 学 中母 语 文 化导 入 策 略 大 1 整 教 材 , 大 中 国传 统 文 化 比 重 。 . 调 加 大学 英 语 教 材 中 的文 章 大 部 分 选 自英 美 出 版物 ,都 是原 汁 原 味 的西 方 文 化 。 中 国有 关 的 文 章 几 乎 没有 , 不 用 说反 与 更 映 中 国 文化 的文 章 了 。 国学 生 与 国外 学 生 交 流 时 , 以 很 流 中 可 利 地 表 达 y l w s n a on ak 黄 石 公 园 ) 对 中 国 的 宝 塔 e o o e t al r ( l t n i p , (aoa 却 不 知 道 如 何 表 达 , 以 我 们 应 该 改 革 现 行 教 材 , p gd ) 所 加 大 中 国文 化 比重 。 2改 革课 程设 置 , 整教 学 目标 , 立科 学 的培 养 方 案 。 . 调 设 我 们 目前 的 人 才 培 养 和 选 拔 制 度 过 分 强 调 英 语 的 重 要 性 。20 年教 育部 颁发 的《 学英 语课 程 教学 要 求》 定 , 07 大 规 要 尽 可 能 地 利 用 语 言 载 体 , 学 生 了 解 科 学 技 术 、 方 社 止 t 西 会 文 化 等 知 识 , 对 于 中 国 本 土 文 化 只 提 了 一 句 : 翻 译 而 能
【高考作文】回归母语的本源
【高考作文】回归母语的本源
从小学习英语,中学学习英语,大学又学习英语,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接触英语,我
们似乎已经把英语当作了“母语”。
但真正的母语是什么?现在看来,中文似乎早已被人
抛在了脑后。
母语是我们的根。
母语的语言特征和表达方式体现着一种特有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这
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所不能替代的。
把母语作为第一语言,即使不去刻意培养,这种文
化和价值观念也会自然地渗入到我们的言行举止中。
这种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将伴随我们
的成长、生活,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与此同时,英语已成为了国际语言,它有着全球影响力。
学好英语无疑是有好处的,
英语是我们和外国友人交流的桥梁,是一个人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英语重要,但母语更要紧。
如果连自己的母语都不懂或不重视,那么在国际舞台上,
讲英语也无济于事。
学习母语,应该采取全面地、科学地、系统地学习方式。
如同学习英语那样,我们应
该系统地把中文的语法规则、词义、用法、习惯等全面掌握。
同时,我们需要通过大量阅
读中文经典名著,了解中文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
然后,我们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机软
件等各种方式进行中文学习。
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恢复母语的初衷。
总的来说,母语是我们文化根源的体现,也是我们与世界交流的关键。
为了让我们的
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更好地表达我们的价值观念,以及让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更具竞争力,我们必须重视母语学习,培养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
【高考作文】回归母语的本源
【高考作文】回归母语的本源母语是每个人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和沟通工具。
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英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对母语的重视降低了。
这种情况尤其在我国的城市里更为普遍,许多人更喜欢用英语交流而忽略了对中文的学习和使用。
但事实上,回归母语的本源,提升中文水平,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母语是我们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和沟通工具。
对于儿童来说,掌握母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学习其他语言和知识。
对于成年人来说,用母语沟通可以更加准确和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减少沟通失误和误解。
而如果人们不再重视母语,忽略了对于母语的学习和使用,就会使我们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受到限制,不利于我们与他人的交流。
其次,回归母语的本源,提升中文水平,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
中文是中国的国家语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对于今天的每一个人来说,了解和掌握中文是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和社会现实的前提。
同时,对于中文的学习和使用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
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与中华文化的冲突和融合在不断地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变得尤为重要,而只有学会使用和传承中文,才能更好地守护中华文化的瑰宝。
最后,回归母语的本源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文已经成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学习和使用中文。
而对于我们来说,学会和使用中文不仅可以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和传统,同时也可以增加我们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
只有在母语的基础上,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其他语言和知识,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舞台上的挑战。
总之,回归母语的本源,提升中文水平,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只有重视母语,才能更好地表达和沟通,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更好地拥有文化自信和国际竞争力。
我国外语教育中的母语文化缺失与回归
要有 :
课程中, 鲜 有母语 文 化 内容 , 课 程设 置 、 教材 编纂
还 远没有 体现 出中 国文 化 特色 ; 中小 学 外 语 教材
中母 语文 化 的内容 和材料也 是凤 毛麟 角 。外 语教
材 多 以 目的语 文化 为 导 向 , 母语 文化 和 目的语 文
1 . 外语 教 育政 策上 的失衡
关键 词 :外 语 教 育 ; 目的 语文 化 ;母 语 文 化 ;缺 失 ;回 归 中 图 分类 号 :H 3 1 9 .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3— 4 7 3 0 ( 2 0 1 3 ) 0 5—0 1 3 2— 0 4
在 全球化 背景 下 , 外 语 作 为人 们 互 相 沟通 的
、
我 国外 语教 育 中的母语 文化缺 失成 因
长期 以来 , 我 国 的外语 教 育 撇 开母 语 及 母 语 文化 而独行 , 无论 是外语 教育 大纲 的制 定者 , 还是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缺失及回归
大 - 英 语 教 - 中 中 国 文 化 的 缺 失 及 回 归 W - W -
徐 星 玉
( 江师范学院 大外部 . 庆 长 重 摘 要 : 养 学 生的 跨 文化 交 际 能 力是 目前 外 语 教 学 的 培 重要 目标 . 跨 文 化 交 际 的 双 向性 决 定我 们 不 能 只 偏 重 目的 .而 语 国 家的 文 化 输入 。作 为母 语 文 化 背 蒂 的 中 国文 化 , 应 该 引 也 起 重视 。 多种 因素 导致 了中 国文 化 在 大学 英 语 教 材 及 教 学 实 践 中的缺 失 。 在 真 正 意 义上 提 高 学 生 的 文化 交际 能 力 . 从 要 应 教 材 、 师 和 教 学 实践 多 方 面入 手 . 极 融 入 中 国 文化 , 养 教 积 培 学 生 双 向 文 化 交 流 的 意 识 关 键 词 :大 学英 语教 学 中 国文 化 缺 失 回 归 语 言作 为 文 化 的 载体 和传播 1 具 , 文化 的关 系 是 密不 可 - 与 分 的 。外语 教学 不 是单 纯 的语 言教 学 , 大学 英 语 教学 中融 人 在 文 化教 学 , 养 学 生 的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 培 已经 成 为 外语 教 育 界 的共识 。 大外 语 教 师 意识 到 了文 化 教学 的重 要 性 和 必要 性 . 广 他们 很 重 视 对 目的语 国家 文 化背 景 知 识 的 介 绍 。 而 . 文 化 然 跨 交 际具 有 双 向性 的特 征 ,对 外 国文 化 的 吸 纳 与 对 本 同 文化 的 传播 都 是 不 可或 缺 的 。 以 , 所 在培 养 学 生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的 时 候 应 兼 顾 目的语 文 化 与 本 国文 化 。 教 会 学 生 用英 语 向外 国友 人 阐释 中 国 文化 , 播 中 国文 化 , 外语 教师 应 担 起 的 责 任 。 传 是 1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的 中国 文 化缺 失现 状 . 大 大 学英 语 教 学 中普 遍 存 在 偏 重 外 国 文化 ,忽 视 中 国文 化 的现 象 。 国 文化 的缺 失 首 先表 现 在 教 材 内容 上 , 中 李超 ( 0 7 20 ) 对 当前 高校 常 用 的 几 种 大 学英 语 教 材 进 行 了调 查 .统 计 分 析 了教 材 中所 涉 及 到 的 中 国文 化 内 容 。 结果 表 明 , 中 国文 化 相 与 关 的 课文 所 占 的 比重 微 乎 其 微 , 只有 3 %左 右 。 比如 , 新 视 野 《 大 学英 语 ・ 写 教 程 》 四册 10 文 章 , 中涉 及 中国 文 化 的 读 共 2篇 其 只 有3 , 占比重 为 2 % 中 国 文 化相 关 的 文 章 偏 少 . 生 篇 所就缺 少 了导 向 。 次 , 分 外 语教 师 其 部 缺 乏 在 英语 教学 中融 人 中 国传 统 文 化 的 意识 。他 们过 分 强调 英 美 文 化 的 导 人 , 视 对 中 国 文化 以及 相 关 表 达 方 式 的输 入 忽 部 分 教 师过 于关 注 母 语 对 外 语 学 习 的 负 迁移 作 用 ,在 英 语 教 学 中更 是 只讲 授 英 语 语 言 , 只介 绍 英 美 的文 化 习 俗 。 另 外 , 随 着 全 球 化 的发 展 , 生 本 身也 忽 略 了母 语 文 化 的 学 习 , 学 而对 英 语 所 承 载 的西 方 文化 热 情 高 涨 。他 们 对圣 诞 节 ( h i ma ) 感 C rt s、 s 恩 节 ( h n sii a ) 情 人 节 ( ae t e S a ) 西 方 节 日 T akg n D y 、 v g V lni ’ D y 等 n 非 常熟 悉 , 能用 英 语 简 单 阐 释 这些 节 日及 相 关 习 俗 : 他 们 要 当 用 英 语 向 外 国人 介 绍 春节 ( p n et a) 端 午 ( rg nB a S r gF s v 1 、 i i D ao ot F sv1 、 et a ) 中秋 ( d a tm et a ) 中 国 传 统 节 日时 则 显 i Mi — uu nF s v 1 等 i 得 心 欲 言 而 口不 达 很 多 学 生 不 知 道 如 何 用 英 语 正 确 地 阐 释 自己 的 文 化 。 很 多 学 生 不 认 识 C nu is 孔 子 ) n is 孟 o fcu ( Me eu ( 子 )T eT n ot r osa d Hosso i n s) 兵 马 . h e ' C t War r n re fQ nDy at a a i ,( 俑 ) 英 语 表 达 . 别 提用 英 语 向外 国 人 介绍 这 些 文 化 了 。 等 更 2 中 国传 统 文 化在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的 回 归 . 外 语 教 学 的 目的 之 一 就 是 培 养 学 生 的跨 文 化 交 际 能 力 , 而 跨 文化 交 际 的 双 向 性 决 定 了 大 学英 语 教 学应 同 时兼 顾 本 民 族 文 化 和 目的语 文 化 外 语学 习不 应 该 只 是 了解 西 方 文 化 , 还 应 更好 地 理 解 本 民 族 文 化 .并 能 够用 外 语 对 外 传 播 本 民族 文 化 。 来 越 多 的外 国人 对 中 国文 化 表 现 出 了 浓厚 的兴 趣 。 们 越 他 想 要 了解 中 国 , 了解 中国 文 化 。 我们 需 要 用 外 语 向全 世 界 展现 中 国五 千 年 积 淀 下 来 的 古 老 文 明 和优 秀 文化 ,展 现 中 国 当今 的 经济 腾 飞 和 风 土 人情 , 世 界 了解 中 国 , 中 国文 化走 向世 让 让 界 。在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融 人 中国 文 化 教学 , 非 常 有必 要 的 。 是 21 整教 材 内容 . 加 中 国文 化 比例 。 .调 增 很 多学 者 指 出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存 在 “ 国 文化 失语 症 ” 中 。 480 ) 0 10
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回归
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回归作者:许小莉来源:《职业·中旬》2017年第07期1980年,许国璋先生发表了《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一文,开了我国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研究的先河。
从彼时起,人们开始意识到在英语交际活动中,即使掌握了语言知识,但如果对目的语起源的社会文化缺乏了解,仍然可能面临无效沟通的困窘,这种觉醒的结果是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在我国的兴盛以及相关学科的开设、在英语教学中的普及。
遗憾的是,我国的英语教学着重于西方文化的介绍及宣传,中国本土文化表达却一直缺失。
这导致英语学习者可能面临这样的情形:虽然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却无法用英语来恰当表达本民族的文化和相关的文化现象。
英语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只侧重于实现单向交际功能,无法真正起到中西双向平等交流的作用。
那么该如何认识中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如何才能比较适度地平衡中西两种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不至于出现从“重西方文化教育”的一端转而跳跃至“重中国本土文化教育”的另一端,再次让两种文化的教育产生新的失衡。
一、关于文化、跨文化交际和母语文化的定义界定1.文化文化(culture)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综合各家所述可理解为: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
而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
换而言之,英语交际活动实际上也是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转换,缺乏一定的文化认知基础,将导致无效沟通(communication failure)。
2.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之间的交际。
大学英语教育中母语文化缺失原因探究及回归途径分析
高等教育2020 年 5 月209引言在我国教育中,语言教育极为重要,特别是在各个专业都能够得到广泛应用的英语教育,而语言作为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语言基础深厚与否对于能否进一步实现跨文化交流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
另外,大学英语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是我国母语文化的一种对外开放显现方式,但是,近些年来,大学英语教育往往只是对部分内容有所注重,而母语文化在学生学习范围内逐渐淡出,这一现象对于我国母语文化而言极为不利。
一、大学英语教育中母语文化缺失现状现阶段,部分大学生能够流利使用英语与他人交流,但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习俗、节日等方面却无法使用英语表述,这一情况表明在现阶段大学英语教育中,虽然完成了英语基本听、说、读、写等教育内容,但是却在使用英语表达我国文化这一方面有所缺失。
造成这一现象的首要原因便是英语语言词汇量不足,其次则是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导致学生无法使用英语表述,这不仅会对学生日后的自我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同时对于我国文化外部输出也形成一定障碍[1]。
二、大学英语教育中母语文化缺失原因1.教材母语文化内容缺乏在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教材是其基本内容,若我国母语文化在教材内容当中体现比例过小,则会导致学生无法更深层次学习母语文化。
另外,英语教材当中所蕴含文化大部分内容源自西方文化,对于母语文化也仅仅是简单介绍而已,内容并不深刻,导致学生对母语文化印象不够深刻,无法融入我国文化学习氛围中。
除此之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常是以西方交流方式为主,而西方交流方式和模式与我国文化存有较大差异,虽然学生在日常交流中能够流利使用英语,但是一旦交流内容涉及我国传统文化,便会导致学生交流受限,对学生日后发展与学习造成影响。
2.缺乏母语文化学习意识由于在英语教育中尚未予以母语文化过大的重视力度,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接触过多母语文化知识,并且课外母语文化学习意识也极度缺乏,致使学生无法使用英语正确表达我国文化。
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
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本文主要围绕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展开讨论,从母语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如何融合母语文化、教学中的具体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
一、母语文化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语言的根基。
母语文化就是一个人的文化认同、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方面面的体现。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母语文化不但影响学生对单词和语法的理解,更深层次地影响学生对英语表达和交流方式的理解。
例如,对于中文中包含“情感色彩”的词汇,在英语中可能无法用同样的方式表达。
比如,中国人往往用“喜欢”和“爱”这两个单词来表示对某人或某物的感情,但在英语中,“like”和“love”表示的含义区别是很难把握的,需要依据上下文来判断。
此外,母语文化还会影响语音、语调、语气等语言元素,从而影响英语的口语表达。
二、如何融合母语文化既然母语文化对英语学习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将母语文化与英语教学融为一体呢?首先,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母语习惯,力求突出文化差异和文化交流。
例如,可以选择哪些英文背景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开展一些与家庭、学校、社会活动等有关的主题,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熟悉和把握学生的文化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有趣的故事、笑话、音乐等活动,来加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并通过这些活动来巩固和拓展词汇和语法。
另外,教师可以用母语文化来解释一些英语单词的含义和语法规则,帮助学生理解更深入、更全面。
三、教学中的具体实践除了教材编写和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实践也是融合母语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种具体应用的教学实践:1.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出多种文化差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语言知识。
2.文化课外活动:学生可以是开展一些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会、演讲比赛、文化之旅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帮助学生拓展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
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摘要初中英语教学应该是多方面综合发展的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语言技能,母语文化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和必要性。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英语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语言。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单元,很难完全割裂与我们社会人们的生活和语境。
母语文化的渗透可以说是英语学习的一种必要手段。
因为在我们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时候,往往会涉及到其他语言和文化,所以我们有必要把自己的母语文化灌输到英语教育中来。
母语文化渗透的必要性1.促进英语语言学习:母语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因为学生对于自己的母语文化早已经很熟悉,所以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会感到很亲切,也更容易理解记忆。
2.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语言和文化:母语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对英语语言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适应英语环境和文化。
3.增加语言的情感价值:母语文化的渗透可以增加英语学习的情感价值。
学生从内心深处有了对母语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认同,与英语语言的沟通会更加充满感情色彩。
母语文化渗透的实现方法1.增加母语文化教育:学校可以通过增加母语文化教育来促进英语学习。
学生通过了解母语文化可以更快地适应英语环境,从而学习起来更加轻松。
2.将母语文化与英语教育相融合:学校可以将母语文化融入到英语教育中来,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英语。
例如,在英语课堂上使用一些与母语相同或相似的表达方式或文化符号。
3.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多元化的文化交流活动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母语文化和外语文化,从而更好地适应英语环境。
合理使用母语文化渗透的注意事项1.不要片面强调母语文化的渗透,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保持平衡。
2.避免过度使用母语文化,要充分体现英语语言和文化的特点。
3.要遵循学生的语言习惯和思维逻辑,提高教育效果。
结论初中英语教育应该借助母语文化的力量,将欣赏和理解等多方面涵盖在内,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以及英语的应用能力。
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
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导语: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已经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国际语言之一。
在中国,英语教育从小学开始,但真正进入系统化的阶段是在初中。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并为高中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地渗透母语文化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母语文化的渗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通过将母语文化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2. 中英文化的比较是引发学生思考的一个途径。
通过比较两种文化的异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母语文化的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1. 母语文化是学生的语言环境,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思维中。
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将母语文化与英语知识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语感。
2. 通过母语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英语和母语的共通之处,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结构和用法的敏感性。
三、母语文化的渗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 文化是语言的灵魂,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对于语言的正确运用至关重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母语文化,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文化背景的机会。
2. 母语文化的渗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中的习俗、礼仪等,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和尊重他人的差异。
四、母语文化的渗透需要注意的问题1. 保持平衡。
教师在渗透母语文化时应注意掌握分寸,不能偏离英语教学的主轴,使学生重视母语文化而忽略了英语知识的学习。
2. 细化内容。
母语文化的渗透不仅仅是表面上对知识点的简单翻译,更应该注重文化内涵的介绍和讨论,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 创设情境。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或角色扮演,使学生能够更加贴近真实生活,感受到英语和母语文化在实际运用中的差异和联系。
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
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引言: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母语文化的渗透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就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了解母语文化的重要性1.1 文化是语言的灵魂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语言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
了解和掌握母语文化的基本要素,对于初中生学习英语,尤其是拓展视野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1.2 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母语文化的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比较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英语,并主动参与英语学习。
二、母语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2.1 合理选择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础,选择一套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能够体现母语文化的教材十分重要。
教师可以寻找和整理与母语文化相关的课文、故事等教学材料,以此来渗透母语文化。
2.2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任务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项目式教学法,使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深入参与其中,比如举办英语角、进行戏剧表演、展开国际交流活动等,来增强学生对母语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2.3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比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英语学习与母语文化联系起来,进行适当的文化比较。
可以通过讨论英语和母语在词汇、语法、礼貌用语等方面的差异,或是对比英语和母语的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异同,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策略3.1 班级文化节在英语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文化节活动,让每个学生介绍自己的文化特点、传统习俗等。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不同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3.2 家庭文化调研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文化进行调研,并将调研结果用英语进行展示。
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
浅论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习英语已成为中学阶段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母语文化对英语学习的渗透不仅有助于杜绝语言障碍,更能帮助学生获取更深刻的语言学习和文化交流体验。
本文将着重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渗透,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母语文化在词汇教学中的渗透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但一个单词往往有多个含义和运用场景,学生需要在文化基础上识别和运用。
此时,母语文化作为学生已知的文化背景,可以为学生理解英语单词提供启示。
例如,在中国,大多数孩子在童年时期都喜欢放鞭炮,因此教师可以在教授fireworks(烟火)时,与学生分享中国的春节放烟火的习俗,激发学生对单词的兴趣和记忆。
同时,在课堂上也应通过比较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的不同,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语言学习体验。
二、母语文化在读写教学中的渗透在英语阅读和写作中,学生往往要处理大量的原文资料,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
但因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译者容易产生误解,导致文化意涵表达不清、甚至出现偏差。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更多有关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不同之处的素材,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度的语言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语法方面,可以结合学生之前熟知的汉语语法,比较和比对中文和英文的语法差异,让学生从中感受语言之间的交流和整合。
三、母语文化在听说训练中的渗透英语口语交流中,语法、词汇、语调、表情,纷纷是复杂而微妙的元素,要达成自然流畅的英语交流,需要对英语母语的语音韵律、口音、语音语调等知识有深入了解,同时也要有对母语文化和背景的充分了解,避免造成文化误解和不当行为。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多采用场景教学法,让学生在模拟真实情境中、感受语言交流的实际效果,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真正享受英语学习乐趣,将母语文化融入到英语口语之中,达到提高交际能力的目的。
四、对提高初中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渗透的建议鉴于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之间的差异,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化需求,结合本土化教育理念,采取合适的渗透措施:1. 建立有效的层次体系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和课堂需求,因此,英语课程教学应针对初中生年纪特点,建立不同的教学层次,科学合理地分布各个教学环节。
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回归
97OCCUPATION2017 07基础教育P UBLIC C OURSE编辑 董 航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回归文/许小莉1980年,许国璋先生发表了《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一文,开了我国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研究的先河。
从彼时起,人们开始意识到在英语交际活动中,即使掌握了语言知识,但如果对目的语起源的社会文化缺乏了解,仍然可能面临无效沟通的困窘,这种觉醒的结果是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在我国的兴盛以及相关学科的开设、在英语教学中的普及。
遗憾的是,我国的英语教学着重于西方文化的介绍及宣传,中国本土文化表达却一直缺失。
这导致英语学习者可能面临这样的情形:虽然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却无法用英语来恰当表达本民族的文化和相关的文化现象。
英语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只侧重于实现单向交际功能,无法真正起到中西双向平等交流的作用。
那么该如何认识中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如何才能比较适度地平衡中西两种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不至于出现从“重西方文化教育”的一端转而跳跃至“重中国本土文化教育”的另一端,再次让两种文化的教育产生新的失衡。
一、关于文化、跨文化交际和母语文化的定义界定1.文化文化(culture )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综合各家所述可理解为: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
而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
换而言之,英语交际活动实际上也是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转换,缺乏一定的文化认知基础,将导致无效沟通(communication failure )。
2.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之间的交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7OCCUPATION2017 07基础教育P UBLIC C OURSE编辑 董 航英语教学中的母语文化回归文/许小莉1980年,许国璋先生发表了《Culturally-loaded Words and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一文,开了我国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研究的先河。
从彼时起,人们开始意识到在英语交际活动中,即使掌握了语言知识,但如果对目的语起源的社会文化缺乏了解,仍然可能面临无效沟通的困窘,这种觉醒的结果是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在我国的兴盛以及相关学科的开设、在英语教学中的普及。
遗憾的是,我国的英语教学着重于西方文化的介绍及宣传,中国本土文化表达却一直缺失。
这导致英语学习者可能面临这样的情形:虽然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但却无法用英语来恰当表达本民族的文化和相关的文化现象。
英语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只侧重于实现单向交际功能,无法真正起到中西双向平等交流的作用。
那么该如何认识中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如何才能比较适度地平衡中西两种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不至于出现从“重西方文化教育”的一端转而跳跃至“重中国本土文化教育”的另一端,再次让两种文化的教育产生新的失衡。
一、关于文化、跨文化交际和母语文化的定义界定1.文化文化(culture )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又复杂的概念,综合各家所述可理解为: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
而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所以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
换而言之,英语交际活动实际上也是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转换,缺乏一定的文化认知基础,将导致无效沟通(communication failure )。
2.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之间的交际。
在交际过程中,双方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就必须具有共同的背景知识(shared background knowledge )或语用前提(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即文化。
因此人们在使用英语交际时,其本质上也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交流双方对彼此文化的了解显然有助于提升沟通的效果。
1959年,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Hall )发表了跨文化交际的奠基之作《无声的语言》,他在文中指出:“文化是人类的媒介,人类生活没有哪一方面不涉及到文化并受到文化的改变。
”他点出了语言交际中文化对于沟通效果的影响和重要性。
随后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有的语言教学中文化缺省的问题。
在20世纪70年代末,全美国已有450所教育机构开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到了20世纪80年代,许国璋先生将跨文化交际概念引入中国,自此之后跨文化交际研究在我国迅速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呈现蓬勃兴盛的趋势。
但实际上,我国近几十年兴起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往往偏向于西方文化(目的语文化)的教育,在全球化趋势下,把焦点落在“世界语”——英语的文化导入上,而忽略了母语文化。
因此,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渐提高,中西方实力的接近和文化交流的增加,中国文化在英语交际中“失语”了。
3.母语文化(中国本土文化)母语文化(mother tongue culture )是与目的语文化(target language culture )相对而言的。
母语(mother tongue )即语言学习者的本族语,如中国人的母语为汉语,那么中国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所缺失的母语文化即中国文化。
从教育界的角度看,中国文化教育一般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国文化体系磅礴、分支繁杂。
近几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正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人们开始意识到,越是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越需弘扬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立标签、展示中国特色。
那么用国际通行语言英语恰当地介绍中国文化显得更加重要。
二、目前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教育的情况1.在长期的英美文化输入教育下,部分学生的文化立场发生变化,对英美文化的认同甚至超过了对母语文化的认同若仔细观察,人们不难发现大多数的青少年、儿童对于西方节日、服饰(实际上我们现在所穿的服装大部分都是“西装”,即西方的服装)、影视音乐等娱乐文化、食物等的喜爱和接受程度逐渐超过了中国文化,这种趋势和现象是值得重视的。
长此以往,在中国加速现代化建设与世界化进程的同时,人们对于母语文化的认识和归属感将逐渐湮没在全球化趋势下。
2000年10月19日,《光明日报》发表了P UBLIC C OURSE基础教育编辑 董 航《“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一文,对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几近空白的现象和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表示担忧。
2.现有的教学大纲虽然已经开始意识到中国文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和重要性,但仍然缺乏相应的课程和教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对英语教育目标这样描述:“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而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中级课程群里的自选模块则设置有“中华传统文化类英语课程”,并给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中西礼仪、中华传统节日文化、闽南文化、中华饮食文化等课程的开设建议。
虽然从义务教育的英语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都可以看出国家和教育部门开始重视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相应的教材是否已同步配套,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要通过什么课程和教材在英语教学中输入中国文化?这是一个需要深思及长期规划的问题。
第二,中华传统文化类英语课程是选修课,与英美文化概况、英美报刊选读等必修课的西方文化类英语课程地位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第三,《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建议开设的可供学生选修的课程是否已经开发了配套课程犹未可知,市面上可作为教材的书很少。
因此,要将中国文化融入英语中,并通过这门语言作为媒介向外传播中华文明,还需要探索。
3.“应试教育”使得英语教学的核心落在语言知识的积累和交际运用能力培养上,对英语文化的重视使教育者和学习者双方都淡化了母语文化2002年,清华大学张为民教授等人对该校126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了“使用英语转述中国特色文化话题的能力测试”。
结果显示,大多数被测试者无法很好地用英语表达中国的民族文化。
另外2002年在对厦门集美大学157名英语系英语专业学生“是否熟悉中国文化内容的英语表达”的抽样检查中,发现“所有被试者的该项能力都相对较弱”。
这些现状都应该引起的重视和深思,语言是一种交流交际的手段和工具,学习英语的目的既要吸收外来文化,也要着力于传播自己的民族文化。
三、对于目前英语教学中母语文化回归的几点想法1.学习先辈翻译家,心中有中华文明,笔耕口述传播中国文化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教学,除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教学内容载体,即教材或读物。
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能只通过老师们从各种渠道收集相关的资料或自编的校本讲义作为教学材料。
因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本质上存在差别,中国文化要用西方语言表达存在一定的难度。
一些无法在目的语中找到对应翻译的词汇、短语,着实需要资深的专业翻译家和团队研究、推敲,才能在照顾西方读者理解需要的同时,不失中国特色与味道。
同时,也只有借助于地道的教材和读物,才能将中国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实施,使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英语实现中西双方文化的无障碍沟通。
我们来看林语堂先生在《京华烟云》中的一个例子:“... for vigilant guard should be kept lest Mannia in her despair should seek a ‘short-sighted way’ out, by which she meant suicide.”林先生为了保持中国语言文化特点,在这个句子中将汉语“寻短见”直接译为“short-sighted way”,同时又在其后补充了英文解释,既保持了汉语的原汁原味,又不影响原文的意义。
这是一种值得学习的翻译策略,尤其对于在英语表达中输入中国文化来说更值得借鉴。
2.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本土化身份构建统计显示,目前全球约有1/4的人在使用英语工作、生活、学习,另外当今世界上的先进科学研究及成果报告基本都使用英语表达,英语已经成为一门“世界语言”。
与此同时,英语作为世界范围内的通用语言,在与其他文化碰撞时,也逐渐失去了“标准英语”(King’s English)的本真性。
英语一旦在一个地区被采用,其在科技、文学活动等方面,都会发生再生现象。
其部分是语言再生,部分是文化再生。
这些情况说明英语在流通使用过程中已独立于美国英语或英国英语,根植于使用英语的国家文化基础上,出现了澳大利亚英语、新加坡英语、非洲英语等,其中当然也应该包括中国英语。
中国文化认同教育是我国各层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培养学生民族情感的需要。
在今天的英语教学中,如果还继续将跨文化教学等同于英美文化的导入是有失偏颇的,忽视母语文化的导入必将导致中国英语学习者出现“母语文化失语症”现98OCCUPATION2017 0799OCCUPATION2017 07基础教育P UBLIC C OURSE编辑 董 航多元视角下的中职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文/朱佳佳摘 要:低效率的课堂教学费时费力,学生学习效率较低,这是目前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因此,构建高效率的英语课堂教学迫在眉睫。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收获知识,获得最大发展,有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为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启发式游戏、多媒体辅助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四个方面加以分析,旨在提升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分析象,因此在跨文化教学中进行本土化身份构建是十分必要的。
英语学习者既要了解西方文化,又要承担起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责任,并要在英语学习中加强母语文化的积淀,用英语进行母语文化的有效输出。
3.提高英语教师的母语文化知识和教育意识,强师才能出高徒对于目前大多数英语教师来说,跨文化教学无疑面临着新的挑战,即有关母语文化的导入及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
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渠道,因此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高低也是在英语教学中推行母语文化教育的关键。
要在英语教学中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英语教师需要同时具备深厚的英语语言功底和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能够用英语谈论本土文化的根源、演变和成果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度,培养他们的民族情感,帮助他们将母语文化内化于英语思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