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第1课时二氧化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实验;能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科学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2、一般情况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的原因?
3、全球变暖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4、防止温室效应的增强措施有哪些?
PPt展示自学要求
六、【小结】
结合生活实际和学习过的知识想一想二氧化碳还有什么化学性质?
七、【达标检测】
齐读目标
通过空气成分中,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让学生直接描述()
组内操作实验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学生小组进行实验
实验6-3
现象
分析
(3)溶解性
【实验6-4
现象
分析
【总结】通过以上探究我们知道了二氧化碳的哪些物理性质?
【板书】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2、化学性质
实验探究1:
取少量塑料瓶中的液体于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CO2+Ca(OH)2=CaCO3+H2O
(可用于检验CO2气体)
学生总结
自学了解干冰的性质、用途。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展讲回答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预习直接展示用途
学生自学,提问展讲
畅谈收获
独立完成,同桌互换,红笔批阅,成绩总计,改正
2.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证明地窖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 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实验探究课,在学生初步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后,进一步体现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教材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为明线,以科学探究的步骤为暗线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能力,了解人类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实验探究法。
二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如能与水反应、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为学习下册酸和碱的性质起到铺垫作用。
了解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后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也再次证明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因此,二氧化碳的性质也是本单元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2)教师的演示实验改为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充分体现师生互动。
教师着重讲解、引导,将分析实验的任务留给学生去完成,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等方式得出实验结论。
3、情感态度:(1)增强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用具:新制二氧化碳、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的纸花(5朵)、紫色石蕊试液、可乐一瓶(新买)、醋酸、盐酸、澄清石灰水、水、盛石灰水的试剂瓶一个(无石灰水)、酒精灯、试管、试管夹、火柴、吸管、烧杯、蜡烛、导管、集气瓶等。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6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表格式)
第6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学习的是碳的单质及其碳的化合物,其中,学生最熟悉的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学习要求掌握的两种气体之一,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极其密切和广泛的一种重要物质。
本节内容主要讲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联系到用途。
呈现方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即,难度不大、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内容也较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它又是中考的必考点,与下册内容中的酸碱盐的学习联系较为紧密。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面对的是刚刚学完氧气的性质和制备的学生,从知识储备上来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CO2的知识,例如喝汽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呼吸作用产生等;从学生心理特征上来看,往往渴望通过自主探究来了解一类物质的规律知识,甚至为此要求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实验和观察活动;然而,从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能力方面看,对于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是不熟悉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和意义。
三、教学设计思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用生活中的材料创设真实的问题情景,整堂课围绕着有关二氧化碳的几个性质实验展开探究,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兴趣,调动思维。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中让学生猜想,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得出结论。
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
2、知道二氧化碳的常见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探究,让学生知道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通过交流、探究式的学习,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意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九年级化学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案2 新人教版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3)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化学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方法。
(2)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3)在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过程中,运用观察、实验、对比分析等方法获取信息,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辩证的看待事物,全面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2)在传播“低碳”理念的同时,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温室效应,教育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
(3)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带来的乐趣,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的探究
【教学方法】情景引入、实验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造林的
石灰水变浑评价学生的方案
【演示】取少量实验后瓶中的液
学生聆听,认识水吸
【演示实验】灭火实验
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知识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情感目标】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与石蕊溶液相互混合的各种情况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1.CO2与水的反应。
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毒谷之谜: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附近,有个世界闻名的“杀狗洞”,任何一只健壮的狗走进去,过不了多久,就会倒毙在洞中,而人走进去却安然无恙。
这是什么原因?[学生思考猜想]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而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新课导入】二[创设情景] (魔术)空集气瓶中倒入一些水,然后迅速盖上玻璃片,倒置,玻璃片不掉落。
[激趣设疑] 玻璃片为什么不掉落?老师告诉同学们吧,其实这根本不是空集气瓶,老师事先在集气瓶中装的是二氧化碳。
为什么会这么神奇呢?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二氧化碳,通过学习,看看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将魔术揭秘。
【提出问题进行探究】1、探究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实验6-3.[活动与探究](1)点燃两支一长一短的蜡烛,分别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实验6-4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小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根据上述观察分析填写下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空气比较)溶解性是否支持燃烧是否燃烧能否供给呼吸CO2无色气体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不供给呼吸2、探究点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1)实验1:取实验6-4中塑料瓶内的液体,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2)实验2:在实验1中究竟是什么使石蕊溶液变色?猜想①:CO2使石蕊溶液变色;猜想②:H2O使石蕊溶液变色;猜想③:CO2与H2O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石蕊溶液变色。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导学案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导学案第六单元课题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一、二氧化碳【学习目的】1、经过实验探求,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和消费中的用途,知道性质与用途的联络。
3、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学习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响。
【学法点拨】实验探求法、阅读法【学习进程】【课前思索,引出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是怎样回事?【课堂探求,研讨二氧化碳】一、、回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与小组同窗协作制取一瓶二氧化碳。
二、、观察剖析,性质初现。
经过刚才的实验观察,说一说你直接或直接发现的有关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
经过以上的观察和剖析,我们初步失掉的这些性质当中那些属于物理性质?那些属于化学性质呢?大家分分类,写在下面。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三、、探务实验,深化研讨。
1、你还能经过那些实验方法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课后思索题〕2、你能经过什么实验方法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请你独立思索后,把你的想法与组内同窗交流,然后派代表跟全班同窗说一说你们组的方案和其中的道理。
〕3、进一步探求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把相关化学反响方程式写在下面。
四、学致运用:在南方的冬天,为了使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枯燥,为什么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末尾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湿润?五、效果引导,自学课文。
〔将答案标注在书上〕1、CO2有毒吗?能不能供应呼吸?2、CO2有哪些用途?这些用途与它的哪些性质有关?〔二氧化碳的功〕3、什么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增强对环境有何负面影响?怎样减缓?〔二氧化碳的过〕【当堂检测】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二氧化碳和氧气在物理性质上的相似点是〔〕A、常温下都是无色有味的气体B、密度都比空气大C、都不易溶于水D、加压降温后都变成无色液体2、区分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方法是〔〕A、看能否熄灭B、看能否使廓清石灰水变混浊C、看能否支持呼吸D、充入气球能否上升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描画为〔〕a、密度比空气大;b、能支持熄灭;c、不能供应呼吸;d、能与水化合;e、普通状况下,不能支持熄灭;f、能使廓清石灰水变混浊A、aceB、bdfC、defD、cdef4、影视舞台上常罕见到云雾旋绕,使人如入仙境的现象。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教案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碳的家族是很庞大的,而二氧化碳是他这个家族中非常重要的一员,和我们人类生活关系密切。
教材安排学完碳单质之后主讲二氧化碳,可见其地位的重要。
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又会导致温室效应,已经日益引起重视。
我国前年在“世界环境日”提出的“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就呼吁青年一代要积极行动,做中国环保新道路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学生分析作为生活中非常密切的一个“朋友”,孩子们对于二氧化碳,可谓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之熟悉在于,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呼出二氧化碳,它就像是形影不离的伙伴儿;陌生之陌生在于,对于二氧化碳并未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基于此,从生活入手,很容易抓住孩子们的思路,激趣,引导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⑴、了解和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⑵、明白通过实验可以来验证性质,而性质又可以决定用途的道理。
⑶、能够学会观察现象,然后进行分析、交流,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⑴、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⑵、通过分组探究,学会设计探究和写作交流的能力。
⑶、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运用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在其性质的探究中,能主动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协作,培养团队意识,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二氧化碳的密度和可溶性2、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探究四、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出示视频点拨获知---演示实验启发思考---分组探究合作求知---回顾小结学以致用五、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我们这节课啊,要学习的是我们一个又熟悉又陌生的“朋友”。
有的同学可能要说了,这熟悉和陌生不是反义词吗,怎么能同时来形容一种事物呢?大家先不要急,来猜个谜语,然后想想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用紫色石蕊试纸来进行实验探究,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3)通过二氧化碳的用途和对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感受化学就在他们身边,增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初中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既能联系到碳单质,又学习到了碳酸和碳酸钙等化合物知识,同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本课题内容是本单元内容的核心和纽带。本节教学总体来说难度不大,许多知识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对二氧化碳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利用学到的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相关的化学问题,提高科学素养水平。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情景
【引入】猜谜语和讲故事《意大利屠狗洞》引入二氧化碳的学习
学生思考、回答
利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回顾】回顾课题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知识,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指导学生结合实验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猜想其物理性质。
【创设问题】如何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作用。
-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中毒等环境和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特别是在实验中观察微小的变化和现象。
-指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将低碳生活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相关的现象,如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中毒等。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释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危害。
-学生能解释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了解防范措施。
3.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制取、检验及简单实验操作。
-学生能独立完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掌握相关的实验技巧。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境、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教学评价: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1.通过实验演示、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探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差异。
3.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危害,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现象背后的本质。
2.通过生活实例,创设情境,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危害。
3.设计实验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差异。
3.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4.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五、案例亮点
1.实践性: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实验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和用途,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探究性:本节课引导学生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等方式,深入探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差异,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探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危害,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制法和用途。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利用小组合作,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借鉴,提高学习效果。
4.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竞争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常见应用。
2.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境中的污染问题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3.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与实验方法。
二、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和常见应用。
2.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境中的污染问题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三、教学难点1.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与实验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实验器材2.有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教学材料3.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业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方式,复习第一课时所学的氧气的性质和应用,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问题。
2. 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1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和实验演示,介绍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常见应用,如二氧化碳气体的稳定性、无色无味、溶于水形成碳酸溶液等。
3. 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应用(15分钟)•通过展示实物和实验演示,介绍一氧化碳的性质和常见应用,如一氧化碳气体的无色无味、可燃性等。
4.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污染和危害(20分钟)•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说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境中的污染问题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如工业排放、车辆尾气等。
5.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2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了解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自行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更多应用和环境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展示。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观察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环境保护和安全。
七、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验操作情况。
2.批改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业,对学生的答题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展示、实验演示和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性质、常见应用以及在环境中污染和危害问题。
2024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生】回答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教师】如何检验雪碧中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学生】回答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教师】二氧化Leabharlann 可以灭火,体现出二氧化碳哪些性质?如何验证?
【学生】回答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教师】干冰易升华,吸热,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思考并回答。
2
min
总结、梳理、分类
【教师】请将二氧化碳的性质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角度进行分类。
【学生】梳理、总结。
1
min
课后作业
1.如何防止温室效应增强?
2.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
min
引入
【师生回顾】
1.回顾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氧气?
2.回顾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20
min
预测性质并设计实施实验进行验证
【教师】生活中,二氧化碳有哪些应用?
【学生】可以制汽水。
【教师】二氧化碳可以做汽水,可预测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如何验证?
【学生】回答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上学期
课题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教科书
书名:化学 九年级 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再次体会物质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用途。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导学案
6.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学习目标:1、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2、认识并关注温室效应。
学习要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方法导航:1、知识回首:(1)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填同样或不一样)由于:(2)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于空气;能使焚烧的木条:、能使澄清石灰水:;2、自主学习,亲密协作:仔细阅读、达成问题:(1)察看二氧化碳倾倒图片,能够获得相关二氧化碳的哪些信息?;(2)看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由该试验所得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能否是独一结论?;(3)固态二氧化碳又称:;干冰能够:;它在升华时汲取大批的热,该性质可用于:、。
(4)达成表格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二氧化碳(5)图6-14中:①喷稀醋酸的目的是:②喷水的实验目的是:③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的实验目的是:④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的目的是:;(6)写出二氧化碳与水,与石灰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7)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固体二氧化碳还可作:;在汽水制造上利用了CO2的性质(8)温室效应产生的原由:温室效应的危害:防备温室效应的举措有:3、试试练习:(1)利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说以下现象,能些方程式的写出反响的方程式:①久未开启的地窖、干枯的深井、深洞在进入以前为什么要做灯火实验?②翻开汽水、啤酒、饮料喷出大批泡沫?③石灰浆抹墙,刚开始墙壁湿润,渐渐变应变白?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优选的比较优异的文章,还有许多名家名篇。
假如有选择顺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异篇目、出色段落,对提升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此刻,许多语文教师在剖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裂,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
剖析完以后,学生见效甚微,没过几日便忘的干干净净。
造成这类事半功倍的难堪场面的要点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假如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引学生频频阅读课文 ,或细读、默读、跳读 ,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诵 , 学生便能够在读中自然意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能够在读中自然增强语感 ,增强语言的感觉力。
6.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总第课时课题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一)课时第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主备人学习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学习重难点难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教学过导入新课:5min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木炭在空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木炭在空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能否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为什么?__________。
二氧化碳除了能溶于水之外,在水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我们今天来系统学习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出示教学目标:1min1.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程教学过程新授课:15min导入:出示学习目标:疑探新授知识(一)问题1:(可视情况增减)2:3:根据课本P117 实验总结物理性质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不燃烧且不支持燃烧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学习课本P118实验总结3】能使澄清石灰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自学课本P119到P120,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等。
5min课堂展示训练9min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 (填字母编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_。
计了如下实验装置1、烧杯内的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2、为什么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3、据此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4.检验集气瓶里收集的是不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最好的是( )A.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B.将燃着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立即熄灭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立即熄灭5.用排空气集气法收集气体,则该气体的密度(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CO2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需要加热B.前者反应物是固体,后者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C.都是分解反应D.前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后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7.(2011·乐山中考)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记住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知道CO2的主要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课前预习】
1.将集满CO2的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可得出CO2的哪些性质?
2.根据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你知道CO2还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情境导入】有一首诗“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躯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诗中所赞美的是什么气体呢?
二、自主探究:
【实验】教材P113实验6-3,检验CO2是否收集满时,木条应放在什么位置?______________。
【观察】教材P113观察实验6-4,填写下表:
【交流讨论】一些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深洞,怎样判断其中CO2的含量是否对人造成威胁?你能设计一个简单实验么?
【观察】教材P114观察实验6-5,填写下表:
【讨论】
1.CO2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比空气,溶解性
2.CO2只是简单的溶于水吗?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能通过实验来证明吗?
【实验】教材P114观察实验6-6,填写下表:
(石蕊是一种色素,与不同性质的物质发生反应时,能显示不同的颜色如变红、变蓝等)
将经过第4次实验后的纸花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烘烤,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思考】
1.在小花上喷稀醋酸的目的是什么?
2.干燥纸花接触水和干燥纸花接触水后又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现象为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阅读】教材P115找出CO2有哪些化学性质?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自学】自学教材P115~ P117,完成以下问题:
1.农民它说是“植物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却称它为“粉刷匠”;化工专家称它“多才多艺”;饮料业师傅说它“够气够味”;环境学家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这些说法分别指CO2哪些用途?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质呢?
2.什么原因使空气中的CO2含量越来越高? CO2过多会造成什么后果?根据CO2的来源,可以采用什么办法来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
【归纳小结】
一、二氧化碳
1.CO2的性质
⑴
⑵化性:①一般情况下,______燃烧,也______燃烧,不能供给____________。
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_____
H2CO3 == H2O+ CO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__:CO2+Ca(OH)2==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④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高温2CO
(此反应吸热热量,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
2.CO2的用途:
⑴______(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⑵干冰用于____________、制冷剂
⑶肥料,作用等
3.CO2对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____________。
⑴定义:大气中的气体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从而使全球。
⑵起因:①大量使用燃料;②面积急剧减少。
能产生这种效应的气体:二氧化碳、、、氟氯代烷等。
⑶危害:①全球变暖,冰川;②海平面,淹没城市;③土地,农业。
⑷措施:①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②使用能源,如;③大力,严禁乱砍滥伐。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我的收获】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课本P120.3~5,7~9
1.检验某种气体是否为CO2的最常用的方法是()
A.将燃烧的木条放入气体中
B.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D.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2.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不相同的是()
A.金刚石、石墨 B.水、双氧水 C.氧气、臭氧 D.冰、干冰
3.下列有关CO2性质的实验,无明显现象的是()
4.CO2的下列用途,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灭火
B.制干冰
C.制化肥
D.温室肥料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室里施用CO2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制冷剂,是利用它的化学性质
C.CO2属于氧化物,也属于化合物和纯净物 D.CO2能溶于水
6.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CO2通入水中
B.绿色植物吸收CO2发生光合作用
C.刷过石灰浆的墙壁日久变硬
D.将CO2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7.在大气层中,因CO2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动植物呼吸作用增加
B.由于实验室中逸出CO2量增加
C.由于森林面积递减,使得自然界吸收CO2的能力降低
D.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中考直通车】
8.下面O2和C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用干冰作制冷剂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C.用煤作燃料 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10.下图分别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
其中错误的是()
11.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A、N2
B、O2
C、H2
D、CO2
1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限制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⑴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CO2,通过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
⑵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 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
请在括号中填写该化工原料的化学式:2CO2 +6H2 ==1()+ 4H2O
⑶为了减慢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13.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CO2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
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它受热后生成苏打、水和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碳酸氢钠的性质有
(2)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14.下图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种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指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②。
⑵利用上述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写出制取该气体化学反应方程式。
⑶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有人认为E装置可以代替B装置。
请简述应如何使用E装置?。
【拓展延伸】
15.用玻璃管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里吹气,过一会儿再给试管加热,试管里溶液颜色变化情况是
将盛满CO2的大试管倒插在澄清石灰水中,可观察的现象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有CO2生成的化合反应:;
⑵有CO2生成的置换反应:;
⑶有CO2生成的分解反应:;
⑷有CO2参加的化合反应:。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