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常规-体育教研组和谐发展基石论文
活化教学常规 催生教研文化——重建体育教学常规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题组老师要举行 专题报告会 、经验交流会 ,把体育教 师 “ 送上前 台” ,让 他们在展 示 自己的同时提 高 自 己。我们还邀 请专家 学者 、优 秀教 师来 校上课 、听
课 、评课 ,组织各类专题研讨会 ,加大学校对外开放 交流的力度 ,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同
时 ,让家长参与学校各项体育教学活动 ,吸纳课改新 理念 ,与教师共 同合作 、共同研究 ,实现家校携手搞 课改的 目标 。
研究 。体 育教学总结更注重针对性 、实效性 ,要求体 育教师抓住教学 中的一个或几个感触较深的问题,有 重点 的阐述 ,实事求是 地进行教学反思 ,形成富有个 性特色的教学研究总结 ,鼓励体育教师把总结上升到
理性认识 ,撰写成有价值 的总结 ,并及时推广 自己的 教育教学经验。
8 兴 趣 活 动 自主化 .
教学反思是一个 自我认识 、自我矫正 、自我超越 的过程 ,通过反思可以改进教学行为 ,促进体育教师 的专业成 长。我们采取 “ l E反思 、周交流 、月总结 、 期末展示评 比”的方法 ,引导体育教师对每一节课认 真进行课前 “ 预设 ”的反思 、课 中 “ 生成”的反思 、 课后 “ 提升”的反思 。课前反思是怎样 预设三维 目标
分享 。
允许学 生不用举手提问或的看法。当然 ,体育教师应重
视学 生 “ 离奇 的想 法 ” 、 “ 错误 的提 法 ” 、 “ 恰 当 不
7 计划总结个性化 .
体育教研组在 制定各项体育教学计划 时特别注重
导 向性 、计 划性 ,内容 应 包 含 “ 教学 目标 ” 、 “ 学 教
・
开放课堂教学 ,能加强合作 ,扩大交流 ,实 现共 享,也能给体育教师提供展示锻炼 的机会 ,给校本教 研 注入 巨大的动力与活力 。我们每周举行固定的 “ 对 外开课 日” ,让每位体育教师人人 出课 ,向校内外教
常规:学校体育教研组建设的基石
常规:学校体育教研组建设的基石作者:程世宏来源:《体育时空·上半月》2015年第10期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摘要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校体育教育也步入了实质性阶段,新课程观念冲击着体育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三级课程管理形式给予学校更多的课程管理权限。
如何在新课程观念下实施合理的体育教学管理、创建优秀体育教研组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构建21世纪教育体系所必需的一项工作,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研组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对体育教研组常规的落实,以创建优秀体育教研组为目标,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常规教研组建设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学校体育教研组与其他教研组相比有其特殊性,它除了学科的教学研究外,还要具体实施学校两操、大课间活动和带训工作等。
所以,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体育教研组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优秀的体育教研组不仅要让学校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发展、课余训练队成绩位列前列,还要让学校领导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欢。
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全体体育教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这就需要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一个优秀的集体。
为此笔者一直在思考着、摸索着、前进着,慢慢地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学会了更多的措施、方法、也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下面仅以课堂常规和教学常规为例加以讨论,旨在交流与共勉。
一、落实好组织常规第一、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区级比赛本学期我们要参加区级组织的全部比赛。
包括区田径运动会、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比赛;组织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任务虽然比较重,但我们早已在上学期就开始了对各队的集训,因此本学期只要继续做好训练工作,调整好运动量的大小,迎接各项比赛的来临。
第二、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管理,落实好两操和大课间活动,开展好学校一年一次的校运会。
初中体育教学中和谐教育论文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和谐教育摘要:在体育教学中应运用和谐教育,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使他们在心理对体育产生情感,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产生成功和美的感受,激发学习热情,强化体育兴趣,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和谐教育;体育教学;自我教育一、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关键所在。
这就要求在教学全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感情交流,即如何充分发挥“教”与“学”之间的和谐关联,调动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作为主导作用的体育教师就要尊重、爱护学生,从而达到学生尊重教师,接受教师指导,认真积极地参加教学实践,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得到了发挥。
只有在这种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与尊重的和谐气氛中进行教学,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教育校内,除了师生之间的双边关系外,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的频繁接触和交往,特别是体育课。
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之间友好相处,形成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从而顺利完成任务呢?在学校这个特殊环境下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学的关键。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的接触与交往的频繁度远胜于其他学科。
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形成愉快的教学气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品质,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注重人体机能的和谐教育体育锻炼对人体的影响有三种:一负荷量过小,心律的潜在机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对人体作用不大。
二负荷量过大,心血管系统供应不足,造成锻炼缺血缺氧,对人体有害。
三负荷适量,使身体各组织得到充分的养料供应,使人体处于受益状态,即人体机能的和谐。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各类项目不同,运动量也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掌握项目运动量大小,以保持适量的运动负荷。
目前,很多体育课教学由于场地器材的限制,加上主项目特有的性质,练习时,学生的负荷达不到规定范围。
要使学生机体保持适量的运动负荷,教师必须在教法上多动脑筋、想办法。
践行常规教学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管见
践行常规教学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性教学管见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是体育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为了使体育课堂更加有效,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常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我对这方面的几点见解。
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
体育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调整教室布置、优化课堂氛围等方式来营造这样的氛围。
在课堂上贴上一些与体育相关的图片和海报,播放一些激励人心的音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如果学生对足球感兴趣,可以组织足球比赛或讲解足球技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一些小组活动或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示范教学、分组合作、问题解决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视频教学、互联网资源等,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第四,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
体育课堂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体育技能和规则。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在实践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师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提供及时的反馈。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进步情况,并不断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讨论和互动等形式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常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性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该积极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只有这样,才能让体育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论体育教学中的和谐
论体育教学中的和谐[摘要]学校体育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提升到了相应的位置,体育教学的任务更为迫切与艰巨,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在继承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和实践体系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体育教学和谐一、“和谐教学”的内涵1、教学目标的和谐。
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冷落和忽视。
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发展的整体关怀。
这种不和谐的现象造成了体育教育的投入产出失衡,使获取最佳效益的希望难以实现。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
2、教学情感的和谐。
情感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人所共知的。
积极或消极的情感将直接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影响。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考什么,教什么”的局面使得不少学生倍感枯燥乏味,从而厌学,这正是忽视情感教育的传统教学方法日益无效的重要证据之一。
今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呼唤情感,其意义已远远超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范畴。
学生的学习情绪、动机、兴趣的和谐,教师情绪、兴趣、方法的和谐,师生之间共同的、开放的、包容的人际关系,必将极大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3、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和谐。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跳出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结合社会生活、时代要求、学生需要和学校实际,不断进行教材改造与教学方法改进,选择有助于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和满足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汗水中充满笑声,使课堂达到形散而神聚的境界。
4、教学评价的和谐,在现实学校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课程目标理解不够全面、不够准确,对达成目标的规律理解不够,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产生目标追求的困惑或偏离,这导致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与课程的预期效果不和谐。
构建和谐课堂 [体育教学论文:如何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课堂]
构建和谐课堂 [体育教学论文:如何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课堂]体育教学论文:如何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课堂摘要:体育课原本应该是学生喜欢的学科,学生可以有一个蹦蹦跳跳的空间,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愉悦心情。
现在,在农村中学很多学生不想去上体育课,对体育课学习失去了兴趣。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体育教师要从兴趣入手,营造乐学的课堂氛围,积极转变固有观念,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时刻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课堂。
关键词:构建;和谐;体育课堂体育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突出学生的个性,注重教学评价的多样性,使课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可是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很多学生都不太喜欢上体育课,甚至想方设法逃避体育课,体育课已经失去了原本的魅力。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束缚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了厌倦情绪。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课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
一、从兴趣入手,营造乐学的课堂氛围体育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学生个性最为直接的体现。
兴趣来自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特有的个性,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把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而学生的个性不同表现形式也会不同。
外向型的学生对每一项体育活动都会产生兴趣,但缺乏一定的纪律性;内向型的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不强烈,所以,学生就会仅凭自己的喜好参加一部分活动。
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营造出一个乐学的课堂氛围,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
教师上课时要注意内容的多样化,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与生活实践,着重挑选一些能激起学生兴趣的上课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法加以相应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产生激情,融入于教师所营造的特定情境中,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体会体育活动给人带来的愉悦感。
体育课应重视课堂常规管理文论文
浅谈体育课应重视课堂常规管理摘要:体育课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必须严格规范体育教学常规,良好的课堂常规的养成,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为终身体育意识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体育课课堂常规教学常规是对师生共同提出的要求,能够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达到并完成预计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素养,起到师生相长作用。
在体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加强对以下常规的规范化管理。
一、课前体育教师应规范的教学常规1.体育教师应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实际,制定好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并写好教案,有的教师上课没有教案,随意性很大,严重影响着体育课的正常教学,学校应做好每学期的教学常规的管理检查,督促教师做好常规工作。
2.体育教师要做好心理上和身体上的准备。
体育教学工作的性质需要体育教师必须终身从事体育锻炼,并维持在较高水平。
体育教师日常进行身体锻炼,业务锻炼,保持自己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技能水平不下降,才能胜任体育教学工作,一个各方面身体素质都下降的教师是很难适应体育教学的发展的,要想做出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离不开良好的身体机能。
体育教师要保持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3.体育教师课前不仅要备好课的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还要备学生,做好各个环节的准备,做好每个环节都在心中。
体育教师应时时提醒学生上课前要将自己的身体状况告诉老师,如身体疾病不适宜做哪些运动,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安排适宜的运动量,避免造成伤害事故。
课前应充分地准备场地和上课所需要的器材,检查场地和器材的安全。
教师在接手新班时要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教师能叫出每个学生的名字,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爱,学生就会出现情绪上、行动上的积极反应,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论文(3篇)
第1篇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的分析,探讨了体育教研活动的意义、组织形式、实施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通过体育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研活动;教学质量;身心健康发展一、引言体育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的意义、组织形式、实施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二、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的意义1.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通过体育教研活动,教师可以相互学习、交流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2.优化教学资源体育教研活动有助于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使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体育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整体水平,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三、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1.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体育教研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
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是教师相互学习、借鉴经验的重要途径。
通过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3.教学研讨教学研讨是教师交流教学心得、探讨教学问题的活动。
教师可以针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4.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是体育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学效果。
四、小学体育教研活动的实施策略1.明确教研目标体育教研活动应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一目标进行。
2.制定合理的教研计划教研计划应包括教研主题、时间安排、参与人员、活动形式等内容。
3.注重教研活动的过程教研活动应注重过程,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研活动的效果。
加强体育课堂常规的研究,保障体育教学正常有序
加强体育课堂常规的研究,保障体育教学正常有序一、研训主题确立的背景:1、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好身体才能更好地工作和学习。
可是,近年来,相关媒体报道的事例和身边的实际情况,说明目前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下滑趋势。
应当采取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
造成学生耐力和力量等指标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课业负担重,学生们普遍不爱参加体育活动。
,因此学校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强化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逐步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教师要重视体育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而加强体育课堂常规训练是上好体育课的保障。
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进行正常体育课教学所必需的一系列要求与措施。
其贯彻和落实,对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及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完成教学任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学生安全的重要性:现在的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照顾”也越来越细致,特别是在子女的身心健康问题上,把孩子的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体育教学是学生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但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近来有些学校发生的体育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体育教师没有重视体育课堂常规而发生的。
“一切为了学生,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
”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从抓好体育课堂常规开始,上好每一节课,对每个孩子负责。
3、课堂场地的特殊性: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活动范围广,内容变化多,受外界干扰大,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规范组织和纪律约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教学。
有些教师由于缺乏经验或不愿意多管,在这些方面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很难很好的把教学内容贯彻下去,从而影响今后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使体育教学没有保障。
因此,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是使课堂秩序有序化,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重要条件。
体育组教研活动常规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体育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体育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本学期,体育组教研活动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围绕课堂教学、训练管理、体育竞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实践。
现将本学期体育组教研活动常规总结如下:二、活动内容1. 课堂教学研讨(1)教学观摩:体育组教师共同观摩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通过对比分析,找出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并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
(2)集体备课: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体育组教师进行了集体备课,共同研讨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3)教学反思: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撰写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 训练管理研讨(1)训练计划制定:体育组教师共同讨论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确保训练工作有序进行。
(2)训练方法研究:针对不同运动项目,教师们探讨并实践了多种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果。
(3)训练安全防范:体育组教师加强了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学生安全。
3. 体育竞赛研讨(1)竞赛组织:体育组教师共同研讨了竞赛的组织方案,确保竞赛的顺利进行。
(2)竞赛备战:针对参赛学生,教师们制定了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3)竞赛总结:竞赛结束后,教师们对竞赛过程进行了总结,分析竞赛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竞赛提供借鉴。
三、活动成果1. 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教研活动,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2. 优化了训练管理:体育组教师共同研讨训练管理,提高了训练效果,为学校体育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基础。
3. 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增强了团队凝聚力:体育组教研活动的开展,增进了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四、存在问题1. 部分教师对教研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参与度不高。
体育组教研活动常规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我校体育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
现将本次教研活动常规总结如下:二、活动目标1.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2. 优化体育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邀请知名体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包括体育教育发展趋势、教学方法、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等。
通过讲座,使体育教师了解行业动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 教学观摩与研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方式,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措施。
同时,鼓励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3. 教学设计比赛组织教师参加教学设计比赛,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促进教师深入思考教学内容和方法。
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以教案设计为主,决赛以现场授课为主。
4. 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申报课题,开展课题研究。
通过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 体育活动组织与策划组织教师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如运动会、体育节等。
通过实践,提高教师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系列教研活动,教师们对体育教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2.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通过教学观摩、研讨和比赛等活动,教师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
3. 学生体质得到增强。
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学生的体育兴趣得到激发,体质得到增强。
4. 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通过教研活动,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团队凝聚力得到提升。
五、活动反思1. 教研活动形式多样化,但部分教师参与度不高,需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2. 教研活动内容与实际教学需求相结合不够紧密,需进一步优化教研活动内容。
浅谈体育教学常规
浅谈体育教学常规小学低段的体育教学,应以游戏为主。
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使我们的体育课更加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另外,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创编游戏。
这样才能使游戏具有新奇性并带有较强的喜剧色彩只有使游戏新奇,才能诱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在上课时要注意体育游戏的设计应淡化竞技意识,改变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思想也是大纲的要求,淡化竞技意识,关键是培养兴趣。
使学生在课后感到快乐、开心、有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上体育课。
在知识传授方面,由传统的规格化教育向差异性教育的方向转变。
以往的某些体育课,大多是教师定好教案、内容、时间、活动量、负荷、密度,上课时严格执行,对学生一视同仁。
但现在看来,这种规格化的教育存有很多弊端,无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性别差异、水平差异、心理差异等,所以教师应该转变这种观点和方法,多给学生以选择的权利,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使学生尽其所能所想,合理充分地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
不但如此,还要由教师注重“教”向学生注重“学”的方向转变。
体育教学中的有些知识和技能学生一看就会,甚至技术动作比教师做得还规范,这时假如教师还是按部就班地“教”,学生“学”起来就索然无味了,所以要调整好教与学的比例,充分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需求心理,适当适时地“教”,把学生的“学”放在重要地位,这是教师角色转变的关键因素之一。
体育课质量在很大水准上取决于体育教师…如何教’知识和水平”.这种技能应该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性所在,所以就应该成为体育教师专业新的发展基点。
体育教育学类课程是体育教师获得这种知能并实现其专业发展中“不可替代性”的理论基础。
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性在于“体育教育”,相对应的体育教育专业的支撑课程即专业课应该为体育教育学类课程。
体育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是体育教师专业化或培养专业化的体育教师的理论前提,而且这种理论支撑和指导并不局限于本科阶段,而是贯穿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体育课堂常规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体育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我们需要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研。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体育课堂常规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体育课堂常规有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组织纪律性。
2.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良好的课堂常规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课堂常规有助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体育课堂常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体育课堂常规教研的内容1. 教师方面(1)教师应熟悉体育课堂常规,掌握课堂常规的基本要求。
(2)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能够灵活运用课堂常规,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课堂常规。
2. 学生方面(1)学生应自觉遵守课堂常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3)学生应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3. 教学内容方面(1)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合理制定课堂常规。
(2)教学内容应具有针对性,使学生在遵守课堂常规的同时,提高体育技能。
(3)教学内容应注重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学方法方面(1)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遵守课堂常规的同时,提高体育技能。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
(3)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遵守课堂常规的同时,提高学习效果。
四、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研的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体育课堂常规培训,提高教师对课堂常规的认识和掌握。
2. 制定详细的课堂常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课堂常规,明确课堂纪律要求。
体育常规工作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组织了一次以“体育常规工作”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探讨如何优化体育常规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体育教师对体育常规工作的认识,明确体育常规工作的重要性。
2. 通过交流分享,总结和推广优秀的体育常规工作经验。
3. 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班级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活动伊始,我们邀请了市体育教研员张老师进行专题讲座。
张老师以“体育常规工作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为题,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体育常规工作的内涵、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张老师的讲座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为体育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
2. 经验分享随后,各年级组选派了优秀体育教师代表进行经验分享。
他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交流:(1)班级体育常规工作的建立与实施(2)体育课堂纪律管理策略(3)学生运动技能训练方法(4)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分享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分享了他们在体育常规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3. 分组讨论根据活动主题,我们将参会教师分为四个小组,围绕以下议题进行讨论:(1)如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2)如何加强体育课堂纪律管理?(3)如何合理利用体育器材,提高教学效率?(4)如何开展班级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4. 总结发言活动最后,校长李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李校长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的成果,并对体育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1)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班级体育常规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体育论文:构建和谐课堂中的体育教学的探讨
构建和谐课堂中的体育教学的探讨摘要: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发展中的根本环节和主要内容,而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起到致关重要作用。
构建和谐的体育课堂,应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体育教学过程,学生之间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方面入手,来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和谐课堂,体育课堂,体育教学,师生关系,情感,教学过程前言: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学科,体育课与其它课有明显不同之处,体育课为学生提供了独特开阔的学习活动环境,给学生充分观察、思维、操作与实践的表现机会,但也受时间、空间、场地器材、教学内容、师生情感等因素的影响。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
那么,如何构建一种愉悦、和谐的体育课堂氛围,让体育课堂始终充满快乐,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的方法之一。
和谐体育课堂氛围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共同构建一种民主、平等、愉悦、积极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
这种背景将具有互相理解、真诚交流、宽松宽容、充满活力、参与合作、共同发展等特征。
本文就构建和谐体育课堂氛围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从新课改实行至今,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并没有根本的改变,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还大量存在,而只有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相互尊重,才能实现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有效与生动的局面。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体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建立师生和谐关系的主要方面,同时,掌控着改善师生关系的主动权。
教师在课堂上应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要放下为师的尊严,丢掉架子,以朋友的身份走进他们,带领他们学习各种体育知识、技能,让学生从心里上接受你,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民主。
课题研究论文:建设和谐气氛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10745 学科教育论文建设和谐气氛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1971引言首先,和谐气氛是指教师上课时态度和谐,示范动作干净利落、讲解清晰生动。
充分利用体育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技能。
其次,和谐气氛一旦引入学校体育教学领域,就要求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以爱学生的情感,从体育学科的特点入手,最终将固定模式的教学转变成全面培养人文素质上来,成为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必将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先潮。
最后,和谐的气氛能够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建立起适中的兴奋状态,便于接受新知识,掌握新动作,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锻炼,相反,课堂气氛沉闷,师生间有隔阂,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出现不均衡,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就会降低,甚至会处于低迷状态,从而引起动作失调。
2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创造和谐气氛呢?首先,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微妙的情感交流,学生的情感自始至终都伴随着教学的各个阶段,因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表情都直接影响到和谐气氛。
在新课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应该有一切为了学生的奉献精神,关心爱护学生。
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学生的生活习性、体育基础、身体状况。
有的学生体育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动作比一般学生慢。
这样教师可采取不同手段进行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教师还应该区别对待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避开其消极方面。
其次,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自尊心理,循循善诱,少批评,多表扬。
这对于胆小的学生更有效。
如当他的动作失败了都要及时肯定,哪怕是拍拍肩、点点头,他都会得到激励,提高勇气,增强信心。
最后,就是在课堂上常会遇到调皮学生讥笑不协调的学生,此时教师应严肃表情提醒之,告知要团结尊重,这样既促进了同学间的团结和平又提高了体育基础较差学生的积极性,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教学论文】体育教育中的和谐教育
体育教育中的和谐教育在整体推进教育事业的今天,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明确教育目标,转变以前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发,重接受轻创造,重共性轻个性等观念,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结合,以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以育人为本,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全面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重视安排教学内容之外,还应掌握好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的和谐关系,保证学生在友好和谐与适宜的状态中掌握应该掌握的动作技能与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一)师生的和谐是体育健康教学的基础教师是以培养学生为职责的教育工作者。
教师在授课中是主导。
处于是组织者。
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处于是学习主体地位。
如何正确地处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关系,两者之间,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人正确的学生观,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与主动精神做到理解学生,热爱学生,重视学生的意见。
教师尊重学生会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崇尚。
从而对教师的语言和举止感到亲切自然,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如我们上体育课时面对学生,一个班的学生性格特点各不相同,对自尊心强的应用下面诱导的方法来新生和维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以达到学习效果。
对于自卑感强的学生,须加倍关心,热情辅导,适当降低难度,多作辅导练习,提高其自信心。
其次,发扬教学民主,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既要考虑全体,又要照顾个别。
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三、教师的自我意识要强。
要时刻意识到自己是教师的身份,举止表情要符合教师身份,要符合学生对自己的期待和要求,要符合社会道德伦理和社会习惯对教师的要求,要突出个性,用自己的人格气质与精神面貌去影响学生,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第四、要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耐心的教育要能与学生的心理互换,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如对自信心强的学生要注意赞扬其积极主动的精神同时要求他们精益求精,动作标准规范化,以保持其积极上进的饱满情绪,对某些不懂礼貌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应以关心出发,弄清发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个别教育,以理服人。
《如何有序地组织小学体育课教学》论文
《如何有序地组织小学体育课教学》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为学校体育在实现“素质教育”、提高国民体质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
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队集合、精神状态、礼貌行为、组织纪律、学生守则、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课各阶段的组织教学。
体育教学过程是由身心准备、身心激发与发展、身心调整三部分组成的,由于三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
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采用趣味游戏,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或“反口令训练法”等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身心激发与发展是体育课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如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身心调整部分,学生的情绪极易松懈,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兴趣,如舞蹈放松、意念放松,同时作好课堂的小结。
体育课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
体育教研学科小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从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当前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创新发展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我国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育;新时代;创新发展;问题与对策一、引言体育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使命。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体育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然而,当前体育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健康发展。
因此,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育教育的重要性1. 促进身体健康: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 培养意志品质:体育教育中的竞技运动和团队协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3. 传承民族文化:体育教育中融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4. 促进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当前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1. 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学校体育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 师资力量不足: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新时代体育教育的要求。
3. 教学方法落后:部分体育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评价体系不完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过于注重竞技成绩,忽视学生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四、创新发展策略1.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开设多样化的体育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体育教师招聘力度,提高教师待遇,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3. 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化常规:体育教研组和谐发展的基石
内容摘要:优秀的体育教研组不仅要让学校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发展、课余训练队成绩位列前列,还要让学校领导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欢。
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全体体育教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这就需要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一个优秀的集体。
关键词:细化常规体育教研组和谐发展
一、落实课堂常规
1、课前常规教育:严格的课前体育常规,能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和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所以课前我要求学生做好准备工作,穿好运动服装和运动鞋,身上不准佩戴有碍活动的饰物,上课铃声响前排好队伍,带好需要自带的小器材,如短绳、毽子等。
平时注意培养小干部:小干部在课前帮助教师检查看管和安排好场地器材,课中能帮组体育教师更好的管理好学生,有了这些严格的课前规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加强了。
2、课中常规教育: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活动能力,应该从重视学生课堂中的常规做起。
我事先和全班同学一起制定几条体育常规,课中要注意强调安全,认真做好准备活动、整理活动,自觉地爱护场地器材。
与此同时,我加强品德教育,上耐力跑时学生都能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排队慢了,学生会相互督促。
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
3、课后常规教育:下课后我要求体育委员组织学生认真整理器
材、准时归还器材。
对故意损坏器材者予以严肃批评教育。
有了上述规范,加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二、落实教学常规
好的“教学设计”是驾驭课堂的金钥匙,也就是说落实好教学常规需要从教学设计入手。
1、分析学生的需要: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来选择教学内容。
三、四年级的学生都喜欢游戏教学,因此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以游戏为主题,然后根据学生实际的需求、教学大纲的要求来选择教学内容,并把这些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编排、教学。
教学时,我们应该分析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情绪。
比如,那些速度、灵敏要求较高的游戏,对于体型肥胖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调整学生的队伍先后次序,采用慢对慢、快队快、胖队胖的形式,使得同组竞赛学生实力不相上下,调动他们比赛的信心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比赛的激烈性和锻炼的有效性。
2、确定目标:把知识、技能、应用这几个方面融会在一起,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设计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
3、建立评价方案:教师应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力求给学生一个正确、恰当的评语,避免千人一面。
对于表现勇敢的孩子,你可以说:“你真是个勇敢的孩子。
”对于跳跃能力好的孩子,你可以说:“你跳得好高啊。
”等等。
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做到既不伤其自尊,又能指出不足,使他们能扬长避短,发展特长,张
扬个性,快乐健康地成长。
三、落实课余训练常规
1、树立正确的目标。
课余体育训练也必须遵守这一评价准则,而且应该通过这一特殊的形式,帮助学生在训练中健康地发展,不能只为了提高竞赛的成绩,目光短浅地进行训练,从而忽略人的健康发展。
2、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
我一方面要变换训练的方法手段,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又要循循善诱、严格管理,维持良好的练习秩序。
训练中,我有意识的采用游戏、球类活动、武术、体操等项目来完成准备活动。
在素质练习中,我大量采用游戏的形式,比如:要发展腿部力量,我采用“看谁跳的高(远、快)”、“跳跃接力跑”等游戏形式来完成。
发展移动速度素质,我就采用追逐跑、跑台阶、跑格子等手段,通过这些手段、方法的运用到训练活动中,不仅使得训练的内容丰富多彩,重要的是吸引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更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出色的完成了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任务及要求。
3、形成团队——一个团结向上的体育教研组。
首先,本组体育教师具有趋同一致的价值观和工作目标,那就是“把学校办成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学校”,“把教研组建设成精品教研组”。
营造出体育老师们团结进取的氛围,共同努力、共同进取,始终保持一种团结积极向上的心态。
其次,发挥了每一位教师的特长,比方说我们教
研组有篮球专业的、排球专业的、还有田赛项目有独特训练方法和游戏教学又巧妙创编手法的老师,让这些体育教师通力合作,各尽所能、扬长避短。
再次,在青年体育教师中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帮组青年体育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素养和能力,少走弯路使其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和奉献精神的合格称职的优秀体育教师。
4、提高了体育教师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常规使得体育教师对于课堂内容的选择、设计更有针对性,更受学生的喜欢,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和技能,培养学生多才多能。
训练常规保证了学校的课余训练活动正常而有条理的开展,长抓不懈的课余训练活动,有利于体育教师全身心的投入训练工作,也使学生明白训练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从而实现从思想上的转变(转变成我自己要练)。
5、促进学生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学生的特点是争强好胜,渴望表现自己。
课余体育训练、体育竞赛的魅力之一就是具有鲜明的挑战性和趣味性。
在训练工作中,我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合理,训练内容丰富多彩,具有趣味性,合理安排一些竞赛活动,依据实际情况在表扬、肯定的同时,适当的、适时的批评,展现课余体育训练的挑战性。
6、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在课余训练中,我们以一定“量”的训练,完成了一定“质”的要求,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做为体育老师,在比赛中出成绩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参加好每一场比赛,并在比赛中取得成绩是我们体育老师最想看到的
结果。
在9月份底结束的杭州市击剑比赛中我校的击剑队获得了小学组1金1银3铜,刚刚结束的富阳市第41届运动会,我校田径队获得小学甲组团体总分第六名,小学乙组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
扎实的基础,井井有条的制度,积极向上的教研组,我校的体育事业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新的里程。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体育1——6课程标准〉〈实验稿〉
[2]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堂创新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3]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