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技高师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问题与对策①——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问题与对策①——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问题与对策①———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刘珍珍(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3180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随着高层次人才数量的不断增加,全方位引入高层次人才成为高职院校师资引育的新趋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高层次人才教师将成为各个专业的中坚力量,承担大部分的科研任务,高层次人才教师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到专业乃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影响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到乡村振兴的共富梦。

一、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必要性(一)高层次人才引育是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的内在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强调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之一,将人才工作提到新的战略高度,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重点已转向加强内涵建设,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日益受到重视,师资整体素质呈现出学历水平提高、年龄结构年轻化、学缘结构多元化等良好态势。

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层次技能型专业人才,优良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学的保证,也是高水平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高层次人才引育是对标职业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要求2019年,高职扩招拉开序幕,按照师生比18∶1计算,每年约需补充6.5万名高职教师,但根据教育局网站的统计数据来看,2019—2021年平均每年高职院校师资人数增加约4万人,虽然是2019年前年平均增量的3倍多[1],但师资缺口依然很大。

按照《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中的要求:“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的师资必须具备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30%,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50%,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15%。

”截止到2021年统计数据,高职专科学校57.0万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5万人,高职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99%,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41%[2],对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来说,硕士研究生比例远超50%,但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比例还停留在个位数。

新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22年第10期摘要:针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广西工业技师学院提出充分运用校、政、行、企的教育资源优势,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双平台下四方协同育人,实施“岗课赛证研”相互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创新与改革策略,以构建新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双平台;四方协同;相互融通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10-0045-06一、研究背景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1]。

要推动经济高质量与创新性的发展,将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

基于发展需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及大国工匠为先导,带动技能人才队伍梯次的发展。

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将达到30%,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将达到35%,中西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3个百分点。

最终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能够基本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2]。

技师学院作为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为国家培育了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在支撑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贡献。

2012年起,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多次承办国家级、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新形势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本文针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五大问题,分析学院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成效,为切实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经验。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一)校企合作缺乏内在动力,产教融合广度深度不足长期以来,因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仅停留在签约挂名、开展讲座、接收学生实习等单一和浅层次合作上。

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摘要】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该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本文将从高职院校现有问题、培养人才的现状和存在原因入手,提出了加强实践教育和提升师资水平的对策建议。

加强实践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师资水平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指导学生掌握更多实用技能。

在总结了现有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

建议措施的实施将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现有问题、培养人才、实践教育、师资水平、对策建议、未来发展、建议措施、实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院校是指专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高职院校的培养任务也日益繁重。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些学校的实践教育环节不够完善,导致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上存在一定不足。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最新的行业知识,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本文将分析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提高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质量和水平。

1.2 问题意识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一些高职院校存在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课程设置跟不上行业发展等问题,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

一些高职院校的实践教育环节存在薄弱,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师资水平不高、师生互动不频繁等问题也制约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效果。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探索

中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探索

中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探索发布时间:2022-09-21T10:03:02.478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5月10期作者:谢爱明钱向[导读] 中职校技术技能型——现代工匠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教育教育高水平运行工作机制。

谢爱明钱向江苏省锡山中等专业学校摘要:中职校技术技能型——现代工匠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教育教育高水平运行工作机制。

它吸纳教育生态学中“平衡发展、系统多元、协调进化”的核心思想,通过外在保障体系和内部保障体系的建立,从而达到学校人才培养高质量提升。

关键词:中职校 “现代工匠型”人才质量保障体系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A“现代工匠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保障目标应该是“现代工匠”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全面培育与提升。

一、中职校人才培养质量面临的问题1.育人理念的片面性依然存在在当前的社会氛围和政策导向下,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基本是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弱势者,他们往往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薄弱、理论学习缺乏兴趣,沉迷手机游戏而不能自拔。

不少中职学校在培养这些学生时经常会陷入两种怪圈:一、片面强调技能本位的职业训练,变学校教育为职业培训。

二是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在黑板上画机床、在虚拟环境里炸油条,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提升被“全面发展的能力”所替代。

2.专业设置的局限性比比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地方经济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平衡等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很多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滞后经济发展或者完全脱离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而没有其特色型,投入大的制造类专业经常被资金需要不大的文科类专业替代,专业技术含量低。

3.“三全”育人模式尚未构建。

我们倡导的育人工作体系应该是吸纳教师、师傅、家长等多元参与,畅通从招生到毕业的全过程,以学校为核心,政府、行业企业、社会性组织、第三方评价组织等全方位配合。

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高职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发表时间:2008-12-01T11:24:17.920Z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供稿作者:陈军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导读] 本文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深入研究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上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摘要】本文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建设、实践教学等诸多方面深入研究目前高职院校在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上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践教学At present the quality multi-skill technology applies the question whichand the countermeasure discussion i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existsChen Jun 【Abstract】This paper from a professional building, curriculum building, building materials, teacher-building, practice teaching, and so in-depth study on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cultivating high-skilled personnel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and have conducted in-depth analysis of A way to solve problems and strategies.【Key words】Composite highly-skilled personnel Professional building Course construction Teachers building Practice teaching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这种人才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最为合适;许多行业和岗位急需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以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为例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以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为例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研究--以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为例摘要:以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为例分析研究参赛学生个体发展情况,得出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人才培养质量呈现的几个方面。

使参与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要有个体走上社会性,由单一赛项渗透到多个赛项相互学习,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逐步走向开放性。

并且在备赛过程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并且采取不同的方式比拼、有兴趣逐步走上精英,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人才培养、质量、改革与创新一、概述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般有国赛和省赛两大级别,但大赛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围绕引领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产业发展,同时呈现职教改革成果及师生良好精神面貌等。

通过大赛能够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推进“岗课赛证”综合育人培养模式,加快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急需的高层次技术研发、管理、操作、维修等各类人才。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开展的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大赛项目的多样化给更多学生参赛的机会,加快各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增强技能型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现根据“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这个赛项对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作用进行一些探讨。

二、对参加过“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的学生发展现状分析“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赛项”是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与条件下根据规定设计方案对智能产品技术相关的电子产品的工艺设计、实施的能力和职业素质,包括对常用电子产品制作工具的应用、电子产品的辅助设计能力、电子产品软硬件调试能力、电子产品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的操作技能、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安全、环保等意识。

通过竞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对接产业发展,实现行业资源、企业资源与教学资源的有机融合。

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心理论研究科技风2021年6月DOI:10.19392/ki.1611-1341.202116012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李策王丽芬何晓卉马智浩李玄阳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摘要: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数量和质量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培养出更多高质量技能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能人才;人才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高技能人才需要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承担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

但目前高职院校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将分析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岀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可以培养出更多高质量技能人才。

一、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一)生源质量较低,教育经费不足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和本科院校相比具有很大的差距,这和招生方式有关。

一般高职院校招生分为单招生和统招生,统招生是通过高考分数录取,在本科批次后招生录取;而单招生是学校和学生双方进行选择,学生参加的单招考试题比高考题简单,再加上近几年单招扩招,学生录取分数较之前降低,使得单招生的生源质量偏低。

因此,较低的生源质量使得学校在培养人才时需付岀更大的努力。

高职院校经费主要来自国家支持和自筹经费,来源较单一。

教育经费不足造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教材开发、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基础工作的严重滞后,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势必会受到影响。

(二)缺少高技能职业教师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是硕士或博士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为学术研究型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大多数教师在企业实践经验不足,个别老师在高职院校从教期间甚至没有企业实践经验,将理论知识融入企业实践的能力欠缺,无法很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各种专业技能实践。

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决定人才的培养质量、专业的教学水准,当前,多数高职院校为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虽然此部分教师具有教师资格证、实际的行业工作经验,但仍以理论型教师为主,缺乏教学工作积累。

“双一流”视角下湖南省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思路与策略

“双一流”视角下湖南省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思路与策略

[摘要]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双一流”建设。

湖南作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强省,汇集了众多的一流高等院校,还有众多的高职院校。

这些院校在湖南的人才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提升高校办校质量的基础上,既能不断地创建“双一流”高校,又能不断地提高湖南省技术人才培养水平,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讨论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思路与策略,以建设好湖南省的高校队伍。

[关键词]“双一流”高校;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22-0198-02当前,我国在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办学规模走在了世界前列,但高校的总体质量还与教育强国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的高校知名度与世界顶尖大学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创建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学科是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只有建设好“双一流”的高校,让我国的职业教育快速步入更高的层次,才能带动和培养出更多的杰出人才。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在国家的教育规划中,以后将会把高校资源的50%纳入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中国制造2025提供重要的技术技能支撑和动力。

湖南省也发布了《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要求加快职业教育骨干体系建设和高水平大学与重点学科建设,全面推进校企合作,着力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双一流”的视角分析湖南省如何强化高职院校的建设,以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

一、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现状截至目前,湖南省共有普通、成人高等学校123所,其中普通高校111所。

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36所,高职(专科)院校74所,而同期全国普通高职(专科)院校一共才1430所,湖南省竟占到了全国高校的8.6%,其中有4所一流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都是世界一流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是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这个比例和规模已经说明了湖南省是我国的教育强省。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难点及解决途径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难点及解决途径研究

人力资源Һ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难点及解决途径研究郑金龙ꎬ贾士麟摘㊀要:高技能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ꎬ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ꎬ国家工业4.0战略的实施及其质量的提升都亟需培养和发展高技能人才ꎮ当前ꎬ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ꎬ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相对薄弱ꎬ政府㊁高校和企业等各方应当采取行动ꎬ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力度ꎮ关键词:高技能人才ꎻ培养难点ꎻ解决途径一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难点(一)政府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当前ꎬ各地方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够全面充分ꎬ重视程度相对较弱ꎬ多数重点处于引进海外留学人员和高端创新领域人才ꎮ近些年ꎬ苏州姑苏人才计划明确提出ꎬ 引进一批高新技术领军人才ꎬ建设一批具有苏州特色的高新技术地标平台ꎬ培养一支数量充足㊁梯次合理㊁技能精湛的高新技术人才队伍 ꎬ对通过政策倾斜ꎬ扶持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育ꎻ常州市和无锡市也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视作重要抓手ꎬ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ꎮ尽管已经开始有部分城市把高技能人才划为高层次人才ꎬ但是从总体上看ꎬ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还是相对较弱的ꎮ(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不够完善目前ꎬ高等学校仍然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ꎬ但是在教学改革㊁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ꎮ1.校企合作缺乏保障机制ꎬ企业动力不足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ꎬ往往是 一头热一头冷 ꎬ学校出于各种缘由积极寻求企业合作ꎬ但是企业在各种观念束缚下经常被动 接招 ꎮ一方面ꎬ在传统的观念中ꎬ培养人才一直是学校的任务和责任ꎬ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只会增加企业的负担ꎻ另一方面ꎬ在企业看来ꎬ学生经过校企联合培养后ꎬ很大程度上并不会留在培养的企业ꎬ企业动用了资源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也是企业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ꎮ2.高校双师型教师数量有限ꎬ实践能力不足尽管高等学校近年来通过各种教研教改和质量工程等项目建设ꎬ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数量ꎬ但是相比于我国庞大的高等学校数量和在校生数量ꎬ现有的双师型数量仍然不能满足校企合作的现实需要ꎬ导致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实践能力严重打折扣ꎮ3.实践教学条件较差ꎬ学生收获不足近年来ꎬ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ꎬ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ꎬ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ꎬ各高等学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ꎬ调整人才培养方案ꎬ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比例ꎬ大力推动各种模拟仿真实训ꎮ但是现有的办学条件不能完全跟上教学改革步伐ꎬ导致教学内容和实际工作中需要掌握的岗位知识㊁技术技能和职业素养等要求脱钩ꎮ部分实训课程的考核内容过于简单㊁流于形式ꎬ加之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ꎬ使得实践教学沦为摆设ꎮ(三)企业缺乏自主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意识和意愿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ꎬ受利益驱动ꎬ特别是中小企业ꎬ综合考虑企业自身生命发展周期㊁高技能人才培养周期㊁短期利益考量㊁培养经费和自身培养能力等因素ꎬ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发展通常偏重于招聘㊁引进和猎头ꎮ另外ꎬ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认为ꎬ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政府和学校的事情ꎬ自己不需要花代价培养人才ꎮ(四)技能型岗位的吸引力较弱企业职工的工资待遇同技能水平不完全匹配ꎬ缺乏技能薪酬激励政策ꎬ导致高技能人才流失ꎮ一方面ꎬ薪酬直接挂钩技能水平的不多ꎬ大多数企业知识象征性地挂钩甚至没有挂钩ꎻ另一方面ꎬ相较于管理层ꎬ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仍然较低ꎮ此外ꎬ新一代技术工人更加注重自身感受和自我价值ꎬ离职周期短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周期ꎮ二㊁几点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难点的参考途径(一)政府出台政策ꎬ积极推动高技能人才培养通过职业培训立法ꎬ规范政府㊁企业㊁培训机构和劳动者各方的权利和义务ꎬ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ꎬ为地方政府推进劳动者培训提供法律保障ꎮ各级政府也应当结合实际ꎬ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ꎬ鼓励企业和劳动者积极参与技能培训ꎬ确保职业培训工作深入开展㊁有序推进ꎮ(二)构建以 产教融合 为特色的良性的校企合作机制当前ꎬ高等学校仍然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ꎬ应该积极探索多方受益的合作机制ꎬ全面加强专业建设㊁课程建设㊁师资队伍培养㊁评价考核等方面创新ꎬ推动产学研一体化ꎬ提升专业与产业的对接能力ꎮ以广东某高校为例ꎬ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ꎬ将学费的百分比划归企业所有ꎬ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性ꎻ学校也聘请有资质的企业工作人员作为学生的企业导师ꎬ大力参与人才培养过程ꎻ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ꎬ也会做好教学条件的改进工作ꎬ使教学条件与教学改革同步进行ꎮ(三)搭建公共人才培训服务平台虽然高等学校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ꎬ但是企业绝对应该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体ꎮ由于法律法规的存在ꎬ企业结合自身发展的考量ꎬ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不高ꎬ针对性不强ꎬ效果较差ꎬ更可能流于形式ꎬ影响企业生产和发展ꎮ政府应当搭建公共人才培训服务平台ꎬ例如培训需求信息平台㊁公共实训平台等ꎬ加强对企业人才培养的服务ꎮ(四)积极引导企业工资改革通过各种手段ꎬ提高企业对技能工人作用的认识ꎬ强调技能工人的重要性ꎬ倡导企业提高技能工人的工资待遇ꎬ激励技能工人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ꎬ努力学习ꎬ积极提高自身专业技能ꎮ三㊁结束语高技能人才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ꎮ在新技术㊁新产业不断涌现㊁经济社会高速持续发展的进程中ꎬ我国必须要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ꎬ以市场和能力导向ꎬ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ꎬ进一步集聚社会资源㊁优化政策体系㊁健全培养机制ꎬ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稳步发展ꎮ参考文献:[1]姚志兰ꎬ唐国伟ꎬ傅宏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ꎬ2019(1). [2]吴慧聪ꎬ袁野.新常态下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ꎬ2019(2).作者简介:郑金龙ꎬ贾士麟ꎬ山东黄河河务局ꎮ711。

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课题题目

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课题题目

附件5关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课题题目一、培养高技能人才及环境建设的理论分析、探讨与研究1.关于开发高技能人力资源的思路与实践2.关于高技能人才结构的理性分析与研究3.关于开发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研究4.关于建设高技能人才孵化器(基地)的探讨5.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所涉及的相关政策的探讨与研究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途径6.关于引进“开放式办学、学分制、弹性学制”理念、开发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思路与实践7.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方法与途径的探讨和研究8.关于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的探讨与研究9.关于绝技、绝招、绝活的继承与发展的探讨与研究三、高技能人才的现状与需求10.关于劳动力资源结构的统计分析的研究11.关于高技能人才现状与需求的研究12.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与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四、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13.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14.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师资库建设的研究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务管理15.关于高技能人才培训大纲和计划的研究16.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专业设置的研究17.关于高技能人才的课程开发的探讨和研究18.关于高技能人才标准及规范与鉴定和评价的探讨与研究六、高技能人才培训质量19.关于确保高技能人才整体培训质量的研究20.关于高技能人才实践技能培养的探讨与研究21.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核心能力的探讨与研究七、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材开发22.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材及刊物、读物开发的研究八、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经费23.关于高技能人才开发成本、收费标准及经费来源渠道的探讨与研究九、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咨询机构和信息系统24.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咨询机构和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的探讨与研究十、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机构25.关于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门研究机构和机制及研究系统的探讨与研究。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中存在 问题的研究
■贾杏玲 张 芳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本文系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课墨编号 J R S 一 2 0 1 3 — 3 0 2 8 。 课题组成
员: 贾 杏玲、 张芳 、 高 国云、 张 昆、 田亮 、 马静 等


国对于高技能人才培养 的主要途径是专科教 育 , 突 出实践 , 结合 职业技能大赛选拔 出一批真正有特长懂技能 的人 才。德 国的职 业 教育向来是走在世 界前列的 , 非 常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德 国第一位 总理 阿登纳 曾说过: “ 职业教 育应该是全 民族 的事业 。 由
此可 以看 出 , 职业 技能教育在德 国非常受重视, 高技能人才 的社 会地位很高 , 待遇丰厚 , 能工巧匠颇受尊崇。德 国重视职业技 能 培养, 人才评价不唯学历 。德国的人才评价体 系并不盲 目追求 高 学历而鄙薄职业技能教育 。德 国除了 2 7 %左右的青年上大 学外 , 绝 大多 数年轻人 都选择进入遍布全 国的近万所职业学校 。在培 养模式 上德 国坚持供需双方紧密结合 、 理 论实践密切联 系的“ 双 元制 ” 职业教育。 二、 国 内发达城市高技能人 才培 养现状 深圳市通过建设高技能人才公共训练基地 ,设 立深圳高技 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 中心 ,为培养高技能人才 提供公共服 务 。主要功能包括技能训练、 、 能力评价 、 技 术改造 、 技术 交流 、 技 术信息咨询 、 技能培训成果和职业展示 、 继续教育 以及开展 高技
能人才训练模式和评价方式 的研 究与改革创新 ,制定高技 能人 才激励政策 , 为深圳市培养高技能人才发挥示 范作用 。青岛市通 过评选方式 ,每隔 3年评选一次有突 出贡献技师和技术 能手等 高技 能人 才 , 给予不 同级别 奖励 , 以此来提升高技能人 才的社会 地位 和社会声望 。 三、 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中存在 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与发达省份E 匕 较, 我省人才队愀 环 容乐观。集中表现在 1 . 社会原 因。 ( 1 ) 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认识不够。 一个单 位要使人力资源的潜能发挥 到极致 ,关键 是要将 人力资源是最 宝贵 的资源这一理念贯 穿到 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去 。我们很 多单 位就是缺 乏这种思想 , 只是 搞流程 , 作形 式 , 讲 得多 , 做得 少 , 重 学历文凭 , 轻 职业技 能 , 导致 高技能 人才 的社会 地位低 , 缺乏 职 业认 同感 , 可以看 出 , 社会对 技术工 人存 在轻 视心态 , 多数人 认 为技术工人不如干部有 出路 , 认为技术工人不是知识分子。导致 很 多家长不愿意让 孩子去上技工学校或职业 院校 ,给孩子一种 错误 导向 , 长期 以来 , 这些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 劳动 者的传统观 念 和行 为在大家心 中根深蒂 固。据调 查 , 6 1 %的高技能人才认为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引进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引进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引进的问题及对策作者:李鹦来源:《职教通讯》2016年第23期摘要:作为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基地,高职院校引进高技能人才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项举措。

目前,高技能人才引进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从引进观念、人才规划、考核评价和后续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探索建立适合高职院校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引进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作者简介:李鹦,女,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人事处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23-0058-03高层次人才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资源,直接决定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各高职院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和培养的深度,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也逐渐遇到了一些新问题。

根据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职业教育的决定》,“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高职院校如何根据自身特色定位,如何立足于实际教学工作,建立起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高技能人才引进机制,是当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高技能人才引进对高职院校的意义(一)高技能人才引进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才,高水平、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队伍是保证学校健康快速、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的发展战略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转变,进入了一个比理念特色、比招生就业、比人才质量的全面竞争阶段,结构的改善、质量的提升、效益的提高、特色的彰显成为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

[1]谁能拥有一支规模适宜、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谁就能走在内涵发展的前沿,占领高职发展的高地,引领高职发展趋势,赢得竞争优势。

国内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

国内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

国内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一、国内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高质量发展对于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内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1 国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在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德国为例,德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将其纳入国家教育体系的核心部分。

德国职业教育以实践性、针对性强、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等特点著称,为德国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也取得了较高的水平。

1.2 国内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旨在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国内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职业教育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如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程度不够高、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二、国内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1 国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尽管国外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部分国家的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脱节,导致毕业生就业难;部分国家的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影响教学质量;部分国家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客观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等。

2.2 国内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在国内,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样面临一些问题。

如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程度不够高,部分学校过于关注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部分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部分学校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等。

三、国内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3.1 国外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1)加强与产业发展的对接,确保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校要 合理化 高效运 用 资金 . 在教 学设施 设 备 建设 上要 充 分考 虑 设 备后 期 的 维 护维 修 费 用 , 以保 证 教 学设 施 设备 的正 常运转 和使用 .
关键词 : 高职院校 ; 高技能人 才培养 ; 问题 及对策
中 图分 类号 : 7 7 ( 1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2 1 )2—1 o (0 2 0 4一 4
21 00年 7月 2 9日颁 布的《 国家 中长期 教育 改革 和发 展规 划 纲要 (00— 0 0年 ) 以下 简称 《 育规 21 22 》( 教
试, 考证通过率不高 , 于是很多 院校不得不在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前给学生进行专 门培训 , 以提高考证通过
率. 这样 既浪 费有 限 的教学 时间 , 还增 加 了学生 考试 费用 . 1 3 教学 实施 缺少 软硬 件保 障 .
13 1 经费投入 不足 , 响 实践教 学的 实施 高职 院校承 担培 养高技 能人 才 的重 任 , 养学 生技 术应 用能 .. 影 培 力和 职业实 践 能力 , 业课 程 教学 多采 用 教 学做 一 体 方式 , 对 实 验 室 、 训 室 、 房 的数 量 要求 和 质 量要 专 这 实 机 求 都很 高 , 建设 经费 投入 不 足 , 设存 在一 次性 投入 过高 , 少后 续维 护更 新 费 用 , 分设 备 老化 , 但 建 缺 部 更新 不 及 时 , 维护 不及 时 的现象 , 导致 教学 无 法 正 常进 行 , 此 以往 , 必 严 重 影 响学 生 实 际 操作 能 力 的培 养 或 这 长 势
情况 , 调整政 府对 普通 高校 和高 职教育 的支 出 比例 , 政府 每 年安 排 一 定数 额 的补 助 专 款 , 于职 业 教育 . 用 职 业教 育还要 广泛 吸纳企 事业 、 社会 团体 、 个人 、 国外 资助 , 活 办学 机制 , 渠道 筹 措 办学 资 金. 外 , 职院 搞 多 此 高

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产教融合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

只有这样,才能将学校所学的产业理念和技术资源融入到实践中。

本文主要分析产教融合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一、前言产教融合可以增加技能教育模式,依托实践学习能力、实践教学人才、实践学习环境和学生就业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可以为技工院校专业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和机会。

二、产教融合当前,我国教育理念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实践教育为主体,多维度通用动态专业导向,产教融合行为常态化,优化功能性教育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产学合作人才培养俱乐部,有效引领产教协同,打造实践式学习资源,实现开放式协同学习。

产教研相结合的理念表明,企业联盟和全国各相关高校建立全国产教研合作联盟是必要的。

充分融合高校和企业的优势,构建覆盖全行业的专业教育体系和共同教育体系。

持续提供、培训和定制行业内最优秀的技术应用技能,方便工业企业人力,建立长期的人力供需关系。

它不仅解决了在校学生在学历和技能方面需要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职业教育的问题,使现有的行业学生不失业。

通过促进校企关系、支持产教融合、增加技能积累和培训、继续回归教育,鼓励政府企业在支持和引领社会中的作用。

校企合作的内涵和形式在不断发展演变,是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

三、打造人才学习共同体改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当前技能培训过程中应实施的一项技能培训计划。

依托“企中校”三级技能培训,校企构建全方位创意培训流程。

“主体融合”在政治、教育、商业和组织方面共同教人。

“协同育人”根据组织、学校、企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技能要求,共同确定内容,重新设计课程,建立管理制度,便利考核方式,完成利用学校和公司资源,结合在岗实习学生的联合培训。

要使教学过程中培养的人才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首先要实行管理与校企文化相结合,将他们的思想集中在一起将帮助他们更快地工作,并建立学校和企业的无缝整合。

职业院校高技能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山东省为例

职业院校高技能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山东省为例

职业院校高技能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山东省为例————————————————————————————————作者:————————————————————————————————日期: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山东省为例-人力资源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山东省为例张双娜(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济南250103)摘要:“技能型人才在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就高技能人才培养作出的指示,深刻揭示了高技能人才在推进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山东作为人才大省,近年来把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作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的关键环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居于全国前列。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因此,以山东省为例,研究和探讨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完善我国职业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山东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202-03收稿日期:2014-11-10基金项目:此文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科研项目“人力资本投资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张双娜(1979-),女,汉族,湖南郴州人,经济学硕士,副教授,学位:研究方向:人力资本理论。

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人员中,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

他们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人才队伍。

山东作为人才大省,近年来围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把培养造就高技能人才作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的关键环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居于全国前列。

而要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教育是基础。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虽然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与实践

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讨与实践

提要:高职院校要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就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

以专业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探讨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高职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为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就必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

我院按照“以专业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1主动适应市场,明确培养目标,找准专业定位为满足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改变专业设置脱离实际需要的状况。

学院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要,按照专业对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融合生产的原则,围绕装备制造业产业链,构建了以5个机电类专业为龙头,15个相关专业为支撑的特色机、电专业群。

形成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重点专业建设体系。

2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学院在构建课程体系过程中,听取企业专家意见,明确专业核心能力,对职业岗位能力分解,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构建课程体系,体现以学生为本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2.1依据岗位任职要求的课程体系改革,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结构,根据职业综合能力形成发展规律来构建课程体系。

如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下,按照“机械制造基本能力(第1、2学期)”→“工艺实施基本能力(第3学期)”→“工艺制定与实施的基本能力(第4学期)”→“工艺制定能力(第5学期)”→“工艺制定综合能力(第6学期)”五阶段的递进培养学生工艺核心能力。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对策研究》范文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对策研究》范文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然而,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学生技能水平不高等。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中等职业教育如何有效培养技能型人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间分配不均,一些地区和学校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实训基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学生接受的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二)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部分专业设置过于陈旧,无法满足新兴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三)学生技能水平有待提高虽然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学生技能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三、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对策建议(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投入的均衡性,确保各地区、各学校能够获得充足的资源支持。

2. 推动校企合作,利用企业资源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师资力量等支持,实现资源共享。

3.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拓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二)调整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对接1. 紧密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确保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匹配。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入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使教育内容与行业标准相衔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提高学生技能水平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2. 完善实训教学体系,增加实训课程的时间和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横向课题在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探究

横向课题在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探究

教育教学横向课题在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探究陈忠海,丁金鸿(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6)摘 要:横向课题在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是提高学生技能素养的有效措施之一。

从横向课题中提炼适用课堂实践教学的内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出发,到将横向课题用于学生社团活动及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毕业设计等方面,再到横向课题对教师自身能力提升及由于教师能力提升反哺教学等方面,讨论了横向课题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横向课题 ;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学生社团;创新创业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伴随近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涌现的行业、产业急需大量技能型人才。

职业院校为加工制造、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提供了近70%的技能型人才,战略地位凸显。

为促进新时代职业教育建设,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其中把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作为一条重要内容,强调了校企合作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也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快速适应企业、行业要求提出期望,这需要大量的行业实践经历。

然而当前我院机电类专业学生学习任务较为繁重,能通过课外自主寻找接近工程实践例子进行实践的学生微乎其微。

近年,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践课比例有所提高,但课堂实训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生产实践,无法有效缩小学生与就业岗位距离,提高学生自主实践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实践教学体系有待改进。

因此,尝试在满足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下,加强以实际合作项目或横向科研课题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将横向课题用于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强化工程素质训练,提高学生实训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获得良好育人效果。

1 高职院校实践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1.1 实践教学内容远离企业生产实际,急需创新当前我院机电类专业某些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离生产实践还有一定的距离,毕业生进入企业后不能快速融入到生产。

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三项基本要求第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就是职业教育要积极面向三大市场,确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市场发展变化的规律来规划、设置专业 ,安排课程与教学计划,选择教学方式方法。

以就业为目标,就是职业教育要按照就业岗位的要求,包括按照用人单位的订单来培养学生,使学生毕业即就业。

第二,要坚持以素质为本位,以技能为特长。

市场的变化日益加快,人才的流动性日益加大 ,这要求职业教育要坚持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的、全面的职业素质,既包括职业知识、技能、能力,更包括职业道德、情感、诚信、志向和理想。

只有这样,才能使职业院校毕业生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人才的流动。

同时,要重视技能特长的培养,使学生在全面素质基础上有一项或几项技能成为特长,以保证在岗位竞聘和就业竞争中拥有自己的优势。

第三,要坚持工学结合,学以致用。

工学结合是由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所决定的,是符合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律的.工学结合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使专业及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岗位紧密结合,需要什么就设置什么、就教什么,按需而设、按需而教;二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和方式上,把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的操作训练相结合,使岗位操作训练成为教育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让死的知识、技能成为活的工作本领;三是要安排充分的岗位实习,使学生所学能够得到充分的练习、运用,最终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

二、构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注意的问题1。

专业设置在专业设置上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要树立市场意识,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二是要解决好专业口径的宽与窄的问题,设置复合型专业,拓宽学生的就业适应面;三是要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2.培养目标(1)人才层次的高级性。

高职人才必须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以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以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教育】职技高师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研究周明星⒇(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教系,天津 300222)摘 要: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半壁江山”,其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职技高师是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重要“工作母机”,21世纪应把“宽口径的通识知识、厚基础的从业技能和高标准的综合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目标。

鉴于目前职技高师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的现状,实施和加强教学监控则是职技高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技高师;人才培养;质量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16(2002)01-0015-03 职技高师是一种新型的师范院校,在培养职业教育师资方面发挥着骨干和示范作用,其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备受职业教育界的关注。

面对21世纪职业教育对创新型师资的要求,职技高师应根据时代需要和教育发展的实际,积极探索和调整人才培养标准,反思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效果,构建新的质量监控机制,以适应职技高师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一、职技高师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衡量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的标准是其对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

教育目的规定的是教育最根本的质量要求,培养目标则反映了人才的质量规格。

21世纪职技高师的质量标准首先应该符合《高等教育法》提出的“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次才可以具体化为为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合格的专业教师和各类管理人才。

与普通师范院校的根本区别就是其具有学术性、师范性和职业性多重属性的特征,培养的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双师型”教师,这种人才应充分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宽口径的通识知识。

宽口径的通识知识就是针对多种社会需要而确定的基础性、复合性的知识体系。

对职技高师学生来说,包括师范性知识、学术性知识和职业性知识。

所谓师范性知识主要指教师职业需要的教育科学知识,如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心理学、职业教育教学论、职业教育管理学、职业指导学、职业教育社会学、职业教育经济学等等;所谓学术性知识主要包括教师执教所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以及新兴学科知识等等;所谓职业性知识即能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或职业岗位群所具备的专业实践知识,如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实践知识。

这是职技高师学生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总体要求。

第二,厚基础的从业技能。

职技高师人才的从业技能一般包括基本技能和核心能力两个层面。

所谓基本技能就是作为一名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所必备的技能,也称从教职业技能,包括:①科研能力,即选题能力、查阅文献的能力、取样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撰写科研报告和学术论文的能力等等;②教学能力,即专业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资源管理能力等等;③语言表达能力,即讲解、讲述、讲演能力、提问解答能力、激励疏导能力、与学生谈话的能力和应用文写作能力等等。

所谓核心能力就是作为职业学校教师应有的创造潜力,它包括:①终身学习的能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更新知识、能力和素质;②教育的批判能力。

教152002年第1期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⒇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周明星(5),男,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职教系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在职博士生。

:2001-10-18:197-育的基本问题不仅是“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为什么教”。

因而,教师必须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社会后果、个人后果以及伦理背景,给教育以终极关怀;③基于网络资源教育的能力。

因特网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教育和学习的数字化生存成为可能。

而教师则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④心理辅导能力。

21世纪的社会竞争将日趋激烈,同时,通过合作共同应对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也日益成为必然选择。

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要求人们和谐相处。

因此,教师必须具有心理辅导的能力,通过助人和助己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⑤激活创造的能力。

21世纪是创业的时代,须将学生培养成为创造性的人才。

因此,教师必须具有通过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创造性精神的能力。

第三,高标准的综合素质。

这里所说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和审美素质等。

所谓职业道德素质包括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情感、理想、信念和教师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尤其是师范生的敬业精神,它是未来教师敬业乐教的原动力。

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就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就无法安心于教育工作。

同时还应包括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人道精神;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的自律意识和进取精神;团结协作、合作共事等良好的品质。

身心素质分为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两个方面。

在心理方面,要求学生能承受挫折和失败,勇于接受挑战,能适应多种环境,有从众合群的个性,有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欲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在身体方面,要具有健康的体魄,仪态大方,具有良好的生活规律和卫生习惯。

所谓人文素质,就是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即达到“人之所以为人”和“人要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境界。

所谓审美素质,就是能主动地、积极地品味和鉴赏事物的美,能够对美作出美学上、情感上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养成真善美的品质。

二、职技高师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职技高师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为社会特别是职教战线培养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符合质量标准的师资,为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但由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职技高师教育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特别是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愈加明显。

第一,职技高师毕业生缺乏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论知识。

一项调查表明,许多由职技高师培养出来的在职教师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及学校教育规律缺乏认识,对提高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愿望不够迫切,从而影响敬业精神和从教能力的提高。

职技高师学生只有极少数准备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绝大部分缺乏长期从师执教的理想。

第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高深知识获取不够,知识基础不牢,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考察,开展科普、健体和审美等活动。

第三,创新能力较差。

一些毕业生在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上照本宣科,缺乏探索精神和教改意识,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在思想观念上因循守旧,用过时、落后的观念和标准评价学生,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

第四,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相当薄弱。

由于职技高师对师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措施重视不够,缺乏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不大注重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推广应用,造成师范生缺乏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只在经验范围内徘徊的局面。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第一,专业覆盖面偏窄、偏专、偏深,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和生产的综合性、效益性不相吻合,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所忽视,缺乏人文素质、综合知识的教育,制约了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的提高。

第二,实践技能训练体系尚未成熟、完善,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不够得力,技术示范能力与创新能力不强;第三,还未建立一套完整的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的职技高师技能训练体系。

教育科学类课程单调,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同程度地流于形式,学生毕业后其师范技能在总体上与普通高师院校有一定的差距。

三、职技高师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构职技高师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在于对教学过程的监控。

对教学过程的监控能否收到实效,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主体的参与,教学中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但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能动的人,实质上是对这两种特定行为的监控,因而这种监控一定要得到被监控人的认可和配合。

另一方面是构建科学的、全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它应由教学管理、教学信息和教学督导三个子系统构成。

监控机制的结构框架如下页图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由两条垂直的管理线组成,一条为学校——教务处——系(部)——教研室16周明星:职技高师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研究 第1期:1.——教师,另一条为学校——学工处——系(部)——学生。

两条线有平行,有交叉,有分工,有协作,共同行使对教学活动的指挥、执行、检验、协调等职能。

职技高师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图2.教学质量信息体系。

建立多相向的、灵敏的、有力的教学信息体系,一方面能灵敏、正确地反映教学活动中的各种信息,以便对教学实施过程及时进行有效的调整,另一方面又可以不断地接受和分析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给学校领导者提供决策的依据,以便及时调整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与规格,加强人才培养的目的性与适应性。

校内教学活动信息以教务处为中枢,建立由领导、教师、学生信息员组成的信息网络,校外则要建立社会方面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信息网络。

3.教学质量督导体系。

建立教学质量督导小组,主要任务是对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工作、教风、学风建设等进行监督、考察并加以指导。

同时,督导小组还必须发挥“智囊团”的作用,对有关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教学基本建设等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供学校领导和教学管理部门决策参考。

对以上教学管理、教学信息、教学督导三个子系统的教学质量反馈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对教学质量目标进行修正和调整,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1]潘懋元.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J ].中国高校研究,2000,(1).[2]孙 娇.建立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的实践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1,(1).[3]周明星.成功教师全书[M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4]胡明宝.高师素质教育概论[M ].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5]陈永明.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漆书青,何齐宗,万文涛.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M ].江西高教出版社.[7]刘殿山,董兆伟,王炜波,等.面向21世纪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3):57-58.[9]See AHH a lsey :Decline of Donnish Dominon-theBritish A cademic Pr ofession in th e Twentie th Century .Clar endon Press.Oxfor d.A study of the matter about the quality oftalent training by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teachers collegesZHOU M ing -xing(Tia njin V oca tional a nd Technological Teachers ’College ,Tia njin 300222,China )Abstr act :V oca tion educa tion has become “half of the na tional territory”of our country 's educ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it depends on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body.H 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teachers colleges a re the "machine tool"for training voca tional education teachers.In the 21st century,"Comprehensive knowledge to wide requirements ,technical ability of taking up a n occupation on solid basis ,and multiple qualities up to high standard "should be rega rded as the goal of talent training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a t the qua lity of the education for achieving the abo ve-mentioned goa l remains to be ,f f y y ff f V T T q y K y V T T ’;;q y17第1期 周明星:职技高师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研究improved en orcing and rein orcing the supervisor control over teaching and stud ing is an e ective means or Higher ocational and echnological eachers C olleges to impro ve the teaching ualit .e words :H igher ocational and echnological eachers College talent training ual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