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A卷(含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古诗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是“________”。
- 答案:疑是地上霜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下一句是“________”。
- 答案:黄河入海流3. 杜牧的《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下一句是“________”。
- 答案:路上行人欲断魂二、选择题1. 下列哪首诗是杜甫的作品?- A.《静夜思》- B.《登鹳雀楼》- C.《春望》- 答案:C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哪位诗人之手?- A.李白- B.王之涣- C.王维- 答案:C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 A.杜甫- B.李白- C.孟浩然- 答案:C三、判断题1. 《静夜思》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
()- 答案:正确2.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睡觉的床。
()- 答案:错误(“床”在这里指的是井边的栏杆)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
()- 答案:错误(该诗描写的是登高望远的景象,并未特指秋天)四、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的主要内容。
- 答案:《静夜思》是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通过夜晚床前明月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2.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3. 杜牧的《清明》一诗中,诗人是如何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 答案:在《清明》中,杜牧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细雨和路上行人的哀愁,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
五、翻译题1. 将《静夜思》翻译成英文。
- 答案:Before my bed, the moon is shining bright, I suspect it is frost upon the ground. I raise my head and lookat the bright moon, then lower it and think of my hometown.2. 将《登鹳雀楼》翻译成英文。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次北固山下》 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上册《次北固山下》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
“客路”“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把人带到一种大江直流、波平浪静、天宽地阔的境界。
B.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
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
尾联则表现了离家已久的诗人要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
C. “乡愁”,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是全诗的主题。
在“乡愁”这一主题的统领下,整首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D. “乡书”“归雁”暗含着一个典故——鸿雁传书。
过去我们书信交流就有“鸿雁传书”的情趣,但在短信、微信等盛行的今天,我们很多人就少了“鸿雁传书”特有的浪漫。
这让人不免有些伤感和遗憾。
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答案1.B【详解】“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表述有误,要让归雁把家书捎回家乡洛阳,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试题2:《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 “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 “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 “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首联开篇点题。
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所见景色。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古文测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及古文测试题一、古诗词理解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C.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D.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解析:D 选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A 选项只是点明观海的地点;B 选项描写了大海的景象;C 选项描绘了岛上的草木。
A.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C.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C 选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思是残夜未尽,太阳就已经从海上升起,旧年未过,江上已呈现出春天的气息。
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A 选项交代了诗人的行程;B 选项描绘了江面的开阔;D 选项表达了思乡之情。
A.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B.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C.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D.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解析:B 选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自己的忧愁之心托付给明月,让明月陪伴友人一直到夜郎以西,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A 选项点明友人被贬的消息;C 选项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未借明月;D 选项描绘了峨眉山的月色。
A.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B.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C. 元曲小令,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
D. 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
解析:B 选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直接点明了游子的身份,“在天涯”写出了游子漂泊的处境,“夕阳西下”的环境渲染更烘托出思乡的愁苦,直接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A 选项通过描绘景物烘托氛围;C 选项是对整首曲的特点概括;D 选项是对曲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的分析。
A.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课内古诗词测试(含答案学生用
七年级(上)课内古诗词测试一、《观沧海》曹操1.这首写景抒情诗以“”的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
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本诗的风格是。
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2.诗中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诗句是,;描写草木茂盛景象的诗句是,。
3.这首诗写景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从“”到“”六句诗实写景物,其中有动有静,如“”写的是动景,“”写的是静景。
从“”到“”四句虚写景物。
4.诗中“”用想象描写景物,表现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豪迈旷达的气魄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的政治抱负。
5.在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与诗的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但每章都有的两句诗是,。
6.诗人登临碣石山,都“观”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营造了一个怎样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是为人称道的名句,请从写作方法和抒发感情的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对这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写景中既有总写、又有分写,既有实景、又有虚景,洋溢着饱满的激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测试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默写测试题(附答案)一、古诗词(文)默写填空1、子曰:“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选自《乐府诗集》)1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初一7年级上册语文课时练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 试题试卷含答案(1)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上受降城闻笛》课时练一、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
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受降.城外月如霜(_____)(2)家无井而出溉汲.(_____)2.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及.其家穿井望尘莫及.走千上B.国人道.之任重道.远C.闻.之于宋君闻.鸡起舞D.丁氏对.曰对.答如流三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不是在井内挖到了一个人。
(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夜上受降城闻笛穿井得一人关键词选取闻①内容概括②对于听到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加以思索、分析、甄别。
二、征人“一夜尽望乡”的期盼,诸葛亮诫子的殷切期待,再一次让我们体会到亲人和亲情的重量。
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5.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受降.城外月如霜(__________)(2)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回乐烽前沙似.雪白雪纷纷何所似.B.一夜征人尽.望乡骨已尽.矣C.年与时.驰学而时.习之D.意.与日去意.暇甚7.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赏析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赏析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观沧海》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1)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李白听说好友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县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C.第二句中“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D.后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无奈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次北固山下》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对这两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反“日”和“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难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C.“生”与“入”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D.两句诗对、仗工整,明人胡应麟称它“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4.《天净沙、秋思》2.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诗为了烘托人。
D. 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2.对本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此曲语言明白而内涵丰富,景物的描写凝练,但情感尽在景中。
B.曲子用多种意象连缀,在萧瑟凄清的秋景中蕴含着绵绵乡愁。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两句气韵流动、情感一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专项三(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检测卷(含答案)
专项三(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一、古诗文默写。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河流大野犹嫌束,__________________。
(谭嗣同《潼关》)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5.刘禹锡的《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直接赞扬秋景胜过春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的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写了诗人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壮志。
8.羁旅之人,每当孤独愁苦之时,往往会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自己的愁思。
9.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词语理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
(1)元方入门不顾( ) (2)不逾矩( )(3)学而时习之( ) (4)思而不学则殆( )(5)吾日三省吾身( ) (6)人不知而不愠( )1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亦说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含义。
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含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A卷(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55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项为之强(jiānɡ)庞然大物(pánɡ)B、遽契其舟(jù)遂不得履(suì)C、自度其足(duó )而忘持度(dù )D、梵天寺木塔(fén)其喙有钳(huì)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1)反归取之()(2)是吾剑之所坠()(3)徐喷以烟()(4)哀转久绝()3.刘禹锡《秋词》中“,”写出了秋天胜过春天的原因;“,”直抒赞秋胸臆。
(4分)5.中国是个诗的国度。
唐代的诗坛上更是群星闪耀,人才辈出。
从本学期的诵读材料中,我们二、诗词欣赏(共45分)(一)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4.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15.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3分)16.诗歌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二)水调歌头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作者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反问。
D、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之后,消极地逃避现实,想躲到天上宫阙去,不问世事的思想。
因此,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消极悲观的。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附参考答案)
16.孔子感舍昼夜。
17.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7、《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8、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7、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诗中回答亲人归期未卜,并用雨景衬托浓郁相思的句子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8、毕业在即, 纪欣在班级纪念册上写下留言:“今日毕业,奔赴前程;他日相聚,剪烛西窗。”留言中的成语“剪烛西窗”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窗如画框,窗外的山水是意境深远的水墨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窗如画框,窗内剪烛夜谈的情景是传神的小品:“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9、《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0、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1、写自已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诗句是: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2、《夜上受降城闻笛》诗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各课古诗文专项复习达标检测(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各课古诗文专项复习达标检测文言文对比阅读一、阅读《咏雪》和《杨氏之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①。
孔君平②诣③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①惠:通“慧”。
②孔君平:孔坦,字君平,会稽山阴人,为人方直,有名望。
③诣:拜见。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女:___________ ⑵甚.聪惠甚: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未若柳絮因风起。
⑵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选择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A.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B.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C.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D.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4.请你结合“兄子”“兄女”“杨氏之子”的回答,分析他们语言的精妙。
二、阅读下列短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乙】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①,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②复如初。
母日:“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④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⑤若不见。
(《王冕读书》)【注释】①已:止,罢。
②已而:过后。
③曷:何,怎么,为什么。
中考语文专题:诗词阅读(A卷)【含答案解析】
1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南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品读诗歌,展开想像,描绘诗人初来农家时见到的情景。(不超过100字)
1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①深不见,浦树②远含滋③。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④。
【注释】①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 ②浦树:水边的树。③含滋:湿润,
带着水气。④散丝:雨丝,这里比喻流泪。
(1)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2分)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的景象。
(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1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1)“夹岸桃花蘸水开”中的“蘸”字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2分)
(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诗人什么心情?(2分)
16.古诗阅读。(4分)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专项训练(含答案)1.东临碣石,海畔形胜,(XXX《观沧海》)2.万里无云,(XXX《观沧海》)3.水何澹澹,XXX竦峙。
(XXX《观沧海》)4.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XXX《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寄》)5.举杯邀明月,对XXX三人。
(XXX《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7.潮平两岸阔,XXX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8.XXX生残夜,XXX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9.乡书何处达?XXX尽临来。
(王湾《次北固山下》)10.绿树村边合,青山XXX。
(XXX《天净沙·秋思》)11.天接XXX连晓雾,(XXX《天净沙·秋思》)12.XXX,影入平羌江水流。
(XXX《峨眉山月歌》)13.清景无限咸阳 bridge,(XXX《峨眉山月歌》)14.遥闻玉笛起,何曾见?(XXX《江南逢李龟年》)15.楼船XXX,(XXX《江南逢李龟年》)1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XXX。
(XXX《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7.羌笛何须怨XXX,春风不度玉门关。
(XXX《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18.城阙辅三秦,XXX望五津。
(XXX《夜上受降城闻笛》)19.千里江陵一日还,(XXX《夜上受降城闻笛》)20.野径云俱黑,XXX火独明。
(XXX《秋词》其一)21.孤舟蓑笠翁,独钓XXX。
(XXX《秋词》其一)2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XXX《夜雨寄北》)23.微雨润相思,(XXX《夜雨寄北》)2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XXX《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5.千里冰封,XXX飘。
(XXX《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XXX《潼关》)27.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XXX《潼关》)二、古诗词理解性填空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是:没有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XXX,烟波江上使人愁。
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含答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 zhì() jié()石澹.澹( )萧.瑟.( )( ) 枯téng() 天yá()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寄愁心/与明月B.江春/入旧年C.杨花落尽/子规啼D.断肠/人在天涯3.为下列诗句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我寄愁心与.明月( )A.和B.一起C.给(2)星汉..灿烂( )A.银河 B.星星 C.星和月(3)次.北固山下( )A.一次 B.停泊 C.游4.填空。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最能反映诗人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天涯游子漂泊无依的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律诗,一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平仄也有规定。
B.《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作者曹操,字翼德,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七言律诗。
D.《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作者马致远,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6.(山西中考)杜甫有句名言曰:语不惊人死不休!语若惊人,须要炼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测试
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测试一、单选题(共8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灿烂(làn)澹澹(zhān)子规啼(tí)B. 萧瑟(sè)竦峙(sì)歌咏(yǒnɡ)C. 枯藤(téng)沧海(cāng)一帆悬(xuán)D. 碣石(hè)归雁(yàn)断肠人(chánɡ)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碣石(jié)澹澹(dàn)竦峙(shì)B. 萧瑟(sè)灿烂(càn)啼叫(tí)C. 愁心(chóu)悬挂(xuán)枯藤(kù)D. 残夜(cán)潮平(zhāo)天涯(yá)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竦峙(shǒng)萧瑟(sè)B. 天涯(yá)枯藤(téng)C. 沧海(cāng)碣石(jié)D. 澹澹(dàn)咏志(yǒng)4、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B.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C.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D.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5、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D.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6、下列对《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写景,杨花飘落,子规啼叫。
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
B. 第二句直叙其事,从“过五溪”见迁谪之艰难、道路之荒远,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C. 后两句议论,人隔两地,心情难达,而明月在天,千里可共,所以诗人要将自己的愁心寄给明月,并让这份愁心随风飘到夜郎西。
1、七上古诗文答案
七年级上册理解性默写复习(含答案)《古代诗歌四首》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6.树木丛生,百草丰茂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8.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0.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1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1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论语十二章》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8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15博学而笃志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诫子书》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课外前四首》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2.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4.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8.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9.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课外后》1.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5河流大野犹嫌束山人潼关不解平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8.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选择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全册古诗词选择题及解析古诗词目录: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一、观沧海/曹操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三、次北固山下/王湾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期中课外古诗词:五、峨眉山月歌/李白六、江南逢李龟年/杜甫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八、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期末课外古诗词:九、秋词(其一)/刘禹锡十、夜雨寄北/李商隐十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十二、潼关/谭嗣同一、《观沧海》曹操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2、下列对《观沧海》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3、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语文初一上学期诗歌鉴赏综合试卷含答案
语文初一上学期诗歌鉴赏综合试卷含答案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宿牛群头①(元)胡助荞麦花开草木枯,沙头雨过拙②蘑菇。
牧童拾得满筐子,卖与行人③供晚厨。
【注】①牛群头:地名。
②拙:同“茁”。
③行人:行旅之人,指作者自己。
本诗和《天净沙·秋思》都写到了干枯的树木,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两首诗歌的内容简要回答。
【附】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杨花①(唐)吴融不斗秾华②不占红,自飞晴野雪蒙蒙。
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
(注释)①杨花:指柳絮。
②秋华:盛开的花朵。
(1)“读诗重想象”。
诗人将“杨花”比作________,因为杨花________的特点与之相似。
(2)“读诗重品味”。
从最后一句“唯”“独”二字中,能品出诗人怎样的情感?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中画线句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色。
(写出两点即可)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暮春【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________斜阳叫子规。
(1)从诗中落花、________、________等词中可见暮春之景。
(2)诗歌最后一联空缺处有人填“树”,有人填“道”,你赞成哪个词语?请结合诗歌内容说明理由。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歌中能直接体现作者对友人的感情的一个字是“________”。
(2)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初中古诗文七年级答案
初中古诗文七年级答案【篇一: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练习题及答案】xt>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开头以神龟、螣蛇为喻,目的是什么?说明生命终会消亡的自然规律2、作者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意在表达怎样的情怀?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豪迈情怀3、诗的结尾四句是(议论)的表达方式,旨在告诉人们什么道理?旨在告诉人们: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听从自然规律的摆布,一个人如果保养得法,也可以延年益寿。
从而推迟“暮年”的到来,去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作者登临碣石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答:那苍茫浩瀚的大海上,无边无际,海中山岛突兀耸立。
山岛之上树木丰茂,生机盎然。
随着阵阵萧瑟的秋风,海面上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2、自选角度赏析诗句。
(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答:实写海水和山岛,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动态的“荡漾的海水”、“洪波”和静态的“耸立的山岛”、“草木”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宏伟辽阔和惊人的力量。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是虚景,是诗人的主观感受。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3、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诗中“若”字用得好在哪里?)答:通过对大海吞吐宇宙宏大气势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初一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初一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九日寄子约①(明)皇甫汸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②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
不堪羁宦③日,同是阻干戈。
【注释】①子约:皇甫濂,作者之弟。
②黄河指故乡。
③羁宦:离家在外地做官。
(1)这两首诗歌标题中的“九日”是指________节。
(2)两首诗都与战争有关,但诗人的心境却不完全一样,请作具体赏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发潭州杜甫夜醉长沙酒,晓行湘水春。
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
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
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
(写作背景)唐代宗大历三年正月,杜甫由夔州出峡,拟归洛阳,终因时乱,亲友尽疏,北归无望,惟以舟为家,漂泊江陵、公安、岳州、潭州一带。
本诗作于大历四年离潭州赴街州时。
(1)古人的诗作中常常提到“酒”,下列诗句所表达的饮酒心情与本诗中诗人心情最接近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C.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D.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2)诗的颔联写景很有特色,试从景与情的角度加以分析。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老病常常会令人自哀,但作者却不自哀,原因是什么?(2)诗中最能直接表达作者心志的意象是什么?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问题。
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2)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分别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5.阅读刘禹锡《秋词》,完成问题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此诗是作者被贬朗州时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
A卷(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55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项为之强.(jiānɡ)庞.然大物(pánɡ)
B、遽.契其舟(jù)遂.不
得履(suì)
C、自度.其足(duó)而忘持度.(dù)
D、梵.天寺木塔(fén)其喙.有
钳(huì)
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
(1)反.归取之()(2)是.吾剑之所坠()
(3)徐.喷以烟()(4)哀转久绝.()
3.刘禹锡《秋词》中“,”写出了秋天胜过春天
的原因;“,”直抒赞秋胸臆。
(4分)
4.《论语》八则中许多句子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请按要求写出相关句子。
(共6分)
(1)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 。
(2)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来表示。
(3)语文老师在我们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急于告诉我们结果,总是用
“,”的方法来施教。
5.中国是个诗的国度。
唐代的诗坛上更是群星闪耀,人才辈出。
从本学期的诵读材料中,
我们知道的唐代诗人就有、、、、等人。
(5分)
6.在唐代诗人中,有两对并称为“李杜”的诗人。
他们是被后人称的李白和被后
人称为“诗圣”的,另一对是李商隐和。
(又称为“小李杜”)。
(2分)7.“月”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床前明月光”等,你知道的有哪些?请再写出四
个写“月”的诗句。
(4分)
(1)(2)
(3)(4)
8.苏轼,字子瞻,号,北宋著名的,。
他和父亲、
弟弟以文章齐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5分)
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的作品。
“西江月”属于,“夜行黄沙道中”属于。
“,”两句,在夏夜中靠和听觉来捕捉景物特征,给人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还有巧妙地运用数字入诗写景的句子“,”更叫人拍案叫绝。
(8分)10.《迢迢牵牛星》是《》中的一首,借用了天上的神话故事,表达人间的悲情。
诗中用了许多的叠字句,如:“,。
”不但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增加了全诗缠绵的情调。
(4分)
1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诗人王湾的《》,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蕴含自然的理趣。
(2分)1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两句诗采用了的修辞手法。
“明月”“清风”点明夏夜天气的;“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环境。
(4分)13.我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居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请写出不同朝代的居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
(6分)
(1)先秦(2)两汉(3)唐朝(4)宋朝
(5)元朝(6)明清
二、诗词欣赏(共45分)
(一)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4.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
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了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
“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15.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3分)
16.诗歌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分)
(二)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朱阁,绮户,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7.词中横线上依次应填上的词是【】(4分)
A、照转低
B、低照转
C、转照低
D、转低照
18.对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是()(4分)
A、不胜:忍受不住,承受不了。
B、清影:水中的影子。
C、何事:为什么。
D、但愿:只希望
19.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3分)
A、今夕/是/何年
B、又恐/琼楼玉宇
C、我欲/乘风/归去
D、何事长/向别时圆
20.这首词上片写是,下片写的是;上片问,下片问,但归根到底是问。
(5分)
21.词中对月抒怀,道尽千载离人心声的名句是,;表达作者豁达胸襟的哲理是,,;想象奇丽,描绘仙界气象空灵的名句
是,,。
(8分)22.作者在词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愿望,这个愿望是(用原句回答)
,。
(2分)
23.“不应有恨”是不是没有“恨”?怎样才能没有“恨”?(5分)
24.“阙”在词中读,“琼”在词中读,“绮”在词中读。
(3分)25.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思想。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作者由幻境回到了现实,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赞美。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作者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反问。
D、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之后,消极地逃避现实,想躲到天上宫阙去,不问世事的思
想。
因此,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消极悲观的。
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测试题参考答案
A卷
一、1.D 2.(1)同“返”,返回。
(2)这儿(3)慢慢(4)消失 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4.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5.王湾、杜牧、王建、孟浩然、李白、杜甫(选择填)。
6.诗仙、杜甫、杜牧。
7.(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4)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8.东坡居士。
文学家、书画家。
苏洵、苏辙。
9.辛弃疾。
《稼轩长短句》。
词牌。
题目。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10.《古诗十九首》。
牛郎织女。
“纤纤”等。
11.《次北固山下》。
时光的流逝。
12.对偶。
美好。
幽静。
13.(1)先秦散文(2)两汉赋(3)唐诗(4)宋词(5)元曲(6)明清小说
二、(一)14. D 15.示例:①“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接描写了春潮涨涌,江水浩渺,
水面开阔,较之“失”气势恢弘阔大,且声调更响亮。
②“失”字更好,因为它夸张地描摹了
春潮高涨而岸水平齐,江岸似乎消失,较之“阔”主观视觉更为强烈。
16.思念故乡(二)17.D 18.B 19.D 20.上片写词人“欢饮”时的想象,下片写
词人“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
(大意对即可。
)天、月、人生。
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长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2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长娟。
23.24.略。
2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