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自然保护区资金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自然保护地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
中国自然保护地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展望自然保护地是指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促进可持续发展而设立和管理的一系列地区。
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研究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自然保护地研究的现状、问题,并就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中国自然保护地研究的现状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在自然保护地划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划定和管理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通过地理调查、生态学研究和政策制定来实现。
自然保护区覆盖面积逐渐扩大,并涉及到山地、湿地、海洋等多个生态系统。
目前,中国的自然保护区已经达到了538个,覆盖了面积约为1.8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18%左右。
其次,中国的自然保护地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大量的科研机构、高校以及专家学者投入到自然保护地的研究中,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生境恢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例如,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长期的植物多样性调查研究中发现了许多新物种,并推动了对中国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另外,中国的自然保护地研究还包括了自然地理、环境监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方面。
然而,中国自然保护地研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研究内容和深度有待提高。
目前,中国的自然保护地研究主要关注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而在生态功能恢复、生境连通等方面的重要研究相对较少。
此外,还有不少地区的自然保护地研究还停留在描述性的层面上,缺乏深入的机理解释和定量分析。
其次,中国自然保护地研究的数据不够完善和共享。
由于地理条件、资金以及技术限制等多种原因,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监测和数据积累相对薄弱。
这导致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数据缺失,同时也限制了研究成果的共享与应用。
在这方面,中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对自然保护地监测数据的采集与整合,加强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以促进研究的深入发展。
此外,中国自然保护地研究还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和研究投入。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保护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景观,我国设立了众多自然保护区。
在自然保护区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出对策,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问题分析1.自然资源过度开发。
由于我国自然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现象十分严重。
一些自然保护区由于周围地区的工业、农业以及城镇建设的不断扩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减少,野生动植物种群的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管理水平不高。
由于自然保护区管理涉及范围广泛,各地的管理机构不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自然保护区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不足,管理不力等使得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不高,难以达到应有的保护水平。
3.人为破坏严重。
由于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了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污染、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
例如:乱捕滥猎、盗采盗伐、开发建设等,严重危害了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
4.投入不足。
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经费吃紧,加之保护区的维护与运营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而实际上经费投入不足,导致了保护措施的落实困难。
5.缺乏社会参与。
社会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对自然保护区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力度不够,导致了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自觉意识不足,以及对自然保护区规章制度的不遵守,形成了对自然保护区的二次破坏。
6.科学研究力度不够。
自然保护区内的一些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准确的科学研究,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还需进一步的科学验证和实践。
二、对策探讨1.严格保护政策。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立法保护力度,严禁一切非法捕杀、盗伐盗采等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增大处罚力度,形成一定的震慑效果,才能有效遏制自然保护区内的违法行为。
2.加强管理力度。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挑战与对策研究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它们对于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提供生态服务、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自然保护区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寻找有效的对策。
一、自然保护区管理面临的挑战1、资金短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土地购置、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培训、科研监测等方面。
但由于财政预算有限,许多保护区常常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导致保护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2、人员不足与专业素养欠缺保护区管理需要具备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多领域知识的专业人员。
然而,现实中保护区工作人员数量不足,且部分人员专业素养不高,难以应对复杂的保护任务。
3、周边社区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居民往往依赖自然资源为生,如采伐、放牧、采药等。
这种依赖与保护区的保护目标产生冲突,如何平衡社区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一个难题。
4、法律法规不完善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漏洞和不足,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违法成本低,难以有效遏制破坏行为。
5、土地权属不清部分自然保护区存在土地权属不明确的问题,这给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容易引发利益纠纷。
6、旅游开发的压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
但不合理的旅游开发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游客过多导致的生态干扰、旅游设施建设对栖息地的破坏等。
7、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如干旱、洪涝、森林火灾等,给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增加了保护的难度。
二、应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挑战的对策1、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增加对自然保护区的财政支持,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工作,通过设立基金、接受捐赠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2、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待遇,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投身保护事业。
自然保护区管理面临哪些困境
自然保护区管理面临哪些困境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贵的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和可持续发展。
资金短缺是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难题。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维护、科研监测以及人员培训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但目前,许多保护区的资金来源有限,主要依赖政府拨款,社会资金的投入相对较少。
这导致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比如道路、通讯、监测设备等不完善,难以满足保护工作的实际需求。
同时,资金不足也限制了科研工作的开展,无法对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和物种进行深入研究,难以制定科学有效的保护策略。
管理体制不完善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些自然保护区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情况。
例如,林业、环保、农业等多个部门都可能参与管理,导致权力分散,协调困难,工作效率低下。
而且,不同部门之间的管理标准和目标可能存在差异,在政策执行上容易出现冲突和矛盾,影响了保护工作的统一性和连贯性。
人员不足且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是又一困境。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需要具备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
但现实中,许多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数量有限,难以承担繁重的保护任务。
同时,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保护工作需求。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土地权属问题也给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带来了困扰。
在一些地区,自然保护区内的土地权属复杂,存在着集体土地、国有土地以及个人承包土地等多种形式。
由于土地权属不清,在实施保护措施时,容易引发与当地居民的矛盾和纠纷。
例如,限制居民的生产生活活动可能会导致他们的经济利益受损,从而对保护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社区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是不容忽视的。
自然保护区周边的社区居民往往依赖自然资源为生,如采药、放牧、伐木等。
而自然保护区的设立限制了他们的传统生产方式,导致部分居民生活困难。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摘要】自然保护区管理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监督执法不到位、科研力量不足、社会参与度低和国际合作不够紧密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包括加强监督执法力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加社会参与度和加强国际合作。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在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完善保护区管理机制,加强各方合作,共同推动自然保护工作的深入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管理问题、监督执法、科学研究、社会参与、国际合作、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而设立的特殊区域,旨在保护珍稀动植物、维持生态平衡、并为未来世代留下健康的自然环境。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经济发展的加速,自然保护区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自然保护区存在资源匮乏、监督执法不力等管理问题。
一些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缺乏足够的经费和人力资源,导致无法有效监督保护区内的生物资源,容易发生违法破坏行为。
一些地方政府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重视不够,导致保护工作不到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着科学研究不足、社会参与度低等问题。
一些自然保护区缺乏相关科学研究支持,导致无法有效制定保护计划和政策。
社会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参与度不高,缺乏环保意识和行动,无法形成广泛的保护合力。
自然保护区管理面临诸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中关于的内容。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应对策略,旨在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一、剖析当前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本原因,为后续提出对策提供理论支撑。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揭示管理中的短板和不足,为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对策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二、提出针对性对策,在加强监督执法、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社会参与度、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 口 J 厌龙
( 黑龙江省 富锦 市芦 苇管理站 , 黑龙江 富锦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 6 1 0 0 )
摘 要: 建设 自然保 护 区的主要 目的是保 护具有代表性 、 已受到破 坏的生态 系统维持 生物 多样 性及 生物资源 , 以为人类 的生存 、 发展提供 更好的生态环境 , 实现人类文 明、 社会 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 。 由此 可见 , 自然保 护 区的建设 管理是全 面贯彻 落实科 学发展观 的必然要 求, 更是促进人 与 自然和谐发展 的重要举措 。然 而在 自然保护 区建设 管
理过程 中还存在诸 多问题 , 比如管理 体 系 有待 完善 、 缺乏统一规划、 法律 意识薄弱 、 资金投入 少等 , 只有解 决这 些问
题才能更好的提 高 自然保护 区建设管理的效果 。 关键词 : 自然保 护 区; 建设 管理 ; 问题 分析 自然保护 区建设管理 的内涵 我国现存 共三种 自然保护地 ,即 自然 保护区、森林 公 园、 风景名 胜区 , 三者互有 特色 、 各有优势 、 相辅相成 , 共 同 组成 一个 相对 完善的 自然保 护地系统。其 中 自然保 护区以 绝对保 护为主 , 较风景名胜 区及森林公 园, 自然保 护区的 自 然性 最强 ,其在生态环境保 护中具有无可取代 的综合性 保 护功能。 具体而 言 , 加强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主 要体 现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 首先 , 对 各种 重要 的 自然生态 系统 进行永久保 护 , 是生态保护 的根基 。其次 , 保护人类生命 支 持 系统的完整性 、 稳 定性 、 连续性 , 减少极端 气候及 自然 灾 害的发生机率 , 实现 人类的可持续 发展 ; 保护生物 、 自然 的 多样性 ,保 护生命 物质产业 的安 全性及生 态系统的生产 能 力, 保 护储存遗传的多样性 。最后 , 为人类改 良物种提供更 多机会 。 为人类 的科 学研究 、 调节野生物 种提供更多 机会 , 为生态 系统 的恢 复重建 、 旅游 、 改善环境空 间等提供更多机 会。 二、 自然保 护 区建设管理存在 的问题 由上述可知 ,自然保护 区的建设管理具有重要 的现实 意义 , 但是在实际工作 中还存 在诸 多问题 , 主要表现在 以下 几个方面 : ( 一) 管理体制有待 完善 较强 的管理意识 、完善 的管理体制是保证 自然保护 区 建设管理效果 的重要前提 ,但是实际上我 国很多 自然保护 区由于管理素质参差不齐 , 组 织内部缺 乏一套完整 的、 可操 作性强 的管理体系 , 直接影响到 自然保 护区管理 的效果 。 有 些 自然保护 区存在多头管理 的现象 , 多个部 门同时管理 , 意 见不统一 ,甚至有些管理理念互相 冲突 ;管理机构有待健 全, 在具体 的管理过程 中缺乏有效 的管理手段 , 再加之宣传 力度不足 、 人们 法治 观念 薄弱 , 导致不法分子偷猎偷砍现象 屡禁不止 , 造成 生物资源的浪费与流失 。 ( 二) 缺乏统一规划 很多政府部 门、职能部 门针对 自然保护 区的布局都缺 少一个统一 、 科 学的规划 , 不仅未及时划分某些具体的保护 区, 而在 自然保 护区的规划管理方 面还存在两个 问题 , 一是 国家级 自然保护 区比例过大 。 通常情况 下保 护区级别越高 , 获得 国家政府 的支持就越多 ,我 国的多数 自然保护区均为 国家级 , 占总保 护区面积 的 6 5 . 6 6 %, 管理 面积 的增加 势必 带来 管理资源缺乏的问题 。 另 一方面 , 人 口密集 区保护区数 量少 。我 国平原地带人 口集 中, 环境压力 日益增加 , 其人 口 密度高但 自然保护 区覆盖率却很低 , 人类活动环境负荷大 , 加剧 了人为活动对生态环境 的影响 。 ( 三) 建设资金投入不 中 上文 中提到国家 自然保护 区占据保护 区比例过重直接 导致 管理资源的不足 ,而政府在建设 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无 法满足实际管理需求 , 由于缺乏相应 的建设经费 , 无 法落实 机构编制 , 依靠 自然保护 区 自筹 的管护经费远远不足 ; 尤其 是保护 区的住房 、 交通 、 通讯 、 巡护等基 础设施 的缺 乏会 对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我国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而设立的特殊区域。
自然保护区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矛盾、管理体制不完善、资金短缺、监管执法不到位等等。
本文将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探讨。
一、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矛盾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一方面,自然保护区内存在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林木资源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如何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之间做出平衡,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策探讨:加强规划引导和管理。
在自然保护区内科学绘制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明确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范围和方式,避免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大对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的监督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依法处理。
二、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管理体制相对分散,信息不畅通,导致管理效率不高,监管执法不到位。
一些地方自然保护区设立不合理,交叉重叠,管理职责不清晰,也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
对策探讨:优化管理体制。
应当建立统一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统一规划编制、资源配置、监测评估等管理工作。
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促进信息共享,提高管理效率。
三、资金短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来源不足,资金短缺是一大问题。
造成资金短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公益属性,缺乏直接经济回报,难以吸引投资;二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足,难以支撑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对策探讨:多渠道筹集资金。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自然保护区是维护生态安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
下面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资金不足。
自然保护区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当前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各项管理措施、人员配备、巡护设施等方面都无法得到满足。
2、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很多地方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高,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管理水平不高。
3、违法现象严重。
在一些地方,自然保护区中存在着非法的砍伐、采矿等违法行为,而且一些保护区管理人员也参与其中甚至纵容放任,导致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二、对策1、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应该注重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自然保护区管理经费的筹措和合理使用。
2、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应该建立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确保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3、加强法律监管力度。
政府应该加大对违法现象的打击力度,严惩违法者,保证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有序发展。
同时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严格遵守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政策、法规和制度,保障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
三、结论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对于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加强资金投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法律监管力度等措施,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
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和管理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自然保护区管理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1.资源开发压力大我国自然保护区地域辽阔,涵盖各种自然资源,很多地方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和企业为了经济利益,往往忽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规定,进行非法采矿或者砍伐森林等行为,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2.监管不力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加之自然保护区面积广大,监管任务繁重。
一些地方政府和保护站的监管人员数量不足,导致难以对自然保护区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管理。
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存在着腐败问题,对违法开发自然保护区的企业采取不作为的态度,甚至包庇纵容,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效果。
3.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我国法律法规对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规定非常严格,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容易得到落实。
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往往可以通过一些漏洞或者附加条件等方式,绕过这些法律法规,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资源开发。
一些法律法规本身也存在着不够完善和周密的问题,难以对各种复杂的资源开发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
4.公众意识不强由于我国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多为偏远地区,居民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意识普遍较低。
一些居民为了生计,往往通过非法捕捞、砍伐等方式获取资源,严重破坏了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一些居民对保护区存在着误解,甚至有时候会对保护区的监管人员进行暴力抵抗,使得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难度增大。
二、对策探讨1.加强监管力度针对自然保护区存在的监管不力问题,需要逐步增加监管人员的数量,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加大对违法资源开发行为的打击力度。
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制止非法开发行为。
2.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对于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在资源开发方面,要加强对各种漏洞的堵塞,确保相关法律得到有效执行。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自然保护区是为了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景观和保护自然资源而设立的特定区域。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许多问题,阻碍了其有效保护和管理。
本文将就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是资金不足。
自然保护区需要进行巡护、栖息地修复、管理设施建设等工作,需要大量的投入。
由于财政预算有限,自然保护区的经费往往不足以支持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人员不足。
自然保护区管理需要专业的保护人员进行巡护、监测和保护工作。
由于人员不足,导致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效率低下,甚至出现了违法乱捕、盗猎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内的资源开发、游客活动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不规范的开发、过度的游客活动会破坏自然景观、扰乱野生动物的生活,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应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财政投入,增加保护区的运营经费,确保保护区的正常运行。
除了政府的财政投入,还可探索多种形式的资金筹集,如发展生态旅游,引进环保项目等,增加自然保护区的收入来源。
应加强自然保护区的人员建设。
政府应增加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人员的配备,为自然保护区内的巡护、监测和保护等工作提供更多的人力支持。
还可以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等渠道招聘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应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管理规定,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资源开发和游客活动的监督管理,杜绝违法开发和游客活动。
加强对盗猎、违法捕捞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
另外, 可以积极推动自然保护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共同推动整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应加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 引言1.1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稀物种、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而设立的特定区域,但在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管理者无法有效地监管和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
人为干扰频繁,包括非法砍伐、盗猎等行为,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资源调配不均衡也是一个问题,有些自然保护区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
缺乏科学的监测手段使得管理者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加强资源调配,保证自然保护区有足够的经费和技术支持。
应该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预防问题。
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需要加强管理措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自然保护区的初衷,让珍稀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让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修复和维护。
2. 正文2.1 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是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许多保护区中,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监督不到位,规章制度不明确等问题普遍存在。
许多保护区缺乏科学的管理规划和制度建设,导致管理工作无法有序进行。
管理人员之间的责任分工不清晰,管理流程不透明,导致管理工作难以落实。
一些保护区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缺乏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容易导致管理混乱、决策失误、资源浪费等问题。
部分保护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导致管理行为不够规范,难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为解决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需要加强保护区管理制度建设。
建立有效的管理规划和制度体系,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切实加强对各类管理活动的监督、评估和反馈机制。
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体系,严格规范管理行为,明确管理标准和规范,确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摘要】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管理体制不完善、监督不到位、资源配置不足、社会参与度低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监督机制,增加资源投入,并提高社会参与度。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才能更好地保护我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自然保护区的认识和意识也至关重要。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有效的措施出台,进一步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监督、资源配置、社会参与、宣传教育、改革、投入、结论、对策、问题意义、背景介绍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引言我国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珍稀物种、维护生态平衡而设立的特殊区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自然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各类生物栖息地受到破坏和破坏。
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存在管理缺位、职责不清等问题,导致管理不到位。
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自然保护区的监督主要依赖于政府部门,但是监督效果有限,难以有效保护自然资源。
资源配置不足。
自然保护区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进行管理和保护工作,但是现实情况是资源有限,导致管理难度加大。
社会参与度低。
社会公众对于自然保护区的了解和参与度不高,缺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导致保护工作的难度增加。
以上就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背景介绍。
接下来将围绕管理体制问题、监督不到位、资源配置不足、社会参与度低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展开讨论。
1.2 问题意义自然保护区是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是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 资金短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设施设备的购置和维护等。
由于资金短缺,许多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无法有效展开,导致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面临威胁。
2. 人员不足: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包括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专家等。
由于人员不足,许多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无法有效保护和管理保护区。
3. 治理体系不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包括环境保护部门、林业部门等。
由于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不清晰,导致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重叠和冲突的问题,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4. 监管不力:自然保护区的监管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由于监管力度不够,许多自然保护区存在非法砍伐、偷猎等行为,导致保护区内的生态系统遭受破坏。
1.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增加对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确保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可以引入社会资本,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提升保护区的管理水平。
2. 培养专业人才:政府应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可以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3. 建立协调机制:政府应建立自然保护区管理的协调机制,明确各部门和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可以成立跨部门的联合工作组,加强沟通和协调,推动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整体协同发展。
4.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应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力度,加强巡查和巡逻,发现和制止非法活动。
可以建立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保护区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自然保护区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资金短缺、人员不足、治理体系不完善和监管不力等方面。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建立协调机制和加强监管力度等对策,推动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研究综述
剧 。另外 . 自然 保 护 区的 资金 投 入
存 在着 很 多 不 均 的 现象 . 徐 海 根 等 学 者指 出 . 我 国 自然 保 护 区 间投 资 水 平差 异 较 大 . 国家 级 自然 保 护 区
划 先 划后 建 ” 、 “ 抢救为主” 的策 略 ,
逐 步 完 善 的政 策 管 理 工 作 显 著 滞
自然 保 护 区的建 立 、 保 护 和 管
理 的 直 接 目标 是 把 对 人 类 有 特 殊
足 够 的 利益 补 偿 . 无 法 以传统 方 式 生产生活 . 与 保 护 区 的矛 盾 冲 突加
均 没有 明确 的经 费 预算 计 划 . 每 年
仅 对 极 少 数 自然 保 护 区 下 拨 部 分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 2 6
发 区域 建 设 方 面 存 在 的 问 题 有 财
政转 移 支 付 立法 层 次低 、 法 制不 健 全: 财 政转 移 支 付 力度 小 且 结构 不
刘通认为 . 保 护 区 资金 投 入 方
面 的 问 题 是 缺 乏 明 确 的投 资 规 模 要 求 .地 方 财 政 投 资 能力 不 足 . 投
基 建费 . 而且专款专 用 , 其 运 行 费
及 自然 保 护 区 职员 的 工 资均 由地 方 政 府 负 担 及 自然 保 护 区创 收 自 筹 国家级 以下 的保 护 区中新增 资
意 义 的 自然 资源 完 整地 保 护 起 来
然而 . 自然 保 护 区的建 立 限 制 了人 类 的一 些 眼 前利 益 . 由于 我 国在 设 立 自然 保 护 区上 采 取 的 是 “ 早划 多
性 财 政 结 构 会 导 致 民 族 地 区基 本
浅谈我国自然保护区资金问题
浅谈我国自然保护区资金问题作者:王群于佳来源:《活力》2013年第04期[关键词]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资金管理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及管理问题我国自然保护区投入的资金总量和每平方公里投入的平均经费均严重不足。
自然保护区资金具有来源结构不合理,投入水平差距大等问题,自然保护区的资金管理使用不当。
(一)政府对自然保护区投入严重不足自然保护区管理资金要依靠国家给予最有力的支持。
政府的资金是自然保护区的稳定来源,而其他来源都是具有可变性和灵活性的。
而我国对自然保护区发展不够重视,对环境投入远排在教育、卫生、军事等项目之后,对自然保护区投入的财政预算和自然保护区得到的拨款也就相对少得可怜。
据悉我国自然保护区每年得到各级政府的总投入不足两亿元,许多保护区发展经费需要“自行”解决。
世界上自然保护区的投入发达国家每年平均约为 2058 美元/平方公里,发展中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年均投入每平方公里也达到 157 美元,而中国仅为可怜的 52.7美元,不足世界自然保护区每平方公里平均投入的0.03%。
我国对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在发展中国家几乎是最低的。
首先,虽然《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国家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适当给予经费补助,但事实上我国自然保护区经费主要依靠各级业务主管部门从部门经费中解决。
自然保护区经费不在国家财政计划之列。
经费不足导致入不敷出,说明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已不能完成筹集经费的任务,短缺的经费跟不上发展的趋势。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多由林业、环保、农业部门分管,其庞大的资金需求已经开始对这些主管部门的财政计划有所影响。
自然保护区的经费除支付工资和维持管理就所剩无几,何谈用于保护的资金。
其次,国家对自然保护区投资不足,也没有通过其他途径解决自然保护区资金来源。
长期以来,我国绝大多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由所在的当地政府进行管理的,对保护区的投入也主要依靠地方财政。
在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上,从来不会有自然保护区的身影。
环保资金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对策探究
环保资金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对策探究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环保资金作为支持环保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实际操作中,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监管漏洞、资金来源不足等都成为了环保资金存在的常见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制定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呢?接下来,我们将就环保资金存在的常见问题和对策进行探究。
一、环保资金存在的常见问题1. 使用效率问题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问题一直是困扰环保事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有些项目申请了资金却因管理不善、监管不严等原因导致了资源浪费,使得环保投入效果大打折扣。
也有一些地方环保资金闲置而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2. 监管漏洞环保资金的监管问题也是一个常见难题。
由于环保资金的数量庞大,监管难度也随之增加,监管漏洞的存在使得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导致资金被挪用等问题屡屡发生。
3. 资金来源不足迄今为止,我国环保资金的主要来源仍是政府的财政拨款,而这样的资金来源远远满足不了环保事业的需求。
环保事业对巨额投资的需求无法依赖于政府的拨款,资金来源不足一直是制约环保事业发展的瓶颈。
二、对策探究针对环保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制度上下功夫。
加强对环保项目的评估和审查,建立健全的项目管理制度,严格执法,将环保资金用于刀刃上,避免资源的浪费。
也可以通过加强对环保项目的跟踪检查,从源头上确保环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针对监管漏洞问题,我们需要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资金监管制度和风险防范机制,保证环保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加强对环保项目的跟踪督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做到真正的监管到位,确保资金不被挪用。
为了解决环保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我们要多元化资金来源。
除了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还可以引入社会资本、设立环保基金、实行环境税收等手段,拓宽环保资金的渠道。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事业,发挥市场的作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会共治的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
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引言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在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问题分析1. 资金管理不透明:有些地方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不透明的情况,缺乏及时的公开和监督机制,容易引发腐败问题。
2. 资金流向不准确: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部分资金可能没有按照预定的用途和目标流向,导致投入不到位、效果不明显。
3. 缺乏有效监管:由于监管不力,一些项目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滥用、浪费等问题,无法实现预期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
三、对策建议1. 加强透明度和公开性:建立规范的资金管理机制,明确资金使用的标准和程序,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2. 强化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估:对项目进行全面管理,确保资金专项用于符合生态环境改善和保护目标的具体项目,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评估项目的实际效果。
3. 加强监管力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资金滥用、浪费等问题,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
4. 提高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资金使用的权责边界,规范各方的行为,提供法律保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五、总结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是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
但在使用过程中,问题仍然存在。
通过加强透明度和公开性、强化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估、加强监管力度以及提高法制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资金使用中的问题,确保资金专项的有效使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为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政府和相关部门设立了专项的资金。
这些资金的合理使用对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平衡以及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来源。
它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投入。
此外,还有部分资金来源于企业的环保税费、社会捐赠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
在资金的分配方面,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一是大气污染防治。
用于支持工业企业的废气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为一些高排放企业提供资金,帮助其安装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实现达标排放。
二是水污染治理。
投入资金用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以及对河流、湖泊等水体的生态修复。
比如,在一些受到严重污染的河流流域,通过专项资金的支持,实施河道清淤、生态护坡建设以及水生植物种植等工程,逐步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三是土壤污染防治。
用于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以及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工作。
对一些历史遗留的工业污染场地,利用专项资金进行土壤修复,消除潜在的环境风险。
四是生态保护与修复。
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例如,支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以及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草原生态修复工程。
五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用于改善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
为农村地区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站,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在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中,也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
资金的使用必须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制定详细的预算和使用计划,并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同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杜绝挪用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还注重项目的绩效评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对项目的进展和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而专项资金在生态环境保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深入分析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 问题分析2.1 资金管理不规范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不规范是当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具体表现为:•资金流向不透明:专项资金流向不明确,无法追踪和监督。
•资金使用效益低:部分项目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浪费了大量的资金。
2.2 基础设施建设占比过大在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中,基础设施建设占比过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其他领域如生态修复、野生动物保护等往往被忽视。
2.3 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估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是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中的另一个问题。
这导致资金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容易发生贪污腐败等问题。
3. 对策提出3.1 加强资金管理为了解决资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提高透明度:建立专项资金流向公开平台,确保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公开透明。
•强化监督和审计: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合规。
3.2 平衡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修复为了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占比过大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制定合理比例:在专项资金分配中,合理划分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投入比例,避免过度偏重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动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原则,降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3.3 建立有效监督和评估机制为了解决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估机制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建立独立监督机构:建立独立的专项资金监督机构,负责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强化问责机制:建立健全的问责机制,对专项资金使用中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4. 结论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管理不规范、基础设施建设占比过大以及缺乏有效监督和评估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中国自然保护区资金问题研究综述®瘅參迪<学教育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翮内容摘要:自然保护区具有非常高的生态服务系统功能价值和良好的环境效应。
资金投入及使用问题已经 成为限制我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最直接和最首要的因素。
本文综合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 就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资金资金来源、现状特征、资金使用问题和资金体制改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以期完 善我国自然保护基金制度的理论,建立有效的自然保护区资金。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资金综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 CN)将保护地(protected area)定义为:为了 实现自然资源和相关生态系统服 务、文化价值的长久保护,通过法律 或其他有效途径得到明确界定、许 可、投入和管理的特定地理区域[1]。
《中国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 条规定,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 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 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 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 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 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 的区域。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 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 衡、促进人类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 的有效途径气截止2016年底,全国已建成 2750个不同类型和水平的自然保护 区,总面积14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 国土地面积的14.88%[3]。
随着国家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关注,中国 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
从检索的参考文献分析可知,不少 学者对比了国内外自然保护区资金 投人情况;也有学者综合分析、评价 某一个省份或具体的某一级自然保 护区,基于不同的方法、理论从定性 定量角度来研究自然保护区资金问 题;或是选取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 一个方面。
总的来说,已有研究指出 资金问题成为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 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资金 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来源渠道狭 窄、使用分配不合理等尤为突出。
1.自然保护区资金的筹措渠道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的基 本特征是分类所有制,分类投资,综 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相结合[4]。
自然保护的资金可能来自中央,省和地方各级的资金。
综合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结合的管理体制促成了中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来源的三个主要渠道:(1)财政投资渠道、(2)社会捐赠渠道、(3)市场经营渠道财政投资渠道: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主要指各级政府和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的财政投资A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三条“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
国家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
中央财政资金可以支付的项目包括中央本级政府机构的系统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费用和保护项目以及补偿性资金,但主要用于补贴国家级保护区%中央财政多以专项资金的方式重点支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涉及少量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在专项资金拨款中,国家环保部和国家林业局所占专项财政资金项目最多,其下属管辖的国家级自然保护中受用资金最多[8]。
社会捐赠渠道:主要指各种形式的社会捐赠,包括社会团体、个人的捐赠以及国外资助(包括联合国有关机构、自然保护国际组织、多边和双边援助机构、民间及个人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各种资助和科技合作)[7]。
《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或者其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例如全球环境基金(G E F)迄今己在中国近40个自然保护区开展了 G E F援助社区共管共利机制的项目%社会捐赠资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长期筹集方式,但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较慢,目前我国的社会捐赠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小且主要来自境外资金%市场经营渠道:主要指以自然保护区的一种或多种资源为基础开展的多种经营创收和有关服务收费中用于自然保护区的部分目前,生态旅游是中国自然保护区最普遍,最为大众接受的自然保护区自养形式,也是自然保护区自筹资金的主要来源。
据现有学者调査,中国77%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已经开展生态旅游。
保护区营业收入和服务类费用(如门票费,演讲费,餐饮运输费等)由旅游公司或保护区管理下属的其他公司经营,或由私人公司承包经营。
2.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的特征资金投入持续增加,投资幅度迅速增大。
综合3个渠道的资金投入,比较国内不同时期的经费投人,1999和2009年自然保护区单位面积平均投入分别为1002元/km2和3996元/km2,10年间增加2.99倍嗍。
2009年,我国学者在参与的东南亚经济与环境计划(EEPSA)时调查发现,在受调査的东南亚七个国家中,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费仅次于印尼,排名第二,在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消除物价变化的影响后,排在印尼和越南之后,位居第三[9]。
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政府切实加大了资金投人力度,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的同时,增幅也在迅速加大。
资金总规划扩,单位面积投资较低。
根据2012年的数据,钱者东等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总额略低于美国国家公园;单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投2018.08文学教育入是美国单个国家公园投入的74.8%,单位面积的投入仅占其的 27.0%,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投入 水平远低于美国国家公园的投入水 平' 但这种差距不能简单地归结 为投入不足,须在本国的整体经济 水平下进行考量。
2013年中国G D P 总量是美国的55.0%,人均G D P是美 国的12.7%;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的资金约占2013年GDP的0.0242%,美国国家公园的资金约 占2012年G D P的0.0178%。
考虑到 两国整体经济水平,中国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水平甚至高于 美国国家公园。
资金投入不均衡,差异持续扩 大。
总体资金量明显改善的背后,不 同类别和级别保护区间的资金状况 差异持续扩大。
我国有19个大型自 然保护区,仅占中国总自然保护区 个数的0.7%,总面积高达8.7 x 105km2,占全国总自然保护区面积 的57.7%;中小型的自然保护区数 量高达1606个,占自然保护区总数 的60.2%。
就地域分布而言,中国自 然保护区分布不均匀,各区域差异 明显,自然保护区个数与平均面积 在华东、华南、华中地区呈负相关 [11]。
财政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国家级 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市县级自然保 护区难以从财政专项资金增长中改 善资金状况的。
保护资金投入中三 项林业和湿地专项资金快速增长。
非林业类型保护区可以获取的资金 总量占比不断缩小^3.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和使用存在的问题资金来源结构不合理。
以事业 单位为主的管理机构性质决定了自 然保护区资金来源以财政投资渠道 为主,社会捐赠渠道和市场经营渠 道为辅。
其中,财政资金金额不大,但有保障;社会资金大多是一次性 投入,金额较大,但无固定保障;市 场资金金额较大,有长期来源,但自 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可支配比例和数 额较小,3个渠道并未形成相辅相成 的态势%资金管理多头管控。
自然保护 区的多部门管理容易产生资金投入 的多头掌控,进而导致资金重复申 请现象的存在。
以国家级保护区的专项资金为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专项资金主要分为2个,一部分是由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管理、面向所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金;另一部分由财政部农林司管理、仅面向林业部门主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金。
专项资金分属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2个部门管理,为重复申请留下可乘之机。
资金使用不合理。
根据财政部和环境保护部的有关规定,全国所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专项资金,其使用范围包括管护设施建设、科研监测设施建设、综合科学考察、地理信息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设备硬件建设。
但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亟需的能力建设培养,如管理人员的培训以及工作人员工资福利等却不予支持。
这些不合理限制一方面导致科研和生态监测等设施因缺少维护费用而无法运行,另一方面也导致本地人才因缺少专业培训而难以得到系统提升。
周边社区缺乏补偿和收益共享。
保护区周边社区与保护区的冲突根本原因是成本效益的不对等,周边居民承担了失去土地、被迫放弃传统生计方式、发展方式受限、保护动物损害房屋、庄稼、牲畜等损失等损失和机会成本[12]。
然而,很多保护区没有在前期融资计划和后期资金的使用中考虑周边居民的补偿问题,反映了保护资金“重经费轻补偿”的现实。
此外,保护区的营利创收活动也并没有优先考虑将工作机会给当地居民,也没有建立起保护区与周边社区之间的合作共贏机制,严重影响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
4.总结与讨论我国自然保护区从数量和面积上都达到了国际水平,但资金投人水平远没有跟上,特别是在自然保护区资金的融资渠道和用途亟待完善,应在保护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优化拓宽筹措渠道,合理有效使用资金,保障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更好地发挥。
针对自然保护区筹资渠道的建议。
(1)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力度,明确中央财政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资金中的主导地位。
(2)尽快建立或完善基于保护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收费和交易制度。
(3)充分发展和利用各种社会融资渠道[1\针对自然保护区资金使用和分配的建议。
⑴完善保护区财务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和分配资金。
[14](2)统筹自然保护区的资金投入和经营收入。
(3)建立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收益共享机制。
©参考文献[1] Dudley,Nigel.Guidelines forapplying protected area managementcategories including IUCN W CPA bestpractice guidance on recognising protected areas and assigning managementcategories and governance types [0].Management Categories International U-nion fo r Conservation o f Nature & Natural Resources,2007.[2] 贺慧,李景文,胡涌,等.试论保护区及其周边社区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1):41-46.[3] 王晓霞,吴健.中国自然保护区财政资金投入水平分析[J],环境保护,2017,45(11):53-57,[4] 韩念勇.中国自然保护区可持续管理政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0,15(3):201-207.[5] 沈兴兴,马忠玉,曾贤刚.我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J].生物多样性,2015,23(5)汨95-703.[6] 钱者东,郭辰,吴儒华,等.中国自然保护区经济投入特征与问题分析[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32(1 ):35-40.[7] 梅凤乔.张爽.中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探讨[J].环境保护,2006(l b):48-51.[8] Li Y,Li W,Zhang C,et al.Current status and recent trends in f inancing China's nature reserves[J].Bi-ological Conservation,2013, 158 (2):296-300.[9] 王蕾.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补助方案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10] 苏杨.中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问题及对策[J]•环境保护,2006(113):55-59.[11] 王静,孙军平,石磊,等.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S1 ):270-273.[12] 冯达,温亚利.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综述[J].林业调查规划,2009,34(6):62-65.[13] 沈兴兴,马忠玉,曾贤刚.我国自然保护区资金机制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J].生物多样性,2015,23(5):695-703.[14] 陈红梅.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河海大学,2006.(作者介绍:陈梦迪,南京林业大学颂士在读,研究方向:社会生态,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