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14-15学年高一下期期末化学试卷
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一下学期末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氧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可发生反应形成有毒烟雾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雾霾中含有大量超标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D.用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是因为铝和浓HNO3不反应考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绿色化学;硝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分析:A.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NOx等为一次污染物,在太阳光中紫外线照射下能发生化学反应,衍生种种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C.雾霾是因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D.铝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了反应的进行,不是不反应.解答:解:A.氮氧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可发生反应形成有毒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故A正确;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故B错误;C.雾霾中含有大量超标的主要物质是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故C错误;D.用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不是铝与浓硝酸不发生反应,而是反应生成了保护膜,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题目难度中等,掌握光化学烟雾、雾霾、钝化现象的实质及绿色化学的概念是解题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2.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制取粗硅B.用生石灰干燥氨气C.浓氨作制冷剂D.实验室中用棕色试剂瓶装浓HNO3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分析:A.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取粗硅;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液氨汽化时吸收热量,故可用作制冷剂;D.浓HNO3见光分解.解答:解:A.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取粗硅,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液氨汽化时吸收热量,故可用作制冷剂,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D.浓HNO3见光分解,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难度不大,要注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116号元素已被命名为“鉝”;2014年5月,科学家已确认发现117号元素,未命名,元素符号Uus;若将元素周期表的“一列”看作“一族”;则对117号元素的相关表述或性质推断错误的是()A.属第17族元素B.属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外有117个电子D.有放射性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VIIA族,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则,该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主族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等于其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族序数,所以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VIIA族,位于At元素下方,A.该元素属于第VIIA族元素,所以也属于第17族元素,故A正确;B.第七周期元素都是金属元素,所以该元素一定是金属元素,故B错误;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7,故C正确;D.第七周期元素都有放射性,所以该元素一定是放射性元素,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性质及元素位置的判断,侧重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正确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解本题关键,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题目难度中等.4.下列实验的原理分析中,正确的是()A.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或者溴水都能使它们褪色,均说明SO2具有漂白性B.蘸有浓氨水和蘸有浓HNO3的玻璃棒靠近时有白烟产生,是因为氨气有还原性C.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NH4+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办法制取氨气考点:氨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常见阳离子的检验.分析:A、SO2和Br2、H2O反应,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不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B、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和碱性;C、溶液中可能含有氢离子等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氨气极易溶于水,稀溶液中,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不加热,不能产生氨气;D、一水合氨不稳定,加热促进分解.解答:解:A.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Br2+2H2O=H2SO4+2HBr,红棕色退去,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A错误;B、有白烟产生说明生成氯化铵固体颗粒,体现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和碱性,故B错误;C、溶液中可能含有氢离子等,优先与氢氧根离子反应,铵根离子不能反应.氨气极易溶于水,稀溶液中,铵根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不加热,不能产生氨气,故不能说明原溶液中是否含有NH4+,故C错误;D、氨水不稳定,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氨气,所以可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检验、氨水和二氧化硫的性质,难度中等,掌握常见离子检验方法,C 选项注意干扰离子的影响.5.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缩小容器的体积使压强增大B.体积不变,充入N2C.恒容,充入He D.降低反应温度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据此回答;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则增大各组分浓度;B、恒容,充入N2,则增大氮气的浓度;C、恒容,充入He,各组分浓度不变;D、降温,化学反应速率减慢.解答:解: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则增大各组分浓度,可以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故A不选;B、恒容,充入N2,则增大氮气的浓度,可以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故B不选;C、恒容,充入He,各组分浓度不变,速率不变,故C选;D、降温,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浓度、压强,注意知识的灵活应用是关键,难度中等.6.如图是一套实验制取气体的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14—15学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化学(附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末化学试卷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4 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考号、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u 64 Cl 35.5 Zn 65第I卷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48分)1、把①蔗糖,②淀粉,③纤维素,④乙酸乙酯在稀硫酸存在下分别进行水解,最终产物只有1种的是A.①和②B.只有③C.只有④D.只有②和③2、下列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B.皮肤不慎沾上浓硝酸而呈黄色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析出D.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植物种子3、下列关于常见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和油脂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B.蛋白质、纤维素、蔗糖、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淀粉水解与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相同D.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4、由海水制备无水氯化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在一定条件下脱水干燥;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
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②④⑤③①B.③②④①⑤C.③④②⑤①D.②④③⑤①5、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海水淡化后的浓缩海水作原料提取溴B.在太阳能资源相对充足的沿海地区建造海水淡化厂C .利用“海水→氯化钠→金属钠→氢氧化钠”的工艺流程生产烧碱D .利用“海水→氢氧化镁→氯化镁→金属镁”的工艺流程生产金属镁 6、 有a 、b 、c 、d 四个金属电极,有关的反应装置及部分反应现象如下:A. a>b>c>dB. b>c>d>aC. d>a>b>cD. a>b>d>c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 .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 C.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IA 族的所有元素8.卤素是最活泼的一族非金属,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卤素单质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B .从上到下,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减小C .从F 到I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原子得电子能力依次减弱D .卤素单质与H 2化合的容易程度为F 2<Cl 2<Br 2<I 29、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会被腐蚀,发生的原电池反应为:2Fe +2H 2O +O 2===2Fe(OH)2。
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
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氧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可发生反应形成有毒烟雾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雾霾中含有大量超标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D.用铝制的容器盛装浓硝酸,是因为铝和浓HNO3不反应2.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制取粗硅B.用生石灰干燥氨气C.浓氨作制冷剂D.实验室中用棕色试剂瓶装浓HNO33.116号元素已被命名为“鉝”;2014年5月,科学家已确认发现117号元素,未命名,元素符号Uus;若将元素周期表的“一列”看作“一族”;则对117号元素的相关表述或性质推断错误的是( )A.属第17族元素B.属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外有117个电子D.有放射性4.下列实验的原理分析中,正确的是( )A.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或者溴水都能使它们褪色,均说明SO2具有漂白性B.蘸有浓氨水和蘸有浓HNO3的玻璃棒靠近时有白烟产生,是因为氨气有还原性C.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NH4+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办法制取氨气5.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缩小容器的体积使压强增大B.体积不变,充入氮气C.恒容,充入氦气D.降低反应温度6.如图是一套实验制取气体的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A.制取NO气体B.制取二氧化碳气体C.制取氯气D.制取氨气7.根据元素周期律,对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理不合理的是( )事实推测A Mg与水反应缓慢,Ca与水反应较快Ba与水反应会更快B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Ge也是半导体材料ⅣA族的元素都是半导体材料C HCl在1500℃时分解,HI在230℃时分解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D Si与H2高温时反应,S与H2加热能反应P与H2在高温时能反应8.反应X(g)+Y(g)⇌2Z(g);△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9.已知16S和52Te位于同一主族,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Te>Cl>S B.热稳定性:H2Te>H2S>PH3C.还原性:Cl->S2->Te2-D.酸性:HClO4>H2SO4>H2TeO410.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打开啤酒瓶后,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B.工业制取金属钾:Na(l)+KCl(l)⇌NaCl(l)+K(g),选取适宜的温度,使K成蒸汽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C.在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D.对于2HI(g)⇌H2(g)+I2(g)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11.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A.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B.验证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C.比较KMnO4、cl2、S的氧化性D.加热烧杯,分离SiO2和NH4Cl12.下列装置示意图中的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A.研究压强对反应的影响(p2>p1)D.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C.研究平衡体系中增加O2浓度对反应的影响B.研究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NH4HCO3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中:HCO3-+OH-═CO32-+H2OB.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3Fe2++4H++NO3-═3Fe3++2H2O+NO↑C.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4OH-═AlO2-+2H2OD.NO2溶于水:3NO2+H2O═2H++2NO3-+NO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含硫燃煤中添加适量CaO可以减少SO2的排放B.工业氨氧化法制HNO3,每一步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用Ba(NO3)2溶液鉴别SO32-和SO42-D.往铜粉理逐滴加入稀盐酸,再加入NaNO3溶液后,溶液颜色无变化15.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X、Y、Z、W、R代表元素符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比较:W>R>X>Y>ZB.W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和稳定性均弱于R的氢化物C.工业上电解熔融的ZR3制备Z单质D.含Y元素的盐溶液可能显酸性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6.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A-J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主族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族周期2 A B C3 D E F G H4 I J(1)元素J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它与碱性最强的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与D按原子个数比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键形成.(4)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D、E、F、G、H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见如表,表中的“实验步骤”与“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将E单质用砂纸打磨后,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后,加热至水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1.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②向新制的Na2G溶液中滴加新制的单质H的水溶液2.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浅红色③将一小块金属D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3.剧烈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无色气体.④将单质E投入稀盐酸中4.反应开始不十分剧烈,产生无色气体.⑤将单质F投入稀盐酸中5.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⑥向FH3溶液中滴加DOH溶液至过量6.生成淡黄色沉淀.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实验②、实验④所对应的实验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实验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视角(如图1).(1)Na2S2O3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钠盐.①下列物质用于Na2S2O3的制备,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理论上有可能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Na2S+S b.Z+S c.Na2SO3+Y d.NaHS+NaHSO3②已知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研究其反应速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a.在其它条件不变,可通过测定一段时间内生成SO2的体积,得出该反应的速率b.在其它条件不变,可通过比较出现浑浊的时间,研究浓度、温度等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c.在气体条件不变,可通过Na2S2O3固体与稀硫酸和浓硫酸的反应,研究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2)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二氧化硫生成三氧化硫是硫酸工业的主要反应之一.将0.100mol SO2(g)和0.060mol O2(g)放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2SO3(g)在一定条件下5分钟末达平衡状态.①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____.(填字母)A.SO2和SO3浓度相等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保持不变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D.SO3的生成速率与SO2的消耗速率相等②已知:K(300℃)>K(350℃),若反应温度升高,SO2的转化率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将一定量的SO2(g)和O2(g)放入某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c(SO3)的变化如图2所示.若在第5分钟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在第8分钟达到新的平衡(此时SO3的浓度约为0.25mol/L).请在图2中画出此变化过程中SO3浓度的变化曲线.18.烟气的脱硫(除SO2)和脱硝(除NO)都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或酸碱反应进行脱硫和脱硝.完成下列填空.(1)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氮氧化物(NO2),可以利用甲烷与NO2一点条件下反应,产物为空气中含有的无害成分,从而消除污染.写出CH4与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催化剂可以使NO、CO污染同时降低,2NO(g)+2CO(g)⇌2CO2(g)+N2(g),根据传感器记录某温度下NO、CO的反应进程,测量所得数据绘制出如图.前1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_ ________;第2s时的x值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废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空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①滤渣可以循环使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某研究性学校小组利用下列有关装置对SO2的性质及空气中SO2的含量进行探究(装置的气密性已检查)(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滴加浓硫酸之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再关闭弹簧夹.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装置B中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结束取下装置B,从中分别取少量溶液于两支洁净试管中.向第1支试管中滴加适量氨水出现白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向第2支试管中滴加适量新制氯水,仍然出现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C中的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该实验证明SO2具有__________性.(5)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后,测定装置D中溶液呈碱性.溶液为什么呈碱性呢?大家有两种不同的假设:①生成的Na2SO3水解产生OH-(SO32-+H2O⇌HSO3+OH-);②氢氧化钠剩余.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哪种假设成立.可任选下列试剂进行实验:Na2SO3溶液、酚酞溶液、氯水、BaCl2溶液、稀硫酸实验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1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变红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A C B D C B题号7 8 9 10 11 12答案 B D D D A C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答案AC CD AD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6.(1)第四周期VⅡA族(2)HClO4,H++OH-=H2O(3),离子和共价(4)6、3;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从左到右同周期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递减,得电子能力递增.17.(1)①bd ②b(2)①BC ②减小(3)18.(1)CH4+2NO2=N2+CO2+2H2O(2)2.7×10-4mol/(L.s),30.6>x>25.2(3)①Ca(OH)2,②3NO2-+2H+=NO3-+2NO↑+H2O19.(1)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2)排除装置中氧气对实验的干扰.(3)BaSO3;Ba2++SO2+Cl2+2H2O=BaSO4↓+4H++2Cl-.(4)氧化.(5)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深圳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深圳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铝的活泼性强,故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A1C13的方法生产单质铝B.将钠投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可置换出镁单质C.冶炼金属的方法,本质上是由金属的活泼性决定的D.铝热反应需要在高温下进行,是一个典型的吸热反应2、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HClO4、H2SO4、H3PO4的酸性依次增强B.HCl、HBr 、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C.钠、镁、铝的还原性依次减弱D.N、O、F原子半径逐渐增大3、向某物质中加入浓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能产生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物质可能是A.MgCl2B.FeCl3C.NaCl D.NH4Cl4、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O2和 O3互为同位素B.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 O2和 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O2和 O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D.等物质的量的 O2和 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是组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元素,常温下,Y的块状单质在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中会发生钝化。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XB.单质沸点:W>ZC.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W>ZD.Y、W形成的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6、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且在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的是A.Mg+2HCl=MgCI2+H2↑B.2NH4Cl+Ba(OH)2•8H2O=BaCl2+2NH3↑+10H2OC.H2SO4+2NaOH==Na2SO4+2H2OD.C+CO22CO7、短周期元素A、B、C、D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C 的原子序数是A的2倍,下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 D > C >B B.非金属性:B>C>AC.最高正化合价:D >C > B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C>D8、下列物质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的是( )A.食盐中混有少量泥沙B.含杂质氯化钠的硝酸钾C.氯化钠中含有杂质氯化镁D.酒精中混有少量的水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B.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C.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D.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混合物由乙酸和乙酸乙酯按一定比例组成,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40%B.60%C.64%D.72%2、铝热反应有广泛的用途,实验装置如下图1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热反应的能量变化可用图2表示B.工业上可用铝热反应的方法提取镁C.在铝热反应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D.该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8Al+3Fe3O44Al2O3+9Fe3、下列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的是A .B .C .D .4、下列实验装置及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Ca(OH)2和NH4Cl 制取NH3B.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C.从食盐水中获取氯化钠D.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A.A B.B C.C D.D5、元素X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有4个电子。
则X元素位于周期表的()A.第四周期ⅢA族B.第四周期ⅦA族C.第三周期ⅣB族D.第三周期ⅣA族6、科学家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
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O2含有极性共价键B.上述过程表示CO和O生成CO2C.上述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D.从状态Ⅰ到状态Ⅲ,有能量放出7、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为1-共50分,第II卷为21-25题,共50分。
全卷共计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N-14 C-12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写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本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本卷共计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新制的氯水、浓氨水、浓硝酸等装在棕色试剂瓶中B.NaOH溶液、KOH溶液、水玻璃等装在带橡皮塞的无色试剂瓶中C.制NO可以用Cu和稀HNO3反应,用排水法收集D.分离溶液中的Fe3+和Al3+,可以在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然后过滤2.我国成功研发出133Cs原子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不差一秒提高到60不差一秒,标志着我国在此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已知133Cs的质子数为5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33Cs的核电荷数为133B.133Cs原子核内中子数与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3C.133Cs原子质量与12C原子质量之比为133:6D.铯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缓慢3.依据物质的相关数据,可以推断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下列利用物质的相关数据作出的相应推断不合理的是A.依据元素的原子序数,推断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B.依据气体的摩尔质量,推断相同状况下不同气体密度的大小C.依据物质摩尔质量,推断物质熔、沸点的高低D.依据液体物质的沸点,推断用蒸馏法分离两种互溶液态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的可行性4.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任何可逆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B.化学反应的限度是不可改变的C.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反应速率无关D.化学反应达到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5.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子由C→导线→D 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A>B>C>D B.C>A>B>D C.A>C>D>B D.B>D>C>A6.已知反应X+Y= 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7.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Ag2O+H2O+2e-==2Ag+2OH-。
广东省深圳高中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理(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高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计36分)1.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K+ NH4+ HCO3﹣ OH﹣B.Fe2+ H+ NO3﹣ SO42﹣C.Na+ Cu2+ SO42﹣ NO3﹣D.Al3+ Ba2+ CO32﹣ Cl﹣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A.铵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B.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C.四种离之间不发生反应,能够共存;D.铝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解答:解:A.NH4+、HCO3﹣都与OH﹣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Fe2+、H+、NO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Na+、Cu2+、SO42﹣、NO3﹣之间不反应,在溶液中概念大量共存,故C正确;D.Al3+、CO32﹣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Ba2+、CO32﹣之间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2015届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等;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2.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78g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B.常温常压下,8g O3所含电子数为4N AC.0.1mol/L的Na2CO3溶液中所含Na+数目为0.2N AD.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CCl4分子数为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1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生成0.5mol氧气,转移了1mol电子;B.1个臭氧分子含有24个电子;C.溶液的体积未知;D.气体摩尔体积适用对象为气体.解答:解:A.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水完全反应生成0.5mol氧气,转移了1mol 电子,转移电子数为N A,故A错误;B.1个臭氧分子含有24个电子,8g臭氧物质的量为=mol,含电子的个数为×24×N A=4N A,故B正确;C.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是解题关键,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对象.3.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I 叙述IIA SO2具有漂白性SO2可使溴水褪色B 非金属性:F>Cl 酸性:HF>HClC Si是半导体Si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 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35Cl和37Cl化学性质几乎相同A.A B.B C.C D.D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同位素及其应用;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硅的用途.分析: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和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则其氢化物越难电离;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其最外层电子,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解答:解:A.溴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所以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故A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则其氢化物越难电离,导致其氢化物水溶液酸性越弱,非金属性F>Cl,则酸性HF<HCl,故B错误;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硅能做半导体材料,故C错误;D.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其最外层电子,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所以化学性质几乎相同,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二氧化硫性质、物质用途、同位素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元素化合物、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注意二氧化硫漂白性和还原性区别,易错选项是AB.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要保护的金属与直流电负极相连,这种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铜片和铁片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铜作正极;B.阳极是活性金属锌,所以阳极金属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溶液中的阳离子即锌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锌,在铁极上析出;C.外加电流保护金属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D.构成原电池反应,可以加速反应的速率.解答:解: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形成铜、铁、稀硫酸原电池,正极是金属铜,该极上电子和溶液中的氢离子结合产生氢气,故A正确;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这是一个电镀池,镀层金属锌作阳极,待镀件铁作阴极,镀层金属盐氯化锌溶液作电解质,发生反应:阳极:Zn﹣2e﹣=Zn2+;阴极:Zn2++2e﹣=Zn,故B正确;C.被保护金属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时,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C错误;D.把锌片放入盛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锌置换出铜,所以形成了铜、锌、稀盐酸原电池,原电池反应可以加速反应的速率,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电池的有关应用,解答须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反应原理,题目较简单.5.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I 叙述IIA 铜丝深入稀硝酸溶液中,溶液变蓝铜丝与硝酸发生了置换反应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把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蔗糖变黑膨胀C Fe3+具有氧化性FeCl3溶液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CuD BaSO4难溶于酸向某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足量稀HCl,得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含SO42﹣A.A B.B C.C D.D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常见阴离子的检验.分析:A.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水;B.蔗糖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体积膨胀,说明生成气体,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C.三价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铜为铜盐溶液;D.根据加入硝酸钡,溶液中存在了硝酸根离子,再加入盐酸时引入氢离子,就相当于存在了硝酸,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形成不可溶的硫酸钡沉淀,也可能含有亚硫酸根离子;解答:解:A、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水,是氧化还原反应,非置换反应,故A错误;B.蔗糖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体积膨胀,说明生成气体,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没表现吸水性,故B错误;C.三价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铜为铜盐溶液,Ⅰ、Ⅱ正确有因果关系,故C正确;D.因为加入的是硝酸钡,溶液中存在了硝酸根离子,再加入盐酸时引入氢离子,就相当于存在了硝酸,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形成不可溶的硫酸钡沉淀,也可能含有亚硫酸离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性质和离子的检验等知识,为2015届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6.市场上常用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Li+2Li0.35NiO22Li0.85Ni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B.放电时,Li+向负极移动C.充电时,电极Li0.85NiO2质量会减小D.放电时,负极的反应为:Li﹣e﹣═Li+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Li﹣e﹣═Li+,正极反应式为Li++2Li0.35NiO2+e﹣═2Li0.85NiO2,充电时阴极、阳极反应式正好与负极、正极反应式相反,放电时,电解质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Li﹣e﹣═Li+,正极反应式为Li++2Li0.35NiO2+e ﹣═2Li0.85NiO2,充电时阴极、阳极反应式正好与负极、正极反应式相反,A.Li极易和水反应生成LiOH,所以不能用水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故A正确;B.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Li+向正极移动,故B错误;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2Li0.85NiO2﹣e﹣═Li++2Li0.35NiO2,所以电极Li0.85NiO2质量会减小,故C正确;D.放电时,负极上Li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负极的反应为:Li﹣e﹣═Li+,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明确正负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即可解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易错选项是A.7.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考点:电解原理;铜的电解精炼.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电解池中活泼金属作阳极,则阳极反应是活泼金属失电子;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用粗铜作阳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阴极上是氢离子放电,所以氢氧根浓度增大,在该极附近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钠;D、电镀原理中,镀件金属作阳极,镀层金属作阴极.解答:解: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是则阳极放电的是金属铁,电极被损耗,不符合生产实际,故A错误;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在该电极上会析出大量的铜,故B正确;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阴极上是氢离子放电,在该极附近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钠,符合生产实际,故C正确;D、电镀原理中,镀件金属作阳极,镀层金属作阴极,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8.为了使埋在地下的钢管不易生锈,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将钢管:①用导线与铅板连接②用导线与锌板连接③用导线与碳棒连接④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⑤直流电源正极连接,其中可采取的方法是(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⑤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采用化学方法防止金属被腐蚀时可以采用电化学方法,作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能防止被腐蚀,作原电池负极或电解池阳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采用化学方法防止金属被腐蚀时可以采用电化学方法,作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能防止被腐蚀,作原电池负极或电解池阳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①用导线与铅板连接,构成的原电池中Fe比Pb易失电子,所以Fe做负极而加速铁被腐蚀,故错误;②用导线与锌板连接,构成的原电池中Zn比Fe易失电子,所以Fe作正极而被保护,故正确;③用导线与碳棒连接,构成的原电池中Fe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铁加速被腐蚀,故错误;④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构成的原电池中,Fe作阴极而被保护,故正确;⑤直流电源正极连接,构成的原电池中Fe作阳极而加速被腐蚀,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明确原电池、电解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防止金属被腐蚀可以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题目难度不大.9.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mL 0.1mol/L 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mol/L的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A.20℃,8 mL硫酸,2 mL水B.20℃,5 mL硫酸,5 mL水C.30℃,8 mL硫酸,2 mL水D.30℃,3 mL硫酸,7 mL水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最先出现浑浊,说明反应速率最大,结合温度、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解答该题.解答:解:题中C、D温度较A、B高,则C、D反应速率较大;而C、D相比较,C浓度较大,则C反应速率最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原因,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10.在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下列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 )A.3M(气)+2N(气)⇌P(气)+4Q(气)B.M(气)+2N(气)⇌3P(气)+Q(固)C.M(气)+N(气)⇌P(气)D.以上都达到平衡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在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要想反应一定是达到平衡状态,必须反应前后两边气体计量数不等,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反应两边气体的计量数之和相等,故A不选;B、反应两边气体的计量数之和相等,故B不选;C、反应两边气体的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故C选;D、A和B不能,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注意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是否有变化,本题难度中等.1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B(g)+C(s)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当温度升高时,其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 )A.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A为气体B.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A为气体C.在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的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压强的改变对该平衡移动无影响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说明气体的质量增大,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A应为非气态,如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应为气态;对于可逆反应,固体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解答:解:A.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说明气体的质量增大,则A应为气态才能符合,故A正确;B.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说明气体的质量增大,则A应为非气态才能符合,故B错误;C.对于可逆反应,固体的量的多少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C错误;D.无论A的状态如何,该反应2A(?)⇌B(g)+C(s)是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因此改变压强,平衡必然发生移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容器密度的变化,答题时注意体会.1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点c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同D.在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在N2(g)+3H2(g)⇌2NH3(g)反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曲线为水平直线,以此判断题中各项.解答:解:A、c点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量仍在变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所以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A错误;B、从a点到b点,氢气的物质的量在逐渐减少,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在逐渐减少,所以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在逐渐降低,即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故B正确.C、d点和e点都处于平衡状态,n(N2)不变,即d点和e点n(N2)相等,故C错误;D、在t2时刻,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所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析图象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曲线,把握平衡状态的特征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二、双选题(每小题有2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16分)13.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实验Ⅳ: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胶体的重要性质;硝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实验.专题:压轴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溴和NaOH反应,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B.浓硫酸和蔗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C.生成NO,根据NO的性质判断;D.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解答:解:A.溴和NaOH反应生成NaBr和NaBrO,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上层无色,故A错误;B.浓硫酸和蔗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碳不反应,故B正确;C.生成NO,NO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故C错误;D.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学习中注意积累.14.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元素X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C.元素Y的单质只能与盐酸等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不能和碱反应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是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则Y为Al元素;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原子序数大于O,故Z处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Z为S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原子序数小于碳,则W是Li 元素,据此解答.解答:解: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是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则Y为Al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原子序数大于O,故Z处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Z为S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原子序数小于碳,则W是Li元素.A.W、X的氯化物分别为LiCl和CCl4,Li+的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错误;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故B正确;C.元素Y为铝,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故C错误;D.硫和碳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S2,故D正确;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充分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推断元素的关键,注意把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15.加“碘”食盐较多使用的碘酸钾(KIO3),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KI+3H2O KIO3+3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B.电解时,阳极反应是:I﹣﹣6e﹣+3H2O═IO3﹣+6H+C.溶液调节至强酸性,对生产不利D.电解后阴极周围溶液的pH升高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由方程式额控制,KI被氧化生成KIO3,则石墨应为阳极,发生I﹣﹣6e﹣+3H2O═IO3﹣+6H+,阴极生成氢气,结合电极方程式解答该题.解答:解:A.根据电池反应式知,阳极上碘离子放电生成碘酸根离子,则阳极应该为惰性电极石墨,阴极为铁,故A错误;B.电解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阳极上碘离子放电生成KIO3,电极反应为:I﹣﹣6e﹣+3H2O=IO3﹣+6H+,故B正确;C.KI和KIO3在酸性溶液中放出氧化还原反应,不利于生产碘酸钾,故C正确;D.阴极发生2H++2e﹣=H2↑,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为高频考点,侧重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从化合价的角度判断电极反应,根据电池反应式判断阴阳极材料、电极反应,并结合盐的性质分析解答,难度中等.16.甲醇、空气和强碱溶液做电解质的手机燃料电池中所发生的反应为:2CH3OH+3O2+4OH﹣2CO32﹣+6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CH3OH﹣6e﹣+8OH﹣═CO32﹣+6H2O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D.放电时,每通入标况下11.2L 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mol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该燃料电池中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充电时阴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与放电时负极、正极上电极反应式正好相反,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放电时,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甲醇参与反应的电极是负极,故A错误;B.放电时,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故B正确;C.充电时,电池反应式为2CO32﹣+6H2O=2CH3OH+3O2+4OH﹣,有氢氧根离子生成,所以溶液碱性增大,pH增大,故C正确;D.标况下11.2L氧气物质的量是0.5mol,放电时,每通入标况下11.2L 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0.5mol×4=2mol,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题目难度不大.二、第II卷(本卷共计48分)17.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温度/℃15.0 20.0 25.0 30.0 35.0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平衡气体总浓度/mol•L﹣1 2.4×10﹣33.4×10﹣34.8×10﹣36.8×10﹣39.4×10﹣3(1)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BC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2)该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c2(NH3)•c(CO2),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1.6×10﹣8(mol•L﹣1)3.(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0℃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增加(填“增加”“减少”或“不变”);(4)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0(填“>”“=”或“<”),熵变△S>0 (填“>”“=”或“<”).此反应在该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原因是熵效应大于焓效应.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由此进行判断;(2)化学平衡常数K=,固体和纯溶剂不列入表达式中,并根据平衡数据来计算;(3)根据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来回答判断;(4)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以及反应前后气体量的变化来确定焓变和熵变的符号,该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原因是△G<0.解答:解:(1)A.2v(NH3)═v(CO2),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B.反应是一个前后系数和变化的反应,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B正确;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ρ=,质量不守恒,分子变化,V不变,容器中总密度不变,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故C正确;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不能证明达到平恒状态,故D错误.故选BC;(2)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的K=c2(NH3)•c(CO2),设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量x,。
【化学】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一(下)期末(2)
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及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引起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在这国内地大部分地区空气中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的极微量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有关I叙述不正确的是()A.131是这种碘﹣131的质量数B.I与I互为同位素C.碘﹣131的中子数为53D.碘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ⅦA族考点:核素;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A.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B.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C.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D.根据原子序数判断碘在周期表中位置.解答:解:A.131是碘﹣131的质量数,故A正确;B.I与I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C.碘的质子数为53,所以131I原子的中子数=131﹣53=78,故C错误;D.碘是元素周期表中53号元素,常用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ⅦA族,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子构成、原子结构与位置关系、同位素等,比较基础,注意原子结构与位置关系.2.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是()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利用潮汐能发电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节能减排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广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解答:解:A、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是节能同时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故A能节能减排;B、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不能节能减排,反而增加了汽车尾气的排放,故B不能节能减排;C、利用潮汐能发电,潮汐是一种绿色能源,利用潮汐发电,又可以节省资源,同时减少了气体的排放,故C能节能减排;D、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消耗相同电力的条件下,节能灯的发光效率比白炽灯更高,能节能,间接减少污染气体排放,故D能节能减排;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一些问题的能力,倡导节约,避免浪费,提倡“低碳环保”理念,是社会热点.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此有机物()A.一定含有氧元素B.一定不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考点:测定有机物分子的元素组成.专题:烃及其衍生物的燃烧规律.分析: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知: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解答:解:由题意“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知: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故选D.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方法.4.下列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A.电解水B.酸、碱的中和反应C.冰雪融化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反应热和焓变.分析:化学变化中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题时要注意看过程中否发生化学变化,是否产生了热量.解答:解:A.电解水是化学变化,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B.酸碱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B正确;C.冰雪融化是物理变化,不存在化学能和其他形式能的幻转化,故C错误;D.光合作用发生化学变化,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比较基础,题目难度不大,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该题涉及了两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对物质变化的判断,另一方面是一定注意符合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条件.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第三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B.第ⅠA族元素都是典型的金属元素C.氟、氯、氧、氮四种元素都是第ⅦA族的元素D.原子的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元素都在第ⅡA族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电子层数=周期数;B.第ⅠA族元素包括H和碱金属元素;C.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D.原子的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元素,可能为He、碱土金属或过渡金属.解答:解:A.因电子层数=周期数,则第三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故A 正确;B.第ⅠA族元素包括H和碱金属元素,H为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C.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氟、氯元素都是第ⅦA族的元素,氧为ⅥA族元素,氮为ⅤA 族元素,故C错误;D.原子的最外层有两个电子的元素,可能为He、碱土金属或过渡金属,则不一定在第ⅡA 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特殊元素的位置,题目难度不大.6.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I的是()A.Cl2+2I﹣═2Cl﹣+I2 B.稳定性:HCl>HIC.酸性:HClO4>HIO4D.酸性:HClO3>HIO3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比较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氢化物的稳定性等角度判断.解答: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Cl2+2I﹣═2Cl﹣+I2,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I2,元素的非金属性Cl大于I,故A正确;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氯化氢比碘化氢稳定,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强,故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ClO4>HIO4,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碘元素强,故C正确;D.酸性:HClO3>HIO3,不能说明非金属性Cl>I,因为两种酸不是最高价含氧酸,故D 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非金属性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以及比较非金属性的角度.7.A、B、C都是金属,把A浸入C的硫酸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A与B和酸溶液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A>B>C B.A>C>B C.B>A>C D.B>C>A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活泼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泼性弱的金属从其盐中置换出来,原电池中,负极金属的活泼性强于正极金属的活泼性.解答:解:把A浸入C的硝酸盐溶液中,A的表面有C析出;说明金属A可以把金属C 从其盐中置换出来,所以活泼性A>C,A、B和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时,B为电池的负极,所以活泼性B>A,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B>A>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判断金属活泼性的方法,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8.我国许多城市已经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如压缩天然气(CNG)类和液化石油气(LPG)类.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是()A.醇类B.一氧化碳C.氢气D.烃类考点:化石燃料与基本化工原料.专题:化学应用.分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都属于碳氢化合物.解答:解:压缩天然气(CNG)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是乙烯、乙烷、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等.因此可知该两类燃料都是有碳氢化合物组成的烃类;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组成,较为简单,注意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成分及组成是解题的关键.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B.充电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应速率的影响有关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进行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压轴题.分析:废旧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对环境有较大污染,不能随意排放;从能量的角度分析,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当温度降低时,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可燃物燃烧时必须先达到着火点,即需要一定的能量.解答:解:A、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但不能填埋处理,因为电池里的重金属会污染土地,人吃了这些土地里的蔬菜后,就会引发疾病,故A错误;B、充电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B错误;C、温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小,则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故C正确;D、有的燃烧反应是需要吸收一定热量才可以反应的,比如碳的燃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垃圾的处理、电化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化学反应与能量等问题,本题注意很多放热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D项为易错点.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B.糖类、蛋白质、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考点: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无机非金属材料;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B、根据单糖、二糖、油脂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根据煤的气化和液化的概念分析;D、根据聚酯纤维和光导纤维的成分分析;解答:解:A、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易与氧化性物质反应,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故A正确;B、因多糖、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单糖、二糖、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煤的气化是将固体煤中有机质转变为含有CO、H2、CH4等可燃气体;煤的液化指固体煤经化学加工转化成烃类液体燃料和化工原料的过程;两者都生成了新物质,故C错误;D、因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维生素,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有机物等,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二、双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每小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1.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B.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硅酸盐制品C.玻璃是氧化物,成分可表示为Na2O•CaO•6SiO2D.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的原料考点:硅和二氧化硅.分析:A、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的大部分岩石,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B、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玻璃的成分判断;D、硅酸钠与酸反应制备硅胶,硅酸钠溶液是矿物胶,不燃烧,阻隔木材与空气中氧气的直接接触.解答:解:A、硅是亲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它总是和氧相互化合的,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构成了地壳中的大部分岩石,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单质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B、水泥、玻璃是硅酸盐产品,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B错误;C、玻璃是混合物不是氧化物,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石英的混合物,成分可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2O•CaO•6SiO2,故C错误;D、硅酸钠与酸反应生成硅酸,可以制备硅胶,硅酸钠溶液是矿物胶,不燃烧,而将硅酸钠涂在木材表面就阻隔了木材与空气中氧气的直接接触,可用作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故D 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硅及硅的化合物,难度不大,注意陶瓷、水泥、玻璃是硅酸盐产品.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非金属原子间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考点: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分析:A.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D.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解答:解:A.共价化合物中不能含离子键,则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共价键,故A正确;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氢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C.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所以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D.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是离子化合物、硝酸是共价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关系,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把握化学键与化合物类别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利用实例分析,题目难度不大.1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这个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化学平衡状态是一种静止状态,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已经不再改变C.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D.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而改变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在不同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限度不同,当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限度变化.解答:解:A.在一定条件下,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可逆反应达到一定的限度,即平衡状态,故A正确;B.化学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对各物质来说消耗与生成的量相等,因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误;C.当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转化率最大,故C正确;D.当外界条件发生改变,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反应限度变化,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正确理解化学反应限度的特征,易错点为B,注意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本质原因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浓度不变是外观特征.14.如图是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所组成的原电池装置,c,d为两个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d为负极,电池工作时,d极发生氧化反应B.c为锌片,电池工作时,溶液中SO42﹣向c极移动C.电池工作的过程中,d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气泡D.电池工作的过程中,溶液的pH基本不变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根据图象知,c是负极、d是正极,Zn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所以c是Zn、d是Cu,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反应式为2H++2e﹣=H2↑,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据图象知,c是负极、d是正极,Zn易失电子作负极、Cu作正极,所以c是Zn、d是Cu,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反应式为2H++2e﹣=H2↑,A.d是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错误;B.c为锌片,放电时,硫酸根离子向负极c移动,故B正确;C.放电时,正极d上反应式为2H++2e﹣=H2↑,所以d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故C正确;D.放电时,正极d上反应式为2H++2e﹣=H2↑,所以溶液中pH增大,故D错误;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侧重考查学生对电流方向与电极正负极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会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题目难度不大.15.用30g乙酸与46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则可得到的乙酸乙酯为()A.44g B.0.335mol C.29.48g D.0.5mol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根据乙酸和乙醇的质量关系判断反应的过量问题,结合方程式计算.解答:解:30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0.5mol,46g乙醇的物质的量为=1mol,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由此可知乙醇过量,则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1mol 1mol 1mol0.5mol×67% nn=0.5mol×67%=0.335molm(CH3COOCH2CH3)=0.335mol×88g/mol=29.5g,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反应的理论产率的运用以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0分)16.(10分)(2015春•龙岗区期末)克矽平是一种治疗矽肺病的药盒物,其合成路线如下(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1)化合物Ⅰ的某些化学性质类似苯.例如,化合物Ⅰ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其反应方程式为(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2)化合物Ⅰ生成化合物Ⅱ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所需另一反应物的分子式为CH2O.(3)下列关于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的是A、C(填字母).A.化合物Ⅱ可以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B.化合物Ⅱ不可以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C.化合物Ⅲ可以合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化合物Ⅲ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化合物Ⅲ生成化合物Ⅳ的反应方程式为(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5)用氧化剂氧化化合物Ⅳ生成克矽平和水,则该氧化剂的化学式为H2O2.考点:有机物的合成.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1)化合物Ⅰ中含有碳碳双键可C=N,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2)原子利用率100%,为结成反应,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分子式;(3)化合物Ⅱ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化合物Ⅲ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氧化反应;(4)化合物Ⅲ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5)从质量守恒的角度结合氧化剂的性质判断.解答:解:(1)根据提供的产物可以写出其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2)根据“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可知另一反应物的分子式为CH2O,故答案为:CH2O;(3)因化合物Ⅱ分子中含有醇羟基,所以可以和CH3COOH反应,也可以和金属钠反应放出H2,故A正确、B错误;在化合物Ⅲ的分子中含有C=C双键,故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D错误,故答案为:A、C;(4)由化合物Ⅲ到化合物Ⅳ发生了加聚反应,其方程式应写为,故答案为:;(5)从生成的克矽平的结构简式和生成的水,结合物质守恒定律,所选的氧化剂只能是含有氢和氧两种元素,即H2O2,故答案为:H2O2.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侧重于考查学生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注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17.(14分)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填写下列空格:周期/族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二①⑩②③三④⑤⑥⑦⑧⑨(1)在这10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Mg(填“元素符号”),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填“元素符号”),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Ar(填“元素符号”).(2)元素①与②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C(填“元素符号”).(3)元素②与⑦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分别是:H2O和H2S(填化学式),两者的热稳定性大小为:前者>后者.(填“>”或“<”).(4)元素④与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大小为:前者>后者.(填“>”或“<”).(5)元素⑤的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6)元素⑤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H2O=2NaAlO2+3H2↑.(7)元素④和⑧形成的化合物的类型(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C、②为O、③为F、④为Mg、⑤为Al、⑥为Si、⑦为S、⑧为Cl、⑨为Ar、⑩为N.(1)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减弱;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最稳定;(2)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3)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4)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6)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7)元素④和⑧形成的化合物为MgCl2,由镁离子与氯离子构成.解答: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C、②为O、③为F、④为Mg、⑤为Al、⑥为Si、⑦为S、⑧为Cl、⑨为Ar、⑩为N.(1)周期表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减弱,上述元素中Mg的金属性最强,F的非金属性最强,稀有气体Ar原子最外层为稳定结构,化学性质最稳定,故答案为:Mg;F;Ar;(2)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故原子半径:C>O,故答案为:C;(3)元素②与⑦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分别是:H2O、H2S,非金属性O>S,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故稳定性:H2O>H2S,故答案为:H2O、H2S;>;(4)金属性Mg>Al,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碱性: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故答案为:>;(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故答案为:Al2O3+6H+=2Al3++3H2O;(6)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2Al+2NaOH+H2O=2NaAlO2+3H2↑;(7)元素④和⑧形成的化合物为MgCl2,由镁离子与氯离子构成,属于离子化合物,故答案为:离子化合物.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侧重元素周期律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18.(12分)氮化硅(Si3N4)是高温结构陶瓷,具有优良的性能,人们常常利用它来制造轴承、气轮叶片、永久性模具等机械构件.设计的合成氮化硅工艺流程如下:(1)①电弧炉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是SiO2+2C Si(粗硅)+2CO↑.②用石英砂和焦炭在电弧炉中高温加热也可以生产碳化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深圳市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深圳市2015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深圳市2015年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1-16题,共52分,第II卷为17-20题,共48分。
全卷共计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Na-23S-32Cu-64K-39Mg-24Al-27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本卷共计52分)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计36分)1、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K+NH4+HCO3-OH-B.Fe2+H+NO3-SO42-C.Na+Cu2+SO42-NO3-D.Al3+Ba2+CO32-Cl-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78g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8gO3所含电子数为4nAC.0.1mol/L的Na2CO3溶液中所含Na+数目为0.2nA 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CCl4分子数为nA3、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I叙述IIASO2具有漂白性SO2可使溴水褪色B非金属性:FCl酸性:HFHClCSi是半导体Si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35Cl和37Cl化学性质几乎相同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要保护的金属与直流电负极相连,这种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5、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叙述I叙述IIA铜丝深入稀硝酸溶液中,溶液变蓝铜丝与硝酸发生了置换反应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把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蔗糖变黑膨胀CFe3+具有氧化性FeCl3溶液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Cu DBaSO4难溶于酸向某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足量稀HCl,得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含SO42-6、市场上常用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LiC6+2Li0.35NiO22Li0.85NiO2+C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B.放电时,Li+向负极移动C.充电时,电极Li0.85NiO2质量会减小D.放电时,负极的反应为:LiC6-e-=Li++C67、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8、为了使埋在地下的钢管不易生锈,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将钢管:①用导线与铅板连接②用导线与锌板连接③用导线与碳棒连接④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⑤直流电源正极连接,其中可采取的方法是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⑤9、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mL0.1mol/L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mol/L的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20℃,8mL硫酸,2mL水B.20℃,5mL硫酸,5mL水C.30℃,8mL硫酸,2mL水D.30℃,3mL硫酸,7mL水10、在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下列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A.3M(气)+2N(气)P(气)+4Q(气)B.M(气)+2N(气)3P(气)+Q(固)C.M(气)+N(气)P(气)D.以上都达到平衡1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B(g)+C(s),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为气态B.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C.在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改变压强一定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1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微型纽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Zn是正极,Ag2O是负极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C.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碱性减弱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2、某有机物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有机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原理相同B.1 mol该有机物能与H2发生反应,消耗H2物质的量为4molC.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D.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个H被取代,有3种同分异构体3、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A.除杂B.稀释C.制气D.称量4、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用50mL0.50mol/L盐酸和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缓缓倒入小饶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B.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C.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时,仰视取液,测得的中和热∆H偏大D.改用25mL0.50mol/L盐酸跟25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H和原来相同5、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D.AgCl是还原产物6、强调“要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让老百姓在宜居的环境中享受生活。
广东省深圳高中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文(含解析)
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高中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文科)一、单项选择题Ⅰ(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分)(2015春•深圳期末)过程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A.盐溶于水B.酒精挥发C.水结成冰D.铁器生锈2.(2分)(2011•惠城区校级学业考试)在红枣和菠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应理解为()A.单质B.分子C.元素D.同位素3.(2分)(2012•端州区校级学业考试)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D.道尔顿4.(2分)(2015春•深圳期末)甲、乙、丙、丁4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能形成两性氧化物的是()A.元素甲B.元素乙 C.元素丙 D.元素丁5.(2分)(2010•北京学业考试)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的是()A.氢B.碳 C.氧D.氯6.(2分)(2012•辽宁校级学业考试)第Ⅱ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A.原子半径B.电子层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7.(2分)(2011•惠城区校级学业考试)F、Cl和Br都是ⅦA族元素,关于这三种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F>Cl>Br B.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C.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都不相同8.(2分)(2011•惠城区校级学业考试)下列分子中有3个原子核的是()A.HF B.NH3C. H2O D. CH49.(2分)(2015•广州校级模拟)下列关于168O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8 B.质子数为8 C.中子数为16 D.电子数为1610.(2分)(2012•辽宁校级学业考试)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A.NaI B.CaCl2C. NO2D. KNO311.(2分)(2015春•深圳期末)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t1时刻,v(正)>v(逆)B. t2时刻,v(正)=v(逆)C.t2时刻,反应达到最大限度D. t3时刻,反应停止12.(2分)(2015春•深圳期末)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反应进程图,由此可判断该反应()A.为放热反应B.为吸热反应 C.属于燃烧反应D.属于中和反应13.(2分)(2011•惠城区校级学业考试)氨分子中不存在()A.共价键B.离子键 C.极性键 D.共用电子对14.(2分)(2012•端州区校级学业考试)天然气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为()A.热能转化为化学能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15.(2分)(2009•宁夏校级学业考试)下列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烧杯中所盛液体都是稀硫酸)()A.B.C.D.16.(2分)(2012•端州区校级学业考试)如图装置所示,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A.Zn2++2e﹣=Zn B.2H++2e﹣=H2↑C. Zn一2e﹣=Zn2+D.Cu2++2e﹣=Cu17.(2分)(2011•湖南校级学业考试)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A.增大压强B.降低温度C.提高反应物浓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18.(2分)(2013•湖南校级学业考试)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A.反应停止了B.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均为0C.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相等D.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19.(2分)(2015春•深圳期末)下列做法不利于金属防护的是()A.菜刀切菜后不洗净就放回刀架B.将钢铁制成不锈钢C.在铁塔的表面喷上一层油漆D.埋在地下的钢管与锌块连接20.(2分)(2010•浙江学业考试)下列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A.O2和O3 B. CH4和C2H6C.CH3OCH3和CH3CH2OH D.1H和2H二、单项选择题Ⅱ(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21.(3分)(2015春•深圳期末)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氯化钙的化学式 CaCl B. HCl分子的电子式C.氯化钠的电子式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22.(3分)(2014•广东学业考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Al<Na B.金属性:Na>Al C.原子序数:Na>Cl D.原子半径:Cl>Na23.(3分)(2012秋•集宁区期末)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24.(3分)(2015•广州校级模拟)下列关于12C和13C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互为同位素 B.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C.两者属于同一种核素 D.两者属于不同的元素25.(3分)(2012•广东校级学业考试)基因测序研究中,常用P作标记物,下列关于P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32 B.质量数为15C.与P 互为同位素D.中子数为1526.(3分)(2010•广东校级学业考试)臭氧(O3)可用于杀菌消毒,下列有关臭氧的说法正确的是()A.臭氧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B.臭氧分子由氧气分子构成C.臭氧与氧气互为同分异构体D. 1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27.(3分)(2012•端州区校级学业考试)某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C.该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该元素原子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28.(3分)(2011•广东校级学业考试)与N2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是()A.O2B.CO C. NO2D. CO229.(3分)(2011•惠城区校级学业考试)下列化合物中存在离子键的是()A.CO2B.CH4C. H2O D.NaCl30.(3分)(2015春•深圳期末)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能源危机成为目前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主要利用化学方法产生新能源的事例为()A.风力发电B.潮汐能发电C.水力发电D.太阳能光解水制取H231.(3分)(2015春•深圳期末)利用化学反应:Fe+CuSO4═FeSO4+Cu,可以设计出一种原电池.该原电池工作时()A.Fe 为正极B. Cu 为负极C.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32.(3分)(2015春•深圳期末)如图所示装置最适宜用于观测()A.NaCl溶液的密度B. NaCl溶液的浓度C.NaCl溶液的酸碱性D. NaCl溶液的导电性33.(3分)(2013•广东校级学业考试)关于金属腐蚀和防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腐蚀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B.在铁表面镀锌可对铁起保护作用C.在铁船壳上镶嵌铜块能减缓船体的腐蚀D.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被腐蚀,是因其表面形成了致密的氧化铝保护层34.(3分)(2009•广东校级学业考试)压强对合成氨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下表是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与NH3含量的一些实验数据:压强/MPa 10 20 30 60100NH3含量(体积分数)/% 81.5 86.4 89.9 95.498.8从表中数据可以推断:随着压强增大,平衡时NH3含量()A.增加B.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35.(3分)(2015春•深圳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仅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称为烃B.凡是分子里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烃C.甲烷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之间只有单键三、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不得分.)36.(3分)(2015春•深圳期末)在一定条件下,若要使反应CO(g)+NO2(g)⇌CO2(g)+NO (g)的反应速率增大可采取的措施有()A.降低温度B.增大容器体积C.升高温度D.选用高效催化剂37.(3分)(2015春•深圳期末)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是()A.H2B.N2C. SO2D. NH338.(3分)(2013•福田区校级学业考试)某短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可能是()A.ⅦA族元素B.ⅡA族元素C.第二周期元素D.ⅠA族元素39.(3分)(2009•广东校级学业考试)如图所示的铜锌原电池中,铜电极为()A.负极B.正极C.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 D.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40.(3分)(2009•广东校级学业考试)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开展煤的综合利用B.开发和利用太阳能C.推广使用无氟冰箱D.用火力发电代替风力发电2014-2015学年广东省深圳高中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Ⅰ(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分)(2015春•深圳期末)过程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A.盐溶于水B.酒精挥发C.水结成冰D.铁器生锈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分析:A、盐溶于水只是发生了电离;B、酒精挥发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C、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解答:解:A、盐溶于水只是发生了电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B、酒精挥发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C、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C错误;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的关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难度不大.2.(2分)(2011•惠城区校级学业考试)在红枣和菠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应理解为()A.单质B.分子C.元素D.同位素考点: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应用.分析:由题意可知:红枣和菠菜等食物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是指元素.解答:解:红枣和菠菜等食物含有丰富的铁,这里的“铁”是指元素,而它存在于化合物中,而铁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学物,都不以分子的形成存在,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存在形式,难度不大,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3.(2分)(2012•端州区校级学业考试)对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D.道尔顿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化学史.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绘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发现元素周期律,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解答:解:发现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把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史的了解,难度很小,识记即可解答.4.(2分)(2015春•深圳期末)甲、乙、丙、丁4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能形成两性氧化物的是()A.元素甲B.元素乙 C.元素丙 D.元素丁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甲、乙、丙、丁分别是Li、C、Mg、Al元素,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Li、C、Mg、Al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氧化锂和氧化镁是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所以丙元素形成的是两性氧化物,故选C.点评: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元素,再结合元素、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注意氧化铝能溶于强酸、强碱是两性氧化物.5.(2分)(2010•北京学业考试)下列元素中,属于第三周期的是()A.氢B.碳 C.氧D.氯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主族元素周期数等=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书写各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进行判断.解答:解:A、H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1,电子层数为1,故处于第一周期,故A不选;B、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电子层数为2,故处于第二周期,故B不选;C、O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电子层数为2,故处于第二周期,故C不选;D、Cl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电子层数为3,故处于第三周期,故D 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结构与位置关系,比较基础,可以利用电子排布中的电子层进行判断.6.(2分)(2012•辽宁校级学业考试)第Ⅱ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A.原子半径B.电子层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如果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解答: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第ⅡA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都容易失去2个电子,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7.(2分)(2011•惠城区校级学业考试)F、Cl和Br都是ⅦA族元素,关于这三种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F>Cl>Br B.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C.核外电子层数都相同 D.最外层电子数都不相同考点: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F、Cl和Br都是VII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原子核电子层分别为2、3、4,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解答: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半径Br>Cl>F,故A错误;B.F、Cl和Br都是VII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故B正确;C.F、Cl和Br原子核电子层分别为2、3、4,核外电子层数不相同,故C错误;D.F、Cl和Br都是VII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同主族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比较,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同主族元素的结构特点和性质的递变规律,学习中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8.(2分)(2011•惠城区校级学业考试)下列分子中有3个原子核的是()A.HF B.NH3C. H2O D. CH4考点:原子构成.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每个原子含有1个原子核,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核说明该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解答:解:A、一个氟化氢分子含有2个原子,所以该分子含有2个原子核,故A错误.B、一个氨气分子含有4个原子,所以该分子含有4个原子核,故B错误.C、一个水分子含有3个原子,所以该分子含有3个原子核,故C正确.D、一个甲烷分子含有5个原子,所以该分子含有5个原子核,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的构成,难度不大,明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9.(2分)(2015•广州校级模拟)下列关于168O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8 B.质子数为8 C.中子数为16 D.电子数为16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原子符号A Z X左下角数字代表质子数,左上角数字代表质量数,X代表元素符合.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解答:解:168O原子的质子数是8,质量数是16,中子数=16﹣8=8.故选:B.点评:考查学生对原子符号A Z X理解,难度较小,注意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以及对原子符号A Z X理解.10.(2分)(2012•辽宁校级学业考试)下列物质中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A.NaI B.CaCl2C. NO2D. KNO3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解答:解:A.NaI中只含离子键,故A错误;B.CaCl2中钙离子和氯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氯根离子之间没有共价键,故B错误;C.NO2中只含共价键,故C错误;D.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N元素与氧元素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键的判断,注意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注意全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铵盐,为易错点.11.(2分)(2015春•深圳期末)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其正反应速率v(正)和逆反应速率v(逆)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t1时刻,v(正)>v(逆)B. t2时刻,v(正)=v(逆)C.t2时刻,反应达到最大限度D. t3时刻,反应停止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由图象可知,t2时刻反应到达平衡,之前均为υ(正)>υ(逆),从t2时刻后均为υ(正)=υ(逆),以此来解答.解答:解:由图象可知,该反应从正反应一端开始,t2时刻达到化学平衡,反应达到最大限度,t2时刻之前均为υ(正)>υ(逆),可逆反应为动态平衡,到达平衡后υ(正)=υ(逆)≠0,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时间图象,注意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与平衡状态特征,比较基础.12.(2分)(2015春•深圳期末)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反应进程图,由此可判断该反应()A.为放热反应B.为吸热反应 C.属于燃烧反应D.属于中和反应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分析:根据图表,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吸热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根据图表,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吸热反应,又燃烧反应,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只有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能量变化的分析判断,图象分析是解题关键,反应的能量守恒是判断的依据,比较简单.13.(2分)(2011•惠城区校级学业考试)氨分子中不存在()A.共价键B.离子键 C.极性键 D.共用电子对考点:化学键.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之间易形成离子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共价键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解答:解:氨气分子中氮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氢元素和氮元素属于不同元素,所以形成的共价键属于极性共价键,共价键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所以氨气分子中没有离子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键、共价键的判断,根据原子间存在的作用力来分析解答,注意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氨气中还存在氢键,但氢键不属于化学键,为易错点.14.(2分)(2012•端州区校级学业考试)天然气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为()A.热能转化为化学能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天然气燃烧过程中,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属于放热反应,即化学能转化成热能.解答:解:天然气燃烧过程中,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甲烷与氧气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成键放出的能量,属于放热反应,即化学能转化成热能,故C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能量转化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反应的过程及能量转化的分析,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5.(2分)(2009•宁夏校级学业考试)下列各装置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烧杯中所盛液体都是稀硫酸)()A.B.C.D.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A、B和C都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能形成原电池,D中不能构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难度不大,注意这几个条件必须同时存在才能形成原电池,缺一不可.16.(2分)(2012•端州区校级学业考试)如图装置所示,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A.Zn2++2e﹣=Zn B.2H++2e﹣=H2↑C. Zn一2e﹣=Zn2+D.Cu2++2e﹣=Cu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该原电池中,锌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解答:解:该原电池中,锌易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17.(2分)(2011•湖南校级学业考试)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反应速率的是()A.增大压强B.降低温度C.提高反应物浓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增大反应速率可增大压强、升高温度、提高浓度以及使用催化剂等,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解答.解答:解:A.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可增大反应速率,故A不选;B.温度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B选;C.提高反应物的浓度,活化分子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C不选;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增大,故D 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除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之后还有表面积、溶剂、光照等因素,注意常见基础知识的积累.18.(2分)(2013•湖南校级学业考试)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A.反应停止了B.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均为0C.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相等D.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或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物质),但不为0,反应处于动态平衡,各物质的浓度、质量、体积分数以及百分含量不变.解答:解:A、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反应处于动态平衡,同种物质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故A错误;B、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反应处于动态平衡,故B错误;C、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各物质的浓度不发生变化,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D、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种物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平衡状态的判断与化学平衡状态特征,比较基础,注意掌握化学平衡的判断与特征.19.(2分)(2015春•深圳期末)下列做法不利于金属防护的是()A.菜刀切菜后不洗净就放回刀架B.将钢铁制成不锈钢C.在铁塔的表面喷上一层油漆D.埋在地下的钢管与锌块连接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金属生锈的条件:金属和空气以及水接触;B、不锈钢的性能好于钢铁的;C、防止金属生锈的条件:防止和水以及空气接触;D、在原电池中,正极金属被保护,不易生锈.解答:解:A、菜刀切菜后和水接触易生锈,故A正确;B、将钢铁制成不锈钢后,不锈钢的性能好于钢铁,不易生锈,故C错误;C、在铁塔的表面喷上一层油漆,可以防止金属和水以及空气接触,故C错误;D、埋在地下的钢管与锌块相连后,形成原电池,金属铁做正极,该极金属被保护,不易生锈,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金属生锈以及防护知识,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20.(2分)(2010•浙江学业考试)下列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一组是()A.O2和O3 B. CH4和C2H6C.CH3OCH3和CH3CH2OH D.1H和2H考点: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专题: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分析:同分异构体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据此结合选项判断.解答:解:A、O2和O3是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单质,核外同素异形体,故A不符合;B、CH4和C2H6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二者都属于烷烃,互为同系物,故B不符合;C、CH3OCH3和CH3CH2OH,前者是甲醚,后者是乙醇,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符合;D、1H和2H是氢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D不符合;故选D.点评:考查同系物、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与区别,难度不大,注意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二、单项选择题Ⅱ(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21.(3分)(2015春•深圳期末)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氯化钙的化学式 CaCl B. HCl分子的电子式C.氯化钠的电子式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A.钙离子带有两个正电荷,而氯离子带有1个负电荷,正电荷不为0,所以离子个数比错误;B.HCl为共价化合物,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C.氯离子为阴离子,电子式中需要标出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D.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解答:解:氯化钙正确的化学式为CaCl2,故A错误;B.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1个氢氯键,HCl的电子式为,故B正确;C.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钠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氯离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及所带电荷,氯化钠正确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D.Cl的质子数为17,最外层电子为7,则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子式、化学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化学用语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化学用语的概念及书写原则,明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区别,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规范答题能力.22.(3分)(2014•广东学业考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核电荷数:Al<Na B.金属性:Na>Al C.原子序数:Na>Cl D.原子半径:Cl>Na考点: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广东省深圳高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理试卷
广东省深圳高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计36分)1.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K+NH4+HCO3﹣OH﹣B.Fe2+H+NO3﹣SO42﹣C.Na+Cu2+SO42﹣NO3﹣D.Al3+Ba2+CO32﹣Cl﹣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A.铵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B.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C.四种离之间不发生反应,能够共存;D.铝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解答:解:A.NH4+、HCO3﹣都与OH﹣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Fe2+、H+、NO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Na+、Cu2+、SO42﹣、NO3﹣之间不反应,在溶液中概念大量共存,故C正确;D.Al3+、CO32﹣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Ba2+、CO32﹣之间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2015届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2.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78g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B.常温常压下,8g O3所含电子数为4N AC.0.1mol/L的Na2CO3溶液中所含Na+数目为0.2N AD.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CCl4分子数为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1mol Na2O2与水完全反应生成0.5mol氧气,转移了1mol电子;B.1个臭氧分子含有24个电子;C.溶液的体积未知;D.气体摩尔体积适用对象为气体.解答:解:A.78gNa2O2的物质的量为1mol,与水完全反应生成0.5mol氧气,转移了1mol 电子,转移电子数为N A,故A错误;B.1个臭氧分子含有24个电子,8g臭氧物质的量为=mol,含电子的个数为×24×N A=4N A,故B正确;C.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D.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是解题关键,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对象.3.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I 叙述IIA SO2具有漂白性SO2可使溴水褪色B 非金属性:F>Cl 酸性:HF>HClC Si是半导体Si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 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35Cl和37Cl化学性质几乎相同A.A B.B C.C D.D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同位素及其应用;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硅的用途.分析: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和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则其氢化物越难电离;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其最外层电子,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解答:解:A.溴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所以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故A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则其氢化物越难电离,导致其氢化物水溶液酸性越弱,非金属性F>Cl,则酸性HF<HCl,故B错误;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硅能做半导体材料,故C错误;D.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其最外层电子,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所以化学性质几乎相同,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二氧化硫性质、物质用途、同位素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元素化合物、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注意二氧化硫漂白性和还原性区别,易错选项是AB.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要保护的金属与直流电负极相连,这种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A.铜片和铁片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铜作正极;B.阳极是活性金属锌,所以阳极金属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溶液中的阳离子即锌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锌,在铁极上析出;C.外加电流保护金属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D.构成原电池反应,可以加速反应的速率.解答:解: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形成铜、铁、稀硫酸原电池,正极是金属铜,该极上电子和溶液中的氢离子结合产生氢气,故A正确;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这是一个电镀池,镀层金属锌作阳极,待镀件铁作阴极,镀层金属盐氯化锌溶液作电解质,发生反应:阳极:Zn﹣2e﹣=Zn2+;阴极:Zn2++2e﹣=Zn,故B正确;C.被保护金属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时,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C错误;D.把锌片放入盛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锌置换出铜,所以形成了铜、锌、稀盐酸原电池,原电池反应可以加速反应的速率,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电池的有关应用,解答须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反应原理,题目较简单.5.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叙述I 叙述IIA 铜丝深入稀硝酸溶液中,溶液变蓝铜丝与硝酸发生了置换反应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把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蔗糖变黑膨胀C Fe3+具有氧化性FeCl3溶液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CuD BaSO4难溶于酸向某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再加入足量稀HCl,得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含SO42﹣A.A B.B C.C D.D考点:硝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常见阴离子的检验.分析:A.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水;B.蔗糖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体积膨胀,说明生成气体,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C.三价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铜为铜盐溶液;D.根据加入硝酸钡,溶液中存在了硝酸根离子,再加入盐酸时引入氢离子,就相当于存在了硝酸,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形成不可溶的硫酸钡沉淀,也可能含有亚硫酸根离子;解答:解:A、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水,是氧化还原反应,非置换反应,故A错误;B.蔗糖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体积膨胀,说明生成气体,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没表现吸水性,故B错误;C.三价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铜为铜盐溶液,Ⅰ、Ⅱ正确有因果关系,故C正确;D.因为加入的是硝酸钡,溶液中存在了硝酸根离子,再加入盐酸时引入氢离子,就相当于存在了硝酸,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形成不可溶的硫酸钡沉淀,也可能含有亚硫酸离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性质和离子的检验等知识,为2015届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6.市场上常用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Li+2Li0.35NiO22Li0.85NiO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B.放电时,Li+向负极移动C.充电时,电极Li0.85NiO2质量会减小D.放电时,负极的反应为:Li﹣e﹣═Li+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Li﹣e﹣═Li+,正极反应式为Li++2Li0.35NiO2+e﹣═2Li0.85NiO2,充电时阴极、阳极反应式正好与负极、正极反应式相反,放电时,电解质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Li﹣e﹣═Li+,正极反应式为Li++2Li0.35NiO2+e ﹣═2Li0.85NiO2,充电时阴极、阳极反应式正好与负极、正极反应式相反,A.Li极易和水反应生成LiOH,所以不能用水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故A正确;B.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Li+向正极移动,故B错误;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2Li0.85NiO2﹣e﹣═Li++2Li0.35NiO2,所以电极Li0.85NiO2质量会减小,故C正确;D.放电时,负极上Li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负极的反应为:Li﹣e﹣═Li+,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明确正负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即可解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易错选项是A.7.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考点:电解原理;铜的电解精炼.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电解池中活泼金属作阳极,则阳极反应是活泼金属失电子;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用粗铜作阳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阴极上是氢离子放电,所以氢氧根浓度增大,在该极附近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钠;D、电镀原理中,镀件金属作阳极,镀层金属作阴极.解答:解: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是则阳极放电的是金属铁,电极被损耗,不符合生产实际,故A错误;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在该电极上会析出大量的铜,故B正确;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阴极上是氢离子放电,在该极附近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钠,符合生产实际,故C正确;D、电镀原理中,镀件金属作阳极,镀层金属作阴极,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8.为了使埋在地下的钢管不易生锈,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将钢管:①用导线与铅板连接②用导线与锌板连接③用导线与碳棒连接④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⑤直流电源正极连接,其中可采取的方法是(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⑤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采用化学方法防止金属被腐蚀时可以采用电化学方法,作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能防止被腐蚀,作原电池负极或电解池阳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采用化学方法防止金属被腐蚀时可以采用电化学方法,作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能防止被腐蚀,作原电池负极或电解池阳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①用导线与铅板连接,构成的原电池中Fe比Pb易失电子,所以Fe做负极而加速铁被腐蚀,故错误;②用导线与锌板连接,构成的原电池中Zn比Fe易失电子,所以Fe作正极而被保护,故正确;③用导线与碳棒连接,构成的原电池中Fe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铁加速被腐蚀,故错误;④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构成的原电池中,Fe作阴极而被保护,故正确;⑤直流电源正极连接,构成的原电池中Fe作阳极而加速被腐蚀,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明确原电池、电解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防止金属被腐蚀可以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题目难度不大.9.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mL 0.1mol/L 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mol/L的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A.20℃,8 mL硫酸,2 mL水B.20℃,5 mL硫酸,5 mL水C.30℃,8 mL硫酸,2 mL水D.30℃,3 mL硫酸,7 mL水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最先出现浑浊,说明反应速率最大,结合温度、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解答该题.解答:解:题中C、D温度较A、B高,则C、D反应速率较大;而C、D相比较,C浓度较大,则C反应速率最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原因,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10.在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下列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 )A.3M(气)+2N(气)⇌P(气)+4Q(气)B.M(气)+2N(气)⇌3P(气)+Q(固)C.M(气)+N(气)⇌P(气)D.以上都达到平衡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在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要想反应一定是达到平衡状态,必须反应前后两边气体计量数不等,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反应两边气体的计量数之和相等,故A不选;B、反应两边气体的计量数之和相等,故B不选;C、反应两边气体的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故C选;D、A和B不能,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注意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是否有变化,本题难度中等.1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B(g)+C(s)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当温度升高时,其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 )A.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A为气体B.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A为气体C.在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的C,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压强的改变对该平衡移动无影响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说明气体的质量增大,如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A应为非气态,如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A应为气态;对于可逆反应,固体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解答:解:A.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说明气体的质量增大,则A应为气态才能符合,故A正确;B.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说明气体的质量增大,则A应为非气态才能符合,故B错误;C.对于可逆反应,固体的量的多少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C错误;D.无论A的状态如何,该反应2A(?)⇌B(g)+C(s)是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因此改变压强,平衡必然发生移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容器密度的变化,答题时注意体会.1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点c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同D.在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在N2(g)+3H2(g)⇌2NH3(g)反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曲线为水平直线,以此判断题中各项.解答:解:A、c点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量仍在变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所以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A错误;B、从a点到b点,氢气的物质的量在逐渐减少,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在逐渐减少,所以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在逐渐降低,即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故B正确.C、d点和e点都处于平衡状态,n(N2)不变,即d点和e点n(N2)相等,故C错误;D、在t2时刻,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所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析图象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曲线,把握平衡状态的特征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二、双选题(每小题有2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16分)13.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Ⅰ: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实验Ⅱ: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实验Ⅲ: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实验Ⅳ: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胶体的重要性质;硝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实验.专题:压轴题;实验评价题.分析:A.溴和NaOH反应,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B.浓硫酸和蔗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C.生成NO,根据NO的性质判断;D.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解答:解:A.溴和NaOH反应生成NaBr和NaBrO,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上层无色,故A错误;B.浓硫酸和蔗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碳不反应,故B正确;C.生成NO,NO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故C错误;D.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学习中注意积累.14.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元素X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C.元素Y的单质只能与盐酸等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不能和碱反应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是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则Y为Al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原子序数大于O,故Z处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Z为S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原子序数小于碳,则W 是Li元素,据此解答.解答:解: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是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则Y为Al 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原子序数大于O,故Z处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Z为S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原子序数小于碳,则W是Li元素.A.W、X的氯化物分别为LiCl和CCl4,Li+的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错误;B.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故B正确;C.元素Y为铝,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故C错误;D.硫和碳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S2,故D正确;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充分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推断元素的关键,注意把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15.加“碘”食盐较多使用的碘酸钾(KIO 3),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 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KI+3H 2O KIO 3+3H 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B .电解时,阳极反应是:I ﹣﹣6e ﹣+3H 2O ═IO 3﹣+6H +C .溶液调节至强酸性,对生产不利D .电解后阴极周围溶液的pH 升高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由方程式额控制,KI 被氧化生成KIO 3,则石墨应为阳极,发生I ﹣﹣6e ﹣+3H 2O ═IO 3﹣+6H +,阴极生成氢气,结合电极方程式解答该题.解答: 解:A .根据电池反应式知,阳极上碘离子放电生成碘酸根离子,则阳极应该为惰性电极石墨,阴极为铁,故A 错误;B .电解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阳极上碘离子放电生成KIO 3,电极反应为:I﹣﹣6e ﹣+3H 2O=IO 3﹣+6H +,故B 正确;C .KI 和KIO 3在酸性溶液中放出氧化还原反应,不利于生产碘酸钾,故C 正确;D .阴极发生2H ++2e ﹣=H 2↑,氢离子浓度减小,pH 增大,故D 正确.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为高频考点,侧重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从化合价的角度判断电极反应,根据电池反应式判断阴阳极材料、电极反应,并结合盐的性质分析解答,难度中等.16.甲醇、空气和强碱溶液做电解质的手机燃料电池中所发生的反应为:2CH 3OH+3O 2+4OH ﹣2CO 32﹣+6H 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电时,CH 3OH 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B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CH 3OH ﹣6e ﹣+8OH ﹣═CO 32﹣+6H 2O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 逐渐增大D .放电时,每通入标况下11.2L O 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mol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该燃料电池中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CH 3OH ﹣6e ﹣+8OH ﹣═CO 32﹣+6H 2O ,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4e=4OH ﹣,充电时阴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与放电时负极、正极上电极反应式正好相反,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解:A .放电时,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甲醇参与反应的电极是负极,故A 错误;B .放电时,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 3OH ﹣6e ﹣+8OH ﹣═CO 32﹣+6H 2O ,故B 正确;C .充电时,电池反应式为2CO 32﹣+6H 2O=2CH 3OH+3O 2+4OH ﹣,有氢氧根离子生成,所以溶液碱性增大,pH 增大,故C 正确;D .标况下11.2L 氧气物质的量是0.5mol ,放电时,每通入标况下11.2L O 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0.5mol ×4=2mol ,故D 错误;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题目难度不大.二、第II卷(本卷共计48分)17.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温度/℃15.0 20.0 25.0 30.0 35.0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平衡气体总浓度/mol•L﹣12.4×10﹣33.4×10﹣34.8×10﹣36.8×10﹣39.4×10﹣3(1)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BCA.2v(NH3)=v(CO2)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2)该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c2(NH3)•c(CO2),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1.6×10﹣8(mol•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0℃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增加(填“增加”“减少”或“不变”);(4)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0(填“>”“=”或“<”),熵变△S>0 (填“>”“=”或“<”).此反应在该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原因是熵效应大于焓效应.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由此进行判断;(2)化学平衡常数K=,固体和纯溶剂不列入表达式中,并根据平衡数据来计算;(3)根据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来回答判断;(4)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以及反应前后气体量的变化来确定焓变和熵变的符号,该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原因是△G<0.解答:解:(1)A.2v(NH3)═v(CO2),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一定是平衡状态,故A错误;。
广东省深圳高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广东省深圳高中 2014-2015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 卷(理科)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分析: A .铵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 B •硝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氧化亚铁离子; C .四种离之间不发生反应,能够共存;D .铝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钡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解答: 解:A . NH 4+、HC03「都与OH 「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A 错误;B.Fe 2+、H +、N03「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B 错误; C.Na +、Cu 2+、SO 42「、N03「之间不反应,在溶液中概念大量共存,故C 正确;D . Al 3+、CO 32「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 2015 届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 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 如: 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 能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 3+和SCN 「)等;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2.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78gNa 2O 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B .常温常压下,8g O 3所含电子数为4N AC . 0.1mol/L 的Na 2CO 3溶液中所含Na +数目为0.2N AD .标准状况下,22.4L CCI 4含CCI 4分子数为N A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 .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1mol Na 2O 2与水完全反应生成 0.5mol 氧气,转移了 1mol 电子;B. 1 个臭氧分子含有 24个电子;C. 溶液的体积未知;D .气体摩尔体积适用对象为气体.解答: 解:A.78gNa 2O 2的物质的量为1mol ,与水完全反应生成 0.5mol 氧气,转移了 1mol 电子,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1.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_ _ A .K +NH 4+ HCO 3 OH+2+2一 - C .Na +Cu 2+ SO 42NO 3(B .D . 3 分, )2+ Fe3+共计 36 分) H + NO 3 SO 422+ 2—-Ba 2+CO 32ClBa 2+、CO 32「之间转移电子数为N A,故A错误;B. 1个臭氧分子含有24个电子,8g 臭氧物质的量为 =mol ,含电子的个数为,>24>N A =4N A ,故 B 正确;6C.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碳酸钠的物质的量,故C 错误;D •标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故 D 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 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是 解题关键,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对象. 3. 下列叙述I 和II 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同位素及其应用;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 的规律;硅的用途.分析:A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和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氧化; B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则其氢化物越难电离; C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D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其最外层电子,同位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解答: 解:A .溴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所以二者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 使溴水褪色,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故A 错误;B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吸引电子能力越强,则其氢化物越难电离,导致其氢化物水溶 液酸性越弱,非金属性 F > CI ,则酸性HF v HCI ,故B 错误;C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硅能做半导体材料,故C 错误;D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其最外层电子,同位素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同位素的化学性 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35CI 和37CI 互为同位素,所以化学性质几乎相同,故 D 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二氧化硫性质、物质用途、同位素等知识点,侧重考查 元素化合物、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注意二氧化硫漂白性和还原性区别,易错选项是 AB .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 .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 .把要保护的金属与直流电负极相连,这种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 .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选项 叙述1A SO 2具有漂白性B 非金属性:F > CIC Si 是半导体D 35CI 和37CI 互为冋位素A . AB . B叙述IISO 2可使溴水褪色 酸性:HF > HCI Si 用于制造光导纤维35CI 和37CI 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 . CD . D的工作原理.分析: A .铜片和铁片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铜作正极;B •阳极是活性金属锌,所以阳极金属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溶液中的阳离子即 锌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锌,在铁极上析出;C .外加电流保护金属称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D •构成原电池反应,可以加速反应的速率. 解答: 解:A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形成铜、铁、稀硫酸原电池,正 极是金属铜,该极上电子和溶液中的氢离子结合产生氢气,故A 正确;B •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这是一个电镀池,镀层金属锌作阳极, 待镀件铁作阴极,镀层金属盐氯化锌溶液作电解质,发生反应:阳极: Zn - 2e 「=Zn 2+;阴 极: Zn 2++2e =Zn ,故 B 正确;C .被保护金属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时,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 C 错误;D •把锌片放入盛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锌置换出铜,所以形成了铜、锌、 稀盐酸原电池,原电池反应可以加速反应的速率,故 D 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原电池的有关应用, 解答须理解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反应原理, 题目较 简单.考点: 硝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分析:A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水;B •蔗糖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体积膨胀,说明生成气体,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 性;C .三价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铜为铜盐溶液;D •根据加入硝酸钡,溶液中存在了硝酸根离子,再加入盐酸时引入氢离子,就相当于存在 了硝酸, 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与钡离子形成不可溶的硫酸钡沉淀, 也可能含 有亚硫酸根离子;解答: 解:A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一氧化氮、水,是氧化还原反应,非置换反 应,故 A 错误;B •蔗糖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体积膨胀,说明生成气体,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 性,没表现吸水性,故 B 错误;C ・三价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铜为铜盐溶液,I 、n 正确有因果关系,故 C 正确;D •因为加入的是硝酸钡,溶液中存在了硝酸根离子,再加入盐酸时引入氢离子,就相当于 存在了硝酸, 将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与钡离子形成不可溶的硫酸钡沉淀, 也可 能含有亚硫酸离子,故 D 错误; 故选: C .选项 叙述 IA 铜丝深入稀硝酸溶液中,溶液变蓝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C Fe 3+具有氧化性D BaS04难溶于酸量稀 HCl ,得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含SO 42「叙述 II铜丝与硝酸发生了置换反应把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蔗糖变黑膨胀 FeCl 3溶液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Cu向某溶液加入 Ba (NO 3)2溶液, 再加入足A .AB .BC .CD .D5.下列叙述I 和II 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 涉及物质的性质和离子的检验等知识, 为2015届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 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 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以及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B .放电时,Li +向负极移动C .充电时,电极 Li 0.85NiO 2质量会减小D .放电时,负极的反应为: Li - e ----- Li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Li - e ------ L i +,正极反应式为 Li ++2Li 0.35NiO 2+e -—2Li 0.85NiO 2,充电时阴极、阳极反应式正好与负极、正极反应式相反,放电时,电解质中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解: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Li - e -— Li +,正极反应式为Li ++2Li 0.35NiO 2+e2Li 0.85NiO 2,充电时阴极、阳极反应式正好与负极、正极反应式相反,A . Li 极易和水反应生成 LiOH ,所以不能用水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故 A 正确;B .放电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 Li +向正极移动,故B 错误;C. 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 2Li 0.85NiO 2- e —— Li ++2Li 0.35NQ 2,所以电极Li 0.85NiO 2质量会 减小,故C 正确;D.放电时,负极上Li 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所以负极的反应为:Li - e Li + ,故D 正确;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明确正负极的判断、离子移动方向即可解 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易错选项是 A .7.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 )A .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 .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 .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考点:电解原理;铜的电解精炼. 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 、电解池中活泼金属作阳极,则阳极反应是活泼金属失电子; B 、 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用粗铜作阳极;C 、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阴极上是氢离子放电,所以氢氧根浓度增大,在该极附近生成 大量的氢氧化钠;D 、 电镀原理中,镀件金属作阳极,镀层金属作阴极.解答: 解:A 、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是则阳极放电的是金属铁,电 极被损耗,不符合生产实际,故A 错误;B 、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在该电极上会析出大量的铜,故B 正确;6. 市场上常用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Li+2Li 0.35NiO 2 工 2Li 0.85NiO 2,下列充电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阴极上是氢离子放电,在该极附近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钠,符合生产实际,故 C 正确;D、电镀原理中,镀件金属作阳极,镀层金属作阴极,故D正确.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8.为了使埋在地下的钢管不易生锈,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将钢管:① 用导线与铅板连接②用导线与锌板连接③ 用导线与碳棒连接④ 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⑤ 直流电源正极连接,其中可采取的方法是()A .①④B .②④C.②③D.①⑤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采用化学方法防止金属被腐蚀时可以采用电化学方法,作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能防止被腐蚀,作原电池负极或电解池阳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采用化学方法防止金属被腐蚀时可以采用电化学方法,作原电池正极或电解池阴极的金属能防止被腐蚀,作原电池负极或电解池阳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①用导线与铅板连接,构成的原电池中Fe比Pb易失电子,所以Fe做负极而加速铁被腐蚀,故错误;②用导线与锌板连接,构成的原电池中Zn比Fe易失电子,所以Fe作正极而被保护,故正确;③用导线与碳棒连接,构成的原电池中Fe易失电子作负极,所以铁加速被腐蚀,故错误;④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构成的原电池中,Fe作阴极而被保护,故正确;⑤直流电源正极连接,构成的原电池中Fe作阳极而加速被腐蚀,故错误;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明确原电池、电解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防止金属被腐蚀可以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题目难度不大.9.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mL O.1mol/L Na 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O.1mol/L的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20 C , 8 mL 硫酸,2 mL 水B.20C, 5 mL 硫酸, 5 mL 水C.30C , 8 mL 硫酸,2 mL 水D.30C, 3 mL 硫酸,7 mL 水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析:最先出现浑浊,说明反应速率最大,结合温度、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解答该题解答:解:题中C、 D 温度较A、B高,则C、 D 反应速率较大;而C、 D 相比较, C 浓度较大,则 C 反应速率最大.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以及原因,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10. 在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下列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A . 3M (气)+2N (气)?P (气)+4Q (气)B. M (气)+2N (气)? 3P (气)+Q (固)C. M (气)+N (气)?P(气)D.以上都达到平衡考点: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 在恒温、恒容下, 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 要想反应一定是达到平衡状 态,必须反应前后两边气体计量数不等,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 A 、反应两边气体的计量数之和相等,故 B 不选;C 选;注意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是否有变化, 本题难度中 等. 11.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 B (g ) +C (s )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当温度升高时,其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 ( )A .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 A 为气体B .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 A 为气体C •在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的 C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压强的改变对该平衡移动无影响考点: 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平衡专题.分析: 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说明气体的质量增大,如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 A 应为非气态,如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 A 应为气态;对 于可逆反应,固体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解答: 解:A •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容器内气体的密 度增大,说明气体的质量增大,则A 应为气态才能符合,故 A 正确;B .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说明 气体的质量增大,则 A 应为非气态才能符合,故 B 错误; C.对于可逆反应,固体的量的多少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故C 错误;D. 无论A 的状态如何,该反应2A (?) ? B (g ) +C (s )是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 因此改变压强,平衡必然发生移动,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容器密度的变化, 答题时注意体会.1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N 2(g )+3H 2 (g ) ?2NH 3 (g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673K 、30MPa 下,n ( NH 3)和 n ( H 2)随时 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不选;B 、 反应两边气体的计量数之和相等,故C 、 反应两边气体的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故D 、 A 和 B 不能,故 D 不选; 故选 C .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A .点c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 .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C .点d (t i时刻)和点e (t2时刻)处n (N2)不同D .在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在N2 ( g) +3H2 (g) ? 2NH3 (g)反应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多,当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曲线为水平直线,以此判断题中各项.解答:解:A、c点反应物和生成物物质的量仍在变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所以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A错误;B、从a点到b点,氢气的物质的量在逐渐减少,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在逐渐减少,所以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在逐渐降低,即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故B正确.C、d点和e点都处于平衡状态,n (N2)不变,即d点和e点n (N2)相等,故C错误;D、在t2时刻,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所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D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分析图象中各物理量的变化曲线,把握平衡状态的特征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二、双选题(每小题有2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16分)13.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II in rvA .实验I :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 .实验H :酸性KMnO 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 .实验川: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 .实验W :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胶体的重要性质;硝酸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性质实验. 专题:压轴题;实验评价题.分析: A .溴和NaOH 反应,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B •浓硫酸和蔗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C.生成NO,根据NO的性质判断;D .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解答:解:A .溴和NaOH反应生成NaBr和NaBrO,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上层无色,故 A 错误;B .浓硫酸和蔗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碳不反应,故B 正确;C.生成NO, NO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故C错误;D .在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 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题目难度中等,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 学习中注意积累.14.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 .元素X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C .元素Y的单质只能与盐酸等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不能和碱反应D .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 2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分析:短周期元素,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是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则Y为Al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原子序数大于O,故Z处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Z 为S 元素;W 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原子序数小于碳,则W 是Li 元素,据此解答.解答:解:短周期元素,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X是C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则Y为Al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原子序数大于O,故Z处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Z为S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原子序数小于碳,则W 是Li 元素.A . W、X的氯化物分别为LiCI和CC14, Li +的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A 错误;B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故B正确;C.元素Y为铝,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故C错误;D .硫和碳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S2,故D正确;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 充分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推断元素的关键, 注意把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15•加 碘”食盐较多使用的碘酸钾(KI0 3),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 电极,以KI 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I 电解|KI+3H 20KIO 3+3H 2f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B .电解时,阳极反应是: 「- 6e 「+3H 2O —103「+6H +C •溶液调节至强酸性,对生产不利D •电解后阴极周围溶液的 pH 升高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由方程式额控制,KI 被氧化生成KI0 3,则石墨应为阳极,发生「- 6e 「+3H 2O —103「+6H +,阴极生成氢气,结合电极方程式解答该题.解答: 解:A •根据电池反应式知,阳极上碘离子放电生成碘酸根离子,则阳极应该为惰 性电极石墨,阴极为铁,故A 错误;B •电解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阳极上碘离子放电生成 KI0 3,电极反应为:I-6e 「+3H 20=l03「+6H +,故 B 正确;C . KI 和KI0 3在酸性溶液中放出氧化还原反应,不利于生产碘酸钾,故 C 正确;D .阴极发生2H ++2e -=H 2f ,氢离子浓度减小,pH 增大,故D 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为高频考点, 侧重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从化合价的角度判断电极反应,根据电池反应式判断阴阳极材料、电极反应,并结合盐的性质分析解答, 难度中等.16.甲醇、空气和强碱溶液做电解质的手机燃料电池中所发生的反应为: -議电 2-、 、2C032 +6H 2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充电 A .放电时,CH 30H 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 2 -B .放电时,负极反应为: CH 30H - 6e +80H — C03 +6H 20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 pH 逐渐增大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该燃料电池中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CH 30H - 6e +80H 「一 C032 +6H 20 ,电极反应式为02+2H 2O+4e=4OH -,充电时阴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与放电时负极、 正极上电极反应式正好相反,据此分析解答.解答: 解:A .放电时,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甲醇参与反应的电极是负极,故 A 错误;- - 2 -B .放电时,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CH 30H - 6e +80H — C03+6H 20,故B 正确;C .充电时,电池反应式为 2CO 3 +6H 2O=2CH 3OH+3O 2+4OH ,有氢氧根离子生成,所以 溶液碱性增大,pH 增大,故C 正确;D .标况下11.2L 氧气物质的量是 0.5mol ,放电时,每通入标况下 11.2L 02完全反应转移电 子物质的量=0.5mol >4=2mol ,故D 错误; 故选BC .2CH 30H+302+40HD .放电时,每通入标况下11.2L 0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1mol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 为高频考点,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解本题关键, 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要结合电解质溶液酸碱性书写,题目难度不大.(3) 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 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增加 d (4) 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N”).此反应在该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原因是熵 _效应大于焓效应.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 百分含量不变, 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由此进行判断; 达式中,并根据平衡数据来计算;(3)根据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来回答判断;(4)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以及反应前后气体量的变化来确定焓变和熵变的符号 该温度下能自发进行原因是 △ G v 0.二、第II 卷(本卷共计48分)17.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 2COONH 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 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CO 2 (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C 平衡总压 强 /kPa平衡气体 总浓度/ mol?L 「1 2.4X33.4X34.8X 36.8X39.4X 3NH 2COONH 4 (s ) ? 2NH 3 (g )15.0 20.0 25.0 30.0 35.0 5.78.312.017.124.010 10 10 1010(1 )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A . 2v ( NH 3) =v (CO 2) B. 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 •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2) 该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时的分解平衡常数:BCc 2(NH3)?c (CO2),根据表中数据, 1.6X10「8 ( mol?L 一1) 3.(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列式计算25.0 C 25.0C 下达到分解 增加”减少”或不变”);△ H 二0 (填“或N”),熵变△ S 三0 (填“或(2)化学平衡常数K各个生成物平衡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固体和纯溶剂不列入表。
深圳高级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深圳高级中学2024届化学高一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 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乙醇分子中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B .和浓H 2SO 4共热到170 ℃时键②和⑤断裂,和浓H 2SO 4共热到140 ℃时键①②断裂C .乙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键①②断裂D .在Ag 催化下与O 2反应时键①和③断裂2、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①食盐;②乙醇;③氢氧化铜;④金属铝;⑤氧化镁;⑥碳酸钙A .①③④⑤⑥B .②③④⑤⑥C .①②④⑤⑥D .全部3、中国最新战机歼-31使用了高强度、耐高温的钛合金材料,工业上冶炼钛的反应如下:42TiCl +2Mg Ti+2MgCl 高温,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4TiCl 是还原剂B .Mg 被氧化C .4TiCl 发生氧化反应D .Mg 得到电子4、某鱼雷采用 Al-Ag 2O 动力电池,以溶解有氢氧化钾的流动海水为电解液,电池反应为:2Al+3Ag 2O+2KOH═6Ag+2KAlO 2+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g 2O 为电池的负极B .Al 在电池反应中被氧化C .该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 .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pH 增大5、下列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CH2=CH2 + HCl CH3CH2ClB.CH3CH3 + Cl2CH3CH2Cl + HClC.C2H5OH + 3O22CO2 + 3H2OD.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C4H9Cl有4种同分异构体B.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都是化学变化C.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8、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是氢氧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为:2H2+O2==2H2O,电解液为KOH,反应保持在较高温度,使H2O蒸发。
广东省深圳市市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市高级中学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同温同压下,容器A中HCl与容器B中NH3所含原子数相等,容器A与容器B的体积之比是A.1:4 B.4:1 C.1:2 D.2:1参考答案:D略2. 实验室用固态不纯氯化钠(含少量NH4HCO3和Na2SO4杂质)制取纯净氯化钠溶液。
下列操作可供选用:①逐滴加入稀盐酸;②煮沸;③加蒸馏水溶解;④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⑤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⑥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⑦过滤。
.上述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应是A. ①②⑤⑥⑦③④B. ③④⑥⑤⑦①②C. ④③⑥⑤⑦①②D. ④③⑤⑥⑦②①参考答案:C3. 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参考答案:A略4. 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以NH4Cl为原料,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NH3B.装置②装满水后由b口进气可收集H2、NO等气体C.装置③可用于制取、收集NO2D.装置④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5.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是()A.2Na2O2+2CO2=2Na2CO3+O2 B.2NaHCO3=Na2CO3+H2O+CO2↑C.4Fe(OH)2+O2+2H2O=4Fe(OH)3 D.Cl2+2KBr=Br2+2KCl参考答案:A【Ks5u解析】阴影部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A符合,选A。
6. 任何科学真理的发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奠定了代化学和物理学的理论基础。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周期表中的副族、Ⅷ族都是金属元素B.周期表中的ⅡA族都是金属元素C.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短周期D.周期表中的0族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参考答案:CA.周期表中的副族、Ⅷ族为过渡金属元素,都为金属,故A正确;B.周期表中的ⅡA族包括Be、Mg、Ca、Cs、Ba等,都为金属元素,故B正确;C.非金属元素位于P区,包括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故C错误;D.周期表中的0族元素包括He、Ne、Ar、Kr、Xe、Rn等,都为非金属元素,故D正确。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1415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14-15学年高一 下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K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OH - B.Fe 2+H +N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Na + Cu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Al 3+ Ba 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l -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问题。
N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与OH -反应可生成一水合氨,故A 错。
Fe 2+ 与 H + 、N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 错。
Ba 2+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故D 错。
故该题选C 。
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78gNa 2O 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 B.常温常压下,8g O 3所含电子数为4n AC.0.1mol/L 的Na 2CO 3溶液中所含Na +数目为0.2n AD.标准状况下,22.4L CCl 4含CCl 4分子数为n A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常温下,78gNa 2O 2与1mol 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 ,故A 错。
8g 臭氧中含有8g 氧原子,含有0.5mol 氧原子,所含电子数为4n A ,故B 正确。
没有Na 2CO 3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故C 错。
标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故D 错。
3.下列叙述I 和II 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SO2可使溴水褪色B 非金属性:F>Cl 酸性:HF>HClCSi是半导体Si用于制造光导纤维D 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35Cl和37Cl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因果关系的判断。
SO2可使溴水褪色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A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14-15学年高一下期期末化学试题(解析版)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K+ OH-B.Fe2+H+NC.Na+Cu2+D.Al3+Ba2+ Cl-【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问题。
N与OH-反应可生成一水合氨,故A错。
Fe2+与H+、N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
Ba2+与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故D错。
故该题选C。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78gNa2O2与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B.常温常压下,8g O3所含电子数为4n AC.0.1mol/L的Na2CO3溶液中所含Na+数目为0.2n AD.标准状况下,22.4L CCl4含CCl4分子数为n A【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常温下,78gNa2O2与1mol足量的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故A错。
8g臭氧中含有8g氧原子,含有0.5mol氧原子,所含电子数为4n A,故B正确。
没有Na2CO3溶液的体积,不能计算,故C错。
标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四氯化碳的物质的量,故D错。
3.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因果关系的判断。
SO 2可使溴水褪色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A 错。
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但其氢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强,酸性:HF HCl ,故B 错。
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C 错。
35Cl 和37Cl 互为同位素,同位素的化学性质几乎相同,故D 正确。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要保护的金属与直流电负极相连,这种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电解池原理。
铜、铁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稀硫酸是电解质溶液,三者共同形成原电池,铁片上发生氧化反应Fe-2e-Fe 2+,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2H ++2e-H 2↑,故A 正确,不选。
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锌片上发生的反应为Zn-2e-Zn 2+,铁片上发生的反应为Zn 2++2e -Zn ,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故B 正确,不选。
把要保护的金属与直流电负极相连,这种方法叫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C 错,选C 。
锌置换出铜,形成许多微小的原电池,发生原电池反应,加快反应速率,故D 正确,不选。
5.下列叙述I 和II 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得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含【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因果关系的判断。
铜丝深入稀硝酸溶液中,溶液变蓝,铜丝与硝酸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A 错。
把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蔗糖变黑膨胀,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B 错。
铜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体现了Fe 3+的氧化性,故C 正确。
向某溶液加入Ba(NO 3)2溶液,再加入足量稀HCl ,得到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含或Ag +,故D 错。
6.市场上常用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LiC 6+2Li 0.35NiO 2 2Li 0.85NiO 2+C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B.放电时,Li +向负极移动C.充电时,电极Li 0.85NiO 2质量会减小D.放电时,负极的反应为:LiC 6-e -Li ++C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
Li很活泼,会与水反应,不能用水溶液,故A 正确,不选。
放电时为原电池,Li+向正极移动,故B错,选B。
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Li0.85NiO2-e-2Li0.35NiO2+Li+,所以电极Li0.85NiO2质量会减小,故C正确,不选。
根据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LiC6+2Li0.35NiO22Li0.85NiO2+C6,可知,放电时,负极反应:LiC6-e-Li++C6,正极反应:2Li0.35NiO2+e-+Li+2Li0.85NiO2,故D正确,不选。
7.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电解池的原理。
电解池中,阳极如果不是惰性材料,会先放电被氧化,所以Fe先放电,无法电解Al2O3,要用石墨电极,故A错,选A。
精炼铜必须用精铜作阴极,才能达到精炼的目的,故B正确,不选。
电解饱和食盐水,是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故C正确,不选。
镀锌时,用锌板作阳极,以保证溶液中c(Zn2+)不变。
故D正确,不选。
8.为了使埋在地下的钢管不易生锈,设计了如下几种方案,将钢管:①用导线与铅板连接②用导线与锌板连接③用导线与碳棒连接④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⑤直流电源正极连接,其中可采取的方法是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⑤【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将钢管用导线与铅板连接,由于铁的还原性大于铅,则铁与铅构成原电池,铁为负极被腐蚀,故①错。
将钢管用导线与锌板连接,锌、铁构成原电池,锌为负极被腐蚀,铁为正极被保护,故②对。
将钢管用导线与碳棒连接,铁、碳构成原电池,铁为负极被腐蚀,故③错。
将钢管与直流电源负极连接,这种方法叫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④对。
将钢管与直流电源正极连接,则铁放电被腐蚀,故⑤错。
故该题选B。
9.四个试管中都装有5mL 0.1mol/L Na2S2O3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下加入0.1mol/L的硫酸和一定量水,最先出现浑浊的是A.20℃,8 mL硫酸,2 mL水B.20℃,5 mL硫酸,5 mL水C.30℃,8 mL硫酸,2 mL水D.30℃,3 mL硫酸,7 mL水【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题中C、D温度较A、B高,则C、D反应速率较大,而C、D相比较,C浓度较大,则C反应速率最大,故该题选C。
10.在恒温、恒容下,当反应容器内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下列可逆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的是A.3M(g)+2N(g)P(g)+4Q(g)B.M(g)+2N(g)3P(g)+Q(s)C.M(g)+N(g)P(g)D.以上都达到平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A和B都是反应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不管是否达到平衡,定容容器内的压强都不会改变。
而C是体积变化的化学反应,只有达到平衡时压强才不随时间变化。
故该题选C。
1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B(g)+C(s),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为气态B.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C.在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改变压强一定对该平衡的移动无影响【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因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平衡正向移动,A为气态,根据ρ=,m减小,V不变,所以密度减小,故A错。
因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若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平衡逆向移动,A 为气态,根据ρ=,m增大,V不变,所以密度增大,故B正确。
在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由于C是固体,所以C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故C错。
无论A的状态如何,该反应2A(?)B(g)+C(s)是前后气体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因此改变压强,平衡必然发生移动,故D错。
1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 2NH3(g),在温度673 K、压强30 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c点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a点处正反应速率比b点处的大C.d点(t1时刻)和e点(t2时刻)处n(N2)不同D.t2点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知识。
c点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氮气和氨气的浓度相等,故A错。
a点处正反应速率比b点处的大,故B正确。
d点和e点都处于平衡状态,n(N2)不变,d点和e点n(N2)相等,故C错。
t2点时刻,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故C错。
二、双选题:13.下列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实验II: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C.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实验IV: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了实验现象预测的判断。
溴和NaOH反应生成NaBr和NaBrO,苯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上层无色,故A错。
浓硫酸和蔗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二氧化碳不反应,故B正确。
生成NO,NO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为红棕色,故C错。
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生成氢氧化铁胶体,光束通过氢氧化铁胶体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14.短周期元素W、X、Y和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W是制备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W、X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B.元素X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C.元素Y的单质只能与盐酸等酸反应生成氢气,而不能和碱反应D.元素Z可与元素X形成共价化合物XZ2【答案】AC【解析】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知识。
金属W是一种制备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应为Li,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应为C元素,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应为Al元素,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应为S元素。
W的氯化物为LiCl,则Li+的最外层只有两个电子,故A错,选A。
碳的一种单质金刚石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故B正确,不选。
元素Y为铝,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故C错,选C。
硫和碳可形成共价化合物CS2,故D正确,不选。
15.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
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XKKI + 3H2OKIO3 + 3H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B.电解时,阳极反应是:I-– 6e - + 3H2O I + 6H+C.溶液调节至强酸性,对生产有利D.电解前后溶液的pH几乎不变【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了电解池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