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第十一单元 第一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政策法规支持及执行情况
国家政策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水土保持 的政策法规,如《水土保持法》 等,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法律
保障。
地方政策
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 规划,推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
开展。
执行情况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履行职 责,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 政策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同时, 广泛宣传水土保持知识,提高公
社会经济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区域经济发 展等
练习题巩固与提高
• 练习题一: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 答案: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加剧沟壑纵横的地表
形态;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 • 练习题二:分析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及其作用。 • 答案: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可以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减缓
生态移民与扶贫相结合
将生态脆弱地区的居民迁移到条件较好的地区, 同时实施扶贫政策,改善移民生活条件,减轻对 原居住地的环境压力。
国际先进经验引入
土壤保持技术
01
引进国际先进的土壤保持技术,如土壤稳定剂、土壤改良剂等
,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
植被恢复技术
02
借鉴国际先进的植被恢复技术,如草种选育、树种搭配等,提
0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分析
水土流失原因剖析
自然因素
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降雨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易侵蚀,加之植 被稀少,导致该地区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人为因素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 失。
水土流失程度评估
土壤侵蚀模数高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模数普遍较高,部分地区甚至达到了每年每平方公里数万 吨的惊人程度。

公开课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公开课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形成“地上悬河”
环境—— 生态环境恶化,
诱发或加剧自然灾害
三、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特殊的地理位置
地形: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过渡性 西高东低,地形坡度大, 坡面物质不稳定 干湿状况:从湿润向干旱过渡
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 覆盖率低(多为次生灌丛 和低矮树木),削减降雨 和径流的能力低 农业:从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
自然原因
特殊的地理位置——过渡地带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易受侵蚀 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地质灾害频繁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人为原因
(主要原因) 破 坏 植 被
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轮荒耕作制度 开垦耕种
几年后
肥力耗尽 弃耕撂荒 另垦新地
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开 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
巩固自测
5、开矿也能造成水土流失,是因为( A、小煤矿的开采效率太低,浪费严重 )
B、为了挖煤,人们采用轮荒等耕作制度
开挖原生地面,破坏 地表植被,降低土壤 抗侵蚀能力 产生新的水土流失物 源和触发机制
水土流失加剧, 河流含沙量增多
三、水土流失的成因
自然原因
特殊的地理位置——过渡地带 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易受侵蚀 降水集中于夏季,多暴雨 地质灾害频繁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1.轮荒耕作、过度放牧 2.露天开矿 3.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
水土流失: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作用下,其结构发生 (狭义) 破碎和松散,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
一、黄土高原的概况
40
35
河口
孟津
一、黄土高原的概况
1.位置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地处黄河中上游 与海河上游地区。

【高中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ppt1

【高中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ppt1

(2)兴修水库(沟谷)
思考:兴修水库有何 作用?
(3)修筑水平梯田(缓坡)
思考:在坡地修梯田 有何作用?
(4)平整土地(塬面)
田埂 水平梯田剖面示意图
2、生物措施。提高 植被覆盖率 是治理水土流失 的根本措施之一。 不适宜耕种的地区退 耕 还 林 还 草 ,恢 复 地表植被 。 有条件的地区大力 种草植树 ,实行 乔、灌、草结 合,增加 土壤有机质和团粒结 ,提高土壤的 抗侵蚀能力 构 防止 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击 。
黄土高原人民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 伴随着退耕还林还草项目的实施,栽植既有利于恢复 植被又有效益的经济林,已成为黄土高原农民的首选。仅 陕北地区就栽植果树70多万公顷,年产苹果、红枣400多 万吨。此外各地还结合生态环境重点县项目、黄河水土保 持生态工程等项目的建设,积极开展畜牧和加工等产业, 鄂尔多斯高原在禁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舍饲养羊和羊绒 加工业,建成了鄂尔多斯羊绒衫厂。 各地将市场机制引入生态建设中,采取谁造林谁受益 的办法,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承包经营“四荒”,形成了 多方投资开发生态产业的新趋势,许多企业和个人纷纷将 资本投向荒山、荒漠,植树种草,发展生态产业。宁夏回 族自治区银广夏股份公司出巨资购买沙地10万亩,种植了 3万亩酿酒用的葡萄,200多万株树木以及药用麻黄草,建 成麻黄草基地和麻黄加工厂,每年收益数亿元。
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南小河综合治理为例
南泥湾
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工程措施
保塬
平整土地,增加 径流入渗,削减 地表径流 缓坡修筑水平梯 田,发展林果基 地 在主要沟道打坝 建库,拦泥蓄水
生物措施
营造防护林网,造林 以用材林和果林为主, 形成林粮间作、果粮 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 封坡育林育草,拦截、 涵蓄坡面径流 在各支沟分段营造防 护林,既固定了沟床, 又拦截了坡面和上游 的大量泥沙,稳定了 坡脚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4)目的: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配合当地群众脱 贫致富,最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2.具体措施 (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
__打_坝_建_库_ 固沟工程
营造防护林 修筑_水_平_梯_田 护坡工程 封坡育林育草
保塬工程 _平整_土地_ 营造护林网
地段
效果
拦泥蓄水 沟谷地段 防止沟谷继续
扩展
拦截、涵蓄坡
缓坡地段 面径流,发
展林果业生产
塬面
合理利用水土
提高劳动生产 效率
图解固沟、保塬、护坡
修筑梯田
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在什么地方修?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2)农业技术措施:
开展平整土地、 栽培种植、 田间管理、 增施肥料、轮作套种 等农耕农业,同时
壤约16亿吨。据此回答4~5题。
C 4.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 风力沉积
B.地势坦荡 地壳抬升
C.沟谷发育 流水侵蚀
D.波状起伏 风力侵蚀
D 5.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黄土高原的概况
海陆 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
位 位置 游地区。

纬度 位置
北纬300——400
范围:黄土高原东起_太__行__山_西至_日__月__山__
南至__秦__岭___北至 _长__城____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典型案例分析
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案例
通过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的综 合治理方式,成功控制了小流域的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 生产力和生态环境质量。
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案例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一种重要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通 过拦截泥沙、淤地造田,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农 业生产能力。
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水土流失治理地区给予经济补偿和政策扶持。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05 治理成效评价及存在问题
治理成效评价
1 2
植被覆盖度提高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 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显著提高,有效减少了水 土流失。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 原为例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 •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 治理措施与技术手段 • 治理成效评价及存在问题 • 未来发展趋势与策略建议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探讨黄土高原地区水 土流失的现状、成因 及危害
提出进一步加强水土 流失治理的建议和展 望
分析当前水土流失治 理的措施及其效果
黄土高原地区概况
01
02
03
04
地理位置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 地跨山西、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及河南等省区
气候特点
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集 中且多暴雨,蒸发量大
地貌特征
地形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 失严重
土壤特性
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 被侵蚀
02 水土流失现状及危害
水土流失现状
01
02

高二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的沉积B.流水的侵蚀C.断裂作用D.内力作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景观的主要形成原因,主要考查考生对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景观形成原因的认知水平。

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多降暴雨,雨水严重冲刷,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景观,故答案选B。

【考点】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景观的主要形成原因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对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景观形成原因的认知水平。

2.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十分尖锐的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资源开采过多B.工业污染日益加重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的原因,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向周围环境大势掠夺资源,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故答案选D。

【考点】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的原因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下列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叙述不正确的是()A.要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须植树种草B.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C.黄土高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水土流失会逐渐减轻D.大力加强煤炭开发地区的土地复垦工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水土保持,故A正确;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提高了土地的植被覆盖率,有利于水土保持,故B正确;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水土流失不会减轻,故C项叙述错误,答案选C;大力加强煤炭开发地区的土地复垦工作,有利于治理水土流失,故D正确。

第一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第一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
)
解析: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答案:A
思维流程
考点突破
主观大题
课时达标检测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结 束
(3)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 图中四点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A.A 点 B.B 点 C.C 点 ( D.D 点 )
解析:B 点位于沟头和防护埂之间,故在此种树可以缓解该 处的生态问题。 答案:B
可知,通过在流域出口处设臵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而获 得该流域年产沙量最可行,故选 D。答案:D
思维流程 考点突破 主观大题 课时达标检测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结 束
(3) 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 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
A.①
解析: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发生主要与地势起伏状况、降水多 少及降水强度、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土质等密切相关,因此 地理兴趣小组对小流域水土流失进行调查之前应优先收集调 查区的地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故选择 B。答案:B
思维流程 考点突破 主观大题 课时达标检测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结 束
(
)
C.溯源侵蚀 D.沟头崩塌 解析:读图可知,沟头位于沟的源头,故沟头防护工程可以防
止沟头的溯源侵蚀。答案:C
思维流程 考点突破 主观大题 课时达标检测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结 束
(2)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C.土壤盐渍化 B.土地荒漠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思维流程
考点突破
主观大题
课时达标检测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结 束

知识点测试: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知识点测试: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6.坡面上侵蚀强度受坡度、径流量、流速和植被覆盖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坡度在40°~90°时,坡度越大,受雨面积小,坡面径流量小,虽然径流流速大,但侵蚀强度较小,选项D符合题意。坡度大小对降水量和强度影响不大,排除A。坡度越大,坡面径流流速越大,排除B。坡度过大,不易生长植被,植被覆盖率不一定高,排除C。所以选D。
知识点测试: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单选题
水库消落区,又指涨落带或涨落区,是水库季节性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一段特殊区域。消落带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成为库区泥沙淤积的主要来源之一。以防洪为首要目的的长江三峡水库,其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相差近30米,消落带面积约350平方千米。左图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示意图,右图为被水淹没的(局部)库区消落带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D.开发人工浮岛,创建独特的水上花园景观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3~4题。
3.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
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
(1)与海南相比,分析广西成为我国“南菜北运”重要基地的优势条件。
(2)红水河流域是广西石漠化现象非常严重的地区,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请指出石漠化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危害并提出应对措施。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全省财政收入约96写由关中和陕北两大地理单元提供。“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逐渐扩大。下图为陕西省经济发展部分影响因素分布图,下表为陕西省北部M县2018年经济结构简表。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保持水土
为中心。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小结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D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工程措施
在缓坡地段,实施封坡育林育草和修筑水平梯田相结合 “护坡工程” 在黄土塬上,平整土地,营造护林网,合理利用水土 “固沟工程” “保塬工程” 打坝建库——既拦泥蓄水,又防止沟谷继续扩展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流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东部季风区
东部季风 (1)从三大自然区域看,图一所示区域位于 区; 从阶梯位置看,位于第 第二级 阶梯,甲山脉两侧的地形单元 分别是 华北平原 和 黄土高原 。
(2)20世纪末,黄河下游河段每到冬春季节常常出现断流现象, 有的年份,有的河段甚至夏季也会断流,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 A.沿岸工农业发展,任意节流、储水现象严重 B.黄河流域旱情严重 C.大量降水下渗成为地下水导致断流 D.黄河下游没有大的支流汇入
A地
秦汉以来黄土高原经历了三次滥伐滥垦高潮
第一次:秦汉时期的大规模“屯垦”(边防军有组 织大垦荒)和“移民实边”开垦。这次大“屯垦”使晋 北陕北的森林遭到大规模破坏。 第二次:明王朝推行的大规模“屯垦”,使黄土高 原北部的生态环境遭到空前浩劫。据考证,明初在黄土 高原北部陕北(延安、绥德、榆林地区)和晋北大力推行 “屯田”制,竟强行规定每位边防战士毁林开荒任务。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明代推行“屯田”制对环境破坏 之严重。 第三次:清代曾推行奖励垦荒制度,垦荒范畴自陕 北、晋北而北移至内蒙古南部,黄土高原北部和鄂尔多 斯高原数以百万亩计的草原被开垦为农田,使大面积的 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固沟工程”)
淤地坝
工程措施——打坝淤地
坝地玉米
工程措施——打坝建库
打坝淤地有何作用?
淤地坝
1、拦蓄泥沙,防 止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2、坝上泥沙淤积 成“坝地”,土层深 厚,土质良好。
坝地玉米
2008年6月25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在内蒙古自 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淤地坝建 设管理座谈会。黄委水土保持局、黄河上中游管 理局,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甘肃、青海、 宁夏等省(区)水利厅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 议。 会议指出要坚持综合治理,以淤地坝建设 为主,沟坡兼治,建立科学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体系。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区域背景-------位置及范围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图片点击可放大)
乌鞘岭
长城 太 行 山
日 月 山
秦岭
太行山 西至 _______ 日月山 黄土高原东起______ 秦岭 南至 _______ 北至 长城 _______,跨越了 山西省 、 _______ 陕西省 、 _____________ 宁夏回族自治区 、 _______ 甘肃省 等省。 ________
黄土高原的成因中,其中“风成说 _______” 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 中亚、蒙古 等地的 黄土物质是从___________ 荒漠、戈壁 __________吹来的。
黄土高原的概况
位置 范围
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地区 和海河上游地区 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 秦岭以北 省区的大部或一部分
工程措施
水 土 流 失 的 治 理
农业技术措施

2019_2020版高中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讲义(含解析)鲁教版必修3

2019_2020版高中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讲义(含解析)鲁教版必修3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1.黄土高原概况(1)范围:A 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B 秦岭以北。

(2)地貌特征:厚层黄土覆盖(风力沉积),沟谷发育,地表破碎(流水侵蚀)。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概述: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主要表现①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②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③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1)地理位置的过渡性:处于从平原向山地高原、从湿润区向干旱区、从森林向草原、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的地区,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2)土壤质地的特殊性:黄土土质比较疏松,黄土层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

(3)降水的不均匀性: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4)地质灾害的多发性:地质灾害频繁,滑坡、塌陷、泥石流加剧了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1)根本原因: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均耕地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2)直接原因⎩⎪⎨⎪⎧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采用轮荒的耕作制度;露天 开矿,开挖地表土;无计划地建窑洞、修路、建设水利设施等破坏植被:农业垦荒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历史 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原因三、水土流失的治理1.基本理论(1)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2)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压缩耕作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开展煤炭开发地区土地复垦工作(3)综合治理“三结合”原则⎩⎪⎨⎪⎧ 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2.具体措施(1)工程措施(2)农业技术措施(耕作区)⎩⎪⎨⎪⎧ 管理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 理、增施肥料、轮作套种等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 滴灌技术、科学施肥等。

高一地理必修3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高一地理必修3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地理必修3区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原为例⾼⼀地理必修3 区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原为例1、黄⼟⾼原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地区,⼀般泛指太⾏⼭以西,⽇⽉⼭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区域。

⾯积达30多万平⽅千⽶。

2、黄⼟⾼原是风⼒沉积作⽤形成的。

3、黄⼟⾼原表⾯千沟万壑、⽀离破碎(流⽔侵蚀作⽤),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4、⽔⼟流失的危害:(1)使耕地⼟层变薄,养分流失,农作物减产(2)黄河泥沙剧增,下游形成“地上悬河”(3)造成⽣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然灾害。

5、⽔⼟流失的成因:(1)⾃然原因:位于各地理要素的交错地带,⽣态环境⽐较脆弱;黄⼟质地疏松;降⽔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地质灾害频繁。

(2)⼈为原因:不合理的⼟地利⽤(轮荒和露天开矿)和破坏植被。

6、⽔⼟流失的治理必须从合理利⽤⼟地着⼿,调整⼟地利⽤结构,因地制宜安排农业⽣产,实⾏农林牧综合发展;要以⽔⼟保持为中⼼,压缩耕作⽤地,改⼟与治⽔相结合,逐步建⽴旱涝保收、⾼产稳产的基本农⽥;扩⼤林草种植⾯积,改善天然草场质量;⼤⼒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地复垦⼯作。

7、综合治理要坚持的“三结合”原则:林草、⼯程与耕地措施相结合;经济、社会与⽣态效益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8、⽔⼟流失⼩流域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1)⼯程措施:保塬、护坡、固沟。

(2)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3)⽣物措施:提⾼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流失的根本措施之⼀。

第⼆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1、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莱茵河下游的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2、鲁尔区兴起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近;⽔源充沛;⽔陆交通便利;市场⼴阔3、鲁尔区煤炭的特点:埋藏深、品种多、煤质好4、鲁尔区经济结构以重化⼯业为主,煤炭、钢铁是主导产业5、鲁尔区是德国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重型机械制造基地6、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环境恶化;传统产业衰落7、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经济结构单⼀;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命的冲击;8、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改造传统产业,⼤⼒扶持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空间(3)补充:(调整产业布局;发展科技;完善交通)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北调为例1、我国⽔资源的时空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2、我国⽔资源总量居于世界第六,(巴西、俄罗斯、加拿⼤、美国、印度尼西亚)3、我国⽔⼟资源配合情况:北⽅⽔少地多;南⽅⽔多地少。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件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件

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综合发展
建设基本农田
探究4:水土 流失的治理
确定中心
加强水土 保持工作
扩大林草面积 煤区复垦工作
综合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
具体措施
工程、生物、农技
区域可持续发展
实例: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重点—保持水土 措施—“三结合”
成果显,奔小康 区域可持续发展
1、下图为“黄土高原 土地利用情况示意图”, 读后回答: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 暴雨 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和 土质疏松 __________ , 毁林开荒 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 (2)水土流失的危害是 耕地减少 河床淤积 __________、________。 (3)为防止水土流失可采 取的措施是①__________; 打坝建库 ②__________,其中②的 (4)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植树种林 作用主要是 A.广泛分布的黄土是当地岩石的风化物 __________________ B.沟壑纵横的地表是风力侵蚀的结果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C.黄土高原是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___。 发展多种经营 D.黄土高原应大力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
植树(乔、灌木)、种草
深耕改土
蓄水保土, 发展多种经营。 蓄水保土, 提高肥力, 充分利用光热。
农技 措施
科学施肥 选育良种 地膜覆盖 轮作套种
淤地坝
是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 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 淤地坝建设工程地坝是黄土高原区人民群众在长期同水土流失斗争 实践中创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既能拦截泥沙、保持水土,又能淤地造田、 增产粮食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

高中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件

高中地理-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件
【解题思路】这个题目已经说出了有地形图,分析四个选项, 只有降水量和水土流失关系最密切,所以选B。
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 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
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D )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水土流失造成地表侵蚀,故①为 地表侵蚀;土壤退化后会使植被 条件变差,故③为植被条件差。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回答 1~2题。
1.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
”顺序排列的是( D )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①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治理问题。
【解题思路】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根据图,反坡梯田的水会 反向流动,能够有效的保水保土,故A项正确;B项,应该为修筑难度较大;C项 ,梯田整体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反坡梯田有一定坡度,更不适于机械化; D项,有一定坡度,水会定向流动,同样不利于灌溉施肥。
【解题思路】根据左图可知,坡式梯田出现在整体坡度较均匀且 坡度较缓的地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的区别在于水平梯田分布 在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出现在坡度较陡,并且田面坡向与 山坡坡向相反。图中甲处,在大约15m长度内,陡坡落差5米,坡 度较小,且有明显的陡缓之分。
4、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选 择 题 和 综 合 题 都 经 常 涉 及 , 属 高 频 考 点 。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参考资料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参考资料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参考资料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黄土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大面积黄土覆盖的高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

高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富达1OOO〜2000米。

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

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1 .地质与地貌黄土庙原在构造上可以六盘山为界,分为两部分。

东部为鄂尔多斯台地,西部属祁连山褶皱带。

位于吕梁山至六盘山之间的鄂尔多斯台地,从中寒武世到中奥陶世,是一个沉降区,长期受到海水的淹没,沉积了巨厚的海相沉积物。

晚奥陶世时,地壳上升,直至中石炭世开始,再行下降,造成海陆相交的石炭二叠纪地层,其中含有数层煤层。

到三叠纪后期,在潮湿的气候和低下的地形条件下,陆地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低下的地方分布有湖泊,滋生着淡水动物。

因此,在三叠纪后期的地层中,夹有含油层和油页岩层,成为鄂尔多斯台地上最重要的矿产。

黄土高原古地形的基本轮廓是在白垩纪燕山运动后形成的。

高原上的主要山脉太行山、吕梁山和六盘山把高原分割成3部分。

(1)山西高原。

吕梁山以东至太行山西麓,有许多褶皱断块山岭和断陷盆地,主峰海拔均超过2OOO米,山地下部多为黄土覆盖。

(2)陕甘黄土高原。

吕梁山和六盘山之间黄土连续分布,厚度很大,其堆积顶面海拔一般在IoOO〜1300米,是我国黄土自然地理特征最典型的地区。

(3)陇西高原。

六盘山以西,高原海拔约2000米,黄土厚度逐渐增大,成为波状起伏的岭谷。

黄土高原上还有许多地貌迥然有别的姬、梁、郎等高原沟间地,以及为数众多的大小沟谷。

2 .气候与水文黄土高原暖温带半湿润至半干旱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雨量稀少,变率大;日光充足,日照时数多,热量条件较优越(见下表)。

黄土高原的水系以黄河为骨干。

发源于黄土高原的河流较多,约有200条,较大的有跳河、祖厉河、清水河、黄甫川、窟野河、无定河、北洛河、渭河、沁河、汾河等,河川径流不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物质条件——土质疏松,为沙质沉积物 气候 植被 土壤发 土地多疏松 → → → 干旱 稀少 育较差 沙质沉积物 ③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的冬春季节,从而为风沙活 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重要影响因素——气候异常 本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气温的变率大;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 动和荒漠化进程,少雨年则加速荒漠化进程。
主干知识 自主排查
1.黄土高原概况 (1)范围: A太行山脉 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B秦岭 以北。 (2)地貌特征:厚层黄土覆盖(风力沉积), 沟谷 发育,地表破碎(流水侵蚀)。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概述:造成当地 生态环境 恶化,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2)主要表现 ①耕地 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 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②生态环境恶化,诱发和加剧 自然灾害 的发生。 ③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 ”,威胁两岸地区 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主干知识 自主排查
2.人为原因 人地矛盾生产力水平低 →土地所能供养的人口有限 (1) 日益突出人口迅速增长→ 人均耕地 不断减少 (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耕作 制度、生产建设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农业垦荒 规模的不断扩大、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 (3)破坏植被:
等。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不同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示意图
目录
CONTENTS
第十一单元 区域资源、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讲 区域水土流失及
1 主干知识 自主排查 2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其治理——以黄土高原
为例
3 课堂巩固 跟踪检测
[考纲展示]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 护措施。
主干知识 自主排查
[基础梳理]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黄土高原位置图
主干知识 自主排查
1.治理策略 调整 土地利用结构 (1)从合理利用土地着手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 农林牧 综合发展 压缩 耕作用地 以水土保持 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2) 为中心 开展矿区复垦工作
主干知识 自主排查
(3)以综合治理为手段 林草、工程与 耕作措施 相结合 ①原则经济、社会与 生态效益相结合 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改善 生态环境 ②目的配合当地群众 脱贫致富 最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典例 1
(2015· 高考上海卷)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
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 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 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答案] (1)名称:甲为黄土塬、乙为黄土梁、丙为黄土峁。 演变过程:由于黄土结构疏松,加之黄土高原地处东部季风区,降雨主要集 中在 7、8、9 月,多暴雨,易于形成冲沟,原始地表被破坏,形成黄土塬; 黄土塬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原有的及新形成的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 宽,顶部面积减小,变为长条形的黄土梁;黄土梁被后来形成的沟壑横向切 割,逐渐破碎,演变为黄土峁。 (2)不利影响: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 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 断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后三点任答 一点即可)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解析:第 1 题,①是我国的东北地区,②是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东北地区 土壤肥沃,而东南丘陵地区为红壤,土壤贫瘠, B 项正确。 ①区域为温带森 林带,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平原面积广阔。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以 季风水田农业为主,丘陵面积大。第 2 题,两地水土流失都是人类活动造成 的,东北是过度开垦黑土地造成的,东南丘陵是过度开垦荒地造成的,D 项 正确。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下图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两大水土流失分布区。读图,完成 1~2 题。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1.①②两区域中(
)
A.①区域陆地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②区域为热带雨林带 B.①区域土壤肥沃,②区域土壤贫瘠 C.①区域水稻种植业发达,②区域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D.①区域丘陵面积比重大,②区域平原面积比重大 2.①②两区域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 A.天然林草覆盖率低 B.开发历史悠久 C.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弱 D.人类活动强度过大 )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3)有利作用: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 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阻止地表形态破碎化; 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 有利于机械化耕作; 有利于农田灌溉。 (任答一点即可) 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 的耕作层。(任答一点即可)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 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径流的能力就越 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强
(2)人为因素: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主要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 开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2.水土流失的危害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 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3.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工程措施:采取“固沟、护坡、保塬工程”等,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 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2)生物措施:采取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恢复地表植被, 提高抗侵蚀能力。 (3)农业技术措施:因地制宜地开展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 料,以及轮作套种等农耕作业。同时,配合精心选育良种、发展地膜技术、 科学施肥等,以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发展生产。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2.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农作区 牧区草原 陆地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干旱的内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
答案:1.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D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考点二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1.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 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西北地区是全球相同纬度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严重的地带。干旱是本区 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下图: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2)人为因素 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形成荒漠化 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 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具体如下表所 示: 人为因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主要分布地区 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 主要危害 植被遭破坏 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
大力植树种草,实 防止暴雨对表层土的冲击,增加土壤 行乔、灌、草结合 有机质 和团粒结构,提高 抗侵蚀能力
主干知识 自主排查
3.成功模式——小流域综合治理
主干知识 自主排查
[知识结构]
主干知识 自主排查
[图文拓展] 1.黄土塬
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黄土桌状高地,塬是中国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 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已正式引入地貌学文献。从平 面上看, 黄土塬常呈花瓣状。 黄土塬顶面平坦, 坡度多为 1~ 3° , 边缘可达 5° 左右,周围为沟谷深切,黄土塬代表黄土的最高堆积面。现代侵蚀微弱,是 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农耕地所在。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考点一 1.水土流失的成因
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
(1)自然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其主要类型及影响如下表所示: 自然条件 气候 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 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地形 植被 土壤
核心考点 分层突破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 工矿交通建设中 不注意环保
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 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 区,特别是沙区边缘 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 地区 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 区 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 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土 壤次生盐渍化 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土地 沙化
主干知识 自主排查
2.日月山
主干知识 自主排查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南 40 公里,属祁连山脉,长 90 公里,最高海 拔为 4 877 米,青藏公路通过的日月山口的海拔为 3 520 米,是青海湖东部 的天然水坝。日月山不仅有恢宏的历史意义,它还有非常重大的地理意义。 它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上,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 区,是青海省内外流域的天然分界线,划分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平均海 拔 4 000 米左右,藏语称日月山为“尼玛达哇”,蒙古语称 “纳喇萨喇”, 都是太阳和月亮的意思。
主干知识 自主排查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地理位置特殊 黄土质地特殊 处于从平原 向山地高原、从湿润区向 干旱区 、从森林向 草原、从 农业区 向牧业区过渡的地带 黄土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土质疏松,孔隙很多, 极易遭受流水侵蚀 滑坡、塌陷、 泥石流 等时有发生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多集中于 夏季,且多暴雨 地质灾害频繁
主干知识 自主排查
2.具体措施 (1)工程措施:A固沟 、B护坡 、C保塬 。 (2)农业技术措施 ①管理措施:平整土地、 栽培种植 、田间管理、增施肥料 、轮作套种。 ②技术措施: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科学施肥。 ③目的: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 和发展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