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2018)
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扶贫行动三年(2018—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

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扶贫行动三年(2018—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18.08.10•【文号】水扶贫〔2018〕200号•【施行日期】2018.08.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移民与对口扶贫正文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利扶贫行动三年(2018—202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水扶贫〔2018〕200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根据党的十九大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我部制定了《水利扶贫行动三年(2018-2020年)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水利扶贫行动三年(2018-2020年)实施方案》是今后三年打好水利扶贫攻坚战的指导性文件。
各有关地方和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把水利扶贫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细化工作举措,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到2020年实现既定目标。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要尽快实化细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或计划并报水利部。
水利部2018年8月10日水利扶贫行动三年(2018-2020年)实施方案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制定水利扶贫行动三年(2018-2020年)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突出问题导向,聚焦深度贫困,强化主体责任,优化政策供给,着力推进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升贫困地区水利管理能力,着力加强水利扶贫工作作风建设,扎实推进行业扶贫、定点扶贫、片区联系、对口支援和革命老区"五位一体"水利扶贫各项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治理水土流失激活生态红利强化水土保持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

治理水土流失激活生态红利强化水土保持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隰县水利水保局【摘要】隰县地处晋西吕梁山南麓、临汾市西北部,属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的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土地总面积1 415.3 km2,水土流失面积占到82.9%.“十三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因地制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先后争取各级专项资金1.18亿元,重点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坝滩联合整治、坡耕地综合治理、沟坝地治理、黄土高原塬面保护、淤地坝除险加固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工程.截止2017年底,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94 km2,治理程度达到67.8%.介绍了紧扣“玉露香梨”产业发展为中心,实施精准脱贫攻坚,创新立体治理、产业助推两大水土保持模式,构建水土保持资金筹措“三力并举”、工程建设监督“三级联动”、治理成果管护“三轮驱动”三大机制实践经验.【期刊名称】《山西水土保持科技》【年(卷),期】2018(000)004【总页数】2页(P1-2)【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脱贫攻坚;玉露香梨;隰县【作者】隰县水利水保局【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隰县地处晋西吕梁山南麓、临汾市西北部,既是革命老区县、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中国好人县”,也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吕梁山片区特困县。
全县土地总面积1 415.3 km2,水土流失面积占到82.9%。
辖8个乡镇97个行政村,总人口10万人。
“十三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面提速,先后争取各级专项资金1.18亿元,重点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坝滩联合整治、坡耕地综合治理、沟坝地治理、黄土高原塬面保护、淤地坝除险加固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工程。
截止2017年底,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94 km2,治理程度达到67.8%。
2018年全县争取专项资金接近3 000万元,铺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28处,至9月底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的90%以上。
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19)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496

2024-2025学年冀教版(2019)必修3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49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关于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东部地带工业化进程快、城市化水平高B. 东部地带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C. 中、西部地带城市发展速度快,综合经济实力强D. 中、西部地带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2、与哈尔滨相比,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优势是①空气质量较好②对外交通便利③气温偏高④积雪时间长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3、下列关于东南亚与南亚地理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部分地区属高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B. 受热带季风影响,农业生产具有良好水热条件C. 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均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D. 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工业4、图a为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b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
长期的坡面耕作破坏生态平衡。
自1999年该区域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大范围坡耕地转为林草地,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弱,但坡面林地土壤出现明显干燥化趋势,给林木生长带来威胁,目前环境需要改善。
导致图b所示区域不同地形部位植被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热量B. 地形C. 水分D. 土壤肥力5、贸易争端是中美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
2018年5月以来,中美两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A. 简化海关进口手续B. 制定苛刻技术要求C. 增加相关环保指标D. 提高加征关税税率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读全国主要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最大的原因是什么?(2)松花江和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小的共同原因是____。
2018年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海南卷)

2018年高考地理真题(海南卷)煤炭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比例长期在60%以上。
近年来,为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和石油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我国大力发展煤制油技术和产业,成功解决了煤制油过程中高耗水、高污染和转换效率低等问题。
目前已在内蒙古、山西、宁夏、陕西、新疆、贵州等地布局了一批煤制油企业,规划2020年之前形成3 000万吨/年的产能。
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煤制油企业布局的区位指向是A.市场 B.原料C.交通 D.劳动力2.在地表水匮乏地区,煤制油企业长期用水宜采用的方式是A.循环用水 B.开发地下水C.远程调水 D.建地下水窖3.发展煤制油产业,可以A.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的问题B.减少我国对新能源开发的压力C.促进我国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D.增强我国主导国际石油市场的能力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
图1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
据此完成4~5题。
4.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A.公园 B.工业园区C.住宅 D.物流园区5.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A.仓储用地 B.公共绿地C.工业用地 D.居住用地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地处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森林覆盖率高,是传统的“木匠之乡”。
2008年后,大批在沿海务工的南康木匠返乡开办家具企业,木材从东南亚进口,产品面向中低端市场,销往全国各地。
2016年,南康已有家具企业7 500多家,从业人员40多万人,产值达1 010亿元。
据此完成6~7题。
6.南康木匠大批返乡开办家具企业的主要原因是A.南康资金雄厚 B.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C.南康木材丰富 D.沿海地区家具需求上升7.目前,南康家具产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是A.增加木材进口 B.挖掘本地市场C.加大宣传力度 D.组建企业集团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分析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分析摘要: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对于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
为了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水土保持工作的政策与方针。
但是由于土壤侵蚀问题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所以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防治。
本文以黄土高原为例,对其水土保持进行综合治理模式分析,提出若干建议,旨在逐步优化黄土高原生态环境。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创新模式前言:加强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力度,通过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意识,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有效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并且还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便能够让更多人能够认识到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及具体内容,进而使得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参与进来,共同努力完成水土保持工作任务。
一、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导致城市周边出现大量的乡村耕地被占用,这就会造成严重的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等不良后果。
所以,必须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以此来改善当地的自然条件,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的健康稳定发展。
另外,由于土壤侵蚀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想要彻底改变其现状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如果能够将一些先进技术应用到其中,那么将会取得良好效果。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历史演变(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历史沿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对于水土保持工作并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当时人们认为只要将土地上的植被进行恢复就可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想法逐渐被证明是错误的。
因此国家开始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期能够通过这些措施来减少泥沙流入河道中,以免造成淤积等问题。
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其他有效的措施,如修建水库和谷坊等,以此来拦截水流,从而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内容在对黄土高原地区进行水土保持工作时,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
2018-2019年初中地理四川中考精品汇编试卷【9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太阳挂在天空时间短,应是北半球的冬至日,通过图看到是逆时针旋转,由此可知地球仪的
上方是北极,丁图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丁图正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13.“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上所描述的大洲具有的特征是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以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4.环球网记者报道,菲律宾 ABS-CBN新闻网 5 月 3 日报道称,黄岩岛(位于北纬 15° 0,7′东
经 117°51′如,右图)附近海域的菲中对峙局面仍未结束,目前已经有
14 艘中国船只抵达这一
海域。 4 月 30 日,菲方也曾有 6 艘船只进入这一海域,但不清楚其目前的数量。(
15.读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8 分)
( 1)从等温线的弯曲状况看,北半球等温线较为弯曲,南半球等温线
是
。
,原因
( 2)气温从赤道向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
( 3)年平均气温在 20℃以上的地带大致相当于五带中的
于 带和 带, 0℃—20℃的地带,大致相当于
带和
带, 0℃以下的地带大致相当
——云南省腾冲的人口
3.由上图轮廓可知,甲是云南省,乙是广东省,丙是山东省,丁是黑龙江省。甲省和乙省部
分地区位于热带,可大面积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故答案为
A。
考点:本题考查辽阔的疆域、众多的人口。
4.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反映内容最详细的是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
40 %
2018中考难题(高中)区域地理问答专题(含解析)

第1页,共27页一、综合题(本大题共58小题,共580.0分) 1.读下列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甲中L 河段水电站分布密集的主要原因。
(2)说出河西走廊有色金属工业密集,但酸雨少的原因。
(3)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
分析说明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河西走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4)图乙中的河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1)此河段多流经峡谷地区,落差较大;且水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2)深处内陆,降水少。
(3)祁连山冰雪融水减少,使河西走廊的水资源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土地沙化 生态环境恶化。
(4)水源 引黄河水进行灌溉 导致土壤盐渍化;下游水资源短缺。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西藏西部和西北地区是西藏最重要的食盐产地,这里的食盐广泛的分布于湖边,根本就无须晒盐。
古代,西藏的壮民以十几户牧民为一个团队组织上百头牦牛和上千头绵羊,在冰雪消融的季节到西藏西部和西北地区运输食盐,在每年的秋季(青裸收获的季节)赶到藏东南的拉萨等地用食盐去交换粮食。
有的运输食盐的团队甚至走得更远。
这条古代食盐的商贸通道被称为“食盐之路”。
(1)指出西藏西部和西北部盛产食盐的原因。
(2)简析西藏牧民在夏半年运输食盐的优点。
(3)简述西藏牧民在食盐运输路线上遇到的主要困难。
(1)该地区多内流湖,湖水盐度高;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水分蒸发强烈,因而多盐.(2)该季节气候温暖,利于人类活动;夏半年沿途地区草料茂盛,满足牲畜饲料;积雪融水和降水多,水资源补给充足。
(3)气候多变,路途艰险;运输牲畜队伍庞大,食物补给困难;海拔高,缺氧且紫外线强烈;地质灾害多;食盐装卸过于耗时.3. 材料一:海南文昌是我国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
黄土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政策与管理研究Policy & Management Research引用格式:傅伯杰, 刘彦随, 曹智, 等. 黄土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3, 38(8): 1110-1117, doi: 10.16418/ j.issn.1000-3045.20230525001.Fu B J, Liu Y S, Cao Z, et al. Current conditions, issues, and suggestions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Loess Plateau.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23, 38(8): 1110-1117, doi: 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525001. (in Chinese)黄土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傅伯杰1,2*刘彦随3曹智3王壮壮1武旭同2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摘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与实施,促使黄土高原生态建设进入了生态治理成效巩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期。
文章系统总结了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和主要问题,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升、社会经济系统绿色转型、国土空间科学布局、全流域统筹协调治理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关键词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人地系统,乡村振兴,黄土高原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230525001CSTR32128.14.CASbulletin.20230525001黄土高原位于我国中北部、黄河中游地区,面积约64万平方千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 回顾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和黄土高原的实际,在影响水土 流失的诸因素中哪些是人类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人类无法 控制的?人类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1.
河口
观察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 水库的位置,思考两库面 临的严峻问题是什么。
2.
汾 河 桃花峪 洮河 渭河
这个问题对两库防洪、灌
溉、发电等功能有何影
响?
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
影响水资源的合 理和有效利用
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
蓄 清 排 浑
“调水调沙”就是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人为制造“洪水”冲刷河道,从而减少下游河道 淤积甚至达到冲淤平衡,遏止河床抬高。自2002年开始,黄河小浪底水库已连续实施了13 次汛前调水调沙,每年大约需要150亿立方米的水不排排沙入海。经过10年的“冲澡、净 身”,黄河累计入海总沙量达7.62亿吨,河道下游主槽河底高程平均被冲刷降低约2.03米。
打坝建库
防护林
黄土高原水 土流失的治 理工程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以来,植 被盖度从1999年的31.6%提高到2013 2000年至2015年,年均入黄泥沙量仅为2.64 年的59.6%,植被盖度增加28%。 亿吨,较天然来沙均值15.92亿吨减少83.6%
迁移应用 读“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 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 取不同措施。与治理措施相对 应的地点分别是: 答案 d 处:打坝淤地;________ ________ 处:植树种草; b c 处:修筑梯田;________ ________ 处:平整土地。 a
打 坝 淤 地 示 意
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
黄土高原的鱼鳞坑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农业技术措施——优化农业的生产条件,蓄水保土、提
高肥力、充分种用光热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阅读教材,观察右图,思考并讨论: 什么叫小流域? 在小流域的各个部分应分别采用 什么治理措施? 对水土流失为何要采用小 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
在开发本地矿产资源时带来的环境
问题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4)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中,有些地方只重视工程措施,而忽 视生物措施,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答案
解析
水土流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理,洪水和泥沙会冲毁工程,造成更大的危害。
图4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 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图4,完成 下列小题。 10.1975~2004年,该剖面 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 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11.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内容: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 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荒漠化、湿 地减少等),环境污染、资源开发问题(森林、湿地的不
合理开发)。
• 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
[课程标准]
工程措施——坡面修建水平梯田
坡 坡 面
面 水
水 流
流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在沟谷中修筑拦土坝
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
淤地坝 沟谷打坝淤地有何作用?
1. 拦蓄泥沙,防止泥沙流入下游河 中。 2. 坝上泥沙淤积成“坝地”,土层 深厚,土质良好。 3.改善生产条件,合理利用水土
(2)找位置。根据经纬度和区域轮廓,判断区域位置。
(3)找分布。图中有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有黄河中上游不同位置的 分布,找出不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分布区。
析 (1)析特征:根据区位条件分析区域的整体性特征。如该区域地处内
陆高原区、降水少、植被稀疏等。 (2)析原因: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植被等方面分析;人为原 因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等)。
答案
补充: 我国土地荒漠化与可持续发展
图表特征: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 害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 其广阔的干旱、半干旱及部分湿润、
半湿润地区存在严重的荒漠化问题,
危害着农田、牧场、交通及人民生
活,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和环境恶
化。中国荒漠化土地在地域上主要 分布在中国北方。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 题。
泥
B
沙
质 土
地
面
砾
质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
降雨量
动力条件
自然条件 影响水 土流失 的因素 人类活动
降水强度
地质活动 地表组成物质
地面条件
地貌形态
植被状况
通过改变地表植被状 况和地貌形态起作用
中国水土流失的现状
• 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 中国水土流失地区主要分布在耕垦历史较久的山 区和丘陵地带。
20 15 10 5 0 -5 -10
降水总量少(300-650mm之间), 且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 大,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陕 西 延 安
黄土高原的植被 说说植被对减少水土流失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植被覆盖 率(%)
20 0 60 80 >90
径流减少 率(%)
15 30 50 60 70
中国国家地理2017.10
地质活动
黄土高原构造运动强 烈,历史上多发地震, 加剧了黄土高原表面 的破碎和滑坡
新构造运动形成了现 代地形的基础,隆起 区现在是山地或高原, 沉降区是盆地或平原
黄土层剖面
分层堆积的 黄土,既形 成了色彩斑 斓的“画 卷”,又是 解读古气候 变化的“天 书”。
气候干冷期,黄土沉积速 率高,形成黄土层;在气 候湿润时期,植被覆盖率 高,成壤速度较快,黄土 沉积表层会发育为古土壤 层,下一个干冷时期到来 时,新沉积的黄土层又会 覆盖到古土壤层上
侵蚀减少 率(%)
30 50 85 89 95
植被减少使相同降水条件下河流径 流量加大,侵蚀加剧,“水”的流 失和“土”的流失量大大增加。 1. 阻挡雨水直接冲刷地表; 2. 降低流速,增加下渗,使土壤 涵养水分; 3. 还可过滤淤泥,固定和改良土 壤;从而大大减缓水土流失
陡坡开垦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 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为什么?
黄土高原的范围与地形
北方 1.黄土高原在我国____ 地区。 太行山,西 2.黄土高原东起_____ 长城 至_____ 岭;北以____ 为界连 乌鞘 秦 岭。 内蒙古高原,南抵____ 4.经纬度位置: 103°E-114°E
5.省级行政区
34°N-40°N
洲分布状况。
(1)简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自然成因。 答案
解析
深居内陆,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地 表植被稀疏;光照强,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岩石风化强烈;大风天 气多,风力作用强。
区域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 失,应采取哪些措施恢复 植被?
植 树 种 草
退 耕 还 林
退 牧 还 草
生物措施——增加地表植被覆
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
志丹县的护坡林
沟底防冲林
106° 图 例 河流 38° 苹果基地 北 高
110°
陕
黄
河
原
34°
渭
河
汉 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人为原因 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地表裸露,失去植被保护、土壤紧实度下 降、雨水、径流、风力直接侵蚀。加重、加速水土流失。
不合理的利用,如无规划的修建窑洞、修路、开矿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黄土的特性
降水集中,多暴雨 地质构造 自 然 原 因
植被稀少
黄 土 高 原 水 土 流 失
人 为 原 因
开垦陡坡 毁坏树木 过度放牧 和樵采 不合理的 利用土地
析 (3)析措施: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如旱地主要问题是水土
流失,应加强水土保持;沙地主要问题是土地沙漠化,应合理利用 草场。
答 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耕作和牧草地。
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水土保持。
读图训练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天山北侧,面积4.88万 平方千米,海拔300至600米,是中国第二大沙 漠。下图示意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局部及边缘绿
什么?
读图方法
(1) 找图例。找出图例中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主
要矿产资源。 (2) 找位置。根据经纬度和区域轮廓,判断区域位 置。
(3) 找分布。图中有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有黄河
中上游不同位置的分布,找出不同农业土地利用 类型的主要分布区。
读图方法
找 (1)找图例。找出图例中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主要矿产资源。
(1) 析特征:根据区位条件分析区域的整体性特征。 1. 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 如该区域地处内陆高原区、降水少、植被稀疏等。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 (2)析原因: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植被等方 2. 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 面分析;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 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