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S版语文五年级下册27凡卡公开课教学设计1
五年级下语文《凡卡》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五年级下语文《凡卡》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凡卡的形象特点。
1.3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2学会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凡卡生活的艰辛,培养同情心。
3.2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凡卡的形象。
1.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2.教学难点:2.1深入分析凡卡的心理变化。
2.2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简要介绍凡卡的故事背景。
1.2学生分享对凡卡的了解和感受。
2.自主学习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学生标注不理解的词语,查找字典或询问同学。
3.合作探讨3.1分组讨论,分析凡卡的形象特点。
4.课堂讲解4.1教师针对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讲解。
4.2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5.课堂练习5.1学生仿写一段描写自己熟悉的人或物的文字。
5.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6.拓展延伸6.1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7.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凡卡的读后感。
2.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写一篇关于自己熟悉的人或物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把握了凡卡的形象特点。
2.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但部分学生对于课文中的描写方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3.课后作业的布置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资源1.课文《凡卡》2.凡卡相关资料3.字典七、教学建议1.在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凡卡的故事背景。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7《凡卡》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k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27 凡卡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凡卡》这篇小说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本文表达上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辉映。
二是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本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凡卡生活的世界,让学生深切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感受沙皇统治的黑暗。
2.抓住文章的主要脉络和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品味语言,内化语言,培养语感。
3.感受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锈、佑、袄、鳅、跺、揍、撇、搅” ;会写“锈、佑、袄、跺、靴、揍、祷、撇、脏、揉、逮、搅、邮、炕” ;掌握“生锈、保佑、皮袄、跺脚、毡靴、祷告、撇嘴、打搅、邮筒、暖炕、不知不觉、结结实实、醉醺醺”等词语。
4.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1.课件。
2.查找契诃夫的资料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1.句子一:(展示课件第五屏)(1)学生读句子,用△标出表示老板动作的词语。
(2)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3)想象凡卡挨打时会是什么样子的?结合原因深入理解凡卡生活的苦。
(4)指导朗读。
2.句子二: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引导学生将“戳”进行换词比较,体会凡卡生活的苦。
3.句子三:吃的呢,简直没有……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27《凡卡》语文S版 (1)
《凡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及主要内容:(1)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它以真切细致的描写,深刻感人的内容,催人泪下的艺术魅力为课文的特点。
(2)文中有一幅彩图,体现了凡卡写信前的害怕,写信时的痛苦,以及哀求爷爷把他带回乡下去美好想象。
(3)这篇课文,主要讲在十九世纪后期的旧俄时代。
凡卡由农村来到城市的一鞋铺当学徒。
他受尽了种种折磨,过着十分痛苦的生活。
他写信告诉爷爷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流露出自己对献礼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努力让学生敞开心扉去触摸语言,去感受语言,去体悟语言,去潜心会文,使学生在沉浸于文本语言和情境的基础上,融入凡卡的情感世界,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领悟作者写作手法的匠心独运,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凡卡悲惨境遇的同情,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1、通过课前有效预习,能认识本课生字,结合语境理解生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外国优秀文学作品。
2、能找出课文中体现凡卡学徒生活悲惨的重点句段,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感受,有感情朗读,感受凡卡“连狗都不如”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同情心和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3、知道本课属于小说这一文学体裁,了解小说要素之一是塑造人物,体会小说中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和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1)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的苦难生活,通过凡卡的神态、动作、联想,了解凡卡的内心世界。
(2)这篇课文的难点是课文把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交*在一起,同时交替使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这种复杂的穿插和变化人称的写法是初次接触。
这是教材的难点。
教法与学法:教法要服务于学法,要体现和渗透学法。
教法要依据训练重点,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
《凡卡》这篇课文,我紧扣训练重点,依据课文内容和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教师情感,大胆处理教材,设计"以导助学,以情促学,以情促学,长文短讲,以读代讲"的教学学法。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7《凡卡》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e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1
语文(S)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7 凡卡
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1. 课件。 2. 查找契诃夫的资料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一) 教师展示作者照片, ( 展示课件第三 名作家? (二)介绍《凡卡》创作的时代背景。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资料的收集和交流,能使 设计说明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 配音朗读材料,生字词 PPT)
2. 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课前准备:
3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展示课件第三屏) (一)导语: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 对春雨,学生有着较 你喜欢春天吗?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春天的小雨滴 深的感性认识,通过动情 滴 滴》 。 请齐读课题两遍。 的导入,唤起学生对春雨 (二) 交流: 说说春天的小雨在你眼里是怎样的。 的记忆,激起他们的学习 (三)梳理:春天的小雨在同学们的眼里是那么 兴趣。 美丽、活泼,请带着欢快的语气再读课题,注意读好 “滴滴滴”三个字。 (四)导语:现在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春天 的小雨里,看看你都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 (一) ( 展示课件第四屏)带着思考,自由地读课 文。 (二)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1. ( 展示课件第五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识记情 况,正音。
6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3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语文教学设计
教 课 板 材:语文三年级下册 文:3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块:教学设计—教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7《凡卡》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3h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27凡卡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凡卡》这篇小说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本文表达上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辉映。
二是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本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 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凡卡生活的世界,让学生深切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感受沙皇统治的黑暗。
2. 抓住文章的主要脉络和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品味语言,内化语言,培养语感。
3. 感受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3. 帮助学生认识“锈、佑、袄、鳅、跺、揍、撇、搅” ;会写“锈、佑、袄、跺、靴、揍、祷、撇、脏、揉、逮、搅、邮、炕” ;掌握“生锈、保佑、皮袄、跺脚、毡靴、祷告、撇嘴、打搅、邮筒、暖炕、不知不觉、结结实实、醉醺醺”等词语。
4. 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1. 课件。
2. 查找契诃夫的资料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一)教师展示作者照片,(展示课件第三屏)谁能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一下这位著名作家?(二)介绍《凡卡》创作的时代背景。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读准文中出现的人名。
(二)检查易错的生字读音,理解生僻词语,如“楦头”“摩平”。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7《凡卡》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h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27 凡卡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凡卡》这篇小说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本文表达上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辉映。
二是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本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凡卡生活的世界,让学生深切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感受沙皇统治的黑暗。
2.抓住文章的主要脉络和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品味语言,内化语言,培养语感。
3.感受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锈、佑、袄、鳅、跺、揍、撇、搅” ;会写“锈、佑、袄、跺、靴、揍、祷、撇、脏、揉、逮、搅、邮、炕” ;掌握“生锈、保佑、皮袄、跺脚、毡靴、祷告、撇嘴、打搅、邮筒、暖炕、不知不觉、结结实实、醉醺醺”等词语。
4.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1.课件。
2.查找契诃夫的资料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1.句子一:(展示课件第五屏)(1)学生读句子,用△标出表示老板动作的词语。
(2)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3)想象凡卡挨打时会是什么样子的?结合原因深入理解凡卡生活的苦。
(4)指导朗读。
2.句子二: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引导学生将“戳”进行换词比较,体会凡卡生活的苦。
3.句子三:吃的呢,简直没有……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课文27《凡卡》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3.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关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
4.增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学会珍惜和感恩。
5.提高文学素养,培养高雅情趣,激发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他们对语文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个体差异较大。在学习课文《凡卡》时,部分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教师引导和点拨。此外,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价值观方面,正处于成长阶段,对于课文中传递的关爱、勇敢、善良等价值观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还需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4.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朗读比赛等形式,体验课文情感,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5.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和关爱的重要性。
5.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课文中的美好情感和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凡卡》的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把握课文的主旨和内涵。
2.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和运用能力。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手法表达情感和描绘形象。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以下几点:
1.针对学生语文基础的差异,采取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及教学反思课文27《凡卡》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1.音乐导入:播放俄罗斯民歌《凡卡》,让学生在优美旋律中进入学习状态。
2.图片展示:展示俄国沙皇时期的图片,让学生对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3.情感共鸣: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课文中所描绘的苦难生活,激发学生的同情心。
4.创设情境:宣布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问题探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维。
3.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课文内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讲授新知
1.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2.生字词学习: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内容解析: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旨。
4.情感剖析:教师分析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深入体会。
(三)学生小组讨论
1.问题提出: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3.了解俄国沙皇时期社会背景,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变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美好生活的情感态度。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爱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教学目标为导向,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着力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过程与方法,努力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与关爱,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获得成就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7《凡卡》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x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27 凡卡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凡卡》这篇小说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本文表达上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辉映。
二是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本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凡卡生活的世界,让学生深切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感受沙皇统治的黑暗。
2.抓住文章的主要脉络和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品味语言,内化语言,培养语感。
3.感受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锈、佑、袄、鳅、跺、揍、撇、搅” ;会写“锈、佑、袄、跺、靴、揍、祷、撇、脏、揉、逮、搅、邮、炕” ;掌握“生锈、保佑、皮袄、跺脚、毡靴、祷告、撇嘴、打搅、邮筒、暖炕、不知不觉、结结实实、醉醺醺”等词语。
4.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1.课件。
2.查找契诃夫的资料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1.句子一:(展示课件第五屏)(1)学生读句子,用△标出表示老板动作的词语。
(2)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3)想象凡卡挨打时会是什么样子的?结合原因深入理解凡卡生活的苦。
(4)指导朗读。
2.句子二: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引导学生将“戳”进行换词比较,体会凡卡生活的苦。
3.句子三:吃的呢,简直没有……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五年级下《凡卡》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
五年级下《凡卡》语文公开课教案课后反思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凡卡》一文,使学生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分析课文的能力,学会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关爱弱势群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关爱弱势群体。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介绍作者列夫托尔斯泰,引导学生了解其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板书课题《凡卡》,引导学生关注课文。
2.自主阅读a.凡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b.凡卡为什么离开家乡?c.凡卡在异乡的生活是怎样的?3.分析课文(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分析凡卡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以及他离开家乡的原因。
(2)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关注凡卡在异乡的生活,体会他的孤独、无助和渴望关爱的心情。
(2)讨论:如何关爱弱势群体,为凡卡这样的孩子提供帮助?(2)讨论:课文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中的重点段落。
(2)写一篇关于关爱弱势群体的心得体会。
四、课后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阅读、分析课文、情感体验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关爱弱势群体,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3.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思考、分享自己的感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不足之处:在分析课文时,部分学生对于关键词句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5.今后教学改进措施: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五、优秀教案展示1.教学目标明确,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7《凡卡》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c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27 凡卡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凡卡》这篇小说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本文表达上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辉映。
二是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本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凡卡生活的世界,让学生深切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感受沙皇统治的黑暗。
2.抓住文章的主要脉络和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品味语言,内化语言,培养语感。
3.感受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锈、佑、袄、鳅、跺、揍、撇、搅” ;会写“锈、佑、袄、跺、靴、揍、祷、撇、脏、揉、逮、搅、邮、炕” ;掌握“生锈、保佑、皮袄、跺脚、毡靴、祷告、撇嘴、打搅、邮筒、暖炕、不知不觉、结结实实、醉醺醺”等词语。
4.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1.课件。
2.查找契诃夫的资料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1.句子一:(展示课件第五屏)(1)学生读句子,用△标出表示老板动作的词语。
(2)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3)想象凡卡挨打时会是什么样子的?结合原因深入理解凡卡生活的苦。
(4)指导朗读。
2.句子二:她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
引导学生将“戳”进行换词比较,体会凡卡生活的苦。
3.句子三:吃的呢,简直没有……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7《凡卡》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g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27凡卡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凡卡》这篇小说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本文表达上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辉映。
二是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本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 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凡卡生活的世界,让学生深切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感受沙皇统治的黑暗。
2. 抓住文章的主要脉络和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品味语言,内化语言,培养语感。
3. 感受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3. 帮助学生认识“锈、佑、袄、鳅、跺、揍、撇、搅” ;会写“锈、佑、袄、跺、靴、揍、祷、撇、脏、揉、逮、搅、邮、炕” ;掌握“生锈、保佑、皮袄、跺脚、毡靴、祷告、撇嘴、打搅、邮筒、暖炕、不知不觉、结结实实、醉醺醺”等词语。
4. 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1. 课件。
2. 查找契诃夫的资料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一)教师展示作者照片,(展示课件第三屏)谁能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一下这位著名作家?(二)介绍《凡卡》创作的时代背景。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读准文中出现的人名。
(二)检查易错的生字读音,理解生僻词语,如“楦头”“摩平”。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7《凡卡》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u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文:27 凡卡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凡卡》这篇小说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本文表达上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辉映。
二是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本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凡卡生活的世界,让学生深切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感受沙皇统治的黑暗。
2.抓住文章的主要脉络和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品味语言,内化语言,培养语感。
3.感受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锈、佑、袄、鳅、跺、揍、撇、搅” ;会写“锈、佑、袄、跺、靴、揍、祷、撇、脏、揉、逮、搅、邮、炕” ;掌握“生锈、保佑、皮袄、跺脚、毡靴、祷告、撇嘴、打搅、邮筒、暖炕、不知不觉、结结实实、醉醺醺”等词语。
4.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1.课件。
2.查找契诃夫的资料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过程:例如:小屯()、挑剔()、甚()至、喜鹊()、左邻右舍()。
(3)请学生说说自己对词语的理解,教师。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7《凡卡》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1a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27凡卡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凡卡》这篇小说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本文表达上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辉映。
二是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本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 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凡卡生活的世界,让学生深切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感受沙皇统治的黑暗。
2. 抓住文章的主要脉络和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品味语言,内化语言,培养语感。
3. 感受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3. 帮助学生认识“锈、佑、袄、鳅、跺、揍、撇、搅” ;会写“锈、佑、袄、跺、靴、揍、祷、撇、脏、揉、逮、搅、邮、炕” ;掌握“生锈、保佑、皮袄、跺脚、毡靴、祷告、撇嘴、打搅、邮筒、暖炕、不知不觉、结结实实、醉醺醺”等词语。
4. 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1. 课件。
2. 查找契诃夫的资料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一)教师展示作者照片,(展示课件第三屏)谁能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一下这位著名作家?(二)介绍《凡卡》创作的时代背景。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读准文中出现的人名。
(二)检查易错的生字读音,理解生僻词语,如“楦头”“摩平”。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7《凡卡》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2h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27凡卡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凡卡》这篇小说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本文表达上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辉映。
二是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本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 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凡卡生活的世界,让学生深切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感受沙皇统治的黑暗。
2. 抓住文章的主要脉络和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品味语言,内化语言,培养语感。
3. 感受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3. 帮助学生认识“锈、佑、袄、鳅、跺、揍、撇、搅” ;会写“锈、佑、袄、跺、靴、揍、祷、撇、脏、揉、逮、搅、邮、炕” ;掌握“生锈、保佑、皮袄、跺脚、毡靴、祷告、撇嘴、打搅、邮筒、暖炕、不知不觉、结结实实、醉醺醺”等词语。
4. 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1. 课件。
2. 查找契诃夫的资料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一)教师展示作者照片,(展示课件第三屏)谁能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一下这位著名作家?(二)介绍《凡卡》创作的时代背景。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读准文中出现的人名。
(二)检查易错的生字读音,理解生僻词语,如“楦头”“摩平”。
《凡卡》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凡卡》公开课教案一等奖1、《凡卡》公开课教案一等奖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凡卡》公开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2、了解沙皇统治下俄国劳动人民的凄惨生活。
3、让同学领悟文章将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九岁时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是不是正享受着快乐的童年生活呢?在家是家长的宠儿,在学校有老师教你们知识。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同龄的小学徒凡卡他过着怎样的生活。
二、熟悉课文内容,整体理解课文1、由朗读课文,边读边考虑: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
)2、理清文章的脉络,小组讨论:以信为线索,课文讲了哪几局部内容?你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分为三局部:写信前(1~2段);写信中(3~15段);写信后(16~21段)。
第一局部: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准备给爷爷写信。
第二局部:凡卡写信的内容及联想。
第三局部:凡卡写信封,寄信和寄信后所做的梦。
追问:大家能说说分段的依据吗?(依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3、默读课文第二局部,找找哪些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些是写凡卡在写信时联想到的?写信的内容:3、8、10、11、12、15。
写信时联想到的:4、5、6、13、14。
三、从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1、以小组为单位默读课文,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想一想:“凡卡是个怎样的小朋友”?“信中写了哪些内容”?以此引导同学细细读信。
通过读书、讨论、总结出以下几点:⑴凡卡是个孤儿,只有爷爷一个亲人,他思念爷爷。
⑴凡卡在鞋匠家过着非人的凄惨的学徒生活,受尽折磨。
⑴莫斯科的情况,这个大城市不是穷人的天下。
⑴凡卡央求爷爷带他回到乡下。
2、了解凡卡的凄惨生活,默读“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一段(8段),讨论:凡卡在鞋铺里受到了怎样的折磨?(找出原句并概括。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7《凡卡》教案(教学设计、说课稿)d
语文(S)教学设计教 材:语文(S)五年级下册课 文:27凡卡板 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凡卡》这篇小说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作品,反映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本文表达上的特点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辉映。
二是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本课在设计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1. 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凡卡生活的世界,让学生深切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感受沙皇统治的黑暗。
2. 抓住文章的主要脉络和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在读中感悟,品味语言,内化语言,培养语感。
3. 感受作者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3. 帮助学生认识“锈、佑、袄、鳅、跺、揍、撇、搅” ;会写“锈、佑、袄、跺、靴、揍、祷、撇、脏、揉、逮、搅、邮、炕” ;掌握“生锈、保佑、皮袄、跺脚、毡靴、祷告、撇嘴、打搅、邮筒、暖炕、不知不觉、结结实实、醉醺醺”等词语。
4. 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1. 课件。
2. 查找契诃夫的资料及相关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一)教师展示作者照片,(展示课件第三屏)谁能用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一下这位著名作家?(二)介绍《凡卡》创作的时代背景。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读准字音,读准文中出现的人名。
(二)检查易错的生字读音,理解生僻词语,如“楦头”“摩平”。
五年级下语文《凡卡》公开课教案
五年级下语文《凡卡》公开课教案《凡卡》公开课教案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认识“蘸、戳、撇、醺”4个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立柜、生锈、摩平、皮袄、揪着、稀粥、逮住、地址、邮筒、暖炕、圣诞节。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解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
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
2.介绍本文的作家。
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
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
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
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
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
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
社会动荡不安。
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
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倒霉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凄惨生活。
二、出示要求,课内自学。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和主要表达方式。
2.理清思路,找准写信的段落,分清每段中信的内容与联想;在找准写信的段落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3.借助课后考虑题,逐段细读,尝试读懂课文。
4.自同学字新词。
三、检查同学预习的情况。
3.理解词语:摩平:用手轻轻地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弄平。
楦头:制鞋制帽时所用的模型,多用木头制成。
保佑:迷信的人称神力的维护和扶助。
慈悲:慈善和怜悯。
打发:派(出去)。
别墅:在市郊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
捉弄:对他人开玩笑或使他人为难。
祷告: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
抽噎:抽吸鼻子,低声哭泣的样子。
卢布:俄国货币单位的名称。
醉醺醺:形容喝醉了酒的样子。
四、听教师范读课文,疏通文章的内容。
1.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凡卡什么事?(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凡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六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锈、佑、袄、鳅、跺、揍、撇、搅”;会写“锈、佑、袄、跺、靴、揍、祷、撇、脏、揉、逮、搅、邮、炕”;理解“保佑、祷告、打搅、不知不觉、结结实实”等词语。
4、引导学生写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第八、第十、第十五自然段的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和内心的痛苦。
2.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师准备:课件(作者的简要资料、生字新词、课文的重点语段),搜集到有关作者的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有关作者的生平资料。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介绍作家及写作背景。
2.指导学生认识“锈、佑、袄、鳅、跺、揍、撇、搅”;会写“锈、佑、袄、跺、靴、揍、祷、撇、脏、揉、逮、搅、邮、炕”。
3.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把握全文线索,理清文章结构。
4.引导学生质疑。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解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
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
2.介绍本文的作家。
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
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
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
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
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
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
社会动荡不安。
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简要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
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
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爷爷是干什么的?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写凡卡给乡下爷爷写信,诉说自己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
)2.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别墅的“墅”读shù,不读shǔ;邮差的“差”读chāi,不读chà;披着的“披”读pī,不读pēi;窜过的“窜”读cuān,不读cuàn;似的的“似”读shì,不读sì;逮住的“逮”读dǎi,不读dài;挨打的“挨”读ái,不读āi;摩平的“摩”读mā,不读mó;照应的“应”在这里要读轻声。
(2)认准字形:“祷、袄、锈、跺、撇”等字容易写错,要提醒学生不增或不减笔画,看清楚再动笔。
3.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是按写信前——写信时——写信后的顺序写的。
4、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学生汇报分段情况。
(分为三部分:写信前(1—2自然段);写信中(3—19自然段);写信后(20—21自然段)第一段:简介凡卡,描述他准备写信的情景。
第二段:在信中向爷爷倾诉了在城市当学徒的痛苦生活,回忆了在乡下与爷爷一起时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要爷爷带他回到乡下去的迫切愿望。
第三段:简述凡卡把写好的信投进邮筒,并做了个美好的梦。
三、引导学生质疑,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输理总结。
①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②凡卡怎么给爷爷写信的?③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为什么希望爷爷带他回村子?④凡卡写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得到吗?他梦中的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等四、静心再读,按下面提示勾划、批注。
1、作者的叙述[]方括号旁批:叙述2、写信的内容()圆括号旁批:信3、凡卡的回忆{}花括号旁批:回忆4、按上述三条线索分人朗读全文。
(如:由教师读作者的叙述,男生读写信的内容,女生读凡卡的回忆。
)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一、二两部分,了解凡卡悲惨的生活遭遇,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忆:《凡卡》一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主要写凡卡在圣诞前夜给爷爷写信的事。
是按写信前——写信时——写信后的顺序写的。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细读,理解重点1、请同学们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思考: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板书:诉苦、哀求接走)2、读了凡卡给爷爷的信,你觉得下面哪个词最能表达出凡卡想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课件出示:词义辨析:希望──盼望──请求──哀求(“哀求”一词最能表达凡卡所受的苦,想回到爷爷身边的迫切心情。
)3、紧扣“叹气”,体验苦难。
文中三次写到凡卡的叹气,找到有关句子用波浪线划出,联系上下文想想他为什么叹气,你体会他怎样的心情?(重点抓第8自然段)(1)全班交流汇报。
(找出有关的句子来朗读体会。
)第一次,是凡卡在写信前,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神像,看了看周围的环境,“他叹了一口气”。
凡卡从家乡来到这充满了凄凉、恐惧的鞋铺,黑糊糊的窗户,昏暗的神像,摆满楦头的架子,老板、老板娘凶恶的面孔,一下子都浮现在了凡卡的面前。
想起那无休止的劳动,残酷的折磨,就连写信,还是趁人们都到教堂做礼拜去了,才得空,而且是提心吊胆地写,所以他不由得叹了口气。
(2)第二次,是凡卡回忆家乡清静、优美、快活的冬夜,与令人窒息的鞋铺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此,他又“叹了口气”。
(3)第三次,是凡卡请求亲爱的爷爷:“老爷在圣诞树上挂上糖果的时候,请您摘一颗金胡桃,藏在我的绿匣子里头”之后,“伤心地叹口气”。
往年在家乡,生活虽然也贫苦,但还自由些,在过圣诞节时,还能从圣诞树上摘下一个糖果,快乐地跟爷爷一起去砍圣诞树,打扮那棵树,可现在,在这圣诞节的前夜,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在城里受折磨,担心地写着这封倾诉自己痛苦生活的信,并且心情紧张,唯恐被老板看见,再挨一顿毒打。
这里的生活“连狗都不如”,更不用说什么圣诞树、金胡桃了。
写到这里,凡卡再一次伤心地叹口气。
4、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
(着重从语气、重音、停顿、心情几方面进行引导)(1)如果你就是可怜的凡卡,你会用什幺样的语气跟爷爷说?(乞求)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的后四句话。
(2)自由朗读,体会一下把哪些词读成重音更好一些?(“再也”、“发发”、“跪下”等)说说为什幺?再指名朗读。
(3)在这短短的四句话中,作者用了两个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幺意思?(因难过而写不下去)(4)出示幻灯片:书中的插图(凡卡跪在地上写信、想起自己挨打的情景)此时此刻,凡卡正赤着双脚,跪在冰冷的地上,向爷爷诉说着自己的种种不幸,求爷爷尽快地带他离开这个火坑。
这点点省略号就像是辛酸的泪珠。
(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从而懂得朗读带省略号的地方时,停顿的时间要长一些。
)(5)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写信时的动作的句子)引导学生“撇撇嘴”、“抽噎了一下”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
(6)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前面的四句话。
5、向爷爷诉苦,哀求爷爷将他接走,是他给爷爷写信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写了什么?(介绍了在莫斯科所见的情况,从介绍中我们了解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下,穷人的地狱。
)6、小结:写信就应该这样写,就是写自己的生活。
凡卡将自己的心里话、自己的美好心愿,连同自己所见的情况告诉了爷爷。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可以将信中的“我”第一人称换成“凡卡”或“他”第三人称了。
对比一下哪种表达方式好?为什么?(写信使用的是第一人称“我”,这种方式表达得亲切、可信、真实。
第三人称的写法远不如这种写信的方式效果好。
)把凡卡给爷爷写的这封信读一读。
读出凡卡学徒生活的痛苦以及迫切希望爷爷接他回去的心情。
(有感情地读书)7、默读回忆的部分,思考:凡卡在写信过程中都回忆了什么?为什么会想起这些?(第一次回忆了爷爷守夜的情形和乡村冬夜的景色。
第二次回忆了与爷爷砍圣诞树的情景。
想到爷爷,突出了凡卡对爷爷的思念;回忆冬夜的景色,说明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这与凡卡的学徒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凡卡思念爷爷,思念家乡的一切;回忆了爷爷砍圣诞树可以看出爷爷在农村的生活很贫苦,但在凡卡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快乐、有趣,说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单与凄凉。
)8、本文不仅把人和人、事和事进行了对比,还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还把景和景进行了对比。
)小结:插叙对比写法的好处。
三、布置作业: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相关练习。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三部分,进一步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2.领悟文章结尾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指名朗读上节课的学习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二、学习结尾部分,体会含义。
1.自由朗读写信后的内容,把描写凡卡动作、神态的词句划上记号,体会他的内心活动。
2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寄信的句子),全班齐读,引导学生从“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他当时的急切心情。
3.出示幻灯片(凡卡做梦的画面及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从“怀着甜蜜的希望”中体会他寄信以后的内心活动。
4.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幺?小结:凡卡甜蜜是希望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他还得在莫斯科痛苦地生活下去,这就更让我们体会到凡卡命运的悲惨。
5.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注意:声音轻轻的,好让凡卡甜蜜的梦多停留一会儿。
)三、启发想象,渗透教育。
1.联系凡卡的爷爷的情况想一想,假如爷爷通过别的途径了解了凡卡的遭遇,把他接回了乡下,爷爷能帮助他摆脱悲惨的命运吗?(即使爷爷收到了凡卡寄出的信,也不能将他接走,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爷爷也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也是靠给人家守夜糊口度日,照样是受地主阶级剥削,没有能力满足凡卡的哀求。
(这将暗示着凡卡还要继续过着痛苦的学徒生活,命运照样是悲惨的,凡卡的愿望只是一种梦想。
)2.凡卡才九岁,他本该像同学们一样拥有金色的童年,可他的命运为什幺那么悲惨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幺?(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四、总结全文和写作方法本文通过写信的方式,用对比的方法,诉说了学徒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一个九岁的儿童也逃脱不了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这一事实更有力地揭露了沙皇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与腐朽。
五、读写:你想对文中的主人公凡卡说些什么吗?说一说,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