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组织形式的初步探讨
对小学低年级数学 课堂教学组织的探讨(5稿)
小学数学论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组织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之后,在经历“以理念启蒙为重点阶段”和“以模式探索为重点阶段”,进入了“增强效能”为重点阶段。
在小学教学中,对于教学效率要求越来越高,而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偏于感性,好动、自制力差、抽象思维能力弱等,并且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强、实用性强的学科,导致在低年级数学教学效率过低。
提高课堂效率要通过教学任务、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课程开设等方面实现,而最终都要综合、落实到教学组织上来,则对于课堂教学组织提高了要求,所以当老师在组织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数学课堂教学特征,以及运用良好的教学组织手段进行授课,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字:课堂教学组织;心理特征;数学教学特点;教学组织内容一、引言(一)研究综述对于低年级课堂教学组织的研究,一直是教育学界、心理学界的重点之一。
鉴于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以下将对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总结如下:第一,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上的研究,有杨正瓴、林孔元、刘正光、王萍提出我国应该适当加强发现型课堂教学组织[1];梁靖云提出在课堂教学组织上应该加强学生独立个体思考和学习空间[2]。
第二,低年级数学课堂组织方法上的研究,有邱再顺提出“四有效”,“有效情景”、“有效引导作用”、“有效互动”、“有效应用”[3];毛佳佳提出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经常变换课堂组织形式[4];付彦法提出应该明确三维目标,激发兴趣、精心设计提问[5];第三,利用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课堂教学组织,有陈红珍提出学具操作能化难为易,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6];施云燕提出采取“直观教学法”,让学生多动手操作[7];第四,低年级数学课堂上教师的组织方面,有金仁宴提出教师备课的重要性,教师应该是“破冰高手”、“心理侦探家”、“表演家”[8];赵海梅提出教师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应采取“成人式教学语言”、“开放式教学语言”、“蜜糖式的教学语言”[9];王昌龙提出教师教学语言要有逻辑性、启发性、教育性、趣味性、形象性[10]。
数学“主体型”课堂教学结构初探
数学“主体型”课堂教学结构初探数学是一门抽象但又实用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数学教学的探索和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其中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是“主体型”课堂教学结构,它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将围绕这一教学方法,对其进行初步探究。
“主体型”课堂教学结构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学生的地位和作用。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被动的听众,只需要接受教师的灌输和指导即可。
而在“主体型”教学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他们扮演着主体的角色,负责自己的学习。
教师的作用则变成了引导者和协助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供支持。
在“主体型”课堂教学结构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个方面。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而合作学习则强调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合作的方式,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和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主体型”课堂教学结构中,教师的作用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引导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教学引导是教师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和反馈,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和工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从理论层面看,“主体型”课堂教学结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而从实践层面看,“主体型”课堂教学结构也得到了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表明它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体验上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数学教育也不断得到更新和改进,数学课堂组织形式是数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开端,教师在课堂组织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形成活跃、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的数学思维。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时期。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尚不成熟,他们对数字的概念还不够清晰,对抽象的概念和符号还不熟悉,学习成绩良莠不齐。
因此,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易于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一)互动讨论法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认知和表达能力尚不成熟,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力,让孩子们在互动中产生共鸣,深入理解和记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讨论的方式可以采取师生或者同学之间的互动,让孩子们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增加参与感。
这种方式可以用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也可以用于数学问题的解答。
(二)实例演示法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孩子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概念理解能力比较弱,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演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实例的方式进行演示教学,让孩子们感性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教学加减法可以通过水果的数量进行演示,让孩子们观察和统计水果的数量,加减运算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感性理解。
(三)游戏化学习法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生活中喜欢玩,游戏化学习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增加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化学习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比如,数学拼图游戏、排列组合游戏等。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向幸福学习。
(四)情景化教学法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认知能力尚不成熟,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过于抽象、晦涩难懂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点,会给孩子们带来挫折和困惑。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一、引言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正式开始学习数学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数学课堂的组织形式对孩子们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的组织形式可以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对数学的基本认识,并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
对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互动式讲授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老师可以采用互动式讲授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参与课堂讨论。
通过提出问题,让孩子们互相交流、讨论,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老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方式,增强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2. 游戏化学习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可以引入各种数学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这样的组织形式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学习乐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在快乐和放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
3. 视频辅助教学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组织形式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视频,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4. 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老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演示、实验、练习等,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帮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优点: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缺点:需要老师有一定的引导和控制能力;有时候可能会出现讨论混乱、时间不充分的问题。
优点:可以直观地展示数学知识,增强孩子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缺点:需要老师对视频资源有一定的筛选和处理能力;有可能会出现技术故障影响教学的情况。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一、绪论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兴趣的重要阶段,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关键时期。
如何组织好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是每位数学教师都要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探讨提高教学效果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为一年级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 教师主导型目前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教师主导型的倾向,教师主讲内容,学生被动接受,在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较低,学生的主动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产生抵触心理,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方式。
2. 学生参与型另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则倾向于学生参与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重视学生的体验和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乐趣和成就感。
三、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优化策略1. 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组织理念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倡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当从传授知识到引导学生,从单向传输到双向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方法。
2. 优化课堂组织形式,注重任务型学习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要注重任务型学习,设计富有情境、任务明确、操作简单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促进交流与互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伙伴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
4. 融入游戏元素,增强乐学性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要融入游戏元素,通过游戏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学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一、引导学生进行认知建构小学一年级学生处于信息获取和认知建构的重要时期,他们对于数学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认识是基础但又重要的。
在课堂组织上,教师可采用“启发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
在教授数字的概念时,老师可以采用故事情境或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自然理解数字的含义和大小关系;在教授形状的概念时,老师可以出示各种形状的图形和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类,逐渐理解形状的特征和属性。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加轻松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通常还不太懂得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的组织形式上,可以适当地引入合作学习的元素。
通过组织小组活动或小组竞赛,让学生们在合作中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教授加减法运算时,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学生们通过相互配合和竞争,快速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和技巧;在教授基本图形的识别和分类时,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们相互讨论和合作,共同完成图形的认知和分类任务。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情感教育和趣味性一年级学生的情感世界十分丰富,他们对于新事物和新知识总是怀着好奇和期待的态度。
在数学课堂的组织形式上,可以适当地注入趣味性和情感教育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在教授数与形的关系时,老师可以以动物、植物或日常用品为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理解数与形的关联;在教授时间和钟表的概念时,老师可以设计有趣的游戏或小实验,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会用钟表表示时间。
通过带入生活情景和趣味游戏,不但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情商。
四、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引入动画、影音、图表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带给学生更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引言数学课堂的组织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在小学一年级这个阶段,学生们正处在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阶段,良好的数学课堂组织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组织形式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的组织形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见的数学课堂组织形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5名学生组成。
学生们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相互讨论解题方法、互相辅助,共同解决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在小组内,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和解题思路,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由于学生们在小组中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能够更加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
小组合作学习也存在一些缺点。
小组合作学习可能会存在一些学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导致学习不够主动。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老师在教学上付出更多的精力,需要及时指导每个小组的学习进程,否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的混乱。
二、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是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风格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
在数学课堂上,个性化学习的组织形式是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节奏和风格下进行数学学习。
个性化学习的优点是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兴趣,为每个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个性化学习也可以满足学生对数学的不同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
个性化学习也存在一些挑战。
个性化学习需要老师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个性化学习可能导致教学进度的不一致,难以统一掌握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
三、游戏化学习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游戏化学习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组织形式。
在游戏化学习中,老师通过各种数学游戏活动来教授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数学“主体型”课堂教学结构初探
数学“主体型”课堂教学结构初探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内容繁杂、概念抽象、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
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我们可以尝试构建一种新的教学结构,即“主体型”课堂教学结构。
我们需要明确“主体型”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
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相对应,主体型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积极参与讨论、探索和合作。
为了实现这种教学理念,我们可以借鉴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指通过给学生设计一系列实际问题或项目,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主动解决问题。
在数学课堂中,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和解决。
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种方法是游戏式学习。
游戏式学习是指通过一些趣味化的游戏或竞赛方式进行教学。
在数学课堂中,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或数学竞赛,让学生在竞争和合作中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为了确保“主体型”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建设,包括课件、教学工具等,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要合理安排学习的过程和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探索。
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需求,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要注重评价的科学性,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要评价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体型”课堂教学结构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参与和创造的教学模式。
通过运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游戏式学习等方法,可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我们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建设、学习过程的安排、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评价的科学性。
浅谈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方法和策略
浅谈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方法和策略数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份,然而数学又是一门抽象性知识,缺乏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有利条件。
果数学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选择不当,容易造成活动气氛枯燥乏味的现象。
所以选择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是至关重要的。
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
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
因此,从事幼教工作多年的我,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在数学活动中,怎样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幼儿数学活动中的学习效果?1活动内容生活化曾有教育家说过:生活即教育。
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么样的教育。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作为老师,我们只有从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来,才能体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把数学活动的目标要求和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运用生活化的教育内容,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如:幼儿在认识数字中,我让孩子从自己身上寻找,让孩子说说脸上有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只手有五根手指头,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首先认识1、2、5这三个数,另一方面对孩子学习其他自然数打下一个基础。
还有在吃饭时让孩子分碗筷,人与物一一对应,这也使孩子体验到为大家服务的快乐。
孩子也可以学着给亲朋好友打电话,从而记住了许多数字组合,还有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110、120、119,遇到危险就可以运用,进行自救。
我还把活动室的椅子编上号,每个幼儿手拿“一票”,这样对号入座,加深对序数的认识。
在生活中处处留意、观察,这些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良好机会。
2活动方式情趣化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创设丰富有趣的情景,才能积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愉快、和谐、自由、宽松、充满童趣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一、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中,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的限制,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榜样,帮助学生学习并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是十分有效的。
教师可以通过问问题、提供示范、展示教具等方式引导学生,而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这样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媒体的运用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媒体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实物教具、投影仪、多媒体等,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可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多样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并通过游戏竞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三、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各不相同。
教师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组织形式,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种组织形式既能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求,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结论: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组织形式至关重要。
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媒体的运用以及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相结合的组织形式等都是有效的组织形式。
教师在应用这些组织形式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安排,对于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关注和帮助。
希望本文能对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组织形式有所启发和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对于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来说,教师的组织形式十分重要。
一个合理的组织形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使学生在愉悦和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进一步提升学习成绩。
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讨论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组织形式。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交流的形式,它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相互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协作完成课堂任务,从而实现共同进步。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老师可以将学生们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由若干名学生组成,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小任务,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讨论、互相帮助的方式,完成所分配的题目。
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进行算数计算,要求求出三个两位数相加的结果,然后让每个小组进行计算,并比较谁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更高。
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有效激发,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算法优化能力。
二、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以探究和发现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果。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中,老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知识。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和掌握数学相关知识。
游戏中,学生需要依次回答老师提出的数学问题,包括打数字游戏、做数学拼图等等。
这种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探究和发现,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练习式学习练习式学习是一种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技能和能力的学习方式。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堂中,老师可以设置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来巩固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例如,老师可以设置相应的口算练习,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的练习,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口算技能和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成果。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重要性。
教师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参与数学课堂,促进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氛围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兴趣起着重要影响。
不同的评价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未来可探讨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构建积极、互动、愉快的数学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教师角色、学生参与、教学资源应用、课堂氛围、评价方法、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砠究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组织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思维发展。
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点,数学课堂的组织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都有重要影响。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启蒙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学生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参与方式也是关键。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在互动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资源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也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学、教学游戏、教学实验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氛围对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影响亦不可忽视。
一个积极、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通过研究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组织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优化教学资源的应用,改善课堂氛围,进而提高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育也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形式,使学生主体性得到更好的体现,是关键性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实现学生主体性,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一、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特点小学一年级是学生入门学习数学的阶段,学习内容以数的认知、认识和初步理解为主,因此应当符合小学一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
小学一年级的儿童,由于年龄小、认知兴趣差异较大、体力和精力有限,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尽量避免单调、呆板的讲授形式,而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提供生动、活泼、有趣的数学教学环境,使学生乐于学习、愿意探究。
(一)游戏化教学形式例如,采用“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尤其是针对那些认知程度不高、学习状态较为消极的孩子,更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发作用。
(二)小组合作教学形式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孩子们相互合作、共同探究的实践能力。
在小组合作中,可以根据孩子们的特点,设计各种活动项目,如拼图、填空、画图等,激发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三)情境互动教学形式通过情境的设置、互动的环节,营造各种数学实际应用场景,激活学生们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这种方法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差异化教学能够对孩子们不同程度的差异特点做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收获应有的教育成果。
例如,在口算练习方面,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练习规模和难度,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尽可能好的训练效果。
(一)游戏化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成效。
(二)小组合作教学形式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组织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组织策略研究小学数学课堂的组织策略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几种有效的课堂组织策略,并分析其优点和实施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解决数学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果。
实施方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4-5人的小组,每个小组都配有一名组长。
教师给每个小组分发一道数学问题,要求小组成员共同解答,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讨论、互相帮助,最后由组长代表小组将解答结果汇报给全班。
优点:小组合作学习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游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实施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数学拼图、数学接龙等,让学生通过游戏来巩固数学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优点:游戏教学法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探究式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是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的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
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方法: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
小学数学课堂的组织策略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法、游戏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法是几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组织策略,通过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提高了他们的数学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是学生初次接触数学知识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传统的数学课堂组织形式常常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有必要对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组织形式进行研究,探讨如何通过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全面发展。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方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被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组织形式,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本研究拟对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科学的教学参考,为学生提供更有趣、更有效的学习体验。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组织形式的研究,探讨如何有效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设计和安排课堂教学活动,使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研究互动教学方法在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讨如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实施方式,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第四,探讨不同的课堂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研究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的角色转变,探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通过这些研究,旨在为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安排小学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安排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和精心安排的环节。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确保教学内容能够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爱好。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组织方法探究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组织方法探究。
一、课程框架制定课程框架的制定是教案编写的基础,也是教学安排的前提。
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中,其课程框架应该与幼儿园总体教学目标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包含数学教学的时间分配、学习内容的难易度、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内容。
在制定教学框架时,需要特别关注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框架。
比如,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课程难度,对于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则需要针对其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设计符合其水平的教案。
二、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目标是教案编写的核心,也是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
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置需要贴近幼儿园的课程目标,围绕幼儿园中班学生数学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设置适当的教学目标。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思维方式及行为特征等因素,以便更准确地测量幼儿在相应领域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内容设计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着眼于幼儿的特点,重点关注从幼儿既有知识出发去扩展他们的数学知识——即让幼儿明白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的逻辑关系。
同时,应注重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以及经验交流结合,从而提高幼儿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方法选择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
比如,针对生动活泼的幼儿,有助于开发其视觉和动手能力的干活教学法和小组竞赛教学法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还应注重亲身体验,让幼儿通过玩游戏、猜谜语等方式,在愉悦和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和掌握数学知识。
这不仅可以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幼儿的记忆和理解。
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中,教案组织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按照幼儿的认知规律和生理规律,以及对数学教学的熟悉程度和经验水平,不断探索和尝试各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刍议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
刍议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组织形式的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高中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
高中数学是高中教学的关键内容。
相对其他学科,高中数学具有难度大、专业性强的特点。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对高中数学教学组织形式进行调整和创新,进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在调整高中数学教学组织形式之前,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文章主要阐述了制约高中数学教学组织形式调整的因素和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对策。
标签:高中数学;组织形式;研究高中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数学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高中数学教学的组织形式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师生之间的组织形式;二是教学时间以及教学空间的组织形式。
当前数学教学的改革目标就是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
1.制约高中数学教学组织形式调整的因素(1)师生比例。
数学教师的数量和学生人数搭配的合理性对高中数学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性有很大影响。
如果高中数学教师人数较少、学生人数较多,那数学教学就必须采用大班制教学形式。
在我国,很多偏远地区都存在着教师人数少、学生人数多的失衡现象。
这种现象制约着高中数学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整。
(2)教学设备。
教学设备是高中数学教学组织形式调整的物质保障,也是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物质保障。
如果高中院校不具备先进的教学设备,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必定会受到影响,也无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
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数学教学组织形式的调整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
2.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对策(1)合理控制班级规模。
目前,要想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质量,第一,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过去教师对“铺垫——导入——新授——巩固——作业——小结”的传统教学模式,都认为是当前教学中高效率的模式,尤其是考试评价制度没有本质上变化的情况下,只要完成这种模式,应付考试十分有效。
但随着社会向前的发展,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组织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注意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
怎样才能使教师的组织才能充分展现出来呢?一、教师应组织和调动学生的注意,这是一堂数学课上得好与差的关键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随时引起学生的注意,在做好教学组织、引起学生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又能综合运用导入、启发和提问等手段引入新课,努力使学生对新内容产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有节奏地交替运用两种注意,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不断得到保持,始终专注如一,从而有效地进行学习。
教师向学生提出正当合理的要求,建立正常的课堂常规,都有引起和维护学生注意的作用,通常运用注意规律和语言、非语言艺术使学生注意力得到集中。
例如,预备铃声响起,教师走上讲台,应以亲切的态度、专注的目光环视全体学生,察看学生精神是否集中、情绪是否饱满、准备是否充分,并示意讲课就要开始。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可以以特殊的方式去处理。
比如,有一天下午,一堂音乐课后,学生刚刚唱完歌,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上课铃响后,教师走进课室,只见同学们大声高歌,教室里一片混乱。
这时教师没有急于上课,而是亲切地对大家说:“同学们刚上完音乐课,下面大家一起来唱支歌。
”教室里响起宏亮的歌声,歌唱完了,学生也很快地安静下来了。
这样运用组织技能给这堂课开了一个好头。
二、教师应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上好数学课的必要条件数学的内容抽象枯燥,前后衔接性强,容易使学生疲劳,因此,要学好数学,学生必须对数学有兴趣,教师应当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善于将学生其他方面的动机迁移到数学学习中来。
比如猜迷语:用数字“7/8”、“2、4、6、8、10”各打一成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到向量是 “ 数” 和“ 图形” 联系的工具。四边形 是菱形 , 夹 角为 。在思考解决 问题时思维要
b
是关 键 课堂组织形 式的源泉来 自于教师平
时对机会的创造 和发现 . 课前 的学 案 、 课后 的
学习” “ 发现认知与建构 主义” 和“ 数学化与再 创造 ” 等教学模 式引入课 堂教 学中 在批改学 生的作业 时 .发现学生思 维的光芒 和合作探 索后智慧 的结 晶 ,把这些 引入课堂作 为我们 教学 的源泉 收到了很好 的效果
反映学 生的化 归与转化能力
脑转动起 来 . 让学 生 自主探索研究 . 才能最大 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有 时“ 多题一解 ” 也是组织课堂 教学 的好
思路二 : % = 2 % 一 1 + 1 ( + 1 ) = 2 ( 口 l + 1 ) , 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出等 比数列 求解 。总结此 法的一般 规律 : :
生 的思 维模式上有 一个跳跃 .从 而使学生 有 些不适应 , 导致学生 在数学学 习上感到吃力 。
已 知 I 1 = I l = I 一 i I , 求 a 与 。 + 6 的 夹 角 。
按照课 堂内容学生很正 常地就会考 虑运 用数量积的性质求夹角 :
( 6 ) 如图所示 . 从5 x 6 方 格 中的顶点 A到
c 0 吼 : : 叶 、 一a ・ ( a + b )
… ,
B
上述 习题 的答案都是 c , 教师可 以让 学 生 自己体会组 合知识的运用 . 锻炼学生 “ 去伪
都采用 布鲁 姆式 的“ 掌握 式学 习 ” 的方法 . 即
在课 堂 中先 讲 “ 经验 性 ” 和“ 结 晶式 ” 的最 简
移 职 教 天 地 玲
数学教学组织形式 的初步探讨
摘要 : 课 堂教 学是 学生获取知识和提 高能
力的主要途 径 . 而课堂教 学的组织形式又是 实 现上 述 目的 的关键 环节 本文对设计教 学组
f 4 ) 如果 中 日围棋擂 台赛 中, 双方都 出 6 名 队员 . 按 事先安排好 的顺 序出场 , 双 方先 由 1 号 队员 比赛 . 负责淘 汰 . 另一方 获得胜 利为 止. 形成 一个 比赛过程 . 问其 中中方 获胜 的所 有可能出现的比赛 过程有 多少种 ? ( 5 ) 一 座桥上 有编号 为 1 、 2 、 3 …1 7 、 1 8的
存 真” 的能力 在解决 问题后 . 我们还有其他方法可以解
决此问题吗?学生经过思考后 , 可画图解决 , 体
课堂教学效果 的取得还在 于课 堂教学 中 对 学生的启发 和引导 . 与学生 的合作探索 . 使
学 生的智慧放 出光芒 . 而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单、 最优秀 的方法 , 学 生模仿 、 练习、 改错 、 再 练习 、 再改错 , 无 形 中使 学生 陷入 了题海 中。
急 于求 成反倒一事无 成 教师 的总结有时可 以“ 点到 即止 ” . 给学生 留下 “ 遐想 ” 的念 头也 不错 。组织教学方式有多种 . 只有将学生 的大
思路一: 左右同时除以 2 , 得到 = }十
二 £
1
二
; 可以测试 学生对 a n = a n 一 。 + , ( 凡 ) 的理解程度 ,
学 羁 2 0 1 4 年 第 1 期
鲁 敏 ( 辽 宁省本 溪 市机 电工程 学校 1 1 7 0 0 0 )
有 时“ 一题多解 ” 也是组织教学 的很好方 式 在同一问题的情境 中. 可以通过不 同角度
分析 问题 . 会得到不 同的解法 。同时 , 也是对 已学知识 的一个联想 运用的过程 .可 以使学 生的思维得 到发散 . 不 拘于一格 . 有利 于学生
方式。通过学生的 自主 、 合 作、 探索研究 . 使学
教 师和学生的思维将 产生共鸣 .彼 此都将被 “ 感动 ” f 责编 赵 建荣)
例如: 已 知数列f } 满足啦 = 1 , % = 2 。 + 1
( n ≥2 】 , 求% 。学生思路总结 :
题时不再束手无策 因此 . 要达到好 的学 习效 果, 应 该给学生充 分时间去思考 、 体会 、 消化 ,
顶点 B的最短路线有多少条?
A
如何能使 学生实现这个 跳跃 .就需 要提高课 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 是学生获取 知识和提
高能力 的主要途径 .而课堂教学 的组织形 式 又是实现上述 目的的关键环节 教学 的组织形式 多种 多样 .我们应去 发 现和寻找课堂的源泉 在多数的教学中. 教师
灵活 , 不要束缚 自己的思维 . 要勇于创新
通 过在课堂上 的实践发现这 种 由学 生 自 主学 习 , 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 . 学 生的成绩 明 显 提高 . 学生 的思维更加敏捷 . 在处理陌生 习
作业 . 甚 至使课堂上学生的一句话 都有可能成 为教师组织课堂 的“ 源泉 ” 。教 师应 用“ 慧眼 ” 去发现学生思维和智慧的“ 闪光点” . 在课 堂上
量积” 一节中有这样一道习题 :
在 中职教学 中. 数学教学是一个难点 由
把其中的 6 盏灯关掉 . 但不 能同时关掉相邻 的
灯. 也不 能关掉两端 的路 灯 . 问不 同的关 灯方
法有多少种’
于学 生 由初 中学 习 的相对 比较具 体 的运算 、
函数模 型 、几何 图形等到高 中学习的 比较 抽 象 的运算 、 函数 模型 、 立体 几何 图形等 . 在 学
1 8 盏灯 . 为 了节 约用 电 . 又不影 响照明 , 可以
织形 式进行 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 教 学组织形 式 数 学 课堂效益 中职
创新 能力的培养 同一问题用不 同的方法解
决本身 就是将知识融 汇的过程 .有 时也是知 识间互 相印证 的过程 。例如 , 在复 习“ 向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