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班2017招生常见问题解答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班2017招生常见问题解答店铺高考网为大家提供中国传媒大学国际班2017招生常见问题解答,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中国传媒大学国际班2017招生常见问题解答中国传媒大学美加英澳国际本科(预科)课程,经全新打造以模块式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课程。
课程为国内+国外的复合型培养模式,即由国内培训和国外课程学习两个阶段组成。
学生首先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全日制学习一年(1+3、1+4留学预科),完成国内课程且雅思成绩符合海外大学录取标准,进入海外合作大学继续学习,完成国外学业后获得国外大学颁发的本科或硕士学位。
中国传媒大学美加英澳国际本科(留学预科)项目自2007年开办以来,已有近500名学生由此踏上了海外求学之路,升入美国华盛顿大学、旧金山艺术大学、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伦敦艺术大学等海外名校深造。
项目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优质的海外大学资源,获得了家长和学生们的认可。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1+3 、1+4留学预科 学习模式中国传媒大学学习一年+英国、澳洲三年或者美国、加拿大四年 = 海外大学本科学位一、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国际本科项目招生计划专业方向海外就读专业 学习模式 招生人数 媒体与传播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大众传媒、广告与营销、媒体管理、摄影、影视制作、影视表演、时尚品牌管理、音乐制作等 1+4 美国、加拿大留学预科 1+3 英国、澳洲留学预科班 45 艺术与设计 Art and Design动漫设计、插图设计、电影与视觉效果、数字媒体艺术、服装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室内设计等 45 金融与营销 国际金融、国际会计、国际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赛事30Finance and Marketing和体育管理等莱斯特大学定向班新闻学、 媒体与传播、电影研究和视觉艺术 1+3 留学预科 15音乐学 Music音乐学、音乐表演、流行音乐学、音乐产业与管理、音乐教育、作曲等 1+3 留学预科15 二:项目优势中国传媒大学官方项目,规范办学多重保障依托中国传媒大学优秀师资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由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官方承办,全面负责课程师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
2020年美术类本科中外合作项目及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与意大利热那亚大学合作举办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东华大学与日本文化学园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法国国际时装学院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天津美术学院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天津大学与法国波尔多国立高等建筑景观学院合作举办建筑学(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四川美术学院与意大利米兰新美术学院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理工大学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举办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艺术本科教育项目南京艺术学院与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与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合作举办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浙江理工大学与美国时装技术学院(纽约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浙江传媒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宁波财经学院与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广东工业大学与印度韦洛尔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与德国品牌学院-汉堡传播与管理应用科学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福建师范大学与日本京都情报大学院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福建农林大学与加拿大戴尔豪西大学合作举办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山东艺术学院与韩国又松大学合作举办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山东理工大学与韩国建国大学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山东艺术学院与韩国又松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山东建筑大学与英国利兹贝克特大学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青岛科技大学与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与美国纽约电影学院洛杉矶分校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西师范大学与美国海波特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九江学院与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国立文化艺术学院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四川师范大学与欧洲设计学院合作举办产品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四川师范大学与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绘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四川理工学院与美国圣弗朗西斯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与美国格林斯伯勒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安徽大学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圣马可斯分校合作举办艺术设计(创意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合肥学院与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合作举办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安徽建筑大学与美国中密歇根大学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北科技大学与韩国诚信女子大学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北地质大学与韩国圆光大学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北美术学院与韩国湖南大学合作举办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北美术学院与意大利米兰ACME美术学院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北科技大学与韩国祥明大学合作举办产品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州轻工业大学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合作举办产品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郑州轻工业大学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中原工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黄淮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大学与俄罗斯南联邦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黄淮学院与英国阿伯瑞斯特维斯大学合作举办美术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工程学院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中原工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中原工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郑州轻工业大学与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大学与俄罗斯南联邦大学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与波兰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合作举办产品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与波兰华沙人文社科大学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黄淮学院与韩国东明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周口师范学院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黄冈师范学院与日本吉备国际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湖北工业大学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湖北美术学院与韩国韩瑞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汉口学院与美国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湖北理工学院与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武汉东湖学院与美国南新罕布什尔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汉大学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湖南城市学院与新西兰维特利亚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湖南工业大学与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湖南师范大学与德国柏林媒体设计学院合作举办艺术设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黑河学院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美术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大连工业大学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大连工业大学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鲁迅美术学院与日本文化学园文化服装学院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鲁迅美术学院与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与韩国世翰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通化师范学院与英国格林多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长春师范大学与俄罗斯克麦罗沃国立文化学院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白城师范学院与俄罗斯乌拉尔国立师范大学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吉林动画学院与新西兰媒体设计学院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吉林师范大学与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广西师范大学与韩国韩瑞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云南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云南大学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贵州民族大学与美国阿尔弗莱德大学合作举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西北师范大学与波兰波兹南艺术大学合作举办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合作举办动画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本科学历教育:数字媒体艺术(130508H);文化产业管理(120210H);视觉传达设计(130502H);戏剧影视导演(130306H);广告学(050303H)。
反思新闻故事化进程下对人文关怀的畸形表达——以疫情期间新闻报道为例
广告与品牌研究新闻文化建设 2020.12上新闻文化论坛40新闻文化建设 2020.反思新闻故事化进程下对人文关怀的畸形表达——以疫情期间新闻报道为例郭楚怡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闻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报道,以此增加新闻的可读性与受众影响力。
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是新闻报道的一种创新和突破,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观念在新闻中的体现。
然而,刻意追求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会导致一些畸变现象的产生,本文聚焦近几年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新闻报道对人文关怀的畸形表达,旨在探索当前新媒体业态下新闻的生存法则与发展路径,希望对实务工作提供一点裨益。
关键词:新闻故事化;人文关怀;传播样态人民群众是新闻的主体,新闻工作者应以人为本,在注重新闻客观性与时效性的同时兼具人文关怀。
“新闻故事化”是新媒体业态下一种凸显人文关怀的方式与理念,换句话说,就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新闻事件,真正做到“用事实说话,以真诚面对观众,关注人的情感,渗透人文关怀[1]。
”注重人文关怀是各级各类媒体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希光也在自己所著的《新闻学核心》中对“新闻故事化”这一概念中的人文关怀倾向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论述,积极倡导并实践这一创作手法。
然而,在新闻故事化的进程下,一些新闻报道或多或少体现出对“人文关怀”过度的、肤浅的、畸形的包装与追求。
一、简述新闻故事化倾向与人文关怀“故事化新闻”是当下新闻发展的一种新趋势,指将具体的要播报的新闻内容配以文学形式的加工,使其内容更加丰富曲折、受众更具有主体代入感。
“故事化新闻”迎合了广大民众的偏好,并凭借其自身个性,在当下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中被广泛运用。
传统的新闻报道往往以严肃性著称,而当今社会,人们对娱乐的追求逐渐上升,严肃性的新闻很难继续提起受众的热情,若想在泛娱乐化的传播环境中牢牢把握话语权,故事化的变革对于媒体来说必不可少。
早期的《南方周末》之所以能成为国内市场化运作报业中的权威,与它有一批善于讲故事的记者是分不开的。
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学校代码
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学校代码中国传媒大学简介中国传媒大学(外文名: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简称:广院、中传,CUC ;是中央部属高校,也是一所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的高等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院系设置学校院系设置有;戏剧影视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传播研究院、文化发展研究院、新媒体研究院、电视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广告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体育部、培训学院、计算机与网络中心、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验教学中心、校电视台、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MBA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艺术研究院。
中国传媒大学的特色专业学校设置有特色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自动化专业、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的学校前沿介绍学校前沿是 1954年成立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是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名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的学校代码及毕业证编号学校国际代码;10033毕业证编号生成原理如下:前5位为学校国际代码,6位为教学类型代码普通高等教育为1;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成人高等教育为5;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为6;网络教育为7。
7-10位:为颁证年份. 11-12位:为培养层次代码:博士研究生01;硕士研究生02;学士学位04;本科05;专科(含高职)06 ,13-17或18位:为学校对毕业证书的流水编号。
电子注册号示例如下:2003年的本科14308 1 2003 05 00XXXX 2006年专科:14308 1 2006 06 00XXXX中国传媒大学历任校(院)长学校有历任院长;苏志武:2006年5月;现在,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刘继南:1993年1月;2006年5月,任北京广播学院院长;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常振铮:1983年7月;1992年12月,任北京广播学院院长。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各方向及导师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注:020205产业经济学专业03、04、05、06方向属文化产业研究院;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02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属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1电视艺术理论方向属电视与新闻学院;
050407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07广播电视语言艺术方向属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05信号处理技术、06嵌入式软硬件技术方向属计算机学院。
050330广告学专业06新媒体产业属新媒体研究院
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07移动多媒体属新媒体研究院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05网络新媒体技术属新媒体研究院
430110集成电路工程领域02 DSP算法与FPGA设计属计算机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含联合培养项目)管理办法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含联合培养项目)管理办法中传外字〔2008〕39 号为加强对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统一管理,促进我校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国家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的相关规定及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一、总则第一条本办法所称中外合作办学,是指以中国传媒大学的名义,同外国具有相应的办学资格的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或合作开展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或项目,实施教育、教学的活动。
第二条中外合作办学目标: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国外先进办学经验,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增加教育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促进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第三条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符合我校发展的需要,保证教育质量,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不得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第四条学校鼓励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但不得与外国宗教组织、宗教机构、宗教院校和宗教教职人员在国内从事合作办学活动。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不得进行宗教教育和开展宗教活动。
第五条中国传媒大学是对外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和合作办学的主体。
作为学校法人代表,校长对外行使协议签字权。
各学院或部门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具体承办单位,可由校长授权的代表与外国教育机构签订协议。
各学院或部门未经校长授权无权对外签署法律文件。
第六条没有实质性引进外国教育资源,仅以选修课程互认学分的方式与外国教育机构开展的教学活动,属于校际学生交流项目,如:交换生、本科教育3+1、2+2,研究生教育2+1、1+1 项目等,其申办程序和管理方法参照本办法执行。
二、立项和申办程序第七条立项程序。
学院或部门与外国教育机构商谈中外合作办学达成初步意向后,须向国际学院提交《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含联合培养项目)立项申请表》(见附件1)。
国际学院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后,报主管校领导批准立项。
第八条申办程序。
中国传媒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分两个方向来招生,方向一是汉语国际教育中心,方向二是中国文化双语传播。
之前,方向一的分数线是高于方向二的,15年的分数线是统一的,都是325分。
并且之前这两个方向属于不同的院系,在15年都在文法学部招生。
这两个方向,初试考的是一样的,复试有区别。
方向一的复试是考《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方向二是考中国文学(含60%中国古代文学及40%中国现当代文学),参考书目不指定。
参考书目:1.《现代汉语上下册》黄廖版2.《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版)3.《古代汉语》1、2册,今年古汉的分值增加了4.《中国文化要略》程欲祯5.《跨文化交流学》关世杰。
至少2遍6.《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赵金铭。
初复试都会用7.《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洵两个专业以后的培养反向:1.汉语国际教育方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简称MTCSOL)是为配合我国汉语国际传播战略而设立的汉语教学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汉语国际传播、能够在海内外从事和传播中华语言文化的专门人才。
本方向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汉语国际传播工作,胜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教学以培养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以及汉语作为外语的语言教学能力为主,同时注重培养外语交际能力和文化传播能力。
采用课堂学习与海内外教学实习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使学位获得者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的语言教学能力、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中国文化双语传播方向本方向旨在培养胜任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具有较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本方向的特色在于充分发挥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科优势,培养跨文化交际语境下从事中国文化传播工作、媒体节目制作推广工作、中国语言及文化课堂教学工作的高级人才。
中国传媒大学 媒体与传播专业 国际本科课程全方案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与传播专业国际本科课程全方案介绍原文来源:中国传媒大学美英澳国际本科合作项目官方网站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
中国传媒大学以大传播的理念、全媒体的视野,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报刊、出版、网络及新媒体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直属学院、社会教育培训项目的唯一主管和主办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培训学院秉承“立足传媒、服务社会、放眼世界”的办学理念,整合全校各学院的优势教育教学资源,依托强大的学科专业、师资和教育科研优势,成功开设了一系列面向行业的高端培训项目。
为了满足众多高中生希望在传媒和艺术领域学习深造的愿望,学院与美国、英国、澳洲知名大学合作,联合培养传媒、艺术领域的国际型人才,为渴望深造的中国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际本科合作项目自2007年开办以来,已有数百多名学生由此踏上了海外求学之路,升入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澳洲莫纳什大学、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等海外名校深造。
传媒产业是当今世界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中国传媒产业在当今信息高度密集、高速更新的时代呈现出集团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中国对具有国际背景的传媒人才的渴求更甚于以往。
选择1+3/1+4模式的学生,完成国内第一学年的课程后直接入读海外大学一年级课程。
选择2+2 模式的学生,完成国内两个学年的课程后直接入读海外大学二年级课程,也可以2+2+1 完成本硕连读课程。
学生海外就读专业包括大众传媒、媒体制作、新闻学、广告与营销传媒、媒体管理摄影等。
其中新闻学专业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高,广告学、媒体制作、大众传媒等专业是中国学生比较喜欢的专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在传统媒体单位(报纸、影视制作、电视等)、新媒体机构(网络、移动通讯)、媒体研究公司、媒体管理机构、广告公司和政府机构从事品牌管理、公共关系、编辑、创意、企划策划和行业研究等工作。
014-中国传媒大学【2018—2019学年度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获奖者名单】
专业
动画 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技术方向)
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
动画 数字媒体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游戏设计艺术方向) 录音艺术(录音工程方向) 录音艺术(音响导演方向)
音乐学 音乐学(电子音乐制作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 广播电视工程 广播电视工程 广播电视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通信工程(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方向) 通信工程(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方向) 通信工程(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方向)
第 3 页,共 8 页
序号 学生姓名
74 魏雯卓 75 关博韬 76 谭涵文 77 傅欣然 78 张然 79 吴健 80 彭睿智 81 赵麟 82 葛宗斌 83 李彦霖
院系
广告学院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学号
性别 民族 入学年份
201711143015 女 汉族 2017年9月 201711123019 女 蒙古族 2017年9月 201711123020 女 汉族 2017年9月 201712313022 女 汉族 2017年9月 201712313037 女 彝族 2017年9月 201609213013 女 汉族 2016年9月 201709113014 女 汉族 2017年9月 201609113008 女 汉族 2016年9月 201605113006 女 汉族 2016年9月 201802343003 女 汉族 2018年9月 201602123017 女 汉族 2016年9月 201802123019 女 汉族 2018年9月 201802313012 女 汉族 2018年9月 201802403016 女 汉族 2018年9月 201602113017 女 汉族 2016年9月 201604143031 女 汉族 2016年9月 201604143013 男 汉族 2016年9月 201504313013 女 汉族 2015年9月 201604313007 女 满族 2016年9月 201704213013 女 汉族 2017年9月 201804313034 女 汉族 2017年9月 201703313024 女 汉族 2017年9月 201803313029 女 佤族 2018年9月 201603113019 女 汉族 2016年9月 201703213018 女 汉族 2017年9月
江西财经大学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学校代码
江西财经大学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学校代码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证样本学位证样本历任校(院)长学校代码中国传媒大学简介中国传媒大学(外文名: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简称:广院、中传,CUC ;是中央部属高校,也是一所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的高等学校。
中国传媒大学院系设置学校院系设置有;戏剧影视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传播研究院、文化发展研究院、新媒体研究院、电视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广告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体育部、培训学院、计算机与网络中心、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验教学中心、校电视台、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对外汉语教育学院、MBA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艺术研究院。
中国传媒大学的特色专业学校设置有特色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自动化专业、广播电视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的学校前沿介绍学校前沿是 1954年成立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是经 __批准,学校改名为北京广播学院,xx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的学校代码及毕业证编号学校国际代码;10033毕业证编号生成原理如下:前5位为学校国际代码,6位为教学类型代码普通高等教育为1;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成人高等教育为5;高等教育学历文凭为6;网络教育为7。
7-10位:为颁证年份. 11-12位:为培养层次代码:博士研究生01;硕士研究生02;学士学位04;本科05;专科(含高职)06 ,13-17或18位:为学校对毕业证书的流水编号。
电子注册号示例如下:xx年的本科 14308 1 xx 05 00XXXX xx年专科:14308 1 xx 06 00XXXX中国传媒大学历任校(院)长学校有历任院长;苏志武:xx年5月;现在,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刘继南:1993年1月;xx年5月,任北京广播学院院长;任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常振铮:1983年7月;1992年12月,任北京广播学院院长。
中国八大传媒院校介绍
中国八大传媒院校介绍1.引言1.1 概述中国八大传媒院校是指中国的八所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较高声誉的传媒教育机构,它们培养了大量在中国传媒行业中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力的专业人才。
这些八所院校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和南京艺术学院。
这些院校分布在中国的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各自以其独特的传媒专业领域而闻名。
这些专业领域涵盖了广播电视、新闻传媒、戏剧电影、舞蹈、美术以及音乐等多个方面。
这些院校不仅拥有一流的师资队伍,还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通过学习在八大传媒院校中,学生可以系统地学习传媒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些院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和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八大传媒院校在中国传媒行业的培养和推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毕业于这些院校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往往具有较高竞争力和广阔的就业机会。
他们在电视台、广播台、报社、影视制作公司、文化艺术机构等传媒领域中担任重要职务,并为中国传媒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综上所述,中国八大传媒院校是中国传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专业培训,培养了大量具有影响力和才华横溢的传媒人才。
这些院校的存在和发展对中国传媒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本文的整体组织和章节内容。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概述部分简要介绍了本文主题——中国八大传媒院校。
文章结构部分详细说明了本文的组织结构和章节安排,以便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
目的部分明确了本文的写作目的,即介绍中国八大传媒院校的概况、历史与发展以及对中国传媒行业的影响。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分为2.1节和2.2节。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日选一
5
02 现当代西方文学与大 ③704 文艺理论
众传媒
03 中外戏剧文化研究 ④810 外国文学史
英语语言文学(05020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01 语言学
②243 二外日、244 二外法、
245 二外俄、246 二外德选一
02 英美文学
③708 基础英语
7
03 翻译理论与影视译制 ④811 英语语言文学基础知
音乐与录音艺术
日选一
6
学院
02 音乐创作与表演研究 ③715 中外音乐史论
03 传媒音乐研究
④817 综合考试[艺术学]
戏剧戏曲学(1303L1)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01 戏曲历史与理论
②201 英语一、202 俄、203
日选一
3
02 戏剧历史与理论
③716 戏剧戏曲学基础
艺术研究院
电影学(1303L3)
③702 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
④802 政治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030501)
②201 英语一、202 俄、203
0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 日选一
播
③7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
0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 论与实践
3
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
④803 综合考试[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艺术研究院
14
日选一
国际传媒教育学 02 国际影视制片(中外 ③714 艺术学基础
5
院
合作办学项目)
④817 综合考试[艺术学]
**02 方向为中外合作办学项
目,报考要求见 2016 年招生
简章。本方向不接收推免生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三大项目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三大项目简介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中外合作办学三大项目简介中外合作办学应当符合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各类人才。
以下是店铺收集的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中外合作办学三大项目,希望大家认真阅读!传播学Bachelor of Journalism[中外合作办学普通本科专业]专业特色:传播学专业(Bachelor of Journalism)是中国传媒大学与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
本专业将秉承中传卓越国际人才培养理念和密苏里新闻学院“在实践中学新闻”的“密苏里方法”,培养具有新闻学、传播学知识背景,熟悉媒体融合的新趋势,熟悉大众媒体运作机制,熟练掌握新媒体及网络媒体应用技能,通晓新闻传播政策和法规,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能够从事现代传播媒体与社会组织机构的业务操作及组织管理、融合媒体新闻采编与运营管理、媒介市场分析与媒介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服务融合媒体时代的国家传播战略。
主干课程:本专业分为融合媒体传播和融合媒体管理两个专业方向。
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新闻传播学原理、媒介经营管理策略与原则,接受新闻采编业务、传播学研究方法、融合媒体技术以及媒介经营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国际视野,具备较扎实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独立、综合地分析各类传播现象和解决各种沟通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有较高的文字写作、口语表达水平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国际沟通能力;具有较为宽广的专业和职业发展可能性,富于创新精神,并能成为胜任新技术、新媒体发展以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分为通识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五个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侧重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形成牢固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新闻传播的基础规律,实用方法以及中外传播产业的主要趋势;选修课则侧重国际传播能力,实践课程提供了大量的国际国内调研和实习机会。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艺术类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介绍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艺术类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介绍中国传媒大学2015年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介绍(艺术类本科)中国传媒大学(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China)与美国纽约理工学院(NewYorkInstituteofTechnology,NYIT)共同开设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本科专业3项,采取国际联合培养,学生修业合格将获得中国传媒大学和美国纽约理工学院两个学位。
专业学制四年,学生将进行中国传媒大学和纽约理工学院双学籍注册,全程执行中外双方共同制定的国际联合培养方案,学习期间有外籍专业教师进行全程指导和留学培养。
学生第一至三学年在中国传媒大学进行课程学习,以中英文方式授课。
中美双方资深教师共同承担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的教学,建立全面的理论体系和培养基础技能,依托2009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发起的全球传媒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组织——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邀请国际一流传媒院校知名教授进行国际前沿的通识教育授课。
此外,学生还可在假期选择赴日本、韩国、欧洲、澳洲、中国国际传媒影视基地或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基地等进行CAS (CreativeActionService)短期国际项目调研,参与业界国际实训,促进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达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目的。
(一)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简介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是经教育部2014年正式批准成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外办学函﹝2014﹞67号通知,批准书编号:MOE11USA02DNR20141596N),是教育部在北京首个批准的传媒类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也是国内首个获批的传媒类综合学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学院以“汇聚全球精英传播中国智慧”为理念,集纳中国传媒大学的优势学科,依托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覆盖23个国家和地区的65所一流国际传媒高校的教育资源,采取“1+N”办学模式,多学科交融,面向全球招生,联通高等教育与传媒业界,致力于创建“以国际化推动高教改革的创新实验示范基地”。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考研真题解析、备考规划、参考书超全解析
《21必读!一万字的中国传媒大学新传考研超全攻略》摘要:想去双一流读书吗?正文: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办学65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了大量党和国家所需要的、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该校的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并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这所紧紧围绕着传媒事业发展所建设的高校,目前有新闻学、传播学、新媒体、广播电视学等11个新传相关专业招收全日制硕士生,相比其他学校,除了择校,可能还要在众多专业之中纠结一番。
今天,就为大家呈上最全最详的备考攻略,让大家轻松择校、高效备考。
一、招生专业中国传媒大学不仅招收的专业较多,而且有的专业下设置的方向也较多,且考生必须在初试报考的时候确认专业方向,但在招生简章中只会列出该专业的拟招生总人数。
因此,如果你报考了热门专门的热门方向,竞争会更加激烈,但最终各个方向的录取人数是可以小幅度浮动的。
众多专业方向,哪个性价比更高?各有什么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学&传播学】(注:具体的方向介绍可登陆官网查看/newsWYFHY/ce902e8e-b5a4-491c-b7d5-a6ae7fb7737b.htm)专业介绍:新闻学专业从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中国传媒大学首批设置的硕士研究生专业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首批招生的新闻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之一。
本专业具有突出的广播电视新闻特色,是中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引领者之一。
中国传媒大学历史沿革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历史沿革简介中国传媒大学简单介绍中国传媒大学(英文名: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简称中传或广院,地处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是中国信息传播教育的最高学府。
中国传媒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1年6月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致力于新媒体、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等传媒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媒体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国内外许多著名媒体人都出自中国传媒大学,是中国传媒的最高学府。
中国传媒大学历史沿革中国传媒大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
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
2004年8月,正值北京广播学院五十周年校庆之际,学校正式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立志将本校创办成为以传媒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的知名学府"。
中国传媒大学设置极其所有专业中国传媒大学设有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广播电视工程系、数字媒体技术系、自动化系、应用数学新闻学系、传播学系、电视系、编辑学系、广告学系、广告设计系、公共关系系、国际传播系、国际关系学系、英语语言文学系、外语系、经济系、公共管理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法律系、社科系、文艺系、导演表演系、广播电视文学系、摄影系、美术系、录音系、播音系、应用语言学系、动画系、游戏设计系、数字艺术系、中国文学系、语言文化系、应用数学系、光电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等系。
家庭伦理剧发展原因探析
当今 家庭伦理剧 发展迅速 , 既有 大文化环境 的影 响, 也有 国家 对文 化事业 的宏 观调控 , 还 有 电视 剧产业 自身逐渐 发展 成熟 以及 电视剧 创作 队伍 的专业化程度 不断提高等 。这些都 为家庭伦理剧今天 的繁荣盛 景提供了有利条件。 电视剧规制化管理的进一步完善 中国的家庭伦理 剧在 国家宏 观调控 下 , 走 上了法制化 、 松 散规制化 和市 场集 约化 相结合的道路。 所谓 “ 电视剧规制化 ” , 指 的是 “ 具有法律地 位 的相对 独立 的政府 规制者或规制 机构 依 照一定 的法规 对被规制 者 ( 主要是企 业 )所采取 的一系列 管理 与监 督” 。… 在我 国 , 主要 由国家新闻 出版广 电总局 ( 简 称 “ 广 电总局 ” )来行 使宏 观调控 的权 利 。广 电 总局专 门设 置 了电视剧管理 司 , 对 电视剧进行专 业化管理 , 并陆续 出 台了 相关 的政策法规 。例如 ,《电视剧 管理规定 》《 电视 剧审查管 理规 定 》等 , 确立并且 不断完善我 国电视剧行业 规范 , 为 电视 剧 制度 的发展成 熟提 供 了行 业指 导和 政策保 障 , 为 中国家庭 伦理剧 的繁荣铺 平道路 。首先 , 采取 了许可证 制度 , 有 助于 电 视 剧运 营的制 度化 、 法 制化 ; 其次, 改规划 立项 为备案公 示制 度, “ 无形 的手”主动 掌控 电视 剧市场 , 家庭伦理剧抢 占先机 ; 第三, 题 材 限制 , 严 格 限制 了涉 案剧 、 引进 剧 、 合 拍剧 等 的播 出, 客 观上对 家庭 伦理剧 的繁荣 提供 了播 出保证 和创作 方 向 的引导。 二、 电视剧产业化运 营的积极作用 家庭伦 理剧 如大 树一般 枝繁 叶茂 地成长 着 , 而给予 其 巨 大 能量 的产业 树根则 盘根错 节地 迅速 向土壤 深处 延伸 开去。 我 国家庭 伦 理剧 的产业 化运 营已经初 步形成 , 产 业链初 见规 模, 包括 融资 、 制作 、 发行 、 播出、 广 告经营 、 衍生 品开 发等多个 环节 , 涉及 制作 方 、 播 出方 、 广告 方和受众 等多个群 体。首先 , 准入 门槛降低 , 民营企业入驻家 庭伦理剧 市场 , 制作 许可证制 度有 所放开。2 0 0 3 年8 月, 广电总局 向8 家 民营电视公 司颁 发了 甲种证 , 标 志着 民营企 业终 于获得 了 电视 剧市 场 的准 人证 , 民营资本 开始进入 电视剧领域 。由于重大革命 历史题材 等宏 大叙事 史诗 性 的大制作 往往 由官方机 构承 制 , 鉴于题 材 的灵 活性 和投资 的 当量 问题 , 民营企业 往往 把重 点放在 了家庭 伦 理剧 的创作上 。其次 , 转企改制 , 上市融资 , 家庭伦理 剧踏上新 征程。2 0 0 9 年, 中国电视 剧制作中心转企挂牌为 “ 中国电视剧 制作 中心有 限责任公 司” 。此后 , 各 省市地方 电视台 的电视 剧 制作 中心也纷纷转企 。这意味着包 括家庭伦理 剧在 内的电视 剧制作将 以企业 为载体 , 全 面推 向市 场。 同时 , 这也 为家庭伦 理剧 的创作 生产 带来 了新 的生机 和活力 , 而 影视制 作企 业上 市融资则加速 了家庭伦理剧 的资本 积累。 三、 专业人才的培育和锻炼 家庭伦 理剧佳作 频 出, 其 中人才 的培养 、 团队 的发展成熟
对开展传媒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传播学院为例
———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传播学院为例高文娟1,2(1.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南京211172;2.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211172)摘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不是一时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大学阶段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在高校传媒类专业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开展传媒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传媒类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这是摆在基层学生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突出课题,所以必须根据社会要求和专业特性,切合实际地开展传媒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从而引导学生的学习、能力、素质的提高,进而为社会培养高知识结构、高素质的适应传媒事业快速发展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传媒;德育工作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2)10-0139-02收稿日期:2012-07-25作者简介:高文娟(1985-),女,江苏赣榆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学。
对传媒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水平和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和国内改革及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传媒类专业发展呈现的新特点,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许多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开展传媒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需要注意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一、对传媒类专业学生的群体特征的认识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传播学院为例,经走访调查了解到,多数学生的思想素质状况总体呈健康、稳定状态。
然而,由于传媒院校大学生专业学习的特殊性、社会交往的局限性及以往教育引导的片面性,致使部分学生存在着重现实、求实惠等不良倾向。
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国际传播学院2011级学生中,文化课的学习上重修的比率较高,其中播音专业的又比新闻专业的高;部分学生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深入思考;有些学生认为“两课”教学可有可无,甚至认为是浪费时间;有学生不能正确对待恋爱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
“传媒全球公民”人才培养计划
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提升国际传播力和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使培养国际化传媒人才的要求迫在眉睫。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一批“熟知全球传播规则、能够参与全球传播事务竞争与合作,运用先进的、国际通行的传媒信息手段,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参与或领导国际团队为中国的国际化发展贡献中国价值和中国智慧”的传媒全球公民( Global Media Citizen)。
一、 MEDIA :艺术技术管理融合的现代综合传媒人才计划
建立艺术、技术、管理融合的现代复合型传媒人才计划,通过一业为专/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通识博雅课程体系、代表作课程体系、业界导师工作室课程体系形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艺术创作与文化思考的结合,个人独立意识与团队合作的结合。
1 、一业为专/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
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专业为核心,建立一业为专,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通过公选课、选修课、课堂外教学实践活动、俱乐部制等为学生提供艺术、技术与管理融合的复合型课程体系。
2 、通识博雅课程体系
本科设置数理逻辑应用、自然科学基础等“数理学科”,社会科学、调查基础、社会学、心理学等“方法学科”,以及文学、哲学、美学等“博雅学科”,以培养具有理性批判思维、科学研究方法、文史哲通识的国际传媒视野
3 、代表作课程体系
注重作品创作,在计算机图形、可视化数据新闻、影像视听语言等传媒相关技术为专项,着重培养学生善用国际通行的传媒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
力争让学生以团队实现“代表作”,并鼓励代表作的评奖、参赛和国际展映,提升学生、创作团队和学院的创作品牌和业界影响力。
4 、业界导师工作室课程体系
建立业界特邀导师制,系统聘请业界导师参与国际教学建立企业咨询委员会和实习基地,引进业界导师的优质品牌和业界项目资源,通过项目实践带动
创作的理论与实践。
二、 GLOBAL :中西文化融合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大使培养计划
Global不是全盘西化,与传统的国际交流、国际留学、3+1/2+2的交流模式不同的是,ICUC按照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的要求,以中国传媒大学为办学主导,以国际传媒高等教育联盟为平台,通过国际教授工作室、第三大洲国际传媒暑期班、国际英语学习模式和美丽中国实践采风计划,形成系统引进国际课程、国际教学、国际管理、国际导师、国际教育评估体系为一体的国际传媒优质教育资源,形成国际教育的中国化落地、中西融合的教育模式。
1 、国际教授工作室
每年通过报名、遴选15位国际知名教授、学科带头人或业界精英来中国,开展带学分的多学科教学工作坊或学术合作创新活动,并基于此推动深度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
2 、第三大洲国际传媒实践计划
通往未来的路并非只有一条。
除了联合进行学位培养的英美合作院校意外,学院在小学期安排了在欧亚澳的国际盟校的小学期国际实践项目,具体包括:A、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夏季学院“影像未来”青年新锐项目;B、中欧“传播法”青年领袖项;C、法国高布兰动画暑期实践项目;D、韩国娱乐文化产业实践考察项目;E.日本动画产业实践考察项目; F、中英“创意思维”训练营项目;等等。
3 、国际英语学习模式
注重语言在国际教学中的优势与特色地位,设立国际英语教学中心,系统引进国际英语教学体系,主要核心课程全程英语教学,以进一步优化外语教学的应用能力。
4 、美丽中国实践采风计划
汲取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精华,充分认知我国国情发展,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通过中国国情及文化传播前沿专家讲座以及美丽中国国际影像丝绸之路采风实践项目等多种形式,让同学学会用国际话语和现代传媒手段向国际讲好“中国故事”,学习作为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使者的使命与责任。
三、 CITIZEN :有责任心、有行动力、有抗压力的现代国际公民培养计划
国际公民不是一个法定概念,而是一个行动概念。
通过建立ICUC“传媒全球公民”项目制、创业辅导机制和国际奖学金制,帮助学生参与环保支教、团队拓展、领导力建设、学生社团组织、乡村中国调研、创业创新平台,通过项目参与锻炼公民责任、抗压性、项目执行力,并在国际行走中培养竞争与合作能力。
1 、合作与竞争
通过团队拓展训练课、多学科教学工作坊、暑期实践训练营、兴趣俱乐部及丰富的学生组织等活动项目,提高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2 、创新与发展
通过创业创新孵化培训活动、学界业界导师体系、企业咨询委员会体制、国际图书沙龙中心、国际交流实践与培训中心及国际教学专业课设置等,提高学生参与国际创新与发展的能力。
3 、传媒精英意识
通过国际青年领袖计划、学生社团组织活动、学生俱乐部项目等,有意识地提高学生走在专业前端、勇往直前、敢于挑战的传媒精英意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西方有一句谚语: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灌满,而是把灯点亮;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的教育,绝对不是把学生的大脑灌输满,而是鼓励和激发他们的灵魂和心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竞争合作能力和公民责任。
因此,我们鼓励学生:每周参加一次读书会和影像沙龙;
每两周至少读完一本书,完成读书笔记;
每个月至少参加一次学术讲座或对话座谈;
每个学期至少参加一个学院发布的国际实践项目,并逐步成为项目负责人;
本科前两年每年走进一次乡村,发布乡村中国的传媒影像报告;后两年每年参加国际第三大洲国际传媒实践调研;
参加和担任至少一个学生自治组织的管理干部;
至少参加一个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和执行;
业前至少要有一个可以称之为代表作的“作品”参加学校乃至国际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