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耕地整理潜力分级方法比较经验分析

合集下载

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共3篇

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共3篇

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共3篇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1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与实践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土地被征收、拆迁,土地碎片化和空地闲置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推进农村土地整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因此,对于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整合和优化,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需要制定科学的农村土地整理计划。

而科学的计划制定离不开准确的潜力测算。

下面我们将从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的方法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制定农村土地整治计划。

方法农村土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主要分为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两个层面。

宏观分析是对一个地区土地整理潜力进行全面、系统和综合的评估和预测。

微观分析则确定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的先决条件和可行性。

宏观分析1. 统计学方法通过对各类基础数据(如土地资源、经济社会、人口等)进行建模、计算和分析,评估一个地区土地整治的可行性。

2. 现场调查法通过对现场卫星影像等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评估一个地区的土地整治潜力(如用地适宜性、基础设施等)。

微观分析1. 地形参数法通过采集势能、坡度等地形参数信息,并综合考虑水土保持、排水等因素,评估一个单元地块的整治潜力。

2. 地质勘探法通过具体的地质勘探和分析,评估一个地块的土壤水分、PH 值、有机质含量等参数,以此推测出一个地块的整治潜力。

实践在实践中,农村土地整理计划的制定需要结合当地实际。

以下是农村土地整理计划实施中的一些普遍规律:1. 充分听取当地民众的意见。

在制定方案的初期就要征求当地民众的意见,这样可以更好地听取到群众的声音和反馈,增强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提高方案执行的成功率。

2. 有科学的计划和预算。

在制定农村土地整理计划时,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的计划和预算。

预算要合理、可行,这样才能保证项目进行的顺利。

3. 建立征收政策和公正法制。

在实施中,应建立征收政策和公正法制,并将征收政策和法律程序发布给社区,保障社区居民权益。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评估方法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评估方法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评估方法土地利用规划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科学评估土地的特性、需求和潜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而土地评估作为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其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规划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土地利用规划中常用的土地评估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种常用的土地评估方法——市场比较法。

市场比较法是根据市场上已完成交易的土地的价格来评估待评估土地的价值。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实践经验丰富等优点,能够很快地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土地评估结果。

然而,市场比较法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市场上的交易数据可能不够完备和准确,评估结果容易受到市场波动和个体情况的影响。

除了市场比较法,土地规划中还使用了收益法进行土地评估。

收益法是通过评估土地的开发潜力和未来产生的经济收益来确定土地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估规划项目中的土地,能够综合考虑土地的多个因素,如交通便利性、市场需求、物业管理等。

然而,收益法的评估结果容易受到市场变动和政策调整的影响,同时对于一些非市场经济的地区,收益法可能无法有效应用。

另一种常见的土地评估方法是成本法。

成本法是通过估算土地开发所需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来确定土地的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未开发的土地评估,能够有效避免市场因素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但成本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对于特殊用途土地或复杂的土地开发项目,成本法的应用可能会出现困难。

此外,新兴的技术手段也被引入到土地评估中,如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遥感技术通过获取卫星图像和航空影像等数据,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土地的特性和变化情况。

地理信息系统则通过处理和分析大数据,提供可视化和定量的土地评估结果。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土地评估更加科学和准确。

总的来说,土地评估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土地评估方法,能够为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市场比较法、收益法和成本法是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它们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业 科技 }0 6 1 月 20 年 1
土地整理潜 力分析
李丹妮 王 占岐 毛 显后
( 中国地 质大学 ( 武汉 ) 土地资源管理 系, 湖北武汉 4 0 7 30 4)
摘要 对土地 整理 潜力 的 内涵、 表现 、 来源和 评价 方 法进 行 分析 , 探讨 我 国在 土地 整理 潜 力分析 方 面的不 足之 处。 关键词 土地 整理 ; 耕地 ; 村居 民点 ; 农 潜力 ; 评价
即通 过耕 地整理 完 善和提 高 农 田水 利 、 通等 基础 设施 。 交 从
耕 地整 理 的对 象 来 看 , 一般 涉 及 到耕 地 本 身 、 农村 道 路 、 田
涵 养水 分 、 化空 气 等改 善农 田周 围地 区 的大气 环境 质 量 ; 净
二 是 通 过耕 地 综 合 整理 , 成 “ 形 田成 方 、 成 行 、 林 渠相 通 、 路 相连” 的景 观 . 高该 区域 的景 观价 值 。 提
2 . 生 产成 本 的降 低 。生 产成 本 的降 低 表 现为 耕 地整 理 .4 1
了 灌溉 成本 。 22 农 村居 民 点整理 潜 力 的表现 与来 源 . 农 村居 民 点是 指 建制 镇 以下 农村 居 民 的聚 居 地 ,按其 政 治 、 济地 位和 人 口规 模 , 经 可分 为集 镇 、 村庄 两 类 。 村 居 农
在潜 力才可 获得 释放 。
2 土 地整 理潜 力 的表现 与来 源
民点 整理 的 目标 是挖 掘现 有农 村居 民 点用 地 的潜 力 ,增 加 农 用 土地 面 积 。 善 中心 村的 基 础设 施和 生 活设施 , 完 为农 民
创 造 良好 的生 活居 住环 境 。 221 土地 利 用空 间 的扩 展 。土 地利 用 空 间 的扩 展是 指 通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整治潜力分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整治潜力分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整治潜力分析【摘要】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精神及杭州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切实做好市、乡两级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科学指导土地整治活动,特编制工作方案。

【关键词】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统筹发展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要求,以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抓手,统筹规划、综合整治,不断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努力挖掘耕地后备资源。

提升耕地质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指导原则。

依法依规科学规划。

二、指导思想分析以《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市、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排,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合理确定土地整治目标,明确规划期间整治规模和范围、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工程和相关政策措施等,确保规划的全面实施。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

统筹推进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上下结合相互协调,坚持上下结合。

充分考虑各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等,统筹安排土地整治目标任务。

加强部门协调,重点做好与城乡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的衔接。

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充分利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专家意见。

加强规划的咨询论证。

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扩大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增强规划编制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三、工作任务土地整治规划以2010年为规划基期,以2011-2020年为规划期。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研究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研究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为单一目标层, 在耕地整理潜力分析中, 耕 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即为目标。 准则层: 相对于目标层与指标层而言, 准则层是最为 重要的,因为该层指标体现了对耕地整理潜力内涵的理 解, 体现了研究者的系统分析能力。 对于耕地综合生产能 力的提高这样一个目标,从哪几个方面去衡量直接决定 评价结果的科学性。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不仅是耕 地单位产量的反映, 也取决于作物播种面积。因此, 准则 层包括两个方面, 即播种面积增加和单位产量提高, 构成 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框架。 指标层: 是用来反映各准则层的具体内容, 它是由各 单项指标来体现的,这些指标的设计要全面反映耕地整 理潜力, 同时指标要遵循可操作性的原则。 笔者选择了两 个具体指标( 见下表) 来反映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元指标: 是指标体系的最小组成单位。 作为表征评价 因素的基础指标, 是评价因素中潜力大小的具体量度。 采 用可测的、 可比的、 可以获得的指标及指标群, 对指标层 的数量表现、 强度表现给予直接度量。 !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校区) 土地复垦与生 态重建研究所
#"耕地整理潜力是一定耕地整理标准下的潜力
耕地整理潜力的内涵
根据目前我国耕地整理工作实际,耕地整理潜力是 指一定经济、 技术条件下, 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实施整理措 施, 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幅度, 表现为耕地有效利用 空间的增加和耕地质量的提高。对耕地整理潜力的内涵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耕地整理潜力具有相对性,潜力的大小取决于耕地 利用现状与当地耕地整理标准。耕地整理标准是整理后 土地在田块规模、 水利设施建设、 林网布局、 田间道路设 计等方面所达到的状态;耕地利用现状是指目前土地在 上述几方面的利用状态。 土地经整理后, 必然从目前的利 用状态发展到整理标准下的利用状态。耕地利用现状相 同而耕地整理标准不同, 耕地整理潜力必然不同。 如耕地 土渠道比防渗、 防 整 理 标 准 中 $明 渠 改 暗 渠 占 地 面 积 小 , 漏水泥渠道占地面积大等。耕地整理标准相同而耕地利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

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土地利用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利用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是土地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土地利用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入手,探讨土地利用评价的意义和目的,并分析土地开发潜力的评估方法和应用。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土地利用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土地利用评价的概念和方法土地利用评价是指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确定其适宜的利用方式和强度的过程。

土地利用评价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定性评价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特征、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判断土地的适宜利用方式。

定量评价则是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土地的适宜利用程度进行量化评估。

二、土地利用评价的意义和目的土地利用评价的意义在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式,指导土地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三、土地开发潜力的评估方法和应用土地开发潜力评估是指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进行评估和分析。

土地开发潜力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

定性评估是根据土地的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需求等因素,综合判断土地的开发潜力。

定量评估则是通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数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土地的开发潜力进行量化评估。

土地开发潜力评估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土地规划、土地利用政策制定和土地资源配置等方面。

通过评估土地的开发潜力,可以确定土地的开发方向和重点,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同时,土地开发潜力评估还可以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四、土地利用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的应用案例以某地区为例,通过对其土地资源进行利用评价与开发潜力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地区的土地资源具有较好的农业开发潜力,适宜发展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同时,该地区的土地资源还具备一定的旅游开发潜力,可开展农家乐和观光旅游等业态;此外,该地区的土地资源还适宜发展工业和城市建设,可以引进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和商业中心。

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经验及对策研究

做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经验及对策研究


目前 成 型 的 经 验 及 做 法
地 后备 资 源分 布 不均 、 资 金与 资 源错 位 的实 际 , 要 求 资
大 庆 市 是 我 国 最 大 的 石 油 城 市 ,全 市 下 辖 五 区 四 源 丰 富 地 区 , 加 大力 度 , 储 备一 定 的新增 耕地 , 并 积极 承
县 , 面积 2 . 1万 平 方 公 里 , 人 口2 6 4 . 4万 , 在 近 半 个世 纪 担 委托 造地 任 务 ; 资 源 缺 乏地 区 , 要 在充 分 挖掘 资 源潜
的开 发建设 中 , 大 庆 已处 于 全 国 百 强 城 市 前 列 。 为 满 足 力 的 基 础 上 , 异 地委 托 开 垦耕 地 , 从 而 达 到 全 市 耕 地 占
大 庆 市 城 市 建 设 的 高 速 发 展 及 其 占补 平 衡 的 需 要 , 大庆 补 平 衡 。 市在 土地 开发整 理 方面做 出了有益 探索 。
土地 开发整 理工 作 的领导 , 把 耕 地 占补 平 衡 作 为 土 地 管 耕 地 开 垦 和 土 地 整 理 潜 力 的 基 础 上 , 及 时完成 市 、 县 、 乡 理重 要 工作 来 抓 : 一 是 落 实耕 地 保 护责 任 制 , 层 层 签订 三级 土地 开 发整理专 项 规划 的修编 工作 , 将 土 地 开 发 整 目标 管 理 责 任 书 , 实 行 行政 首 长 负 责制 , 每 年 都 进 行 年 理 项 目落 实 到 地 块 , 实施 分期 分片 开发整 理 。 度 目标 考 核 ; 二是 建 立 和健 全 专 门机构 , 统 一 负 责 组织 实施 , 具体 抓好 实施 管理 工作 ; 三是 总 结推 进先 进经 验 。
1 . 切 实 加 强领 导 , 落 实 耕 地 保 护 责 任 制 大庆 市 国_ - E 资 源管理 局红 岗国土 分局 , 切 实加 强对 二、 进 一 步 推 进 土 地 开 发 整 理 工 作 思 路 与 对 策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方法
益的统一。
关键词 : 耕 地 整 理 ;潜 力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方 法 中 图 分 类 号 :F 3 0 1 . 2 1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2 0 9 5 . 1 7 9 5 ( 2 0 1 5 ) 0 1 0 0 4 8 . 0 3
Po t e n t i a l i t y Ev a l u a t i o n M e t h o d s o f Ar a b l e La n d CO ns O l i da t i 0 n
2 .n d a n d R e s o u r c e s P l a n n i n g o f G a n s u,L a n z h o a 7 3 0 0 2 0,C h i n a)
Abs t r a c t : Ar a bl e l a n d c o ns o l i d a t i o n i s a ba s i c wo r k o f l a nd c o n s o l i da t i o n. On t h e b a s i s o f p o t e nt i a l e v a l ua t i o n pr i n c i p l e s a nd o b—
潜 力做 出 的综 合 性 等级 划 分 。耕 地 整 理 潜 力 包 括
内在潜力 和外 在潜 力 。内在潜 力是 指与耕 地本 身质量 以及 开发 利用 有关 的潜力 因素 ,外 在潜力 则是 指对耕 地 整理产 生影 响 的其他外 在 的潜力 因素 。
第 5卷
第 1期




VO 1 . 5 No .1
2 0 1 5年 1月
Ag r i c u l t ur a l Eng i n e e r i ng

耕地评定质量总结分析报告

耕地评定质量总结分析报告

耕地评定质量总结分析报告一、引言二、评定方法1.实地调研:通过对耕地的实地考察,获取土壤样本,进行综合分析和检测,以准确评估耕地质量。

2.分类标准:根据国家农业部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耕地评定质量的分类标准。

三、评定结果经过综合调查和分析,我们将耕地的质量划分为优质、良好、一般和差劣四个等级,各等级的土地面积和占比如下:1.优质耕地:面积100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30%。

这些耕地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适合种植高产农作物。

2.良好耕地:面积200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40%。

这些耕地土壤质地较好,水分状况较稳定,适合种植常见农作物。

3.一般耕地:面积150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25%。

这些耕地土壤肥力较弱,需要增加施肥量,并加强水文调控,才能提高产量。

4.差劣耕地:面积500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5%。

这些耕地土壤质量较差,水分状况不稳定,需要进行土壤改良和水利设施建设等工程,以提高利用率。

四、问题分析在评定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1.部分土地的肥力下降,产量低于预期。

这可能是由于长期不合理的施肥、土壤退化等原因导致的。

2.部分土地的排水不畅,容易造成积水和土壤盐碱化。

这可能是由于排水设施损坏或不完善所致。

3.部分土地的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

这可能是由于土壤酸碱度调节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五、建议和措施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加强土壤管理:合理施肥,增加有机质含量,加强土壤养分的补充和保持,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2.改善排水条件:修复和完善排水设施,确保土地能够及时排除积水,并进行适度的排盐工作,以减少土壤盐碱化程度。

3.调节土壤酸碱度:通过添加石灰或其他调节剂,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之适合作物的生长。

4.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针对差劣耕地,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灌溉和排水条件,以改善土地利用率。

六、总结通过本次耕地评定质量的工作,我们对所调查地区的耕地质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土地整理耕地质量评价和经济潜力评价比较研究——以莱芜里辛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土地整理耕地质量评价和经济潜力评价比较研究——以莱芜里辛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c n oi a in,wh c v u t n r s l i mp ra tb ss o a d c ns ld t n pe oma e a p as 1 Bu wo e o s l to d ih e a ai e u t s i o t n a i fln o oi ai r r nc p r ia . l o o f tt —
我国有学者进行了土地整理潜力评价o78i效益评价9101和耕地质量评价n12等研究但土地整理耕地经济潜力评价及其变化研究土地整理耕地质量评价和经济潜力评价比较研究尚未有文献报导土地整理耕地质量变化与经济潜力变化是否一致耕地质量评价能否代替经济潜力评价不清楚
山东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0 1 2 ( ) 6 2 4 ,2 1 ,4 2 :2 9— 7 J un lo h n o gAgiutrlU iest ( tr ce c ) o ra f a d n r l a nv ri S c u y Nau a S in e l
( . l g fReo re n vrn n ,h n o gAgiutrlUnv ri T ln2 01 Chn 1 Col e o s uc sa d En io me tS a d n rc lua iest a O 71 8, ia; e y,
2. o o n n g me tCol g S a d n rc l r Un v r i T i n 2 01 Ch n ; Ec n my a d Ma a e n l e, h n o g Ag iu t  ̄ e u ie t s y, a h 71 8, i a
析相结合 , 探讨 了土地整理耕地质量评 价及 经济潜力评价 的 内涵 、 指标体 系 、 整理前 后变化 及其差 异 。结果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

土地整理潜力评价
一、土地整理潜力的概念
土地整理潜力,是指对现有集中连片的耕地区域、分散的农村居民点、各项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进行田、地、水、路、林、村等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可增加的各项用地面积。

其内涵是指在某种特定的土地用途下,一定时期和一定生产力水平下,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等一系列措施使待整理、复垦和开发的土地资源增加可利用空间而提高其生产能力,降低其生产成本和改善其生态环境。

二、评价土地整理潜力的方法
(一)以农用地整理、废弃地复垦和未利用地开发后所增加的有效耕地面积代表土地整理潜力,这是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评价方法。

(二)以农用地上种植作物的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的差距表示农用地整理潜力。

(三)划分等级衡量耕地整理潜力,这种方法是一种定量化的评价方法。

目前,我国对这种方法的使用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四)以建设用地整理后所增加的有效用地面积代表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五)以建设用地内部土地闲置率来评价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六)以废弃地复垦和未利用地开发的难易程度及
复垦开发后增加土地面积的价值(如可带来的经济利益、
是否宜于农林牧业的发展、自然和区位条件等)来评价
其复垦和开发潜力的方法。

(七)以土地整理的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来评价其整理潜力
(八)利用计算机、3S 技术等高科技对土地整理潜力进行评价。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耕地整理潜力分级方法比较经验分析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耕地整理潜力分级方法比较经验分析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耕地整理潜力分级方法比较经验分析发表时间:2017-10-24T16:37:20.0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7期作者:刘一海[导读] 摘要:事实上,耕地整理潜力单因素评价方法侧重于耕地整理数量潜力的评价,对基础资料的要求不多,方法也比较简单,操作性也比较强;耕地整理潜力多因素评价方法侧重于耕地整理数量、质量潜力所构成的综合潜力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必须占有大量的基础资料,方法也比较复杂。

讷河市国土资源局黑龙江省讷河市 161300摘要:事实上,耕地整理潜力单因素评价方法侧重于耕地整理数量潜力的评价,对基础资料的要求不多,方法也比较简单,操作性也比较强;耕地整理潜力多因素评价方法侧重于耕地整理数量、质量潜力所构成的综合潜力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必须占有大量的基础资料,方法也比较复杂。

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看,土地整理尤其是耕地整理工作在增加耕地面积并提高土地利用率、调整人地关系、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耕地整理潜力;分析一.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及耕地整理潜力的概念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对特定区域范围内未来较长时期的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方面所作的统筹安排与综合协调,是通过对区域内土地资源状况与土地利用潜力的分析和评价,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目标和任务,划定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重点区域,安排重点工程,提出重点项目,制定补充耕地的区域平衡方案,估算土地开发整理所需投资,评价预期综合效益,并制定实施规划的对策措施。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合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措施,是选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依据。

搞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对于科学指导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合理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保障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是对土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的一项重要任务。

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土地质量等级评价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意义、评价指标及方法以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意义。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为政府制定土地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指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综合效益。

此外,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对于土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也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农民而言,能够通过评价结果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土地的产出和经济收益。

对于社会而言,土地优化利用能够提高农业的发展水平,增加粮食供给,促进农村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其次,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评价土地质量需要考虑多方面的指标,包括土地肥力、土地水分状况、土地水、土地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等。

评价指标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土地功能和农作物的需求。

评价方法主要包括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实验室分析。

野外实地调查主要包括对土壤的质地、结构、颜色、湿度等因素进行观察和记录。

室内实验室分析主要是通过土壤样品的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质测试,例如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酸碱度等。

最后,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首先,评价结果的可比性不高。

由于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不同,评价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建立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使得评价结果具有普适性和可比性。

其次,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性较强。

评价结果受到评价人员主观判断的影响,容易出现评价偏差。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加强评价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评价能力。

同时,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评价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方法初探

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方法初探

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方法初探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对土地进行利用和开发的过程,包括对土地资源进行整理和开发利用的活动,旨在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耕地质量管理是指对耕地资源进行评估、保护和管理的过程,旨在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保护耕地资源。

本文将对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方法进行初探。

一、土地开发整理方法1. 综合评价法: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土地质量、地形地貌、土壤类型、水资源、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土地的开发潜力和利用方向。

2. 调查测绘法:通过对土地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和测量,了解土地的地貌特征、水文分布、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状况等,为土地开发整理提供依据。

3. 土地整理规划法:根据综合评价和调查测绘结果,制定土地整理规划,确定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方向,包括土地的利用类型、数量和布局。

4. 土地复垦与开发工程:按照土地整理规划,进行土地的复垦与开发工程,包括土地平整、排水、灌溉、绿化等,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和生产能力。

5. 整合利用与综合配套:将土地资源整合利用,通过合理配置不同利用类型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

同时进行综合配套,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等,提供土地开发利用的支撑条件。

二、耕地质量管理方法1. 耕地质量评估:通过对耕地资源进行评估,包括土壤质量、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指标的评估,了解耕地的利用潜力和存在问题,为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资源提供依据。

2. 耕地保护:制定耕地保护政策和措施,包括建立耕地保护区、禁止非农业建设、加强农药使用管理等,保护耕地资源不被破坏和污染。

3. 耕地整理与改良:对耕地资源进行整理和改良,包括改善土壤结构、改良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水分保持能力等,提高耕地的利用效能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4. 科学农业管理:通过科学合理地推广农业技术,包括合理施肥、良好的灌溉制度、疾病虫害监测和防治等,提高耕地的产量和质量。

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是土地资源利用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和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方法初探

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方法初探

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方法初探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是农业领域的重要工作,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护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一、土地开发整理的方法1. 土地调查评价:进行土地调查评价是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第一步。

通过采集土地基本情况、土壤质量、地形地貌、水文水资源等相关数据,综合分析土地的适宜性,确定土地利用方向和区域开发整理的重点。

2. 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土地调查评价的结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包括土地利用方式、比例和布局等内容,旨在合理安排土地资源的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3. 土地整理工程:土地整理工程是土地开发整理的关键环节。

通过土地整理工程,可以对农田进行合理的划分和整理,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和利用效率。

土地整理工程包括平整地表、排水、防护和建设农田配套设施等。

4. 农田水利建设: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农田水利建设是重要的一环。

农田水利建设包括修建水渠、水库、水利设施等,旨在解决农田灌溉、排水、防洪等问题,提供给农业生产所需的水资源。

二、耕地质量管理的方法1. 土壤监测:通过定期对耕地进行土壤监测,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指标,及时掌握土壤质量的变化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2. 施肥措施:合理施肥是保证耕地质量的重要措施。

通过科学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农作物的养分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3. 土壤改良:对于土壤质量较差的耕地,可以采取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水性。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翻耕、施用腐熟有机肥料、添加矿质肥料等。

4. 种植制度调整:合理调整种植制度是保证耕地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轮作、间作和休闲等措施,可以减轻土壤养分的流失和病虫害的发生,维护耕地的生态平衡。

土地开发整理与耕地质量管理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工作。

耕地质量等别的划分及土地利用分析探讨

耕地质量等别的划分及土地利用分析探讨

耕地质量等别的划分及土地利用分析探讨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经济、军事和教育都在不断前进,其中我国的农业发展呈现了蓬勃的态势。

农业的发展在我国的各个公共事业上都排名靠前。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有国家的大力支持,还有农民的努力。

总之,我国农业的发展之所以呈现良好的态势,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就能决定的,而是多方面的原因再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

农业的主体是农作物,而农作物的载体却是土地,农作物的生长态势主要由土地的肥沃程度及耕地质量,今天就简单地讨论耕地质量等别的划分与土地利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耕地质量;等别划分;土地利用引言:从地球上有了生命的迹象以来,地球上就被划分为陆地和海洋,再后来陆地也有了更详细的划分,如土地、宅基地和耕地,在这其中,耕地的面积所占比重并不多。

在这些仅有的耕地上还有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而不同的农作物也有不同适宜其耕种的土地,要想使农业发展更加快速,是离不开耕地的合理化,最优化的分配。

于是土地的合理化的分配就成了农业中重要的一部分,从此也有了耕地的质量等级划分和土地利用,本文将对这些进行简要的分析。

1 耕地质量等别的划分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1 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在我国的农业历史上,农业的发展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古代,我国的农业技术尚不成熟,农田工具也比较落后,而且农田水利还没有出现,所以当时的农业水平相当落后,更没有耕地质量等级划分这一做法,这也正是农业比较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揣摩出了一些农田种植方面的技巧,如农田工具的变迁等。

农田工具的变迁是一个历史的转折,也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新时期[1]。

改革开放过后,国家大力培养各个方面的人才,农业方面的人才也包括其中,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农业不断前进,于是就有耕地质量等级的划分。

耕地质量等级划分也需要一定的科学力量,专家把不同耕地中的取样进行检验,根据土地中含有的成分的比例以及是否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来进行相应的等级划分。

土地整治潜力分析评价专题(可编辑)

土地整治潜力分析评价专题(可编辑)

铁岭市清河区土地整治研究专题之一铁岭市清河区土地整治潜力分析评价研究(初稿)铁岭市清河区人民政府二O一二年六月前言1第一章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3一、自然条件 3二、社会经济现状 4三、土地利用现状 5第二章土地整治潜力调查 6一、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内涵 6二、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内容 6三、潜力功能区划分7第三章农用地整理潜力调查分析评价9一、清河区农用地资源现状9二、土地整理新增耕地潜力9三、农用地整理新增耕地目标10第四章后备耕地资源开发潜力调查分析评价12一、宜农土地现状分析12二、宜农土地开发适宜性评价12第五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潜力调查分析评价 16一、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16二、农村居民点用地预测16三、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17四、其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潜力19第六章土地复垦潜力调查分析评价20一、采矿用地现状分析20二、采矿用地复垦适宜性评价20 第七章专题研究成果23一、文本成果23二、图件成果23前言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

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土地整治规划是深化改革和严格土地管理的重大举措,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地区长远发展的大事。

在新的形势下,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开展土地整治规划,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统筹城乡和区域土地利用、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性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土地整治必然从增加耕地面积的单目标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多目标方向发展。

因此,科学分析土地整治潜力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科学编制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及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需要。

为此,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162号)提出要深入分析土地整治潜力。

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和国土资源大调查成果,结合规划编制重点,做好补充调查,全面分析测算土地整治潜力,包括土地整治补充耕地的规模、质量、条件和空间分布,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及其节约土地的规模和范围等。

农用地分等视角下的耕地开发整理潜力探析

农用地分等视角下的耕地开发整理潜力探析

农用地分等视角下的耕地开发整理潜力探析[摘要] 我国已经初步完成了农用地分等调查,并在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

本文从农用地分等的视角,首先讨论了耕地开发整理的内涵和农用地分等成果相关情况。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详细地论述了耕地开发整理内涵及潜力结构分析相关内容,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耕地开发整理,开发耕地潜力,更好地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

[关键字] 农用地分等耕地开发整理潜力潜力结构1 耕地开发整理潜力与农用地分等概述1.1 耕地开发整理内涵耕地开发整理的内涵:为了提高耕地面积,降低使用成本,以及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

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在某个区域内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比如技术、法律以及经济等等。

既经济又合理地开发现存的耕地以及田间小路、沟渠和目前闲置的土地。

1.2 农用地分等成果概述目前,农用地分等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我们在对耕地开发整理时可以借鉴农用地分等的研究成果。

然而现存的耕地开发整理研究主要有2个方法:一是单因素评价法;二是多因素评价法。

这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评价指标的选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往往差别很大。

这些局限性限制了耕地开发整理的进一步研究。

广东省相关部门安排了省级资金整治项目,由该省农业厅会同省财政厅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各市未整治基本农田面积、粮食生产面积和土地出让金收入情况及财力状况等因素,确定扶持额度。

各市按省下达的额度提出本市由省整治的农田项目,报省农业厅会同省财政厅进行审核,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整治范围,由省农业厅组织实施。

综上所述,在研究耕地开发整理潜力时,农用地分等方法有助于耕地开发整理潜力的进一步研究。

因此,尝试运用农用地分等方法来研究耕地开发整理的潜力,这是以前所没有的一种新方法,它有利于评价耕地整理潜力,实现对耕地整理潜力的动态管理。

2 耕地开发整理内涵及潜力结构分析潜力就是内在的能力和力量,尚未发挥出来的、可以继续挖掘的能力。

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以康定县新都桥镇土地整理项目为例摘要: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

通过选择川西北高山高原区典型土地整理项目,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补充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

结果表明,项目区补充耕地普遍属于“良好”等级,但不同坡度级之间耕地质量有明显差异,土地质量随坡度的增大而降低。

与项目区周边田块比较显示,85%的补充耕地质量水平仅仅相当于周边中产田水平甚至更低。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模糊综合评判川西北高山高原区Northwest Sichuan mountain plateau land Consolidation added arable landquality and rating evaluation—A case of Kangding xinduqiao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Dai Guangyin1 Zhang Zhilin1,Lei Mingrong1,Xia Lina2(1,Sichuan Neijiang Agriculture Bureau soil fertilizer station,Sichuan Neijiang 641000;2, Kangding Land Resources Bureau,Sichuan Kangding 626000)Abstract:Land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of farmland quality grade added to achieve the Divination balance of arable land. By selecting typical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in northwest Sichuan mountain plateau,the use of AHP to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the added arable l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arable land to add to the quality and grade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added arable land of the project area in general are "good” rating, but different between-class slop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arable land, land quality increases with the lower slope. Field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 showed that 85%of the added quality of arable land is only around the middle field is equivalent to or even lower level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耕地整理潜力分级方法比较经验分析
摘要:事实上,耕地整理潜力单因素评价方法侧重于耕地整理数量潜力的评价,对基础资料的要求不多,方法也比较简单,操作性也比较强;耕地整理潜力多因
素评价方法侧重于耕地整理数量、质量潜力所构成的综合潜力的评价,评价过程
中必须占有大量的基础资料,方法也比较复杂。

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
需求看,土地整理尤其是耕地整理工作在增加耕地面积并提高土地利用率、调整
人地关系、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等
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耕地整理潜力;分析
一.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及耕地整理潜力的概念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对特定区域范围内未来较长时期的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方面所作的统筹安排与综合协调,是通过对区域内土地资源状况与土
地利用潜力的分析和评价,确定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目标和任务,划定土地
开发、整理、复垦的重点区域,安排重点工程,提出重点项目,制定补充耕地的
区域平衡方案,估算土地开发整理所需投资,评价预期综合效益,并制定实施规
划的对策措施。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合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是落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措施,是选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依据。

搞好土地开发
整理规划,对于科学指导土地开发整理活动,合理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保障
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等土地利用活动
的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将统筹安排土地后备资源潜力的开发
利用,有效引导区域土地开发整理的规模和结构,保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
全面实现,同时也为建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审查耕地占补平衡方案、确保用
途管制全面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土地整理是一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从而对土地利用提出新要求的
产物,它是人类利用土地的新方式。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急剧膨胀的背景下,我国土地保障发展的能力遇到了瓶颈城镇建设用地受限,粮食供给萎缩。


此同时,土地的粗放利用和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土地浪费、土地荒漠化和土地污
染则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由于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受数量少、质量差、开垦难度大和生态环境脆弱等诸多因素限制,进一步开发出新的土地数量有限这
就需要对原有的土地进行内涵挖潜而土地整理作为有效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
高效合理利用和提高土地供给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永续
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规划或城市规
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
进行综合整治、调整改造,以提髙土地利用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
过程。

耕地整理潜力是指通过开发整理,合理布局田、水、路、林、村,增加有效
耕地面积的能力及通过土地平整、农田灌排设施的配套和土壤改良,改善土地利
用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产出率的能力。

从理论上讲,利用率和产出率都较
低的耕地,是最值得整理的对象。

经过适宜性评价适合于耕地用途的耕地中的零
星未利用地。

产出率较低的耕地,表现为耕地单位产量低下。

当然,产出率低与
多种因素相关,既取决于土地的自然肥力,又决定于土地的经济肥力,即人类社
会的长期投入。

因此,当前条件下,考虑退耕还林、还湖、封山育林等生态环保
要求,产出率较低的耕地应该是耕地整理潜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经过适宜性评价
适合于耕地用途的零星废弃工矿用地。

利用率较低的耕地,表现为地块规模小,
布局散乱,地块中分布着较多的其他闲散地。

二.耕地整理潜力方法分析
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是在查清各类待整理耕地资源的类型、数量、结构、质量、分布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未来土地利用方式,对提升耕地利用的自然适宜性、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技术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程度作出评估。

我国幅员
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技术条件不同,土地利用的方式、方向和特点
千差万别,耕地整理所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各地区的耕地整理标准也各不相同,耕地整理潜力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

在指标的设置上要遵循区域性原则、综合
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根据耕地整理潜力的内涵,可以从自然适宜性,该指标反映耕地整理活动的因地制宜性,是耕地整理在特定
区域和自然条件下所具有的自然潜力;生态合理性,该指标反映耕地整理活动是
否遵循生态学原理,是耕地整理在不破坏当地自然环境和保持区域生态安全前提
下所具有的生态潜力;经济有效性,该指标反映耕地整理活动降低了生产成本和
增加了土地产出,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耕地整理所具有的经济潜力。


技术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个方面设置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

数量潜力测算方法耕地整理数量潜力一般采用调查法测算,即通过对研究区
内已实施的整理项目或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区域的调查研究来确定研究区耕地
整理新增耕地的系数,然后根据新增耕地系数和待整耕地面积计算新增耕地数量
潜力。

我国上一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主要就是以新增耕地系数和新增耕地面积或
两者结合测算耕地整理潜力的。

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但用于统计分析的整理项目
和集约利用水平较高区域的选择是决定结果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关键,目前尚没有
研究涉及如何优化选择的问题。

耕地整理质量潜力测算方法基于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或分等成果的产能潜力
测算方法:耕地产能潜力是在一定区域耕地整治后与整治前相比粮食或经济作物
的产出增加能力,重点关注规划期内可实现的产能潜力。

耕地整理自然潜力和现
实潜力最具代表性的测算方法是直接利用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的测算方法。

基本
思路是:通过建立农用地分等单元标准粮理论单产与自然质量等指数的函数关系、标准粮可实现单产与利用等指数的函数关系分别核算分等单元的理论单产和可实
现单产,以此为基础核算区域耕地理论产能和可实现产能;实际产能是核算区域
内指定作物产量折算的实际标准粮总产量;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与实际产能之
差就是耕地整理的理论潜力和现实潜力。

是通过区域待整理耕地现状产能与理论
产能或最高产能之间的差距来测算产能潜力。

由于质量越低、条件越差的耕地现
状产能越低,必将得出中低山丘陵区的我国的土地整治实践仅有十几年,许多已
实施项目存在诸多问题,其等级提升幅度未必能代表耕地整理等级潜力,规划等
级确定的科学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述方法的缺陷,但没有充分考虑分
区单元内的整体限制性因素,对限制性因素改造难易程度也考虑不足。

结语:长期以来,我国土地存在大量粗放利用现象,在广大农村地区,土地
利用缺乏科学配置,耕地零碎分散,闲散废弃地、报废工矿地得不到及时复垦,
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这些不仅导致农田抗灾能力下降,且阻碍现代农
业措施的运用及土地规模效益的发挥,严重影响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形成对
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限制,更不利于应对WTO的挑战,不利于农业、农村、农
民问题的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尤其是耕地整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傅殿群.土地开发整理潜力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
[2]许晓婷.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4.
[3]刘洋.重庆市三峡库区耕地及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评价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
[4]肖凯文.川中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