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选修课-《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文献检索是一门涉及信息学、文献学、图书馆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的重要的交叉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化学生的信息意识,使学生了解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特点,掌握获取和利用各自专业及专业相关文献信息资源的基本方法,学生将掌握检索科学文献信息的能力,以此服务于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同时学生还能够提高其自学能力,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文献概论;文献检索基础;论文与特种文献检索;外文文献检索;文献计算机检索;文献积累与利用。
一、教学内容第一章文献概论1、信息、知识、情报和文献2、文献的类型3、文献的存贮机构教学重点:文献的类型与中医药文献的存贮机构第二章文献检索基础1、检索工具与参考工具书2、检索语言3、检索途径与检索方法4、检索策略与检索程序教学重点:1、检索途径与检索方法2、检索策略与检索程序第三章论文与特种文献检索1、论文检索2、期刊检索3、标准文献检索4、专利文献检索教学重点:论文检索与期刊检索第四章外文文献检索1、美国《医学索引》2、荷兰《医学文摘》3、美国《生物学文摘》4、美国《化学文摘》教学重点:美国《生物学文摘》及《化学文摘》第五章文献计算机检索1、文献计算机检索基础2、光盘文献资源检索3、网络文献资源检索教学重点:常用的计算机文献资源检索方法第六章文献积累与利用1、文献的积累与引用2、文献综述的撰写3、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重点:文献综述的撰写二、教学要求第一章中医药文献概论教学要求:了解中医药文献的类型与存贮机构第三章中医药文献检索基础教学要求:了解文献检索的语言,掌握方法、途径、程序和检索策略第三章中医药论文与特种文献检索教学要求:掌握中医药论文、期刊、标准文献及专利文献的检索第四章中医药外文文献检索教学要求:了解美国《医学索引》、荷兰《医学文摘》;掌握美国《生物学文摘》及《化学文摘》。
第五章中医药文献计算机检索教学要求:熟悉与掌握常用的计算机文献资源检索方法第六章中医药文献积累与利用教学要求:学会文献综述的撰写三、章节学时分配执笔:审核:批准:。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Medical Literature Retrieval)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233087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临床医学专业学分:2总学时:32先修课程:学科基础课后续课程:循证医学、其他专业课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门学习如何检索与获取利用医学文献信息资源的学问和技艺的科学方法课程,通过教学,简明扼要地介绍医学文献信息检索及其对医学科研的影响、信息资源与信息媒体的基础知识,详细介绍医学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并根据医学信息资源类型特点,系统介绍中外文期刊医学信息资源、特种医学信息资源、学术分析评价信息资源、网络免费医学学术信息资源等的检索方法与检索规则,特别强调这些资源中能够实现免费检索的使用特点与检索技巧。
此外,专门介绍医学信息资源组织管理与利用方面的相关知识,如医学信息资源采集、个人医学信息资源管理、医学信息资源筛选、再生医学信息形成与处理等。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多媒体课件讲课或实时网络演示,在注意对基本概念介绍的同时,重在对各类医学信息资源检索系统操作方法、操作步骤的介绍,并结合对应的专题实习以及自选课题综合实习的教学方式,达到传授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检索操作技能的目的。
选用教材:周毅华.医学信息资源检索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必读书目:1、湛佑祥,陈锐,陈界,等.医学信息检索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42、何蛟,王博,张林.医学科研与信息检索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选读书目:1、罗爱静,于双成.医学文献信息检索[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陈平,张轶群.实用生物医学信息检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3、顾萍,谢志耘.医学文献检索[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4、李晓玲,符礼平.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M].第5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5、李红梅.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6、彭奇志,林中.信息资源检索策略与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7、陈荣, 霍丽萍.信息检索与案例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8、谢新洲,周静.新编科技查新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二、课程总目标: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医学生新型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开拓视野、站在更高的科学角度观察与思考医学科学及其研究,逐步提高医学学术研究思维逻辑能力,为将来从事临床医疗实践和开展医学科学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文献检索学时范围:18实验学时:10总学分:课程性质:是培养学生信息情报意识,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信息源中获取知识、信息和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课。
课程属性:专业任选课先修课程:《科学利用图书馆》公选课适用专业(方向):学院各专业责任单位:图书馆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性质:《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学生信息情报意识,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信息源中获取知识、信息和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课。
地位:该课程在大学生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方面起重要作用。
任务:使学生了解本学科及相关学科文献信息源的情况及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印刷型文献检索工具与参考工具书的使用方法,熟知国内外重要的计算机网络化检索系统,懂得如何获得与利用文献信息,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该课程在技能上的目标:1.掌握信息资源检索的手段、类型及原理。
2.掌握文献信息和数字信息资源的类型及其特点。
3.熟知国内外重要的计算机网络化检索系统,掌握计算机检索的方法和技术。
4.了解各种电子书及中外文网络数据库资源,掌握各种电子书及网络数据库的检索途径、方法和技巧。
5.能够独立地根据检索课题选用适当的检索工具或计算机数据库,并综合使用多种检索工具或数据库完成检索课题。
三、课程的内容及要求、教学重点与难点第1部分文献信息检索概论(1)主要教学内容:1)信息与信息检索的概念;2)信息检索的变革与意义;3)信息检索手段;4)信息检索类型;5)信息检索系统及原理。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信息及与信息有关的几个概念,了解信息检索的变革;掌握信息检索手段、类型、原理。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信息检索手段、类型、原理。
第2部分信息资源的概念、特性及类型(1)主要教学内容:1)信息资源的概念;2)信息资源的特性;3)信息资源的类型。
(2)知识点与能力点要求:了解信息资源的概念、特性;掌握信息资源的类型和每种信息资源的特点。
文献检索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文献检索是一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学术资源的分布和特点,熟悉信息检索的技巧和策略,提高独立获取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步骤,了解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价值。
2、掌握信息检索的常用工具和方法,包括搜索引擎、学术数据库、图书馆资源等。
3、熟悉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包括信息评价、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等。
4、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
5、熟悉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了解学术评价的标准和流程。
三、课程内容1、文献检索基础知识:介绍文献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步骤,以及文献检索的意义和价值。
2、信息检索工具和方法:介绍信息检索的常用工具和方法,包括搜索引擎、学术数据库、图书馆资源等。
3、信息素养技能:介绍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包括信息评价、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等。
4、学术研究流程和方法:介绍学术研究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包括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
5、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介绍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的概念和要求,以及学术评价的标准和流程。
四、课程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听讲、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文献综述、研究报告等,以检验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课程资源1、教材:选用合适的教材,包括《文献检索原理与应用》、《信息素养教程》等。
2、教学PPT:制作简洁明了的教学PPT,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应用能力。
4、在线资源:利用在线资源平台,如MOOC、SPOC等,提供课程视频、拓展阅读等学习资源。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文献检索课程是一门介绍如何查找、阅读和管理文献的课程。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文献检索课程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文献检索技能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各种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从而能够有效地获取、筛选、评价和利用各种信息。
二、课程目标1、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信息素养、信息检索原理、信息检索技术等。
2、掌握各种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图书馆、数据库、网络资源等。
3、能够独立进行文献检索,获取、筛选、评价和利用各种信息。
4、培养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三、课程内容1、信息素养概论:信息素养的概念、意义和重要性,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法。
2、文献检索基础:信息检索原理、信息检索技术、信息检索策略等。
3、图书馆资源利用:图书馆目录检索、纸质和电子图书阅览、文献传递服务等。
4、数据库资源利用:学术数据库简介、检索技巧、结果处理等。
5、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学术搜索引擎、学科门户网站等。
6、信息筛选与评价:信息筛选的方法、标准,信息评价的方法、标准等。
7、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学术规范的基本要求、论文写作的基本步骤、论文写作技巧等。
四、课程安排1、第一周:信息素养概论,图书馆资源利用。
2、第二周:文献检索基础,数据库资源利用。
3、第三周:网络资源利用,信息筛选与评价。
4、第四周: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综合实践操作。
五、教学方法1、理论结合实践:通过实例操作,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课堂讲解:对课程内容和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文献检索的相关问题。
4、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提供课程资料、作业和在线答疑等服务。
六、评估方式1、平时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2、期中考试:进行一次中期考试,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进行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文献检索 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教学大纲文献检索教学大纲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文献检索成为了学术研究和学习的重要环节。
在大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献检索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文献检索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学中设计合适的大纲来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
一、文献检索的重要性文献检索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工具,寻找和获取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在学术研究中,文献检索是获取可靠和准确信息的基础。
通过文献检索,研究者可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从而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文献检索也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学习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学生可以培养信息筛选和鉴别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二、文献检索教学的目标在设计文献检索教学大纲时,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我们希望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见的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比如学术搜索引擎、图书馆目录和专业数据库等。
其次,学生需要了解如何使用关键词和搜索语法来提高检索效果。
最后,学生还需要培养文献筛选和评估的能力,学会辨别可靠的文献来源和有效的研究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学大纲中,我们可以设置以下几个教学内容和方法:1. 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的介绍:通过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各种文献检索工具和数据库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图书馆的在线目录和学术搜索引擎来查找相关文献。
2. 关键词和搜索语法的训练:学生需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关键词来进行文献检索,并了解如何使用逻辑运算符和通配符来提高检索效果。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练习来培养学生的搜索技巧。
3. 文献筛选和评估的训练:学生需要学会辨别可靠的文献来源和有效的研究方法。
可以通过讲解和讨论一些常见的文献评价指标,如影响因子和引用次数,来帮助学生进行文献筛选和评估。
4. 实践和反馈: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文献检索和阅读,然后进行反馈和讨论。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文献检索技巧,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文献检索英文名称:information literacy课程类型:选修课总学时:24学时讲课学时:20 上机学时:4学分:适用对象:全校二年级以上学生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掌握用手工方式和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课,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问题能力的工具课。
本课程的任务,使学生了解文献信息及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的各种类型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掌握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文献信息的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和综合创新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基础课程,学习文献检索课程应达到如下要求:(1)了解现今迅速发展变化的信息环境特点,加深对信息及文献信息检索的理性认识;(2)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3)初步掌握计算机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包括选择数据库、制订检索策略、分析检索结果;(4)掌握几种基本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中外文检索工具刊(书目、索引、文摘),通过多种检索途径配合使用检索出与专业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献;(5)能够独立地根据检索课题选用适当的检索工具,并综合使用多种检索工具完成课题的检索;(6)掌握获取原始文献的主要方法及初步整理文献资料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信息检索概论(2学时)[教学内容]1、信息的定义及特点,信息源的定义、类型及特点2、文献的定义、类型及特点3、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教学要求]1、了解信息、信息源、文献信息的定义。
2、了解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点3、理解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的含义4、掌握文献的概念及特点第二章信息检索的概述(2学时)[教学内容]1、信息检索的定义、意义及作用;2、信息检索的类型及原理;3、信息检索语言4、信息检索的方法、途径和步骤;[教学要求]1、了解信息检索的定义及信息检索语言的种类。
2、理解信息检索的类型及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药学专业(学分:1 学时:18)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开课单位:生物医学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文献检索课是培养学生获取文献信息能力的科学方法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专业选修课之一。
它以“授人以渔”为宗旨、以实用为原则、以网络检索技术为主线,系统地介绍文献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选择性地介绍常用的、有代表性的各类网络数据库的检索技术与获取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文献信息的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文献信息及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学会常用的各种类型检索系统的使用方法,掌握现代信息检索技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文献信息的技能,进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和综合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含每章教学目的、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信息、知识与文献的基本定义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文献的基本特征以及分类;期刊参考文献的书写方法。
熟悉不同类型文献的特点。
了解不同类型文献的标识方法。
教学内容:介绍了信息、知识与文献的定义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献的基本特征;按出版类型、载体形式以及使用级别对文献进行分类;讲解了不同期刊对参考文献的书写要求;简单介绍了药学专业相关的数据库以及学习网站。
第二章:维普数据库的使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维普数据库检索各类中文期刊文献的方法以及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特色功能模块;熟悉维普数据库功能模块:期刊文献检索,文献引证追踪,科学指标分析,搜索引擎服务以及文献传递功能;了解维普数据库的基础平台。
教学内容:介绍了维普的四个主要功能模块,“期刊文献检索”功能模块,“文献引证追踪”功能模块,“科学指标分析”功能模块,“搜索引擎服务”功能模块;介绍了维普数据库在课题调研、科技查新、项目评估、成果申报、人才选拔、科研管理、期刊投稿等方面的重要用途。
第三章:中国知网的使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中国知网检索各类中文期刊文献的方法以及中国知网的特色功能模块。
熟悉中国知网的功能模块:综合检索,智能检索,分类检索,高级检索以及分享传播和在线阅读功能;了解中国知网数据库的基础平台。
教学内容:介绍了中国知网的背景和页面介绍;中国知网的功能模块揭示:一筐式检索,指数检索,出版物检索等;讲解了如何采用智能检索文献并进行筛选得到指定文献;采用高级检索精准查找文献,采用布尔逻辑检索查找文献,通过引证和被引证关系对文献进行分析。
第四章:中文专利信息检索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通过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检索并下载相关中文专利;熟悉中文专利的分类以及中文专利的检索方法;了解专利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基本的专利法规。
教学内容:介绍了专利的基本概念、基本特点以及分类;专利的组成;专利申请的途径(巴黎公约以及专利合作公约);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作用及其检索平台;介绍了使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中文专利检索;使用主题检索、分类检索以及号码检索功能;通过申请号、公开号、授权号和专利号分析专利的属性。
第五章:外文专利信息检索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通过外文专利数据库查询并下载外文专利;熟悉外文专利查询的渠道以及外文专利网站的使用;了解外文专利的主要种类、标识码以及专利号的组成。
教学内容:介绍了欧洲专利、世界专利、美国专利的基本信息以及专利号的组成;讲解了Soopat检索平台、The Lens()、美国专利局和EPO(欧洲专利局)检索平台的使用,通过使用三种平台进行外文专利的检索,并分析法律状态和同族专利。
第六章:SciFinder的检索与应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Scifinder数据库的检索方法;熟悉Scifinder每一个模块的作用;了解Scifinder 数据库的基础平台。
教学内容:介绍了Scifinder的文献数据库;Scifinder的注册与登陆;讲解了SciFinder 中的文献检索、物质检索、Markush检索以及反应检索等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简单介绍了SciFinder 特色功能;SciFinder 网络资源平台。
第七章: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使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查找指定的文献,以及查找指定期刊的影响因子;熟悉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功能,尤其是核心数据库检索,熟悉Web of Science数据库每一个模块
的功能及其创建引文跟踪以及文献分析;了解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平台和SCI影响因子的来由及其计算公式。
教学内容:介绍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基本检索平台以及数据库来源,数据库的功能模块以及特色功能;讲解了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特定领域的文献,并分析该领域的高影响力作者以及机构,同时总结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研究趋势;检索高引频的论文。
第八章:SCI论文投稿及写作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SCI论文的分类及结构;熟悉SCI论文投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了解SCI论文的写作技巧。
教学内容:重点介绍SCI论文的分类(实验性论文、报道性论文、理论性论文以及综述性论文)及结构(题名、作者署名及地址的标署、摘要、引言、基金资助项目的英文表达、致谢以及参考文献等);介绍了向SCI期刊投稿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区别、学术期刊找审稿人的几个途径、审稿人(同行评议)关注的问题、英文文章写作小技巧、SCI论文投稿信、投稿、审稿、修订与接受之过程与分析以及SCI源期刊及稿约的查找);介绍了SCI论文的写作技巧。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文献、信息、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文献类型、数据库的类型和图书的分类体系以及中英文数据库的使用,掌握不同类型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和技巧。
难点:运用相关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具备相关专业领域系统和专深的文献信息检索能力。
四、参考性教学时间安排:
五、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1.《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信息源与信息检索》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3.《网络时代电子资源检索与利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
六、其他说明:
1. 教学方式:
教师在充分备课和写好教案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授课过程将采用教师讲授、例题分析以及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考核方式:
总成绩= 平时成绩*30% + 课程论文成绩*70%
平时成绩占30%:包括作业(24%)和出勤(6%)等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状态。
课程论文成绩占70%。
考核方式:提交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