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人的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人的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京津冀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核心区域。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人们的生活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教育、就业和文化等方面,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人的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人的意义在于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优势的产业基础。
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提高整个地区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祉。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人的意义还体现在改善环境质量和提升生态文明建设。
京津冀地区长期以来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加强区域间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建设。
京津冀三地可以共同制定环保政策和标准,加大环境监测和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水平。
第三,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人的意义还体现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
京津冀地区拥有众多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创新能力。
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加强三地间的教育合作和人才流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这将有助于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第四,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人的意义还表现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流动和就业问题一直存在。
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实现就业机会的共享和平衡发展,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减少城市间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差距。
同时,京津冀协同发展还可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人的意义还体现在文化交流和民生改善方面。
京津冀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多元的民俗风情。
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加强三地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创新,提升人民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1. 引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举措。
在过去几年,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分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经验,以期为深化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2. 加强区域规划与协同政策第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之一是加强区域规划与协同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京津冀三地的宏观规划与政策保持一致,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战略性支持。
三地政府协同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城市一体化发展规划、产业转移政策等,有效推动了区域协同发展。
3. 优化产业结构和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之一是优化产业结构和协同发展。
三地致力于互补优势、协同发展产业。
北京发挥科技、文化、创意产业优势,河北侧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天津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通过协同合作,三地形成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动能。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第三,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之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
京津冀三地通过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实现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更加紧密的联系,促进了三地资源要素的互补与共享。
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
为了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三地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推动产业结构绿色化、清洁能源利用率提升,有效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
6. 结语通过加强区域规划与协同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和协同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等措施,我国政府成功推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经验和启示。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也为其他地区协同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值得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希望未来我国可以继续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全国区域协同发展提供更多借鉴和启示。
2023年三支一扶之三支一扶申论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三支一扶之三支一扶申论自我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大题(共10题)一、给定资料:以张家口为背景地的农村电影《光棍儿》,导演是张家口出来的郝杰,这个原生态电影展示了当地农村的真实景况,能够吃上饭但娶不起媳妇,种西瓜卖不了太好的价钱,农业发展模式与文化生活相对落后、贫瘠。
很难想象,此地离北京只有200公里。
在中国东部沿海,有两个市场内生的庞大城市群坐落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但京津冀城市群一直停留在相对孤立的状态,在硕大无朋的北京之后是尴尬的直辖市天津,以及参差不齐的传统制造业城市与幅员辽阔的农村地区。
经济学上的“虹吸效应”是指在区域经济的某一地区,由于特定的区位优势,会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会将相邻地区的人才、投资和消费等吸引过去,造成被吸引地区经济发展的缓慢,同时加速吸引地区的经济发展。
京津对河北的“虹吸效应”存在已久,且“虹吸效应”太强。
北京由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天然优势,总部经济效应明显,到2013年年底,北京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企业的总部,总部在北京的企业数量将近4000家,拥有资产近83万亿元,吸纳从业人员数量超过300万,总部经济效应的存在强化了北京的磁力作用,导致资源向核心区域聚集,对津特别是河北地区产生“虹吸效应”。
北京如同巨大的吸管仍在鲸吞各类资源,这就导致人财物源源不断涌入北京。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缓慢,核心问题是行政壁垒的束缚,北京作为政治中心,生产要素长期集中,导致京津冀内部市场要素发育缓慢,行政体制僵化,长期以来政府的干预导致京津冀资源配置极不均衡,人才、资源、资金长期聚集在北京手中,而河北的产业还在依靠劳动力、资源、土地等生产要素扩张,资源浪费严重,环境牺牲较大。
据统计,2014年河北省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了51.1%,工业大而不强的矛盾十分突出。
京津冀三地公共服务资源不均衡的情况极为突出,比如,在教育方面,北京和天津的高考一本录取率是24.33%和24.52%.河北只有9.03%。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与未来展望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与未来展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指以京津冀三地(北京、天津、河北)为核心的区域合作和发展。
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提出了这一战略,旨在优化区域布局、促进资源共享、促进市场一体化、构建优质生态环境、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形成协同创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新体系。
在过去的几年中,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许多成绩,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本文将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程,分析目前面临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历程1. 初期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初期规划可以追溯到2002年北京提交的《关于设立北京、天津、河北区域合作促进委员会的建议》,正式启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
随后,国家开始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进行系统规划和布局,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推动该地区的协同发展。
这些政策和措施包括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北雄安新区规划、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等。
2. 城市联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加强城市间联动。
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基础设施互通、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式,促进京津冀三地间的协同发展。
京津两地间的城市联动尤为显著。
天津作为直辖市的优势与北京的政治、经济中心地位充分协调发展,形成了相互补充的关系。
这种城市间的协同发展,有力推动了京津冀地区的整体发展。
3. 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市场一体化,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的融合发展。
在过去的几年中,京津冀地区建设了一批产业集聚区、深化了产业合作,形成了一批协同发展的典型产业园区和产业链。
京津冀协同发展还推动了人才、科技、资金等要素的共享,推动了京津冀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4. 生态环境共建京津冀协同发展也致力于构建优质生态环境。
通过推动生态保护、减少污染排放、推动清洁能源发展等措施,京津冀地区取得了一定的环境保护成就。
作为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有望有效改善这一问题,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擘画“十四五”:京津冀协同发展棋至中盘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擘画“十四五”:京津冀协同发展棋至中盘文/苏志勇经历了7年稳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已是“棋至中盘”。
近日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聚焦实现战略目标和提升引领带动能力,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促进区域间融合互动、融通补充”。
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区域重大战略重点,在“十四五”时期将迈上更高台阶。
在此背景下,房地产行业也将从中寻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规划图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七周年,据权威媒体报道,《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截至2020年的中期发展目标已如期完成。
一是有序推进疏解非首都功能,20多所北京市属学校、医院向京郊转移,疏解3000家一般制造企业,疏解提升1000个区域性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常住人口规模从2017年以来持续下降。
二是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加快推进120多个重大项目,京雄城际正式开通,容东片区900多栋安置住宅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三是推进重点地区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北京市级机关35个部门共计1.2万人搬入办公;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已签约85个产业合作转移项目;张家口76个冬奥项目完成建设。
四是大力推进重点领域协同发展,交通、生态、产业等不断取得新突破。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构建,大兴机场建成投运。
五是一批重大改革创新举措落地,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日趋完善。
六是积极推进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高。
7年的协同发展硕果累累,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京津冀协同发展将进入关键阶段。
“十四五”开启新征程3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稳妥有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项工作。
促进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
促进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政策协调
1.1 建立京津冀地区政策协调机制,定期召开相关会议,统筹协调各项政策。
1.2 推进跨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共享。
1.3 制定统一的招商引资政策,鼓励企业跨地区投资和经营。
二、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2.1 加强产业链衔接,推动优势产业在京津冀地区形成合理布局和产业分工。
2.2 建立创新创业平台,鼓励科技创新和人才流动。
2.3 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优化交通运输体系
3.1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和便捷性。
3.2 推进“智慧交通”,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3.3 加强城际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的联动发展,实现互联互通。
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4.1 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
4.2 推进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等环保技术的应用,降低污染排放。
4.3 建立京津冀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五、加强人才交流合作
5.1 推进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5.2 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京津冀地区工作和创业。
5.3 加强对留学生的支持和服务,促进留学生回国创业就业。
六、深化金融合作
6.1 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防范金融风险。
6.2 推动金融机构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促进资金流动和企业融资。
6.3 制定金融创新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多元化业务。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措施
1.加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按照人口密度和需求布局合理,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衡覆盖。
2. 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教育、文化、交通等服
务水平,保障城乡居民享受同等水平的服务。
3. 推进各类公共服务资源公平调配,加大对偏远、落后地区的
投入力度,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分配合理。
4. 推广互联网+基本公共服务模式,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覆盖面,并加强数字化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5.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保障,特别是对贫困人口、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等群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社区治理,引导居民参与公共服务
管理,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7.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人员的
素质和能力,确保基础服务质量和效率。
8.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评估机制,对各项服务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 1 -。
浅谈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谈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如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协同不够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政府引导产业协同发展、推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促进基础设施协同建设等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需要不断加强协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优化区域经济结构、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政府引导、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趋势、政策、措施。
1. 引言1.1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在于,京津冀地区位于华北地区的核心位置,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三地区的相互合作与协同发展,可以有效整合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经济的互补优势。
北京作为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天津作为港口城市和经济开放区,河北作为重要的农业和重工业基地,三地各具特色,资源互补性强。
通过协同发展,可以更好地整合各地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有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构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三地之间不仅存在着密切的地理联系和经济联系,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和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人口流动等。
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加强三地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共同解决各种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2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概况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战略,其目的是实现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共同繁荣。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地政府和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合作,推动地区协同发展。
在经济领域,京津冀地区不断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了以北京为核心的高端产业集聚区、以天津为核心的制造业集聚区、以河北为核心的传统产业集聚区。
深入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深入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指中国政府在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
京津冀地区位于中国北方,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是中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也是中国人口密集地区之一。
为了协同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下面我们将深入理解这一战略的内涵和重要性。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内涵是什么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化区域合作。
京津冀地区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着协同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推动地区发展。
二是优化产业布局。
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可以通过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价值链的有机连接,使得整个地区的产业布局更加优化。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是共建生态文明。
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是共性的,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推动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是什么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经济的发达地区之一,而且三地的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互补性,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促进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二是提高整体竞争力。
京津冀地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协同发展可以提高整个地区的竞争力,使得整个地区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是改善区域环境。
京津冀地区的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通过协同发展可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环境资源,改善人居环境。
四是促进人口流动。
通过协同发展可以更好地促进人口流动,实现人口资源的有机转移和配置,使得人口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地区的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当前中国政府重点推进的一个重要战略,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改善区域环境、促进人口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国在新时期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举措之一。
该战略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协同,推进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自2014年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效。
首先是交通一体化方面的成效。
京津冀地区通过建设高铁、城际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打通了区域之间的交通瓶颈,进一步推动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
例如,京津冀高铁网已初步形成,大大缩短了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方便了人员和货物的流动。
此外,京津冀还大力推进智能交通建设,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缓解道路拥堵问题,提升交通运行的智能化水平。
其次是产业协同发展的成效。
京津冀地区依托各自的产业基础和优势,进行互补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跨界合作。
例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北京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打造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和中国(北京)浙江产业协作园,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向产业化转化。
河北则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产业基础,发展了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
天津则发挥港口优势,加强物流产业的发展。
通过产业协同发展,京津冀地区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增强了整个区域的竞争力。
第三是生态环境方面的成效。
京津冀协同发展将环境保护列入重要议程,推动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京津冀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推广清洁能源、调整产业结构等,改善了空气质量。
同时,京津冀还加强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推进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第四是公共服务方面的成效。
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了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优质化。
例如,京津冀地区合作建设了多家高水平医疗机构,提升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在教育方面,三地积极推动学校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发展,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和教育质量。
此外,京津冀还加强了文化交流和合作,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和展览,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综上所述,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效。
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主要措施
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主要措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地区作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区域,其发展也备受关注。
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主要措施,以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项重要的措施,以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其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区域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加大了对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了京津冀地区的交通互联互通,提升了区域内部和与外部的联系。
例如,京津冀地区正在建设京津冀一体化城际铁路网,加快推进京津冀城市群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提高了区域内部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二、推动产业转移和升级。
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其产业结构相对成熟,但也存在着产业集聚度高、资源环境约束大等问题。
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和引导产业转移和升级。
例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支持京津冀地区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引导企业向京津冀地区集聚,提升了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但也是中国的环境压力大区。
为了促进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政府加大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了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
例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治理,改善了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了区域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
京津冀地区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其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对于区域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推动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
例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政策,支持京津冀地区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提升了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竞争力。
五、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城市群,其城市规划和建设对于区域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京津冀一体化 方案
京津冀一体化方案1. 引言京津冀一体化是指京津冀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
这一方案旨在实现京津冀地区之间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整体治理、社会公共服务均衡布局的目标。
本文将对京津冀一体化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2. 背景京津冀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但也面临着人口密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推动京津冀地区持续健康发展,京津冀一体化方案应运而生。
3. 目标京津冀一体化方案的主要目标包括:•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实施统一规划、协同发展,推动京津冀地区之间的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提高整体效益。
•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加强产业链条互联互通,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整体生态环境治理: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共同解决区域环境污染问题。
•均衡布局社会公共服务:促进教育、医疗、文化等重点领域资源的平衡配置,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4. 主要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京津冀一体化方案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4.1 建立统一规划体系•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区域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
•编制城市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确保各领域的协同发展。
4.2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网络,推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完善城际交通一体化体系,提升人员、物资流动的效率。
4.3 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建立京津冀产业创新联盟,推动成员之间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
•鼓励企业跨地区合作,共同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业态,提高竞争力。
4.4 推进生态环境整体治理•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推动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水质量等环境指标不断改善。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减少碳排放。
4.5 促进人才流动•推动人才共享机制,鼓励人才在京津冀地区间流动,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
2024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高分通关题型题库附解析答案单选题(共40题)1、根据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内容,下列属于优化空间结构,提升连通性,促进节约集约、高质量发展的是()。
A.基于常住人口的总量和结构,提出分区分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布局和标准B.确定中心城区各类建设用地总量和结构,制定中心城区城镇建设用地结构规划表C.构建系统安全的慢行系统,结合街道和蓝绿网络,构建连通城市和城郊的绿道系统D.制定能源供需平衡方案,落实碳排放减量任务,控制能源消耗总量【答案】 B2、“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石化工业布局调整的方向是()A.专业化、集约化、接近原料地B.综合化、集中化、接近消费地C.大型化、综合化、外向化D.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答案】 D3、在外汇市场上,作用突出的是()。
A.商业银行B.国际贸易公司C.非银行金融机构D.中央银行【答案】 A4、总需求的构成不包括()。
A.消费需求B.投资需求C.政府需求D.生产需求【答案】 D5、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
A.创造内需;经济体制B.扩大内需;供给侧结构性C.拉动外需:供给侧结构性D.扩大内需;经济体制【答案】 B6、我国预算体制的核心问题是 ( )A.确定预算管理范围B.确定预算管理的级次C.确定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D.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答案】 C7、根据《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的通知》(国发〔2019〕26 号),我国境内的下列投资项目中,不实行资本金制度的是()。
A.政府投资的经营性项目B.企业投资项目C.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项目D.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答案】 C8、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中,组织开展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应倾斜的地区不包括()。
A.中西部地区B.东北地区C.中小城市D.农村地区【答案】 D9、通过发行金融工具等方式筹措的各类资金,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以认定为投资项目资本金,但不得超过资本金总额的()。
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政第粕斛I Statute Intf'rpretation・■「■・・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文I本刊记者施京京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指导意见》提出了2025年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建立、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的分阶段目标。
《指导意见》指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明确中央与地方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水平和支出责任,以标准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是新时代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增进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指导意见》强调,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规范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分担方式,推进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统一,促进各地区各部门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有效衔接,以标准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明确权责关系、创新治理方式,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均等享有,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力争到2025年,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理念融入政府治理,标准化手段得到普及应用,系统完善、层次分明、衔接配套、科学适用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建立;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指出,《指导意见》将标准化作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种创新工具,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标准化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路径,是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创新工具,以技术理性的形式传达基本公共服务的公益性、公平性价值,为公共服务的提供给出价值指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基础。
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编者注:本文将详细讨论“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的主要成效及其对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影响。
文章将首先介绍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的背景和目标,然后详细讨论该政策在各个领域中取得的主要成果。
最后,文章将总结分析这些成果的积极意义和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1. 背景和目标京津冀协同发展,又称”雄安新区规划”,是中国政府为了推动京津冀地区经济协同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战略。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201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旨在通过加强各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经济协同发展和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推动京津冀地区形成现代化、协调发展、绿色低碳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提升京津冀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2. 经济成效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效,为区域发展和全国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2.1 区域经济一体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通过加强交通和基础设施的联通,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京津冀地区实现了高效的跨区域经济交流和资源要素的共享。
这不仅提升了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全国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2 创新驱动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了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推进。
政府通过设立科技园区、创新中心和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吸引了大量的创新资源和人才集聚。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京津冀地区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含量,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3 产业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政府通过引导和支持优势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推动产业链、价值链的延伸和整合。
特别是在创新型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京津冀地区取得了重要突破。
这不仅有效促进了区域产业的提质增效,也为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城市规划与治理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城市规划与治理近年来,京津冀地区在国家层面提出了协同发展的概念,旨在加强地区间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该地区的三大城市之一,北京在协同发展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城市规划与治理的协同配合,本文将以此为主题展开思考。
一、城市规划的协同发展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确立一个协调的发展目标,而这个目标需要以繁荣都市经济为导向,以生态优先、人口控制、土地集约、公平共享等要求为前提,同时考虑城市、郊区、乡村等不同层次和范围的统筹规划。
针对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情况,建议制定城市规划协同发展的三点策略:首先,加强京津冀之间的空间联系和贸易流通,并注重开发延长城区域以及郊区的城市化建设。
通过社区化发展,不仅让原本以工业为主体的郊区得以发展壮大,同时也能通过城市化建设缓解城市拥堵状况,降低城市发展不均的现状。
其次,重视京津高速铁路和地铁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促进信息通联,提高物流效率和城市交通网络的整体质量。
强化东北亚区域和中亚欧洲区域的联结,不仅增加跨国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机会,还能更好地促进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形成,减少发展“失衡”的状况。
最后,注重生态平衡与共同规划的制定。
京津冀地区生态营养影响广泛,加强生态建设、环境维护、方案制定以及智能化的开发,都能够有效地提高该地区的综合素质和美学价值。
二、城市治理的协同发展城市治理是保证城市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因素。
在协同发展中,治理范围更广,不仅需要行政机构和各政府部门的合作,还需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建设和管理城市环境。
针对目前京津冀地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城市治理:首先,增加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尤其是在教育、医疗、房地产、交通和环保等领域中的服务。
政府部门需要注重公共资源的配置,提供有质量的公共服务,使市民和企业感受到政府的作用。
其次,建立完善社区治理制度,提升居民社区防范和治理能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如何破解区域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如何破解区域问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旨在实现区域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协同升级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推动区域的整体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区域问题,如产业结构失衡、资源环境约束、公共服务差距等。
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实现协同发展的目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之一。
长期以来,北京作为首都,集中了大量的高端服务业和创新资源,而天津则在制造业和港口经济方面具有优势,河北则以传统产业为主,产业层次相对较低。
这种产业结构的差异和不平衡,导致了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为了实现协同发展,需要加强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北京可以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将一些非核心的产业向外转移,为天津和河北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天津则可以利用自身的制造业基础和港口优势,加强与北京的产业对接,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和高端化水平;河北则应积极承接北京和天津的产业转移,通过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同时,要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跨区域的产业合作机制,促进产业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资源环境的约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制约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在水资源方面,通过跨区域的水资源调配工程,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同时加大节水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环境保护方面,建立区域统一的环保标准和监测体系,加强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共同治理环境污染。
此外,推动产业的绿色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破坏。
公共服务的差距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需要破解的难题。
北京拥有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而天津和河北在这些方面相对薄弱。
为了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需要加大对天津和河北的投入和支持。
如何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如何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它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人民的福祉以及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然而,在现实中,公共服务的供给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那么,如何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呢?首先,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中起着关键的引领和统筹作用。
政府应明确自身的责任,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
同时,建立健全公共服务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法律保障。
加强对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督和评估,确保政策的落实和服务的质量。
加大财政投入是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障。
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缩小公共服务差距至关重要。
政府应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向公共服务薄弱地区和领域倾斜。
增加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
建立稳定的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确保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加强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协调配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
优化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也是关键环节。
要打破地区、城乡之间的资源分割,促进公共服务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共享。
通过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欠发达地区辐射。
例如,可以开展教师、医生的交流轮岗,鼓励发达地区的优秀人才到贫困地区服务。
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公共服务的在线共享和远程提供。
同时,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规划,根据人口分布和需求特点,合理设置服务网点,提高公共服务的便利性。
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质量同样不容忽视。
一方面,要加强公共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
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发展等途径,提高公共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
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人才支持。
2023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2023年咨询工程师之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单选题(共50题)1、投资项目的“三个清单”应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做到()。
A.依法、客观、透明B.及时、公开、科学C.及时、客观、公开D.依法、公开、透明【答案】 D2、关于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形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B.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C.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但开发潜力巨大D.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但开发潜力巨大【答案】 A3、国家级区域规划要细化落实国家发展规划对特定区域提出的战略任务,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报()审批。
A.国务院B.国务院有关部门C.党中央D.国务院发改部门【答案】 A4、()是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一国经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
A.生产法GDPB.收入法GDPC.潜在GDPD.支出法GDP【答案】 C5、互联网基金销售业务由()负责监管。
A.银监会B.证监会C.国务院D.中国银行【答案】 B6、在经济较为发达以后,产业布局政策的侧重点就会转变为强调地区经济发展的()。
A.均等性B.均衡性C.先进性D.非均衡性【答案】 B7、十四五规划提出,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
A.新型科技体制B.新型创新体制C.新型人才体制D.新型举国体制【答案】 D8、十四五规划提出,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发展(),降低企业流通成本,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
A.无接触交易服务B.线上交易服务C.线下交易服务D.网联交易服务【答案】 A9、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
A.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B.建设科技创新中心C.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D.建设国际交往中心【答案】 A10、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到()初步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彰显人文魅力、富有城市活力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
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质量评价
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李冬【摘要】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quality of public service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Province.Firstly, set up the initial public servic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by in-depth interview.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Province,the subjective preference of the residents for determining the weight of the evaluation indexes was obtained.Finally,evaluate the quality of public service in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Province.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residents' preferences for public services change with the educa-tional background,working status and age.The difference of public service quality among Beijing,Tianjin and He-bei is very obvious.With the distance to the center of the city,the city's public service levels gradually decreased.%通过深度访谈及专家讨论,建立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京津冀地区居民对不同评价指标的主观偏好,并以此为依据对不同评价指标进行赋权,评价京津冀地区不同城市的公共服务质量.结果表明: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工作状态和不同年龄居民对公共服务的偏好存在明显差异;京津冀城市间公共服务质量差异显著,呈现出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逐渐衰减的空间格局.【期刊名称】《地域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8(037)002【总页数】6页(P52-57)【关键词】公共服务质量;调查问卷;空间差异;京津冀【作者】李冬【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北京10019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440 引言201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之一。
但是河北省在社会发展、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层次上与京津地区差异明显,有些方面甚至呈现断崖式的差距。
从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入手,分析断崖式差距形成的原因,并从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医疗卫生优质资源共享、缩小河北与京津地区教育资源差距、推进户籍附加福利均等化等方面提出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综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京津冀协调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把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之一。
希望通过京津冀三地的共同努力,实现京津冀公共服务规划和政策统筹衔接。
力争到2020年,河北与京津的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重点是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统筹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医疗卫生联动协作,推动社会保险顺畅衔接,提升公共文化体育水平。
目前,河北省在社会发展、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层次上与京津地区差异明显,有些方面甚至呈现断崖式的差距。
与会专家围绕如何缩小河北与京津地区公共服务的差距、从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实现医疗卫生优质资源共享、缩小河北与京津地区教育资源差距、户籍附加福利均等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并提出了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一、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存在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指出,促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目前,京津冀三地特别是与京津相比,河北在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别,有些方面甚至呈现断崖式的差距。
河北环京津还有很多贫困县和贫困人口,京津两地的人均生产总值是周边保定、张家口等城市的三倍以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水平差异更为突出。
多年来公共服务水平的巨大差距改变了三地资源要素的自然流向, 其中人才流动的困境最为严峻。
北京、天津拥有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人文教育环境和医疗保障环境,对河北的人才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引发了虹吸效应, 导致河北高端人才不断地流失。
河北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赵建强教授则通过河北省万人阅览室、学生师生对比值、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厕所无害化普及率、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的差异、基本医疗保险差异水平等方面对比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教育水平、环境、卫生服务等方面的差异。
通过数据分析,京津冀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较大差异。
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符国群提出每年落户北京的户籍指标约14万左右,其中近60%由中央统筹,其余由北京市支配。
这种主要由行政手段配置户口资源的模式,造成了诸多问题,如指标分配在央属单位与市属单位之间的不公,在民营与国有单位之间的不公,甚至在同一单位同一批次接受的应届大学生因学校身份的差别而造成不公。
目前这种资源配置模式,还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比如在外地工作一段时间的优秀大学生很难落户北京,而长期在外地做贡献的京籍人士,则不愿也不会放弃含金量较高的北京户籍。
总之,这种主要根据单位级别或身份、通过多个主管部门认可分配户口指标的方式,不仅造成很多的不公平,从资源配置角度则很容易造成错配和次优配置。
石家庄经济学院会计系步淑段教授则通过北京户口承载的福利角度分析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差距。
北京户口有八十多项福利。
就城乡劳动力市场户籍福利歧视统计分析,外来劳动力养老保险的享有比例低于本地劳动力60%,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享有比例比本地劳动力低37%和42%。
这些差异除了劳动力个人特征的差异外,可能都来自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
这种不平等体现在:一是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承载的利益不平等,农民进城后难以享受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城里人到农村难以合法购置土地和房产;二是北京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承载利益不平等,非户籍人口虽然也为北京市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贡献,但是取得北京户口难,享受北京同等待遇更难,而户籍居民却可以排他性地享受着附着在户籍上的诸多福利。
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才和人力的自由迁移,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的随心转移。
而这种户籍附着的福利成为自由迁徙的最大牵绊或动力。
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管理处处长武云秀认为:京津冀三地协同方面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政策规定不统一的问题。
京津冀三地在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差异显著。
二是卫生信息共享不畅的问题。
卫生信息化总体滞后,业务管理多头运行、各自为阵。
以新农合为例,北京市没有全市联,无法与河北省对接。
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收费系统各自为专、结算困难。
医疗机构间缺乏信息共享渠道,临床检査检验结果互认以及医疗文书、医疗责任等不能有效互通。
三是协同机制未确定的问题。
统筹协调多地区、多部门、多行业的支持保障、管理运行、互动共贏登记制亟待建立健全。
四是医疗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河北省医疗服务价格与国家20XX版规范大体接近,但远低于京津现行标准。
五是医疗水平差距悬殊的问题。
河北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服务能力等整体发展水平与京津两地差距较大。
此外,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张瑞峰教授和河北经贸大学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创新中心田学斌主任分别从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支出对比了河北与北京、天津在教育方面的主要差距。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韩来权从秦皇岛分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存在的差距。
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盖跟路处长从医疗、工商、失业保险、养老保险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在保险方面存在的差距;中商华夏物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马红艳也从河北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特别是科技资源的短缺角度分析了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上存在的差异,并特别指出建设宜居城市群、提高教育、医疗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只是解决了居民在河北省各市居民的意愿问题,能否在河北省各市就业才是留住高科技人员和高级技工的关键。
二、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差距形成的原因分析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指出整个京津冀公共服务差距很大,但是税收收入的差距比经济发展的差距还大。
原因是税收与税源不一致。
所以,应该把税收与税源的一致性的问题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制度环境来研究。
王延杰也指出京津冀之间公共资源配制失衡是导致京津冀公共服务差距的直接原因。
京津冀之间公共资源配制失衡,主要表现在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财力资源配制非均衡、人力资源配制非均衡与物力资源配置非均衡等方面。
其次,京津冀公共服务差距根源是我国平衡公共资源配制的体制调控能力不足。
根源与我国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中存在的鼓励竞争、忽视合作,注重激励、轻视帮扶问题是分不开的。
这种效率导向型的体制减弱了其缩小区域人均公共财力差距的调控能力,降低了其促进公共资源配制均衡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功能。
另外,在竞争导向型的财税体制下,京津冀之间对财源和财税利益的扭曲化的不平等竞争,是造成京津冀区域内两强一弱局面的根源。
最后, 不合理的跨区域投资税收分配机制还在拉大京津冀财政差距。
步淑段分析了户籍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巨大差距,是由于历史上政策倾斜的习惯性依赖和户籍附加福利既得利益者的特殊地位,京津户口特权价值和福利价值并不是只有京津居民勤劳所创造,而是历史原因和政府强制力限制而形成,因而就不能被京津户籍人口所独占,应该与所有在京津工作并纳税的人公平分享。
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主任张洪斌则从影响现阶段曹妃甸新区人才聚集的主要障碍分析出发,将影响人才发展的因素归纳为三方面:区域配套设施建设尚未完善,服务保障软环境也不健全;产业聚集水平有待提高,人才资源供需总体不平衡;人才聚集过度依赖政府的行政力量,特色组织文化体系尚未形成。
三、京津冀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一)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北京市元正律师事务所合伙律师周明刚提出了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律师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他分别从产业政策与区域环境、产业规模与产业比重、政府职能与法律消费、专业支持与经济秩序、法律服务与社区建设、法制理念与执业环境、市场主体与市场规范、积极造势与品牌塑造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律师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和集约化规模、推进律师服务业的产业化进程,促进律师服务业京津冀地区协同一体化的建议。
(二)实现医疗卫生优质资源共享武云秀指出,推进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是一项重大改革和浩繁的系统工程,对于阻碍协同发展存在的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要明确原则,突出重点, 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
2、协同化中需要抓住的重要环节。
(1)坚持规划引领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推进资源合理布局。
在贯彻落实国家统一规划、京津“6+1”合作文件、津冀协同发展五项协议和三地医疗卫生协同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实施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结合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以京津为聚集区的医疗资源布局优化,建立区域医疗中心,搭建功能承接和吸附平台。
同时,结合各地区域位置特点,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功能界定,搭建医疗卫生功能承接平台。
(2)坚持服务京津与发展河北相结合,打造互利共贏格局。
继续深入组织落实原卫生部与河北省政府《关于共同促进河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框架协议》以及京冀《卫生合作框架协议》,努力推进合作事项拓展、合作项目延伸和体制机制深化。
积极推进省直医疗单位与京津大型医院深化全方位合作。
根据河北省三级医院学科及专业优势和实际需要,对合作项目进行统筹,争取国家和京津卫生计生部门的大力支持。
促进三地在设立分院、组建联合体和项目共建、技术协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
(三)加强京津冀地区教育资源合作张瑞峰提出了京津冀义务教育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路径一:优化义务教育投资结构,提高投入的整体规模。
路径二:规范政府间教育财政责任。
路径三:构建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型,规范基础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
要允许适度地区差距的存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差异、财政能力差异与公共服务部门差异的关系,转移支付模型的相对性和动态性。
马红艳在加强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方面谈到了三点:一是在落实公共资源均等化的道路上,河北省(特别是省辖市)应起主导作用,主动北京、天津优质医疗、教育、科技资源,通过各种形式引进和本地的相对应机构有机结合。
二是改革观念,创新理念。
要尽可能多的将北京、天津的优质名校在河北省设立分校。
在引进时可以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基本原则,不要计较资产归属,让这些北京、天津名校落地河北,缓解异地择校等问题,使河北省的孩子们可以在河北省境内就可以享受到同北京、天津的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