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课程理念

合集下载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

一、教学建议
(一)学业质量内涵
传统体育类运动)
学习评价建
二、教学评价建议
(二)学业质量水平
变化六:新增学业质量模块的内容,从学业质量内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三)学业质量水平与考 涵、学业质量水平、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关 学业水平评
四、课程资源的利用 试评价的关系
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与开发建议
六、实施建议
运动能力 健康行为 体育品德
四、课程结构的变与不变
类别 课程 结构
核心内容的保留与继承
2003(实验)版: 课程目标体系与内容标准的关系
2017 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喜爱运动,积极主动的参与运动;学
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 力;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 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发挥体育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和规则意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 养协调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的 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 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身体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 活做好准备
2017 版: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
康与全面发展
变化二:更新 2003(实验)版课程标准 4 条理念,变更为 2017
版 5 条基本理念
立德树人 学习需求
2017 版基本理念:
学习评价体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

健康与全面发展
(2)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喜爱
变化二:对课程总目标进行了新的阐述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1. 引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本文将探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其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 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具体而言,体育方面的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习惯。

健康方面的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培养学生的健康态度和健康生活方式。

3. 内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包括体育活动和健康教育两个方面。

3.1 体育活动体育活动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各种体育项目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体育活动的内容可以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灵敏性训练、协调性训练等。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进行教学。

3.2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的内容可以包括营养知识、心理健康、性教育、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健康教育内容进行教学。

4. 教学方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实践和体验,通过亲身参与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4.1 活动导向体育与健康课程应以活动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教师可以组织各种体育活动和健康实践,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4.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共同完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社交能力。

4.3 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另一个重要教学方法,通过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游戏化教学等手段,创设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谈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新 课 程 标 准 在 诸 多 方 面对 教 师 提 出 了 严 格 的 要 求, 教案 、 教学 内容 、 的学 习方式 , 课 这些都是 难以准 确 把 握 的 因素 。 因 此 , 课 程 的 改 革 对 中小 学 老 师 新 也是一个严 峻的考验 。 4 如何对体 育与健 康课 、 . 学生学 习进 行评价 由于受传统 思想 的影 响 , 为教学 其 中一环 的 作 学生学 习评 价由教师 一人操 作 。而新课 改理 念下 , 它既可 以是教师 的评 定 , 可以是学 生间的互评 , 也 甚 至是学生 的 自评 。这就 给学 校和 老师提 出 了问题 , 究竟该如何把握这个 评价指标? 以往采用 的是结 构 评分法 , 而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评 价的建议 , 未来 体 育与健康可 以 自行 制定和实施评价方 案。
l U
园丁沙龙
4 9
淡 小 书 凛孽 的 中 学律 毒 瓣麟 企 蒲
● 吴旺辉
20 年 7月 ,体育 与健康 课程 标准 》 01 《 的改革 在 全 国各地陆续 实施 , 而新课程 改革 标准是 以“ 健康 第 ” 指 导 思 想 , 学 生 发 展 为 中 心 , 发 学 生 的 运 为 以 激 动兴趣 , 突出体育知 识 、 能传 授 , 重学 习过程 与 技 注 方法 、 感 、 情 态度 、 价值观教育 为内容的 , 发展学 生的 体育心理健康 为 目的 的课程转 变 , 种理 念能 否真 这 正得到实施并取 得 良好 的效 果 , 要 各个方 面 的努 需

体育课 程在众多 的中小学 当中并 没有得到很大 的重视 , 一些学校 和家长 以社会 的发 展和 激烈 的竞 争为借 口, 把所有 的精力都 放在升学率上面 , 对国家 规定 的执行也 大打折 扣 , 就给 新课 程 的实施造 成 这 了很大 的障碍。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理念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理念
6.持续性和可持续发展:课程设计应该考虑学生的持续参与和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能力。学生需要了解长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身体活动和健康饮食等习惯。
这些设计理念旨在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健康发展,并培养他们的终身运动兴趣和健康意识。具体的课程设计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教师的专业知识和学生的兴趣进行个性化的调整生可以学习不同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和规则,并有机会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4.个人发展:课程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兴趣培养。学生应该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并有机会参与竞赛、表演或其他活动,提高自信心和领导能力。
5.培养良好价值观:课程应该强调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需要学习公平竞争、团队合作、尊重他人、努力奋斗和遵守规则等方面的价值观,并将其应用到体育和日常生活中。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设计理念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全面发展:课程设计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交等方面。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可以培养身体素质、提高协调能力、增强健康意识、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等。
2.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涵盖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学生需要了解有关营养、心理健康、性健康、药物滥用和常见疾病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并学习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实际技能。

体育教学新课标笔记摘抄(3篇)

体育教学新课标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新课标应运而生。

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以下是对体育教学新课标的笔记摘抄,供广大教师和学生参考。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形成终身受益的运动能力。

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调节,提高抗压能力。

5.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会与人合作、竞争和尊重他人。

三、课程内容1. 运动技能: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游泳、健美操等。

2. 健身方法: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平衡训练等。

3. 运动保健:运动营养、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运动心理等。

4. 运动欣赏: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比赛、运动艺术等。

四、教学原则1. 德育为先:将德育贯穿于体育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 体质为本:关注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 技能为基: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使学生掌握终身受益的运动能力。

4. 心理为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5. 社会适应: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运动理论。

4. 比赛教学法:通过组织比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技能力。

5.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出勤、课堂纪律、参与度等。

2. 结果评价:关注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成绩,如运动技能、体质健康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
核心素养
达到水平三目标要求
内容要求
内容
基础知识与 基本技能
总体要求
学练所学球类运动项目主 要的基本动作技术和组合 动作技术,并描述基本要 领;了解所学球类运动项 目的相关知识和文化,以 及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方法。
足球
学练挪界外球,行进间脚背 正面推球,脚背内、外侧推 拔球、移动中脚内侧传、接 地面球,脚背正面、外侧传 球,正面抢球、桶球防守等 主要的基本动作技术,以及 运球射门、接球射门等主要 的组合动作技术,并描述基 本要领;了解足球运动的相 关知识和文化,以及常见足 球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
核心素养
达到水平二目标要求
内容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
内容
总体要求
中国式摔跤
项目具体要求 长拳
舞龙
学练所学中华传统体育类 运动项目主要的基本功、
学练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功 (踢绊功、搓绊功、起桥、 蹦子)、把位(中心带、 后带、偏带、软门、小岔、
学练长拳的基本功(外摆 腿、大跃步前穿、翻身 跳)、基本动作(马步格
灵敏性 爆发力 平衡能力
健康行为与生活 方式 生长发育与青春 期保健 心理健康 疾病预防与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应 对 安全应急与避险
球类运动 田径类运动 体操类运动 水上或冰雪类运 动 中华传统体育类 运动 新兴体育类运动
设置有助于实现体育 与德育、智育、美育、 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 相结合的多学科交又 融合的学习主题,如 钢铁身心共成长、破 解运动的“密码”人 与自然和谐美等
共同承担,体育与健康是落实健康教育的主要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变化
(四)课程内容

简述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简述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简述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综合素质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强调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身体协调能力、灵活性、力量和耐力的全面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领导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能力。

2. 着眼于个体需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注重个体的需求和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课程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和兴趣爱好,设计适合个体发展的体育运动计划,并提供个性化指导和评价。

3. 强调素质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

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体育技能和知识,还要培养正确的运动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运动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人文精神和道德修养。

4. 涵盖多样化内容与形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不同的体育运动中有丰富的经历和体验。

课程内容涵盖多种类型的体育运动,包括游泳、篮球、足球、排球等,同时也包括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内容,如心理健康、饮食健康、性教育等。

课程形式上,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提供多种体验和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总之,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通过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关注个体的需求,强调素质教育,涵盖多样化的内容与形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要求、新挑战、新课堂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要求、新挑战、新课堂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要求、新挑战、新课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体育课标”)已正式发布。

2022年版体育课标在课程理念部分强调了要“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理念。

从高质量体育课堂教学而言,在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理念指引下,究竟要打造什么样的新课堂,这既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解读2022年版体育课标要准确回应的问题。

基于2022年版体育课标,探讨和把握新要求、新挑战和新课堂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突出“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教师的发展明确了新要求2022年版体育课标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与高中课标一致地提出了体育学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规定了核心素养各要素要培养的要求。

理解和把握好核心素养的培养,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发展水平。

(一)理解“核心素养”关键要素是落细、落实、落好的前提素养是一个动态和整合的概念,包含能够应对复杂要求的能力,素养比知识和技能的概念更宽泛,是相关知识、认知技能、态度、价值观和情绪的结合体,涵盖了稳定的特质、学习结果、信念价值体系、习惯和其他心理特征。

素养还是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学习的过程,不只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和生活环境。

[2]世界诸多国家在研究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时候,不约而同地聚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具有核心素养的人。

OECD从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方面建构了核心素养框架。

中国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框架由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团队研究并发布,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个要素以及十八个基本点。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体育核心素养,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课程理念
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课程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强调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 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应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通过勤学苦练掌握运动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竞赛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加强课程内容整体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关注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整体设计课程内容,建立不同学段之间的衔接和递进关系。

4. 注重教学方式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 重视综合性学习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应采用综合性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体能素质、学习态度、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发展,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6.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这些理念是指导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