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必备14篇)
危险源管理制度(6篇)

危险源管理制度(6篇)危险源管理制度(精选6篇)危险源管理制度篇1第一章:总则1、为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局面的稳定,特制定本办法。
2、本规定所指重大危险源分为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品,且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它存在危险数量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
按照《重大危险源辩识》(gb__-20__)的规定,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__]56号文件规定,属于申报登记范围内的特种设备、设施、场所、危险品等。
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指:除国家规定的危险源以外,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公司财产损失的其他特种设备、设施、场所、危险品等。
3、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生产单位和部门。
第二章:管理机构职责4、公司的安全管理职责1)组织全系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2)制定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3)建立健全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严格划分范围,不断完善预测、预警、预案工作;4)部署、组织制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及开展演练,组织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5)组织或参加重大危险源造成事故的调查和处理;6)对直接监督管理的重大危险源做到可控备案。
5、各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1)组织所属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2)根据公司规定,利用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督促所属车间、科室做好预测、预警、预案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的档案登记、检测评估、监控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和资金,并限期整改;3)完善本单位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开展演练,落实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4)协助或参加重大事故的调查和处理;5)重大危险源管理务必职责到人,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做到可控在控。
危险源监管制度(五篇)

危险源监管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结合本项目部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危险源,是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第三条对存在危险源,项目部统一进行辨识、登记,做好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第四条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等有关标准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对本项目下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进行辨识,属于重大危险源的,应当进行登记,并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案。
(一)生活区、办公区管理;(二)施工现场特殊地质及施工过程中的遇到的风险源;(三)起重设备管理;(四)临时用电管理;(五)爆破施工管理;第五条危险源辨识及监控一、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批准。
二、项目安质环保部负责排查、识别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并实施和管理。
三、危险源识别范围:1、本项目在整个管理活动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2、识别危险源应充分考虑常规、非常规两种活动状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
四、危险源识别方法危险源的识别采用现场排查法,由项目部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同现场人员在现场进行识别、观察。
五、风险评价采用lec评估办法,它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在这些环境的频率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等三方面因素,采取“评分”的办法和对比的手段,根据总的危险分值简易评价作业环境的潜在危险性。
七、项目部安全员根据本程序的规定组织有关人员对所辖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评分评级,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实施控制。
第六条、重大危险源管理一、重大危险源管理要求1、项目部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体系和识别监控小组,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
2、项目部制定重大危险源识别及控制制度。
3、项目部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本项目有关人员对该施工工程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列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确定监控时间和监控巡查时间。
危险源管理制度

危险源管理制度危险源管理制度(14篇) 随着社会⼀步步向前发展,各种制度频频出现,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动的⼀种社会结构。
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表彰着⼀个社会的秩序。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常苦恼吧,以下是⼩编精⼼整理的危险源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危险源管理制度1 为了加强对易燃、易爆、放射性物质以及剧度的化学危险物品使⽤、贮存、运输的安全管理,确保职⼯⽣命安全和⾝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化学危险品的种类: 1.爆炸品:易于燃烧和爆炸的物品、受到⾼温、摩擦、冲击或其它物质接触发⽣作⽤后剧烈反应⽽引起爆炸,如、炸药等。
2.氧化剂:有强烈的氧化性能,本⾝虽不燃烧,但在空⽓中遇酸类或潮湿,强热或易燃物、可燃物接触,即能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如孝铵、过氧化钠。
3.压缩⽓体和液化⽓体:经过压缩后的⽓体具有因受热、撞击或⽓体膨胀⽽发⽣爆炸的危险,如氧⽓、氢⽓、液氨、液化⽓。
4.⾃燃物:未与明⽕接触,但在适当温度的空⽓中能发⽣氧化作⽤,放出热量⽽引起燃烧、如黄磷、硫化铁等。
5.遇⽔燃烧物品:遇⽔能发⽣剧烈反应,产⽣氢⽓或其他易燃⽓体⽽引起燃烧的物品,如电⽯、家属钠等。
6.易燃液体:易欲燃烧和挥发,其闪点(引⽕点)在摄⽒四⼗五以下,或稍⾼于摄⽒四⼗五度的液体物质,如汽油、⼄醚等。
7.易燃固体:引⽕点较低、受热、冲击、摩擦或氧化剂接触,能引起急剧及连续性的燃烧或爆炸,如⾚磷、硫磺等。
8.剧毒*:具有强烈的杀害性,少量侵⼊⼈、畜体内或接触⽪肤即可造成中毒或死亡,如三氧化砷、氰化物等。
9.腐蚀物品:具有强烈腐蚀性,对⼈⾝和其它物品能因腐蚀作⽤⽽发⽣破坏现象,甚⾄引起燃烧和死亡,如硫酸、烧碱等。
10.放射性物品:能放射出⼀种或多种穿透⼒很强,⼈们感觉不能察觉到的放射线,如钴60、硝酸钍等。
⼆、化学危险物品的管理: 1.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1)易燃易爆物品应储存在符合安全防⽕条件好的地点,使⽤时应在⽆任何⽕种的排风良好处进⾏。
危险源管理规章制度

危险源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危险源管理工作,确保生产安全、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危险源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条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危险源管理工作,督促全体员工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四条危险源管理工作要与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相结合,加强员工对危险源的认识,降低事故风险。
第五条本规章制度由单位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第六条单位各部门要设立专门的危险源管理小组,明确责任和任务,加强协作配合。
第七条员工有权利对危险源管理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单位要认真对待并及时改进。
第二章危险源管理目标第八条单位要确定明确的危险源管理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措施。
第九条危险源管理目标要与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确保不影响正常生产。
第十条危险源管理目标要具体、可操作,能够量化,并要求各部门按照阶段性目标进行实施。
第十一条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危险源管理目标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持续改进。
第三章危险源管理责任第十二条单位领导要承担危险源管理的主要责任,对危险源的产生和控制负总责。
第十三条各部门主管要根据工作职责,具体落实危险源管理责任,并向单位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第十四条危险源管理小组成员要积极参与危险源管理工作,认真履行责任,确保危险源得到有效管控。
第十五条员工要提高安全意识,主动遵守危险源管理规定,勇于发现和报告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第十六条单位要建立健全激励和惩罚机制,对认真履行危险源管理责任的单位领导和员工给予奖励,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处理。
第四章危险源管理流程第十七条危险源管理流程包括危险源排查、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监测评估四个阶段。
第十八条单位要按照《安全生产法》和相关标准要求,组织开展危险源排查工作,确保全面查找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第十九条单位要对查找到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的等级和危害程度,为后续的风险控制提供依据。
第二十条单位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确保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6篇)

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1总则1.1三级危险点管理是根据生产、贮存、使用物质的危险性质和设备、设施的安全技术条件以及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将危险点划分为Ⅰ、Ⅱ、Ⅲ级,为控制危险因素,预防事故对不同等级按不同要求所实施的相应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2本管理制度依照《企业危险品分级管理要求》、《易燃____物品安全操作与管理》而制定。
1.3本管理制度规定了公司三级危险点的确定、检查及隐患整改等具体内容。
2机构及职责2.1三级危险点管理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全面主管,具体检查实施由各确定的三级危险点上的岗位人员、所在单位的安全员、中层干部及工厂领导负责。
2.2岗位责任人必须每日对所处危险点进行认真检查,并作好记录。
仓库(部门)领导、公司领导除对现场进行抽查外,还必须对各危险点记录进行认真检查并签名。
3三级危险点管理范围从危险品原材料购进到产成品、在制品、半成品仓储全过程。
4三级危险点的分级原则及审批程序4.1出入库,装卸过程中发生事故后可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财产损失严重的场所。
4.2库房所中贮存使用的物质,在外界条件和内部不稳定因素作用下,能够引起燃烧的场所。
4.3可燃气体,易燃或可挥发性液体,可燃粉尘和空气形成危险的场所。
____人、机、物料介面大,物料危险性较大,机械感度、摩擦感度、静电感度较高,安全性较差的场所。
4.5储运过程中,人体直接暴露在危险性较大的物料介面中。
安全设施较差的场所。
4.6所涉及使用的危险物品具有较高的感度,易发生重大危险,并且将会导致人员伤亡、重大经济损失,对公司销售经营有全局性影响的场所。
4.7三级危险点由安全技术部门根据分级原则对全公司范围内从原材料购进到生产场地、仓储全过程确定危险点,报总工程师审核,总经理批准实施。
____分级检查与整改5.1三级危险点检查人员及频次一级危险点,必须由公司领导负责每月检查一次,认真填写表二、表三,部门领导或安全员每周检查一次,认真填写表三。
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篇一」第一条定期开展危险源普查。
采油厂、井区、班站每月开展一次危险源辨识工作,并按照危险源级别划分,积极组织风险削减。
1、一、二级危险源,及时上报HSE办公室及相关科室。
2、三级危险源,由井区负责人为风险削减第一责任人,组织实施风险削减;四级危险源,班站长为风险削减第一责任人,组织实施风险削减。
第二条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周围民众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重大以上危险源的应急预案要在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条重大危险源实行分级管理并实行领导干部承包制度。
第四条采油厂、井区建立《危险源立案销案台帐》,班组建立《危险源辨识台帐》,记录班组、井区辨识出的各类危险源及削减情况,并每月向HSE办公室上报一次。
第五条基层骨干和全体员工都有参与危险源管理、辨识、评价、削减的责任和义务。
井区负责人、班站长负责组织制定纠正措施实施风险削减;基层安全管理干部负责危险源辨识、事故隐患查找及风险削减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岗位员工负责对在生产过程中出现或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初步判断,对能力所及的应进行削减或控制。
第六条由安全管理干部负责,应及时组织全区员工的HSE知识培训,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操作等人为风险。
第七条对暂时不具备削减条件的危险源,应向HSE办公室提出临时性防范措施意见,经HSE办公室同意后,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落实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待条件成熟后,进行风险削减。
第八条削减措施完成后,将完成情况上报HSE办公室,由HSE办公室负责组织验收。
第九条1、对上级有关部门辨识出的各类事故隐患,在规定期限内未整改或整改不及时的,纳入井区月度HSE考核,与奖金挂勾。
2、整改完毕而不及时上报的,可认为未及时整改,也将纳入井区的月度HSE 考核。
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篇二」1目的和范围1.1目的通过对本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为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危险源的管理制度(精选5篇)

危险源的管理制度(精选5篇)1.危险源的管理制度第1篇1、目的: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消除事故隐患,规范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围:公司生产区。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领导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负责领导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2分管副总协助总经理进行重大危险源管理,在总经理不在时履行总经理对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
3.3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工作,并组织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督、档案管理等。
3.4各生产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管理,并对管理结果负责。
4、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4.1综合管理部组织相关人员组成评价小组,依据《重大危险源辩识》对公司生产现场和储存设施进行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
4.2重大危险源管理:4.2.1配备灭火器等必须的消防器材和设施,所有器材和设施要完好。
4.2.2配备监视设备,实施全天候监视。
4.2.3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不少于一次演练,并不断完善。
4.2.4公司、所在厂每月一次进行专项综合检查,检查要有记录。
4.2.5生产班组必须按规定进行巡检,检查要有记录。
4.2.6所在厂安全员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检查,检查要有记录。
4.2.7在重大危险源区域作业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消防安全制度》、《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作业许可证管理制度》进行,实施谁签字谁负责,谁作业谁负责。
4.2.8发现隐患,必须立即向厂和综合管理部报告,并及时进行整改。
4.2.9由综合管理部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挡案类容包括:危险物质名称、数量、特性、管理人员、管理制度、评价报告、检测报告等。
2.危险源的管理制度第2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公司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监控、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公司的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检测、评价、监控、应急救援和监督检查等管理工作。
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三篇)

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危险源安全生产,保障员工安全,维护企业正常运营,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涉及危险源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执行。
第四条负责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的部门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经验,且应定期接受培训。
第五条企业内所有员工都有义务遵守本制度,并积极参与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企业应定期组织危险源安全生产管理情况的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
第七条对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应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严重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第二章危险源识别与评估第八条企业应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识别和评估,并将结果记录在危险源台帐中。
第九条危险源识别和评估应包括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全面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
第十条企业应根据危险源识别和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危险源不造成事故。
第十一条危险源台帐应详细记录危险源的名称、位置、性质、级别、风险等级等相关信息。
第十二条危险源台帐的更新应及时进行,新增的危险源也应及时加入。
第十三条危险源识别和评估结果应进行定期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三章危险源监测与预警第十四条企业应建立危险源监测系统,监测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各类风险。
第十五条危险源监测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及时预警和预防事故。
第十六条企业应制定危险源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内容、监测频率、监测方法等。
第十七条企业应定期对危险源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措施。
第十八条企业应建立危险源预警机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置可能发生的事故。
第十九条危险源预警机制应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传达到相关人员。
第二十条企业应定期组织危险源预警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章危险源防控措施第二十一条企业应根据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将其落实到岗位责任上。
第二十二条高风险等级的危险源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其达到国家标准和要求。
危险源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5篇)

危险源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有效控制作业场所物、环境和能量引发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职工的人身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公司《危险源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的要求和一炼钢厂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于一炼钢厂各级危险源点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和监督等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中的危险源是指在企业里的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潜在着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危险源按风险实行A、B、C、D四级划分,按公司级、厂级、作业区(库房)级和班组级进行重点控制管理,各级的危险源均由所属业务主管部门及岗位操作人员严格控制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各级安全员负责监督;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按公司授权管理。
第五条生产技术科(一)负责组织贯彻落实国家和上级部门有关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二)负责组织开展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制定完善一炼钢厂危险源管理制度,对各科室、作业区(库房)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并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项监督检查;(三)负责建立健全一炼钢厂危险源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危险源管理系统,不断完善预测、预警工作;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做到可控备案;(四)负责督促落实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对存在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并限期整改;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五)负责向公司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价,并按照规定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篇: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源识别、监控,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消除事故苗头,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辨识和管理。
3.职责3.1企业分管副总经理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批准。
3.2安全科负责危险源的识别、汇总、分析、评价和确定,各相关部门协助实施。
4.控制要求4.1危险源识别范围:4.1.1本企业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4.1.2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4.1.3识别危险源应充分考虑常规、非常规两种活动状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
4.2危险源识别方法危险源的识别采用现场排查法,由安全检查人员同其他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识别、观察。
4.3风险评价采用lec评估办法,它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在这些环境的频率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等三方面因素,采取“评分”的办法和对比的手段,根据总的危险分值简易评价作业环境的潜在危险性。
4.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识别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xx的规定执行。
4.5安全科根据本程序的规定组织有关人员对所辖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评分评级,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实施控制。
4.6重大危险源管理4.6.1企业领导重大危险源点挂牌承包管理的办法,明确规定企业承包管理领导的姓名、职务,重大危险源点(装置、设备、岗位)名称,监督、指导的职责、工作内容和要求。
承包人每周至少对重大危险源点(装置、设备、岗位)进行一次监督检查,掌握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的效果,隐患治理的进度,协调解决发现的问题。
记录监督检查的情况并签名。
4.6.2生产部主要负责人为重大危险源点管理承包人,每月至少对对重大危险源点(装置、设备、岗位)进行一次监督检查,落实隐患治理的情况,安全措施控制效果,掌握重大危险源的动态变化情况和趋势,提出管理要求,协调解决发现的问题。
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公司危险源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为了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和员工的身心健康,合理防范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危险源,公司制定本危险源管理制度,以规范危险源管理行为,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二、管理目标公司危险源管理的目标是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危险源对员工、生产设备和环境的危害,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三、管理职责1. 公司高层领导应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制定相关安全政策,并确保其落实。
2.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危险源管理制度,组织安全培训和检查,并向公司高层领导报告工作。
3. 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对本部门危险源的管理,落实好危险源管理措施。
4. 员工要严格遵守危险源管理制度,认真履行个人的安全职责。
四、危险源分类及管理措施1. 机械设备危险源a. 要求定期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b. 使用机械设备时,要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对设备进行操作培训。
c. 禁止在机械设备运行中擅自翻修、更改设备结构或参数。
2. 化学品危险源a. 建立完善的化学品管理制度,明确各种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理方法。
b. 使用化学品时,要正确佩戴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
c. 对化学品进行分类储存,确保不同种类的化学品相互隔离。
3. 电气设备危险源a.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确保其安全使用。
b. 严禁私拉乱接电线,禁止擅自改装电气设备。
c. 员工接触电气设备时,必须穿戴防静电服或防护用品。
4. 人员行为危险源a. 强调员工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培训。
b. 严禁员工违章操作,禁止无证上岗。
c. 鼓励员工发现并上报安全隐患,建立安全奖惩制度。
五、事故应急管理1. 建立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负责人及员工的应急任务和责任。
2. 设立应急疏散通道和疏散标志,并定期进行演练。
3.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药品,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
4. 保持与相关部门的紧密沟通,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六、安全培训与教育1.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危险源管理制度

危险源管理制度危急源管理制度第一条定期开放危急源普查。采油厂、井区、班站每月开放一次危急源辨识工作,并依据危急源级别划分,乐观组织风险削减。1、一、二级危急源,准时上报HSE办公室及相关科室。2、三级危急源,由井区负责人为风险削减第一责任人,组织实施风险削减;四级危急源,班站长为风险削减第一责任人,组织实施风险削减。第二条对重大危急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四周民众在紧急状况下应实行的应急措施。重大以上危急源的应急预案要在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备案。第三条重大危急源实行分级管理并实行领导干部承包制度。第四条采油厂、井区建立《危急源立案销案台帐》,班组建立《危急源辨识台帐》,记录班组、井区辨识出的各类危急源及削减状况,并每月向HSE办公室上报一次。第五条基层骨干和全体员工都有参加危急源管理、辨识、评价、削减的责任和义务。井区负责人、班站长负责组织制定订正措施实施风险削减;基层平安管理干部负责危急源辨识、事故隐患查找及风险削减措施实行状况的监督;岗位员工负责对在生产过程中消逝或存在的事故隐患进行初步推断,对力气所及的应进行削减或把握。第六条由平安管理干部负责,应准时组织全区员工的HSE 学问培训,提高全员综合素养,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操作等人为风险。第七条对临时不具备削减条件的危急源,应向HSE办公室提出临时性防范措施看法,经HSE办公室同意后,指派专人负责监督、实行防范措施的执行状况,待条件成熟后,进行风险削减。第八条削减措施完成后,将完成状况上报HSE办公室,由HSE办公室负责组织验收。第九条1、对上级有关部门辨识出的各类事故隐患,在规定期限内未整改或整改不准时的,纳入井区月度HSE考核,与奖金挂勾。 2、整改完毕而不准时上报的,可认为未准时整改,也将纳入井区的月度HSE考核。教工之家管理制度乘务员管理制度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篇2:主要危急源监控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项目对主要危急源的监督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平安和项目财产平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平安生产法》结合本项目实际状况,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方法所称主要危急源,是指在危急源明白卡上所规定的危急源。第三条存在主要危急源的部门,其部门平安负责人面面负责本单位主要危急源的平安管理与监控工作。第四条对主要危急源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在平安生产方面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有权向平安协调办公室及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举报。第五条主要危急源平安管理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主要危急源平安管理与监把握度;(二)主要危急源明白卡;(三)主要危急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第六条项目在施工前应填写《主要危急源明白卡》,报送平安协调办公室备案。第七条对新产生的主要危急源,现场平安负责人应当准时报送平安协调办公室备案;第八条项目平安协调办公室应建立健全主要危急源平安管理规章制度,实行主要危急源平安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主要危急源日常平安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主要危急源平安管理与监把握度。第九条平安协调办公室对从业人员进行平安训练,现场平安员或现场负责人对从业人员应当技术培训,使其面面把握本岗位的平安操作技能和在紧急状况下应当实行的应急措施(可依据新员工培训方案进行实施)。第十条平安协调办公室或现场负责人应当将主要危急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特殊是避险方法书面告知相关单位和人员。第十一条各施工单位应当在主要危急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平安警示标记,并加强对主要危急源的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平安管理。第十二条各施工单位应当对主要危急源中的工艺参数、危急物质进行监控,对重要的设备、设施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并记录在案上报机械部和平安协调办公室进行备案。第十三条各施工单位应当对主要危急源的平安状况和防护措施实行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并将检查状况报送平安协调办公室。第十四条对存在事故隐患的主要危急源,各施工单位务必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务必实行切实可行的平安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并准时报告平安协调办公室或有相关监督平安职责的部门。第十五条平安生产协调办公室应当制定主要危急源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主要危急源基本状况;(二)应急机构人员及其职责;(三)应急设备与设施;(四)应急报警、通讯联络方式;(五)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六)事故后的复原与程序;(七)培训与演练。第十六条平安协调办公室应当依据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演练方案进行一次实战演练或模拟演练。第十七条平安协调办公室应当建立主要危急源监控和管理系统,对主要危急源实施分级监控,并对各类信息实施动态管理。第十八条平安协调办公室应当定期对主要危急源进行专项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状况;(二)预防生产平安事故措施实行状况;(三)主要危急源的登记建档状况;(四)主要危急源的平安检测、监控状况;(五)主要危急源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状况;(六)主要危急源现场平安警示标记设置状况;(七)从业人员的平安培训训练状况;(八)应急救援组织建设和人员配备状况;(九)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工作状况;(十)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配备及维护、保养状况;(十一)主要危急源日常管理状况;(十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第十九条平安协调办在监督检查中,发觉主要危急源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责令相关单位立即排解。第二十条平安协调办公室及负有平安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应当相互协作、互通状况,并关怀生产经营单位对主要危急源实施有效的管理与监控。救助制度救护制度教务处制度教务制度教学制度训练处制度篇3:重大危急源告知牌样例一、重大危急源告知牌:指的是在具有重大危急源的设备或场所,对其可能产生担忧全及危急因素,通过告知的形式,向工作人员传达平安信息,避开造成人身损害事故的一种措施。二、重大危急源告知牌应包含以下内容:1.危急源名称、危害物质及数量、存在部位(或由何种作业活动导致危急源产生)、可能导致的事故、预防把握措施。2.假如重大危急源告知牌按区域(或岗位)制作的话,假如某岗位重大危急源较少,告知牌有大部分空白的话,可以在告知牌上布置警示标识或解释重大危急源特性及危害。3、预防把握措施不应只包括作业活动中的留意事项,还应包含训练培训、遵守规程等方面的描述。三、告知牌吻合标准:AQ/T9006 企业平安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18218危急化学品重大危急源辨识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2894 平安标记及其用法导则GB5768 道路交通标记和标线四、告知牌特点:1、应按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制作,美观性、有用性、经济性、权威性与一体。2、防碎、防潮、防水、防火、绝缘、耐腐蚀、耐晒、耐高温,长期耐用。3、吻合最新国家标准。五、适合行业:危急化学品从业单位;建筑工程施工;金属非金属矿山;烟花爆竹;冶金;煤矿;电力;机械制造企业;水泥、有色、烟草;纺织、造纸、食品等行业。。
危险源的管理制度

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危险源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员工的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危险源的管理,企业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危险源识别与评估、危险源控制措施、员工培训与教育、应急预案与演练。
一、危险源识别与评估企业应在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识别与评估,并将其记录在危险源清单中。
危险源识别应包括对工作环境、设备、材料和人为因素的全面检查。
评估过程应考虑危险源的潜在风险和后果。
同时,应制定评估准则和评分标准,以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二、危险源控制措施针对识别和评估出的危险源,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少或消除风险。
控制措施应按照风险等级的高低优先进行,包括工程控制、行政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
对于无法彻底消除的危险源,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三、员工培训与教育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与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危险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包括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估、安全操作规程、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等。
培训形式可通过课堂培训、现场演示、安全知识考核等方式进行,以确保员工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应急预案与演练企业应制定健全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的演练与检查。
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措施、任务分工和信息报告等内容。
演练应模拟真实场景,包括对火灾、泄漏、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和处置措施。
演练结果应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改进和完善应急预案。
结语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和员工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
企业应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危险源的识别、评估与控制,加强员工培训与教育,并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与演练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危险源管理制度(六篇)

危险源管理制度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制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有效地控制潜在的危险因素,确保职工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企业必须对其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对重大隐患及时整改。
一、目的危险源监控的目的,不仅是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控制到最低程度。
二、我公司的危险源(点)有:1、有坍塌、倾覆、压埋的场所;2、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的扬所;3、有发生透水、涌水等水害的场所;4、有高空坠落危险的场所;5、有提升、吊运系统危险的场所;6、有被车辆伤害的场所;7、有触电危险的场所;8、有灼、烫伤危险的场所;9、有被机器绞、碾、碰挤和撞击的场所;10、有中毒、窒息、腐蚀、放射危险的场所;三、对危险源(点)进行分析评价,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和机制;2、依次评价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3、评价危险条件的后果;4、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5、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
四、分级管理通过对危险源(点)的分析评价,根据危险程度、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对危险源分三级管理与控制:a级:重大危险源,由公司、车间(采区)、班组三级控制管理,我公司的重大危险源为尾矿库;b级:较大危险源,由车间(采区)、班组二级控制管理;c级:一般危险源,由班组控制管理;五、对每一个重大危险源都要制定出一套严格的安全监控管理制度1、各级监控点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检查周期,进行认真细致的巡回检查,严密监控,形成详细的原始记录并登记建档。
2、监控检查中发现问题,要查清原因,采取防止缺陷扩大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将缺陷内容、发生时间、处理情况书面上报安监室,否则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3、当设备缺陷一时不能消除时,应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加强监控,确保安全运行,同时填写缺陷通知书,上报有关单位,申请合理安排停产检修。
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顺利进行,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并执行危险源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危险源管控,防范事故风险,实现安全生产。
第三条危险源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该单位内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所有员工都应当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完善危险源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和员工的危险源管理职责和任务分工。
第五条危险源管理规章制度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进行及时更新和调整。
第二章危险源管理的基本要求第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危险源台账,对危险源进行分类、等级评定和管控措施的制定,并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改。
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管控,制定危险源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做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演练工作。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检查制度,进行定期巡查和检查,确保危险源的有效管控。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和工作程序,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第三章危险源管控的措施第一条对于潜在危险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条对于已经存在的危险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进行常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整改隐患,确保危险源的管控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对于未能按照要求执行危险源管理规章制度和管控措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追责。
第四章危险源管理的监督与评估第一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开展危险源管理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第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禁止违规操作和违反规定的行为。
第三条对于发现的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办法

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办法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办法为加强危险源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应制定规范的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有关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篇11 目的为了加强和规范公司对危险源的监控管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区域内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活动。
3 原则3.1 建立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危险源监控管理网络,实现对危险源的动态监控、有效监控。
3.2 公司EHS部门负责对本单位危险源普查、登记、检测、评估和实施监控管理;各部门/车间负责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对确认的危险源制定科学的应对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对危险源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从而达到系统安全的目的;各班组负责危险源日常监控管理,发现异常,立即按现场处置方案处置,同时,按程序立即上报。
4 程序4.1 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危险源和贮存区危险源两种。
4.2 危险源区域:贮罐区(贮罐)、危险物品库区(库)、生产场所、压力管道、压力容器。
4.3 公司是危险源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加强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检测监控。
4.4 公司要在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加强危险源的现场检测监控和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4.5公司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危险源。
对排查出的危险源存在的事故隐患,EHS部门应当按照危险源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危险源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治理。
4.6公司在危险源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事故隐患在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4.7公司应当制定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必备14篇)危险源的管理制度第1篇施工现场为创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有效实施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加强事故的预警预防预控工作,降低事故率,保证经济建设的正常程序,现就我县加强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做如下规定:一、重大危险源的认定(一)施工现场有下列状况之一的,可认定为重大危险源1、违反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及强制性条文规定的;2、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101)的规定检查,分项检查中保证项目得分不足40分或保证项目中有一项得分为0分的。
(二)存在重大施工危险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包括:1、施工现场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m(含5m),但地质条件中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基坑,沟(槽)工程;2、地下暗挖工程;3、水平混凝土构件横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或集中荷载大于15kn/m的高大模板工程以及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4、30m及以上高空作业;5、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6、起重吊装工程;7、悬挑式脚手架,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吊篮脚手架;8、其他专业性强,工艺复杂,危险性大,交叉等易发生重大事故的施工部位及作业活动。
二、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一)施工单位应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建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公示、控制管理体系,明确具体职责,认真组织实施。
(二)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务必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除应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外,还应当包括监控措施,应急预案以及紧急救护措施等资料。
(三)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监理单位安全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凡属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中规定的危险性较大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论证。
(四)对存在重大危险部位的施工,施工单位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由工程技术人员严格进行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和签字,确保作业人员清楚掌握施工方案的技术要领。
重大危险部位的施工应按方案实施,凡涉及验收项目,方案编制人员应参加验收,并及时构成验收记录。
(五)施工单位应对从事重大危险部位施工作业的施工队伍,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掌握作业队伍,采取有效措施,在作业活动中对作业人员进行管理,控制并及时分析存在的不安全行为。
(六)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范围,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分析,对分部分项各道工序,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构件的不安全状态进行辨识,登记,汇总重大危险源明细,制定相关控制措施,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部位进行环节控制,并公示控制的项目,部位,环节及资料等,以及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对危险源采取的防护设施状况及防护设施的状态,职责落实到人。
(七)施工单位项目工程部应将重大危险源公示项目作为每一天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安全交底资料,提高作业人员防范潜力,规范安全行为。
(八)监理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公示、控制状况进行监督管理,对重大危险部位作业进行旁站监理,对旁站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开具监理通知单,问题严重的有权停止施工,对整改不力或拒绝整改的,应及时将有关状况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九)建设单位要保证用于重大危险源防护措施所需的费用及时划拨。
施工单位要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防护、礼貌施工措施费单独列支,保证专款专用。
(十)施工单位应对施工项目建立重大危险源施工档案,每周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施工安全检查记录,保证工程项目安全生产。
危险源的管理制度第2篇1、目的为指导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规范本公司的危险源管理,保证公司的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的重大危险源管理。
3 、职责与分工主管部门:安全部。
负责指导本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工作。
相关部门:公司各部门、各车间。
负责本部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工作。
4 、内容与要求4.1 、重大危险源辩识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4.2、重大危险源的管理4.2.1、公司聘请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论、意见进行改进,保证重大危险源单元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
4.2.2、现场配有事故喷淋水源、消防水源、灭火机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防毒衣等消防防护用品,做为处理事故之用,所属单位要加强管理,使之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4.2.3 、加强重大危险源的检查。
所属区域操作工要做好当班的巡回检查,严格交接班制度;管理人员至少每天巡检一次;安全环保咳嗽敝辽倜恐苎布煲淮危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检查。
查静电跨接,查避雷设施,查安全附件等。
查出问题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立即上报4.2.4 、严格外来人员登记制度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库区,非本工序、本车间人员确需进入的,必须经领导批准,并由公司人员陪同,进入重大危险源单元必须严格登记,库区操作工交待清注意事项并监护。
4.2.5 、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公司按应急预案的编写导则,编制了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公司员工发现险情必须迅速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上报。
4.2.6、重大危险源登记公司对所有重大危险源进行了登记建档,并严格进行检查,监控,使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危险源的管理制度第3篇1 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公司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源管理及报告和记录。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18218—20XX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AQ 3035—20XX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 3036—20XX 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原安监总管三(20XX)88号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0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应急〔20XX〕78号应急管理部关于印发《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试行)》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的通知应急厅〔20XX〕12号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办法(试行)的通知3 术语和定义危险化学品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单元涉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装置、设施或场所,分为生产单元和储存单元。
临界量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所规定的最小数量。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生产单元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装置及设施,当装置及设施之间有切断阀时,以切断阀作为分隔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储存单元用于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储罐区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仓库以独立库房(独立建筑物)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混合物由两种或者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体或者溶液。
4 职责主要负责人职责组织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并指定对重大危险源负有安全包保责任的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
组织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其得到执行。
组织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所必需的安全投入。
督促、检查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工作。
组织制定并实施重大危险源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组织通过危险化学品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填报重大危险源有关信息,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监控有关数据接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
技术负责人职责组织实施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监控体系建设,完善控制措施,保证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
组织定期对安全设施和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测、检验,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有效、可靠运行。
对于超过个人和社会可容许风险值限值标准的重大危险源,组织采取相应的降低风险措施,直至风险满足可容许风险标准要求。
组织审查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外来施工单位及人员的相关资质、安全管理等情况,审查涉及重大危险源的变更管理。
每季度至少组织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针对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重大活动、重点时段和节假日前必须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制定管控措施和治理方案并监督落实。
组织演练重大危险源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操作负责人职责负责督促检查各岗位严格执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对涉及重大危险源的特殊作业、检维修作业等进行监督检查,督促落实作业安全管控措施。
每周至少组织一次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
安全处职责负责修订完善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及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
负责建立完善公司重大危险源档案。
负责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及备案管理。
财务处职责负责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设备设施、评价、检测、整改等费用支出。
安全部职责每月至少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两次检查并做好记录,并督促落实隐患整改。
建立厂级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
定期向上级或政府部门统计上报重大危险源各类信息。
根据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
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测、检验,作好记录,并由有关人员签字。
保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有效、可靠运行。
将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和应急措施等信息,以适当方式告知可能受影响的单位、区域及人员。
机动部职责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台账、档案。
每月对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运行完好情况至少检查一次。
负责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的检维修管理及上报工作。
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测、检验,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有效、可靠运行。
生产部职责负责组织制定、审核、下达重大危险源各项生产技术工艺控制指标。
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运行指标、工艺状况进行检查。
负责职责范围内重大危险源的工艺技术指标的调整和应急指令的下达。
车间职责车间为重大危险源管理责任主体单位,负责重大危险源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