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教学导入四法(写写帮推荐)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采用四步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使道德与法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知识导入和情境呈现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课堂教学时,首先要进行知识导入和情境呈现。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视频、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具体的情境中,让他们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呈现一个小偷行窃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引发思考和讨论。
通过情境呈现,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涉及的道德和法治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案例分析和问题引导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案例分析和问题引导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具体的案例,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分析相关的道德和法治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培养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法治观念。
三、角色扮演和情感体验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让学生深入体验和感受,而角色扮演和情感体验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道德风险情境剧的表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在特定情境下需要面对的道德和法治问题,感受由此产生的情感冲突和压力。
这样的活动能够拉近学生与道德和法治教育的距离,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同感和体验感,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观念素养。
四、反思总结和提升意识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进行反思总结和提升意识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反思总结,让学生从课堂教学中获得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知识和思考,进一步提升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和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法治宣传,将所学知识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第一步:引入引入环节是整堂课的重要部分,通过引入,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入要简洁明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以通过一些案例或故事来引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可以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案例来引入,比如某校学生在网上发布不良信息被治理的案例。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网络中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引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思考。
第二步:概念讲解在引入之后,教师可以对本节课的主题进行概念讲解。
在概念讲解环节中,教师应该简洁明了地解释主题的各种概念,让学生建立起对主题的基本认识。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清晰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比如道德的内涵和特征,法治的原则和意义等。
在概念讲解环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引用一些经典的文献或者案例,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和必要性。
第三步: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分析环节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对其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可以选择一些涉及学校生活、家庭关系、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讨论和辩论,思考其中涉及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建议。
在案例分析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第四步:课堂总结课堂总结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收尾环节。
通过课堂总结,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系统性的整合,促进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在课堂总结环节中,教师要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巩固。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方法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课程之一。
而课堂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本文将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方法。
一、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指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或虚拟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以便于引入课堂主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修身》这个主题时,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修身的故事或者相关的实例,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修身,为什么要修身,修身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等问题,从而引发学生对课堂主题的兴趣,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通过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进而引入课堂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诚实守信》这个主题时,可以让学生思考什么是诚实守信,为什么要诚实守信,诚实守信对个人和社会有什么好处等问题。
通过让学生回答这些问题,引导他们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进而为课堂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互动导入法互动导入法是指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学习《友爱互助》这个主题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针对友爱互助的概念、特点、表现等进行交流。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身边的例子,通过互动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友爱互助的重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四、材料导入法材料导入法是指通过音频、视频、图片、文章等多种媒体形式的材料,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尊重他人》这个主题时,可以使用一个短视频或者图片,展示一个关于尊重他人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场景中尊重他人的表现,以及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会对尊重他人产生共鸣和认同,为课堂的学习做好铺垫。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思维。
而如何有效地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呢?下面就介绍一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四步法,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第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道德和法治问题的思考。
这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故事、引人深思的问题等方式来进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可以通过播放一些有关道德和法治的影视片段,让学生观看并分享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请学生们从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些涉及道德和法治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思考。
第二步:讲解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知在学生产生了兴趣和好奇心之后,接下来就需要对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行认知。
在这一步,教师需要简明扼要地介绍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例如什么是道德?什么是法治?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通过这样的讲解,可以使学生明确道德与法治的概念,建立起初始的认知框架。
在讲解的教师还可以通过举例说明,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
可以通过讲述一些有关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道德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道德的重要性和意义;也可以通过分析一些有关法律法规、司法制度、法律意识等方面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和作用。
通过这样的讲解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关于道德与法治的认知。
第三步: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实践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有了认知之后,接下来就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这些案例可以是真实的社会事件、历史故事,也可以是教材中的案例或者自编的案例,重点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在展示案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道德和法治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道德和法律的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以下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的具体内容。
第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故事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一些与道德和法律相关的现实问题。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如腐败问题、犯罪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等。
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道德和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步:搭建道德和法律知识框架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之后,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一些道德和法律的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规范。
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道德和法律知识,如如何遵守法律、如何识别不良行为等。
通过搭建知识框架,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内涵和作用。
第三步:应用与实践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道德和法律知识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和分析具体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常见或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道德和法律的作用。
通过应用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第四步:反思与反馈在应用与实践之后,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反思和总结所学内容。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回顾所做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表现,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师还可以通过问答、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
通过反思与反馈,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并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和法律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道德和法律的理解,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一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参与和实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提高学生的道德和法律素养。
这一教学方法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反馈,以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探讨思政课引入课堂教学的技巧和方法
探讨思政课引入课堂教学的技巧和方法
思政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由于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抽象、理论化,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接受。
为了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引入一些技巧和方法非常必要。
以下是一些值得尝试的技巧和方法:
1.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的社会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思考其中的道德和价值问题。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社会角色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加深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
2.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提问“你认为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或“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何追求?”等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3. 基于案例的教学法:通过引用真实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和分析其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例如,分析社会热点事件,让学生了解事实真相和社会舆论,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思考。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图像、音频、视频等,让学生更生动地感受到思政课的内容。
例如,播放相关的电影或音频,或者使用互动白板等工具,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思政课的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思政课引入课堂教学的技巧和方法非常重要,可以让
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接受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的基本策略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的基本策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为后续的授课打下基础。
下面是几种基本策略。
一、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是通过创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提供一个趣味性的问题或者展示一段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在讲述关于诚实守信的话题时,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个发生在班级里的小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来思考什么是诚实守信,以及这种品质的重要性。
二、图片导入法图片导入法是通过呈现一幅图片或者一组图片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与思想品德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从而引发他们的主动思考和讨论。
在讲述关于勇敢的话题时,可以选择一张有关勇敢的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内容,并就其中的人物的行为进行思考与讨论。
通过图片的选择和呈现,可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欲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三、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通过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与思想品德相关的问题,并要求学生思考、回答。
在讲述关于友善的话题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是友善?什么样的行为能够显示出友善的品质?”通过提出问题,教师帮助学生思考并引发他们的讨论热情,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四、游戏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是通过设计一个与思想品德内容相关的游戏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游戏可以是个体游戏,也可以是小组或者全班游戏。
在讲述关于团队合作的话题时,可以设计一个合作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中的合作互助来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游戏的进行,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到思想品德的意义,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的基本策略有情境导入法、图片导入法、问题导入法和游戏导入法等。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通过各种策略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道德与法治课课前导入的技巧
道德与法治课课前导入的技巧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的重要课程之一。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师在课前可以运用一些导入技巧,帮助学生对课题有初步了解和认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导入技巧。
一、故事导入法故事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
教师可以精选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寓言故事、经典故事或真实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认识和思考相关的道德和法治问题。
在探讨诚实与诚信的话题时,可以讲述《牧羊男孩与狼》或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诚实与诚信的意义以及违背诚实与诚信的后果。
二、图片导入法通过用图片展示具体的场景和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感知和想象力,引导他们思考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问题。
在讨论关爱他人的话题时,可以展示一张关于义务劳动者帮助老人过马路的图片,让学生看到善举的力量和情感的传递,进而思考为什么我们应该关爱他人,如何去关爱他人,以及关爱他人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快乐和满足感等。
三、问题导入法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能引起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引入课题。
问题可以是社会热点问题、道德困境、法律问题等。
在就业歧视的话题中,可以提出问题:“你们身边是否有人经历过就业歧视?你们认为为什么会发生就业歧视?大家有什么办法来解决就业歧视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可以引导他们关注社会问题,思考道德与法治的作用和意义。
四、游戏导入法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性。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道德与法治邻近的角色扮演游戏、观察游戏、情景模拟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感受道德与法律的作用。
在讨论诚实与诚信的话题时,可以设计一个模拟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买家和卖家,在交易中体验和思考诚实和诚信的重要性。
五、音乐导入法音乐是人类情感和思维的艺术表达形式之一,通过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
教师可以选择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音乐,如社会责任主题歌曲、诚实与诚信主题歌曲等,让学生聆听音乐的思考音乐所传达的道德观和法治观。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之一。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四步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四个重要步骤,包括课前导入、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和课堂反思。
通过这四个步骤,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增强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和法治素养。
本文将详细介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一、课前导入课前导入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思考。
为了进行有效的课前导入,教师可以采用引语、图片、小故事等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到学习中来。
在教学“诚信”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引入:某个公司的员工因为工作不力而被解雇,但他利用公司的机密信息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最终成功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这个案例展开讨论,让学生从中了解到诚信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诚信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二、知识讲解知识讲解是教师向学生传授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环节。
在知识讲解中,教师应该结合具体的例子和案例来生动地向学生讲解知识内容,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而形象,易于学生理解。
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在讲解“法律的实施”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向学生介绍法律的重要性。
教师可以讲述一个贪污受贿案例,通过分析这个案例,让学生了解到贪污受贿对国家的危害以及法律对此的严惩,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法律的威严和对违法行为的严惩。
三、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并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了解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道德和法治知识。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四个步骤。
第一步:导入在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时,首先需要通过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可以通过引入一个有趣的案例或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可以谈论最近发生的一个道德或法律事件,让学生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意见。
导入环节应该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二步:讲解在导入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对道德和法治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这个环节可以包括教师讲解、展示相关素材和引用案例等。
教师应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师还可以进行互动,鼓励学生提问,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探索。
第三步:实践在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后,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在实际情境中运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第四步:总结在实践环节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知识和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和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反馈,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和学习。
总结环节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加深他们的理解,并为下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这四个步骤包括导入、讲解、实践和总结,通过引入话题、讲解知识、开展实践活动和进行总结,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一、引入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中小学校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学生学习道德和法律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法治意识的重要渠道。
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四步法来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法治意识。
二、导入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首先要进行导入。
导入阶段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可以通过引用一些有趣的案例、故事或者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入主题内容,让学生体会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性。
老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引发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渐进入学习的状态。
通过导入,可以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讲解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讲解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在讲解阶段,老师可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示范、演示、让学生自主探究等,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全面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老师还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讲解阶段,老师还可以通过举一些切身实例,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意义。
通过讲解,可以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刻的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四、实践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本身,更是为了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实践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实践阶段,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案例或者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知识,培养学生分辨是非曲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法治意识水平。
实践阶段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通过实践,学生不仅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还能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政治课教学导入“四法”
一
、
换词 比较
如 《 可爱 的草塘 》一课 中 “ 浪花翠绿 翠绿 的 ,
层赶着 一层涌 向远方 ” ,文 中的 “ ”可以引导 赶
学 生 换 上 “ ” 字 进 行 比较 。学 生 可 以看 出 : 接 “ ”是 指 前 一层 浪 花过 去 了 ,后 一 层 浪花 跟上 接 来; “ 赶”是 指前一 层浪花还没有过去 ,后一层 浪 花 就 追上 来 ,起 伏 的 节奏 快 ,能 显 示 出浪 花 的活 跃 。这样一一 比较体味 ,学生认 为用 “ 赶”其含义
一
如 同序 幕 ,预示着后 面的高潮 和结局 ;如 同路标 ,
引导着学 生的思维方 向 。巧妙 的导入 ,有 利于调 动
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 和注意力 ,有 利于激 发学生 的求 知欲和学 习兴趣 ,有 利于学生 主动配合 ,有利于 师
生 双 向的 教学 活 动 。根 据 教学 对 象 不同 、 内容 不 同,新课 的导入方法也会不尽相 同。
新股 民的队列来 ,两天来 的暴跌股 民损 失惨重 。那
漫 画具 有 诙 谐 、幽 默 的 特点 ,同时 它针 贬 时
弊 。用于政治课 教学 的话 ,既可激 发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同时也有助 于发挥学 生的抽象思 维能力 和发 散 思维 能力 。因此在 教学 中我们也可 以尝试用漫 画来
、
热点时政导入
热点式导 入新课 法 ,就是把 教学 内容相 关 的理
赤 ,不敢 出声 。那 么 ,画家为什 么会 闹这样 一个笑 话 呢?这 又说 明了一个 什么问题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
将要学 习的内容——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三 、 漫 画 导 入
论与 当前受关 注程度较 高的热点 问题 联系起 来 ,大
道德与法治课课前导入的技巧
道德与法治课课前导入的技巧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来说,课前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让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就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和关注,并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前导入呢?本文将介绍一些技巧,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是一种常见的导入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可以将一些有趣的问题当作导入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 你认为什么是道德?
3. 你对不文明行为有什么看法?
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思考,引发一些有趣的讨论和探究。
在讨论完成后,可以逐步引出本堂课的主题,将问题与所学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新的知识。
二、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指通过一些具体的情境来引入课堂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
道德与法治课中,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或案例来进行情境导入。
例如,讲述一些著名的案件,让学生理解法律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或者让学生看一些道德和法律相关的电影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重要的问题。
三、图像导入法
四、贴近生活导入法
贴近生活导入法是指通过一些生动的、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进行导入,使学生轻松进入教学状态。
道德与法治课中,可以用一些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导入,例如,让学生思考身边的公正和不公正的事情,引导学生学习道德和法律的基本知识。
总之,课前导入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导入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和思想。
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导入方法,灵活运用,确保导入效果良好。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方法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行的重要课程。
而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为课堂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下面,我将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方法。
一、情境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指以一个生活场景或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教师可以用具体的生活例子或者情景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在教学主题为“友谊”的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描述一个朋友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他们而感到伤心的故事,让学生思考朋友的重要性,从而引出课堂的主题“友谊的力量”。
二、问题导入法问题导入法是利用生活中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通过问题, 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热情。
在教学主题为“诚实”的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可以提出一组问题:“你是否曾经撒过谎?为什么会撒谎?撒谎会带来什么后果?”这些问题能激发学生思考,开展讨论,引出课堂的主题“诚实的重要性”。
三、故事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是常用的导入方法之一。
通过讲述或者阅读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 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加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主题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可以讲一个关于助人为乐的故事。
讲述一位善心的行为感染了一个孩子,使他从一个自私的孩子变成一位乐于助人的大方少年。
这样的故事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感受到助人为乐的重要性。
四、图画导入法图画导入法是通过生动有趣的图画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五、引用名言导入法引用名言导入法是通过名人名言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名人名言往往切中学生的内心,能够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兴趣和思考。
在教学主题为“励志”的思想品德课上,教师可以引用一句名言:“成功就是不断的失败和再振作。
”通过让学生思考这句话的意义,激发学生对自己的目标和努力的思考和讨论,引出课堂的主题。
六、音乐导入法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学生是否会对课堂内容感兴趣,也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
高中政治课导入的“四字诀”
高中政治课导入的“四字诀”【摘要】在高中政治课导入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四字诀”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是认知引导与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政治问题,启发他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
接着是思维拓展与激发,帮助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对政治理论的兴趣。
情感共鸣与感悟是第三步,通过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对政治问题的深刻感悟。
然后是行动呼应与实践,激励学生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最后是知行合一与内化,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思想,并践行在实际生活中。
通过这种“四字诀”的导入方式,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政治知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高中政治课导入的“四字诀”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框架,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导入、四字诀、认知引导、思维拓展、情感共鸣、行动呼应、知行合一、内化。
1. 引言1.1 高中政治课导入的“四字诀”高中政治课导入的“四字诀”,是指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提供给学生的四个关键词,以引导他们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政治知识,培养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思维能力。
这四个关键词分别是认知引导与启发、思维拓展与激发、情感共鸣与感悟、行动呼应与实践。
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引导和激励,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深刻感受政治理念,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高中政治课导入的“四字诀”也强调了知行合一与内化的重要性,希望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样的引导和激励,高中政治教学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和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认知引导与启发认知引导与启发是高中政治课导入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内容,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和好奇心。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
为了有效地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四步法,即启发引导、案例导入、知识讲解和思辨讨论,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积极参与道德与法治学习。
启发引导。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启发引导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入观点、讲述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启发引导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导入。
案例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通过具体的案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在案例导入阶段,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案例,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考,让他们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道德与法治对自己和社会的重要性。
接下来,知识讲解。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知识讲解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案例导入之后,教师可以对相关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进行系统讲解。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简洁明了地传授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到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和原则,培养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治意识。
思辨讨论。
在知识讲解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思辨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通过思辨讨论,学生可以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和延伸,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和引导,让学生的思辨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四步法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引导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学习。
首先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案例导入让学生深入理解案例,再经过知识讲解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最后通过思辨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四步法教学法既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又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道德与法治的四种教学方法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道德与法治的四种教学方法
一、课前调查
课前调查是一种将课堂教学融入学生的实际经历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利用学生既有的经验,在习得新知识之前,借助他们的既有经验,充分发挥他们集体智慧的特点,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参与的机会。
在讲授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社会的道德状况,思考道德规范如何被人们执行,以及怎样才能使社会道德得到加强。
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将课堂教学中的道德与法治理念融入学生的
实际经验中的重要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案例分析法来讲解如何根据法律来解决社会矛盾,并思考法律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社会中建立和谐的关系。
三、讨论
讨论是一种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通过互助互支持的方式增进理解,同时,还可以教会学生如何解决社会矛盾,建立合作关系,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水平。
四、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一种帮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方法。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分别扮演某一道德事件中的不同人物,如当事人、受害者,
法官、检察官、辩护律师、陪审员等,通过扮演这些角色来体会到不同道德角色的角度和角色义务,从而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
高中政治教学论文 政治课引入新课“四式”
政治课引入新课“四式”
引言对于上好一堂课的作用不容忽视。
好的引言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讲课伊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政治课常用了引言有以下四式。
一、形象式。
政治课政府性强,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为此可用形象的事例引入新课。
如讲“货币变为资本”一课时,教师问:“我放在桌上的这把刀是杀人的武器还是切菜的用具:”紧接着引出,资本家要想发财,手中必须有货币。
在什么情况下这些货币是剥削工人的资本?什么情况下是资本家购买物品的货币?这就如同一把刀,放在那里不动是无法判断是干什么用的。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货币变为资本呢?由此引入新课。
二、设疑式。
设疑能造成听众追求答案的心理。
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能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促进积极思维的效果。
如讲“剩余价值的产生”一课时,教师问:“资本家不劳动却过着奢侈的生活,劳动人民成年累吃苦耐劳地干活,却过着贫困的日子。
这是为什么?”在学生回答了各种说法之后,教师设疑:“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那么资本家是怎样发财致富的呢?”这样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导入新课。
三、过渡式。
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来导入新课。
四、格言式。
格言警句是人类思想、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
用其做引言,既泻染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又陶冶学生的情操。
如讲“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课时,教师通过
朗育臧克家的诗句引入新课:“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发人死的,他还活着。
”学生在被感染的同时,自然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课教学导入四法(写写帮推荐)第一篇:政治课教学导入四法(写写帮推荐)一堂成功的政治课与恰当精妙的导入是分不开的。
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
巧妙的导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配合,有利于师生双向的教学活动。
根据教学对象不同、内容不同,新课的导入方法也会不尽相同。
一、热点时政导入热点式导入新课法,就是把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与当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大胆而巧妙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经济学“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时,教师先讲述“2008年1月21日,节气大寒,中国股市也经历了一个寒冷的日子,上证指数下跌了5.14%,就在媒体评述股市遭遇了半年来最大跌幅时,23日,上证指数再次暴跌7.22%,近千支股票跌停。
同学们,2007年,是个基金股票年,很多家庭在对基金股市很陌生的情况下,加入到了新基民新股民的队列来,两天来的暴跌基民股民损失惨重。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股市暴跌呢?在股指的背后是什么在起作用呢?”热点问题一提出,即引起学生们浓厚的兴趣并展开热烈的讨论,老师适时点拨并引入新课,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在学习价值规律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商品价格与供求的关系,从而解决“股市暴跌的自身原因在于价值规律的作用”。
二、寓言故事导入也就是根据课程需要,运用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成语寓言等方面的素材导入新课。
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容易给学生以启迪,同时又能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的作用,从而使教师讲课更生动、形象;学生学习更轻松增趣、易于接受与记忆。
例如在讲“主观符合客观”这一课时,根据“主观必须符合客观”,讲述一个“画家画牛”的典故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故事描述的是“古时候有一位画家画了一幅两牛相斗图,甚为得意。
他给朝廷的一些官员看,他们也都称赞不已,可是当地把此画给一位农民看时,这位农民却哈哈大笑,他说两牛相斗,为了用力击倒对方,它的尾巴永远是夹着的,绝不会高高翘起来。
画家听了之后脸红耳赤,不敢出声。
那么,画家为什么会闹这样一个笑话呢?这又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三、漫画导入漫画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同时它针贬时弊。
用于政治课教学的话,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尝试用漫画来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时,首先出示了“存在即被感知”的漫画,漫画的大意是:英国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正在向他的学生讲授“存在即被感知”这一命题。
谁知他的学生反而诘问贝克莱:你的生身父母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呢?贝克莱说,该死,这正是我所不能回答的!漫画形象地揭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愚蠢可笑。
所以,当这幅幽默生动的漫画一出现时,学生即刻兴趣盎然,议论纷纷。
教师趁势推导:贝克莱还用得着上街买牛奶、面包吗?他只需闭上眼睛感知一下,牛奶和面包就会从天而降。
此时学生哈哈大笑,在笑声中悟出唯心主义的荒谬。
而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唯心主义是荒谬的,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什么?与唯物主义的根本分歧又有哪些呢……四、歌曲、小品导入当代的中学生在心理上乐于接受新事物。
因此,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握好中学生的这种心理,采用一些比较独特的引入方法。
例如演唱歌曲、让学生自导自演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小品等。
这种方法新颖活泼,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引起学生的思考,活跃气氛,积极主动学习。
例如,在讲“爱国情操的表现”一课中,可采用课本中“我是中国人”的材料,由学生自己表演。
虽然这个故事是书本中有的,但如果单纯由学生自己阅读的话,很大部分学生可能是“看过就算”,并不会引起共鸣,也不会在脑海在留下什么印象。
但如果由学生自己来表演的话,由于形式新颖,会吸引同学们的普遍兴趣与注意力,从而在脑海中留下深刻记忆。
而在看完表演后,进而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又如在“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一课中,教师可在讲授课本内容之前先播放一首《春天的故事》,那优美、雅致的旋律深深地叩动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哼唱真起来。
在歌声中,教师及时进行引导:大家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想呢?故事中的那一位伟人又是谁呢?而最重要的是这一首歌曲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决策呢?问题一提出,学生们思绪万千,热情高涨,纷纷举手发言。
此时,教师就可因势利导,及时引入新课。
所谓导之有法,导无定法。
在教学过程中,再好的导入方法,如果反反复复,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不但起不到启思激趣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感到厌烦。
所以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以上提到的四种引入新课的方法外,我们还可以温故知新,用前面所学的内容引入新课;引用名人名言、格语引入新课;甚至可以采用一些与理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兴趣,引入新的教学内容。
第二篇: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导入法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导入法美阳高中王华摘要:国家“十五”教育规划课题子课题《新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组的课题研究成果《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课堂教学全程设计与评价》一书已结集出版,其中的核心成果是形成了新课程下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系统的操作性较强的课堂教学模式,即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七步教学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案例导入法所谓“七步教学法”简要的说就是在坚持新课程理念,贯彻新课程实施原则的前提下,将课堂教学过程分解为七个环节。
这七个环节依次是:教学目标----案例导入----问题探究----思维点拨----知识构建----资源开发----三维评价。
七步教学法是新课程实践下的重大理论成果,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应该说是不可否认的。
这里仅就案例导入这一环节及其重要性等作一探究分析。
(一)案例导入的理论依据多年以来,人们就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形成了诸多的教学方法,其中就有比较著名的案例教学法。
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让学生针对案例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以达到高层次认知学习目标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
简言之,案例教学法,就是利用案例作为教学媒介的一种教学方法。
与此相近的还有情景导入法等,即以真实的或者是虚拟的情景呈现给学生,启发学生思考。
七步教学法中案例导入这一环节就是充分吸取了以前教学探索的积极成果,并把它作为七步教学法中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案例导入之所以能成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与人们的认知规律分不开的,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是认识的基本规律。
只有经过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去感受、体验、认知,从而获得认识尤其是理性认识才是深刻的。
无论从年龄还是经历上看,学生都是一个参与社会生活较少的群体。
要想让学生从枯燥的理论学习中解放出来,既活跃课堂气氛,又真正获得知识,案例导入法应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同时,案例导入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案例导入还充分体现并坚持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原则,即:坚持在生活的逻辑中建构知识的逻辑;坚持探索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实践性、活动性与教学内容相统一原则;等等。
(二)案例导入环节在七步教学法中的重要地位案例导入环节应该是七步教学法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虽然教学目标是筛选、使用案例的依据,也是落脚点,但它都必须通过案例体现出来,并通过对案例的体味、分析去实现。
这与新课程理念下强调构建学生的生活逻辑也是一致的。
因此案例的筛选是否适当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其后的问题探究环节即是针对案例进行的活动,由学生采取诸如分组讨论、辩论等等形式进行探究,搜集、整理案例中的信息并归纳总结,形成初步的知识或新问题。
而思维点拔就是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基础上由老师的引导、释疑,然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
资源开发和三维评价环节同样与案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资源开发是引导学生自己搜集、甄选和开发与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
它与前面教师提供的案例有着共同的要求,即是围绕教学目标,因而,教师所提供的案例对后面学生自主开发资源有着很强的的导向作用。
三维评价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是对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个体与整体的行为、状态、效果和目标而进行的多元性、取向性、交互性的综合评价,那么学生对参与案例活动的过程以及新获取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即在评价之列。
综上所述,案例导入环节在七步教学法的各个环节中不仅非常关键,而且处于基础性的地位。
(三)甄选使用案例的基本要求在七步教学法中既然案例导入环节如此之重要,那么案例本身的适当也就显得特别关键。
没有适当的案例,不仅本环节的教学难以组织,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教学目标难以落实,这就要求必须甄选好使用好案例。
而要甄选好使用好案例就必须做到一下几点:一要“真”。
所谓“真”,即是所选案例必须真实,来自于生活。
即使模拟的案例,也必须是对真实生活的模拟,而不能杜撰和主观臆造。
当然这也并不排斥历史资料的使用,史料也是一种生活的真实;还有诸如漫画材料等,同样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做到“真”的原则要求应该是案例来自生活、贴近生活。
只有这样的案例,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探究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要“准”。
所谓“准”,即是所选的案例必须与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相统一。
如果所选的案例,不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获得符合教学目标所规定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甚至得出了相反的结论,那么就不仅是甄选案例的失败,更是课堂教学的失败。
还有那种容易导致学生模棱两可的案例也是不可取的。
因此,甄选案例必须严谨。
能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案例,才能让学生的探究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三要“全”。
所谓“全”,是指案例中能蕴涵我们教学目标中的全部要求。
这也是我们教学的要求。
否则,就无法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甚至可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回到“灌输式教学”的老路上去。
当然有很多时候通过一个案例就能充分蕴涵教学目标的要求,但也有时候运用一个案例则很难做到,那么我们可以采用两个甚至三个案例。
但是案例的运用也不能过多,否则课堂就变成了展示案例的课堂,同样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四要“多”,所谓“多”,是指案例的形式要多种多样,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用。
思想政治课较常用的案例有经典名言、典型题材、图表、漫画、故事、影像资料等等。
课堂教学应该交叉运用案例,在一堂课中是这样,在多堂课中也应该这样,否则单一的案例形式会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