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与施工技术对策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与施工技术对策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与施工技术对策概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然而,由于其较传统砌筑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抗震性能和施工技术等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出发,分析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对策。

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问题1. 抗震参数选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设计阶段需要合理选取抗震参数。

由于焊接连接、构件缺陷等因素可能影响其整体抗震性能,通过加强节点设计、提高焊接质量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结构抗震能力。

2. 水泥质量管理水泥是混凝土主要成分之一,在装配式构件中起到重要的粘合作用。

为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需要严格控制水泥质量,包括日常试验、验收及储存等环节。

同时,注意水泥的用量和配合比例,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建筑材料选择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保证使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对于提高抗震性能至关重要。

例如,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选择适当的骨料、粉煤灰等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震性能。

4. 结构连接设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常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进行组装。

因此,在结构连接处需要进行严密设计和检验,确保连接点承受地震作用时不会出现破坏。

合理选择连接形式、增加预应力等手段都有助于提高抗震性能。

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对策1. 质量管理要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质量管理要求,并设立专门的质量监督部门进行跟进。

每个施工节点都要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技术培训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技术水平,需要进行专门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工序操作规范、安全防护知识、材料使用要求等,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3. 现场施工管理现场施工管理是保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合理规划施工流程,严格控制施工期限和进度,协调好各个专业的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 建筑结构; 抗震设计;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随着 新 的 建筑 抗 震 设 计 规 范( G B 5 0 0 1 1 -2 0 0 1 ) 的颁 布 与 实 施 , 新 的 抗震 设 计 规 范 中较 旧的 抗震 设 计 规 范( G  ̄1 1 -8 9 ) 的 主要 改 进 点 及 新 规 范对 各 类 结 构 抗震 设 计 所带 来 的实 际 影 响倍 受关 注 ; 在G B 5 0 0 1 1 —2 0 O 1 规范 的 执 行 过 程中, 发现G B 5 0 0 1 1 —2 o 0 l 规 范 中 仍存 在 一 些值 得 进 一 步 研 究 的 问 题 ; 在建 筑 结 构抗 震 设 计 的实 践 中 , 由 于设 计 人员 对 规 范 的理 解 和 掌握 尺 度 上 , 以及 因地 因人 在结 构选 型 、 布置 以及 计算 方法 上相 互 差异 较 多而 对 设计 产 生 较多 的争 议 , 抗 震设 计 方法值 得 深入 的研 究 。
( 八) 建 筑结 构平 面 布置 的规 则 性和 对称 性

建 筑结构 抗震 设计 的主 要 内容与 要点
建筑 的 平 、 立 面 布置 应 符 合抗 震 理 念 设 计原 则 , 宜 采用 规 则 的建 筑 结 构 设 计 方案 , 不应 采用 十 分不 规则 的设 计 方案 。 建 筑结 构抗 震设 计 规 范规定 , 对
或平面、 竖向都不规则 的建筑结构, 应采用空间结 ( 一) 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 的场地 , 宜避开对建筑抗震不利 的地段 , 不应 平面不规则或竖向不规则, 对 凹 凸不 规则 或 楼 板局 部 不 连 贯 时 , 应 采 用 符合 楼 板平 面 内的 在危险地段建造甲、 乙、 丙类建筑。对于不利地段 , 结构工程师应提出避开要 构计 算 模 型 ; 对 薄弱 部 位应 乘 以 内力增 大 系 数 , 应 按 规 范 求, 当无 法 避开 时 , 应 采取 有 效 措施 , 这 就 考 虑 了地 震 因场 地 条 件 间 接 引起 结 实 际刚 度强 度 变 化 的计 算模 型 ; 的有关规定分析弹塑性变形 , 并应对薄弱部位采取强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 构 破 坏的 原 因, 诸如 地基 土 的不 均匀 沉 陷 、 地震 引起 的 地表 错动 与地 裂 。 【 二) 建 筑 的平 立面 布 置应 符合 概 念 设计 的 要求 , 不 应采 用 严重 不 规 则 的 三、 产 生这些 问题 的原 因及 解决 方法 方案。不规则的建筑, 在结构设计时要进行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和内力调整, 并 应对薄弱部位采取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借鉴国际的通行做法, 参考外国规 ( 一) 问题 产 生 的原 因 范, 使 我 们 的设计 更 加完 善合 理 。 上述 这 些 问题 的原 因是 多 方 面的 , 有认 识 方 面 的 原 因 ( 如 杭 州 虽属 六 度 ( 三) 结构材料选择与结构体系的确定应符合抗震结构的要求 。 采用哪一 地震 区 , 但 在新 规 范 ( G B J 1 1 — 8 9 ) 未 颁 布前 是 不抗 震 设 防 的 , 故存 在 着麻 痹 思 种结构材料, 什么样的结构体系, 经技术经济条件比较综合确定。 想) , 有计 划 经济 向市 场 经济 转化 过 程 中出现 的原 因 , 有设 计 人 员忽 视 了抗 震 ( 四) 尽可 能设 置 多 道抗 震 防线 。 地震 有 一定 的 持续 时 间, 而且 可 能多 次 概念 设 计方 面 的原 因( 未能 从 整体 、 全 局上 把 握好 ) , 有法 律 建设 方 面 的原 因 往复作用, 根据地震后倒塌的建筑物的分析, 我们知道地震的往复作用使结构 ( 在工程抗震设防管理方面缺乏国家政府法律依据 , 特别是处罚方面) , 有工 遭 到严 重破 坏 , 而最 后倒 塌则 是 结构 因破 坏而 丧 失 了承受 重力 荷 载 的能力 。 程抗 震 设 计会 审方 面 的 原 因 ( 缺 乏 系 统 过 程 抗 震设 计 审 查 ) , 还有 设 计 人 员 ( 五) 具 有 合理 的 刚度和 承 载力 分布 以及 与之 匹 配 的延性 。 提 高结 构 的抗 的水 平 ( 有 的设 计人 员从 大 学到 工作 单 位都 未 系统 学 习过 抗 震设 计 规 范 ) 和 侧 移 刚度, 往 往是 以提高 工程 造价 及 降低 结构 延性 指标 为 代价 的 。 其 他 原 因等 。 ( 六) 确保结构的整体性 。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必须可靠。 ( 二) 抗 震设 计 对策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是相关技术人员们通过对大量的建筑地震震害实例 二、 抗震 设计 中存在 的主 要 问题 进行研究、 分析、 归纳总结出来的实践经验。 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是至关 重 要的也 是非 常必要 的 , 因而 , 有 关部 门应 当高度重 视建 筑结 构的抗震 设计 。 ( 一) 建 筑抗 震场 地 的选择 为 了有效 提 高建 筑结 构 的抗 震 能力 , 需 从 以下 三方 面 着手 : 施 工条 件 相 同的 情况 下 , 施 工场 地 的 工程 地 质 条件 不 同 , 建 筑物 在 地 震 1 . 要合理恰当地布局地震外力能量的传递吸收途径, 保证支柱 、 粱和墙的 中受到的破坏程度明显不同。 因此 , 要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 首先要选择 从而形成构件双向抗侧力结构体系。使其在地震作用下呈 好建筑场地 , 尽量避开不好的抗震场地 , 降低地震灾害。 对于地震时可能导致 轴线处于同一平面, 使塑 性屈 服尽量 发生在 墙的 底部 , 而连 粱适宜 在梁 端塑性 屈 服 , 还 崩塌、 滑移 、 地裂或地陷的场地 , 应采取相应的地基稳固措施 , 此类不利地段 弯 剪性破 坏 , 有 足够 的变形 能力 。在墙段 充分 发挥抗 震作 用之 前 , 按照“ 强墙 弱梁 ” 的原 则 强 不经 处 理 , 不 宜建 造 甲 、 乙、 丙 类建 筑 。 化墙肢的承载力 , 避免墙肢的剪切性破坏 , 提高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 二) 结 构 的平 面布 置 。 2 . 要 按照抗 震等 级对 墙 、 柱 和梁 节点采 取相 对应 的抗震 构造 措施 , 确保 建 外 形不 规 则 、 不 对称 、 凹 凸 变化 尺 度 大 、 形 心 质 心偏 心 大 , 同一 结 构 单元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结构设计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结构设计人员由于经验不足,以及对规范的理解不够透彻,或对设计软件过度依赖,导致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因素。

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结构设计;问题分析;计算模型;解决措施0引言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结构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体型复杂的结构越来越多,因此对设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主要就目前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促进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结构方案的选择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从整体出发,在安全性、合理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

实际工程设计中,设计师采取何种结构方案必须遵守相关的设计原则,如结构抗侧力构件的布置、构件承载力与外部荷载的分布等。

如经常碰见此类工程,建筑三面敞开、一面与较高的土体接触,设计师往往忽略单侧土压力对结构的不利作用,设计中仅仅在土体一侧布置混凝土外墙,而计算中未考虑水平土压力,且未设置合适的抗侧力构件,给结构安全性带来隐患。

针对此类工程,可采取土体与主体结构脱开、土体设置独立挡墙的方式解决,否则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土体的水平土压力和一定的水浮力。

目前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经济性的要求变得越来越普遍,对结构设计师而言,经济性必须满足结构安全这一前提,须满足国家规范,且宜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但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很多设计师却仅仅一味地去追求经济性,尽量减小荷载和配筋,忽略施工质量难以保障等不利因素,从而降低结构的安全性。

而此时若能在初步设计阶段,选取合适的结构方案,就能较好的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高层建筑在抗震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设计标准滞后、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工艺不当、监理不严格等。

为提高抗震性能,需加强设计标准修订、优化结构设计、控制施工质量、严格监理、协调抗震与节能设计。

通过这些对策,能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确保建筑安全稳定。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设计标准、抗震性能、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监理、质量控制、节能设计、对策、修订、更新、优化、施工质量、监理力度、协调、双赢。

1. 引言1.1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高层建筑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其结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实践中,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

设计标准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当前的抗震设计标准与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和变化性不相适应,需要加强标准的修订和更新。

结构设计不合理,抗震性能不足。

一些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其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中易受损,需要优化结构设计,提高抗震性能。

施工工艺和材料选择不当也会影响结构抗震性能。

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和材料质量,确保符合抗震要求。

监理不到位、质量控制不严格也是问题之一,需要加强监理力度,确保施工质量。

抗震设计与节能设计之间存在矛盾,需要协调抗震设计与节能设计,实现双赢。

为了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需要全面思考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高层建筑结构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能够安全稳固地屹立不倒。

2. 正文2.1 问题一:设计标准滞后,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设计标准滞后是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抗震设计标准的滞后,很多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并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造成了抗震性能不足的情况。

设计标准的滞后意味着设计中所采用的抗震参数和计算方法可能已经过时,无法充分考虑到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随着地震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和新技术的涌现,原有的设计标准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抗震需求。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事业的飞速发展及城市建设用地的局限性,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也随之不断的发展,高层建筑的设计在城市的建设中占了主导地位。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已越来越重要。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在世界范围内被广大建筑公司所重视,特别是我国处于地震多发区,高层建筑抗震设防更是工程设计面临的迫切任务。

地震是一种随机振动,所以建筑结构设计人员为防止、减少地震给建筑造成的危害,就需要分析研究建筑抗震问题。

抗震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是建筑物安全考虑的重要问题。

地震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建筑的安全性能,因此,如何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设计,是建筑设计中所要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就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问题;对策引言: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随之迅速的发展。

由于城市人口迅速膨胀,为了节约用地,更好地利用空间,往往在建筑设计时首先考虑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有利于解决住房紧张、节约用地、减少市政基础设施和美化城市空间环境。

因此高层建筑有了飞速的发展,高层建筑设计为了追求丰富的立面设计效果及多功能、多变的使用空间,常采用较为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高层建筑坐落在不同的地域,再加上复杂的地质构造,高层建筑很容易受到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损害。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工作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点。

地震发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破坏后果严重。

而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方法研究目前还不十分成熟,为了降低在遭遇地震时的经济和人力损失。

因此,必须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1、我国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1.1、部分建筑物高度过高我国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都有一个适宜的高度。

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分析及改进方法

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分析及改进方法

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分析及改进方法概述:随着人们对于建筑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方式,因其具有节能环保、施工速度快等优势逐渐受到关注。

然而,相对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在抗震性能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缺陷。

本文旨在系统分析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并提出相应改进方法。

一、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现状1. 装配式建筑的特点装配式建筑是指通过工厂化生产将构件制造好后再现场组合拼装起来的一种建筑方式。

由于采用了模块化设计与生产,使得装配式建筑具有质量可控、工期短、环境友好等特点。

2. 抗震性能不足尽管装配式建筑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多优势,但其抗震性能却因为其构造和连接方式等原因存在问题。

当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结构强度不足:某些组件材料强度不够,无法满足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要求;(2)连接方式不稳定:一些连接点的设计不合理,缺乏刚性连接,容易造成整个建筑体系的脆弱性增加;(3)整体稳定性差:装配式建筑由多个组件组成,缺乏整体抗侧向力的协同作用,容易出现局部破坏。

二、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分析1. 结构强度评估针对装配式建筑结构材料强度不足问题,需要进行结构强度评估。

这包括通过计算和模拟方法对关键材料和构件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地震标准要求对其进行评估。

如果发现存在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可以选择更高强度或更适合抗震需求的材料进行替换或增加。

2. 连接方式改进对于连接方式不稳定问题,可以通过改进连接设计来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采用刚性连接:通过引入更牢固的连接方式(如焊接),提高组件之间的刚性联结;(2)增加连接节点的数量:在原有连接点基础上增加新的连接节点,提高整个建筑系统的稳定性;(3)优化连接节点设计:通过改变连接角度、形状和材质来提高连接点的稳定性。

3. 整体稳定性改进为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可采取以下措施:(1)增加纵向和横向抗侧力支撑:在建筑结构中设置合理的抗侧力支撑系统,增强整体抗震能力;(2)优化构件组合方式:通过优化构件之间的组合方式,使其能够更好地协同作用,共同分担地震荷载。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对策。

1. 不稳定性问题:建筑结构的不稳定性可能会导致结构发生倾斜、塌陷等现象。

解决这个问题的对策包括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建筑材料,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如增加抗震支撑、加强梁柱连接等。

2. 结构强度不足:设计中未考虑到设计荷载、地震、风力等因素可能导致结构强度不足。

应采取的对策包括重新计算结构强度,增加材料强度,加固关键部位,增加梁柱截面尺寸等。

3. 基础设计不合理:基础是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合理的基础设计可能导致结构不稳定或者基础沉降过大。

应采取的对策包括合理选择基础类型,进行承载力计算,采用合适的地基处理措施等。

4. 施工工艺问题:施工工艺的不当可能导致结构质量不合格,如施工时混凝土浇筑不均匀、尺寸偏差过大等。

对策包括严格控制施工流程,加强施工监督,使用合格的施工材料等。

5. 应力集中问题:结构的设计中未考虑到应力集中现象可能导致结构损坏。

应采取的对策包括优化结构形式,合理设计连接节点,增加局部加固等。

6. 材料老化问题:建筑结构中使用的材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老化和腐蚀。

对策包括定期检查结构材料的状况,及时更换老化和腐蚀严重的材料,加强防腐措施等。

7. 不符合设计标准问题:建筑结构设计中,未按照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可能导致结构不符合要求。

对策包括严格执行设计标准和规范,加强设计审核和验收等。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十分重要,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建议

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探讨和建议
那么多。
重分 布 , 果 使 板 跨 中 内力 增 大 、 全 度 降 低 ; 结 安 另外 还 有 一 个 施 工 因 素 , 座 上 的上 层 钢 筋 , 施 工 过 程 中 由 于浇 筑 混 凝 土 的倾 支 在 压 、操 作 人员 的 践 踏等 原因 造 成 不 同 程 度 的下 沉 ,使 内力 臂减 小 , 从 而 降低 板 的 支座 内力 ,而 抵 抗 正 弯矩 的下 层 钢 筋 容 易保 证 , 果使 板 支 座 部 分 安 全度 提 高 , 对 而 言跨 中安 全 度 降低 , 结 相 所 以在 实 际设 计 中 ,边 跨 板 跨 中 配 筋 宜 按照 边 跨 铰 接 计算 结果
是由于结构弹塑性分析 的复杂性,在如何进行计算和如何 设定
具体 要 求 的 问题 上 , 国 的做 法 也 有 所不 同 。 各 我 国现 行 抗 震 规 范 ( B 0 2 — 0 1要 求 高 层 建 筑 的 抗 震 G 5 0 1 20 ) 计 算 主 要 是在 多遇 地 震作 用下 ( 小震) 按 反 应谱 理 论计 算 地 震作 , 用 , 弹性 方法 计算 内力及 位移 , 用 极限 状态 方法 设 计构 件 。 用 并 对 于 重 要建 筑 或 有特 殊 要 求 时 , 用 时程 分 析 法 补 充 计 算 , 进 行 要 并
计 , 构弹 塑 性 分析 将 成 为 抗震 设计 的一 个 必 要 的 组成 部 分 , 结 但
按 我 国 现行 高层 建 筑 混 凝 土 结 构 技 术 规程 (G 3 20 ) J J— 0 2 规
定, 在一定设防烈度和一定结构型式下, 钢筋混凝土 高层建筑都 有一个适宜的高度 。 这个 高度是我国 目前建筑科研水平、 经济发
展 水 平 和施 工 技 术 水 平 下 , 为稳 妥 的 , 是 与 目前 整 个 土 建 规 较 也 范 体 系相 协 调 的 。 实 际上 , 可 已有 许 多 混凝 土 结 构 高层 建 筑 的 高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及对策研究发表时间:2020-07-09T01:40:31.048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0年7期作者:李文斌[导读] 很有可能将整体建筑的防震性降低,在遇到地震时一些非抗震材料很难经受住猛烈的震感,所以说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还是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的,需要后续不断地进行改进。

身份证号码:22020219920211****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城市中高层建设施工项目越来越多,建筑质量问题受到重视。

当前高层建筑在满足人们办公、居住和娱乐等需求的同时,一些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其中抗震问题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结构设计中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实现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的优化。

对此,本文也在了解当前高层建筑抗震情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抗震设计的优化方案和有效对策,以期能够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确保居住、办公等环境的安全。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关键问题;对策研究引言当前,如何提高建筑的抗震效果已经成为城市建筑物建设过程中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

想要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效果,不仅需要从建筑物所在位置的地质构造入手,还要考虑建筑物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以及建筑物的结构特点。

因此,为了使建筑物具有更强的抗震性能,需要对其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

1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现状分析我国的很多现有以及在建的高层建筑或多或少都考虑到了抗震这一环节,但是很多时候设计方以及建筑方都未能将防震这一环节落实到位,我们通过调查发现了我国目前高层建筑结构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高层建筑高度超标,很多开发商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选择了将高层建筑建的超过安全高度,而一旦建筑物高度超过了安全设计高度以后,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稳定性自然而然也会随着下降,在遭遇地震以后就会导致建筑物更容易损坏或者倒塌;其次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高层建筑的建筑地址选择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对于住宅的需求也随着增大,开发商为了取得更多的利益,尽可能的开发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进行高层建筑的建设,但是由于为了加快开发速度,很多的高层建筑在选择建筑地址前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地质问题,没有对建筑地的地质结构进行严格的勘探,这对于房屋建成以后的抗震性也是很大的考验,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在于高层建筑材料的选择,大家都知道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如果高层建筑在材料选择方面没有做好的话,最后很有可能将整体建筑的防震性降低,在遇到地震时一些非抗震材料很难经受住猛烈的震感,所以说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还是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的,需要后续不断地进行改进。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问题和对策:1. 指标不达标:在设计过程中,可能由于设计师对相关规范和标准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计算方法不准确,导致设计结果不满足相关指标要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可以加强对规范和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或者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指导和审核。

2. 结构刚度不足: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没有充分考虑结构的刚度而导致结构变形较大或不符合要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可以采用增加结构柱的数量和截面积、加强梁的布置和加固节点等方法来提高结构的刚度。

3. 抗震性能不足:在地震区域,抗震性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如果设计的结构在抗震方面不足,可能会导致结构破坏或倒塌。

为了提高抗震性能,设计师可以采用增加结构柱的数量和截面积、采用抗震构造措施、加强节点的连接等方法来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

4. 材料选用不当:材料的选用对结构的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选用的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者质量不过关,可能会导致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严格执行相关的质量标准和检测要求。

5. 结构施工工艺不当:结构的施工过程也可能会对结构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施工工艺不当,可能会导致结构的构造缺陷或质量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可以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6. 不考虑结构的可维护性:在设计过程中,有时会忽视结构的可维护性,导致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维护困难或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师可以在设计早期就考虑结构的可维护性,选择易于维修和更换的材料和构造,合理布置维护通道和设备等。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相关知识学习,优化设计方法,加强质量控制,合理选择材料和施工工艺等方法来解决。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庞丰博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3期摘要: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建筑的结构体系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自20世纪90年代后,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已提到各国建筑设计的日程,做好建筑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中途分类号:TU5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应该在工程设计的实践中推广和运用概念设计的思想,不断提高建筑结构方案设计的水平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做好建筑抗震设计有极其重要意义,而慨念设计是其最重要的内容,我们要加强沟通来保证建筑符合概念设计的基本思想,以免楼房在地震中倒塌。

一、建筑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1、楼层平面刚度的问题一些设计在缺乏基本的结构观念或结构布置缺乏必要措施时,采用楼板变形的计算程序。

尽管程序的编程在数学力学模型上是成立的甚至是准确无误的,但在确定楼板变形程度上却很难做到准确。

作为计算的大前提都无法“准确” ,就不可能指望其结果会“正确” 了。

据此进行的结构设计肯定存在着结构不安全成分或者结构某些部位或构件安全储备过大等现象。

为了使程序的计算结果基本上反映结构的真实受力状况而不致于出现根本性的误差,设计时应尽可能将楼层设计成刚性楼面。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在建筑设计甚至方案阶段就避免采用楼面有变形的平面比如楼层大开洞、外伸翼块太长、块体之间成“缩颈” 连接、凹槽缺口太深等。

其次要从结构布置和配筋构造上给予保证,对于使用功能确实必需的,或者建筑效果十分优越的建筑设计,如果其平面无法完全符合刚性楼板的假定,那么在结构设计时可以通过增设连系梁板、洞口边加设暗梁边梁提高连系梁板或暗梁边梁的配筋量、采用斜向配筋或双层配筋形式等方法,尽量满足刚性楼板的基本假设,或者弥补由于不是绝对的刚性楼板假定而产生的计算误差。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不足及对策分析白洁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不足及对策分析白洁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不足及对策分析白洁发布时间:2021-09-27T02:56:25.111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12期作者:白洁[导读] 加强抗震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

目前,一些偏远地区的射频仿真电路结构设计还没有得到更新和完善。

石家庄市第二建筑设计院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空间的需求也往大空间大跨度发展,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两者也就必须相辅相成,才能促就建构筑物的适用性、安全性、经济性。

作为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务必重视建筑的综合平衡,才能在建筑功能布局、结构安全、立面造型乃至建筑经济性中找到合适折中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抗震设计;问题;对策引言加强抗震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抗震结构设计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

目前,一些偏远地区的射频仿真电路结构设计还没有得到更新和完善。

首先,抗震建筑的结构设计没有深入分析一个国家抗震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日常使用数据。

如果将一般高层建筑的抗震要求直接应用到一些高层建筑中,可能会直接造成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诸多缺陷。

其次,抗震体系结构设计的技术理念不与时俱进。

借鉴国际上一些抗震体系结构设计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应用案例,完善大型建筑抗震体系结构设计,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设计人员还需要充分掌握应用先进的抗震结构设计技术理念,完善企业原有的抗震结构设计技术导则,采用更加可靠的先进抗震结构设计技术,从而有效地保证各类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1.1设计人员的抗震设计概念不明确抗震减灾设计是为了更好地抵御大地震中的灾害,提高抗震减灾能力,避免造成生命财产的严重损失。

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多设计人员的建筑理念是用大量的优质钢筋混凝土来抵抗地震。

实践证明,建筑材料结构中主要钢筋的固定不尽人意。

而且,钢筋数量的增加不仅会直接降低建筑材料的延性,还会降低建筑结构的整体抗震适应性。

防震减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防震减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防震减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防震减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 意识和认知不足:一些地区和个人对地震风险意识不够,缺乏对地震的认知和了解。

对策建议是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传达地震知识和防护措施的重要性,提高大众的地震风险意识。

2. 建筑结构不安全:一些地区的建筑物存在结构不牢固、抗震能力较弱等问题,增加了地震发生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对策建议是加强建筑抗震设计和监管,推动加固老旧建筑,确保新建建筑符合抗震要求。

3. 应急救援能力不足:地震发生后,应急救援是至关重要的,但有些地区的应急救援能力相对薄弱,需要加强。

对策建议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升救援人员的培训水平,完善应急预案和机制,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4. 防震减灾措施缺乏配套政策支持:一些地区在防震减灾方面缺乏配套政策支持,导致工作难以有效实施。

对策建议是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和政策支持,鼓励各方面积极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1/ 1。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摘要:探究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当中的问题,希望能够进一步解决抗震设计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有效提升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同时也可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对策在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过程当中,如何利用现有的设计知识,考虑各项影响因素,来提高高层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效果,是相关从业者应当着重探讨的命题。

为达到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过程中更应明确建筑物的质量控制标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来维护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达到人们的居住要求,维护人们的人身安全。

一、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内容地震属于自然灾害中的一种,地震的发生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当中,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保证人们生命安全的关键。

尤其是在现代化的建筑物当中,楼层数越来越多,整体高度正在逐渐增长。

如果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时未能真正达到要求,以至于建筑物本身存在安全隐患。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很容易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非常严重人员伤亡。

在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时,同时要节约项目的资金,考虑建筑外观的设计方法,才能够真正达到现代化建筑设计的要求。

同时抗震设计也要满足地震作用下结构性能的构造需求,考虑结构弹塑性变形能力的设计效果,才能够控制各项参数,完成相关数据的计算工作,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效果。

二、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2.1用户抗震意识不足为了能够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效果,当前在进行高层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更应考虑各项现存的设计漏洞。

首先,有许多设计师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经常存在抗震意识不足的问题。

由于地震灾害的发生频率较低,所以许多设计工作者缺乏抗震意识。

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技术工作者也不具备较强的抗震建设能力,所以无法应用专业的抗震理论知识,确保抗震设计的效果。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的分析 董西霞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的分析 董西霞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的分析董西霞摘要: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由于我国地形地势复杂,为了应对突发地震对建筑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先后对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遵循的主要原则进行阐述,而后就当前我国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提升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此希望可以给广大建筑设计工作者在抗震设计中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问题引言建筑工程在城市的建设中属于非常重要的施工项目,因此需要保证工程的结构稳定与施工质量。

在进行工程前期设计时,需要重视结构设计质量。

尤其是混凝土抗震结构的设计应用,因为建筑结构非常复杂,在设计时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提高结构设计的稳定性与抗震性能会有一定难度。

在混凝土建筑抗震结构设计时,还要以设计为出发点,如果抗震性得不到保证就会影响到整个建筑施工质量。

因此,需要提高设计单位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质量,确保建筑的使用功能与应用效果。

1抗震设计的重要性随着地震现象的频繁出现,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能逐渐重视起来,特别是深受地震灾害的区域,建筑均采用防震设计,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地震是一种危害十分巨大的自然灾害,抗震建筑的设计能够有效缓解地震发生时能量的局部集中,其采用巧妙的布局与结构,在材料的选择方面也与普通建筑存在较大差异,这样的建筑对抵抗地震这类自然灾害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虽然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并不处于地震多发区域,但其仍存在地震的可能性,抗震建筑的设计能够大大地保证建筑的强度与韧性。

而且,这种设计给人们的心理上增加了一道安全屏障,使得人们能够安居乐业,生命财产得到有效保障。

2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出现的问题2.1抗震设计验证不完善对抗震设计进行检验,也是提升建筑抗震能力的一项重要策略,主要有下述三种检验方式:①在地震发生后,对建筑完好情况进行检验;②使用抗震模型来开展模拟检测;③研究分析地震对建筑带来的危害。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抗震问题及对策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抗震问题及对策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抗震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人们对住宅舒适度和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高效、环保且经济的建筑方式正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然而,由于其结构特点等因素,装配式建筑在抗震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常见问题。

本文将分析并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抗震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质量控制当涉及到装配式建筑时,质量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组件在工厂中预制,然后再运到现场进行拼装,在整个过程中,保证每个组件质量是关键。

1.1 组件连接强度不足装配式建筑的组件通常通过螺栓或焊接进行连接。

若组件连接强度不足,则在地震活动中易出现连锁效应,导致整个结构失去稳定性。

解决对策:加强连接节点设计,确保组件之间连接牢固可靠;采用适当数量和规格的螺栓,并按照标准进行紧固。

1.2 保护层缺失装配式建筑的结构通常由钢骨架或混凝土构件组成。

然而,一些装配式建筑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会因保护层施工问题或设计不当而缺失,从而降低了结构的耐震性能。

解决对策:在制造和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护层的施工、浇筑,确保结构表面覆盖完整且符合标准。

二、基础设计与施工确定合适的基础类型和正确施工是确保装配式建筑有效抵御地震力量的重要因素。

2.1 基础类型选择错误装配式建筑对地基要求较高。

若选择不正确或未按照相关规范进行设计,则可能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影响整个建筑的稳定性。

解决对策:在进行基础设计时,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基础类型,并确保勘察和测试得出准确数据以指导设计。

2.2 施工监理不到位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速度较快且大部分组件是在工厂中预制完成,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易被忽略施工质量管理。

解决对策:加强施工监理,确保现场施工的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制定良好的施工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

三、墙体抗震性能在地震活动中,墙体是承受主要荷载和抵抗水平力的重要部分。

因此,在装配式建筑中,墙体抗震性能的问题需要特别重视。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摘要:如果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比较低,一旦发生强烈等级的地震,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当前,国内外工程界愈来愈重视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

但相关技术人员们还未充分认识地震破坏建筑物的原因和过程,因此要设计出精确的建筑结构抗震方案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本文就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三大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探讨,并就如何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提出了自己浅薄的几点看法,力图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存在的问题;对策一、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三大关键问题(一)建筑抗震场地的选择施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在地震中受到的破坏程度明显不同。

因此,要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首先要选择好建筑场地,尽量避开不好的抗震场地,降低地震灾害。

选择有利的建筑抗震场地,如微风化、中等风化的基岩,密实的砂土层和不含水的粘土层都属于有利的场地。

宜避开不利的建筑抗震地段,如液化土、湿陷性黄土,软弱土,非岩质陡坡、高耸孤立的山丘、边坡边缘和河岸等状态明显不均匀地段。

当无法避开不利的建筑抗震地段时,应采取适当的抗震加强措施,应根据地基液化,湿陷性黄土等级、抗震设防类别,分别采取适当的抗震加强措施来加强部分消除或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湿陷性黄土沉陷,地基和上部结构整体性和刚度;当建筑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新近填土、软弱粘性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应当估计地震时造成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加固桩基、地基的措施以及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处理措施;对于地震时可能导致崩塌、滑移、地裂或地陷的场地,应采取相应的地基稳固措施,此类不利地段不经处理,不宜建造甲、乙、丙类建筑。

(二)建筑结构抗震体系的合理选择建筑结构抗震体系的合理选择是建筑结构抗震结构设计中应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结构抗震方案的选取是否合理,决定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关于钢结构抗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钢结构抗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钢结构在建筑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拉性能,以及较轻的自重等优点,因此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然而,钢结构在抗震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不仅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更是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全面评估钢结构抗震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现状分析(1)缺乏全面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技术支持。

目前在钢结构抗震设计中,往往只注重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而忽视了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能力和消能能力,这就导致了抗震设计的不全面和不够有效。

(2)缺少完善的监测和评估系统。

钢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缺乏有效的监测和评估体系,难以及时了解结构的变形情况和受力情况,这就给抗震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3)材料和连接方式存在不足。

在使用钢结构时,由于材料和连接方式的选择存在问题,使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性能不尽如人意。

2.存在的问题(1)强度和韧性不足。

当前钢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大多只关注结构的强度,忽视了结构的韧性,导致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断裂、脆性破坏等问题。

(2)变形和消能能力不足。

钢结构的变形能力和消能能力较弱,一旦发生地震,其承载能力可能不足以满足要求,从而引发结构倒塌等严重后果。

(3)监测和评估不够及时。

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评估体系,难以及时了解结构的受力情况,使得抗震安全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3.建议(1)全面考虑抗震设计。

在钢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应全面考虑结构的强度、韧性、变形能力和消能能力,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较好的整体性能。

(2)加强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

应该建立起完善的钢结构抗震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了解结构的受力情况,为抗震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3)优化材料和连接方式。

在选择材料和连接方式时,应该根据结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个人观点:钢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抗震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相信通过不懈努力,钢结构抗震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为人们的生命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中抗震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建筑的结构体系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自20世纪90年代后,建筑结构抗震分析和设计已提到各国建筑设计的日程,做好建筑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中途分类号:TU5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应该在工程设计的实践中推广和运用概念设计的思想,不断提高建筑结构方案设计的水平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做好建筑抗震设计有极其重要意义,而慨念设计是其最重要的内容,我们要加强沟通来保证建筑符合概念设计的基本思想,以免楼房在地震中倒塌。

一、建筑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
1、楼层平面刚度的问题
一些设计在缺乏基本的结构观念或结构布置缺乏必要措施时,采用楼板变形的计算程序。

尽管程序的编程在数学力学模型上是成立的甚至是准确无误的,但在确定楼板变形程度上却很难做到准确。

作为计算的大前提都无法“准确” ,就不可能指望其结果会“正确” 了。

据此进行的结构设计肯定存在着结构不安全成分或者结构某些部位或构件安全储备过大等现象。

为了使程序的计算结果基本上反映结构的真实受力状况而不致于出现根本性的误差,设计时应尽可能将楼层设计成刚性楼面。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在建筑设计甚至方案阶段就避免采用楼面有变形的平面比如楼层大开洞、外伸翼块太长、块体之间成“缩颈” 连接、凹槽缺口太深等。

其次要从结构布置和配筋构造上给予保证,对于使用功能确实必需的,或者建筑效果十分优越的建筑设计,如果其平面无法完全符合刚性楼板的假定,那么在结构设计时可以通过增设连系梁板、洞口边加设暗梁边梁提高连系梁板或暗梁边梁的配筋量、采用斜向配筋或双层配筋形式等方法,尽量满足刚性楼板的基本假设,或者弥补由于不是绝对的刚性楼板假定而产生的计算误差。

2、屋面梁与配筋的问题
(1)屋面梁配筋太少。

结构建模时,设计人员图方便,屋面梁直接拷贝下层梁的尺寸。

由于屋面梁荷载较小,计算结果配筋不多,这样屋面梁在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受力等作用下因配筋率过低而裂缝宽度较大。

(2)受扭屋面梁缺少必要的腰筋。

对于一般的梁,为了保持钥筋骨架的刚度同时为了承受温度和收缩应力及防止梁腹出现过大的裂缝,一般构造措施为梁腹板高度大于450mm时加设腰筋,其间距≤200mm ,然后拉筋勾连。

对于受扭构件,《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2.5条第二款规定,其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0MM和梁截面短边长度。

对于设置悬挑檐口的屋面梁,在结构设计中误等同一般梁,未按受扭构件设计配筋。

二、建筑结构设计的常见问题的对策
框架结构设计应使节点基本不破坏,梁比柱的屈服易早发生。

同一层中各柱两端的屈服历程越长越好,底层柱底的塑性铰宜晚形成,应使梁、柱端的塑性铰出现得尽可能分散,充分发挥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为了保证钢筋砼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延性和承载力,应按照“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进行设计,合理地选择柱截面尺寸,控制柱的轴压比,注意构造配筋要求,特别是要加强节点的构造措施。

从结构总体方案设计一开始,概念设计就运用人们对建筑结构抗震已有的正确知识去处理好结构设计中将遇到的问题,诸如:房屋体形、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构件延性等等。

从宏观原则上进行评价、鉴别、选择等处理,再辅以必要的计算和构造措施。

从而消除建筑物抗震的薄弱环节,以达到合理抗震设计的目的。

2.1注意场地选择地震区的建筑物选择有利地段,避开不利地段,不在危险地段建设。

有利地段指坚硬土或开阔平坦密实均匀中硬土等;不利地段指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非岩质的陡坡,河岸和山坡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或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等。

危险地段指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地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位错的部位。

同一建筑单元不宜建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同一建筑单元不宜设在不均类型的基础上。

2.2平立面布置
建筑物平立面布置基本原则是对称、规则、质量与刚度均匀变化。

结构对称,有利于减轻结构的地震扭转反应;而形状规则建筑物在地震时结构各部分的振动宜于协调一致,避免抗震薄弱环节存在;质量与刚度均匀变化有两方面含义:结构平面方向,使结构刚心和质心重合;结构立面方向,结构质量或刚度均不宜有悬殊变化。

2.3选择技术上、经济上合理的结构体系
2.3.1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①应具有明显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②宜有多道抗震防线,应避免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③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能力。

④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用局部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抗震能力。

2.3.2结构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砌体结构应按规定放置钢筋砼圈梁和构造柱或采用配筋砌体等。

②砼结构构件应合理选择尺寸,配置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避免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砼的压溃先于钢筋屈服。

钢筋锚固粘结先于构件破坏。

③钢结构构件应避免局部或总体失稳。

2.3.3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构件粘结破坏不应先于其连接的构件。

②预埋件的锚固破坏不应先于连接件。

③装配式构件连接应能保证结构整体性。

2.3.4利用结构的延性
延性结构有很大变形能力,又有较大的强度,发生地震时,延性结构吸收较多能量,从而结构倒塌率会大大降低。

脆性结构尽管强度可以很高,但变形能力很低。

因此吸收地震能量的能力较低,抵抗地震能力较低。

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地震区结构材料时,既要看重材料的强度高低,更要看材料变形能力大小,在地震区盲目采用高强材料是很不利于抗震的,因为一般来说材料的强度越高,则该材料的变形能力就会越低。

2.3.5处理好非结构构件
现代建筑装修造价占很大比例,非结构构件破坏影响更大。

附属于楼、屋面结构上的非结构构件应与主体结构有可靠的连接或锚固,避免地震时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设备。

围护墙和隔墙应考虑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和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破坏,幕墙、装饰贴面与主体结构应可靠连接,避免脱落伤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师必须从主体上了解结构抗震特点,振动中结构的受力特征,抓住要点,突出主要矛盾,用正确的概念来指导概念设计,才会获得成功。

由于概念设计包括的范围极广,因此不仅仅要分析总体方案确定的原则,还要顾及非材料的正确使用和关键部位的细部构造。

但是首先和最重要的还是结构总体概念设计、材料选型和细部构造等问题,这些设计原则和结构概念中,较为重要的是结构总体设计。

参考文献:
[1] 惠渊峰. 浅议建筑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 经营管理者, 2011,(03)
[2] 高橙玥. 框架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及措施[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5)
[3] 佟超博, 郝强.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的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