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19.3.3正方形》教案3 (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数学下册19.3矩形菱形正方形教学设计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9.3矩形菱形正方形教学设计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9.3矩形菱形正方形教学设计新版沪科版一. 教材分析教材是新版沪科版的八年级数学下册,本节课的内容是19.3节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之后,进一步深化对特殊平行四边形的理解。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但是,对于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生可能还没有完全理解,需要通过探究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

2.能够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

2.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探究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PPT、学生活动手册等。

2.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用于引导学生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引导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有哪几个性质?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有哪些共同的性质?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图形,提出问题:它们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推理,发现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

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每组选择一个图形进行探究。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解决一个例子。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些性质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提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正方形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3正方形优秀教学案例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法,自主发现和探究正方形的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画板、实物模型等工具,直观地展示和验证正方形的性质。
3.培养学生运用类比、归纳等方法,从特殊到一般地认识和理解正方形性质。
4.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数学证明等方法,系统地研究和阐述正方形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我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理解正方形性质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严谨性和美感。
在教学内容上,我按照教材的安排,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正方形的性质,然后通过讲解、演示,使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掌握正方形性质的基础上,能运用正方形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正方形性质的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态度,勇于面对困难挑战,坚持不懈地追求数学真理。
3.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具备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不满足于表面现象,追求深入本质的理解。
4.培养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5.教学内容的深入与拓展:本节课不仅讲解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还通过示例和讲解,展示了如何运用正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结合图形和实例,讲解了正方形性质在证明和推理中的应用。这样的教学内容设计,既让学生掌握了正方形的性质,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优秀学案19.3.3正方形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优秀学案19.3.3正方形

19.3 矩形、菱形、正方形3.正方形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正方形的概念,知道正方形具有矩形和菱形的一切性质,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2.理解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学习重点:1.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2.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及判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叫做平行四边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叫做矩形,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叫做菱形.2、做一做:用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怎样折出一个正方形? 【问题】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定义: 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概念中三个条件 、 、 缺一不可. 二、自主学习 1.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是特殊的 ,也是特殊的 形、 形, 所以它具有这些图形的所有性质. 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它有 条对称轴。

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 ,四条边都 。

正方形 边(1(2(4)对角线 (3)四个角都是 互相 互相平分一组 角 角对角线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 。

【强调】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是正方形的特殊性质.3、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四者之间的关系:4、怎样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呢?把你所想的判定方法写出来并和同学们交流、证明. 归纳总结出判定正方形的方法如下:判定方法: (1)从四边形到正方形:(2)从平行四边形到正方形:(3)从矩形到正方形:(4)从菱形到正方形:三、合作探究例1、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共同具有的性质为( ) A.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B. 对角线相等 C. 对角线互相垂直 D. 对角线互相平分例2、如图,在正方形ABCD 的边BC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E ,使CE=AC ,连结AE 交CD 于F ,则∠E= .例3、如图,E 为正方形ABCD 内一点,且△EBC 是等边三角形,求AD ECBF∠EAD 、∠ AED 、∠ECD 的度数.四、分层训练1、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6,则面积为__________。

新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章 四边形 19.3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正方形》教案_23

新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章 四边形  19.3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正方形》教案_23

《正方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正方形的定义,弄清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关系;(2)掌握和应用正方形的性质定理1和性质定理2;(3)正确运用正方形的定义、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或推理.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说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类比归纳能力和主动探究习惯,经历探索正方形有关性质的过程,在观察中寻求新知,在探究中发展推理能力,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正方形有关知识的学习,感受正方形的图形美;(2)通过理解四种四边形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点.学习重点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及应用;学习难点正方形性质的应用.学法解析:1.认知起点:已积累了几何中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知识,在取得一定的经验的基础上,认知正方形.2.学习方式: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显示投影:展示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有关正方形的图片、幻灯片.引入新课---正方形.二、合作探究活动一:动手做一做,相信我能行!教师活动:操作投影仪,随后边展示教具,边提出下面的问题:1.矩形怎样变化后就成了正方形呢?2.菱形怎样变化后就成了正方形呢?(活动目的:只要矩形一组邻边相等,这样的特殊矩形是正方形;同样,教师拿出活动菱形框架,运动中让学生发现:只要菱形有一个内角为90°,这样的特殊矩形是正方形)活动二:思考、交流、总结:正方形的定义学生活动:思考、交流、总结正方形的定义教师板书: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

一组邻边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活动三:用心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趣味总结 数学知识严谨,适时幽默一点也是必要的!(把它们比作四兄弟)活动四 :探究正方形的性质1.同学们观察显示的图片后,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是,它有几条对称轴?2.正方形是矩形吗?是菱形吗?为什么?3.正方形具有哪些性质呢?学生活动:观察屏幕上所展示的生活中的正方形图片.进行联想.易知:1.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小学已学过);2.正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小学学过).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联想正方形还具有哪些性质,板书画出一个正方形:学生活动:观察、联想到它是矩形,所以具有矩形的所有性质,它又是菱形,所以它又具有菱形的一切性质,归纳如下:正方形性质:(1)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2)边的性质:对边平行,四条边都相等.(3)角的性质:四个角都是直角.(4).对角线的性质: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设计意图】采用合作交流、发现、归纳的方式来解决重点问题,突破难点.活动五:例题 巩固新知(学以致用)活动六:当堂检测 强化新知活动七:拓展提高 相信自己能!行!! 在正方形ABCD 中,AC 是对角线,AE 平分∠BAC,试猜想AB 、AC 、BE 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活动八: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同学的哪些表现值得你学习?(知识要点、思想方法、数学学习品质等)2、哪里还有困惑?作业:必做题:习题19.3.73第1、2题.选做题:1.在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Q 是CD 上任意一点,DP ⊥AQ 交BC 于点P .D B⑴求证:DQ=CP⑵OP 与OQ 有何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认识起点是:已积累了几何中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知识,•在取得一定的经验的基础上,认知正方形.2.本节课我采用了学生自导自主的学习方法,流程为“合作探究,导入新课---实践应用,探究新知---继续探究,学习新知--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堂总结,发展潜能---布置作业,适当拔高。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19.3.3正方形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19.3.3正方形
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B=90°,∠ACB=45°,AB=BC=1cm.
∵EF⊥AC,
∴∠EFA=∠EFC=90°.
又∵∠ECF=45°,
∴△E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EF=FC.
∵∠BAE=∠FAE,∠B=∠EFA=90°,AE=AE,
∴△ABE≌△AFE,
∴AB=AF=1cm,BE=EF.
已知:如图,点E,F,P,Q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四条边上的点,并且AF=BP=CQ=DE.
求证:(1)EF=FP=PQ=QE;
(2)四边形EFPQ是正方形.
解析:(1)证明△APF≌△DFE≌△CEQ
≌△BQP,即可证得EF=FP=PQ=QE;(2)由EF=FP=PQ=QE,可判定四边形EFPQ是菱形.又由△APF≌△BQP,易得∠FPQ=90°,即可证得四边形EFPQ是正方形.
易错提醒:因为等边△ADE与正方形ABCD有一条公共边,所以边相等.本题分两种情况:等边△ADE在正方形的外部或在正方形的内部.
【类型二】利用正方形的性质求线段长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cm,AC为对角线,AE平分∠BAC,EF⊥AC,求BE的长.
解析:线段BE是Rt△ABE的一边,但由于AE未知,不能直接用勾股定理求BE,由条件可证△ABE≌△AFE,问题转化为求EF的长,结合已知条件易求解.
3
1.了解正方形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重点)
2.会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相关的计算和证明.(难点)
一、情境导入
如图①所示,把可以活动的矩形框架ABCD的BC边平行移动,使矩形的邻边AD,DC相等,观察这时矩形ABCD的形状.
如图②所示,把可以活动的菱形框架ABCD的∠A变为直角,观察这时菱形ABCD的形状.

19.3.3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19.3.3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 19.3.3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教学设计作者: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早庙学校王敏教学内容: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92-94页内容。

学情分析:1、认知起点:学生已经积累了几何中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性质及判定等相关知识,在取得一定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认知正方形。

2、学习方式: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正方形的定义,弄清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关系;(2)、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3)、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进行简单的计算或推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说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类比归纳能力和主动探究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正方形有关知识的学习,感受正方形的图形美;(2)、通过理解四种四边形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点。

学习重点:正方形的性质、判定及应用。

学习难点:正方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

师:展示一组美丽的图片引入新课---正方形。

这一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特殊的图形——正方形(写出课题)。

师:展示矩形和菱形变化到正方形的过程。

生:认真观看并思索。

交流探究,归纳新知(1)﹑呈现两种通过不同途径得到正方形的过程,给正方形下定义;(2)﹑讨论并归纳正方形的性质;(3)﹑寻找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明确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正方形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种平面图形,学生以前都是直观感知,并没有深入去学习研究,本情景首先利用一组丰富有趣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通过图形的变形将正方形与之前的矩形、菱形联系起来,为进一步研究正方形的性质打下基础。

二﹑探索新知1﹑正方形的定义。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问: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矩形呢?菱形呢?与一般的平行四边形相比,它有什么特殊?与一般矩形相比,它有何特殊?与一般菱形相比,它又有何特殊?说明:正方形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四边形19.3矩形菱形正方形3正方形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四边形19.3矩形菱形正方形3正方形教案新版沪科版

3.正方形洗敦字目析【知识与技能】1.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2.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正方形有关性质、判定重要条件的过程.在观察中寻求新知.在探索中开展推理能力,逐步掌握说理的根本方法.【情感态度】通过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芸形的联系的教学对学生巡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正方形的定义及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教学难点】正方形与矩形,菱形的关系及正方形性质与判定的灵活运用・专教字国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做•做:用•张长方形的纸片(如下图)折出•个正方形.2.通过折纸思考: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教学说明】学生在动手做中对正方形产生感性认识,并感知正方形与矩形的关系.二1.正方形定义:宥.•填邻边阳等并且有「为角■真角的V侦日边彤叫做正方形.指出: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这个大前提卜定义的,其定义包括了两层意:(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菱形)(2)有. •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矩形)【教学说明】通过前面的折登对正方形的形象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然后再对照正方形的形状,让学生归纳正方形的定义,最后教师再进行强调.2.【问题】正方形有什么性质?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徊知,正方形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所以,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3 .归纳、总结正方形的性质:因为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还是特殊的矩形.特殊的娄形,所以它具有这些图形 性质的嫁合.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 狙对角.【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从菱形和矩形的角度分析,从而得出正方形的性质,并让学 生结合图形简述理由,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和强调.4 .正方形的判定操作1你能否利用手中的矩形白纸裁出一个正方形呢?并请你把刚刚所做的实验用 图形表示出来.然后与邻位同学交流一下,你能说说矩形与正方形的关系吗?正方形的判定1有一组邻边相等的走形是正方形・操作2你能否利用手中的可以活动的萎形模型变成一个正方形吗?如何变?清演示并画出图形.正方形的判定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得出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然后让学生 结合图形简述理由,最后再进行总结.三、例如讲解,掌握新知例1如图,点A' • B'、C‘、D'分别是正方形A (O 四条边上的 点,并且AA' =BB‘ =€C' =DD r .求证:四边形A' B' C' D'是正方形.证明:因为四边形ABC!)是正方形,所以AB=BC=CD=DA.又 VAA* =BB r =CC =DD r ...・D' A=A r B=B' C=C f D.・../A=/B=/C=/D=9(r ,邻边D 止方形 相机 一个角是直角.•.△AA‘ D' ^ABB^ A, 竺△«:' B* ^ADD Z C‘,(SAS).・•./ B' =B‘ C‘ =C' D r=D‘ A',即四边形A' B r C' D*是差形.又VZ1 = Z3. Zl + Z2=90° ,AZ2+Z3=90* ,•..ND' A' B' =90° ・所以四边形A' B' C D*是正方形.【教学说明】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然后再证明这个菱形是正方形,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思路,再进行证明.例2: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的交点为0, E是0B上的一点,DG1AE于G, DG交0A于F.求证:0E-0E.【分析】要证明OE=OF,只需证明八AEO^ADFO. ill于iE方形的对A角线垂直平分且相等,可以得到ZA0E-ZDOF-900, AODO,再由同布或等角的余的相等可以得到/EAO=/FDO,根据ASA可以得到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故结论可得.证明:.・•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OE=匕D0F-90。

八年级数学下册 19.3《矩形 菱形 正方形》正方形教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19.3《矩形 菱形 正方形》正方形教案 (新版)沪科版
正方形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掌握正方形的概念、性质,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理解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联系和区别
数学思考
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
经历探索正方形有关性质的过程.在观察中寻求新知,在探索中发展推理能力,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所以,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归纳、总结正方形的性质:
因为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还是特殊的矩形,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这些图形性质的综合,引导学生从角、边、对角线上归纳总结.
正方形性质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正方形性质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学生在动手中对正方形产生感性认识,并感知正方形与矩形的关系.问题:什么样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其定义包括了两层意:
⑴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
⑵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
2.【问题】正方形有什么性质?
由正方形的定义可以得知,正方形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又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
活动三:开放训练
体现应用
第三步:随堂练习
1、正方形的四条边______,四个角_______,两条对角线________.
2、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F分别
为CD、CB延长线上的点,且DE=BF.
求证:∠AFE=∠AEF.
3、.如图,E为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EBC是等边三角形,求∠EAD与∠ECD

八年级数学下册《19.3.3正方形》教案4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9.3.3正方形》教案4 (新版)沪科版

《正方形》教学目标:1.掌握正方形的定义,弄清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关系.2.掌握和应用正方形的性质定理1和性质定理2并解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方形的性质的应用.难点:正方形的性质的应用.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菱形的性质有___________.2.菱形矩形的判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3.矩形的性质有___________4.矩形的判定方法有_____________.5.矩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相等 B.对边相等 C.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互相垂直6.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A、对角相等B、对边相等C、对角线互相垂直D、对角线相等二、引入新课(1)呈现两种通过不同途径得到正方形的过程,给正方形下定义.呈现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正方形的全过程.由于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先把平行四边形木框的一个角变为直角,再移动一条短边,截成有一组邻边相等,此时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正方形.正方形是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即: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是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所以可以说: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2)讨论正方形的性质因为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所以它的性质是它们的综合,不仅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也有矩形和菱形的特殊性质,即: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边:对边平行、四边相等.角: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是,它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四条对称轴,即:两条对角线,两组对边的中垂线.(3)寻找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相互关系.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又是菱形,那么它们四者之间有何关系呢?正方形、矩形、菱形及平行四边形四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此图给出了正方形的判别条件,即怎样判定一个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判定这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然后再判定这个矩形是菱形;或者先判定一个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菱形是矩形.三、当堂练习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1)∠AOB= 度,∠OAB= 度.(2)在图中有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2.正方形的面积为10,则△AOD的面积为;若AC=2,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3.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A .四条边相等 B.对角线垂直且互相平分C.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对角线相等4.在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能判别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条件是()A.OA=OB=OC=OD,AC⊥BD B.AB∥CD,AC=BDC.AD∥BC,∠A=∠C D.OA=OC,OB=OD,AB=BC5.对角线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则其边长为.四、跟踪练习1.小颖在商店里看到一块漂亮的方纱巾,非常想买,但当她拿起来时,又感觉纱巾不太方.商店老板看她犹豫的样子,马上过来沿对角线对折,让小颖看是否对齐,小颖还有些疑惑,老板又沿另一条对角线将纱巾对折,让小颖检验,小颖发现这两次对折后两个对角都是对齐的,终于下决心买下这块纱巾.你认为小颖的这块纱巾一定是正方形吗?若你买的话,可采用什么方法来检验纱巾是否为正方形?2.在一块正方形的花坛上,欲修建两条直的小路,使得两条直的小路将花坛平均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不考虑道路的宽度).(至少需要三种).第(1)课时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19-3-3 正方形 教学课件

新沪科版八年级下册初中数学 19-3-3 正方形 教学课件
形;(6)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应用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判定正方形时,一定要先分清 是在什么图形的基础上来判定的,即已知图形是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中的哪一种,再选择相应的方 法判定.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五页。
3. 正方形
课堂小结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
第19章 四边形
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
3. 正方形
[解析]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AB=AD. ∵△AEF 是等边三角形,∴AE=AF. 在 Rt△ABE 和 Rt△ADF 中,∵AABE= =AAFD,, ∴Rt△ABE≌Rt△ADF(HL),∴BE=DF. ∵BC=DC,∴BC-BE=CD-DF,∴CE=CF, ∴①说法正确; ∵CE=CF,∴△EC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EF=45°.
AC、BE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A
D
F
B
E
C
G
第三十页,共三十五页。
一展身手
1.在四边形ABCD中,O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
正方形的是( )
A.AC=BD,AB∥CD,AB=CD B.AD∥BC,∠A=∠C
C.AO=BO=CO=DO,AC⊥BD
D.AO=CO,BO=DO,AB=BC
3. 正方形
探究问题三 灵活证明四边形是不是正方形
例3 如图19-3-17所示,在△ABC中,∠BAC=90°, AD是∠BAC的平分线,AD的垂直平分线EF分别交AB,AD, AC于点E,O,F.
求证:四边形AEDF是正方形.
[解析]本例可先证四边形AEDF为矩形, 再证它是菱形,或先证它是菱形,再 证它是矩形.
又∵AE=ED, ∴矩形AEDF为正方形.

【最新沪科版精选】沪科初中数学八下《19.3矩形菱形正方形》word教案 (3).doc

【最新沪科版精选】沪科初中数学八下《19.3矩形菱形正方形》word教案 (3).doc

19.3 矩形菱形正方形(第3课时)
教学目的: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菱形的性质,会应用菱形的性质于计算和证明。

2.了解菱形的轴对称性。

3.体会事物特殊与一般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菱形的定义及性质。

教学难点: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矩形是在平行四边形基础上,附加条件“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在平行四边形基础上,从边方面附加条件“有一组邻边相等”,会是什么图形呢?
二.新课讲解: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理解这个定义要抓住概念的本质,应突出两条①是平行四边形②一组邻边相等。

菱形的定义既是判定又是性质。

文字语言: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符号语言:∵在□ABCD中,AB=AD,∴□ABCD是菱形。

2.菱形的性质:
师提出问题,菱形是否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菱形还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
边都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引导学生分析并给以证明,注意理清思路)
3.菱形的对称性:
想一想:菱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对称轴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
三、例题
P87例4,
选用例题与练习:
边长为5cm的菱形,一条对角线长是6cm,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是 .
四、课内小结
五、课外作业:课本P91题6,7,另见《基训》
六、教后反思:可依实际情况安排一节习题课。

八年级数学下册《19.3.3正方形》课件4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9.3.3正方形》课件4 (新版)沪科版
由正方形的定义可知, 正方形既是有一组邻边相等(xiāngděng)的
矩形,又是 有一个角为直角的菱形.如图 (1).
第四页,共14页。
平行四边形,矩形 (jǔxíng),菱形,正方形的 关系!
第五页,共14页。
平行四边形
矩形

方 形
菱 形
第六页,共14页。
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 边形,也是特殊的矩形 (jǔxíng),也是特殊的菱 形.
19.3.3正方形
第一页,共14页。
正方形 矩形 (jǔxí ng)
实验与观察一:折叠(zhédié)矩 形纸片
第二页,共14页。
正方形
菱形
实验与观察(guānchá)二:转动 菱形模型
第三页,共14页。
正方形的定义(dìngyì)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zhíjiǎo) 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问证题明?(zhèngmíng):∵四边形ABDE和四边形 ACFG是正方形.
∴AE=AB AG=AC ∠1=∠2= 90°
又∵∠EAC=∠1+∠BAC=90°+ ∠BAC
第十三页,共14页。
你觉得(jué de)什么 样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呢?
第十四页,共14页。
求:AC的长及正方形的面积(miàn jī)S.
练习2.
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
BD相交(xiāngjiāo)于点2 O,且AC=6 cm,如图
求:正方形的面积S.
第九页,共14页。
例1.已知:如图(4)在正方形ABCD中,F 为CD延长线
E分,析交:AD于M上,一点(yī diǎn),CE⊥AF于
∵CE⊥AF ∴∠ADC=∠AEM=90° 又∵∠CMD=∠AME ∴∠1=∠2 又∵CD=AD,∠ADF=∠MDC ∴Rt△CDM≌Rt△ADF (AAS) ∴DM=DF

八年级数学下册《19.3.3正方形》课件3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19.3.3正方形》课件3 (新版)沪科版

第十二页,共14页。
例:在正方形ABCD中,点A`,B`,C`, D`分别(fēnbié)在AB,BC,CD,DA上, 且AA`=BB`=CC`=DD`.四边形A`B` C`D`是正方形吗?为什么?
第十三页,共14页。
练习:在△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DE⊥AB, DF⊥AC,垂足分别是E,F. 1)试说明:DE=DF 2)只添加(tiān jiā)一个条件,使四边形EDFA是正方
19.3.3正方形
第一页,共14页。
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xìngzhì)?矩形与平行四 边形比较有哪些特殊的性质(xìngzhì)?
平行四边形
边: 对边平行(píngxíng)
且相等 角 对角相等(xiāngděng), 对角:线:邻对角角互线补互相平分
具有平行四边形所有性质
矩形
边:对边平行且相等
第八页,共14页。
例3:1、要使一个菱形成为正方形需 增加(zēngjiā)的条件是 (填上一个(yī ɡè)条件即可)
第九页,共14页。
2、要使一个矩形成为正方形需 添加的条件是 (填上一个条件即可)
第十页,共14页。
(C) A
对称性
O
正方形是中心对称(zhōnɡ xīn duì chēnɡ)图形,对称中心
图△A形BM可≌以△B考CN虑证哪两个三角形 全你所等要证?明的两个三角形已经满足
了哪些条件?
由正方形可以得到的条件有:
AB=BC,∠1=∠2=45 ° 条件够吗?
还需要的条件是 AM=BN
你能完成证明吗???
第五页,共14页。
例2.如图(3),正方形ABCD中,AC、 BD相交(xiāngjiāo)于O,MN∥AB且MN 分别交OA、OB于M、N,求证:BM= C证N明.(zhèngmíng):

新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章 四边形 19.3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矩形的性质》教案_3

新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9章 四边形  19.3 矩形 菱形 正方形  矩形的性质》教案_3

19.3 矩形、菱形、正方形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理解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会初步运用矩形的概念和性质来解决有关问题。

2、经理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掌握几何思维方法。

3、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的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

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教学难点:矩形性质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导入新课观察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这个框架会任意“摇摆”?(2)随着内角的变化情况,平行四边形的边长,角度,周长, 面积是否发生了变化?(3)当内角为直角时,所成的四边形你认识吗?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矩形的表示:矩形ABCD(3)小学里学过的长方形就是矩形思考:矩形的定义中有几层含义?议一议:(1) 矩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2) 平行四边形是不是矩形?为什么?(3)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具备吗?(4) 矩形是否有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性质?实质上: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的性质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矩形除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外,还有它的特殊性质.你能说出矩形有哪些性质吗?1、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在“边”方面,矩形的性质有改动吗?2、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在“角”方面呢?3、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在“对角线”方面呢?自主探索: 当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一个∠ABC 为直角时,观察其它角? 猜想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A B D一个角是直角 A BC D当平行四边形ABCD 的一个∠ABC 为直角时,观察其对角线AC 、BD 的长度有何变化? 猜想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已知:四边形ABCD 是矩形求证:∠A=∠B=∠C=∠D=90°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已知:四边形ABCD 是矩形,求证: AC = BD(学生自主探索)师生共同总结矩形的性质: 性质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性质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问题: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3、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在矩形ABCD 中AO=CO=BO=DO=AC= BD 在Rt △ABC 中,BO是斜边AC 的中线则有:BO= AC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三:实例讲解,掌握新知 AC A212121例1 已知△ABC是直角三角形,∠ABC=90°,BD是斜边AC上的中线.(1)若BD=3㎝,则AC=______ ㎝;(2)若∠C=30°, AB=5㎝,则AC=_____㎝,BD=_____㎝.例2.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AOB=120°,AD=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四:练习反馈,巩固提高1、如图:在矩形ABCD中,找出所有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五: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六:布置作业练习第1题、习题第1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方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正方形的定义,弄清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的关系;
(2)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
(3)正确运用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进行简单的计算或推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说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类比归纳能力和主动探究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正方形有关知识的学习,感受正方形的图形美;
(2)通过理解四种四边形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辩证观点.
学习重点
正方形的性质、判定及应用;
学习难点
正方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一组美丽的图片引入新课---正方形.
展示平行四边形分别变化到矩形和菱形的过程,请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特殊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
交流探究,归纳新知
(1)呈现两种通过不同途径得到正方形的过程,给正方形下定义;
(2)讨论并归纳正方形的性质;
(3)寻找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明确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即时训练,巩固提高
(一)竞答
1.正方形是矩形.()
2.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4.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5.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到各边的距离相等.()
6.已知正方形的一条边长为 2cm,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为,对角线长为.7.已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 4cm,则它的边长为,面积为.
8.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C=4,P为AB上一点,PE⊥AC,PF⊥BD.则PE+PF= .
(二)牛刀小试
例1.已知:如图(1),点A’、B’、C’、D’分别是正方形ABCD四条边上的点,并且AA’=BB’=CC’=DD’.求证: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图(1)图(2)
(三)活动与探究
已知:如图(2),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BC、CD上的点,若∠EAF=45°,求证: BE+DF=EF.(四)回顾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同学的哪些表现值得你学习?
作业:必做题:习题4.7 第1、3题.
选做题:以正方形为题目写一篇数学小论文.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
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
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