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统编七上第四单元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教材解析
一、单元选文情况
本单元人文主题为“人生之舟”。选编的课文中,《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的一篇纪念性文章,全文以说理为主,兼叙述和抒情,思路清晰,逻辑谨严。作者对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值得当代人学习的优秀品质。《植树的牧羊人》是绘本书中的名作,法国作家让·乔诺讲述了一个荒漠中的牧羊人默默无闻种树、以只手之力创造了一片森林的故事,这位牧羊人让人相信,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一篇记叙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自己童年的一段经历:“我”跟五个小孩子一起爬悬崖,陷入险境,并最终在爸爸只关注眼前的一小步的策略引导下,脱离险境,收获成就感的同时,也积累了应对此类困境的人生经验。《诫子书》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同时也是一篇富含道德劝喻的家书。这封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的信,因其文短意长,言辞恳切,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文中名句大家耳熟能详,加之文章句式整齐,读来朗朗上口,读背之中就能体味人生经验。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人生的,体裁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对美好人生的礼赞,也有对人生的憧憬和感悟,还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回顾。选择这些课文,意在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生问题,学会规划人生,珍爱生命。
二、单元教学重点
本单元四篇课文,包含四种体裁。《纪念白求恩》是一篇纪念性文章,《植树的牧羊人》是一个绘本小说,《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记叙文,《诫子书》是一封书信正文的节录。相关文体的知识,将在八九年级集中学习,本单元可不做要求。本单元教学的核心是: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精神、作者的情感体验及对人生的思考。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把握人物形象(白求恩、牧羊人)、知人论世(诸葛亮),理解作者从人物身上或者生活中获得的人生思考,从而汲取人生智慧,获得人生启示。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获得熏陶和感染,也可让学生联系生活体验,自由发表见解,表达自己的认识;不能采取贴标签的方式,将人生启示概括成抽象的教条,让学生死记硬背。还要注意联系当代生活,理解这些人生智慧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2.在第三单元基础上,继续学习默读,重点是做到“三到”,学会圈点勾画。默读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眼到,就是每一个字都要认清,不能随便放过;手到,就是动手,做些标记,查阅资料,抄录摘要,写下感想等;心到,就是集中注意力,边读边想,理解词句意义和句段间的内在联系。
圈点勾画是本单元默读的训练点。圈点是古人读书的一种方式,用在字句旁边(古书为竖排)加圆圈或点,表示语句精彩或重要。要引导学生借鉴古人读书的方式,圈出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关键语句,勾画出重点词句,标出段落层次,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者在书的空白处写下阅读感想等。教师可做示范,教会学生圈点勾画;也可在全班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圈点勾画涉及的点:
词句层面———精彩的炼字、富有文采或富有哲理的句子、让你心有感触的语句;
理解层面———不理解的语句、有所质疑的语句;
结构层面———关键词语或句子(总括句、总起句、点题句、过渡句、前后呼应句等)、段落层次划分等。
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符号做标示,比如,用波浪线画出富有文采的句子,用横线画出关键语句,用问号标出不理解的语句,用三角号标出关键词语等。但符号不宜过多过繁,以免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
3.理清作者思路也是本单元学习的一个重点。理清思路的关键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大意。因此,把握整体思路,就要先理解每一段的意思,再分析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同样,要理清文章局部的思路,也要从理解句意入手。可以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的方式来进行。比如《植树的牧羊人》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与牧羊人几次见面的情形,抓住文中标志时间转换的词语,就能清晰把握作者的思路。
本单元课文均思路清晰,叙述议论有条理,教学时要注意通过把握课文脉络、划分段落结构、概括各段大意等方式,以结构图、思维导图或者表格的形式,把握作者行文展开的思路。教学完本单元,建议以课文为例,花一些时间跟学生共同梳理一般文章思路展开的常见方式,比如:
《纪念白求恩》作为一篇纪念性文章,一般遵循“叙—论—颂”的思路。
《植树的牧羊人》作为一篇绘本故事,以叙事为主,以时间为顺序,展示牧羊人改造荒原的努力,最后以议论点题,是先叙后议的典型。
《走一步,再走一步》,也是先叙后议的文章,主体部分也是以时间为序展开叙事。与《植树的牧羊人》的不同之处在于,文章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事情,最后的议论,是将个别
经验提升为普遍经验。
《诫子书》,重在说理,先提出观点,再做阐发,接下来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是典型的逻辑顺序。
本单元教学,建议《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诫子书》各2课时完成;《走一步,再走一步》,1课时,由学生根据批注和阅读提示,自主阅读解决。基于教科书“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教学时一定要重视课外阅读。教材在课后练习或阅读提示中,提供了一些课外阅读的建议;还编有配套的自读课本。教师可将相关文章提供给学生,供学生课外阅读,以拓展视野,拓宽知识面。
三、各课讲解
12《纪念白求恩》
这是一篇教读课文,在完成单元整体任务方面承担很重要的功能。既要在人文性方面做足文章,让学生充分学习白求恩的伟大品格,又要在语文能力和阅读策略上使学生获得提升。从语文素养的培育上看,这篇文章有三方面的价值:
其一,训练圈点勾画。文章内容很精粹,语言简明,要言不烦,线索明晰,几乎没有多余的话语,很适合训练圈点勾画。文中有些精彩的语句,值得细细品味,可以勾画出来,反复阅读,并写点个人感受;有些句子运用特殊句式,或者运用排比修辞,态度斩钉截铁,旗帜鲜明,充满热情洋溢,可作为文笔精华的内容画出来。还可以针对文章写作特点,做一些专项的圈点勾画练习。比如文章叙述、议论和抒情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分别圈出相应内容,梳理白求恩的行状、作者对其品质精神的概括、作者对他的情感等;再如,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既有正面的对于白求恩精神的阐发,又运用俭省的笔墨描摹反面的典型,可以用不同的线条分别画出正反的内容,通过比较,更好地理解白求恩精神品质的可贵,以及作者弘扬白求恩精神的现实针对性。
其二,思路明晰,条理分明。课文是一篇纪念性文章,写作思路可概括为“叙—论—颂”,明晰而有条理。一开始叙述白求恩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抗战,由此引出对其国际主义精神的论述;接下来专门论述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处处结合正反两面展开论述;最后一段,先是叙述与白求恩的交往,暗含未能多多交流的遗憾,接下来抒情,表达个人痛惜之情,最后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用一个排比句高扬其品格而收尾。这一点的教学,可以结合课后练习一和三完成。
其三,语言鲜明有力,富有说服力。这是一篇议论文,其语言简练、鲜明、有力,极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