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6a0d8c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1.png)
整合生活资源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 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 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时间。
开发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课程 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和实践机会。
18
信息技术应用及拓展
01
02
03
多媒体辅助教学
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生 动形象的课件,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间知 识。
记录时间变化
指导学生利用纸盘、图钉等材料制作 简易钟表,通过亲手制作加深对钟表 结构的理解。
要求学生记录一段时间内钟表的变化 ,如一分钟内秒针转动的圈数等,提 高学生对时间的敏感度。
操作钟表模型
提供钟表模型供学生操作,让学生亲 手拨动时针、分针和秒针,体验时间 的流逝。
2024/1/26
23
合作法: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利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直 观展示钟表的结构和运动规律,帮助学生 形成清晰的时间概念。
B
C
实践操作法
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 亲身体验中感受时间的流逝和变化,加深对 时间概念的理解。
游戏教学法
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 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D
2024/1/26
观察钟表结构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钟表, 了解钟表的构造和时、分 、秒针的运行规律。
2024/1/26
观察时间变化
指导学生观察不同时间段 钟表的变化,理解时间的 流逝和不可逆性。
观察生活实例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与时 间相关的实例,如日出日 落、钟表显示等,加深对 时间的感知。
22
操作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制作简易钟表
2024/1/26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说课稿三篇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说课稿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a97293bff00bed5b9f31d68.png)
《认识时间》说课稿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认识时间》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和几时半,同时学会合理地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时间。
它可以为学生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因此,让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至关重要。
二、学情分析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对钟面和整时虽然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依然不太容易理解。
三、教学目标:依据《数学课标》要求以及以上分析,通过认真地推敲与把握,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1时=60分。
2、结合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在钟面上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
3、会运用时间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观察、比较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5、初步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1、能准确地数分。
(5分5分地数)2、能认、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难点:1、概括认识时间的方法。
2、正确认识“几时差几分”的时间。
突破方法: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我始终让学生处于情境的包围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拨一拨等活动,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自主合作地探究学习,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四、教法学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时我打算采用:情境创设法、点拨指导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6f79f4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c.png)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学反思1 认识时、分一课时教学反思1.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时先创设了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并从已有知识出发来学习本节课的知识。
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回忆旧知,通过“你发现了什么?”,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从而进入新知的学习。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来获取知识。
教学时,给学生充分观察、探索、交流的时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知识、掌握知识。
如让学生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进而认识钟面;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的转动情况,进而发现“1时=60分”。
3.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中发展。
数学教学是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前提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教学,采用同桌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注意师生、生生间的互动。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沉浸在探索的乐趣中,思维得到了发展。
4.注重知识的铺垫与渗透。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的。
有的是一节课知识的联系,有的是学段之间的联系。
在本课教学中注重了这一方面。
例如,在数从12到几有几大格或几小格时,引导学生用数的方法,为后面认识钟表上的时间打下基础。
2 认识几时几分一课时教学反思1.新授设计精巧、联系生活。
在新授中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认识的整时入手,引出几时几分,很自然地解决了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
紧接着通过两个时刻7时5分和6时55分的出示,引导学生在认读中感受、对比,从而突破认读几时几分的难点。
2. 练习形式多样。
从写时刻到拨钟再到画分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同学们能非常投入地开展练习。
练习的形式有写时刻、专项练习、快速认读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387921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7.png)
第7单元认识时间第1课时认识时间(1)【教学内容】课本第90~91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分针走 1小格是1分,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知道1时=60分。
2.经历猜一猜、拨一拨、认一认、写一写等猜想、观察、操作的数学活动,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渗透初步的模型思想。
3.结合生活情境认识时间的价值,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刻——几时几分。
难点:能正确认读接近整时的时刻。
【教学准备】课件、钟表学具。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师:上课之前呢,我先出个谜语给大家猜一猜。
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
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打一日常用品二、旧知回顾。
师:我们以前学习过认识钟表,今天就再来复习一下。
(课件出示。
)师:钟面上现在显示的是几时?预设:8时。
师:你是怎么认的?预设: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
师:你认识下面的时刻吗?(课件出示。
)预设:8时,3时,6时。
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三、探究新知☆教学例1。
(课件出示钟面)1.引入新知。
师:观察钟面,现在是什么时间?预设:部分同学会认,部分同学不会认。
师:今天我们来深入认识一下钟面。
2.深入认识钟面。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仔细观察,钟面上除了时针、分针、数字外,还有什么?预设1:还有长短不一的黑线。
预设2:还有很多格子。
师:钟面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形成1个大格,共12大格。
这些大格又被黑线分成了若干小格,数一数,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预设:5个。
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用自己的方法数数看。
预设1:我一小格一小格地数,1,2,3,4……60,共60小格。
预设2:我一大格一大格地数5,10,15,20……60,一共有60个小格。
预设3:从12开始看,半圈是30个小格,一圈是60个小格。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34b8d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4.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时钟的组成,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学会读写时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读写时间的基本技能,为日常生活中正确时间观念的培养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时间的具体划分和读写时间的方法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的读写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时钟的组成,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
2.培养学生读写时间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时间。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读写时间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读写时间。
2.教学难点:理解小时、分钟的概念,以及如何将时间进行划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
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时间的重要性;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掌握时间的读写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时钟的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一些时间卡片,上面标有不同的时间,用于学生练习读写。
3.准备一个时钟模型,让学生直观地观察时钟的运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时间吗?在生活中,我们为什么需要时间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时钟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时钟的组成,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接着,讲解小时、分钟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组有一个时钟模型。
学生通过观察时钟模型,学会如何读写时间。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用时间卡片进行读写时间的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材分析(共3课时)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材分析(共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de4e047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6.png)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材分析一、第一课时:认识钟、分针教学目标•认识时钟的构造,理解钟、分针的作用•能够准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教学内容1.时钟的构造2.钟、分针的指向与表示时间3.实例分析:读写钟面上的时间教学方法•观察法:通过观察时钟上的指针,理解钟、分针的作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操作时钟,练习读写时间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2.讲解时钟的构造和钟、分针的指向3.练习:让学生互相询问、回答时间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二、第二课时:认识一刻钟教学目标•认识什么是一刻钟•能够准确读写一刻钟的时间表示教学内容1.一刻钟的概念2.以钟面为例,观察一刻钟的表现形式3.练习:读写一刻钟的时间表示教学方法•比较法:比较一刻钟和整点的时间表示方法•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一刻钟的理解教学过程1.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2.介绍一刻钟的概念3.分组练习:让学生练习读写一刻钟的时间表示4.总结并温故知新三、第三课时:认识半小时教学目标•认识什么是半小时•能够准确读写半小时的时间表示教学内容1.半小时的概念2.以钟面为例,观察半小时的表现形式3.练习:读写半小时的时间表示教学方法•比较法:比较半小时和整点的时间表示方法•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半小时的理解教学过程1.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2.介绍半小时的概念3.分组练习:让学生练习读写半小时的时间表示4.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总结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理解时钟的构造,读写钟面上的时间,认识一刻钟、半小时的概念。
通过亲身操作和练习,学生的时间概念会有明显的提升,为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认知奠定基础。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7单元(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课件(16张PPT)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7单元(认识时间)解决问题 课件(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a679660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1.png)
课后作业
1.
小红可能在什么时间去摘西红柿?圈一圈。
课后作业
2.
亮亮的活动时间表
把时间和相应的活动连起来。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3.圈出小莉放源自的时间。 我五点半放学。课后作业
4.圈出他们去踢球的时间。
我们2:20去图书馆查找资 料,然后去踢球。
我5:30还要去青少 年宫练跆拳道。
7:45 <9:00 在写作业
7:15 晨练
9:00<9:15<10:30 可能在踢球
10:50 >10:30 在看木偶戏
9:00 写完作业 10:30看木偶戏
探究新知
明明踢球的时间 解还答可正能确有吗哪?些呢?
课堂检测
连一连。
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
1.能熟练地认读时间,会结合具体 的生活情景,正确地推断时间。
谢谢
新课导入
下面这些时间是按 什么顺序排列的?
你在这些时间里, 会做些什么?
探究新知
我做完作业 后才去踢球。
做完作业啦!
明明,10:30我们还 要一起去看木偶剧。
探究新知
明明可能在下面哪个时间去踢球?把它圈出来。
探究新知
知道了什么?
7:15 晨练
9:00 写完作业 10:30看木偶戏
探究新知
怎样解答?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7
认识时间
第 2课时 解 决 问 题
新课导入—探究新知—课堂检测—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认读时间,会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正确地推断时间。 2.经历小组合作活动,通过观察、思考,推断答案。 3.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和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1.结合生活情境,准确推断时间。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f1755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e4.png)
谢谢观看
认识时间
复习导入
3:00
8:00
7:00
6:00
复习导入Biblioteka 你能读出这 个钟面上的 时间吗?
钟面结构
仔细观察钟面,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
?
有12个数,每相
邻的两个数中间 有一个大格,一
钟面上有时
共有12个大格。
针和分针。
钟面结构
仔细观察钟面,说一说钟面上有些什么 ?
每大格有5个小 格,一共有60 个小格。
⑩
⑩
⑮ 45
⑮
4: 05 4时5分
⑳
40
⑳
25 30
35
25
30
4: 30
4: 45
4时30分或 4时半 4时45分
课堂练习
看钟面,写时刻。
7:15
7:30
7:40
8:00
课堂小结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60个小格。 2.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 3.分针走一圈60小格,时针正好走1大格,所以1时=60分。 4.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 5.读时间要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确定。先看时针的位 置来确定“时”,再看分针的位置来确定“分”,合起来 就可以确定当时的时间是几时几分。
1:00
认识时间
拨一拨
11 12 10
9
1时=60分
8 76
1 2
3
4 5
30分钟也可以 说成半小时。
时读针出走一过个数时字间4,,要分根钟据
认识几时几分
从时1针2起和走分了针多的少位小置格来,共 就同是确4定时,多时少针分过。了数字
从。4时开⑤始数,读出钟面上⑤的几 走时, 了间就 几是 格几 ,时 就多 是,几分分⑤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优质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155f49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0.png)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时间》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钟面的认识和时间单位时、分的换算。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时间的计算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时间观念。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钟面,了解时、分的意义,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几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和几时几分。
2.难点:理解时、分的意义,掌握换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钟面图、时间卡片等。
2.学具:钟面模型、时间卡片、小棒等。
3.教室布置:将教室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个钟面模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需要根据时间安排活动,引发学生对时间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钟面的认识,讲解时、分的意义,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钟面操作,用小棒表示时和分,练习整时和几时几分的时间表示。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提问,用所学的时间知识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时间换算游戏,比一比谁换算得快。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关于时间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板书,梳理时间知识框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7单元(认识时间)认识时间(课件)(共19张PPT)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7单元(认识时间)认识时间(课件)(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02623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e.png)
早上 8:30
30
吃完早饭
早上 9时9
早上 9:00
60
一大格
60
1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0分
课堂练习
(1)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有( 60 )
个小格。
(2)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1 )分,走 一大格的时间是( 5 )分。
课堂练习
小马虎也是一位二年级的同学,他每天回 到家都会看电视,一直到晚上( 10:00) 才开始写作业
时间是一个魔法师,它使勤奋 的人越来越聪明,使懒惰的人 越来越愚蠢。时间对于我们来 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一定要 珍惜时间呦!
1小 格
分针走一小格 就是1分
走一大格就 是5分
5分 1分 2分3分4分
10分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1、和组员一起填写数学书90页的钟面; 2、与组员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数字对应的分钟 数的。
5 50 5
45
60 5 10
15
40
20
35 30 25
5分
一刻 15分
30分 半小时
晨读结束
7 认识时间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这是某位同学早上起床的时间,大家会认读这个时间吗?
自主探究
早上起床
晨读结束
吃完早饭
这是这位同学早上的时间安排,我们一起来认读一下这 些时间吧!
自主探究 早上8时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自主探究
1、钟面上有( 12)个数。 2、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有1个大格, 钟面上有( 1 )个大格。 3、钟面上有2( 时 )针和( 分 )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二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二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297e9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f9.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二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时间》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时间,掌握一些简单的计时单位,如时、分、秒。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读写时间,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比如知道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
但是,他们可能对时间的具体概念和计算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时间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时间的概念,学会读写时间,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时间的概念,学会读写时间。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钟表模型、时间卡片、计时器等。
2.教学环境:教室桌椅摆放整齐,学生座位按小组分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时间的话题。
例如,讲述一个小朋友早上起床迟到的故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迟到了。
引导学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时间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钟表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钟表的各个部分,如时针、分针、秒针等。
引导学生了解钟表的构造和功能。
3.操练(10分钟)分发时间卡片,让学生进行小组内的时间读写练习。
教师选取一些时间卡片,让学生上台演示并读写时间。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熟练掌握时间的读写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三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1fe67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1f.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时间》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认识时间的基础知识,包括时、分、秒的认识和换算。
第三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进一步巩固对时间单位时和分的认识,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时间,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认知,但对时间的理解和换算能力还不够强。
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时间单位时和分,但对时间的具体换算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第三课时的教学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时间单位时和分的认识,提高他们对时间的理解和换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巩固对时间单位时和分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学生对时间的理解和换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进一步巩固对时间单位时和分的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换算。
2.难点:灵活运用时间单位时和分进行时间换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时间单位时和分的图像和实际应用。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时间相关的道具,如钟表、沙漏等,用于实际操作和演示。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时间单位时和分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时间相关的图片,如钟表、沙漏等,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和时间单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时间单位时和分的图像,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之前学习的内容。
同时,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时间单位时和分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教学道具如钟表、沙漏等,进行时间的观察和换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975310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0.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认识时间》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钟面和整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同时为以后学习时、分、秒的认识及相关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直观、具体的钟面,引导学生认识钟面的结构,包括时针、分针、12个数字、大格和小格等。
接着,教材通过例1让学生认识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从而建立起时和分的关系。
例2和例3则是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学会读、写几时几分,并通过一些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本单元的教材内容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一些熟悉的生活场景,如起床时间、上学时间等,让学生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同时,教材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让学生观察钟面、拨钟等活动,加深对时间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钟面的结构,知道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名称及作用。
2.掌握时、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
3.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4.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懂得珍惜时间。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认识钟面的结构,掌握时、分的关系。
2.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时间。
(二)教学难点1.准确认读几时几分。
2.理解时与分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练习题卡片。
2.学生准备:学具钟。
五、教学策略1.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和钟面模型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钟面的结构和时间的表示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公开课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公开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2c9535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7.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时间》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时、分、秒,认识钟表,并学会用语言描述经过的时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时间的概念,培养时间观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对时间单位时、分、秒以及钟表的认识还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掌握时间知识,提高他们的时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钟表的结构,学会用语言描述经过的时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钟表的结构,学会用语言描述经过的时间。
2.教学难点:学生掌握时间单位的换算,以及用语言描述经过的时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钟表、时间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时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时间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时间的思考,导入新课。
2.认识时间单位:讲解时间单位时、分、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认识钟表:介绍钟表的结构,让学生认识时针、分针、秒针,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4.学习时间的读写:讲解如何用语言描述经过的时间,如“1时30分”、“30秒”等。
5.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实物钟表和时间卡片进行时间的读写练习。
6.课堂互动:开展时间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7.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时间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单位:时、分、秒钟表结构:时针、分针、秒针时间读写:1时30分、30秒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将通过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课后作业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时间(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时间(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482e8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f.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时间(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认识时间》,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本节主要让学生在已经掌握的整点时间认知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认识钟面上的分钟,学会看具体的分钟时间,并能正确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正确地识别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能准确地读取整点和分钟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认识时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激发学生对生活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1. 正确区分和读取钟面上的分钟。
2. 理解分钟与时针的关系,并能准确表达时间。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挂钟一个,电子钟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玩具钟或学习用钟。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经验,引发学生对时间的关注。
2. 新授: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地展示钟面的构成,讲解时针和分针的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分钟的变化。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一个钟表,进行时间读取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自己读取时间的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时间读取任务。
6. 总结提升: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时间的准确读取方法。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包括钟面的构成、时针和分针的识别、时间的正确读取方法等。
作业设计1. 家长协助,观察家中钟表,读取并记录三个不同时间点。
2. 绘制一个钟面,标出自己最喜欢的时间。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多媒体辅助,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了认识时间。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时间的持续认知和应用,通过家校合作,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练习和强化时间读取能力。
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读取时间的技能。
(注:本教案为精简版,实际教学过程中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和丰富教学内容及活动。
)重点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在《认识时间》这一课的教学中,正确区分和读取钟面上的分钟,以及理解分钟与时针的关系,并能准确表达时间是教学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