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思想的演进.pptx
合集下载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概述(PPT 50张)
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
对酬赏的 价值观
工作能力
内在性奖酬 (如成就感)
自认为得到了 公正的报酬
努力 认真努力可获 得酬赏的概率
绩效 外在性奖酬 (如加薪、升级) 满足
理解能力
2.需要层次理论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五 四 三 二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地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 感情和归属的需要
• • • • •
• • • • • • •
1961年孔茨《管理理论的丛林》中的划分: (1)管理过程学派 (2)经验学派 (3)人群行为学派 (4)社会系统学派 (5)决策学派 (6)数学学派 1980年孔茨指出西方的管理理论已发展到11个学 派: (1)经营管理(管理过程或管理职能)学派 (2)人际关系学派 (3)群体行为学派 (4)经验案例学派 (5)社会协作系统学派 (6)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7)系统学派 (8)决策理论学派 (9)数学(管理科学)学派 (10)权变学派 (11)经理角色学派
•
• •
经济上:资源稀少 和人们的经济需求 地方性经济和对商业的轻视 重商主义的衰退;应用研究的兴起; 以及根据市场伦理鼓励创新和进行竞争 动力和运输技术的突发猛进 并加上市场伦理
社会上:家庭和亲属的需求 闭关自守的社会;教会的影响 极大,而成就的激励很小 宗教改革和取得 成就的激励的兴起
政治上:敌视的本性和安全 的需求 君主制和中央集权的 领导哲学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早期的管理思想 西方管理思想和管理学派的发展和 演变
• 一、管理理论的发展线索(三条): • 第一条:是从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管理原理和方法,这是目前管理学发展的主 线,我们可称之为应用管理学 • 第二条:是以基本的人性假说出发构造的管 理理论,每一个新假设的提出和新理论的出 现都 对管理思想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这 种从假设出发构造的管理理论体系我们称之 为理论管理 • 第三条是以企业管理案例研究为主要代表的 管理学,我们称之为实验管理学
《管理思想的演进》PPT课件
精选ppt
专题: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4)兵家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的现代管理意义 “智信仁勇严”——选将之本 “不战而屈人之兵”——管理之上策 “庙算”——决策之妙法 “爱卒”——管理之亲和力 “赏罚”——激励之箭
精选ppt
2.2 西方管理思想萌芽
1.西方古代管理实践
♣ 古罗马:分权的组织管理形式
♣ 问题:这两个厂长谁的观点更有道理,为什么?
精选ppt
第二章 管理思想演进
主要内容
2.1 管理学发展史概述
2.2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2.3 古典管理理论
2.4 行为科学理论
2.5 管理理论丛林
精选ppt
4
学习内容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背景; 掌握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的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理解现代管理学派的主要理论。
精选ppt
专题: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1)儒家管理思想
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邹人。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是 著名儒家代表人物。
精选ppt
专题: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1)儒家管理思想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 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 斯得天下矣。
精选ppt
专题: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2)道家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的软性管理。“故道大,天 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 居其一焉。”人的本性是“见素抱朴”。 故反对以法管理,倾向于软性管理、德 治路线。
最好的统治者,人们不知有他存在;其次的
统治者,人们亲近他、赞扬他;更次的统治
者,人们畏惧他;最差的统治者,人们轻蔑
精选ppt
专题: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4)兵家管理思想
▓《孙子兵法》的现代管理意义 “智信仁勇严”——选将之本 “不战而屈人之兵”——管理之上策 “庙算”——决策之妙法 “爱卒”——管理之亲和力 “赏罚”——激励之箭
精选ppt
2.2 西方管理思想萌芽
1.西方古代管理实践
♣ 古罗马:分权的组织管理形式
♣ 问题:这两个厂长谁的观点更有道理,为什么?
精选ppt
第二章 管理思想演进
主要内容
2.1 管理学发展史概述
2.2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2.3 古典管理理论
2.4 行为科学理论
2.5 管理理论丛林
精选ppt
4
学习内容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了解西方管理思想发展背景; 掌握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的 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理解现代管理学派的主要理论。
精选ppt
专题: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1)儒家管理思想
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邹人。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是 著名儒家代表人物。
精选ppt
专题: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1)儒家管理思想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 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 斯得天下矣。
精选ppt
专题: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
(2)道家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的软性管理。“故道大,天 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 居其一焉。”人的本性是“见素抱朴”。 故反对以法管理,倾向于软性管理、德 治路线。
最好的统治者,人们不知有他存在;其次的
统治者,人们亲近他、赞扬他;更次的统治
者,人们畏惧他;最差的统治者,人们轻蔑
精选ppt
管理思想的演变和发展讲义.pptx
工开始出现,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 企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③具有管理才能的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 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管理学 的创立和发展准备了前提。
6
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 和发展
人类系统地研究并形成管理理论是在19世纪 末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后人称这 一阶段的管理理论为“古典管理理论”。
27
(三)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 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韦伯认为,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 想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达到目 标、提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精确 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优于其他形 式,能适用于各种行政管理工作及当时日益增多的 各种大型组织。韦伯的这一理论,对泰罗、法约尔 的理论是一种补充 。
18
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二) 亨利·甘特(Henry.Gantt)
甘特图: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表,这种图现在常被 用来编制进度计划。 计件奖励工资制:除了支付日工资外,超额完成定 额的,超额部分以计件方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给奖金;完不成定额的, 只支付日工资。
工资收入有保证是一种工作动力
19
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三)
以这种权力作为基础,韦伯设计出了具有 以下特征的组织系统:
31
明确分工:责任和权力 权力体系:形成等级。 成员的任用:考核培训、
任命 职业管理人员 规章制度。
32
韦伯认为,凡具有上述特征的组织, 可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化,其成员的工作行 为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组织目标也能顺 利的达成。也就是说,机械式的组织形式 是最佳的。
6
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 和发展
人类系统地研究并形成管理理论是在19世纪 末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的诞生,后人称这 一阶段的管理理论为“古典管理理论”。
27
(三)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对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 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 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韦伯认为,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 想行政组织体系是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达到目 标、提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这种组织形式在精确 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等方面都优于其他形 式,能适用于各种行政管理工作及当时日益增多的 各种大型组织。韦伯的这一理论,对泰罗、法约尔 的理论是一种补充 。
18
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二) 亨利·甘特(Henry.Gantt)
甘特图: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表,这种图现在常被 用来编制进度计划。 计件奖励工资制:除了支付日工资外,超额完成定 额的,超额部分以计件方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给奖金;完不成定额的, 只支付日工资。
工资收入有保证是一种工作动力
19
科学管理理论的其他代表人物(三)
以这种权力作为基础,韦伯设计出了具有 以下特征的组织系统:
31
明确分工:责任和权力 权力体系:形成等级。 成员的任用:考核培训、
任命 职业管理人员 规章制度。
32
韦伯认为,凡具有上述特征的组织, 可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化,其成员的工作行 为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组织目标也能顺 利的达成。也就是说,机械式的组织形式 是最佳的。
管理思想的发展概述(PPT43页).pptx
中国现代管 理思想的发展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二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 大变化 ➢劳资矛盾尖锐; ➢企业规模在激烈竞争中迅速扩大; ➢科学技术急速发展; ➢职工队伍的结构、文化程度都有了变化。
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突出了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 ➢要求运用更先进的管理手段 ➢要求管理理论和经营方法能充分调动人 的积极性
中国现代管 理思想的发展
“行为科学”学派
2、行为科学早期理论—人群关系理论
霍桑实验共分四阶段:
一、照明实验(1924年11月至1927年4月)
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是劳动医 学的观点,认为也许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是疲劳 和单调感等,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提高照 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 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 并无影响。具体结果是:当实验组照明度增大时, 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当实验组照明度减弱时, 两组依然都增产,甚至实验组的照明度减至0.06 烛光时,其产量亦无明显下降;直至照明减至如 月光一般、实在看不清时,产量才急剧降下来。 研究人员面对此结果感到茫然,失去了信心。
以利推广 ➢ 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
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11
中国传统管 理思想
西方传统管 理思想 ✓早期西方早期 管理思想的产 生 ✓科学管理理论 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现代管 理思想的发展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续)
与泰罗同期的其他人的贡献
➢亨利·甘特:甘特图 ➢弗兰克·杰布蕾斯夫妇:动作研究 ➢亨利·福特:生产流水线 ➢亨利·法约尔:组织管理
大阵营对峙)
•大规模定制
➢高速大型飞机、 高速公路、高速铁 路 ➢信息网络化 ➢经济全球化 ➢知识资源化 ➢管理人本化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二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重 大变化 ➢劳资矛盾尖锐; ➢企业规模在激烈竞争中迅速扩大; ➢科学技术急速发展; ➢职工队伍的结构、文化程度都有了变化。
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突出了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 ➢要求运用更先进的管理手段 ➢要求管理理论和经营方法能充分调动人 的积极性
中国现代管 理思想的发展
“行为科学”学派
2、行为科学早期理论—人群关系理论
霍桑实验共分四阶段:
一、照明实验(1924年11月至1927年4月)
当时关于生产效率的理论占统治地位的是劳动医 学的观点,认为也许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是疲劳 和单调感等,于是当时的实验假设便是“提高照 明度有助于减少疲劳,使生产效率提高”。可是 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生产效率 并无影响。具体结果是:当实验组照明度增大时, 实验组和控制组都增产;当实验组照明度减弱时, 两组依然都增产,甚至实验组的照明度减至0.06 烛光时,其产量亦无明显下降;直至照明减至如 月光一般、实在看不清时,产量才急剧降下来。 研究人员面对此结果感到茫然,失去了信心。
以利推广 ➢ 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
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
11
中国传统管 理思想
西方传统管 理思想 ✓早期西方早期 管理思想的产 生 ✓科学管理理论 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现代管 理思想的发展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续)
与泰罗同期的其他人的贡献
➢亨利·甘特:甘特图 ➢弗兰克·杰布蕾斯夫妇:动作研究 ➢亨利·福特:生产流水线 ➢亨利·法约尔:组织管理
大阵营对峙)
•大规模定制
➢高速大型飞机、 高速公路、高速铁 路 ➢信息网络化 ➢经济全球化 ➢知识资源化 ➢管理人本化
管理思想的演变PPT课件
返回
精选
(三)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 德国著名管理学家
•
社会学家
•
“组织理论之父”
• 代表作: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
• 贡献:
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精选
1864-1920)
1、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1)作为组织基础的权力
组织需要某种权力作为基础。权力有三种: 传统权力:传统惯例或世系;效率低下,不宜作为 组织的权力基础。 • 超凡权力:崇拜与追随;有感情色彩,非理性,也 不宜作为组织权力基础。 • 法定权力:法律规定,慎重公正,适宜作为权力基 础。
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 5、理解学习管理思想的演变对学习、研究、掌握
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意义。
精选
第一节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 一、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 • 苏美尔人,古埃及人,故巴比伦人,希伯来 • 人,古希腊人以及古罗马人在计划,组织,控
制,人事等方面形成的管理思想和经验。苏格 拉底,色诺芬等人首先提出管理普遍性原则。 • 二、中世纪的管理思想 • 中世纪的一些思想家的著作和威尼斯兵工厂的 管理实践中,反映出对领导者的品质和领导方 式,计划和决策,组织机构和控制手段,人事 制度以及领导策略等方面思想和管理经验。是 连接古代管理思想和资本主义管理思想的中间 环节。
–(2)工作条件的好坏与劳动 生产率没有直接关系
精选
照明不是问题
B、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1928)
• 试验各种管理条件的变动对小组生产率的影响 – 如供应午餐和茶点、缩短工时等,在工作时可自由 交谈。产量上升。 – 取消这些条件后,产量仍维持在高水平。
精选
(三)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 德国著名管理学家
•
社会学家
•
“组织理论之父”
• 代表作:
《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
• 贡献:
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精选
1864-1920)
1、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1)作为组织基础的权力
组织需要某种权力作为基础。权力有三种: 传统权力:传统惯例或世系;效率低下,不宜作为 组织的权力基础。 • 超凡权力:崇拜与追随;有感情色彩,非理性,也 不宜作为组织权力基础。 • 法定权力:法律规定,慎重公正,适宜作为权力基 础。
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 • 5、理解学习管理思想的演变对学习、研究、掌握
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意义。
精选
第一节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 一、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 • 苏美尔人,古埃及人,故巴比伦人,希伯来 • 人,古希腊人以及古罗马人在计划,组织,控
制,人事等方面形成的管理思想和经验。苏格 拉底,色诺芬等人首先提出管理普遍性原则。 • 二、中世纪的管理思想 • 中世纪的一些思想家的著作和威尼斯兵工厂的 管理实践中,反映出对领导者的品质和领导方 式,计划和决策,组织机构和控制手段,人事 制度以及领导策略等方面思想和管理经验。是 连接古代管理思想和资本主义管理思想的中间 环节。
–(2)工作条件的好坏与劳动 生产率没有直接关系
精选
照明不是问题
B、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1928)
• 试验各种管理条件的变动对小组生产率的影响 – 如供应午餐和茶点、缩短工时等,在工作时可自由 交谈。产量上升。 – 取消这些条件后,产量仍维持在高水平。
《管理思想的演进》PPT课件
管理理論的整合
程序-管理程序在不用階段適用不同理論 系統-明確個子系統的相互關係 權變-依面臨的情勢改變策略
.
5
分工
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所提出 (1776)
經由分工可以達到下列提升生產力的效果
個人工作專精而導致熟練 減少了工作轉換時間的損失 創造省力的方法與機器設備來提高生產力
費堯(Henri Fayol)
五項管理功能 十四項管理原則
馬克斯‧韋伯 (Max Weber):科層組織
.
10
費堯(Fayol)之管理功能
內涵-以管理者的工作為研究重點 類似同本書之-規劃、組織、領導、控制
管理
計畫
協調
組織
命令
控制
.
11
費堯 Fayol 的十四項管理原則
.
15
羅伯‧歐文—勞工關懷
改善工廠中惡劣的工作環境 固定工作時間 限制童工的雇用 推展公共教育 公司供應伙食 企業對社區的回饋
.
16
雨果‧慕斯特伯格— 工業心理學
內涵-以科學的方法研究個人的特性
依據個人特性作人力資源管理的決策。 以心理測驗來改進選拔員工的方法。 運用學習理論在訓練當中。 觀察人類行為以了解對員工激勵的最佳工具。
分工
古典學派 (科學管理 & 行 Nhomakorabea理論)命工
業
新古典學派
革
行為學派
計量學派
程序觀點、系統理論
權變理論
.
3
管理思想之架構
分工
計量學派
科學管理
整合 (程序、系統、權變)
行為學派
行政理論
新古典派(人文)
.
4
各家思想之內涵
程序-管理程序在不用階段適用不同理論 系統-明確個子系統的相互關係 權變-依面臨的情勢改變策略
.
5
分工
經濟學家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所提出 (1776)
經由分工可以達到下列提升生產力的效果
個人工作專精而導致熟練 減少了工作轉換時間的損失 創造省力的方法與機器設備來提高生產力
費堯(Henri Fayol)
五項管理功能 十四項管理原則
馬克斯‧韋伯 (Max Weber):科層組織
.
10
費堯(Fayol)之管理功能
內涵-以管理者的工作為研究重點 類似同本書之-規劃、組織、領導、控制
管理
計畫
協調
組織
命令
控制
.
11
費堯 Fayol 的十四項管理原則
.
15
羅伯‧歐文—勞工關懷
改善工廠中惡劣的工作環境 固定工作時間 限制童工的雇用 推展公共教育 公司供應伙食 企業對社區的回饋
.
16
雨果‧慕斯特伯格— 工業心理學
內涵-以科學的方法研究個人的特性
依據個人特性作人力資源管理的決策。 以心理測驗來改進選拔員工的方法。 運用學習理論在訓練當中。 觀察人類行為以了解對員工激勵的最佳工具。
分工
古典學派 (科學管理 & 行 Nhomakorabea理論)命工
業
新古典學派
革
行為學派
計量學派
程序觀點、系統理論
權變理論
.
3
管理思想之架構
分工
計量學派
科學管理
整合 (程序、系統、權變)
行為學派
行政理論
新古典派(人文)
.
4
各家思想之內涵
管理思想的演变PPT
开始关注日本企业的管理,因此产生了企业文化
学派。该学派认为,日本企业只所以迅速成长,
得益于日本企业中存在着一种可称为企业文化的
价值观念体系,在这套价值观念体系中,企业职
工能成为一体,主动的、充分的发挥他们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
23
• 四、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 (一)、企业再造理论 • 企业再造理论是美国的迈克•哈默和詹姆士•钱
10
• 四、韦伯的组织理论
• 1、马克斯·韦伯是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最
•
早提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被称为
“组
•
织理论之父”。
• 2、行政组织理论基本观点:等级系统、职责分
• 工、人员任用、职业管理、规则纪律、人与人
• 关系不受感情影响的完全理性原则。
•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最符合理性原则,效率最
22
• 二、 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
•
强调系统化; 重视人的因素;重视“非正式
组织”的作用;重视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方法;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环境对组织的作用;重
视预测和决策的研究;强调不断创新。
• 三、管理文化学派的兴起
•
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正经受“滞胀”,
而日本却迅速崛起。如此的反差使得管理学家们
2
第一节 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
• 一、早期管理思想的萌芽 • 苏美尔人,古埃及人,故巴比伦人,希伯来 • 人,古希腊人以及古罗马人在计划,组织,控
制,人事等方面形成的管理思想和经验。苏格 拉底,色诺芬等人首先提出管理普遍性原则。 • 二、中世纪的管理思想 • 中世纪的一些思想家的著作和威尼斯兵工厂的 管理实践中,反映出对领导者的品质和领导方 式,计划和决策,组织机构和控制手段,人事 制度以及领导策略等方面思想和管理经验。是 连接古代管理思想和资本主义管理思想的中间 环节。
管理思想的演进课件
管理思想的演进课件
目录
• 早期的管理思想 • 中期管理思想 • 现代管理思想 • 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 • 管理思想的应用与实践
01 早期的管理思想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工厂制度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对工人的组织和管理 变得尤为重要。
劳动分工
工业革命时期,劳动分工的概念逐渐被引入,以提高生产效率。
。
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关注社会 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 会建设,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 和声誉。
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关注公司 治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 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治 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05 管理思想的应用与实践
管理思想在企业的应用
战略管理
企业通过制定和实施战略,实现长期发展目标。战略管理 涉及分析内外部环境、确定使命和愿景、制定战略计划等 。
敏捷管理注重团队合作和跨部门协作,通过有效的沟通、 协作和共享,提高团队整体绩效和创新能力。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 的重要议题,企业需要关注环境、
社会和治理(ESG)因素,实现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关注环境 保护,积极采取绿色生产方式 ,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污染物
03 现代管理思想
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定义
战略管理是关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计划和实施过程,包括战略制定、 实施和控制。
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战略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明确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优 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战略管理理论经历了定位学派、结构学派、资源学派和动态学派等 不同阶段,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了不同的方法和工具。
管理思想在政府机构的应用
目录
• 早期的管理思想 • 中期管理思想 • 现代管理思想 • 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 • 管理思想的应用与实践
01 早期的管理思想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工厂制度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厂制度逐渐形成,对工人的组织和管理 变得尤为重要。
劳动分工
工业革命时期,劳动分工的概念逐渐被引入,以提高生产效率。
。
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关注社会 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 会建设,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 和声誉。
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关注公司 治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 风险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的治 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05 管理思想的应用与实践
管理思想在企业的应用
战略管理
企业通过制定和实施战略,实现长期发展目标。战略管理 涉及分析内外部环境、确定使命和愿景、制定战略计划等 。
敏捷管理注重团队合作和跨部门协作,通过有效的沟通、 协作和共享,提高团队整体绩效和创新能力。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 的重要议题,企业需要关注环境、
社会和治理(ESG)因素,实现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关注环境 保护,积极采取绿色生产方式 ,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污染物
03 现代管理思想
战略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定义
战略管理是关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计划和实施过程,包括战略制定、 实施和控制。
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战略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明确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竞争优 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战略管理理论经历了定位学派、结构学派、资源学派和动态学派等 不同阶段,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了不同的方法和工具。
管理思想在政府机构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这种工资制度对工人和雇主都是有利的。
Q
10
3、细致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按照规定 的标准工作法进行操作,提高劳动效率。
4、制订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 利于推广。
5、明确管理者和工人各自的工作职责,实行管理工作 与操作工作的分工。如计划与执行相分离。
因为他对科学管理理论的突出贡献,他被誉为“科学管理 之父”,后人还把这一称号刻在他的墓碑上。
5
主要观点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 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就是用科学管理来
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在于一场思想革命。
6
核心思想
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进行一场“精神革命”。 要从对立转向合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泰勒认为“双方在科学管理中所发生的精神方面的伟大 革命是双方都不把盈余的分配当作头等大事,而把注 意力转到增加盈余量上来,直到盈余大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不必为如何分配而争吵。他们会看到,只要他 们停止互相争夺,转而并肩朝同一方向努力,他们的 共同努力所创造的盈余的确是令人震惊的……足够给 工人大量增加工资,并同样地给制造业者大量增加利 润。”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饼原理”,即只有大家共 同把饼做大以后,每个人才能分到更多。
14
2. 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法约尔认为,管理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 是管理者要能灵活地贯彻管理的14条原则:
(1) 劳动分工。实行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这种分工不 仅限于技术工作,也适用于管理工作。但专业化分工要适度,不是 分得越细越好。 (2) 责权对等。 (3) 纪律严明。 (4) 统一指挥。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下属都应接受而且只应接受一 个上级的命令并向这个上级汇报自己的工作。双重命令对于权威、 纪律和稳定性都是一种威胁。
15
(5) 统一领导。凡是具有同一目标的全部活动,都仅应有一个领导人 和一套计划。统一领导与统一指挥不同,统一指挥是针对下属而言 的,统一领导则是针对组织或者活动而言的。 (6) 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任何个人或群体的利益都不能超越组 织整体的利益。但现实中个人的私心和缺点常常促使员工将个人利 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 (7) 合理的报酬。 (8) 适当的集权与分权。提高下属重要性的做法就是分权,降低这 种重要性的做法就是集权。就集权制度本身来说,无所谓好与坏: 试验:弯膝与直膝、步速、握位、程序、方法、工具 日产量12.5吨上升到48吨, 日工资从1.15美元上升到1.85美元:近4倍与60%之比。
铁锨试验:不管铲运何物,都用一样的铁锹? 最佳铁锨装21磅,搬运铁块12.5吨/日升到50吨
9
2、差别计件工资制
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 泰勒认为,要在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的前提下,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
7
泰罗制的基本内容
(1) 工作定额原理。为了发掘工人们劳动生产率的潜力 ,就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作量定额。定额可以通 过调查研究的方法科学地加以确定。为此,他提出了 时间和动作研究的方法。
所谓时间研究,就是研究人们在工作期间各种活动的时 间构成,它包括工作日写实与测时。
所谓动作研究,就是研究工人干活时动作的合理性,即 研究工人在干活时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经过比较、 分析之后,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的动作,从而 减少人的疲劳,提高劳动生产率。
13
1、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法约尔认为,经营并不等于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可 以概括为六大类: (1) 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 (2) 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 (3) 财务活动——资金筹集和运用; (4) 安全活动——设备和人员的保护; (5) 会计活动——存货盘点、资产负债表制作、成本 核算、统计; (6)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管理学导论》
第二讲 管理思想的演进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芮明杰教授
精品资料网
1
目录
一、古典管理思想 二、行为管理思想 三、现代管理理论 四、管理前沿内容简介
2
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古典管理 理论阶段
行为科 学
理论阶 段
现代管理 理论阶段
3
一、古典管理思想
历史背景:(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富论》) 从劳动分工到科学管理(---20世纪初):
甘特 福特
12
(二) 一般管理理论 “一般管理之父” 法约尔
法约尔(1841—1925),法国人。他跟泰勒的背景 、经历不同,泰勒是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而逐步向 上发展,理论适用于企业;法约尔在大部分时间里则 都担任管理人员,其中在总经理的位置上一干就是30 年,他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开始而向下发展,理 论适用于各种组织。1916年,他出版了自己的代表作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从经验管理到规范的管理理论 机械动力+劳动分工=工业革命(18-19世纪):
针厂:单独一人做10道工序:200根/天、人; 10人分工:4万8千根/天、人。
工厂制度的建立:从经验管理上升到科学管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 • 当时一个突出矛盾就是管理落后于技术,致使许多生产潜力 得不到充分地发挥。 • 在这一时期,管理环绕如何提高生产率。 • 这一阶段为“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阶段”。
4
(一)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
古典管理理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是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 里克.温斯洛.泰罗(泰勒Taylor) 。提出了一整套的科 学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
泰罗(1856—1915),美国人,他自幼酷爱研究,先后当 过一般工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制图部 主任、总经理,他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与他的这种经历有 很大关系。1911年,他发表了代表作《科学管理的原理和 方法》。
泰勒主张企业成立计划部门,负责进行调查研究,并根 据调查结果确定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工具,负 责拟订计划并发布命令和指示。工人和工头只负责执 行,即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和指示,使用规 定的标准化工具从事实际操作,不得自行改变。
11
泰罗的追随者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砌砖动作研究和家庭管理:率先 采用动作摄影:记录1/2000秒。砌砖动作:外墙: 18个动作减为4个动作,内墙:18个动作减为2个动 作。
Q
10
3、细致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按照规定 的标准工作法进行操作,提高劳动效率。
4、制订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以 利于推广。
5、明确管理者和工人各自的工作职责,实行管理工作 与操作工作的分工。如计划与执行相分离。
因为他对科学管理理论的突出贡献,他被誉为“科学管理 之父”,后人还把这一称号刻在他的墓碑上。
5
主要观点
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 达到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就是用科学管理来
代替旧的经验管理; 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在于一场思想革命。
6
核心思想
工人和雇主两方面都必须进行一场“精神革命”。 要从对立转向合作,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 泰勒认为“双方在科学管理中所发生的精神方面的伟大 革命是双方都不把盈余的分配当作头等大事,而把注 意力转到增加盈余量上来,直到盈余大到这样的程度 ,以致不必为如何分配而争吵。他们会看到,只要他 们停止互相争夺,转而并肩朝同一方向努力,他们的 共同努力所创造的盈余的确是令人震惊的……足够给 工人大量增加工资,并同样地给制造业者大量增加利 润。”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饼原理”,即只有大家共 同把饼做大以后,每个人才能分到更多。
14
2. 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法约尔认为,管理的成功不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管理能力,更重要的 是管理者要能灵活地贯彻管理的14条原则:
(1) 劳动分工。实行劳动的专业化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这种分工不 仅限于技术工作,也适用于管理工作。但专业化分工要适度,不是 分得越细越好。 (2) 责权对等。 (3) 纪律严明。 (4) 统一指挥。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下属都应接受而且只应接受一 个上级的命令并向这个上级汇报自己的工作。双重命令对于权威、 纪律和稳定性都是一种威胁。
15
(5) 统一领导。凡是具有同一目标的全部活动,都仅应有一个领导人 和一套计划。统一领导与统一指挥不同,统一指挥是针对下属而言 的,统一领导则是针对组织或者活动而言的。 (6) 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任何个人或群体的利益都不能超越组 织整体的利益。但现实中个人的私心和缺点常常促使员工将个人利 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 (7) 合理的报酬。 (8) 适当的集权与分权。提高下属重要性的做法就是分权,降低这 种重要性的做法就是集权。就集权制度本身来说,无所谓好与坏: 试验:弯膝与直膝、步速、握位、程序、方法、工具 日产量12.5吨上升到48吨, 日工资从1.15美元上升到1.85美元:近4倍与60%之比。
铁锨试验:不管铲运何物,都用一样的铁锹? 最佳铁锨装21磅,搬运铁块12.5吨/日升到50吨
9
2、差别计件工资制
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 泰勒认为,要在科学地制定劳动定额的前提下,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来鼓励
7
泰罗制的基本内容
(1) 工作定额原理。为了发掘工人们劳动生产率的潜力 ,就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作量定额。定额可以通 过调查研究的方法科学地加以确定。为此,他提出了 时间和动作研究的方法。
所谓时间研究,就是研究人们在工作期间各种活动的时 间构成,它包括工作日写实与测时。
所谓动作研究,就是研究工人干活时动作的合理性,即 研究工人在干活时其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经过比较、 分析之后,去掉多余的动作,改善必要的动作,从而 减少人的疲劳,提高劳动生产率。
13
1、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法约尔认为,经营并不等于管理,企业的经营活动可 以概括为六大类: (1) 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加工; (2) 商业活动——购买、销售、交换; (3) 财务活动——资金筹集和运用; (4) 安全活动——设备和人员的保护; (5) 会计活动——存货盘点、资产负债表制作、成本 核算、统计; (6)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管理学导论》
第二讲 管理思想的演进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芮明杰教授
精品资料网
1
目录
一、古典管理思想 二、行为管理思想 三、现代管理理论 四、管理前沿内容简介
2
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古典管理 理论阶段
行为科 学
理论阶 段
现代管理 理论阶段
3
一、古典管理思想
历史背景:(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富论》) 从劳动分工到科学管理(---20世纪初):
甘特 福特
12
(二) 一般管理理论 “一般管理之父” 法约尔
法约尔(1841—1925),法国人。他跟泰勒的背景 、经历不同,泰勒是从“车床前的工人”开始而逐步向 上发展,理论适用于企业;法约尔在大部分时间里则 都担任管理人员,其中在总经理的位置上一干就是30 年,他是从“办公桌前的总经理”开始而向下发展,理 论适用于各种组织。1916年,他出版了自己的代表作 ——《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从经验管理到规范的管理理论 机械动力+劳动分工=工业革命(18-19世纪):
针厂:单独一人做10道工序:200根/天、人; 10人分工:4万8千根/天、人。
工厂制度的建立:从经验管理上升到科学管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 • 当时一个突出矛盾就是管理落后于技术,致使许多生产潜力 得不到充分地发挥。 • 在这一时期,管理环绕如何提高生产率。 • 这一阶段为“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阶段”。
4
(一)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
古典管理理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就是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 里克.温斯洛.泰罗(泰勒Taylor) 。提出了一整套的科 学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
泰罗(1856—1915),美国人,他自幼酷爱研究,先后当 过一般工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制图部 主任、总经理,他提出的科学管理理论与他的这种经历有 很大关系。1911年,他发表了代表作《科学管理的原理和 方法》。
泰勒主张企业成立计划部门,负责进行调查研究,并根 据调查结果确定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工具,负 责拟订计划并发布命令和指示。工人和工头只负责执 行,即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和指示,使用规 定的标准化工具从事实际操作,不得自行改变。
11
泰罗的追随者
吉尔布雷斯夫妇的砌砖动作研究和家庭管理:率先 采用动作摄影:记录1/2000秒。砌砖动作:外墙: 18个动作减为4个动作,内墙:18个动作减为2个动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