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020届高三学习质量检测-九校(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线上学习质量检测卷
化学参考答案
卓越·联盟校联合命制2020年5月
7.【答案】C
【解析】A.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A
的消毒的原理是利用其强氧化性,错误。

B.75%的乙醇溶液消毒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ClO
2
消毒原理不相同,B错误。

C.“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似冰的、笼形结晶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是一次能源。

根据科学研究,甲烷含量的增加也是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原因之一,所以C正确。

D.聚丙烯是合成高分子材料,不是天然高分子材料,D错误。

所以答案是C。

8.【答案】D
【解析】A.CH3Cl在标况下是气体,A正确。

B.28.0g N2与28.0g D2气体中所含有的中子数均为14N A,所以28.0g N2与D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有的中子数也为14N A,B正确。

C、NaBH4为还原剂,H2O为氧化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均是H2,故1mol水参与反应,转移电子为2mol,C正确。

D.未指明溶液体积,无法计算NH4+数目,D错误。

所以答案是D。

9.【答案】B
【解析】A.环形玻璃搅拌棒应上下搅动,不是顺时针搅动,故A错误。

B.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发生反应2NaOH+2NO2=NaNO3+NaNO2+H2O,溶液分层,上层是水层,下层是硝基苯,分液后,加干燥剂除去水,再蒸馏,得到纯净的硝基苯,故B正确。

C.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通过加碘水,遇淀粉变蓝可以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但如果加碘之前,调节溶液至碱性,会发生反应3I2+6NaOH=5NaI+NaIO3+3H2O,则加淀粉不会变蓝。

故C错误。

D.Na2SO3固体和70%的硫酸混合加热可制备SO2,气体中混有的杂质为H2O,产生的气体直接通过浓硫酸即可得到纯净SO2,不需要通过饱和亚硫酸钠溶液,故D错误。

所以答案为B。

10.【答案】D
【解析】该物质含有氨基、碘原子、碳碳双键等官能团,可发生取代、氧化和加成反应,选项B正确。

由于该物质含有氨基,具有碱性,故可与盐酸发生反应,选项C正确。

二肽是由两个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组成,而该物质并不是氨基酸,故选项D错误。

11.【答案】B
【解析】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故A正确;阳极区域是稀硫酸,阳极水失
电子生成氧气,氢离子通过交换膜a 进入浓缩室,所以交换膜a 为阳离子交换膜,故B 错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酸性强时主要是氢离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酸性弱时主要是Ni 2+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i ,故C 正确;浓缩室得到1L 0.5mol·L
-1
的盐酸时,转移
电子0.4mol ,阴极生成镍和氢气,所以阴极回收得到镍小于11.8g ,故D 正确。

12.【答案】D
【解析】A 、B 、C 、D 、E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A 、B 为同周期的相邻元素且形成的某种二元化合物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则A 为N ,B 为O 元素;C 为金属元素且C 原子的L 层电子数比其它各层上电子数之和大5,其L 层含有8个电子,则M 层含有1个电子,为Na 元素;D 的最高价与最低价的代数和为0,其原子序数大于Na ,位于ⅣA 族,则D 为Si ;E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和其氢化物均为强酸,则E 为Cl 元素,据此解答。

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C >D >E >A >B ,故A 错误;
B.N 、Cl 元素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NCl 3,故B 错误;
C.DB 2为SiO 2,不能导电,可制备光导纤维,故C 错误;
D.O 与Na 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氧化纳和过氧化钠,它们与水反应都能生成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故D 正确。

13.【答案】A
【解析】由“0.1mol·L -
1的NaHA 溶液pH =1”可知,HA -
=H +
+A 2-。

联立c (Na +
)+
c (H +
)=c (OH -
)+2c (A 2-
)和c (Na +
)=c (A 2-
)可得A 选项正确。

室温下,由水电离出的
c (H +
)=1.0×10-
7mol/L 的HA 和NaA 的混合液显中性,故B 选项错误。

C 选项由c (Na +)=c (CH 3COO -)可得:c (CH 3COO -)=2
b mol/L ,
c (H +)=1.0×10-
7mol/L 。


物料守恒可得c (CH 3COO -
)+c (CH 3COOH)=2
a mol/L ,所以
c (CH 3COOH)=2a mol/L -2
b
mol/L 。

将以上微粒浓度带入K a 计算、化简可得K a =)b a (10b 7-⨯-,
故C 选项错误。

D 选项:0.3mol/L=c (NH 3·H 2O)+c (NH 4+)-[c (CO 32-
)+c (HCO 3-
)+c (H 2CO 3)],将上式带入
D 选项并化简可知D 选项错误。

26.(15分):
(1)烟碱在沸点时分解(2分)(2)冷凝回流(2分)
(3)让烟碱盐酸盐完全与NaOH 反应而使烟碱游离出来,便于蒸出(2分)(4)打开(1分)关闭(1分)
(5)避免烧瓶中的液体溅入冷凝管(2分)使液体充分受热(2分)B(2分)
(6)A (1分)
27.(14分,除注明外每空2分)
(1)将软锰矿粉碎(等合理答案)(1分)(2)2MnO 2+O 2+4KOH
2K 2MnO 4+2H 2O
(3)①4CO 2+3K 2MnO 4+2H 2O =2KMnO 4+MnO 2+4KHCO 3
②阳极(1分)2K 2MnO 4+2H 2
O
2KMnO 4+H 2+2KOH ③2∶3
(4)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7000
.2
158
58.24250
522000.0
1000.203⨯⨯⨯⨯⨯-×100%
28.(14分,每空2分)
(1)①该反应的△H<0,△S 近似为0,△G<0(或者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只答出△G<0也给分
②Ea (逆)+48.9788.5
(2)CH 2O*+2H*==CHO*+3H*(或CH 2O*=CHO*+H*)
(3)A
(4)①4Fe 2++O 2+10H 2O =4Fe(OH)3↓+8H +
②D
35.(15分)(1)5(1分)Cr (1分)
(2)NO 3—
(1分)
N >O >S (1分)
H 2SO 4和HNO 3非羟基氧原子个数相同(1分)(3)18N A (2分)(4)①ABCE (2分)②Π46(2分)
(5)
(2分);
(2分)
由晶胞结构可知面对角线上三个锌原子紧密排列,面对角线长为
,晶胞棱长为2x ,

;该晶胞中含有的Zn 原子为4个,O 原子为4个,故该晶胞的
密度;
36.(15分)(1)羟基、酯基
(2分)
(2)
N N
O
Br
OCH 3NH 2
(2分)
C 5H 4O 2N 3Br (1分)
(3)取代反应(1分)
(4)(2分)
(5)13(2分)
N N COOH CH 2NH 2N
N
COOH
H 2NCH 2
N N COOH
H 2NCH 2
NH 2
N N
CH 2COOH NH 2
N
N
CH 2COOH
NH 2
N N
CH 2COOH
(任写两种,每种1分)(6)
CN
2CH 2NH 2
COONHCH 2
(3分)
2020届高三线上学习质量检测卷
生物参考答案
卓越·联盟校联合命制2020年5月
1.答案:B
解析:衰老细胞自由水含量下降,但不同细胞含水量不同,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也不同,故比较自由水和结合水比值可比较同种细胞的衰老程度,但不能比较不同细胞的衰老程度,A错误;细胞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故可以根据细胞膜的成分判断细胞是否癌变,B正确;一般来说,分裂能力强的细胞全能性高,但是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短与细胞分裂能力无关,C错误;完整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红细胞无核,白细胞有核,但是红细胞的寿命比白细胞长(正常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为120d,白细胞的寿命为5-7d),D错误。

2.答案:B
解析:“制备纯净的细胞膜”所用的实验方法是利用渗透原理使红细胞吸水涨破,再进行差速离心分离细胞膜与内容物;“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所用的方法是:酶解法,故A错误;利用“糖卡”、“胰岛素卡”建立血糖调节模型与“制作生物膜模型”均为物理模型的建构,故B正确;“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所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人鼠细胞融合实验”选用荧光蛋白标记膜蛋白,故C错误;“分离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所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分离绿叶中的色素”所用的方法是层析法,故D错误。

3.答案:D
解析:达尔文进化论是在个体水平解释了生物进化,酶的定向进化是在分子水平,A 正确;酶的定向进化技术通过筛选可以人为控制酶向人们需要的方向进化,B正确;自然进化历程漫长,酶的定向进化通过诱导突变和筛选加快为了进化历程,C正确;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所获得的进化酶的基因序列并不一定是已知的,D错误。

4.答案:B
解析:图中所示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则可判断该动物的性别是雌性,A正确;图中R的出现说明发生过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从图中可看出,卵细胞获得重组染色体R的概率高,所以后代具有更多变异性,C正确;
着丝点分裂发生的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与纺锤丝的牵引无关,但是分离的姐妹染色单体要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D正确。

5.答案:C
解析:多尿的原因主要是病人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这导致血糖浓度的升高。

血糖浓度的增高导致原尿中糖浓度很高,无法将糖全部重吸收入血浆,尿液中渗透压增高,水重吸收减少,导致病人多尿。

故A错;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体现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功能,故B错;胰岛B细胞可直接感知血糖浓度变化进而调整胰岛素的分泌量,它也可以接受神经递质等信号分子,故C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题干中胰岛B细胞被攻击是因为病毒的入侵,所以不属于自身免疫病,故D错。

6.答案:D
解析:据图分析实验自变量是酵母菌生存的营养条件和培养时间,温度等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故A错误;营养条件是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限制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培养空间、无氧呼吸产物(酒精)的含量等有关;故B错误;在马铃薯葡萄糖溶液中,酵母菌种群存在“S”型增长,该过程中种群的增长速率(单位时间内种群新增加的个体数)先增加后减小,而增长率逐渐减小;故C错误;实验后期,在马铃薯葡萄糖溶液中和马铃薯溶液中酵母菌数量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降低,可能与其自身产生的代谢产物的积累有关,故D对。

29.参考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无水乙醇(2分);
(2)干旱胁迫程度加剧和胁迫时间延长(2分)小于;
(3)D3减小CO
2
(4)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可能以热能途径散失(2分)
30.参考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
白眼果蝇全部是雄性;
(1)F
2
(2)8:12/3;
(3)方案1:选择该棒眼雌果蝇(X sE X e)与正常眼雄果蝇(X e Y)(或选择棒眼雄果(X E Y),
中的雌雄比例;(2分)
或与任一性状的雄果蝇)杂交得F1,统计F
1
若F
中雌果蝇:雄果蝇=2:1,则说明隐性致死基因s引发的是完全致死;(1分)
1
中雌果蝇:雄果蝇比例介于2:1~1:1之间,则说明隐性致死基因s引发的是不完全若F
1
致死效应。

(1分)
方案2:选择该棒眼雌果蝇(X sE X e)与正常眼雄果蝇(X e Y)杂交得F1,统计F1雄果蝇
雄果蝇中,只有正常眼,则说明是完全致死效应;
中的棒眼和正常眼的比例;(2分)若F
1
(1分)若F
雄果蝇中,棒眼:正常眼比例介于0~1:1之间,则说明是不完全致死效应。

1
(1分)
(4)10/11
31.参考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
(1)RNA基因突变;
(2)基因工程用适量且等量的2019-nCoV同时侵染A、B组小鼠(2分);
2019-nCoV侵染细胞与人细胞膜上的ACE2有关;
(3)糖蛋白这些器官细胞膜上ACE2表达量高(2分);
32.参考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
(1)否与对照组相比,生长素对分蘖期穗长的影响都表现为抑制穗伸长的作用,故而不能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2分)
(2)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素抑制细胞伸长(2分)
(3)速度和方向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37.参考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高压蒸汽灭菌(1分);
(2)让工程菌株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加快菌种的新陈代谢);
(3)稀释涂布平板法;
(4)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5)物理吸附法化学结合法固定化细胞固定的是一系列酶;
(6)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提高/固定化酶更耐高温
38.参考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将已免疫的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再通过克隆化培养和专一抗体检测,经多次筛选,就可以获得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

最后将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或体内培养,就可以得到大量的单克隆抗体GC33(3分)
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①②
(3)该双特异性抗体可同时识别肝癌细胞膜上的GPC-3和T淋巴细胞膜上的CD3,从而使得肝癌细胞和T淋巴细胞紧密接近,有利于T淋巴细胞特异性地杀伤肝癌细胞,促使巨噬细胞吞噬肝癌细胞(4分)
2020届高三线上学习质量检测卷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卓越·联盟校联合命制
2020年5月
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B
D
C
C
ABD
CD
BD
AC
14.【答案】B
解析:A.赫兹在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使光的微粒理论得以东山再起的重要现象——光电效应,选项C 错误;B.正确.
C.α粒子轰击金箔时大部分粒子没有偏转,少部分发生大角度偏转,卢瑟福据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查德威克通过利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最终发现了中子,选项C 错误;
D.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新的射线——X 射线,即伦琴射线。

15.【答案】D
解析:成人男子体重约60kg ,重力约等于600N ,喷水装置喷出的水由于反冲作用给成人男子的作用力为600N 。

若不考虑水的初动量,由牛顿第三定律喷出的水受到的作用力为600N ,在1秒钟喷出的水受到冲量为600NS ,根据动量定理得每秒钟喷水装置向下喷出的水总动量为600kgm/s ;若考虑水的初动量,极端情况下水的初动量方向与水的末动量方向相反,则每秒钟喷水装置向下喷出的水总动量为300kgm/s ;所以D 正确。

16.【答案】C
解析:由m 匀速下滑得:垂直斜面方向:F N =mg cos θ,滑动摩擦力为:F f =μmg cos θ;
在m 上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 ,假设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则:
沿斜面方向:
ma 'f θsin F mg =-)+(垂直斜面方向:F N ′=mg cos θ+F cos θ,滑动摩擦力为:f ′=μF N ′
解得:a =0,所以物块仍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选项C 正确。

再对整体进行分析可知,地面对M 的摩擦力为零。

17.【答案】C
【解析】因A 点和B 点的电势相等,O 点和C 点的电势相等,故A 、B 到点电荷的距离相等,O 、C 到点电荷的距离也相等,则点电荷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错误;因点电荷带负电,故离点电荷越近电势越低,B 点电势比C 点电势低,故B 错误;由题图可知点电荷与C 点的距离
r C =2a ,根据E =k Q r 2,得E C =kQ
2a
2,故C 正确;由图可知,
将正试探电荷从A 点沿直线移动到C 点,电势先降低再升高,故电势能先减小再增大,故D 错误.18.【答案】ABD
多次火箭在每级工作结束后抛掉不需要的质量,因为质量减小在相同的火箭反冲下能够获得更大的加速度,所以A 正确;外太空空气稀薄卫星残骸坠落过程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所以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B 正确;若火箭三级正常,星箭分离后,位于北半球的西昌卫星发射场位于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内,此平面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平面不重合,需要经过转移轨道卫星才能进入地球同步轨道。

所以C 错误。

2
=GMm
ma R h +()
,2
2
2=()()GMm m R h R h T π++(),24360086400T =⨯=秒,由以上三式子解得()413
3
43200a GM π⎛⎫= ⎪⎝⎭
,所以D 正确。

19.【答案】CD
解析:当滑线变阻器的滑动端自图示位置向左缓慢滑动时,滑线变阻器的阻值减小,外电阻减小,由于外电阻和内阻大小关系未知,所以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化情况不确定,选项A 错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总电流增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1R 两端的电压增大,根据1()U E I r R =-+可得电阻2R 两端的电压减小,通过电阻2R 电流减小,根据并联分流可知电阻3R 电流增大,所以电阻3R 两端的电压增大,即电压表V 1示数增大,金属板MN 之间的电势压增大,根据U
E d
=
可知金属板MN 之间电场强度增大,电场力增大,带电液滴Q 向上运动,金属板MN 之间的P 点电势升高,电场力对液滴做正功,电势能减小,故选项C 正确,选项B 错误;由于电阻2R 两端的电压减小,所以电阻3R 与滑线变阻器串联后的总电压减小,即电压表V 1示数与电压表V 2示数之和减小,而电压表V 1示数增大,则有电压表V 2示数减小,所以电压表V 1示数的变化量1U ∆的绝对值小于电压表V 2示数的变化量2U ∆的绝对值,故D 正确;20.【答案】BD
解析:若发电机线圈某时刻运动到图示位置,线圈的边C ′D ′和CD 垂直切割磁感线,产生
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最大,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选项A 错误.以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时为计时起点,发电机线圈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e =NBSωcos ωt ,选项B 正确.当用户增加时,输电线中电流增大,原线圈电阻不可忽略,电动势不变,但是原线圈两端的输出电压减小,选项C 错误.当滑动触头P 向下移动时,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电压降低,电流减小,故原线圈中电流减小,发电机线圈的内电压减小,所以原线圈两端电压增大,选项D 正确.21.【答案】AC 解析:A.由:E BLv =,可知:043U E v BL BL
=
=,故A 正确;B.由AB 选项分析同理可知线框全部进入磁场时速度为:2
=
1v v ,线框进入磁场过程由动量定理可得:0111-=-mv mv lt I B ,又:111=t I q ,设线框全部从磁场出去时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定理可得:1222-=-mv mv lt I B ,又:222=t I q ,q 1=q 2,可得:v 2=0,即ab 边恰好停在磁场的右边界处。

故B 错误;C.根据能量守恒有:202
1
=
mv Q ,故C 正确。

D.由图乙可知cd 边两端的电压最大值为U 0,线框进入过程中,cd 边切割磁感线,等效于电源,故cd 两端的电压等于外电压,设回路中的最大应电动势为E ,则有:034
U E =,即:04
3
E U =,故D 错误;22.(5分)
(1)0.960(2分)
(2)
2
1()2d m t
(1分)(3)22
2201()2d d gx t t -(或22
2022
0()2d t t t t gx
-)(2分)23.(10分)(每空2分)(1)100
L E L ;
(2)
00020
1E r E
EL R EL ⋅+;(3)k b ;(4)小;(5)不变。

24.(12分)
解:(1)粒子在PQ 板间匀速运动,则
Eq qvB
=……1分
解得
E v B
=
……1分
粒子进入区域Ⅱ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向下偏转,可知粒子带正电。

设运动半径为r ,则由
2
v qvB m
r
=……1分

mv r qB =
2
mE r qB =
……1分
(2)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2r T v
π=……1分
2m T qB
π=
……1分
粒子从O 至A 运动的时间
12
T t =1m t qB
π=
……1分
之后进入区域Ⅲ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能减速至速度为零,设位移为l ,则由动能定理:
2
1
02
Eql mv -=-……1分
得2
2mE
l d qB
=
<,故粒子将返回向右做加速运动到A 点,继续做圆周运动……1分
如图所示,设偏转的圆心角为α,(2)
cos r L r r
α--=
……1分
60α=所以在磁场磁场中再次偏转的时间
2603603m t T qB
π=
=……1分
所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
1243m t t t qB
π=+=
……1分
25.(20分)解:(1)砖和塑料筐完全非弹性碰撞。

设碰撞后速度为2v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12
()mv m M v =+……2分
砖和塑料筐碰后做圆周运动,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
21()()2
m M v m M gR +=+……2分
解得:
2 3.0/v m s =1 4.5/v m s
=……1分
砖和塑料筐碰撞后在最低点轻绳对塑料筐的拉力最大,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22
()()
v F m M g m M R
-+=+……1分
解得:
F =45N ……1分方向竖直向上
……1分
(2)砖从发射到与塑料筐碰前这一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有
2
11
=+cos +2
p E mgH mgl mv μθ……2分
解得:
39.12539p E J J
=≈……1分
(3)由于接收装置整体的高度在增大,砖和塑料筐做圆周运动和原来的相同,所以砖
发射到空中最高点的速度不变,即与塑料筐碰前的速度为1
4.5/v m s
=……1分
设砖在导轨最高点的速度为0v ,将速度进行
0v 分解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1v 、竖直方向的
分速度为y v ,如图所示,有
1
tan '
y v v θ=……1分
10cos '
v v θ=
……1分
竖直方向上最高点速度为零,所以有
y v gt
=……1分
在水平向砖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有
1L R v t
-=……1分
由以上各式解得:
2
1tan 'v L R
g
θ=+……1分
代人数据得:
09/v m s
=4.0L m
=………………1分
砖从弹簧发射到导轨最高点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2
1'=sin '+cos '+2
p E mgl mgl mv θμθ……1分
解得:
'51.6752p E J
=≈……1分
若把砖在空中运动的逆过程是一个平抛运动的思路来处理第3问可以按步骤给分。

33.(15分)
(1)ACD (5分)
解:(i)设初始时圆筒中空气的压强为1P cmHg ,向上提活塞后空气的压强为2P cmHg 上提活塞,经历等温变化过程对于氢气,由玻意耳定律有:
()111222()()()P H L H S P H L H S
-⨯-=-⨯-……2分
对于空气,由玻意耳定律有:
12213PV P V
⎛⎫
=+ ⎪⎝⎭
……1分
解得
1100P =cmHg ……1分260P =cmHg
……1分
(ii)在保持活塞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到T 3过程。

对于氢气,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32322223
()()()()P H L H S
P H L H S T T -⨯--⨯-=
T 2=T 1=273K
……2分
对于空气,经历了等容变化过程,由查理定律得
3
223
P P T T =……1分
解得
p 3=80cmHg
T 3=364K ,3t =91℃>56℃
……1分因此新冠病毒能够灭活。

……1分
34.(15分)(1)BDE (5分)
(2)解:(i )如图所示,光线从空气入射圆柱棒,由折射定律有
sin sin n αβ
=……2分0
90θβ+=……1分
光线在圆柱棒与空气分界面发生全反射条件是
sin 1
n θ≥……1分
将数据代入,解得:0
60θ≥故0
30
β
≤arcsin
3
α≤……1分
n
α
β
θ
所以光线入射圆柱棒时的入射角α满足0≤3
arcsin
3
α≤时,入射点和入射方向不限,都可以使光线传播较远。

……1分
(ii )光线在圆柱棒的传播速度为
c v n =
……1分
所以有
32
v c =
……1分
光线在圆柱棒传播的最长路程为
0sin sin 60L L s θ=
==……1分
光线在长为L 的圆柱棒传播的最长时间为
43s L
t v c
=
=……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