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2章 80X86及ARM微处理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当前使用的段寄存器(00,01,10,11分别指向段寄存器 ES,SS,CS,DS)。在进行DMA方式时,这些总线处于高 阻浮空状态。
2.2.1
8086 CPU引脚及其功能
3.控制总线
控制总线占用16个引脚,其中最小模式MN和最大 模式MX的功能转换由 进行控制。
/S7、
、INTR、NMI、
RESET、CLK等8条控制引脚线,不论8086工作在 最大或最小模式下定义都相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086 CPU
40 39 38 37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26 25 24 23 22 21
Vcc(+5V) AD15 A16/S3 A17/S4 A18/S5 A19/S6 BHE/S7 MN/MX RD HOLD(RO/GT0) HLDA(RQ/GT1) WR(LOCK) M/IO(S2) DT/R (S1) DEN (S0) ALE(QS0) INTA(QS1) TEST READ RESET
和保护部件,支持虚拟存储体系。
2.1 Intel系列微处理器概述
第四代微处理器始于1985年问世的80386,集成度 达45万个晶体管/片。它们是32位微处理器,时钟 频率达40MHz。1989年推出了80486,标志着第五
代微处理器的诞生。
2.1 Intel系列微处理器概述
第五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Intel公司推出的 Pentium,随后推出了Pentium II、Pentium III、
2.2.1
( 1)
8086 CPU引脚及其功能
/S7(Bus High Enable/Status)
高8位数据总线允许/状态线,输出,三态。这是分时复用 线,在访问存储器或I/O端口的总线周期中,首先输出 控制信号,用来对以字节组织的存储器或I/O端口实现高 位或低位字节的选择,然后输出状态信号S7。 和A0组合 起来表示当前数据在总线上的格式。
2.1 Intel系列微处理器概述
第三代微处理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Intel公 司的8086/8088,时钟频率为5~8MHz,采用HMOS
高密度工艺,集成度达2-6万多个晶体管/片。20
世纪80年代以来,Intel公司又推出了高性能的16 位微处理器80186及80286,与8086/8088向上兼容。 80286是用于多用户和多任务系统的微处理器,速 度比8086快5~6倍,处理器本身包含存储器管理
Pentium4、Intel Core 2 Duo、Core i3、Core
i5、Core i7等更高性能的32位及64位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的出现是一次伟大的工业革命,从1971
年到2011年,在短短40年的时间里,微处理器的
发展日新月异,令人难以置信,更新换代的速度 越来越快。
2.2 8086/808U引脚及其功能
2. A19~A16/S6~S3(Address/Status)
地址/状态复用总线,输出,三态。A19-A16是地址总线的高4 位;S6-S3是状态信号,二者分时输出,T1状态输出地址, T2-T4输出状态。当访问存储器时,T1时输出地址A19-A16到 锁存器(8282)锁存,与AD15-AD0输出的16位地址A15-A0组成 20位地址信号A19-A0;而访问I/O时不使用这四条线,即 A19~A16=0000。状态信号S6=0时,表示当前8086与总线相 连,S5标志中断允许IF的状态,状态信号中的S4和S3组合指
第2章 80X86及ARM微处理器
2.1 Intel系列微处理器概述
微机诞生已经有40余年历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Intel系列微处理器从4004/8008、8080、8086/8088、 80286、80386、Pentium逐步发展到Pentium-II、 Pentium-III、Pentium-IV、Intel Core 2 Duo、Core i3、Core i5、Core i7等。按其处理信息的字长,可 分为4位、8位、16位、32位以及64位处理器。
2.2.1
8086 CPU引脚及其功能
8086CPU为40条引脚双列直插式封装,如图2-1所
示。
为了减少芯片上的引脚数目,8086CPU采用分时复
用的地址/数据总线,其复用功能的转换分为两种
情况,一种是分时复用,另一种是根据工作模式 定义引脚。
GND AD14 AD13 AD12 AD11 AD10 AD9 AD8 AD7 AD6 AD5 AD4 AD3 AD2 AD1 AD0 NMI INTR CLK GND
图2-1
8086 CPU芯片引脚及其功能 24-31引脚加括号部分为最大模式
2.2.1
8086 CPU引脚及其功能
8086的引脚按其功能特性分为五类: 1. AD15~AD0(Address/Data)
地址/数据复用总线,双向,三态。16条地址/数据总线是
分时复用的存储器或I/O端口的地址/数据总线,传送地址 时输出16位地址A15-A0,传送数据时双向三态输入/输出 D15-D0。在总线周期的T1状态,AD15~AD0输出要访问的16 位端口地址,T2-T4状态,AD15~AD0作为数据传输线。在 CPU进行响应中断、DMA方式时,这类总线处于高阻浮空状 态。
2.2.1
( 2)
8086 CPU引脚及其功能
(Read) =0时表示将要执行一
从微处理器发展看,微处理器大致可分为五代:
2.1 Intel系列微处理器概述
第一代微处理器是1971年和1972年Intel公司分别 推出的 4004和8008,采用PMOS工艺的4位和8位微处理器,只能进 行串行的十进制运算,集成度达2300个晶体管/片。
第二代微处理器始于1974年,Intel公司推出的8080/8085 等。它们是采用NMOS工艺的8位微处理器,集成度达到1万 个晶体管/片,具有较完整的指令系统和较强的功能,存 储器容量达64KB,配有简单的操作系统和高级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