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系列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革命。

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走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科技创新都伴随着社会飞跃发展,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内燃机,再到电子计算机,生产和生活实践一再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政治上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地球日益变小,被称为“地球村”。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革命(工业革命)
1.根本原因:手工工场生产无法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

2.时间: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70年代。

3.标志: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使用。

4.主要发明: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蒸汽机等,在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T业部门进行技术革命;发明了汽船、火车机车。

5.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直接导致了工厂企业形式的出现,促进了城市的兴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电力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

2.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

理论奠基人:法拉第。

3.主要领域:①新能源:电力、石油。

③新机器:内燃机、发电机。

③新通讯: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4.主要发明: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报、电话、内燃机;新式交通工具有:有轨电车、汽车、飞机等。

6.影响: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各国发展不平衡。

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三、第三次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
1.时间:20世纪40年代至今。

2.标志: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等。

3.核心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4.主要发明和技术:核电站、宇宙飞船、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电子计算机、基因T 程、克隆技术等。

5.主要特点: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特点。

6.影响: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引起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世界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出现的原因:由于高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的推动等原因。

2.具体表现:出现了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突出表现: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跨国公司出现。

3.当今经济格局:强国主导,受益不均;相互依存,相互竞争。

4.全球化的影响:有利: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获得更大的销售、投资和管理经验,以提升本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

有弊:它容易加剧不公平的国际竞争,发达国家从经济上冲击一些主权国家的自主能力,从而使各国从全球化受益不均,甚至形成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局面。

5.发展中国家的对策:一方面,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引进外国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趋利避害。

专题感悟:
1.科技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推动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科技也涉及战争问题、环境问题、
高科技犯罪、克隆人等道德问题。

2.科学技术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