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9周周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实验中学2015级高三上期第9周周考试题
化 学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D ) A .聚乙烯食品包装袋、食物保鲜膜都是无毒的高分子化合物
B .高温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构成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C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
D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
2.某含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的蒸气密度是相同条件下CO 2的2倍,含氧量为
36.4%。
该有机物中氧原子只以“C O O ”结构存在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 C ) A .2种 B .4种
C .6种
D .8种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C )
D 与A 的摩尔质量相等,则X 可能是铝盐是气体,则A 可能是氯气,且D 和
E 能发生反应能和E 反应,则A 是Na 2O 2,X 的同素异形体只有
NaHSO3和HClO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符合转化关系,B项正确;D为CO,A为Na2O2时,B为O2,E为NaOH,X为C,C为CO2,D为CO,CO2和NaOH能发生反应,符合转化关系,但碳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足球烯等多种,C项错误;B和D的反应是OH-+HCO-3===H2O+CO2-3,则A为Na,B为NaOH、E为H2,X为CO2,C 为Na2CO3,D为NaHCO3,H2在高温条件下能还原Fe2O3,D项正确。
5.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AgCl(s)+Cu+(aq)===Ag(s)+Cu2+(aq)+Cl-(aq),下列关于该电池在工作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生成108 g银,转移电子个数为1 mol
B.Cu+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Ag电极活泼,Ag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D.Cl-由负极迁移到正极
解析: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知识。
由题给反应可知,生成1 mol Ag,转移1 mol e-,即生成108 g Ag,转移电子个数为N A,A项错误;负极Cu+失电子生成Cu2+,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B项正确;Ag电极为正极,AgCl得电子生成Ag和Cl-,C项错误;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项错误。
6.T ℃时,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 CH
3OH(g)+H2O(g),容器中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实线所示。
图中虚线表示仅改变某一反应条件时,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反应开始至a点时v(H2)=1 mol/(L·min)
B.曲线Ⅱ对应的条件改变是降低压强
C.若曲线Ⅰ对应的条件改变是升温,则该反应ΔH>0
D.T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0.125
7.下列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不正确
...的是(D)
A.常温下0.1 mol/L的下列溶液①NH4Al(SO4)2 ②
NH3·H2O③NH4Cl ④CH3COONH4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③>④>②B.将0.1 mol·L-1的NaHS和0.1 mol·L-1Na2S溶液等体积混合:c(S2-)+2c(OH-)=2c(H+)+ c(HS-)+3c(H2S)
C.已知HClO+Na2CO3=NaClO+NaHCO3,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次氯酸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溶液中:c(HClO) + c(H+)+ c(H2CO3)== c(OH-) + c(CO32-)
D.将0.2 mol CH3COONa晶体和0.1 mol HCl气体同时溶解于同一烧杯的水中,制得1 L 溶液:c(CH3COO-)+c(OH-)=0.10 mol·L-1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8、9、10为必答题,11、12任意选答一题,若两题均作答,则按第11题计分。
)
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使氢气平缓地通过装有金属钙的硬质玻璃管制取氢化钙,并分析产品的成分及纯度.
(1)试管A的作用有;.
(2)请将下列制备氢化钙的操作步骤补充完整:
①打开活塞K通入H2;
②;
③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
④反应结束后,;
⑤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3)经分析,产品中只含钙、氢两种元素.取少量产品,小心加入水中,观察到有气泡冒出,滴入一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有CaH2+2H2O=Ca(OH)2+2H2↑、.
(4)取2.30g产品溶于蒸馏水,配成500mL溶液;取25.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用0.2500mol/L 盐酸滴定;三次平行实验,平均消耗盐酸22.00mL.
①配制溶液所用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量筒、。
(1分)
②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
(1分)
③产品中两种成分物质的量之比为。
【答案】(1)防止反应过程中空气进入反应管便于观察H2流速
(2)(②收集气体并检验其纯度④熄灭酒精灯,待反应管冷却至室温,停止通H2并关闭活塞K (3)Ca+2H2O=Ca(OH)2+H2↑(4)①500mL容量瓶②最后一滴盐酸,整个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③1:10
9.(14分)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合成二甲醚等清洁燃料.
Ⅰ、反应C(s)+H2O(g)CO(g)+H2(g) 可生成合成气,其反应热△H 0(填“>”或“<”)。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常数
(填“变大”“变小”“不变”) 。
Ⅱ、从天然气中可获得合成气,其过程中可能发生为:
① CH4(g)+H2O(g)CO(g)+3H2(g) ΔH1=+206.1 kJ/mol
② CH4(g)+CO2(g)2CO(g)+2H2(g) ΔH2=+247.3 kJ/mol
③ CO(g)+H2O(g)CO2(g)+H2(g) Δ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测得CH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反应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为______, 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______.
(2)如图2所示,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使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②,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甲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请在图3中画出乙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③的△H3= 。
800℃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0,测得该温度下某时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此时反应③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______(填代号)。
a. v(正)>v(逆) b.v(正)<v(逆)
c.v(正)=v(逆) d.无法判断
【答案】(14分)
Ⅰ>(1分)(2分)不变(1分)
Ⅱ、(1) 5-10min(2分)升高温度(或充入水蒸气)(答案合理均给分)(2分)
(2) (2分)
(3) -41.2kJ/mol (2分)b(2分)
10.(15分)硫酸渣是用黄铁矿制造硫酸过程中排出的废渣,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约45%,Fe2O3:约40%,Al2O3:约10%,MgO:约5%。
目前我国已经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用硫酸渣炼铁。
I.某学生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不同的方案,用化学基本知识进行金属元素的提取实验(已知25℃氢氧化镁Ksp=5.6×;氢氧化铁Ksp=3.5×10-38;一水合氨电离常数K=1.8×10-5,其饱和溶液中c(OH-)约为1×10-3mol·L-1)。
方案一:
请回答:(1)试剂①是_____________
A.氢氧化钠B.氧化铝C.氨水D.水
(2)溶液H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
(3)要将固体C、固体E和固体G都转化为相应的稳定的氧化物,需进行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
(4)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请计算溶液H中c(Mg2+)=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
请回答:
(5)此方案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由溶液M固体乙这个过程中,最主要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为了分析某硫酸渣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硫酸渣预处理,把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Fe2++MnO4-+8H+=5Fe3++Mn2++4H2O。
(1)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称取2.000g硫酸渣,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试样溶液,用1.000×10-2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
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
准溶液10.00mL,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答案】共15分
I.(1)A (2分)
(2)NaCl NaHCO3(只要写出NaHCO3就可给2分)
(3)灼烧(1分)
(4)5.6×10-10 mol·L-1(2分)
(5)①产品不纯,最后产物中多是二氧化硅;②步骤多试剂消耗题量大(2分)
(6)SiO32-+2CO2+2H2O=H2SiO3↓+2H CO32-(2分)
II.(1)滴下最后一滴KMnO4标准溶液时,溶液颜色变为紫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
(2)5.6%(2分)
11.(15分)血红素中含有C、H、O、N、Fe五种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⑴C、N、O、H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合),写出基态Fe原子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图。
Fe2+稳定性比Fe3+稳定性(填“强”或“弱”),原因是。
⑵下左图所示为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活性部分―血红素的结构式。
血红素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有,在下右图的方框内用“→”标出Fe2+的配位键。
⑶NiO、FeO的晶体结构类型均与氯化钠的相同,Ni2+和Fe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pm和78pm,则熔点NiO ________ FeO(填“<”或“>”)。
⑷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N-的电子式,N2O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⑸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γ晶体晶胞中所含有的铁原子数为,δ、α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
δ晶胞形成晶体的堆积方式的名称为。
【答案】(共15分)(没有标注分值的,都为每空2分)
⑴O (2分)弱
Fe2+价电子3d6,为不稳定结构,Fe3+价电子3d5,为半充满稳定结构,所以Fe2+稳定性弱于Fe3+(2分)
⑵sp2sp3(2分)如图(2分)
⑶>⑷直线形
⑸4 4∶3 体心立方(堆积)
12.(15分)以丙烯为原料合成高分子纤维P的路线如下:
(1)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C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3个吸收峰,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③是加成反应,D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4)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1)加成反应(2分)(2)CH2=CHCH2OH+H2O HOCH2CH2CH2OH (3分)
(3)(3分)
(4)(3分)
(5)(4分)
【解析】(1)对比A和B的化学式知,A到B发生A与氢气的加成反应,把醛基还原为羟基;
(2)由C的核磁共振氢谱可判断出C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2OH,B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OH,故反应②是B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3)依据加成反应的原理,再结合题意判断出D的结构简式为
;
(4)D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E, E为,在浓硫酸催化、加
热条件下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5)利用题中所给信息,结合C和F的结构简式判断出P的结构简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