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预测题答案(二)
201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题答案
![201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be426358fafab069dc02a8.png)
201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题答案2014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zg/2014zgks/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D2.A3.B4.A5.C6.D二、填空题7.(1)丰年留客足鸡豚柳暗花明又一村(2)渚清沙白鸟飞回不尽长江滚滚来8.《演小儿语》9.音高音强音长音色三、简答题10.(1)比喻(2)①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②她的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流了下来。
11.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创作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童年》《少年》《安娜·卡列尼娜》《忏悔录》《复活》等作品中。
自传体小说《童年》《少年》,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l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19世纪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
特别是l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考、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12.(1)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语文课程,但有漫长的儿童识字、句读训练和习作八股文的历史。
(2)清末,小学开始设国文科。
l907年公布的《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中,规定的教授科目里有国文科,标志着学科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开始进入学校课程。
(3)五四以后,“国文”改为“国语”。
l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国民学校令,将“国文”科改为“国语”科,继而各科教材一律改为语体文。
从此小学语文学习白话文,实现“言文一致”。
(4)新中国成立之初,“国语”改为“语文”。
教材编审委员会以《国语》课本为蓝本进行修订,把修订后的《国语》改为《语文》,使课程名称更加科学,体现了听说读写并重的思想,这一名称一直使用至今。
201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题答案 (2)
![201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题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6d970b0beff9aef8941e06a8.png)
201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模拟试题答案2014贵州教师资格证考试:/zg/2014zgks/参考答案及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C2.D3.C4.A5.B6.A7.(1)乌蒙磅礴走泥丸 (2)烽火连三月 (3)烟笼寒水月笼沙(4)金就砺则利 (5)工欲善其事 (6)勿以善小而不为二、现代文阅读1.(1)采莲条件落后,完全靠人工;(2)采莲的时间太早或太晚;(3)剥莲子靠的全是灵巧的手工,一粒也偷懒不得;(4)采莲时身体往往会受到伤害。
2.(1)与下文写种莲人真正的采莲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采莲谣》写的是采莲时的快乐愉悦惬意的心情,而真正的种莲人采莲时是充满艰辛,毫无诗意可言,强调种莲人的辛苦。
(2)通过“荷”的宜于观赏与“莲”作对比,反衬出我对莲花多年的无知,表明真正的莲花世界背后生活的悲欢,以及我内心的愧疚之情。
3.对采莲人进行了细致的动作描写,其中背、带、涉、摘、放等动词突出表现了采莲人的辛劳。
“一个个”,“一朵朵”等叠词的使用,也可以表现出采莲的人们采摘莲子时的一丝不苟和辛觐劳苦。
4.(1)一朵莲的生长过程包括下种、灌溉、长大、采收、避过风灾、等待收成,凝聚着种莲人的辛苦付出的岁月历程。
(2)采莲人正是用这些岁月和汗水抒写生活生命之诗,收获背后的艰辛,但他们的生活不乏情趣,他们创造的美景富有诗意。
5.A6.春雨7.春雨带来的惬意与宁静。
春雨带来的勃勃生机。
8.春雨像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为了履行前世约定,悄无声息地把睡梦中的大地山川抚摸一遍,湿润着每一个角落、每一棵小草,它所到之处,必将带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
所以说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
9.“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这句更佳!虽然这两句都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但朱自清《春》中的比拟,范围拘束,不够形象化。
而前一句的比拟具有层次感,形象而不呆板,恍如画中一般。
(无标准答案。
2014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一答案
![2014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一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75ec26e2bd960590c677a0.png)
2014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一答案吉林教师考试热点:关注吉林教师考试微博一、语文基础知识1.D 【解析】A中玷污(diàn);B中怏怏不乐(yàng);C中剽悍(piāo),妄自菲薄(fěi);因此正确答案为D项。
2.A 【解析】B中名信片→明信片;C中幅射→辐射;D中世外桃园→世外桃源;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3.C 【解析】略。
4.A 【解析】B中“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C中“毕其功于一役”: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亦用以形容急于求成。
D中“难以释怀”:无法放弃,无法割舍。
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5.C 【解析】A项定语语序不当。
“180多家”的位置应放在“单位”前面。
B项词语赘余和语序不当。
应为: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如此独特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D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又”承前面的主语“小刀”,应该放在“肉烧熟了”之前,可改为“又可以在肉烧熟了后用它作餐具。
”6.D 【解析】略。
7.C 【解析】略。
8.C 【解析】C项中的“戌戊变法”应为“戊戌变法”。
9.C 【解析】略。
10.D 【解析】A.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
使用对象有误。
B.励精图治:振奋精神,谋求治理好国家。
语意与语境不合。
C.不绝如缕:如同只有一根细线连着,几乎要断,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D.粗枝大叶:(1)形容很简略,不细致,不具体;(2)形容作风草率、不认真。
在此句中其意思为第一种解释。
11.A 【解析】略。
12.C 【解析】A.《药》选自《呐喊》,《祝福》选自《彷徨》。
B.《死魂灵》作者为果戈里。
D.《水浒传》作者应为施耐庵,《三国演义》作者应为罗贯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9题13.D 【解析】D项错在不是“气味分子”而是指气味分子经过复杂作用转变成的“电信号”。
3-2014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3)
![3-2014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3)](https://img.taocdn.com/s3/m/1b2ba720ed630b1c59eeb5cb.png)
2014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3)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无法判断2.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
A.孟禄B.达尔文C.利托尔诺D.汤姆逊3.“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4.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5.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是()。
A.武士B.士农工商C.哲学王D.公民6.强调启发式教学,并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中国代教育思想家是()。
A.孟子 B.孔子C.荀子D.墨子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1.简述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
2.如何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5分)1.下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①加拿大一年一度的商业捕杀海豹活动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反对。
②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防止灾区疫病流行和水源污染县经到了的地步。
③美好的东西常常产生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而舒适的环境,有利于事物的成长,未必有利于其品质的提升。
A.遭受刻不容缓即使/也B.遭到迫不及待即使/也C.遭到刻不容缓虽然/却D.遭受迫不及待虽然/却3.下列汉字笔画数正确的一组是()。
(2分)A.凸、匝、片、鸟(5画) B.单、衫、承、录(8画)C.剥、语、郡、逗(10画)D.象、颈、敢、魂(11画)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
(2分)A.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B.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2014吉林特岗教师考试-小学语文专家预测一(古诗词鉴赏)答案
![2014吉林特岗教师考试-小学语文专家预测一(古诗词鉴赏)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baf23f6c175f0e7cd13760.png)
2014吉林特岗教师考试-小学语文专家预测一(古诗词鉴赏)答案古诗词鉴赏一.【参考答案】1.征尘表示难忘征战生活;酒痕表达作者离开前线的遗憾和无奈,只能以酒消肖愁。
2.第四句没有正面回答第三句的问题,转而写景,以景衬情,意在借景抒情。
因为诗人的愿望是做一个战士,到前线为国杀敌,可是愿望无法实现,只能写诗饮酒,这两句包含了作者的无奈和不甘心,表现了一个爱国志士壮志难酬的忧愤。
3. 在感情的表达上采用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忧愤。
诗歌的整体风格是:感情深沉,委婉含蓄。
【全诗赏析】这是一首广泛传颂的名作,诗情画意,十分动人。
然而,也不是人人都懂其深意,特别是第四句写得太美,容易使读者“释句忘篇”。
如果不联系作者平生思想、当时境遇,不通观全诗并结合作者其他作品来看,便易误解。
作者先写“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陆游晚年说过:“三十年间行万里,不论南北怯登楼”(《秋晚思梁益旧游》)。
梁即南郑,益即成都。
实际上以前的奔走,也在“万里”“远游”之内。
这样长期奔走,自然衣上沾满尘土;而“国仇未报”,壮志难酬,“兴来买尽市桥酒……如钜野受黄河顿”(《长歌行》),故“衣上征尘”之外,又杂有“酒痕”。
“征尘杂酒痕”是壮志未酬,处处伤心(“无处不销魂”)的结果,也是“志士凄凉闲处老”(《病起》)的写照。
“远游无处不销魂”的“无处”(“无一处”即“处处”),既包括过去所历各地,也包括写这首诗时所过的剑门,甚至更侧重于剑门。
这就是说:他“远游”而“过剑门”时,“衣上征尘杂酒痕”,心中又一次黯然“销魂”。
引起“销魂”的,还是由于秋冬之际,“细雨”蒙蒙,不是“铁马渡河”(《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而是骑驴回蜀。
就“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来说,他不能不感到伤心。
当然,李白、杜甫、贾岛、郑棨都有“骑驴”的诗句或故事,而李白是蜀人,杜甫、高适、岑参、韦庄都曾入蜀,晚唐诗僧贯休从杭州骑驴入蜀,写下了“千水千山得得来”的名句,更为人们所熟知。
2014吉林省特岗教师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二答案及解析
![2014吉林省特岗教师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二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c3b1d06f1aff00bed51ed9.png)
2014吉林省特岗教师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二答案及解析吉林教师考试微信号:jljsksw一、单项选择题@吉林教师考试信息1. D[解析]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基本原理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精英。
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挖掘、运用和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提倡发现学习方法。
2. C[解析]教师产生于古希腊时代,然而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出现于l7世纪的法国。
3. C [解析]这是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论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观点,创导者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
4. B[解析]斯巴达的教育重视军事和公民的培育,重视女子教育;而雅典的教育更加重视身心的和谐以及公民的教育。
5. D[解析]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甩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师对一个年级的学生讲课,同时组织其他年级的学生自学或做作业,并有计划地交替进行。
6. B[解析]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奠基时期。
7. B[解析]观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和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一种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8. D[解析]教育评价的定义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
因此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
9. B[解析]罗杰斯的“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 的教学原则属于结构主义课程模式。
.10.B[解析]赫尔巴特所建立的管理儿童的制度曾经被广泛地推行着,这种制度要求儿童绝对服从成人的权威,被称为传统式的教育理论的代表。
11.A[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
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预测题(一)
![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预测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c86b28dbc1c708a1284a441c.png)
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预测题(一) 吉林教师考试交流群:159253909吉林教师信息考试网:/2014年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模拟题(一)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2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了解,作出诊断。
②孩子过多玩网络游戏,父母应适当加以。
③他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他们已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A.病症干涉虽然B.病症干预即使C.病征干预虽然D.病征干涉即使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
B.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C.明朝嘉靖之后,世风日下,贪污被视为正常,清廉反被讥笑,因而,在官员离任时,人们常以宦囊的重轻来评判他们能耐的大小。
D.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3.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人类世界所创造出来的奇异图案浮露在鼎身上,各种图腾以一定的秩序排列着,构成一个无言的小宇宙。
②饕餮的脸孔、凤凰的姿势、龙虎的纹身、鱼兽的混种、牛羊的肢体……幻觉的、写实的、神话的或者生活的。
③沸腾的铜、锡、铅合金按一定的比例构成了青铜器的配方,一旦倒入“陶范”中,就会形成设计者心中的器物。
④沸腾后的冷却使溶液成为一个厚重的鼎,在合金形式的锁扣下,鼎身周围凝塑出各式各样的图像。
⑤铜的性格,因为锡与铅的加入而默默改造了,熔点降低而冷却后的硬度增加。
A.④②①③⑤B.③④②⑤①C.①④②③⑤D.③⑤④②①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每小题3分,共9分)王安石曾赋诗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在这里,当白梅和落雪引起人们视觉上的混淆时,发挥重要辨别作用的就是嗅觉。
2014吉林省教师招聘新课改-语文学科测试题二答案
![2014吉林省教师招聘新课改-语文学科测试题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cbfc6fcaaedd3383c4d35e.png)
2014吉林省教师招聘新课改-语文学科测试题二
答案
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1)对综合性学习地重视程度还不够
(2)没有真正进入综合性学习地广阔空间
(3)没有充分体现综合性学习地特点
(4)教师在实施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地角色位置有待调整
(5)综合性学习地评价手段尚需研究
2、答:(1)编写宗旨新
(2)体系特征新
(3)课文面貌新
(4)编写角度新
3、答案:
㈠心中有怀才不遇地苦闷和感叹,但更多地是洒脱、旷达、不以得失为怀地超脱之情。
㈡"伟大"是指长江地气势很伟大,"渺小"是指在巨大地长江面前,人显得十分渺小。
㈢"苏东坡成全了黄州"是因为苏轼发现了黄州地美,给黄州地自然景物注入了意味,让黄州成为名扬天下地名胜古迹,从而提高了黄州地美学等级。
"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是指苏轼进入黄州以后,人生观、人生历程发生了变化,从而进入了一个全新地人生阶段。
㈣A、E。
2014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二答案
![2014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31966a48d7c1c708a14564.png)
2014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练习题二答案@吉林教师考试信息【网校活动】:“双蛋”优惠活动|【面试图书】:面试备考图书一、语言知识及运用1.D【解析】A悄声qiǎo,B泠然líng,C大笔如椽chuán。
2.A【解析】A中“集掖成裘”应改为“集腋成裘”。
3.A【解析】B颂—诵,C涨—胀,D堰—偃。
4.D【解析】A泥沙俱下:泥土和沙子一起随河水流下来,比喻人或事物不论好坏都一齐显现出来;鱼龙混杂:鱼和龙混合掺杂在一起,比喻坏人和好人或凡人与圣人混成一起,好坏难分。
B清规戒律:“清规”指佛教为僧尼规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戒律”指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泛指规章制度,多指束缚人的规章制度。
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中性词语,现较多作贬义。
C额手称庆:把手举到额头上,称说庆幸得很,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弹冠相庆:“弹冠”指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将要入仕做官。
“庆”指贺喜,指即将做官而相互庆贺。
多用于贬义。
D顾此失彼: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太多,不能兼顾,与“捉襟见肘”意思颇为相近;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
(1)形容衣服破烂;(2)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
5.A【解析】B句式杂糅,最后一句应改为“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的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C表述不周,据语境意义应当删除“能否”;D重复累赘,删除“毫无例外地”。
6.C【解析】A诗句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用反衬手法表现的是乡村深夜的清幽宁静景色,故不适用于“热闹”的西湖夏夜;B原诗句出自宋朝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是写梅花的疏朗与幽香,不能用来描写桂花;D词句出自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词《一剪梅》,适用于“爱情”而非“亲情”。
7.B【解析】汤显祖的《牡丹亭》是明代传奇的代表作,而非清代。
8.A【解析】按总分结构排序。
9.B【解析】略。
10.D【解析】A项“有”通“又”、“暴”通“曝”;B项“知”通“智”;C项“生”通“性”。
2014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3)
![2014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3)](https://img.taocdn.com/s3/m/22abe663168884868762d6c8.png)
2014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3)第一部分教育理论与实践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无法判断2.主张“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是()。
A.孟禄B.达尔文C.利托尔诺D.汤姆逊3.“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4.从评价的功能上区分,中小学教育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C.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5.柏拉图最终的培养目标是()。
A.武士B.士农工商C.哲学王D.公民6.强调启发式教学,并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中国代教育思想家是()。
A.孟子B.孔子C.荀子D.墨子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1.简述课堂气氛的三种类型。
2.如何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第二部分专业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5分)1.下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①加拿大一年一度的商业捕杀海豹活动国际社会日益强烈的反对。
②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防止灾区疫病流行和水源污染县经到了的地步。
③美好的东西常常产生于极端恶劣的环境中,而舒适的环境,有利于事物的成长,未必有利于其品质的提升。
A.遭受刻不容缓即使/也B.遭到迫不及待即使/也C.遭到刻不容缓虽然/却D.遭受迫不及待虽然/却3.下列汉字笔画数正确的一组是()。
(2分)A.凸、匝、片、鸟(5画)B.单、衫、承、录(8画)C.剥、语、郡、逗(10画)D.象、颈、敢、魂(11画)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
(2分)A.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B.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预测卷(简答、综合分析题五)答案
![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预测卷(简答、综合分析题五)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cc41cfd5bbfd0a79567312.png)
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预测卷(简答、综合分析题五)答案吉林教师信息考试网:/一、简答题1.【参考答案】情绪、兴趣和态度对时间知觉有直接的影响。
对正经历的事件或活动,内容生动有趣,心情愉快,则感到时间过得快;内容枯燥乏味,单调贫乏,心情忧愁焦虑,则感到时间过得慢。
对将要发生的事件或活动,如果是盼望的或喜爱的,总感到时间过得慢;如果是拒绝的、厌恶的,则总感到时间过得快。
2.【参考答案】(1)连续性与阶段性。
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连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心理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存在个体差异,但发展是不可逆的。
(3)不平衡性。
不同个体心理的发展速度不同,起步发展和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不同以及最终达到的高度不同,具有不平衡性。
(4)差异性。
不同个体的同一种心理机能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高度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都因人而异,具有个体差异性。
二、综合分析题1.【参考答案】(1)以上案例告诉我们,“排名榜”给相当一部分学生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
可能会有一些学生把这种压力转化为奋起直追的动力,但不容否认,必定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承受不了这种心理压力而造成心理障碍,厌学、厌世,甚至轻生。
这是违背“排名榜”初衷的。
(2)“排名榜”还带来了老师对学生教育的简单化。
一个教师所面对的学生集体,总有各方面发展得好一些的学生,也会有各方面发展得差一些的学生。
教师要使优等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使后进生跟上整个学生集体的发展水平,就不能不研究优等生和后进生的特点及其教育对策。
“排名榜”想通过排名次达到优的更优、差的变优的目的,愿望虽好,但往往事与愿违,把教育的复杂性简单化了,肯定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3)“排名榜”还把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简单化了。
排名次往往是排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主要是记忆、理解书本知识)的名次。
2-2014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2)
![2-2014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2)](https://img.taocdn.com/s3/m/8733490276c66137ee0619c8.png)
2013年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小学语文》命题预测试卷(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分)1.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一种关系是()。
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2.在哪种师生关系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3.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激情”源于希腊语,原意是“上帝本色”,这里的上帝本色不是别的,而是指一种持久不变的爱心——恰当的自爱(自我接受)和由此延伸出的对别人的爱。
B.古人赏梅,欣赏的是它那盘曲的虬枝老干,品味的是它那馥郁的浓香。
宋代范成大《梅谱》云:“梅,天下尤物,无问智愚不肖,莫敢有异议。
”C.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越丛林的沙沙声,潺潺的流水声,野牛的低哞声——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丽粗犷的和谐。
D.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4.桑代克提出的三条学习定律是()。
A.准备律、应用律、消退律B.准备律、练习律、泛化律C.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D.应用律、失用律、效果律5.下列学习策略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是()。
A.画线B.记笔记C.列提纲D.记忆术6.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外界的环境和参照物,根据外界的情况作出自己的行为,这属于()认知方式。
A.高智能性B.高创造性C.场依存性D.场独立性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8分)7.教师道德8.师生关系三、简答题(6分)9.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教师有何要求?一、积累与运用(18分)1.下列各组注音中无误的一项是()。
(2分)2.下列各组字形中无误的一项是()。
(2分)A.披星戴月一刀两段融会贯通走头无路B.九宵云外再接再厉无缘无故专心至志C.轻飞曼舞细滋蔓长闲情逸致根深蒂固D.不言而喻挈而不舍直截了当迫不急待3.下面对作家作品的描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预测卷(简答、综合分析题二)
![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预测卷(简答、综合分析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e6fa6ad650e2524de5187ef4.png)
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教育理论综合预测卷(简答、综合分析题二)吉林教师信息考试网:/一、简答题1.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
二、综合分析题1.小李、小张都是刚工作一年的初一语文老师,两人工作很努力,但也存在很多困惑。
小李对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新课改的知识,意识到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我特别注意调动课堂氛围,我的课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得很热闹。
上周公开课学生个个都很开心,可听课的老教师们都说我的课没有语文味,缺乏深度,只注重形式。
难道一堂课热热闹闹的不好吗?”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也没少花工夫。
我专门买了特级教师教学录像,细心模仿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课几乎就是把录像中教师的教学复制到我的课堂上。
可为什么同样的上课方式,我的课效果就不好呢?”问题:(1)你是否赞成小李的教学观,结合教学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2)小张上课的问题在哪里?请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2.1968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2014吉林特岗教师。
他从小学每个年级抽出部分学生,进行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试。
学生名单交给任课教师。
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未做任何真正实际的测验,只是随意抽取部分学生的名字,在这些学生中,有的是教师意料到的,有的不是。
过了一学期后重测,发现那些被随意抽出的学生各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进步,成绩明显提高。
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在教育、教学中使你受到哪些启发?3.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芳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
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中公教育官方资料,严谨非法盈利行为!中公教育官方网站:中公教师考试网站站:吉林省公职考试交流论坛:。
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中学语文预测题(科技文阅读二)
![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中学语文预测题(科技文阅读二)](https://img.taocdn.com/s3/m/2f202143fe4733687e21aa49.png)
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中学语文预测题(科技文阅读二)吉林教师信息考试网:/科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3题。
文化危机深化到一定程度,必定引起深刻的文化转型。
所谓文化转型,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群体赖以生存的主导性文化模式为另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所取代。
在这种意义上,文化转型同文化危机一样,并不是经常发生的社会历史现象。
无论是个体的文化习惯的改变、价值信念或信仰的改变,还是特定群体或特定社会某些文化特质或文化理念的一般意义上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更新,都不能算作文化转型,只有在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观念、文化理念、价值体系、文化习惯的总体性的、根本性的转变,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
按照这种尺度,人类迄今所经历的最深刻的文化转型就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转型,即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自在自发的经验型的文化模式被工业文明条件下的自由自觉的理性文化模式所取代。
这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的现代化或人自身的现代化。
文化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例如,我们生活世界中的具体的文化要素、文化特质、文化形式即使在文化模式的常规期或稳定期也会或快或慢地变化,一些习惯、惯例、文艺形式、仪式等等甚至在总体文化模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时,也会自己经历生灭的变化。
但这种变化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模式在总体上所经历的裂变与危机。
再如,当一种文化中的个体通过交往或迁移而生活于另一种文化之中时,他也必须经历痛苦的文化模式转换问题;同样,当一个个体经历生命中的不同的生理时期,必须经过个体文化模式的阶段性转变,这些也同样不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转型。
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通过人的交往或交流发生接触和碰撞,也会引起某一方或双方人的衣食住行、语言符号、审美情趣的一些具体改变。
即使这样,也还不一定是真正的文化转型。
应当看到,文化转型和文化危机密不可分。
一方面,同文化模式的常规期和稳定期相比,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共同构成了文化模式的剧变期或革命期。
在文化模式的剧变期中,文化危机和文化转型是同一个历史进程彼此密切相连的两个阶段,如果说,在总的文化冲突与剧变时期中,文化危机代表着量变的过程,文化转型则是这一量变过程达到一个转折的关节点而引起的质变。
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练习题(选择题)答案
![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练习题(选择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e0596927d3240c8447efa7.png)
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练习题(选择题)答案
吉林教师信息考试网:/
1.D【中公专家解析】A项:疴—kē 坷—kě 呵—hē 苛—kē 舸—gě;B项:估—gū 诂—gǔ 故—gù 沽—gū 怙—hù ;C项:偶—ǒu 寓—yù 遇—yù 隅—yú 藕—ǒu;D项:洒—sǎ 哂—shěn 牺—xī 晒—shài 栖—qī
2.B【中公专家解析】信马由缰:骑着马不拉缰绳,任其自由行动。
比喻漫无目的地闲逛或随意行动。
3.B【中公专家解析】略。
4.C【中公专家解析】略。
5.C【中公专家解析】A诗句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用反衬手法表现的是乡村深夜的清幽宁静景色,故不适用于“热闹”的西湖夏夜;B原诗句出自宋朝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是写梅花的疏朗与幽香,不能用来描写桂花;D词句出自宋朝词人李清照的词《一剪梅》,适用于“爱情”而非“亲情”。
6.B【中公专家解析】散曲有三种基本类型:小令与套数,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带过曲。
不包括杂剧。
7. A【中公专家解析】B句式杂糅,最后一句应改为“具备了防水、易清洗、容量大的优势,满足了消费者对环保袋的客观需求”;C表述不周,据语境意义应当删除“能否”;D重复累赘,删除“毫无例外地”。
8.A【中公专家解析】略。
中公教育官方资料,严谨非法盈利行为!
中公教育官方网站:
中公教师考试网站站:
吉林省公职考试交流论坛:。
2014吉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全真模拟题答案
![2014吉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全真模拟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ce1bce4028915f814dc204.png)
2014吉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全真模拟题答案吉林教师信息考试网:/1. B【中公专家解析】A 项先写“了”,最后写“一”。
C 项“休”是个会意字。
D 项“结”是“纟”旁。
2.D【中公专家解析】A 项句式杂糅,“受……等因素的影响”和“……造成的”两种结构杂糅,将“的影响造成的” 改成“影响的”;B 项修饰语和中心词的位置不当,将“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朗诵艺术,,改成“通过众多著名表演艺术家炉火纯青的艺术朗诵”;C 项词语分类不标准,“名人字画、根雕作品、导游地图、古玩、佩饰等”有些不属于“工艺品”范畴,所以应该改为“商品”。
3.A【中公专家解析】B 项中“朗颂”应为“朗诵”,C 项中“膨涨”应为“膨胀”,D 项中“堰旗息鼓”应为“偃旗息鼓” 故选A 项。
4.D【中公专家解析】D 项有歧义。
5.D【中公专家解析】正确的停顿应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C【中公专家解析】只有C 与题目中句意相符。
7.B【中公专家解析】找准“宽容与理解、和谐与温暖、真诚与团结”三组词的反义词并使之相对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B【中公专家解析】“希望到天上寻找美好社会的愿望”错。
9.D【中公专家解析】《春水》的作者是冰心,而非鲁迅。
10.D【中公专家解析】《红楼梦》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
二.填空题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
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中公教育官方资料,严谨非法盈利行为!中公教育官方网站:中公教师考试网站站:吉林省公职考试交流论坛:。
2014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二
![2014年小学语文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80db303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7b.png)
⼀、语⾔知识及运⽤(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全都正确的⼀组是( ) A.颔联hàn 思忖cǔn 悄声qiāo 物⾩民安fù B.摒弃bìng 咋⾆zé 泠然lěng 倾箱倒箧qiè C.沉浸jìn 跻⾝jī 撰写zhuàn ⼤笔如椽yuán D.宽宥yòu 辆liàng 仓廪lǐn 凭栏骋⽬chěng 2.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句是( ) A.聚沙成塔,集掖成裘,只有锲⽽不舍地学习,才能积累全⾯丰富的知识。
B.乡村风光,甚觉宜⼈,野外景致,殊有情趣,远近树⽊参天,蔚为⼤观。
C.他的散⽂和⼩说富有诗情画意,也不乏扣⼈⼼弦之笔和感⼈肺腑之⾔。
D.在维也纳⾦⾊⼤厅⾥听到带有浓郁⼭野情调的中国民歌,感到别有风味。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 A.书刊要装帧,门⾯要装潢,居室要装修,营造⼀个舒适温馨⽽⼜品味⾼雅的家可以说是⼯薪阶层中许多⼈的梦想。
B.舞台上,弟弟的朗颂声情并茂,姐姐的伴奏锦上添花,母亲⼼中的那丝担忧很快便烟消云散了。
C.2008年1⽉以来,中国居民物价指数CPI出现了明显的涨幅,不少低收⼊家庭倍感通货膨涨的压⼒。
D.在骄阳的曝晒下,牵⽜花堰旗息⿎,美⼈蕉慵倦⽆⼒,矜持的牡丹也耷拉下了⾼贵的头颅,失去了先前的神采。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项是( ) A.中国⾼等教育⽤不到⼗年的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众教育的跨越,但⼤发展过程中,难免会泥沙俱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鱼龙混杂) B.她不属于学院派,⾃然少受那些清规戒律的约束,其创作往往天马⾏空,充满神奇瑰丽的想象。
(⾦科⽟律) C.最近,浙江⼿机上资费全⾯下调,⼴⼤⽤户对此额⼿称庆。
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种潮流。
(弹冠相庆) D.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姚明,⽕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明显削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吉林特岗教师招聘小学语文预测题答案(二)
吉林教师信息考试网:/
一、选择题
1.C 【解析】略。
2.C 【解析】C项中的“戌戊变法”应为“戊戌变法”。
3.C 【解析】略。
4.D 【解析】A.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
使用对象有误。
B.励精图治:振奋精神,谋求治理好国家。
语意与语境不合。
C.不绝如缕:如同只有一根细线连着,几乎要断,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D.粗枝大叶:(1)形容很简略,不细致,不具体;(2)形容作风草率、不认真。
在此句中其意思为第一种解释。
5.A 【解析】略。
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6~9题
6.D 【解析】“诊断”应为“检查”。
7.B 【解析】“功能互补”错,应为“形态和大小互补”。
8.B 【解析】“而xDNA的分解温度是55.6摄氏度”此句不符合文意。
9.B 【解析】“DNA也不例外,这就可用来解释……”错,原文是“也许”的猜测语气。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11~15题
10.C 【解析】略。
11.B 【解析】A、C、D均为被动句。
B项为“寓居在江都,年轻时拜李善为师”。
12.C 【解析】平恕:处事公平,待人宽厚容让。
①表明马怀秦苦学博学,③⑥是关于武则天的。
13.D 【解析】“请托公行”的意思是“请托的事情公开地进行”,而不是以官府名义行私事。
14.【解析】(1)崔贞慎等因为是亲密的故交就去送他,实在是可以责备的,如果认为他们是谋反,我怎么能欺骗上天的神明?
(2)陛下手握生杀大权,想要给他们加个罪名,取决于您的内心就可以了。
(3)如果交付给我去审讯,我怎么敢不遵守陛下的法律呢?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5.【答案要点】(1)渲染阴沉肃杀的气氛;暗示敌人入侵。
(2)威武、勇猛、刚毅。
中公教育官方资料,严谨非法盈利行为!
中公教育官方网站:
吉林省公职考试交流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