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宝湖校区2017届九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宝湖校区九年级(上)
期中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选出唯一符合题意答案的填在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12分)1.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和研制的青蒿素可有效降低疟疾这一传染病的死亡率.从传染病的预防描述分析,对疟疾患者及时治疗属于()A.消灭病原体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控制传染源
2.宁夏枸杞果实含有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多种营养成分,被当地人称为“红宝”,经常食用枸杞可有效地防止哪些疾病()
A.夜盲症和坏血病 B.夜盲症和佝偻病
C.脚气病和夜盲症 D.脚气病和佝偻病
3.“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丽的妈妈一直给她吃钙片,医生却说小丽缺钙,建议给小丽增服()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4.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维生素、水、氨基酸、少量麦芽糖、无机盐、脂肪酸、纤维素.这些物质最可能是从哪里取出的.()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
5.人患感冒时,鼻腔中会有大量“鼻涕”,分泌“鼻涕”的结构是()
A.鼻毛B.鼻黏膜C.气管D.喉
6.通过吸气最终进入人体肺泡的气体主要是()
A.氧气和二氧化碳 B.氧气
C.二氧化碳D.空气
二、识图题(本题每空1分,在[]内填标号,在横线上填相关内容.共6分)7.根据如图的消化系统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首先在口腔被初步消化成.患胆囊炎的病人,医生提醒他少吃油腻的食物,其主要原因是[ ] 分泌的胆汁要经胆囊输送给小肠,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
(2)某人早餐吃了面包、鸡蛋、青菜,喝了豆浆.这些营养成分最终要在[ ]
被消化和吸收.豆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进入[ ] 开始被初步消化,最终的消化产物是.
(3)图中既没有消化功能,又没有吸收功能,只是食物和气体共同经过的器官是.
三、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12分)
8.中考综合素质评价设置“体育与健康”考试,可促进学生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全面发展.下面是与“体育与健康”考试有关的一些问题,请结合相关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
(1)跳绳测试后,有同学发现呼吸加深加快了,此时在他肺部发生的气体交换是肺与外界之间以及之间.经过肺部气体交换备注的变化是.该过程获得的氧气最终到达.
(2)某同学参加完测试,在学校小商店买了一袋饼干吃.饼干中的部分淀粉类物质,首先被唾液中的初步分解,淀粉最终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成.(3)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分析,购买袋装食品重点关注包装袋上等信息.(答出一点即可)
9.请分析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月上旬,我国曾暴发H7N9疫情,造成几百人患病,几十人死亡.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症状是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最严重时导致记性呼吸紧迫,最终呼吸衰竭而
死.目前,已查明本次疫情是由一种名为“H7N9”禽流感病毒变种引起,被发现的被感染者均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接触病死的家禽或家畜.感染者主要是中老年男性.
(1)“H7N9”禽流感病毒是引起该疫情的.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这种病的传染源是传播途径是,中老年男性是主要的.
(3)为了预防这种传染病,学校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同时加强了对食堂、教室和图书室等场所的消毒、通风和清洁.这些做法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分别属于和.
2016-2017学年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宝湖校区九年
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选出唯一符合题意答案的填在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12分)1.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和研制的青蒿素可有效降低疟疾这一传染病的死亡率.从传染病的预防描述分析,对疟疾患者及时治疗属于()A.消灭病原体B.保护易感人群C.切断传播途径D.控制传染源
【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分析】传染病流行需同时具备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源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
【解答】解:“疟疾患者”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传染源,因此“对疟疾患者进行了及时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故选:D.
2.宁夏枸杞果实含有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多种营养成分,被当地人称为“红宝”,经常食用枸杞可有效地防止哪些疾病()
A.夜盲症和坏血病 B.夜盲症和佝偻病
C.脚气病和夜盲症 D.脚气病和佝偻病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解答】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
枸杞中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经常食用枸杞、胡萝卜等植物性食物也可以有助于预防夜盲症.
枸杞含抗坏血酸,可预防坏血病.
故选:A.
3.“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丽的妈妈一直给她吃钙片,医生却说小丽缺钙,建议给小丽增服()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据此答题.
【解答】解:幼年缺钙会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缺钙易得骨质疏松.维生素对人体也有重要的作用,如果缺乏会得相应的缺乏症,如缺维生素D会患骨质疏松、佝偻病等,因为维生素D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即使食物营养中含有钙,但由于身体缺维生素D最终会导致缺钙,使得幼年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患骨质疏松.因此补钙的同时一定要补充维生素D.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4.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维生素、水、氨基酸、少量麦芽糖、无机盐、脂肪酸、纤维素.这些物质最可能是从哪里取出的.()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
【考点】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据此解答.
【解答】解:三大有机营养指的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其中淀粉最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它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在口腔中被分解成麦芽糖,再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其次是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再在小肠中倍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最后被消化的是脂肪,脂肪的消化在小肠内进行,先是胆汁茎脂肪颗粒乳化成脂肪微粒,再被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提取的液体内有氨基酸,说明一定不是在口腔和胃内,因为口腔内不会消化蛋白质,胃内虽然能消化蛋白质,但也是对其进行初步消化,不会将其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只要有氨基酸出现就说明已经在小肠中了,所以有维生素、水、氨基酸、少量麦芽糖、无机盐、脂肪酸、纤维素,这些物质最可能是从从病人的小肠的前半部分中取出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5.人患感冒时,鼻腔中会有大量“鼻涕”,分泌“鼻涕”的结构是()
A.鼻毛B.鼻黏膜C.气管D.喉
【考点】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据此解答.
【解答】解: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对进入肺的气体做一定的处理,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感冒时流鼻涕称急性鼻炎,此时鼻腔粘膜充血肿胀,腺体分泌物增多即形成鼻涕.起初为清水样的,3~5日后渐为脓涕,1~2周后可痊愈.如果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粘膜长期充血肿胀甚至肥厚,即为慢性鼻炎,就会经常流鼻涕了.
故选:B
6.通过吸气最终进入人体肺泡的气体主要是()
A.氧气和二氧化碳 B.氧气
C.二氧化碳D.空气
【考点】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分析】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解答】解: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通过吸气最终进入人体肺泡的气体,空气中的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
通过吸气最终进入人体肺泡的气体主要是空气.
故选:D
二、识图题(本题每空1分,在[]内填标号,在横线上填相关内容.共6分)7.根据如图的消化系统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中的淀粉首先在口腔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患胆囊炎的病人,医生提醒他少吃油腻的食物,其主要原因是[ 5] 肝脏分泌的胆汁要经胆囊输送给小肠,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
(2)某人早餐吃了面包、鸡蛋、青菜,喝了豆浆.这些营养成分最终要在[ 11] 小肠被消化和吸收.豆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进入[ 6] 胃开始被
初步消化,最终的消化产物是氨基酸.
(3)图中既没有消化功能,又没有吸收功能,只是食物和气体共同经过的器官是咽.
【考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分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观图可知:1唾液腺,2口腔,4食道,5肝脏,6胃,8十二指肠,9胰腺,10大肠,11小肠,12盲肠,13阑尾,14肛门,据此解答.
【解答】解:(1)图中[8]这个部位是口腔,这个部位消化液的功能:能分泌唾液,初步消化淀粉.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图中1这个部位是唾液腺,唾液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属于化学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胆汁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胆汁是5肝脏分泌的.胆囊炎的病人,肝脏分泌胆汁少,消化脂肪能力弱.
(2)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大部分物质都是在小肠内消化和吸收的,因此面包、鸡蛋、青菜和豆浆,这些营养物质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和吸收的.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3)咽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咽既属于消化系统也属于呼吸系统,但是咽没有消化功能,也没有吸收功能,只是食物进入的通道.
故答案为:(1)麦芽糖;5肝脏;
(2)11小肠;6胃;氨基酸;
(3)咽.
三、分析说明题(每空1分,共12分)
8.中考综合素质评价设置“体育与健康”考试,可促进学生平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全面发展.下面是与“体育与健康”考试有关的一些问题,请结合相关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
(1)跳绳测试后,有同学发现呼吸加深加快了,此时在他肺部发生的气体交换是肺与外界之间以及肺泡与血液之间.经过肺部气体交换备注的变化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该过程获得的氧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
(2)某同学参加完测试,在学校小商店买了一袋饼干吃.饼干中的部分淀粉类物质,首先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淀粉最终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
(3)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分析,购买袋装食品重点关注包装袋上营养成分、保质期、配料、品名、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或有效期等信息.(答出一点即可)
【考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关注食品安全.【分析】(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肺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2)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这个过程需要消化酶的参与才能完成.
(3)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解答】解:(1)跳绳测试后,有同学发现呼吸加深加快了,此时在他肺部发生的气体交换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
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该过程获得的氧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供细胞利用.
(2)某同学参加完测试,在学校小商店买了一袋饼干吃.饼干中的部分淀粉类物质,唾液淀粉酶能把饼干中的部分淀粉类物质初步分解成麦芽糖,淀粉和麦芽糖最终要在小肠内在胰液和肠液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
(3)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过程中可能改变其性质,所以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营养成分、保质期、配料、品名、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或有效期等,从而加大食品质量的有效监督和检查等措施予以保证.
故答案为:(1)肺泡与血液;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组织细胞;
(2)唾液淀粉酶;葡萄糖;
(4)营养成分、保质期、配料、品名、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或有效期.(答出一点即可)
9.请分析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月上旬,我国曾暴发H7N9疫情,造成几百人患病,几十人死亡.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N9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症状是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最严重时导致记性呼吸紧迫,最终呼吸衰竭而死.目前,已查明本次疫情是由一种名为“H7N9”禽流感病毒变种引起,被发现的被感染者均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接触病死的家禽或家畜.感染者主要是中老年男性.
(1)“H7N9”禽流感病毒是引起该疫情的病原体.
(2)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这种病的传染源是感染者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中老年男性是主要的易感人群.
(3)为了预防这种传染病,学校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同时加强了对食堂、教室和图书室等场所的消毒、通风和清洁.这些做法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分别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
【考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H7N9禽流感可以在禽间流传所以为传染病.而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因此,H7N9禽流感病毒是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体.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而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患H7N9型禽流感的禽类属于传染源.
【解答】解:(1)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引起该疫情的病原体.
(2)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这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感染者,传播途径是空气、飞沫,中老年男性是主要的易感人群.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学校要求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同时加强了对食堂、教室和图书室等场所的消毒、通风和清洁.这些做法在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上分别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
故答案为:(1)病原体;
(2)感染者;空气、飞沫;易感人群;
(3)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2017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