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B超影像学探讨

合集下载

乳腺癌超声诊断论文

乳腺癌超声诊断论文

探讨乳腺癌的超声诊断[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b超诊断乳腺癌的声像图表现以及超声诊断价值。

结果 50例b 超诊断的乳腺癌均经手术后追踪确诊为乳腺癌的45例,误诊5例。

超声发现<1cm有5例(其中误诊2例),双腋下未见淋巴结肿大;1-2cm20例(其中误诊3例),有5例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2cm以上25例均双腋下可探到肿大的淋巴结回声,其中5例同侧锁骨上有淋巴结肿大。

声像图表现边缘不规则、呈蟹足样改变、血流显示、纵横比>1,30例阻力指数>0.7,20例内部回声有微小的钙化,其准确性为90%。

结论乳腺癌的声像图为低回声、边缘不规整、呈蟹足样改变、微小钙化、穿支血流、阻力指数>0.7是乳腺癌最主要的声像图表现。

[关键词] 乳腺癌;超声检查[中图分类号] r737.9[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8-300-01[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ultasound in breast cancers. methods the sonographic appearances and ultrasoic characteristics of breast cancers in 50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 results in the 50 breast cancer detected by ultrasound, 45 cases were confirmed diagnosed after operation, and 5 cases were misdiagnosed. the tumors ≤1 cm were in 5 cases ( of whichthere were 2 cases misdiagnosed), and no lymph nodes at armpit was found. the tumors between 1 cm and 2cm were in 20 cases ( of which there were 3 cases misdiagnosed), and 5 cases were found lymph nodes at armpit on one side. the tumors ≥2 cm were in 25 cases, and echoes of enlarged lymph nodes were detected in all the cases. besides, 5 cases of them were found lymph nodes at clavicle on one side. the irregular and crab-like margin, microcalcification, blood flow, longitudinal-transverse diameter ratio>1, ri>0.7 (30 cases), microcalcification of internal echo (20 cases) were the chief ultrasonic feature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was 90%. conclusionthe chief ultrasnoic features of breast cancers are low echo-level, irregular and crab-like margin, microcalcification, splendid vessels, ri>0.7.[keywords] breast cancer; ultrasonic examination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超声作为乳腺癌最常用的手段受到临床高度重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的关键,回顾性的分析,尤其对<1cm乳腺癌声像图表现是超声探讨的关键。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基础分析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基础分析
超 声 病 理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0 o:0 36 /.s . 07 s 1x 21.
3 】5 2. 5
良性 组 中检 出 3 4个 肿 块 V x 均 ma 平 为 1.4-9 3 c / , I 均 为 0 5 0 8 4 .7 m 秒 R 平 - .74 - 00 ; 性 组 中检 出 6 .6 恶 1个肿 块 V a 平 均 mx 为 1.7±1. 3 m 秒 , I 均 为 0 7 99 12 c / R 平 .3 - 0 。乳 腺 良恶 性 肿 块 二 维 声 像 图 比 4 .4 0 较 , 表 1 见 。 乳 腺 良恶 性 肿 块 血 流 分 级 , 表 2 见 。

键 。其组织 病理学 础 是肿瘤 向周 围 组织呈浸润性生长 , 越靠近肿瘤实体 的毛 刺 肿 瘤 成 分 越 多 , 毛 刺 远 端 往 往 是 肿 瘤 而 与正常乳 腺 组织 混 杂 ; 肿瘤 周 围 高 回 声晕是癌细胞 穿破导 管 向问质浸 润引起 结缔组织反应 、 炎症 渗 出或 组 织 水 肿 及 血 管 新 生 而形 成 的 边 界 模 糊 不 清 的 浸 润 混 合带 。声像 图上所显 示的肿瘤 内微 钙 化
l 5. 1
3 顾 雅 佳 , 康 荣 , 彤 箴 , . 腺 癌 的 x线 周 陈 等 乳
表现及病 理基 础. 中华放 射学 杂 志,0 3, 20
3 4 9—4 3 7: 3 4 .
肿 瘤 后 方 声 衰 减 与肿 瘤 内部 组 织 成 分 有 密切 的相关性 , 癌组织 内问质含量高于 实 质 , 致 声 能 的 吸收 衰 减 。肿 瘤 纵 横 径 比 导
结 果
值 也是 鉴别 良恶性肿瘤 的指标之一 , 其病 理 基 础 是 恶 性 肿 瘤 的 生 长 常 常 脱 离 正 常 组 织平 面 而 导致 前 后 径 增 大 。 本组 资料 中 , 恶性组血流检出明显 高

B超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B超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志, 2 0 1 1 , 2 1 ( 8 ): 4 8 4 .
[ 3 ] 栾 中华 , 李秀娟. 胃腺 癌 伴 非 典 型 类 癌 合 并 间质 瘤 、 胆 管 错 构 瘤
的 临床 病 理 观 察 f J 1 . 实用癌症杂志 , 2 0 1 3 , 2 8 ( 1 ) : 5 8 .
网膜有 无转 移结 节 _ 8 _ 当肿 瘤较 大且无 远处 转移 时 行根 治 性 胃大 部切 除 均可 获 满 意效 果 对 有 肝 转
[ J ] . 江西医药 , 2 0 1 0, 4 5 ( 6 ) : 5 3 6 .
f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5 — 0 9 1

检 测 与诊 断 ・
B超在乳腺肿瘤诊 断中的价值探讨
王 菊云
( 江 西 省 抚州 市第 五 医 院 , 抚州 3 4 4 0 0 0 ) 摘 要 :目的 探 讨 B超 在 乳腺 肿 瘤 疾 病 诊 断 中的 价 值 。 方法 以 2 0 0 9年 1 月一 2 0 1 2年 1月 我 院收 治 的 6 0例 乳腺 肿 瘤 患 者作为研究对象 . 均 采 用 B超 检 查 , 然 后 将 结 果 与 手 术 或病 理 对 照 , 以评 价 B超 诊 断 乳 腺 肿 瘤 中 的作 用 。结 果 6 o例 经 B超 检查诊断为乳腺癌 2 3例 , 良性肿 块 3 7例 。2 3例 乳腺 癌 中 , 经 病 理证 实 为 2 1例 , 误 诊 为 2例 , 误诊率 为 7 . 6 9 %, 确诊率为 9 2 .
参 考 文 献
[ 7 ] Ha b i b u r R e h ma n .C a r c i n o i d s y n d r o me [ J ] . C MA J , 2 0 0 9 , 1 8 0 ( 1 3 ):

超声检查与MR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超声检查与MR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超声检查与MR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许伟志;叶争渡【期刊名称】《医学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4【摘要】目的:探讨两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收集56例乳腺肿块患者分别采用超声与磁共振成像(magnatic resonance imaging ,M RI)进行手术前诊断,并将两种影像学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超声检查:乳腺良性肿瘤和乳腺恶性肿瘤在二维超声声像图方面有明显不同,其中乳腺良性肿瘤的二维超声声像图多以界限清楚,有包膜,形态规则,内部回声较均匀,后方无衰减,而恶性组的二维超声声像图则多以边界欠清楚或不清楚,无包膜,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存在衰减。

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显示其敏感性52.50%、特异性79.27%、准确性70.49%。

M RI检查:乳腺癌多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乳腺内有异常信号的肿块,形状不规则,可表现为分叶状或“毛刺征”。

M RI平扫时,乳腺癌 T1 WI常呈较低的信号,T2 WI一般呈高信号或稍高信号。

增强扫描时病变出现明显的均匀或不均匀的强化。

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M 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显示其敏感性78.26%、特异性97.37%、准确性90.16%。

采用礸2检验对比两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进行比较发现M RI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

结论超声及M RI是目前乳腺检查的主要手段,两者相对而言,M RI诊断乳腺癌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但超声操作方便、可重复检查。

【总页数】3页(P650-652)【作者】许伟志;叶争渡【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浙江台州 317000;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人民医院超声科浙江台州 3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R445.1【相关文献】1.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观察 [J], 吴爱华2.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林琴3.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李越4.探讨超声检查与MR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J], 卢荣波;张晓芳5.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J], 冯玉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病与乳腺癌的比较

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病与乳腺癌的比较

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病与乳腺癌的比较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乳腺病与乳腺癌的影像资料,并分析应用价值。

方法:纳入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7例与乳腺疾病患者52例,均予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诊断准确率。

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显示,两组在回声、肿块形态、边缘、钙化情况与血流信号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且乳腺癌组的诊断准确性为82.98%,较对照组相对更高,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辨别乳腺病与乳腺癌,且对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准确性较高,可推广使用。

标签: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病;乳腺癌;鉴别诊断乳腺疾病是指乳腺小叶内末梢导管出现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或导管内腺泡数量显著增多,所致的一种良性组织增生性病变。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乳腺疾病多伴发于囊性增生,并多发生于乳腺小叶增生的基础上[1]。

近年来有调研结果显示乳腺疾病的发生率显著提升,推断这可能是由于育龄妇女的生活压力较大,且哺乳观念发生变化等原因所致。

乳腺疾病若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便会恶化形成乳腺癌,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如何对乳腺疾病与乳腺癌进行鉴别诊断,以确保治疗工作的准确性,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诊断乳腺病和乳腺癌中的临床价值与特征。

具体内容整理无误后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来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女性乳腺疾病患者99例,按照诊断结果将其划分为乳腺癌组47例与乳腺病组52例,乳腺癌组患者中绝经者28例,未绝经者19例,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48.42±5.10)岁,病变部位:浸润性导管癌24例,导管内癌11例,分叶状肿瘤9例,其他浸润性癌5例。

乳腺病组中,绝经者31例,未绝经者21例,患者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49.13±5.85)岁,病变类型:乳腺纤维瘤2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纤维腺病变16例,其他病变5例。

B超和钼靶X线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B超和钼靶X线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B超和钼靶X线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B超和钼靶X线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

方法选取2010到2016年52例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回顾分析这52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B超、钼靶X线检查以及B超、钼靶X线联合检查,对病理结果和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患者B超、钼靶X线以及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所有患者应用B超诊断符合率为82.7%,钼靶X线诊断符合率为71.2%,B超+钼靶X线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2.3%。

结论存在微小钙化病变使用钼靶X线诊断的准确率最高。

患者若存在血流信号病变,使用B超诊断的准确率更高。

经综合分析,B超+钼靶X线联合检查的准确率最高,因此联合检查能提高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关键词:乳腺癌;B超;钼靶X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的不断严重,人们的生活习惯越来越不健康,近年来,各种癌症肿瘤发病的趋势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乳腺癌的死亡率占女性恶性肿瘤排名中的首位,且越来越往年轻化方向发展,因此国内外对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视。

乳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只能通过专业的体检才能发现,乳腺癌在早期若能发现并提早接受治疗,患者痊愈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如何提高乳腺癌检出率是临床医学研究者研究的重点[1]。

乳腺癌早期的诊断标准是通过病理诊断确诊的,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的应用显著提高了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和诊断水平,常用的影像诊断包括B超和钼靶X线[2],本文主要研究了B超和钼靶X线在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探讨了联合诊断的价值,研究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到2016年52例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手术、组织切片,病理诊断已确诊为乳腺癌。

对所有患者都实行B超和钼靶X线检查。

用回顾性比较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52例患者有1例为男性,51例为女性,平均年龄为(37.9±2.6)岁。

100例I期乳腺癌的分析

100例I期乳腺癌的分析

明确 部 位 , 早 治 疗 . 之 变 成 可 治 愈 的 恶 性 肿 瘤 。要 确 诊 必 须 依 靶摄片未显示 的病变有其独特 的优 势 ;③ 年轻致 密腺体内的病灶 及 使 靠 病 理检 查 , 准确 地 切 除 病 灶 依 靠 术 中 有 准 确 的定 位 。 对 只 有 可 根 据 其 大 小 、 缘 、 边 血 流 判 断 恶 性 征 像 , 指 引 活 检 的 作 用 。 而 这 边 周 并 影像 学 改 变 而 无任 何 临 床 表 现 的 早期 患 者 尤 为 重 要 。利 用 影 像 学 技 术 检查 发现 的腺 体 内微 小 病灶 ,可 根 据 不 同 情 况 采 用 侧 位 及 轴 病灶 , 以提 高 乳腺 癌 的早 期 诊 断 率 。避 免 了 只有 影 像 学 表 现 而 无 临 床 体征 的早 期 乳 腺 癌 的 漏 诊 。
【 关键词 】 诊断 ; ; B超 乳腺癌
d i1.99js . 0 — 9 9 0 00 . 2 o:03 6 /i n1 6 15 . 1 . 0 .s 0 2 45 文章 编 号 :0 6 15 (0 0 一 4 0 0 — 2 10 — 9 9 2 1 )0 — 8 3 0
近 十 几 年 来 . 精 度 B超 、 共 振 、E 高 磁 P T及 立 体 钼 靶 摄 片 空 芯 9例 。其 中 2例伴 边 缘 强 回声 钙 化 斑 。1 c 病 灶 直 径 ≤20m 者 . m< 0 . c 0例 ;2例 病 灶 显 示 为不 均 匀 低 回声 实 性 占位 ; 7 针 穿 刺 活 检 等 影 像 检 查 技 术 的 临 床 应 用 ,为 乳 腺 癌 的 期 诊 断开 乳 腺癌 B超 检 出 9
1 9例 有 包 膜 呈 囊 性 ; 有 后 方声 衰 减 ;3例有 强 回声 光 斑 ; 1 7例 2 6 例

乳腺癌临床诊断中彩超的应用价值探讨

乳腺癌临床诊断中彩超的应用价值探讨

乳腺癌临床诊断中彩超的应用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彩超在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一年以来收治的28例乳腺癌患者做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28例健康女性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情况。

结果:二维超声声像图在乳腺癌的形态、边界、周围组织、内部回声以及钙化等均具有特征性改变;两组患者的s/d、pi以及ri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双手举于头侧,并且将乳房处适当的暴露出来,以乳头为中心,进行直接扫查法放射性扫查,观察病灶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以及钙化等情况并且做好记录。

然后在二维超声图像的基础上做彩色多普勒(cdfi)探测肿瘤内以及周边的血流信号。

1.3观察指标收缩期峰值速度(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收缩期以及舒张期流速比(s/d)、阻力指数(ri)以及搏动指数(pi),检查三次,取平均值。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pss 13.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检测后与标准样品采用t 检验,临床治疗效果采用χ2检验,2 结果2.1观察组中28例乳腺癌患者的二维声像图表现分析在28例乳腺癌患者中,有19例患者形态不规整,占67.86%;有16例患者边界不清晰,占57.14%;有16例内部回声不均匀,占57.14%;后方回声衰弱有15例,占53.57%。

详细如下表1所示:2.2两组患者胸外侧动脉血流参数测量值的比较两组患者的s/d、pi以及ri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所示:3 讨论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到目前为止,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是已经有许多研究资料已经表明[2],乳腺癌的发生与病毒、内源性或者外源性雌激素的长期刺激、营养、遗传以及乳腺非典型增生等都有关系。

在临床中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改变、淋巴结肿大以及乳房皮肤以及轮廓发生改变[3]。

乳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现状与进展

乳腺肿瘤的影像学诊断现状与进展
像 检查 方 法 不 可 比拟 的 。 良性 肿 瘤 表 现 为结 节 状 、 片状 、 串珠 状 、 圆形 、 圆形 等 规 则 形 状 , 般 边 缘 类 一 光整 , 界 清晰 。而恶 性者 常 呈浸 润性 生长 , 成 毛 边 形
乳 腺 良性 肿 瘤 在 红 外 线 影 像 中表 现 为 均 匀 浅 灰 色 阴影 , 体边 界 光 滑 清 晰 , 瘤 血管 围绕 灰 影行 走 ,
外线 透 照 时不 能穿透 而 形成 灰影 。
这 种 检 查 方 法 简便 易 学 , 于 医生 操 作 , 便 图像 直 观 ,成 为 当前 开展 乳腺 疾 病 普 查 的 主要 手 段 , 它
能 够查 出直 径 为 2c 以 内的肿块 。 是这 种 检查方 m 但
收 稿 1 :0 0 0 — 2 修 回 日期 :0 0 0 — 7 9期 2 1- 6 0 ; 21—70
乳 腺 癌 的发 病 率逐 年 上 升 , 一 些 大城 市 已居 女性 在
法目前 国内 尚无 统一 的诊 断 标 准 , 以有一 定 的局 所
限性 。
恶性 肿瘤 之 首 『 目前 主要 的检 查方 法 包 括 近 红 外 1 l 。
线, x线钼钯 , B超 ,T MR ,E C , IP T等 。
推 动肿 块无 血 管 同 步 移 位 现 象 。乳 腺 癌 红 外 线 特
征 :) a血管 的改变 : 入 癌灶 的血管 变 粗 、 深 , 缘 进 变 边
刺状 、 叶状 肿物 , 缘较 模糊 , 度欠 均 匀 。 分 边 密 有 人发 现 小 于 等 于 l m 的 恶 性肿 瘤 多 为 圆形 c
环状钙化 , 大小相仿 , 边缘光滑 , 数量较少 , 散在分 布, 密度 相 对 一致 。一 般 分布 于 腺 体 以外 的钙 化 或 全 部 在 肿块 影 内多 为 良性 钙化 , 既 在肿 块 内又 在 而

超声与其他影像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超声与其他影像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有 可 检 出 HP 6和 1 V1 8两 型 的 荧 光 定 量 P R 法 , C 可
况相 类似 。因此 对 A C US的 去 向应 加 以分 流 , S- 而 HP 感染 对预 测 AS _ V C US的去 向十分 重要 。 3 2 生育 年 龄 的 正 常 妇 女 , 宫 颈 的 HP 感 染 率 . 其 V
晶热 图像 检 查 的 病 例 进 行 回 顾 性 总 结 , 四 种 影 像 学 方 法在 乳 腺 癌 诊 断 中的 价 值 和 优 缺 点 进 行 了 分 析 比较 。 [ 果 ] 1例 均 经 对 结 8
手 术 及 病 理 证 实 , 断符 合 率 分 别 为 : 诊 B超 9 . , 钯 x 线 9 , 红 外 线 8 , 晶热 图像 8 。[ 论 ] 1 B超 不仅 可 以 25 钼 3 近 3 液 1 结 ()
晶热 图像 检查 。均 经 手 术 和病 理 检 查 证 实 。对 四种 检查 方法 的 诊 断 结 果 、 断 符 合 率 和 优 缺 点 进 行 了 诊
导 管癌 3 例 , 纯癌 1 , 癌 1 , 样癌 2例 , 8 单 7例 腺 4例 髓 硬 癌 9例 , 性乳 癌 1 。四种诊 断方 法 的符合 率见 炎 例
关键 词 : 腺癌 ; 断价值 ; 乳 诊 B超 ; 红 外 线 扫 描 ; 近 钼钯 X 线 ; 晶 热 图像 检 查 液 中 图分 类 号 : 7 7 9 文 献 标 识 码 : R 3. A 文 章 编 号 : 0 55 0 ( 0 8 0 — 3 8 0 1 0 — 5 9 2 0 ) 30 2 — 2
有 5 C N 被遗 漏 , 0 I 细胞 学 诊 断 AS US的病 例 中 . C 3 属正 常宫 颈 ,3 为 高 级别 C N, 院 的检 查 情 7 1 I 我

乳腺B超鉴别乳腺癌方面的诊断能力

乳腺B超鉴别乳腺癌方面的诊断能力

黏膜、保持口腔无异味。 4 . 8食管 癌手术创伤 大 ,患者 思想负担 重 ,表 现为焦虑 、恐惧 ,甚 至
绝望 。要通 过 耐心 、真诚 的交 谈 ,消除 患者 的紧 张、 恐惧心理 。尊 重 、理解 、关爱患者 ,从 生活上多 给予 关心与 照顾 ,取得患者及 家属
[ 4 ] 张舂 明, 赵松 高龄食 管 癌贲 门癌外 科治疗 临 床分析 [ J ] . 医药 论坛 杂 志, 2 0 0 7 , 2 8 ( 1 9 ) : 1 1 - 1 2 .
诊 断结 果 为 良性肿 块 的有 3 7 例 ,术 后病 理证 实 为 :乳 腺 纤维腺 瘤 2 6例 ,腺腺 病 4例 ,乳腺 癌 2例 ,乳腺 囊性增 生 5 例 , 良恶性 的诊 断确
诊率 为 9 4 . 6 %,乳腺癌 的 漏诊率 为 5 . 4 %。结论 在 乳腺 肿瘤 良恶性 的 鉴别 诊 断 中,应 用 B超确 诊率 比较 理 想 ,值得在 临床 诊 断乳 腺肿 瘤 的
4 . 5手术前 常规放置 胃肠减压管 ,术后妥 善固定 胃管 。保持有 效的 胃 肠 减压 ,对减轻 吻合 口张力 ,改善吻合 口血运 ,是预 防吻合 口瘘 发生 的关键 。通常术 后5 d 拔 除胃管 ,如果进食 过早 、过量 ,易导致 胃过 度 膨 胀或扭转 。先试饮水 ,6 d 时进少量 米汤 ,从流 质、半流质 、普食 及
【 2 ] 汲 克强 , 赵 善东. 四管法 治疗 食 管癌 切 除术后胸 内 吻合 1 : 3 瘘[ J ] . 中 国胸心外科 临床杂 志, 1 9 9 9 , 6 ( 1 ) : 4 4 - 4 5 .
[ 3 ] 任 国光 , 周 允 中. 胸 外科 手术 并发症 的 预 防与治疗 【 M】 . 北京: 人 民 卫 生 出版社 , 2 0 0 4 .

探讨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探讨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探讨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乳腺癌的意义。

方法选取从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内我院b超室检查确诊的26例乳腺癌患者,观察病变部位,大小,边界,内回声,瘤体侵润情况及cdfi的改变。

结果肿瘤发生在外上象限的21例,发生在其他部位的5例。

肿瘤直径50mm以上者19例,50mm以下者7例。

侵润到筋膜的21例。

腋窝淋巴结可见及肿大的17例。

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一种无损伤,无痛苦,无电力辐射的影像技术。

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治愈乳腺癌的关键。

目前超声,钼钯,mri,红外线等影像学检查方法。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是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

【关键词】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是除了子宫癌外占中-老年妇女恶性肿瘤的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是乳腺导管上皮及末梢导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早期无任何症状,晚期出现肿块处皮肤凹陷,橘皮样改变及乳头凹陷等一些临床症状并转移到肝、肺及骨骼等器官。

因本病早期无任何症状不做b超检查就错过及时的治疗机会。

本文探讨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从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内我院b超室检查确诊的乳腺癌患者26例,年龄42-67岁,平均年龄50岁。

受检者均经其他上级医院有关组织涂片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证实乳腺癌,其中8例患者手术证实。

本组病例患者肿瘤发生在外上象限的21例,发生在其他部位的5例。

肿瘤直径50mm以上者19例,50mm以下者7例。

侵润到膜的21例。

腋窝淋巴结可见及肿大的17例。

其中自无任何症状体检中发现的9例,其他17例患者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质硬,边界不清,不宜移动的肿块,皮肤凹陷及橘皮样改变,乳头凹陷,自可摸到的锁骨淋巴结及腋窝下淋巴结等临床症状。

1.2 检查方法本组病例都用philips—hd6实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者一般采取仰卧位,解开上衣,充分暴露乳房。

如病变靠外侧,不能全部包括时,可以改用侧卧位探测。

不同分化类型乳腺癌B超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形态分析

不同分化类型乳腺癌B超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形态分析
【关键词】 乳腺癌;B超;诊断
Analysis of B -ultrasound im ag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athological m orphological in diferent types
of breast cancer
Shizhen,Luo Xuanhao, Ye Lehui, Gu Shumei
[7] Bian x,Liang Z,Feng A,et a1.HDAC inhibitor suppresses prolifera- tion and invasion of b ̄ast cancer cells thmu ̄ regulation of miR-200c
targeting CRKL[J].Biochem Pharmacol,2017,147:30-37.DOI:10. 1016/j.bcp.2017.1 1.008. [8] Koo T,Cho BJ,Park JM,et a1.MicmRNA-2OOc increases radiosensitivity of human cancer cells with activated EGFR—associated signaling[J].On· cotarget,2017,8(39):65457-65468.DOI: 10.18632/oncotarget.
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34. [2] 杨 阳 ,张运 津 ,崔 苏萍 ,等.miemRNAs在 肾透 明细胞 癌组织 中 的
表达及意义[J].实验与检验 医学 ,2012,30(2):119—121.DOI:10. 3969/i.issn.1674—1 129.2012.02.004. [3] 陈志凯 ,傅松维 ,鲍舟君 ,等.胃癌患者血清 miR-200b和 miR-200C 水平 变化及临床意义 [J].中国生化药 物杂 志,2016,36(5):201— 203。206.DOI:10.3969/j.issn.1005—1678.2016.05.64. [4] Tutar Y.miRNA and cancer;computational and exper imental appma— ehes[J].Curr Pharm Biotechnol,2014,15(5):429. [5] Rocci A,Hofmeister CC,Pichiorri F.The potential of miRNAs as bio- markers for multiple myeloma[J].Expert Rev Mol Diagn,2014, 14(8):947-959.DOI:10.1586/14737159.2014.946906. [6] Zhou X,Men X,Zhao R,et a1.miR-200c inhibits TGF—B—induced-

比较研究MRI、全数字化X线钼靶摄像(FFDM)与乳腺B超鉴别乳腺癌方面的诊断能力

比较研究MRI、全数字化X线钼靶摄像(FFDM)与乳腺B超鉴别乳腺癌方面的诊断能力

比较研究MRI、全数字化X线钼靶摄像(FFDM)与乳腺B超鉴别乳腺癌方面的诊断能力当前MRI、FFDM以及乳腺B超诊断技术是乳腺癌三大主流的诊断手段,并且具有广泛的临床普及度,三者对乳腺癌的诊断各具特点和优势,科学认知这三种诊断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医院对乳腺癌的诊断效率和诊断质量。

标签:乳腺B超;MRI;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钼靶摄像;临床诊断在恶性肿瘤中,乳腺癌较为常见,很多患者被发现时,已经有区域淋巴结发生转移,死亡率高达50%,但是早期乳腺癌的治愈率高达90%以上。

因此及早发现、正确诊断能够为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从而提高生存率。

医学影像诊断是乳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的重要手段,MRI、FFDM以及乳腺B超诊断技术已经成为乳腺癌最重要的影像诊断方法,合理的诊断方式选择对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对乳腺癌的致病因素与病理、MRI、FFDM,乳腺B超诊断技术进行逐一综述。

1乳腺癌的致病因素与病理分析1.1乳腺癌的致病因素女性的初潮年龄、停经年龄、月经周期长短都是引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女性初潮的年龄越早、停经年龄越大,越容易患有乳腺癌。

国内研究显示,女性停经越晚发病率越高,并指出月经周期短、经期长也比较容易引发乳腺癌。

女性结婚年龄、是否结婚、初次妊娠、妊娠次数均与乳腺癌相关。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未婚女性与未妊娠女性患有乳腺癌的危险性高于已婚女性与妊娠女性,并且女性初次妊娠的年龄越小,其患有乳腺癌的几率越小。

产后是否哺乳以及哺乳的年龄也是导致乳腺癌发生的原因。

根据研究报道显示,哺乳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低于不哺乳的女性。

并且流行病调查显示,乳腺癌高发病区的哺乳率低于乳腺癌低发病区。

1.2乳腺癌的病理分析早期乳腺癌,手术中,见肿块直径<2.0厘米,淋巴结无转移,乳腺检查为阳性。

病理诊断为非浸润性管内癌、小叶原位癌、导管原位癌、良性瘤早期病变。

非早期乳腺癌,手术中,见肿块直径<2.0厘米;病理诊断为ⅡA期与Ⅲ期乳腺癌,无论乳腺检查是否触及包块,病理诊断为髓样癌、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炎性反应癌。

彩色B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彩色B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探讨

彩 色 B超 在 乳 腺 癌 诊 断 中的应 用探 讨
杨 芳 ( 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 B 超室 黔东南州 5 5 6 0 0 0 )
摘要 : 目的: 探 讨彩 色 B超在乳腺癌疾病诊 断中的应 用价值。方法 : 回顾性分析 我院 2 0 1 2 年 1 O月~ 2 0 1 3年 6月收治的 5 8例经 术后病理检查证 实的乳腺癌 患者 的超声检查情况。结果 : 乳腺 患者彩 色 B超主要表现 为肿块形 态多不规 则、 边缘模糊 、 内部 呈 不均质低 回声者等。其中 , 5 8例 患者 , 5 2 例做 出明显诊断 , 诊 断准确率为 9 5 . 5 2 %, 与术后证 实的准确率 1 0 0 %比较 , 差异 无统计 学意义( 尸 > 0 . 0 5 ) 。 结论 : 彩 色B超在乳腺 患者诊 断 中具有较 高的准确率 , 且操作 简便 , 价格便 宜, 患者 易接受 , 为 临床 治疗提供 腺 癌 诊 断 价值
中图分 类号 : R 4 4 5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4) 0 2 — 0 1 5 8 — 0 2
乳 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 肿瘤 之一 , 据统计 学数据显示 , 呈不均匀低 回声 者 4 9例 , 占8 4 . 4 8 %; 后方 回声减弱者 3 7例 , 目前 , 乳腺 癌的发病率 占妇女恶性 肿瘤 的第 二位 , 仅 次于宫颈 占 6 3 . 7 9 %; 病灶 内出现微 小钙化 者 2 1 例, 占3 6 . 2 1 %; 肿块 纵 癌 。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保护患者乳房 , 延长患者生命 , 提高 横 E t > l的 3 9例 , 占6 7 . 2 4 %。C D F 1 分析显示 , 肿块 内血流形态 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手段 。而近年来 , 随着医学诊断技术的进 紊乱 , 周边血 流形状 以环形 的棒状 、 条状 为主 , 亦呈辐射状 南 步, 超声诊断在临床疾病诊断及治疗 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 。本研 四周向 中心侵入 , 形成网状血管结构 。按 A d l e r 方法分级 , 0级 究 回顾 性分析 了我 院 2 0 1 2年 1 0月 ~ 2 0 1 3年 6月经术 后临床 1 3 例, 1 级 1 6例 , 2级 4 5例 , 3级 1 8 例。 病理证 实的乳腺癌 患者 5 8例的超声检查情况 , 以探讨彩色超 2 . 2诊断符合率分析 : 5 8 例 患者 ,病灶平均大小 ( 1 2 . 2 9 + - 0 . 4 7 ) 声在乳腺癌 中的诊断价值 。 mm; 其中, 导管原位癌( D C I S ) 3 7例 , D C I S伴微浸润 2 7例 , P a 卜 l临床资料与方法 t 病 3例 。 其 中, 5 2 例 均做 出明显诊断 , 有 4例患者因处于发 1 . 1 临床资料 :选取 我院 2 0 1 2年 1 0月一 2 0 1 3年 6月收治的术 病早期 , 误诊为乳腺纤维腺瘤 , 2例误诊为囊性乳腺炎 , 诊断准 后 经病理证 实的 5 8 例乳腺癌住 院患者 ,年龄为 3 7 ~ 7 0岁 , 平 确率为 8 9 . 6 6 %, 与术后证 实的准确率 1 0 0 %比较 , 差异无统计 均年龄为( 4 8 . 3 7 + - 3 . 4 2 ) 岁, 行乳腺癌根治术 4 7例 , 乳腺癌改 良 学意义( 0 . 0 5 ) 。 根治术后 1 1 例。术后证实患者均为单侧乳房发病 , 其中 , 左侧 3讨 论 乳房 3 8 例, 右侧乳房 2 0 例 。所有患者均无严 重高血压 、 糖 尿 乳腺癌是一种严 重威 胁女性健康及生命安全 的恶性肿瘤 病、 肝 肾功能损害 、 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史 。 之一 , 近年来 , 发病率不断上升。临床 主要采用手术和放化疗 。 1 . 2仪器 : 采用 西 门子公 司生 产 、 型号为 S O N O L I N E G 6 0 S的 研究显示 , 早期 明确诊 断及 治疗 , 对于乳腺患 者的治疗 效果及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 探头频率 为 1 0 MHz 。 生活质量均有重要影 响。 1 . 3检验方法 : 检查 前 , 嘱患者取仰 卧位 , 暴露乳房 , 将 探头与 彩色 B超检 查具有 诊 断准确性 高 、 操 作易 于掌握 、 价格 暴露 的两侧乳房直接接触 , 进行连续多切面反复探查 , 观察病 便 宜 、 痛苦 少等优 点 , 在绝 大 多数疾 病 的诊 断 中均得到 了广 灶 位置 、 大小 、 形态, 以及 内部 回声 、 有无微 钙化及 衰减 等情 泛应用 , 已成 为 了临床 检查 中不可 缺少 的检查手 段l 5 l 。近年 况, 同时观察 患者腋窝有无 肿大淋 巴结 , 并 采用 C D F I 对肿块 来 , 随着超声 技术 的发展 , 彩 色 B超开 始应用 于乳腺 癌患者 周边及 内部 的血流信号进行探查 。 的诊断中 , 且 报道显示 , 其诊断效果 良好 。本研究 回顾性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癌的B超影像学探讨
摘要:目的:评价b超对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在我院检查的60例患者与门诊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b超检测结果,并分析二维声超下乳腺癌肿块的特征。

结果:60例乳腺癌肿块中有3例误诊,1例不能确定;乳腺癌肿块血流检测信号、血流频谱与正常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b超通过二维声像特征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能为乳腺癌肿瘤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探讨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59-02
乳腺疾病是困扰女性的疾病之一,尤其是乳腺癌的发生会严重危害到女性的健康甚至是生命,早期诊断对于乳腺癌的预防和预后均有良好的效果,现针对b超检测乳腺癌的价值进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1 年1月至2012年4月期间入院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患者门诊体检中发现的乳腺病变,其余30例分别以乳腺肿块前来就诊。

抽取门诊年体检的60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参照。

所以样本均为女性,年龄为15~65岁。

乳腺癌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1.2方法:本次实验采用acusonx300彩色超声波诊断仪,探头
频率为6~12mhz。

检查在患者月经结束3~7天内进行,已经绝经的妇女可以随时进行。

检查时患者取仰卧或侧卧位,双手抱头,充分暴露双侧乳腺、腋下等区域,尽量满足仪器检测的预设条件。

探头循以乳头为中心逐渐向外呈发射状扫查,也可在乳腺区做顺时针/逆时针的横切、纵切、斜切等连性扫查。

详细记录乳腺各层次组织结构的内部回声、局部肿块的位置、大小、边界、后方回声等,并观察两侧腋窝淋巴结的状况与乳腺内部血流状态。

一旦发现可以病灶需要在两个以上的垂直且面上予以确认。

1.3血流划分标准:alder半定量血流分级法。

0级,无血流;ⅰ级,血流呈点状或短棒状者归;ⅱ级,一个断面上存在长度小于病灶直径1/2的1条至2条血管;ⅲ级,一个断面出现3条以上血管或弥漫性网状血流的存在。

1.4乳腺癌分期标准。

ⅰ期:原发肿瘤小于2cm淋巴结无转移;ⅱ期:原发肿瘤大于2cm有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活动;ⅲ期:原发肿瘤大于5cm并出现腋淋巴结转移,淋巴结固定;ⅳ期:原发肿瘤期大小不定,淋巴结出现锁骨上或锁骨下远处转移。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乳腺癌检出结果:60例患者检测出乳腺癌56例,其中包括ⅰ期:乳腺癌19例,2例导管内癌,16例小叶原位癌;ⅱ期乳腺癌27例5例乳头状癌症,9例小管癌,13例腺癌;ⅲ期乳腺癌8
例4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髓样癌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3例乳头湿疹样癌;2例ⅳ期髓样癌。

检测准确率为93.3%,误诊3例,1例不能确定。

检出肿块最大为6cm×6cm×3cm,最小为0.7cm×0.8cm ×0.6cm。

2.2彩色多普勒声像特征:在6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4例患者(6.7%)肿块呈规则的椭圆形,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因此难以判断。

75.3%的肿块形态为分叶状、毛刺状等不规则形态,12.1%的患者边界欠清晰,86.2%的肿块边界模糊。

在检测出的59例乳腺癌患者中,3%出现混合性回声,97%为实质性回声,81%的肿块回声不均匀,16%回声分布均匀。

71%的肿块后方声音衰减,19%的肿块侧方方有声影。

17%的乳腺肿块可见簇样斑点,所有肿块均无包膜。

检测的60名健康者中5%的患者出现乳腺肿块,呈圆形/椭圆形并有包膜,二维声像图显示边界规则易于区分,内部回声低质均匀。

2.3血流检出状况:在检出的56例乳腺癌中有89%的乳腺肿块内部、周边出现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8%的患者仅出现星点状的血流信号,其余3%未检测出血流信号。

参照组的60名健康者中有95%未检测出明显的血流信号,5%出现星点状血流信号,经病理学检验证实为乳腺增生。

分析比较两组样本血流检出状况得知,乳腺癌血流信号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健康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2.4血流信号的分布状况:在本次的120例样本中,60例健康者的乳腺血流信号介于0~ⅰ级之间,仅有8.3%的患者为ⅰ级。

乳腺癌患者肿块内部血流信号为ⅱ~ⅲ级,且87%的患者为ⅱ+ⅲ级。

两组相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2.5血流频谱测定:6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54例出现收缩期血流时间缩短,收缩峰值前移的状况,整个频谱呈匕首状。

5例患者的血流速度曲线出现大幅度降低,甚至超过舒张期的1/2以上,其中1例患者直接降至基线水平。

与健康者相比乳腺癌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明显要高,阻力指数也较健康者高,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3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女性乳房健康,在临床检测中b超以其无危害、无疼痛的优势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在临床预防、控制乳腺疾病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位置。

3.1b超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二维声超高频检测适合于任何年龄段的患者并且对于女性乳房无任何创伤,操作简便,同时可反复进行。

b超能够清楚的显示出病变位置、形态以及内部结构、周围组织的侵袭情况,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在二维声超下恶性肿块的形态不规则,大多呈锯齿样、伪足样。

肿块边界模糊不清,与周围组织并无明显的分界。

通常恶性肿块会逐步向周围的皮肤、组织浸润,并呈现出前后径大于左右径、上下径。

肿瘤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声影衰减,少数后方回声增强。

彩色多普勒检测肿块血流发现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极为丰富,本次检测的60例乳腺癌患者中89%的肿块出现了极强的血流信号,在部分患者的病侧乳腺腋
窝、脖颈等部位进行扫描,发现局部淋巴结肿大。

3.2二维声超诊断乳腺癌的局限性:由于恶性肿瘤的b超声像并无确切的诊断标准,很多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极为相似,因此临床多普勒彩超难以给予准确的判断。

在本次诊断中有4例患者乳腺癌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晰,其中3例(5%)内部回声均匀,未检出明显的血流信号,最终造成误诊,另外一例内部回声均匀,并检测出星点状的血流信号,难以确定肿块的凉恶性。

在血流频谱检测中,部分患者乳腺周围的滋养血流会导致多普勒分析大不相同,难以区分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通过本次实验可知,b超能为乳腺癌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值得临床的大力推广。

但因其还存在诊断的局限性,还不能将b超检测结果单独的作为诊断凭证,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病理学的检验。

参考文献
[1]徐秋华,陆林国.浅表器官超声诊断图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31~139
[2]曹久峰.血流速度测定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5,5:3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