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模板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1).doc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1).doc](https://img.taocdn.com/s3/m/e65ce9cb7c1cfad6195fa7f7.png)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本大题6小题,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俯瞰.(kān)蹩.进(biē)踉跄.(qiàng)垂涎.欲滴(xián)B.倏.地(shōu)迷惘.(wǎng)凫.水(fú)自惭形秽.(huì)C.咀嚼.(jué)采撷.(xié)氤氲..(yīn yūn)蓦.然回首(mò)D.晌.午(xiǎng)蟠.龙(pān)褶.皱(zhě)怏.怏不乐(yāng)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桥墩文身以手抚膺悠哉游哉B.凝噎歆享舞榭歌台鸿燕传书C.惦量剽悍山青水秀羽扇纶巾D.潦倒筵席无耻烂言良辰美景3.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过脸,对众人说:“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
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
”B.《兵车行》《三吏》《三别》等,是杜甫著名的叙事诗,也是最具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作品。
C.亨利·戴维·梭罗,美国作家、哲学家,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的作者,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是他的另一篇佳作。
D.目睹国破家亡的李清照,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里,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可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交易厅内全没有股市风云变化莫测、全神贯注、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B.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C.人生的海上变幻莫测,有时风平浪静,有时却波浪翻天,我们只有勇敢地披荆斩棘....,才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新航道”!D.网吧固然会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产生影响,但山西方山县干脆取缔全部网吧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依法办网才是中国网吧的唯一出路。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年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年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edf07658fafab068dc020e.png)
2015年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2015-2016学年度)(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与语言表达(共6小题,20分)1.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 ①时代的发展异常迅猛,我们要做有志而勤奋的新一代少年,就必须做驾驭..时间的主人。
②古人在生产和战争中总结出了驾驭..车马的多种方法,把它归纳为“十八式”。
B. ①要想遏制..“诈弹”事件频繁发生,就必须强化法律的严肃性与威慑力。
②法院应当化被动为主动,及时公布权威信息,遏制..网络谣言漫延。
C.①在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上,东城职校同其它职校明显不一样,他们就分道扬镰....,各显特色。
②两位曾经朝夕相处的好朋友终因志趣不同而分道扬镳....,令人唏嘘感慨。
D.①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解释“海市蜃楼”、“沙漠魔鬼”这些光怪陆离....的自然现象。
②要想不受光怪陆离....的现代都市生活的诱惑,就必须培养自己高雅的情趣。
1.答案及解析:A(驾驭:①驱使牲口拉车前进;②控制,支配。
遏制:制止。
阻止。
分道扬镳,分开道路,驱马前进。
指志趣不同,各走各的路。
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变化多端的样子。
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现象奇特,中性词(不能用来形容人),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2.为下列长单句提炼主干,正确的一项是(3分)饱含原始宗教、哲学、文学的悠悠岁月的滋养下,中国的诸子百家从组织的有序性、参与的严整性、活动的集中性、内外的可辨识性、不同时空的统一性这五个方面站立起来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主张和思维习惯。
A.原始宗教、哲学、文学的滋养,诸子百家站立起来。
B.诸子百家站立起来宣告了主张和习惯。
C.中国的诸子百家站立起来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主张。
D.诸子百家从这五个方面站立起来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的主张和思维习惯。
2.答案:B知识归纳:句子的成分和主干一、句子成分:单句的主干一般是指单句的主语中心句、谓语中心句和宾语中心句,单句包括主谓宾定状补六个成分。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1c7e668762caaedc33d470.png)
2012-2013学年度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选择题。
(共38分。
14题对一项2分,对两项5分;其余各题每题3分)1 2 3 4 5 6 7 8 11 13 14 15B BC A A A CD C B A D C一、语言基础。
(12分,每题3分)1.B (A选项,歆享应为“xīn”;C选项,处方应为“chǔ”,监生应为“jiàn”,笑靥应为“yè”;D选项,驯熟应为“xùn”,蹙痕应为“cù”)2.B (A不合语境。
“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是主要的,缺点是次要的,语义表达刚好相反。
B见贤思齐: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看齐。
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C望文生义。
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式,在该句中使用不恰当。
D 不合语境。
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法纪严明,严格执行。
)3.C (A不合逻辑,“好坏”是两面,“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用得是地方”是一面,两面对一面,不当,可在“用了”和“是地方”前加上“是否”;B“完成了学说的确立”搭配不当,可改为“确立了唯物史观,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D句式杂糅,应将“大多是以高一年级的师生为主”改为“大多是高一年级的师生”或“以高一年级的师生为主”)4.A (解题思路:从横线前的“探索精神”联系②选项中的“这种探索精神”来照应,选项中没有以②开头的选项,那么,可以退而求其次,从A、C中选择选项。
在这两个选项中①⑤在一起,可以不用思考,只需思考③的位置。
③中有“因此”和“这种……秩序”,显然放在句末更恰当。
)二、文言文阅读与默写。
(25分)(一)文言文阅读。
(19分)5.A (3分)(淹:滞留。
)6.A (3分)(A.均表承接关系(或均看作表修饰关系亦可),连词。
B.在,介词;因为,连词。
C.与“坐”组成“所”字结构,助词;与“为”连用,表被动,介词。
广东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不全
![广东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不全](https://img.taocdn.com/s3/m/400c255fb0717fd5370cdcf5.png)
注:本试卷共8 页,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完成1-3 题。
文艺精选与市场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盼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选,拥有不朽的魅力。
“文章千古事”正是这类看法的表达。
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和市场竞争顶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精选呢?这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艺术作品只有遇到受众的喜爱,拥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烈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选,这是不问可知的道理,但是把精选与市场反响完整对应起来,必定是有问题的。
市场有“一时”和“长远”之差别。
我认为,精选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要有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从而也拥有了市场价值的潜质。
既然是文艺精选,就不可以不过拥有当下的市场,而必定是也要拥有将来的市场。
只有当下的市场而没有将来的市场,是不可以能成为文艺精选的。
到今日成为交口夸赞的文艺精选的,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都拥有当时的市场,且拥有此后很多年月的市场。
精选必然是拥有能穿越时空其实不停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拥有穿越时空而又不停增值的艺术魅力呢?我看最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文艺精选不论何种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经过必定的符号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则是共同的。
真善美作为不一样时代、不一样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共同的。
诗词、小说、戏曲、绘画、音乐、雕塑以致于电影电视中的精选,可以真切遇到最宽泛的喜爱的,无不拥有真善美的普世价值。
如屈原《离骚》、绘画《最后的晚饭》、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不胜列举。
文艺精选,不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怀的,也不论是文学的还是其余门类的,都要显现出与人们的感情亲近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品魅力。
关于作品情节的投入,第一是基于对人物性格的认可。
叙事性文艺精选中主要人物都是可以惹起人们的深切怜悯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这样。
此刻的电视剧更为突出。
由于主要人物的性格丰富而与人们感情亲近相关,才能惹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也才能令人们关注情节的发展;假如只有故事,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感情亲近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极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可以成为精选的重要原由。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53e6bee770bf78a6529542a.png)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阶段考试语文科试卷注: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精品与市场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具有不朽的魅力。
“文章千古事”正是这种观念的表达。
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和市场竞争中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精品呢?这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艺术作品只有受到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
市场有“一时”和“长久”之区别。
我认为,精品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要有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从而也具有了市场价值的潜质。
既然是文艺精品,就不能只是拥有当下的市场,而一定是也要拥有未来的市场。
只有当下的市场而没有未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成为文艺精品的。
到今天成为脍炙人口的文艺精品的,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都拥有当时的市场,且拥有此后许多年代的市场。
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呢?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文艺精品无论何种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则是共同的。
真善美作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共同的。
诗词、小说、戏曲、绘画、音乐、雕塑以至于电影电视中的精品,能够真正受到最广泛的喜爱的,无不具有真善美的普世价值。
如屈原《离骚》、绘画《最后的晚餐》、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不胜枚举。
文艺精品,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文学的还是其他门类的,都要显现出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
对于作品情节的投入,首先是基于对人物性格的认同。
叙事性文艺精品中主要人物都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如此。
现在的电视剧更为突出。
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15f22c42cc58bd63186bd32.png)
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脉脉..mō长歌当.dānɡ哭殒.yǔn身不恤B.翁翁..wěnɡ摧山坼.chì地言简意赅.ɡāiC.冠冕.miǎn 毛骨悚.sǒnɡ然繁冗拖沓.tàD.赁.lìnɡ屋残羹冷炙.zhì燧.suì木取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百折不挠洋洋洒洒民不聊生B.穷形尽相桀骜不逊字斟句酌C.豁然开朗礼上往来惊心动魄D.汨汨滔滔痛快淋漓人云亦云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们的船开向哪里?是回到往古还是驶向未来?是坠入地府还是飞速上仙界?B.要在城西兴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C.据说,杜鹃的啼声,是在说“不如归去”。
D.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
”一个“紧”字,境界全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石头本无情,但善于审美的人。
可以通过欣赏石头,发现它的美,并由此而滋生出各种各样美好的情思,给生活几许诗情画意。
②伟大的思想对有思想的心灵有意义,而伟大的行动却能造福所有人类。
③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
A.涂抹只排列B.涂抹是罗列C.平添只罗列D.平添是排列5.选出用在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我们只把过去的一些文件逐字逐句照抄一通,那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更谈不到正确地解决什么问题。
那样,我们口头上大讲拥护毛泽东思想,实际上只能是违反毛泽东思想。
A.如果就因为也B.尽管也如果就C.如果就即使也D.虽然也即使就6.下列句子,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法律是神圣的,但一遇到金钱,在某些人眼里,法律就化为乌有....。
B.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不讲公共道德的现象。
C.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理论,使“学科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成为学校教育新的金科玉律....。
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ea0a674312b3169a451a4a7.png)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儒家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为政在人”,“人”即治于人的“人民”和治人的“人才”;为政在人的核心是服务人民的人才与人民的需求要和谐促进。
②为政之首在选人,儒家推重“尚贤使能”,打破亲亲关系。
孟子认为,选用贤才时,应当允许关系疏远的人越过关系亲近的人。
荀子也宣称:王公贵族的子孙,如果没有德才,那就只能沦为平民百姓。
相反,平民百姓的子孙,如果德才兼备,就应当把他选拔到政府去担任官职;推举贤能只应遵循一条标准,即使他是一位有德才的人,既不能因他是自己的仇人而不推举,更不能因他是自己的亲属而降低条件。
③其次在管人。
儒家认为礼治德教是最根本的。
孔子说,平时对老百姓不进行教育,而到他犯了法时就杀他,这叫做暴虐。
推论下去,人才也需要时时接受教育,而不能单靠法的威严来慑服他们。
礼治德教是建立在人们内心自觉的基础之上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自觉性,而每一个人也很难时时事事处处都做到自觉。
尤其是掌握了国家权力的人才们,稳定而持久的自觉性更难得到保证。
因此,为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而带有强制性的法治刑罚,也是不可缺少的。
④儒家强调“为政在人”不是说不要“法”,是说在“法”与“人”二者中,“人”的因素更为重要。
荀子指出,不用道德教育,只依靠刑罚,法律条令再详细周密,也是防不胜防的。
相反,如只用道德教育而不用刑罚,那么丑恶就得不到应有的惩治,这也是不行的。
荀子认为:法是不能独立起作用的,而依法所推衍出来的各种政策条令也不可能自动地产生。
只有有了好的执行者,法令和律条才能发挥其作用,否则就没有任何作用。
法是治理国家的基础,而有德有才的人则是法的本原。
法是需要人去执行的,特别是需要人按照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去施行的。
所以,儒家主张人法并重,重在择人执法的思想,很有积极意义。
关于礼与法之间的关系,荀子认为礼是立法的依据和基本原则,因而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a4772dfab069dc512201a4.png)
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7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 弃甲曳兵而走或五十步而后止B . 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C . 斧斤以时入山林申之以孝悌之义D . 察邻国之政斯天下之民至焉二、文言文阅读 (共5题;共16分)2. (5分) (2019高一下·慈溪期中)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以少而言之一日而废一事一月则可知也一岁则事之积者不可胜数也故欲事之无繁则必劳于始而逸于终晨兴而晏罢。
(苏轼《决壅弊》)3. (5分) (2017高一上·伊宁月考) 翻译下列句子。
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4. (2分) (2017高二下·北京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B . 强者必说于言C . 君子生非异也D .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5. (2分) (2019高二上·襄汾月考)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 .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B . 访风景于崇阿此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C .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 .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诏书特下,拜臣郎中6. (2分) (2017高二下·天水月考) 下列有关课内散文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 《庖丁解牛》一文中两处运用对比,一是用对比写庖丁解牛经历的三个阶段的技术提高过程,阶段明显,比较鲜明;二是用对比写庖丁与良庖、族庖用刀的情况,技术对比,高下分明。
B . 《项羽之死》一文中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他的性格,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所拥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广东省汕头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1
![广东省汕头市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c2c2644d27284b73f342501e.png)
注: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精品与市场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具有不朽的魅力。
“文章千古事”正是这种观念的表达。
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和市场竞争中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精品呢?这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艺术作品只有受到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
市场有“一时”和“长久”之区别。
我认为,精品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要有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从而也具有了市场价值的潜质。
既然是文艺精品,就不能只是拥有当下的市场,而一定是也要拥有未来的市场。
只有当下的市场而没有未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成为文艺精品的。
到今天成为脍炙人口的文艺精品的,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都拥有当时的市场,且拥有此后许多年代的市场。
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呢?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文艺精品无论何种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则是共同的。
真善美作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共同的。
诗词、小说、戏曲、绘画、音乐、雕塑以至于电影电视中的精品,能够真正受到最广泛的喜爱的,无不具有真善美的普世价值。
如屈原《离骚》、绘画《最后的晚餐》、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不胜枚举。
文艺精品,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文学的还是其他门类的,都要显现出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
对于作品情节的投入,首先是基于对人物性格的认同。
叙事性文艺精品中主要人物都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如此。
现在的电视剧更为突出。
因为主要人物的性格丰富而与人们情感密切相关,才能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也才能使人们关注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有故事,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
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cc1698a417866fb94a8ecb.png)
金山中学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试卷语文学科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6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4分)中国古代木结构的抗震智慧①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
②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弥至最小程度。
当今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③中华民族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
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若仅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算起,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
④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
历史上,很多带斗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拱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
⑤此外,传统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榫卯技术,成为抗震的又一个关键。
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
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___ _ 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______ 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⑥山西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杰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
这座木塔是当今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竣工于1056年,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上。
木塔建成200多年即遭受大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岿然不动;在此后的近千年中,木塔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整座木塔表现出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的高度和谐。
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有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b0f528227916888486d79e.png)
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前的中国文学有两种不同的发展指向,一是横向地借鉴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一是纵向地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学。
作为繁荣文学的手段,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或强调横向借鉴,或注重纵向继承,或兼而有之,都是必要的。
因为没有借鉴和继承,文学就无法发展。
如果把借鉴或继承视为目的、视为文学的发展方向,那就错了。
因为它不仅无补于文学的发展,而会将文学引入歧途。
中国文学进入新时期以来,在横向借鉴上取得了一些成效,诸如: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技巧与手法,使我国文学传统表现手法有了很大的突破,为新内容的表现开拓了新的领域;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中,借鉴了某些有益的东西。
但是,要看到,由于某些人误将手段当目的,因而在横向借鉴中出现了一些错误倾向。
诸如:一味强调文学创作上的“表现自我”,鄙薄文学的社会功用性,耻于谈作家的使命感、责任感;一味强调时代精神的“淡化”,鼓吹文学“面向自我,背对现实”,与现实生活“保持距离”;用现代主义文学模式来度量社会主义的文学,认为文学的崇高感和英雄主义已不复存在。
这种试图以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取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趋向,决不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本质和方向。
新时期文学在纵向继承上,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具体表现为:“建立社会主义的乡土文学”主张的提出和一大批乡土文学作品的出现;通俗文学的兴起;文学“寻根”问题的提出及“寻根”文学作品的出现。
总之,文学的纵向继承,使文学的视野扩大到了文学历史的深层结构里去,使文学在反映现实生活时有了更充分的历史纵深感。
但也应看到它带来的消极因素。
诸如:在文学传统中流连忘返,不愿回到现实生活中来;醉心于已与时代不符的风俗民情的描绘,沉溺于封建伦理道德的宣扬,致使作品格调不高,缺乏时代气息。
实践证明,靠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或靠继承中国传统文学来发展中国文学,都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都不能代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本质和方向。
广东省五校联考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五校联考2015-2016学年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1b1031cfc789eb172dc832.png)
2015-2016学年广东省五校联考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①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
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②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
除了神祇(shén qí泛指神)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
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③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
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
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汕头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阶段考试语文科试卷注:本试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艺精品与市场古往今来,每个艺术家都渴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精品,具有不朽的魅力。
“文章千古事”正是这种观念的表达。
而在大众传媒时代和市场竞争中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认定精品呢?这是个值得追问的问题。
艺术作品只有受到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然而把精品与市场反应完全对应起来,肯定是有问题的。
市场有“一时”和“长久”之区别。
我认为,精品是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的,要有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从而也具有了市场价值的潜质。
既然是文艺精品,就不能只是拥有当下的市场,而一定是也要拥有未来的市场。
只有当下的市场而没有未来的市场,是不可能成为文艺精品的。
到今天成为脍炙人口的文艺精品的,如《红楼梦》、《哈姆雷特》等,都拥有当时的市场,且拥有此后许多年代的市场。
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具有穿越时空而又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呢?我看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文艺精品无论何种艺术门类或艺术体裁,通过一定的符号载体来表现人们的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则是共同的。
真善美作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价值追求是共同的。
诗词、小说、戏曲、绘画、音乐、雕塑以至于电影电视中的精品,能够真正受到最广泛的喜爱的,无不具有真善美的普世价值。
如屈原《离骚》、绘画《最后的晚餐》、音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不胜枚举。
文艺精品,无论是叙事的还是抒情的,也无论是文学的还是其他门类的,都要显现出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
对于作品情节的投入,首先是基于对人物性格的认同。
叙事性文艺精品中主要人物都是能够引起人们的深切同情的,并且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如《红与黑》中的于连就是如此。
现在的电视剧更为突出。
因为主要人物的性格丰富而与人们情感密切相关,才能引起我们的充分关注,也才能使人们关注情节的发展;如果只有故事,没有丰富的、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人们很少甚至不会对它的情节发展有什么兴趣,这也是某些叙事类作品不能成为精品的重要原因。
非叙事性的作品,没有人物和情节,但却是应该体现出作者的境界和人格魅力的,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绘画《江山如此多娇》等。
文艺精品还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
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艺术语言,即便是同一门类的艺术家,只要他是成熟的、有成就的艺术家,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艺术语言。
同是诗人,郭小川和贺敬之的艺术语言不尽相同;同是画家,吴冠中和林风眠的艺术语言是不同的;同样是电视剧导演,李少红和高希希的艺术语言也颇有不同。
人云亦云的模式化作品,不可能成为精品。
具有艺术个性的作品,都有真正的艺术生命,也才能有市场,既有当下的市场,也有未来的市场。
当代小说中,周梅森《国殇》、路遥《人生》等,可称为精品,都是以其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为其重要标志的。
在对当前文艺创作的分析中,注重文艺精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
而依我的浅见,精品与人民的息息相关,也许和依凭于市场还不完全是一回事,或者说并不是志在市场才能出现精品,而是真正的精品拥有市场。
1.下列关于“文艺精品”的表述,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艺精品是每个艺术家都渴望得到的,而且是需要艺术家们耗尽毕生精力去创作、去追求的艺术作品。
B.文艺精品是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的小说、绘画等的艺术作品。
C.文艺精品是能够经得起时间检验,具有能穿越时空而愈增其审美价值并具有市场价值潜质的艺术作品。
D.文艺精品是指那些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当下市场有卖点而过了若干年代后仍有市场卖点的艺术作品。
2.下列各项,不属于“艺术精品”的构成因素的一项是()(3分)A.作品要具有通过美好的艺术语言叙述的情节,既能让人读后情感上受到触动,又能把握到丰富的人物性格。
B.作品要具有与人们的情感密切相关的人物性格或人格魅力,不管是叙事性作品还是非叙事性作品。
C.作品要蕴含着真善美的普世价值,因为真善美是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的共同的价值追求。
D.作品应具有独特个性的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不同门类艺术语言不同,同一门类不同艺术家亦不同。
3.根据原文作者的观点,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到今天仍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这至少证明了精品必定是具有能穿越时空并不断增值的艺术魅力的。
B.分析当前的文艺作品是不是精品,市场化因素和人民性因素是我们关注的两条重要标准。
C.一个作品只要具备真善美普世精神、密切联系人的情感、独特的艺术语言这三个因素,就能成为一个艺术精品。
D.在大众传媒时代,只有受众喜爱,具有接受上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号召力,才能成为精品。
可见,注重文艺作品的市场化因素无可厚非。
二、古诗文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30分)(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14分)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节选自《游褒禅山记》)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有穴窈.然窈:幽深 B.夫夷.以近夷:平坦C.无物以相.之相:帮助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差错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常在于险远..A.有泉侧.出 B.其进.愈难C.火尚足以明.也 D.问其深.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既有一般的游记的特点,细致描绘了褒禅山的景物,又有议论文的特点,记游的内容和说理部分紧密结合,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形成别具一格的写作特色。
B.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的观点,另外也涉及“深思而慎取”的观点,因此,文章的选材、详略都紧扣这两个观点。
C.作者用对比和层层深入的方法说理,所阐述的道理具有普遍意义。
D.本文语言精当。
记游部分,除为说理之外,没有多余的文字;议论部分,说理充分而有节制,没有无用的笔墨。
7.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乙)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6分)晏平仲婴者,莱①之夷维②人也。
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
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③贤,在缧绁中。
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
久之,越石父请绝。
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
吾闻君子诎④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
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
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抑损。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节)【注】①莱:古国名。
②夷维:莱国城邑。
③越石父:春秋时晋国人,有贤名。
时因冻饿为人奴。
④诎:同“屈”。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食不重.肉重:分量大B.摄.衣冠谢曰摄:整理C.而信.于知己者信:通“伸”,伸展D.身相.齐国相:担任相职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B.遭之.涂然子之.意自以为足C.知己而.无礼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D.其.后夫自抑损至其.谏说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言晏子节俭力行,严于律己;“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言其以道为准绳,谨慎行事。
B.晏子以左骖赎回越石父,越石父不予道谢,晏子却依然虚怀若谷,礼贤下士,可见他不仅识才,而且发自内心地爱才。
C.本文写晏子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窥见晏子和自己丈夫的情况,通过晏子和车夫的行动与态度的对比,更好地衬托出晏子的谦恭性格。
D.“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一句以自卑口气,饱含对晏子的仰慕之情,亦含有体会世事辛酸、渴望识人之贤人而不可得的无限悲痛。
11. 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7分)⑴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
(3分)⑵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13题。
(7分)杏帘在望林黛玉(曹雪芹)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注:这是《红楼梦》中元妃省亲时,林黛玉替贾宝玉为大观园中“杏帘在望”一处景点所作的诗,元妃认为是宝玉所作四首中最好的。
12.颔联在写景上运用了哪种手法?请联系学过的诗词简要分析。
(4分)13.尾联采用了哪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三)名篇名句默写。
(每空1分,共8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8分)⑴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