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92449_旧闻不“旧”妙挖赋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这特殊时刻,重新审视抗战历史、弘扬抗战精神,意义重大而又深远。
担当“社会记录者”的新闻媒体纷纷以此为专题,不遗余力地宣传抗战精神和回顾抗战岁月。
十堰晚报从7月29日起同时推出“寻访十堰抗战老兵”和“打捞十堰抗战记忆”两大系列报道,声势浩大,引人注目。
怎样把“旧”闻写出“新”意来呢?
事实上,这组系列报道的打捞和挖整,起步很早。
2015年年初,《十堰晚报》总编辑胡庆东召集精干采编力量,组成专班,数次开会,反复策划“打捞抗战记忆”系列专题。
注定这是一个不平凡的过程。
搜集资料过程中,十堰市委统战部常务
副部长明正慧带领《十堰晚报》采编专班成员深入武当山特区挖掘史料;十堰市档案局现行文件中心主任胡晶展示了大量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分校珍贵图片;武当山特区藏道堂武当文化民俗馆馆长郑光春提供大量珍贵的文史资料……尤其是十堰市委党史办副主任桂柏松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不仅一起策划文章篇目,提供大量史料和线索,还帮助审改文章,深钻细研,逐字逐句推敲、研究,付出了极大的辛劳。
以后的数月间,《十堰晚报》的采编专班在先后走访了广州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老河口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旧址、十堰市委统战部、十堰市委党史办、十堰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十堰市档案馆、十堰市文物局、十堰市
博物馆、丹江口市委宣传部、丹江口市政协、武当博物馆、郧阳革命烈士陵园等单位和部门后,6月下旬,一份拟刊发30多篇“抗战记忆”的详细方案,分别交给有关专家学者审议。
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杨立志教授指出:“从篇目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值得期待。
”;十堰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温明看后说:“很好。
文案基调似应理性平和犀利,突出抗战的残酷性和日本鬼子的野蛮丧失人性。
不能戏剧化抗日过程,那是真刀真枪保家卫国的战斗。
”;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张全晓博士说:“值此抗战胜利日来临之际,搞这样一个系列专题,很好很及时!如果能多搜集到一点关于我党敌
旧闻不
“旧”妙挖赋新——
—以《十堰晚报》“打捞十堰抗战记忆”系列为例◎朱
江
[摘要]通过对过去地方新闻的汇总,采用这种集束式的报道,原先意义上的“故纸堆”获得了新的强大生命力,成了当下的“活”新闻;不仅发挥了宣传、教育作用,还产生了最佳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旧闻赋新
生命力
All Rights Reserved.
后抗战的史料,会更好!”;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副教授孟宪杰提出的意见是:“武当山抗战碑刻这个部分,武当山史志机构曾做过专门调查和论证,可参考八九十年代的丹江口文史资料。
别的没发现什么问题,已经很全面了。
”;十堰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刘志军说:“资料很丰富,特别是文中提到的实物,很多都是十堰市珍贵的历史文物,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采写过程中,采编专班通过对地方文史资料的归类整理或有机联系,与当下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有效的创作手段。
在刊发的《郝梦龄:血洒抗战疆场的首位军长》一文中指出,郝梦龄是抗战初期牺牲在抗日疆场上的第一位军长。
1937年忻口会战打响后,郝梦龄率领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他和6000名官兵与阵地共存亡,用鲜血和生命写下气壮山河的不朽篇章。
毛泽东高度评价他抗日殉国的精神。
鲜为人知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郝荫楠带着父亲郝梦龄的遗照和遗书来到十堰生活和工作,如今郝梦龄的珍贵遗书、遗照馆藏在十堰档案馆。
《夏克:从抗战烽火中一路走来》一文中披露,出生于山东贫苦农民家庭的夏克,23岁在鲁西北参加抗日游击队。
他从抗日烽火中一路走来,经历过八年抗战、解放战争、清匪反
霸、土地改革。
1958年,他调到丹江口
水利枢纽工程指挥前线,高度负责,切
实保证了丹江口大坝工程建设质量。
通过对过去地方新闻的汇总,采
用这种集束式的报道,原先意义上的
“故纸堆”获得了新的强大生命力,成
了当下的“活”新闻;不仅发挥了宣传、
教育作用,还产生了最佳的社会效益。
扩大视野与独辟蹊径相碰
撞,采取“旧闻新做”
地方文史资料作为一种“旧闻”,
它的运作方式决定着产生作用的大
小,须采取适当的方式“旧闻新做”,方
可做到旧闻不“旧”,妙挖赋新。
“打捞十堰抗战记忆”内容详实,
文字朴实,巧用地方文史,教育意义重
大,体现出六大特点:
树立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
任意识。
报道以鄂西北,十堰地区、武
当山下为特色,体现了守土有责,涉及
相关历史问题的内容把握很好。
只要
是70年前在十堰境内发生的抗战史
实都在“打捞”之列,有父老乡亲从军
参战、支援抗战,十堰11万热血儿女
奔赴抗战前线综述;或抗战期间仁人
志士在十堰留下足迹;抑或中国人民
在十堰地区从事抗战活动的遗址所
引起的记忆,也有抗战名将曾在十堰
艰苦奋斗过的珍贵历史照片等等,都
在“打捞”之列;有十堰籍革命老前辈
杨献珍动员家乡青年赴山西投入抗战
的事迹,十堰抗战老兵在八路军、新四
军艰苦抗战的斗争历史,也有李宗仁
在鄂西北坚持抗战回忆,设在均县的
第五战区后勤、留守机关事迹,武当山
下的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分校的档案资
料等。
以史为鉴,亲历者说,实物见证,
掷地有声,文字朴实,资料丰富。
不仅
有参加者的口述,当事人的回忆,还有
档案、遗址、遗物、老照片、老歌词,甚
至报社牵线寻访多年失散的老战友、
亲人等。
涉及面十分广泛,从地域上讲有
点面;从人物上讲有群体有个体;从场
面上讲有战场的血与火的记录,也有
后方的动员、支援;从事件上讲有大批
热血青年从军抗战、保家卫国;从战线
上讲有董必武提议在武当山下创办战
时保育院,有臧克家、姚雪垠、胡绳、碧
野、魏克明等名人在十堰从文化、教育
方面投入抗战工作。
在报道的人物中
有曾驻扎均县草店的抗战名将张自
忠,血洒抗战疆场的军长郝梦龄,曾在
武当山下担任第五战区干训团训练工
作的抗日将领张敬,卢沟桥打响了第
一枪、武当山下加入共产党的抗日名
将何基沣,
在武当山上赋愤诗的抗日All Rights Reserved.
名将方振武,三次护送周恩来的抗战老兵王玉祥,有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的护士王梓卿,有十堰市唯一健在的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乔守恩,从房县奔赴延安曾负责护理相关工作的女医师张毅,在均县县立中学写校歌歌词鼓励500名青年参加远征的王觉新,在动人故事中有十堰老乡数次救援美军飞行员,抗战遗址甚至还有武当山上那些反映抗战的碑刻。
如此丰富的内容,可以说明所做的采访工作深入细微。
事实与精神融为一体,感人至深,蕴含丰富,在体现“铭记、缅怀、珍爱”的情感上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在体现
“开创未来”方面给人坚定的信念。
挖掘深入,在一个多月的持久报道中,不仅亮点纷呈,而且时有鲜为人知的事迹公之于众,我们身处武当山下,汉水江边,很多不为人知的抗战英雄事迹,竟然都曾在这里发生过。
通过报纸的连续报道,让人民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在刊发的《500多名难童栖身武当山遇真宫》一文中讲到,武当山遇真宫本是一座皇家宫观,谁也不曾想到在国家危难之际,成为均县保育院的驻地,为民众、为国家作出了它应有的贡献。
我国当代音乐界的大师杜鸣心、陈贻鑫、张仁富、金钟鸣就来自均县保育院。
杜鸣心后来成为国际知
名的作曲家、教育家,中国舞剧经典
《鱼美人》、《红色娘子军》就出自杜鸣
心之手。
《巾帼英雄赵剑英:弃教从军抗战
救国》一文中介绍,首批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武当武术代表性传承人赵剑
英,其丈夫曾任李宗仁随行副官;赵剑
英本人在抗战时期,弃教从军救国,成
了第五战区政工队的一名女兵,被聘
为抗战队伍的武术教官。
刊发的36篇“打捞十堰抗战记
忆”稿件,来源多以记者实地采编与
结合地方文史资料为主,这样更加生
动亲切,富有教育意义,社会效果更
显著。
综上所述,只要扩大视野,独辟蹊
径等等,只要我们在采访和写作中肯
动脑思考,善于花样翻新,就一定能
把一些有现实意义的“旧”闻写出
“新”意来。
变换角度与追求特色相融
合袁准确把握主题
变换角度,在特色中求新特色,谓
之独特的个性或风格。
正如“世上没
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即使颇
为同类的新闻事实,在不同的地方、不
同的时期、不同的季节以及不同人身
上都会体现出不同的特殊性。
7月29日至9月3日,《十堰晚
报》连续刊发的36期“打捞十堰抗战
记忆”,受到社会各界如潮好评。
十堰
新闻出版局在以《准确把握主题,振奋
民族精神,坚定走向未来》为题的专号
审读中指出,这些稿件亮点多,持续时
间长,采访范围广,内容导向好,主题
基调准,其抗战的主题报道是很成功
的,应该认真总结经验,发扬成绩。
文章陆续见报后,郧阳师范高等
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副教授
孟宪杰点评说:“不错。
安天纵资料集
中在一起,还是第一次,党史系统都没
做过。
”;77岁的韩树山1998年退休
之前是东风汽车公司主办的《企业集
团导刊》总编辑,他是东风汽车开拓者
黄正夏的老部下。
韩树山激动地打来
电话说:“《黄正夏:不屈不挠开展地下
党工作》这篇内容实事求是,客观准
确,采访写作有深度,太感谢你们
了!”;被誉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开
拓者夏克的女婿、72岁的前石家庄兵
总八院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希山留
言说:“看了文稿令人感动,太好啦!
可以说思路缜密,文笔新颖,综合科
学,编辑奇巧,也充分反映了当代记者
的正能量,头脑清新,睿智敏捷,眼明
手快,热心衷肠!”……
通过泛黄的照片、珍贵的
史料、斑驳的文物,揭露一段段
鲜为人知的历史,还原武当山
地区抗战时期的壮烈与荣光。
地方文史资料采集的水
准、运用的方式方法、体现价值
的大小,能准确地反映出新闻
工作者对新闻观念在新闻实践
中的认知水平。
刊发的36期
“打捞十堰抗战记忆”,可以说,
都关乎武当人、武当事,不仅追
忆展示了抗战英雄事迹,还抢
救记录了历史。
其目的就是要
让武当的后人铭记历史、缅怀
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是
要从历史中获取智慧启迪、汲
取前进力量。
在收集资(下转第50页) All Rights Reserved.
料、勘测数据、核实史实的过程中,采编专班始终遵循尊重历史、不留遗憾、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态度,保持着故事的完整性,确保
“记忆”的原汁原味。
地域广袤的八百里武当山,怎样才能将峥嵘的十堰抗战记忆打捞得彻彻底底?为了弄清楚学者、诗人胡适,《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张光年(笔名光未然),究竟有没有来过武当山地区,采编专班在查阅大量文史资料的同时,走访和请教了本地和外地的诸多专家学者,证实了目前没有发现胡适、张光年在武当山地区活动的蛛丝马迹。
打捞抗战胜利的记忆,无论缅怀
还是纪念,都是为了携手面向未来,向
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
进。
打捞十堰抗战记忆,有种精神需要
坚守传递。
那就是万众一心、团结一
致、不屈不挠、坚持到底、艰苦奋斗、不
畏艰险、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
回望斑驳的十堰抗战历史,有些
生命永远不能忘却。
在这个特殊的抗
战胜利纪念日里,我们需要缅怀和铭
记那些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而英勇
献身的烈士们。
这些宝贵的十堰抗战
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具有重要意
义,需要我们坚守,需要我们更好地传
承和发扬。
期待和平的未来,有种远见叫居
安思危。
回顾过往,检视现在,才会让
所有中华儿女体会到今天和平幸福生
活的来之不易,才会激发中国人的爱
国主义热情,才会坚定时刻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的决心。
旧闻新做,古为今用。
真实可靠的
新闻背景,形成一种历史纵深感,增强
了报道的说服力。
唯有牢记历史,居
安思危,唯有珍爱和平,勿忘国耻,才
能以史为鉴,面对未来,才能有备无
患,圆梦中华
!
(十堰日报传媒集团)
内容和形式的创新,赢得新观众,未来,你就有一席之地。
为此,我们现在的具体做法就是,在坚持风格定位和保证题材丰富性的前提下,加入了相当比例的年轻态时尚化的内容,比如真人秀模式的体验,对互联网+时代新生事物和人物的热情关注,对新风尚的关注,对热点社会问题的关注,因为这些内容里面是离不开人物的情感和命运的,都是时代的缩影。
大屏小屏两手抓
处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一切可以变得瞬息万变!我们电视新闻节目的截稿,可能是半天或者几个小时,晚上几点就截稿了,当新闻跟网络结合后,截稿时间变得越来越短。
我们每天通过网络,通过手机这个小屏,了解到更多的今日头条和热辣时讯。
这个时代已经变了,我们要是不变,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我想我们应该是大屏小屏一起抓,所谓大屏,就是我们制作的节目在电视上的呈现。
我们作为电视人,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你首先要做的还是内容,不管内容如何呈现,我们所生产的这个内容倘若没有传播的价值,就无法生存。
所以说,对于我们来说,把自己传统的节目做好,依然是头等大事,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内容为王”,依然是一条铁律。
因此,我们首先还是要把自己的节目做到极致。
做到观众喜闻乐见,做到有传播价值。
然后我们再来热情地拥抱新
媒体。
根据《2015微信用户数
量统计》。
截止今年第一季
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
达到5.49亿,用户覆盖200
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
这个数字很惊人。
你现在发
展的微信用户,可能偏年
轻,他们不一定是坐在电视
机前收看你节目的忠实观
众,但是他们是潜在用户,只要他们持
续关注了你,总有一天,他们会坐在电
视前看你的。
你现在给他的是影响力,
你需要他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来关注
你。
说到这里,我再讲个故事,也是前
些日子拍的一个片子——
—“绵绸奶奶”
的故事,“绵绸奶奶”顶着炎炎烈日来
到经视大厦一楼求助,想找媒体求助
的不少,“绵绸奶奶”当时打动我们的
是,她的姑娘身患癌症,她们不是等靠
要,而是积极自救,赊账6万做了6千
套儿童小花裙,没想到今年入伏天气
不热,小花裙滞销。
母女俩犯了愁,走
投无路之下,婆婆求助我们湖北经视。
我们栏目首先在自己朋友圈中发布这
个事情之后,半天时间就募集到了
7830元。
节目播出后,大家被“绵绸奶
奶”的故事感动了,引起了越来越多好
心人的关注,我们上传到腾讯视频的
点击量超过了22万。
事件最大的转
折点,在我们频道新媒体介入之后,新
媒体迅速推出了《今天,武汉人的朋友
圈都被这条13块钱的裙子刷屏了》的
报道,文章的点击量几个小时就超过
了十万。
而当我们发出了“认购倡议”
之后,产生的实际效果,更是让人意想
不到,认购小花裙的数量在半天之类,
达到了8千多件。
我们当即决定趁热
打铁,第二天开始进行爱心义卖,原定
是义卖四天时间,没想到就在第一天
的中午,小花裙全部就卖完了,浦发银
行一口气购买了2000件。
从开始到义
卖结束,短短几天,总共为“绵绸奶奶”
筹集善款是90115元。
在此期间,跟新
媒体频繁沟通,新媒体那边也是及时
地向公众公布实时的情况,每天都有
一到两篇稿件发布。
这个事情,给我
震动非常大,按照传统做法,仅仅靠一
个栏目的力量,想要筹集到9万多元
钱,而且还营造了一种全民参与的公
益氛围,那不是短短几天就能办到的。
跟新媒体的合作,今后还可以有更多
的模式。
(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经济频道
)
(上接第46页)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