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基础写作形成考核册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考核册答案

基础写作基础写作作业1:1、从三个方面来谈:(1)、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

一切写作之源都是客观社会生活,作者主管有写作的能力与愿望,但无社会生活之源,是无法进行写作的。

(2)、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径,写作的实践一是向生活学习,二是向已有的书籍学习,增强一个人的鉴赏能力,也是在提高写作能力。

(3)、将理论转化为学习的行动,勤于动笔是最重要。

2、写作具有交流性,作者与读者在交流中可以彼此转化或融合。

(1)、参与写作的真实的读者。

阅读者在阅读时,不机械的阅读,要有自己的观点、评价、态度、阅读自身是写作的延续。

(2)、参与写作的隐含的读者。

作者创作者要期待读者阅读,因此要考虑读者的期待,并按其愿望进行创作,例如小品、小说等创作等。

(3)、双全主体、作者于读者的相对性。

3、言之有物的物包含两个因素:一是问题的材料,二是问题的思想内容。

材料是思想产生的基础和表现的支柱,是为文之物。

思想是问题的主旨、中心,作者的写作意图,是文章的魂,我们常常把主题思想比喻为文章的魂,把材料比喻为文章的血肉之躯。

4、材料全在选择,选材料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材料要有精神启迪效果——内涵要深刻,材料要有可读性——新颖,如果你所用的材料新颖,丰富,会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例如毛泽东的文章,鲁迅的文章,都能达到此种境地。

5、文章主旨明确,立意深刻,人不要自吹自擂,更不要贪天功为己有,即使是对人类有过巨大的贡献的人,也应该感谢别人。

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运用了爱因斯坦的例子,介子推的例子,雨果推字的约伯记的观点,这些材料的运用,新颖、典型、有分量。

除此之外,还用了自己的祖母、教导笔者要感谢上天的平凡的例子,使读者感到生动,鲜活,仿佛这些道理就在读者的身边。

这些生动、鲜活、典型、新颖的材料的运用,使得文章说服性更强,论理更深刻。

基础写作作业2:1、言之有序是确定材料与思想之间组合关系和组合方式——是问题的结构。

国开作业《基础写作》形考任务2参考(含答案)303

国开作业《基础写作》形考任务2参考(含答案)303

1、开头的作用与方式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在写作中,一个好的开头能够为全文内容的表达理出头绪,确定基调,笼罩全文,提携文意,便于下文的生发、延展,因此历来为有经验的写作者所重视。

具体来说,开头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一是从写作者的角度来看,好的开头就像登上高山而能延揽万物,站到源头而能畅行千里。

当然,这种好的开头绝非靠凭空杜撰所能获得,它作为文本内容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只能是写作者对全文构思趋于成熟的产物。

二是从阅读者的角度来看,好的开头具有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吸引力,并且能够引导读者把握要领,产生强烈的阅读理解欲望。

常见的开头方式多种多样。

例如,在议论性文体中,常见的开头方式就有或是直接提出将要论证的基本观点,或是指明论述的范围和对象,或是交代写作的背景和动机,或是借助谈古说今来引出话题等等。

在叙述性文体中,常见的开头方式则有或是交代事件背景及发生缘由,或是描绘场面引出事件,或是描绘环境引出人物等等。

综观各种具体的开头方式,我们可以把它们概括为两种基本类型,即直接入题和间接入题。

所谓直接入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开门见山”。

这种类型的开头,起笔不作徘徊,或记人,或叙事,或论理,或言情,都能直接入题,使读者看了开头便能马上把握全文内容的基本性质或主要倾向,正所谓开宗明义、朴实无华。

所谓间接入题,形象化的说法叫做“曲径通幽”。

这种类型的开头,起笔先要做些铺垫:如写人,先要描绘环境;如叙事,先要发点议论;如论理,先要说个故事,如此等等。

总之,写作者总要凭借一些其他的手段作引子,通过巧妙迂回,逐步转入正题。

2、结尾的作用与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结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败。

结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写作者的角度来看,好的结尾是全文发展的一个必然归结,对于全面而深刻地展现文本思想至关重要;好的结尾还应当是与开头遥相呼应一气贯通的,对于文本整体结构的完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从阅读者的角度来看,如果说开头的作用在于能引人入胜,那么结尾的作用则在于要让人留有余味。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第一次1、论文写作中,对资料工作的要求首先是C:广泛搜集2、文学评论要求评论者研究评论对象,研究作家作品,这就是C:知人论世3、短论要求问题抓得准,这就是它的A:针对性的特点4、以具有新闻意义的典型人物的言行、事迹…思想作为报道中心的通讯,称之为B:人物通讯5、意义段,逻辑段,是指文章的(D:层次)6、读后感写作的基本任务是D:剖文析理7、形式上以空两格分行的段落,是(C:自然段)8、主题在文章中的地位是(B:文章灵魂)9、行文中前后照应指(C:远近照应)。

10、材料生动的特点是(A:具体形象)。

第二次1、《孔乙己》的作者是鲁迅2、《再别康桥》的作者是徐志摩3、《唐山大地震》的作者是钱刚4、《中国姑娘》的作者是鲁光5、《包身工》的作者是夏衍6、《谢谢》的作者张晓风7、《波可小姐》的作者星新一8、《致橡树》的作者舒婷9、《再忆萧珊》的作者巴金10《大学时代读的书》的作者林非第三次1 写作的特殊规律,是指在写作活动中的某个因素、某个方面的特定范围之内起作用的具体规律。

V2 描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简要描写和详细描写的两种。

前者通常称为"工笔”,后者通常称为"白猫”。

X3 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经。

V4 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

V5 第三人称叙述,我们称为主观叙述。

X6 在文学写作中,其文本思想往往被称作主题。

V7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中推论出个别事理的一种论证结构方式。

V8 常见的照应方式主要有:首尾照应、照应标题和行文中的前后照应。

V9 一篇文章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而不是由若干层次组成的。

X10 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

V第四次一、阅读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材料的标题与主题的关系。

2、在下列材料中找出主题句。

3、本段文章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职业和事业你做一项工作,只是为了谋生,对它并不喜欢,这项工作就只是你的职业。

《基础写作》习题与答案

《基础写作》习题与答案

《基础写作》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写作:用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信息的过程。

2. 主题句:一篇文章中概括全文内容的句子,通常出现在段落开头。

3. 逻辑连贯性:文章段落之间或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文章结构清晰有序。

4. 描述: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人物或场景,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作者的描写。

5. 议论文:通过提出观点、论证论据和反驳对方观点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的文章。

二、填空题:1. 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答案:主题、材料、结构2.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注重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统一。

答案:形式与内容3. 为了使文章的逻辑连贯,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连接词。

答案:并列连词、转折连词、递进连词4.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避免使用_________和_________等模糊词语。

答案:模棱两可的词语、歧义词语5. 为了提高写作的质量,可以多进行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练习。

答案:模仿写作、创新写作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写作的基本要素?A. 主题B. 材料C. 结构D. 图片答案:D2. 在写作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哪个方面?A.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B. 形式与内容的分离C. 形式与内容的矛盾D. 形式与内容的无关性答案:A3. 为了使文章的逻辑连贯,可以使用以下哪种连接词?A. 并列连词B. 转折连词C. 递进连词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避免使用以下哪种词语?A. 模棱两可的词语B. 歧义词语C. 具体明确的词语D. 生动形象的词语答案:BA. 模仿写作B. 创新写作C. 机械写作D. 随意写作答案:A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写作的基本要素?A. 主题句B. 逻辑连贯性C. 描述能力D. 语法正确性答案:D2. 为了使文章的逻辑连贯,可以使用以下哪些连接词?A. 并列连词B. 转折连词C. 递进连词D. 因果关系连词答案:A、B、C、D3. 在写作中,应该注意避免使用以下哪些词语?A. 模棱两可的词语B. 歧义词语C. 具体明确的词语D. 生动形象的词语答案:A、BA. 模仿写作B. 创新写作C. 机械写作D. 随意写作答案:A、B5. 下列哪个选项是议论文的基本结构?A. 引言-论点-论据-结论B. 引言-论据-论点-结论C. 论点-引言-论据-结论D. 论据-引言-论点-结论答案:A五、判断题:1. 写作的基本要素包括主题、材料和结构。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参考答案之一一1、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

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

(见教材P4.5)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

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

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

你得思考写什么,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

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

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

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

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

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第六章形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第六章形考答案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你对文体差异的理解。

答:文体差异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在不同类型的文体中,材料的选用与表现不一样;思想所呈现的形态不一样;结构安排不一样;对语言的要求不一样。

具体来说,就是——(1)材料的选用与表现:比如新闻的材料必须真、新、精;而调查报告的材料要求则是真实与全面;理论性文章对材料的要求就是真理性与权威性;散文的材料要求则是生动性、形象性、审美性。

(2)思想所呈现的形态:比如新闻要求绝对的客观真实,不允许把作者的见解掺与其中。

理论写作中,思想就是以论点的形式直接提出,并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以确立。

2、试述你对文体分类及其标准的理解;以人的意识功能作为文体分类的依据,你认为合理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方式,即科学掌握世界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实践精神的方式。

文体的三大类别: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

3、依据教材,人的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分式;据此,我们可以对文体分为三大类别。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实践,为三种类别的文本各寻找不少于三篇例文。

答: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方式:实践的、精神的、艺术的,并据此将文体概括为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三大类别。

(1)实用性文体:公务文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有序做好支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

生活、学习应用文体:《傅雷家书》。

社会活动应用文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格)。

其他应用文写作简介:报告、解说都是新闻写作的文体,如《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基本建设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2)析理性文体:针对社会生活中某些现象及时发表议论的,通称为“评论”,如《个税法修订:多征求意见才能凝聚共识》。

针对科学领域中某个问题深入探讨与研究,阐述与交流学术见解的,通称为“论文”,如《我国房地产税合并征收的经济效应研究》。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任务参考试题答案word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任务参考试题答案word

国开《基础写作》形考任务123456参考试题答案形考任务1(占形考总分的15分)作业要求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3.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开始阅读答题操作◆请将3个问题分别拷贝到word中,然后在相应的问题下写上你的答案(字数不限,但要能清楚准确表达出你的观点)。

◆在本页面中点击“添加提交”,然后根据提示将你的作业上传。

◆如果你想作业进行修改,请点击“编辑我已提交的作业”形考任务2(占形考总分的15分)作业要求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序”,这一命题中的“序”主要是指什么?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2.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否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对于能否有效地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的理解。

3.层次和段落时结构安排的核心问题,层次安排好了,文本的结构框架就确定了。

阅读小说《大年初一没下雪》,谈谈小说围绕情感变化安排层次的艺术特征。

开始阅读答题操作◆请将3个问题分别拷贝到word中,然后在相应的问题下写上你的答案(字数不限,但要能清楚准确表达出你的观点)。

◆在本页面中点击“添加提交”,然后根据提示将你的作业上传。

◆如果你想作业进行修改,请点击“编辑我已提交的作业”形考任务3(占形考总分的15分)作业要求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文”,这里的“文”包含多层次的内涵,请结合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梳理。

2.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文本语言的准确、畅达、简洁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基础写作练习题答案

基础写作练习题答案

基础写作练习题答案写作练习一:描述一个你熟悉的人答案:我熟悉的人是我的母亲,她是一位温柔而坚强的女性。

她的眼睛总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嘴角常常挂着慈祥的微笑。

母亲不仅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还是社区中的积极分子,经常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她总是鼓励我追求自己的梦想,并教会我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写作练习二:叙述一次难忘的经历答案:在我记忆中,最难忘的经历是我第一次独自旅行。

那次旅行让我学会了独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去了一座陌生的城市,在那里我遇到了各种人,体验了不同的文化。

虽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小困难,但我最终克服了它们,并从中获得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写作练习三:阐述你对环境保护的看法答案: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我认为,我们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节约用水和电,以及参与植树等活动。

此外,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企业也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事情。

写作练习四:写一封信给你的朋友,分享你最近的生活答案:亲爱的李明,好久不见,我非常想念你。

最近我的生活充满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开始了一份新的工作,虽然压力很大,但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业余时间,我参加了一个摄影俱乐部,这让我有机会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希望你一切都好,期待我们下次的相聚。

最好的祝愿,张伟写作练习五:创作一个短故事答案:在一个遥远的村庄里,有一个名叫小明的男孩。

他总是梦想着探索未知的世界。

一天,他发现了一张古老的地图,上面标记着一个神秘的宝藏。

小明决定踏上寻宝之旅。

在旅途中,他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凭借智慧和勇气一一克服了。

最终,他找到了宝藏,但他意识到,真正的宝藏其实是他在旅途中获得的经验和友谊。

希望这些答案能够帮助你提高写作技能,并且激发你的创造力。

记住,写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不要害怕犯错,每一次尝试都是向更好的自己迈进的一步。

国开作业《基础写作》形考任务6参考643

国开作业《基础写作》形考任务6参考643

1.结合教材关于三种基本文体类型的相关知识,分别找出一篇例文,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本分析各自的文体特征。

答: 1. 实用性文体
2. 析理性文本
3. 审美性问题
2.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散文、诗歌、小说等审美性文体特征的理解。

答: 文学作为艺术的审美心理特征: 1. 审美的超功力特征。

2. 审美的感性特征。

3. 审美情感特征。

4. 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

5. 反映社会生活的灵活性。

6. 揭示心灵世界的具体性。

3.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烛心》,尝试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艺短论。

答: 该微型小说故事很平常,就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但情节却起波澜起伏。

邻里间借东借西本来就是平常事,小男孩来借东西,被作者很容易就想到身后的那些大人,这些大人爱占邻里的便宜,“我”怕再吃亏,再受欺负,便本能的告诉孩子,自己家里没有蜡烛。

没想到小男孩却从他身后拿出了 2 支蜡烛,体现了邻里之间别样的关心和温暖。

让故事在此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也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该故事采用平铺直叙的顺序组织情节,整个故事按事情的发展经过徐徐道来,开端、发展、高潮是一气呵成。

开始就是新家停电,接着就是孩子问“我”是否有蜡烛,我特意撒谎就是为杜绝孩子下次再来我家借东
西。

高潮就是孩子为我带来了蜡烛,想为我提供方便。

文章的语言质朴、简洁,如描写停电的情景,就依据“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写孩子背后的妈妈也就只有一句“阿姨,你看,是妈妈让我送过来的。

”简单的几句话,要交代的,要表达的,都很好的交代、表达出来了。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基础写作作业11.见教材P4~52.见教材P11~123.见教材P26.27.384.见教材P27.P385.提示:文章作者由外国家庭吃饭时,饭前常由小孩或老人谢天而想到自己儿时祖母时常教诲自己要爱惜粮食,感谢老天,进而想到爱因斯坦在成功面前总是不忘,感谢同事,朋友,再到雨果对约伯的推崇。

所选取的一系列材料生动,新颖,具有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对阅读者有“一见钟情”的吸引力,让我们与作者一道从更普遍,更深广的层面上去领悟了谢天的道理,更形象,更生动地告知人们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基础写作作业21.见教材P522.见教材P55~573.见教材P68~694.提示: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发展为顺序来安排层次,即按照:冷漠——热情——同情——关心——牵挂这一感情变化发展为顺序来安排层次,使文章的思想内容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既反映了作者的心情的变化,也能通过阅读而影响读者的情绪,这对强化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5.见教材P61~62基础写作作业31.见教材P71,72,P87,88,89,90,9,92,93~952.见教材P81,82,83~953.见教材P98,101,02,105,1074.见教材P109~1215.本文的语言准确、简洁、畅达、生动、既具声韵美与辞藻美,也具感性美与华丽美。

如对雪中小花的描写用了“染”、“闪”、“跃”、“燃”等准确、简洁的词语。

有如写雪中的小草用了“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等双声词。

写雪中小花用了“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等叠音词。

还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把小草、小花的顽强生命力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出来。

在表达方式上,较好的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与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抒情描写的表达方式,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加强了文章的鞭打效果。

在表达技法上,较好地使用了倒叙法、插叙法、对比法、错综法,主客化合法等技法基础写作作业41.见教材P131~1382.见教材P142~3.见教材P150~1554.见教材P174~1785、本文写的是主人公小微对送蜡烛的小男孩的一场小小误会。

西南大学《基础写作》网上作业题答案

西南大学《基础写作》网上作业题答案

(0020)《基础写作》网上作业题答案1:第一批次2:第二批次3:第三批次4:第四批次5:第五批次6:第六批次1:[填空题]写作提纲一般有和两种。

参考答案:纲领式细目式2:[填空题]记叙文体以写人记事为主,其结构形式,一般为或。

参考答案:时间结构空间结构3:[填空题]议论文体以说理为主,其结构形式,一般是,,的逻辑结构。

参考答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填空题]结构的基本类型分:,,,,,。

参考答案:时间结构空间结构时空交织结构心理结构逻辑结构综合型结构5:[填空题]过渡的形式有三种:,,。

参考答案:用关联词或转折词过渡用句子过渡用段落过渡6:[填空题]照应的方法有三种:,,。

参考答案:开头和结尾照应内容和标题照应行文中相互照应7:[填空题]理清思路包括以下步骤:,,,,。

参考答案:讲求顺序区分主次注意逻辑理清线索编列提纲8:[填空题]结构就是文章内部的与参考答案:组织构造9:[填空题]制作标题的要求主要是、、参考答案:确切简洁醒目10:[填空题]消息的两行式标题分别是:和参考答案:引正式主副式11:[填空题]审题的主要任务是:,,,。

参考答案:能表现主题的材料真实准确的材料典型精粹的材料新颖生动的材料12:[填空题]选择材料要遵循四条原则:,,,参考答案:直接材料间接材料13:[填空题]材料从来源的角度,可分为和参考答案:能表现主题的材料真实准确的材料典型精粹的材料新颖生动的材料14:[填空题]材料对于写作的意义:,,参考答案:材料是写作的基础材料是主题的支柱材料是文章的血肉15:[填空题]文章是作者、、等各方面的综合体现参考答案:材料是写作的基础材料是主题的支柱材料是文章的血肉16:[填空题]文章应具有"劝善惩恶”的;长知识、广见闻的;移人情、育操守的参考答案:教育作用认识作用美感作用17:[填空题]写作素养是指作者在写作活动中应具备的先天和后天的和。

参考答案:质能修养18:[填空题]在由"意”到"文”的转化中,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参考答案:选材、剪裁、定体、谋篇、选技、用笔(遣词造句)19:[填空题]在由"物”到"意”的转化中,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参考答案:根本规律20:[填空题]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律,是写作的参考答案:根本规律1:[单选题]最基本最常见的论证方法是()A:引证法B:例证法C:对比法D:比喻法参考答案:B根本规律2:[多选题]分段要注意()A:段意的单一B:内容的完整C:方式的多样D:长短的适度3:[多选题]议论主要有两类()A:正论B:言论C:立论D:驳论参考答案:CD根本规律4:[单选题]最基本的叙述是()A:顺叙B:倒叙C:插叙D:补叙参考答案:A根本规律5:[单选题]形式上以空两格分行的段落,是()A:单义段B:过渡段C:自然段D:照应段参考答案:C根本规律6:[多选题]叙述的人称主要有()A:第一人称B:第二人称C:第三人称D:"我"字叙述7:[多选题]对前面事件进行补充交代,叫做()A:分叙B:平叙C:补叙D:追叙参考答案:CD根本规律8:[多选题]常见的照应有()A:首尾照应B:题文照应C:行文中互相照应D:抒情与议论照应参考答案:ABCD根本规律9:[单选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A:直接抒情B:依附于事C:依附于理D:依附于景参考答案:B根本规律10:[单选题]意义段,逻辑段,是指文章的()A:段落B:布局C:构成D:层次11:[填空题]通讯不但要有事实的具体性,还要有。

国开汉语专科《基础写作》历年期末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

国开汉语专科《基础写作》历年期末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

国开汉语专科《基础写作》历年期末考试
精选试题及答案
第一题:阅读理解
题目:请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短文: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通常在农历年的正月十五日庆祝。

春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人们会用各种方式庆祝,例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灯等。

此外,人们还会互相拜年,祝福彼此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和事事顺利。

问题:春节通常在农历年的哪一天庆祝?
答案:正月十五日
第二题:填空题
题目:请根据句意,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词语。

1. 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各种____________活动,以丰富自己的课
余生活。

2. 他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____________,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3. 请注意,禁止在校园内____________吸烟。

答案:
1. 文化
2. 成绩
3. 公共
第三题:作文题
题目:请你写一篇短文,介绍你最喜欢的节日。

答案: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通常
在农历年的正月十五日庆祝。

每年春节,我都可以和家人团聚,一
起享受美食,观看烟花表演和舞龙灯。

我们会贴春联,放鞭炮,互
相拜年,祝福彼此新年快乐。

春节给我带来了很多快乐和美好的回忆,我非常喜欢这个传统的节日。

以上是国开汉语专科《基础写作》历年期末考试精选试题及答案。

希望对你有帮助!。

254 《基础写作》期中作业参考答案 (2)

254 《基础写作》期中作业参考答案 (2)

《基础写作》期中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写作、写作学、写作课一、问答题:1.什么是写作?一般来讲,写作就是运用语言文字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达感情、阐明事理的活动。

说通俗一点,写作就是写文章。

写作时,作者借助语言文字把自己的见闻、感受、思想——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固定化、外物化、形式化,形成一种有物有序的东西——文章。

2.谈谈写作的社会性的表现。

(1)、写作因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也可以说写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殷周以前,没有文字的洪荒时代,人们“口耳相传”、“声气相求”、“结绳记事”,原始的交流方式非常简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范围愈来愈大,内容愈来愈复杂,而原始的交流方式又深受时空条件的限制,于是便产生了文字,产生了写作活动。

可以说,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写作,而写作的发展又推进了社会与人类的进步与文明。

(2)、社会生活激发了作者的写作欲望。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是说人有七情六欲,都是因外物的变化而感发。

人在社会生活中因外物的感触,因遭逢际遇的困扰,心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怀,才有强烈的写作欲望。

如果没有社会生活,作者无感无触,心如止水,自然不会有写作的激情。

文章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写作则是作者对社会生活反映的一种表现手段。

如此,社会生活与写作活动,一个催生,一个反映,互为因果,两不分离。

(3)、社会生活为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

写作材料取自于社会生活,又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没有社会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毛泽东早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

列宁也说:“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像;不言而喻,没有被反映者,就不能有反映。

”这里“被反映者”就是社会生活。

没有社会生活,作者头脑空空如也,就不可能写出文章。

(4)、社会生活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

写作的主体都生活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社会生活、时代精神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思想。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基础写作参考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___综合________性和____创造性__
2.___正面_____和_____反面___材料。

3.__思想观点______,__情感倾向________。

4.__思想内容_;__表达的需要_。

5.__行款格式______和___标点符号_____。

6.____人物_____和______环境_____。

7._____导语______和___主体______。

8.___法定公文__和____事务文书___
9.___成绩收获_________和____经验体会________。

10.__立论________和_____驳论______。

一、简要回答(每小题5分,共20分)
1、答: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立论是从正面证明自己的观点,比较直接;驳论通过驳斥错误的观点间接证明自己的观点。

立论中包含驳论,驳论中包含立论。

2、答:“倒金字塔式”结构体现的是头重脚轻的原则,即在消息中重要的
内容总是往前放。

一篇完整的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和结语组成。

3、答:鉴赏式阅读——分析式阅读——印证式阅读。

4、答:实用性、真实性、时效性、规范性
二、阅读写作(20分)
答:基本次序是:②⑤①③④⑥
三、作文(40分)
答案略。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1答案1、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有丰富而且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的体验或认识。

它包括文本的材料和思想两方面的因素。

文本的材料,材料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材料是泛指已被作者关注并意识到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收集积累以被选用的一切原始材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和数字形态的等等。

狭义的材料,则是专指经过作者的选择,已被或将被写进文本中的事实、理论和各种数据。

文本的思想,是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性的意旨或倾向。

它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代表着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决定阅读的效果,在写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2、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

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表述的光辉思想,是化了40年的心血,研读了1500多种书籍,做了大量的笔记,在详尽地占有了广博的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在一般的文本写作中,思想和材料往往同时出现,因此,文本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支撑是融为一体的。

在文学创作中,文本思想隐含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此对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和接受文本思想的唯一途径。

3、狭义的材料选择的基本要求是材料要有典型性。

要使材料具有典型性,需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

在选择的符合思想表达要求的同类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性,能够以一当十,在同类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2)材料要最有启迪效果。

所选的材料,,不只是被动地或简单的完成或印证或体现作者思想表达的任务,而且能够举一反三,积极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甚至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

(3)材料要有可读性。

材料的可读性主要指由材料的鲜活生动所产生的使读者“一见钟情”的吸引。

4、提炼文本思想有以下几条基本途径:(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

[整理版]《基础写作教程》试题及答案

[整理版]《基础写作教程》试题及答案

[整理版]《基础写作教程》试题及答案[整理版]《基础写作教程》试题及答案《基础写作教程》试题及答案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评卷人一个正确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表达方式的是 ( )A、叙述B、描写C、说明D、修辞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写作活动的特点的是 ( )A、人文性B、计划性C、综合性D、实践性3、文章体式的特点不包括 ( )A、规范性B、流变性C、综合性D、实践性 4、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不包括 ( )A、年龄与阅历B、情感与情绪C、责任与道义D、素质与人格5、写作活动中的“三环活动”不包括 ( )A、前写作C、后写作D、反思二、多项选择:(下列各题至少有两项是正确的,请选择,多得分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4分,共20分。

) 评卷人1、散文的类型包括 ( )A、叙事散文 B言情散文 C、明理散文 D、描写散文 2、散文的特征包括 ( )A、自我的定真性B、取材的真实性C、对象的广泛性D、表达的自由性3、评论文可分为 ( )A社会评论 B文艺评论C学术评论 D思想评论 4、表达方式包括 ( )A叙述 B描写 C说明 D议论 5写作活动的特点有 ( )A人文性 B综合性 C个体性 D创造性三、填空题(本大题每空1分,共15分) 得分评卷人1.受体的心理特征包括:求知受益心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文章修辞大致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观察的类别有:实用观察、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4.调查研究的基本思路是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学术短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小学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

小学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

小学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一、写出下面动词的过去式:1. go ________2. eat ________3. run ________4. swim ________5. sleep ________答案:1. went2. ate3. ran4. swam5. slept二、选择正确的单词填空:1. The cat is _______ the tree. (on, in)2. I have _______ apples. (a, an)3. She _______ her homework yesterday. (did, do)4. The sun _______ in the morning. (rises, rise)5. They _______ a movie last night. (watched, watch)答案:1. on2. an3. did4. rises5. watched三、根据提供的提示写一篇短文:提示:My Trip to the Zoo- When: last Saturday- Where: Greenfield Zoo- Who: me and my family- Animals seen: lions, tigers, elephants, giraffes, monkeys- Favorite animal: giraffe- Why: it has a long neck and looks funny答案:Last Saturday, my family and I went to the Greenfield Zoo. We were all very excited to see the different animals. We saw lions, tigers, elephants, giraffes, and monkeys. It was a great experience!My favorite animal at the zoo was the giraffe. I loved how it had such a long neck and looked funny when it walked. We were lucky enough to see it up close and even got to feed it. It was amazing!四、陈述下列句子的否定形式:1. I like ice cream.2. She goes to school by bus.3. They have two dogs.4. We are going to the park.5. He can swim very well.答案:1. I don't like ice cream.2. She doesn't go to school by bus.3. They don't have two dogs.4. We aren't going to the park.5. He can't swim very well.五、将下列单词重新排列组成一个与提示相关的句子:提示:birthday / my / had / I / friends / with / a / party答案:I had a birthday party with my friends.六、根据提供的图片写一段描述:(图片:一位女孩正在阅读书籍)答案:The girl in the picture is reading a book. She looks very focused and interested in what she is reading. Her eyes are fixed on the pages, and her finger is pointed at a specific line.She seems to be in a peaceful and quiet environment, perhaps in a library or her own room. The book she is holding seems to have colorful illustrations, which adds to her excitement. Reading is a wonderful activity that allows us to explore different worlds and gain knowledge.七、根据所给情景写出适当的回答:1. 问: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答:My favorite color is blue.2. 问:What do you like to do in your free time?答:I like to play soccer and read books in my free time.3. 问: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beach?答:Yes, I have been to the beach. It was a lot of fun!4. 问:What is your father's job?答:My father is a doctor.5. 问:How many siblings do you have?答:I have two siblings, a brother and a sister.以上是小学基础写作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写作作业1答案1、所谓“言之有物”,就是要求写作成果有丰富而且具体的思想内容,能够反映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或人自身的某种独特的体验或认识。

它包括文本的材料和思想两方面的因素。

文本的材料,材料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材料是泛指已被作者关注并意识到有某种写作价值而予以收集积累以被选用的一切原始材料,包括事实形态的、理论形态的和数字形态的等等。

狭义的材料,则是专指经过作者的选择,已被或将被写进文本中的事实、理论和各种数据。

文本的思想,是指通过文本写作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性的意旨或倾向。

它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代表着写作的意义和价值,决定阅读的效果,在写作中处于核心地位。

2、在写作之前,广博的原始材料的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

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表述的光辉思想,是化了40年的心血,研读了1500多种书籍,做了大量的笔记,在详尽地占有了广博的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

在一般的文本写作中,思想和材料往往同时出现,因此,文本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支撑是融为一体的。

在文学创作中,文本思想隐含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此对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和接受文本思想的唯一途径。

3、狭义的材料选择的基本要求是材料要有典型性。

要使材料具有典型性,需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

在选择的符合思想表达要求的同类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性,能够以一当十,在同类材料中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2)材料要最有启迪效果。

所选的材料,,不只是被动地或简单的完成或印证或体现作者思想表达的任务,而且能够举一反三,积极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考,甚至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

(3)材料要有可读性。

材料的可读性主要指由材料的鲜活生动所产生的使读者“一见钟情”的吸引。

4、提炼文本思想有以下几条基本途径:(1)在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

文本思想的提炼,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有关材料,如果掌握的材料残缺,会导致对事物的认识出现错误。

(2)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

我们在提炼文本思想时,要善于由现象探寻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探寻较为深刻以至更为深刻的本质,由现实追寻历史,由结果追问原因,由表面原因追问深刻原因以至产生原因的原因。

如此尽量发挥自己的思维潜力,在自己的学识积累和思辨能力范围内,穷理极义,在逐层深入的推求与追问过程中,达到对事物尽可能深刻的认识。

(3)在对多中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

同样的材料,采取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分析它,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我们在提炼文本的思想时,应该尽可能发生多地采取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分析材料并获得多样性的结论,然后在次基础上,进行比较、选择,舍弃那些一般的、缺乏新意的认识,提炼出某种角度独特、见解新颖的认识。

《基础写作》作业1参考答案1.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予以论述.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内容和材料两个方面的内容.材料的涵义:材料是写作者用来提炼和表现文本思想的那些事实现象,理论依据和各种数据.材料的作用:1.在写作之前,材料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2.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材料是准确地表达思想的支柱.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广义材料选择的要求:1.要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要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狭义材料的选择: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3.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思想的涵义:即指通过文本写作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基本的意旨或倾向.提炼思想的途径:其一,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其二,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其三,在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文本思想的要求:1.文本思想要真实;2.文本思想要深刻;3.文本思想要新颖.2.如何理解从广义的材料概念而言,在具体的写作之前,广博,深入的原始材料的搜集和积累,是形成观点,提炼思想的基础;从狭义的概念而言,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之中,善于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使思想得以充分的表现的支柱这样的理论观点.材料的选择及要求:广义材料选择的要求:1.要选择感受深刻的材料;2.要选择内涵丰富的材料;3.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狭义材料的选择: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3.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进行分析论述(略)3.简要说明狭义的材料选择的基本要求.1.材料要具有代表性;2.材料要具有思想启迪效果.3. 材料要具有可读性.4.具体说明提炼文章思想的几个基本途径.在尽可能全面掌握材料的基础上提炼思想;其二,在向事物内在纵深层面的开掘中提炼思想;其三,在多种结论的比较选择中提炼思想.<基础写作>作业2答案1、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序”指的是文本的结构安排问题.结构安排要做到”言之有序”,是由写作及接受活动中思维与表达所使用的基本工具__语言所具有的线性特征决定的.因此,结构安排必须遵循写作的交流性质所要求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艺术手法.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我们应当特别重视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它包括层次与段落,过度与照应,开头与结尾.2、文章的结构安排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说思维的内容应当是事物客观性质与规律的正确揭示,而不是主观随心所欲的结果。

二是说思维的形式也应反映并符合事物存在的普遍规律。

2)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现的需要。

结构安排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使文本思想的内容能够获得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结构安排得一切考虑,诸如线索与脉络、层次与段落、过度与照应、开头与结尾以及内容表现过程中的详略祝辞和形式安排的张弛快慢等等,都要服从思想内容表现得需要。

3)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文本结构安排是否能够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对于能否有效实现作者与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

3、章的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它包含完整匀称\周严缜密\错综变化三个方面的内容.文本结构的完整性,首先体现在文本结构安排的必要环节齐备,有头有尾有中段,首尾圆合,自成一体,没有结构残缺的现象.其次体现在结构安排中的各个环节都具有一种共同的内在统一性.最后要求各个环节之间都有恰当而巧妙的过度与照应.文本结构安排的匀称性,是使结构安排在形式上呈现出各个环节之间和谐关系的根本保证.首先,它要求各个环节之间的比例要适量匀称,不要出现”头重脚轻”\畸大畸小的情况.其次,体现在结构安排与内容表达需要相互和谐,融为一体.4、文本结构安排要做到有张有弛。

张,指行文节奏紧张、急促,弛,指行文节奏舒缓、轻松。

写作中要正确而灵活地运用张弛之法来调配节奏,安排结构,使之与人的心灵节奏的内在要求相适应,是既使文本结构显示出错综变化之美的艺术手法。

少说《智利地震》写一对情侣叶罗尼莫赫瑛秀斌。

(从P61倒数3行抄到P62“对教会制度之恶的痛恨《基础写作》作业2参考答案1.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序"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命题文本的结构安排,处于使写作实现由"隐"到"显"的中介转化的地位.它上承写作者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内在思考,经过一系列的结构化处理,使其与书面语言表达的本质要求"接轨",从而下启书面语言表达意义上的"写"的过程.结构的原则(一)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二)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达需要. (三)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结构的艺术方法结构的艺术方法主要包括"分合与曲直","疏密与虚实","抑扬与张弛"等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主要有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等.2.文章写作结构安排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什么请予以说明.结构的原则包括:(一)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如:记叙类的文体的结构方式一般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这样一种逻辑关系;议论类文体写作的基本结构方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明类文体为或时间,或空间或逻辑的条理性,这些都是从符合人类的思维角度去考虑的,(二)结构安排要服从文本内容表达需要.(三)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3.文章的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选择其中的完整匀称或错综变化等基本原则,谈谈自己的看法.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这个原则包括三个要点:(一)结构安排应当做到完整匀称对其完整性要求,首先体现在文本结构安排的必要环节齐备,其次体现在各个环节都具有一种共同的内在统一性,最后,文本结构完整性还体现在结构安排的各个环节之间都有恰当而巧妙的过渡与照应以使其衔接紧密,从形式上为文本结构的整体感的形成提供保障.(二)结构安排应当周密缜密.(三)结构安排应当做到错综变化.(分析略)4. 阅读19世纪德国作家克莱斯特的短篇小说《智利地震》,谈谈你对小说结构安排的一些感受.如:小说的主要特点有:第一,小说具有完整,生动的故事情节.(这篇文章虽不长,但其故事是完整的) 第二,小说描写了具体,真实的环境.第三,小说塑造了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在分析中可对文章中的几个主要人物作简要分析)此题较灵活,可从文章的总体上谈,也可以选取其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基础写作>作业3答案1\文章结构安排的几个主要环节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层次与段落二\过渡与照应三\开头与结尾层次,也称结构段\意义段.它是指文本内容各主要部分的划分和表达次序的安排.段落,就是自然段.它是从文字表达形式上体现文本内容表达过程中的停歇与转换的一种标志.层次与段落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层次安排的不可或缺性;二是层次安排的不可调换性.对段落的划分还要符合两条基本要求:单一而完整;长短要适度.2\”言之有文”指的是作者要能有效的使用语言表达思想.首先应当对语言与思维的相互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其次应当对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有自觉的认识和把握,第三还应当对书面语言表达的风格特征有初步的认识和把握.“言之有文”还指写作中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五种.表现技法因其表达方式方式不同也有多种多样:如叙述的技法有顺叙法\倒叙法\插叙法\平叙法等,描写的技法有烘托法\对比法\错综法等,说明的技法有定义法\诠释法\分类法等.议论的技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反证法等.抒情的技法有客观法\主客化合法\主观法等等.3\ 提示: :回答这道题时,可选择”顺叙”这种方式来谈. 先说明什么是顺叙,再说明使用顺叙法应当注意的问题.(P109_110)4\提示:回答这道题时,可选择”人物描写”这种描写类型来谈.(P101_102)《基础写作》作业3参考答案重庆电大巫山分校余德保1.文章结构安排的几个主要环节包括哪些方面,就其中的某一个方面予以具体阐述. 如:选择段落与层次这个角度,就要求首先对段落与层次的含义作解释,然后就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原则作具体阐述.最后还要谈谈层次安排的方式.层次安排的基本原则:一是组合部分的不可或缺性; 二是组合次序的不可调换性.段落划分的两条基本要求:单一而完整,长度要适度.层次安排的方式有:纵向关系,横向关系和纵横交错的关系.当然文体不同,结构安排的方式又有所不同. 注:答题时应举例或阐述.2.教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文"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一命题如:言之有文中可以从书面语言的表达特征和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方面去理解.(一)书面语言的表达的基本特征:1.准确(1)要注意辨析词义;(2)要注意区分词的褒贬色彩;(3)要注意掌握词的搭配关系;2.畅达(1)造句要合乎语法和逻辑;(2)正确选用适当的句式;3.简洁(1)要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东西来写;(2)尽量用最简洁的形式表达意思.(二)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1.声韵美与辞藻美;2.感性美与理性美;3.朴素美与华丽美.注:答题时应举例或阐述.3.叙述的方式主要有详叙,略叙,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等,请选择其中的一种谈谈其基本的写作要求.如:倒叙法,首先要解释什么是倒叙,然后再说在倒叙中应注意的问题.倒叙:就是反事件结尾,或是事件中的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开头先讲,然后再回头按事件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应注意的问题:1.处理好由倒叙引入顺序时的衔接与转换.2.处理好倒叙部分在顺叙过程中的照应关系.3.倒叙的运用一定要从表达内容的实际出发.注意:其它几种叙述技法也采用同样的方法.4.写作中描写的表现类型主要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三种,选择其中的一种谈谈其基本的写作要求.如:人物描写它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和言语描写.肖像描写:要通过对人物外貌中能够体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某些特征的描写来"以形传神"使所写的人物"形神兼备".行动描写是通过人物怎么做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心理描写重在展示人物心理活动和思想情感的复杂性,丰富性,给人以真实,自然的感觉.言语描写一是通过"言为心声"的途径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二是借助人物的言语特征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色.景物描写与场面描写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来分析.《基础写作》作业4答案1、答这道题时,只要照抄P104“说明要达到的基本要求”这部分的1、2、3小点就行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