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化学差量法守恒法极值5化学计算题11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专题:关系式法、元素守恒、差量法和极值法计算

中考化学专题:关系式法、元素守恒、差量法和极值法计算

初三化学特殊计算专题初中化学中的计算题解题基本方法有:关系式法、守恒法、极值法、差量法、十字交叉法等。

一、关系式法关系式是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或元素之间数量关系的一种简式。

正确书写关系式是解这类化学计算题的关键。

例1.已知Na2S,Na2SO3,Na2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 46%B 22%C 32%D 64%解析:从三种化合物的化学式Na2S,Na2SO3,Na2SO4看它们有共同的“Na2S”部分,可提取出如下关系:2Na——S46 32设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2Na——S46 3246%x46/46%=32/xX=32%所以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6%一32%=22%,答案选B。

练习:由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测得该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a%B.2a%C.3a%D.1—3a%二、巧用“差量法”解化学计算题1、差量法的定义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是按一定量的比例关系反应进行的,因此可以根据题中的相关量或对应量的差量,得到相应的解题方法——即差量法。

“差量法”就是不考虑变化过程,利用最终态(生成物)与最初态(反应物)的量的变化来求解的方法。

2、差量法解题步骤(1)分析题意:分析化学反应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引起差值的原因。

(2)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分析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是否存在比例关系,以确定是否能用差值法。

(3)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与题中提供“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关系,求出答案。

根据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找出形成质量差量的原因,列比例式求解。

3、五、利用差量法解题的类型(1)质量差量法如果题给某个反应过程中物质始态质量与终态质量,则可采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来解题。

①固体质量差量法例1:将12.8g铜片放入足量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铜片洗净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3.56g,计算有多少克铜被氧化。

中考化学:十种计算题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十种计算题解题技巧

中考化学:十种计算题解题技巧“质量守恒”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也不包括杂质)。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抓住“几个不变”,即:(1)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2)元素种类不变(3)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㈠、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或体积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比例关系的一种解题方法。

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然后根据比例式求解。

例1: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㈡、关系法: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关系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

用此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的质量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例 1.计算用多少克的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能跟12.25克的氯酸钾完全分解后生成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

解:㈢、守恒法: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因此原子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例 1.某不纯的烧碱(Na2CO3 )样品中含有Na2CO3 3.8%、Na2O 5.8% 、NaOH 90.4%。

取M克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8.75%的盐酸溶液100克中,并用30%的NaOH%溶液来中和剩余的盐酸至中性。

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可得到固体质量多少克?解:㈣、平均值法:这种方法最适合求出混合物的可能成分,不用考虑各组分的含量。

通过求出混合物某个物理量的平均值,混合物的两个成分中的这个物理量肯定一个比平均值大,一个比平均值小,就符合要求,这样可以避免过多计算,准确而快捷地选到正确答案。

例 1.测知Fe2O3和另一种氧化物的混合物中氧的含量为50%,则加一种氧化物可能是:A MgOB Na2OC CO2D SO2解:㈤、规律法: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理量往往是符合一定的数量关系的,这些数量关系就是通常所说的反应规律,表现为通式或公式,包括有机物分子通式,燃烧耗氧通式,化学反应通式,化学方程式,各物理量定义式,各物理量相互转化关系式等,甚至于从实践中自己总结的通式也可充分利用.熟练利用各种通式和公式,可大幅度减低运算时间和运算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结化学解题方法守恒法②差量法③极值法④二元一次方程组法⑤电中性法等

总结化学解题方法守恒法②差量法③极值法④二元一次方程组法⑤电中性法等

化学解题方法总结常用方法:①守恒法②差量法③极值法④二元一次方程组法⑤电中性法等通过下面题目,分析各类题目特点。

一、守恒法:1. 把2.27gNaHCO3和Na2CO3·10H2O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中C(Na+)=0.2mol·L-,若将等质量的该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所得固体质量为()A 0.84gB 1.06gC 1.43gD 2.27g2. 2.1g平均分子量为7.2的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O2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固体质量将增加( )A 2.1gB 3.6gC 7.2gD 无解3. 在甲、乙两个坩埚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NaHCO3,将甲坩埚充分加热后冷却,再加入足量的盐酸,乙不经过加热直接加入足量盐酸,反应完全后,甲、乙两坩埚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A 1:1.6B 1.6:1C 2:1D 1:14. 已知在同温同压下,10mLA2气体和30mLB2气体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0mLC,则C的化学式为()A AB BA2BC AB2D AB35. 有一在空气里暴露过的NaOH固体,经分析知其含水7.65%,含Na2CO34.32%,其余是NaOH。

若将1g该样品放入含有HCl 3.65%的盐酸中使其完全反应后,残酸再用50g2%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完全。

蒸发所得溶液至干,计算所得固体质量是多少克?二、极值法1. 常温下,向20L真空容器中通入amolH2和bmolO2(a、b都是正整数,且a≤4,b≤4),反应完全后,容器内可能达到的最大密度是( )A5.6 g/L B9.6g/L C 11.2g/L D56g/L2.标准状况下的H2、Cl2混合气体a L,经光照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恰好使溶液中b mol NaOH完全转化为盐,且气体完全吸收,则a、b的关系不可能为( )Ab = a/22.4 Bb < a/22.4 Cb > a/22.4 Db ≥a/11.23.两种金属组成合金30克,与氯气完全反应,消耗氯气71克,则该合金的组成可能是()AMg、Fe BNa、Al CK、Zn DCu、Ag4.在一定条件下,11.6gCO2和H2O的混合气与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g,则原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A 5.8B 11.6C 18.8D 23.2三、差值法1. 向某容器里通入VLCO2气体,并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得容器内气体为WL,则被吸收的CO2气体的体积为( )A (V-W)LB 2WLC 2(V-W)LD VL2. 通常状况下,将CO、O2的混合气体400mL置于密闭的容器内点燃,再恢复原状况,气体体积为300mL,则原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可能是()A200mL B300mL C100mL D50mL3. 2.8g铁片放入100mL硫酸铜溶液中,待固体的质量不再增加时,将固体取出,经冲洗、干燥、称重,质量为3.2g(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原硫酸铜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可能为( )A 0.05mol/LB 0.5 mol/LC 0.1mol/LD 1.5mol/L4.18.4gNaOH和NaHCO3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6g,计算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分数?四、二元一次方程组法1.CO和C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79g/L,则混合气体中两气体体积比为()A 1:2B 1:3C 1:4D 1:52.CuO和Cu2O的混合物中含Cu 88% ,则混合物中含CuO和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5 B3:2 C1:4 D5:13.在标准状况下,11.2LCO和CO2混合气体质量为20.4g,求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和质量比?4.KCl和KBr组成的混合物3.87g溶于水配成溶液。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高中化学常见化学计算方法

常见化学计算方法主要有:差量法、十字交叉法、平均法、守恒法、极值法、关系式法、方程式叠加法、等量代换法、摩尔电子质量法、讨论法、图象法(略)、对称法(略)。

一、差量法在一定量溶剂的饱和溶液中,由于温度改变(升高或降低),使溶质的溶解度发生变化,从而造成溶质(或饱和溶液)质量的差量;每个物质均有固定的化学组成,任意两个物质的物理量之间均存在差量;同样,在一个封闭体系中进行的化学反应,尽管反应前后质量守恒,但物质的量、固液气各态物质质量、气体体积等会发生变化,形成差量。

差量法就是根据这些差量值,列出比例式来求解的一种化学计算方法。

该方法运用的数学知识为等比定律及其衍生式:或。

差量法是简化化学计算的一种主要手段,在中学阶段运用相当普遍。

常见的类型有:溶解度差、组成差、质量差、体积差、物质的量差等。

在运用时要注意物质的状态相相同,差量物质的物理量单位要一致。

1.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21.0g,加热至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得固体质量为12.5g。

求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2.实验室用冷却结晶法提纯KNO3,先在100℃时将KNO3配成饱和溶液,再冷却到30℃,析出KNO3。

现欲制备500g较纯的KNO3,问在100℃时应将多少克KNO3溶解于多少克水中。

(KNO3的溶解度100℃时为246g,30℃时为46g)3.某金属元素R的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m,相同价态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金属元素R的化合价为多少?4.将镁、铝、铁分别投入质量相等、足量的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所得各溶液的质量相等,则投入的镁、铝、铁三种金属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A )Al >Mg >Fe (B )Fe >Mg >Al (C )Mg >Al >Fe (D )Mg=Fe=Al5.取Na 2CO 3和NaHCO 3混和物9.5g ,先加水配成稀溶液,然后向该溶液中加9.6g 碱石灰(成分是CaO 和NaOH ),充分反应后,使Ca 2+、HCO 3-、CO 32-都转化为CaCO 3沉淀。

化学计算常用的方法

化学计算常用的方法
2
• 【例 1】两种金属混合物共 15 g ,投入足 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得11.2 L H2(标准状况 ),则原混合物组成中肯定不能为下列的 BD ( ) • A.Mg、Ag B.Zn、Cu • C.Al、Zn D.Mg、Al 解析 此题可用平均摩尔电子质量 ( 提 供1mole-所需的质量)法求解。15 g金属混合物 可提供1mole-,其平均摩尔电子质量为15。选 项中金属Mg、Al、Zn的摩尔电子质量分别为 12 、 9 、 32 5 。若有不能和盐酸反应的金属, 则其摩尔电子质量可视为无限大。故本题答 3 案为B、D。
• 1.差量法是根据题中的相关量或对应量的差 量求解的方法。 • 2.差量法是把化学变化过程中引起的一些物 理量的增量或减量放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作 为已知量或未知量,利用各对应量成正比求解。 • 3.差量可以是物质的量的差,对固体、液体 而言,差量可以是质量差、粒子个数差;对气 体,差量还可以是同温、同压下的体积差。
26
解析 图中三条线的前半部分——斜 • 线的斜率大小反映了金属与酸反应的快慢(A 最快,B最慢)。后半部分——水平线的高低 反应了当等质量金属反应完全时,产生H2的 多少。当三种金属化合价相同时,相对原子 质量越小,产生H2越多,所以活动顺序为: B<C<A;相对原子质量顺序为:C>B>A, 即为氯化物摩尔质量顺序。
解析 2H2+O2 = 2H2O;H2+Cl2 = 2HCl 三种气体恰好完全反应,即n(H2)= 2n(O2) +n(Cl2) 观察选项,只有C符合。
20
点燃
点燃
• 六、讨论法 • 1.讨论法的主要特点是:物质的变化因 条件的不同有多种可能性,或变化的结果有 多种可能性,或条件和结果均不确定,必须 在一定范围内加以确定,为此要通过全面分 析,一一加以研究。 • 2.主要讨论的题型有:①讨论反应发生 的过程;②讨论反应物是否过量;③讨论反 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和取值范围。

(完整版)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完整版)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一些巧解和方法一、差量法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 所谓“差量”就是指一个 过程中某物质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

它可以是气体的体积差、物质的量差、质量差、 浓度 差、溶解度差等。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

【例 1】把 22.4g 铁片投入到 500gCuSO 4 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 洗涤、 干燥后称其 质量为 22.8g ,计算(1)析出多少克铜?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解析“充分反应”是指 CuSO 4 中 Cu 2+ 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为 FeSO 4 溶液, 不能轻 率地认为 22.8g 就是 Cu ! (若 Fe 完全反应,析出铜为 25.6g), 也不能认为 22.8-22.4=0.4g 就是铜。

分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溶解 56gFe ,就析出 64g 铜,使铁片质量增加 8g(64-56=8) ,反过来看:若铁片质量增加 8g ,就意味着溶解 56gFe 、生成 64gCu ,即“差 量” 8 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 (也可是物质的量)成正比。

所以就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已 知“差量”22.8-22.4=0.4g 求出其他有关物质的量。

设:生成 Cu x g , FeSO 4 y gFe+CuSO 4 =FeSO 4+Cu 质量增加 56 152 64 64-56=8y x 22.8-22.4=0.4故析出铜 3.2 克铁片质量增加 0.4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溶液的质量必减轻 0.4g ,为 500-0.4=499.6g 。

【巩固练习】将 N 2和 H 2的混合气体充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反应器内,达到平衡时, NH 3 的体积分数为 26%,若温度保持不变,则反应器内平衡时的总压强与起始时总压强之比为 1∶______。

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温度、体积一定时,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 比。

中考化学解题方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

中考化学解题方法--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

差量法、平均值法、极值法、十字交叉法差量法(差量法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的一种简捷而快速的解题方法。

利用差量解题的关键在于寻求差量与某些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差量做为解题的突破口。

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一、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根据差量求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或生成物的质量。

1、将质量为8g的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取出干燥后称得铁片质量为8.4g,问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多少克?2、取一定量的CuO粉末,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将一根50g的铁棒插入上述溶液中,至铁棒质量不再变化时,铁棒增重0.24g,并收集到0.02g气体。

由此推算CuO粉末的质量为( )A、1.92gB、2.4gC、6.4gD、8g二、金属与酸发生反应,根据差量求天平平衡问题。

1、在天平两托盘行分别放置盛有等质量且足量稀盐酸的烧杯,调至天平平衡。

现往左盘烧杯中加入2.8 g 铁,问向右盘烧杯中加入多少克碳酸钙才能天平平衡?2、在等质量的下列固体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稀硫酸(足量)至反应完毕时,溶液质量最大的是()A .Fe B.Al C. Ba(OH)2 D.Na2CO3三、根据溶液差量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100g稀盐酸与一定量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所得溶液质量为114g,求原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2、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

6克,求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四、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差求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

1、将一定量氢气通过8g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2g,问有多少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2、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3、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4、给45克Cu和CuO的混合物通入一会H2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5、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6、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7、把CO、CO2的混合气体3.4克,通过含有足量氧化铜的试管,反应完全后,将导出的气体全部通入盛有足量石灰水的容器,溶液质量增加了4.4克。

高中化学计算八大解题模型

高中化学计算八大解题模型
电荷守恒
溶液中阳阴离子正负电荷守恒
浓度守恒
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浓度(或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不变
溶质守恒
溶质的质量在稲释前后保持不变
价态守恒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总数守恒
2.方程组法
反应方程组
已知几元混合物的几个反应总量,求解其组分含量
组成方程组
已知几元混合物的几个组成总量,求解其组分含屋
3.关系式法
反应关系式
能从多步反应或部分氧化还原反应中提取物质转化关系式
终态关系式
能从整体出发找出最终的物质成分与起始成分的守恒关系式
对应关系式
能从混介物反应或组成中挖掘出特定的定量对应关系式
组成关系式
能从物质或溶液的组成中找出组分之间的定最关系式
4.差量法
变化差量
/变化和量
能利用物质单一变化的某个实际差最(质最差、物质的最差、 摩尔质量差、气体体枳差、压强差、密度差、反应热差、溶 解度差)及理论差量列出比列式求解
7•十字交叉 法
能找出平均值(A),且符合x A:+y A:=(x +y) A的数学 关系,用十字交叉法求解混合物中两个组分的含屋
8.讨论法
极值讨论
能找出边界条件(极值),讨论混介物组成的可能范1制
范围讨论
两种反应物的最之比不确定时,找恰好反应点讨论取值范闱
结果讨论
两种反应物的帛:之比不确定而产物不同时,讨论町能的结果
高中化学计算八大解题模型(解题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常用方法
方法分支
适用条件
1.守恒法一一已知变化 前后某一特 定不变的 量,建立等 式计算的系 列方法
质量守恒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物料守恒

初中化学常用的化学巧算法(含解析)

初中化学常用的化学巧算法(含解析)

初中化学常用的化学巧算法【知识梳理】1.守恒法守恒方法就是利用试题中涉及的守恒规律或变化过程中的守恒关系来求解的方法,初中化学中常用的“守恒”包括元素守恒、质量守恒、化合价守恒、溶质守恒、溶质质量分数守恒、关系量守恒和变量守恒等。

把握化学过程或物理过程中的某两个量始终保持相等或几个连续化学反应前后某种微粒的量保持不变或某一温度下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作为依据进行解题的方法,有助于把握化学变化过程的本质,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2.差量法差量法就是根据化学方程式,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差与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计算的一种简捷而快速的解题方法。

利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寻求差量与某些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差量做为解题的突破口。

(1)适用范围: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反应物只发生了一部分反应,并没有完全反应,此类反应称之为“部分反应”。

由于反应物未全部参加反应,所以不能由原反应物的质量直接计算生成物的质量。

或者生成物只是生成一部分,所以不能以反应后残留物质的总质量进行计算。

对部分反应常用差量法计算。

(2)方法:根据化学方程式及题意,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变化,然后列比例式求解。

3.讨论法化学计算中有一类计算题目,已知条件略有变化,就会得到多个结果;有的在解题过程中会分化出多个等式;有的题目对得到的结论经过讨论也会得出多个答案。

这种需经讨论而解答计算题的方法叫讨论法。

解答此类题目时须注意讨论的系统性、条理性、全面性。

极限讨论法:所谓极限讨论法是从极端的角度去分析所给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处理,顺利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

(1)用极限法推断混合物的可能组成①金属混合物跟酸反应,根据金属混合物质量及生成氢气的质量,确定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定性判断混合物组成);②碳酸盐混合物跟酸反应,根据混合物的质量及生成CO2的质量,推测混合物的组成;③其它还有:氯化物的混合物,硫酸盐的混合物,铵盐的混合物及氧化物的混合物等等(2)根据混入杂志的总称分的量,用极端假设法推断其与某物质反应后所得产物的量【例题精讲】例1.现将CO、CO2和O2各1mol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冷却后该容器内的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A. A.1:1B. B.1:2C. C.2:3D. D.2:5【答案】D【分析】略例2.某露置于空气中的CaO固体,测得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为50%,取10g该CaO 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使其完全溶解。

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守恒法、差量法、估算法、和量法、设一法、奇偶数法、关系式法、虚拟法)一.守恒法化学上,常用的守恒方法有以下几种:1.电荷守恒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

即:阳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等于阴离子物质的量(或浓度)与其所带电荷数乘积的代数和。

2.电子守恒化学反应中(或系列化学反应中)氧化剂所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所失电子总数。

3.原子守恒系列反应中某原子(或原子团)个数(或物质的量)不变。

以此为基础可求出与该原子(或原子团)相关连的某些物质的数量(如质量)。

4.质量守恒包含两项内容: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学反应前后某原子(或原子团)的质量不变。

5. 物料平衡,电解质溶液中。

练习:1.将 CaCl2和 CaBr2的混合物 13.400 g溶于水配成 500.00 mL 溶液,再通入过量的 Cl2,完全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干燥固体 11.175 g。

则原配溶液中,c(Ca2+)∶c(Cl-)∶c(Br-)为()A.3∶2∶1B.1∶2∶3C.1∶3∶2D.2∶3∶1【1个 Ca2+所带电荷数为2,则根据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知原溶液中:2n(Ca2+) = n (Cl-) +n (Br-)将各备选项数值代入上式进行检验可知答案。

答案:D】2. 现有19.7 g由Fe、FeO、Al、Al2O3组成的混合物,将它完全溶解在540 mL 2.00mol·L-1的H2SO4溶液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8.96 L。

已知混合物中,Fe、FeO、Al、Al2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84、0.183、0.274和0.259。

欲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至少应加入2.70 mol·L-1的NaOH(aq)体积是________。

【800mL】二.差量法利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间所出现象的差量关系解决化学问题的方法就是差量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差量法,极值法,转换法,十字交叉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差量法,极值法,转换法,十字交叉法

高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差量法,极值法,转换法,十字交叉法..主要,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

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适用条件】(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

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

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用法】A ~B ~Δxa b a-bc d可得a/c=(a-b)/d已知a、b、d即可算出c=a*d/(a-b)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中有一条: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前后各物质间的比例关系。

这是差量法的理论依据。

【证明】设微观与宏观间的数值比为k.(假设单位已经统一)A ~B ~Δxa b a-ba*k b*k (a-b)*k可得a*k=a*[(a-b)]*k/(a-b)推出a/(a*k)=(a-b)/[(a-b)*k]用c替换a*k,d替换(a-b)*k已知a、b、d即可算出c=a*d/(a-b)因此差量法得证【原理】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和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这就是根据质量差进行化学计算的原理。

【步骤】1.审清题意,分析产生差量的原因。

2.将差量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边,并以此作为关系量。

3.写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

【分类】(一)质量差法例题:在1升2摩/升的稀硝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了13.2克,问:(1)加入的铜粉是多少克?(2)理论上可产生NO气体多少升?(标准状况)分析:硝酸是过量的,不能用硝酸的量来求解。

差量法化学题

差量法化学题

差量法化学题
差量法化学题指的是在化学问题中需要使用差量法来求解的一类题目。

差量法是一种化学计算方法,主要适用于在化学反应中,由于物质的状态、反应物的用量、反应条件等因素导致反应前后质量、体积、物质的量等存在差量的情况。

通过计算这些差量,可以找出反应中的各个物质的质量、体积、物质的量等之间的关系,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以下是三道差量法的化学题:
1.质量差量法问题
题目:10克镁和铝的混合物与适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0.5摩尔,求混合物中铝的质量是多少克?
2.体积差量法问题
题目:在标准状况下,将448L的氨气溶于1L的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g/cm³,求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3.物质的量差量法问题
题目:向300mL 2mol/L的硫酸中通入标况下的H2S气体1.12L后,测得溶液的pH值为1,则生成的气体为多少?
总结:差量法是一种解决化学计算问题的重要方法。

通过对差量的理解和应用,我们可以在计算中取得更简单快捷的解法。

特别是对于混合物问题、化学平衡问题以及过量问题等复杂的情况,差量法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因此,掌握差量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完整)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完整)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计算题解题技巧计算题是中考化学考试的一个难点,主要分布在选择题24或25题和最后一个大题。

选择题中的计算一般是技巧型的计算题,一般可以用守恒法、极限、平均值法、差量法、假设数据法来解答。

以下,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中考化学史红梅老师一一介绍:1、中考化学守恒法守恒法解题的核心就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不变。

除此之外,化学中的等量关系还表现为同一物质中的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化合价守恒、同一化合物等量关系。

学生对于挖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对于物质和元素质量关系不能很好地建立联系。

2、中考化学极限、平均值法在处理复杂的模糊题型的选择题时,此方法可以直接求解出设定的参量(平均值或极值),然后用此参量与各选项做比较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不能准确确定设定的参量。

3、中考化学差量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反应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出现固、液、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同一状态的物质的质量遵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的质量关系,因此,在根据方程式的计算引入差量,根据变化值可以求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差量法的难点在于学生找不到计算的差量,而且不知道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的差与物质的质量也成比例。

4、中考化学假设数据法根据题目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相对质量结合题意假设适合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

学生的思维误区一般是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元素的质量计算,粒子个数的计算不能很好的进行迁移。

中考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计算是中考中的压轴计算题,它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酸碱盐部分的知识,考查知识综合,难度较大。

题目主要分为文字叙述型计算、表格计算、图像计算、探究实验计算。

以下详细地进行介绍:1、中考化学文字叙述型计算主要考察学生归纳整理题目中隐含信息的能力,难点往往在于“题目文字过多,流程过于复杂,读不懂题,找不到已知,不会列有效的等式求出未知数”。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计算试题

中考化学复习化学计算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中考化学复习化学计算(一)根据化学式计算一、根底知识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的含义:(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2)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各种原子的原子个数.(3)表示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3.常用的计算关系式(以化合物A m B n为例):(1)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2)A的质量分数(3)A、B元素的质量比(4)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质量×A的质量分数(5)在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杂质不含该元素时)4.两种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5.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于它们的质量比除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二、典型例题例1:原方案用90kg尿素[CO(NH2)2],现因缺货改用硝酸铵(NH4NO3).计算需要用多少千克的硝酸铵才能与90kg 尿素的含氮量相等?解法1:设需要硝酸铵质量为x,x=120kg答:需用120kg的NH4NO3.解法2:设需要硝酸铵质量为x.据关系式NH4NO3~CO(NH2)28060x90kg80:60=x:90kgx=120kg答:需用NH4NO3120kg.例2: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试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解法1: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 x O y,那么56x:16y=7:2x:y=1:1∴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O.答:该氧化物化学式为FeO.解法2:Fe、O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氧化物化学式为FeO答:该氧化物化学式为FeO.例3:在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求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设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据关系式S~403264a%x32:64=a%:xx=2a%∴铁元素质量分数为1-a%-2a%=1-3a%答:铁元素质量分数为1-3a%.例4:某硝酸铵样品中混有另一种氮肥,经测定该样品中含氮38%,那么该样品中可能混有的氮肥是()4HCO3B.(NH4)2SO44ClD.CO(NH2)2解析:先求出纯洁的硝酸铵的含氮量为35%,样品中含氮量为38%,所以样品中一定混有含氮量比38%更高的氮肥.计算各种氮肥的含氮量分别为:NH4HCO31%(NH4)2SO42%NH4Cl2%CO(NH2)24%所以答案为D.三、检测题(一)选择题:1.有一种氮的氧化物,氮与氧的质量比为7:4,那么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222O32O5铁元素,服用的药物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A.B.C.D.3.以下化合物中,铁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2O33O4D.FeS4.某气体单质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7:8,该气体可能是()2224g,含氧元素,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是()2O32O32SO4、Na2SO3和Na2S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2%,那么其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二)填空题:23个的2O和H2O2(过氧化氢)中,含有一样质量的氧元素,那么H2O与H2O2的质量比是____,分子数均为6.02×10H2、N2、CO的质量比为____.20H12.该物质126g中含碳元素质量____g.3.某碳酸钙样品中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杂质不含碳元素),那么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4.右图是一种氮肥包装标签的局部文字.这种氮肥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其纯度(即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是____.76g柠檬醛,将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20g二氧化碳和72g水,那么柠檬醛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填元素符号)x H y N z,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62,其中氢约占%,氮约占1%,那么化学式中x=____,y=____,z=____.(三)计算题:1.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人们常用的消毒剂是过氧乙酸,它的化学式为C2H4O3.试计算:(1)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2)多少克过氧乙酸与36g水中所含的氢元素质量相等?1kg化肥的场价格为:尿素[CO(NH2)2]1元,硝酸铵(NH4NO3)0.8元.假设用10元买化肥,那么买哪种得到的氮元素多?2O3,计算5t含80%Fe2O3的赤铁矿含铁多少吨?钙,那么小明每天需吃含葡萄糖酸钙[(C6H11O7)2Ca]的质量分数为85%的钙片多少克?5.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参加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相对分子质量为214),食用碘盐可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计算:(1)____mg碘酸钾中含碘20mg;1000g碘盐中含碘20mg,那么成人每天需食用碘盐多少克?6.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化学式为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求:(1)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2)白藜芦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3)含碳元素质量相等的白藜芦醇与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检测题参考答案(二)填空题:8:171:14:14200%098%5.C、H、O0142(三)计算题:1.6:1:276gt4.gmg2814:1:457:154(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一、根底知识1.化学方程式在量的方面的含义:例如:在量的方面:(1)表示反响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4:160:284(2)反响物总质量份数(124+160)等于生成物总质量份数(284)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一般解题步骤:(1)审清题意,设未知量(2)正确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3)求出相关物质的质量比,并把相关的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边(4)列出比例式(5)求出未知量(6)简明地写出答案可概括为:解、设、方、关、已未知、比例、求解、答仔细.3.本卷须知:(1)化学方程式必须书写正确(2)同一题目中不同未知量不能用同一字母表示(3)各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必须计算准确(4)各相关量必须写在对应物质化学式的下面(5)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展计算的相关量必须是纯洁物的(不包括未参加反响的质量)4.常用换算计算式:(1)气体密度(g/L)(2)物质纯度5.常用方法:(1)守恒法(2)关系式法(3)差量法(4)极值法(5)讨论法(6)特殊值法二、典型例题例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反响前二氧化锰占混合物质量的20%,加热一段时间是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占25%,求氯酸钾的分解百分率.解:设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质量为1g,那么原混合物质量为:1g÷20%=5g剩余固体质量为:1g÷25%=4g由质量守恒定律得:氧气质量为5g-4g=1g设参加反响的氯酸钾质量为x24596x1gx=那么KClO3的分解率:答:KClO3的分解率为65%.例2:实验室中,用氢气复原氧化铜25g,当大局部固体变红时,停顿加热,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为21g,求参加反响的氧化铜的质量.解:设参加反响的氧化铜质量为x,那么生成铜的质量为21g-(25g-x)=x-4g8064xx-4gx=20g答:参加反响的氧化铜质量为20g.例3:煅烧含CaCO380%的石灰石100t,生成CO2多少吨?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全部进入生石灰中,可得这样的生石灰多少吨?解:设生成CO2的质量为x10044100t×80%x答:生成CO23t,得生石灰6t.例4:某钢铁厂用580吨含Fe3O480%的磁铁矿(其余为不含铁的杂质),可炼得含杂质为4%的生铁多少吨?解:设可炼得生铁的质量为x232168580t×80%x·(1-4%)x=350t答:略.例5:在反响A+3B=2C+2D中,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gA与一定量B完全反响后,生成gC,求反响中B和D的质量比是多少.解:设生成D的质量为xA+3B=2C+2D4418xx=那么参加反响的B的质量为:+=∴B和D的质量比为::=8:3答:略.三、检测题(一)选择题:1.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铝.在这个反响中,铝、氧气、氧化铝的质量比是()A.27:32:102B.27:24:43C.4:3:2D.108:96:20410g,点燃使之充分反响,生成水,那么反响前氧气质量可能是()A.gB.C.D.3.在反响X+2Y=R+2M中,当1.6gX与Y完全反响后,生成gR,且反响生成R和M的质量比为11:9,那么在此反响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A.23:9B.16:9C.32:9D.46:94.在反响A+3B=2C+3D中,gA跟gB恰好完全反响,生成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那么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g,与氢气充分反响后,得到固体物质8g,那么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8%B.80.0%C.1%D.6%2CO3、K2CO3、MgCO3、CaCO3四种物质,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响,产生CO2最多的是()2CO32CO3337.g2,那么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g,与足量稀硫酸反响后,产生1gH2,该混合物可能是()(二)计算题: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响的S、O2、生成的SO2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____;(2)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SO2多少克?(3)在表中填写上第三次实验生成SO2的质量.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质量减少了.计算原混合物中KClO3的质量分数.2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充分反响后,产生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得沉淀25g.求原混合物中CO 的质量.5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响,生成CO2,求:(1)参加反响的CaCO3的质量;(2)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5.实验室用CO复原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样品,反响后生成的CO2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生成白色沉淀,求赤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2复原Cu和CuO的混合物2g,完全反响后得到红色固体,求原混合物中金属铜的质量分数.7.g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是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5%,求剩余固体中CaO的质量.8.某样品为Cu和CuO的混合物,为测定样品中CuO的含量,取用20g此样品,分四次向其中参加稀盐酸与之充分反响.相应数据见下表:第次参加稀盐酸的体积/mL 剩余固体的质量/g1 40 162 40 123 40 84 40 8求:(1)20g此样品中Cu的质量(2)样品中CuO的质量分数(3)用氢气充分复原5g此样品可得到固体多少克?检测题参考答案(二)计算题:1.(1)1:1:2(2)8g(3)8g5%3.%1%0% 7.g8.(1)8g(2)60%(3)(三)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一、根底知识1.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2.主要计算根据:(1)(2)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3.常见题型及根本思路:(1)溶液加水稀释的计算: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可用以下计算式计算:m(浓)×a%(浓)=[m(浓)+m(水)]×a%(稀)(2)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同溶质溶液混合问题:一般可用下式计算:m(浓)×a%(浓)+m(稀)×a%(稀)=m(混)×a%(混)(3)求化学反响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问题:通过化学反响计算出溶质质量,再分析各量间关系求出溶液总质量,运用公式计算出反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求反响后所得溶液质量的一般方法:质量守恒法.溶液质量=m(反响物)-m↓-m↑.二、典型例题例1: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来使用,需加水多少克?解:设需加水质量为x,100g×15%=(100g+x)×%x=900g答:略.例2:配制2000g20%的稀硫酸用以除锈,需98%的浓硫酸和水各多少毫升?解:设需浓硫酸的质量为x2000g×20%=x×98%x=浓硫酸体积=÷/cm3水的体积=(2000g)÷1g/cm3答:略.例3:实验室用95%的浓硫酸与5%的稀硫酸来配制20%的硫酸180g,需要95%的硫酸和5%的硫酸各多少克?解:设需要95%,5%硫酸的质量分别为x,yx=30gy=150g答:略.例4:200g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响,生成氢气.求:①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解:设参加反响的H2SO4质量为x,生成ZnSO4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981612xyx=y=(1)(2)答:略.2CO3的混合物参加到100g%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响.求反响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盐酸中溶质质量为:100g×%=设Na2CO3质量为x,生成NaCl质量为y,CO2质量为m,Na2CO3+2HCl=2NaCl+H2O+CO2↑1067311744xymx=y=m=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答:略.三、检测题(一)选择题:90g10%的NaNO3溶液后,向其中参加10gNaNO3搅拌至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NO3质量分数是()40g5%的CaCl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2固体40g15%的CaCl220g5000g20%的盐酸,需要38%的盐酸(密度为/cm3)的体积为()4.某酒精溶液中乙醇所含的氢原子数与水所含的氢原子数相等,那么该酒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50%B.25%C.46%D.3%5.一份2%的NaCl溶液蒸发掉4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那么原溶液中溶质质量为()A.1gB.2gC.5gD.8g6.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该温度下,NaCl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为()A.20%B.2%C.25%D.30%(二)填空题:10%的盐酸,需要36%的盐酸(密度为/cm3)____毫升,水____毫升.90g10%的NaCl溶液中参加10gK2SO4搅拌至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40g5%的NaOH溶液中,参加60g10%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中NaOH质量分数为____.4.右图是一瓶葡萄糖注射液标签,试根据给出的数据计算该溶液中含水____g,溶液的密度约为____g/cm3.(三)计算题:1.为了给水果消毒,某同学要把30g15%的KMnO4溶液稀释成0.3%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3完全溶于21g水中,并将其均分为三份,计算:(1)取一份,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取一份,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需参加KNO3多少克?(3)取一份,欲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需加水多少克?3.t℃时,镁与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响,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25%.求所用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分数.石灰石样品,放入盛有126g稀盐酸的烧杯中,石灰石中的CaCO3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响(杂质不反响,也不溶解),烧杯内物质质量变为.求反响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CO3的混合物溶于149g水中,向其中参加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响,得到200g不饱和溶液.求反响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g不纯的MgCl2样品(杂质不溶于水),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待样品中MgCl2全部溶解后过滤.将所得滤液与6g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响,生成白色沉淀.求:(1)样品中MgCl2的质量(2)反响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与某稀硫酸反响,所得数据如下:计算:(1)金属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2)甲制得硫酸亚铁质量;(3)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检测题参考答案(二)填空题:260.0%%31(三)计算题:0%10g%%0%6.(1)(2)10g7.(1)80%(2)(3)14%。

中考化学计算题常用技巧和专题训练

中考化学计算题常用技巧和专题训练

中考化学计算题常用技巧和专题训练
2019年中考化学计算题常用技巧和专题训练2019年中考化学计算题常用技巧和专题训练
一、复习内容和要求
1.化学计算的常用方法
(1)守恒法:包括原子个数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法、质量守恒法等。

(2)极值法:从问题的极端去思考、去推理、判断,使问题得到解决。

(3)讨论法:当题中含有不确定的因素时,对每一种可能情况进行的讨论。

(4)十字交叉法:已知混合中某一量的平均值,求混合物中两物质的质量比。

(5)差量法:运用前后量的差,根据方程式中的计量数的关系直接求解。

2.化学计算的常用技巧
(1)定量问题定性化;(2)近似估算;(3)运用整体思维,化繁为简;(4)利用图象
解题等等。

二、解题方法和技巧:
1.守恒法:
例1、由Mg(OH)2和MgO组成的混合物,测得其中含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8%。

取该混合物10g,将其投入110g的稀硫
为锌、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均大于26,只有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26,故答案为C。

2019年中考化学计算题解法复习

2019年中考化学计算题解法复习

2019年中考化学计算题解法复习你能够创建将来的方式,就是脚扎实地向前走。

你的将来也只有自己才能创建,既然选择了就要绝不踌躇的坚持走下去。

无忧考网整理了 2019 年中考化学计算题解法复习,今日你练了吗?1守恒法守恒法解题的中心就是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六不变。

除此以外,化学中的等量关系还表现为同一物质中的电荷守恒、化合物中化合价守恒、同一化合物等量关系。

学生关于发掘题目中隐含的等量关系的能力较弱,关于物质和元素质量关系不可以很好地成立联系。

2极限均匀值法在办理复杂的模糊题型的选择题时,此方法能够直接求解出设定的参量 (均匀值或极值 ),而后用此参量与各选项做比较确立切合题意的选项。

学生的思想误区一般是不可以正确确立设定的参量。

3差量法化学反响都按照质量守恒定律,有些反响在按照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会出现固、液、气体质量在化学反响前后有所改变的现象,同一状态的物质的质量按照化学反响中各物质之间的固定的质量关系,所以,在依据方程式的计算引入差量,依据变化值能够求出反响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差量法的难点在于学生找不到计算的差量,并且不知道同一状态的物质质量的差与物质的质量也成比率。

4假定数据法依据题目中波及的化学反响中物质的相对证量联合题意假定适共计算的数据进行计算。

学生的思想误区一般是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质量的计算、元素的质量计算,粒子个数的计算不可以很好的进行迁徙。

化学计算常考题介绍中考 [ 微博 ] 化学试卷的最后一题计算是中考取的压轴计算题,它观察学生对证量守恒定律、方程式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及酸碱盐部分的知识,观察知识综合,难度较大。

题目主要分为文字表达型计算、表格计算、图像计算、研究实验计算。

以下详尽地进行介绍:文字表达型计算主要观察学生概括整理题目中隐含信息的能力,难点常常在于“题目文字过多,流程过于复杂,读不懂题,找不到已知,不会列有效的等式求出未知数” 。

考题常常将溶液和化学方程式联合在一同进行计算,对学生的题目剖析理解能力较高,情形比较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不考虑盐酸的挥发和气体的
溶解),实验测得烧杯中剩余物
质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之
间的关系如图K6-5-2所示。
求:(1)产生CO2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 。 9.9 (2)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90%。
2. (2018广西)将20.0 g稀盐酸逐滴加入10.0 g溶质质
通过分析可知,所得溶液蒸干时得到固体为氯 化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氯化钠中的氯元素 的质量等于稀盐酸中氯元素的质量。设所得溶液 蒸干时得到固体质量可能为x
35.5 35.5 100 g 14.6% x 36.5 58.5
x 23.4 g
类型三 极值法 采用极端假设(即假设全为某一成分或者为恰好完 全反应)的方法以确定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名称、质量 分数、体积分数,这样可使一些抽象的复杂问题具体化、 简单化,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解题原理 极值法是采用极限思维方式解决一些模糊问题的解 题技巧。它是将题设构造为问题的两个极端,然后根据 有关化学知识确定所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量值,进行判 断分析求得结果。 极值法解题的关键在于紧紧扣住题设的可能,选好极 端假设的落点。
(3)计算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答: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65%。
3. (2018嘉兴)洁厕灵是常用的陶瓷清洗液,小彭同 学对某品牌洁厕灵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进行研究。 (1)查阅资料得知:洁厕灵有效成分是HCl。HCl的含 量可通过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来测定,其 他成分均不参与反应。请完成HCl与NaHCO3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H2O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需要用 玻璃棒 。 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滴管和__________
(1)当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
20.9 的温度是__________ ℃。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 0.1%)。 解: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 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0 g×4.0%=0.4 g 设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
答:该废水中硫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2%。
3. (2017烟台)某环保小组监测到一造纸厂排放的废 水中含有碳酸钠和硫酸钠两种物质,为测定废水中这 两种物质的含量,环保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取该造纸厂排放的废水 200 g,先向其中加BaCl2溶液
至n g后停止,然后再滴加稀盐
酸,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
量与产生沉淀和气体的质量关
系如图K6-5-4所示。(假设废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12g纯碱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 NaCl 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12+57.9- 65.5 g 106/x=117/y=44/4.4g x=10.6g y=11.7g 该纯碱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10.6g/12.0g×100%=88.3%
试分析计算下列问题:
①第一次实验时,所加 NaHCO3溶液中溶质质量。
②该品牌洁厕灵中HCl的质量分数。
解:①第一次实验时,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00 g+40 g-138.9 g=1.1 g 设所加 NaH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②第四次实验时,HCl与NaHCO3恰好完全反应,反 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 的质量为: 12g-10.6g+11.7g=13.1g, 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13.1g 65.5g
×100%=20%;
答:(1)纯碱样品中的Na2CO3的质量分数是88.3%;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20%
例题2:将一定量氢气通过8g灼热的氧化铜,反应一
段时间后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2g,求这个
过程有多少克氧化铜参加了反应?
解: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CuO + H2 80 Cu + H2O 64 x 80/16= x/0.8 g x = 4g △m 16 (8-7.2) g
答: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4g。
类型二 守恒法 守恒法是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往往不
实验次数 一 二 三 四 累计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40 80 120 150 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g 134 168 202 232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g 。 18
和CaCl2 (2)第四次测量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 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 专题五 化学计算题
类型一 差量法
(应用条件:
1.差量法是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量发生的变化(即差 量)列比例式计算的。 2.差量可以是固态、液态物质的质量,也可以是气 态物质的体积等。 3.差量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反应物量或生成物量有 一定的比例关系。 4.差量也是质量守恒定律的一种表现形式。 5.仔细分析题意,选定相关化学量的差量。质量差 均取正值。 6.差量必须是同一物理量及其单位,同种物态。
解:(2)由第一组数据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
量为100.0 g+3.0 g-101.9 g=1.1 g 设3.0 g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的质量之比为2.5 g ∶
(3.0 g-2.5 g)=5 ∶1
答:混合物中碳酸钙和氯化钙的质量之比为5 ∶1。
105.5 (3)表中a的值为__________ 。
量分数为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
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K6-5-3所示,
溶液的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不考
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散失)。
反应时 间/s 溶液温 度/ ℃ 0 20.5 10 20.6 20 20.7 30 20.8 40 20.9 50 20.8 60 20.7
(4)求表中m的值。
(4)第三组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0 g+9.0
g-105.0 g-m g=4.0 g-m g 设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y。
答:表中m的值为1.25。
2. (2018达州)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制
取高纯度碳酸钙粉末,烧杯中现有100 g碳酸钠溶液,将
150 g氯化钙溶液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四次测量所得数 据如表所示。请计算:
例3、有氮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 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 能得到白色沉淀( )(提示利用碳元素守恒) A. 30g B.50g C. 100g D. 20g
思路分析: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例1、某纯碱样品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为了测定样品
的纯度,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准确称取样品12.0g,向
其中加入57.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最后得到65.5g
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
保留一位小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向一锥形瓶中加入100 g该品牌的洁厕灵,再逐 次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 NaHCO3溶液,测出每次锥形 瓶中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加入NaHCO3 溶液的质量/g 反应后溶液的 总质量/g 第一次 40 138.9 第二次 40 177.8 第三次 40 216.7 第四次 40 255.6 第五次 40 295.6
30%,故碳元素的质量为40g×30%=12g,12g的碳元
素最终会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44g,二氧化碳最终会全部转化碳酸钙。最后,则碳酸
钙中碳的质量为12g. 设碳酸钙质量为Xg
12 X 12 g 100
X=100g
例4 某不纯的烧碱样品中含有 Na2CO3 、NaOH .取 该样品,溶于质量分数为14.6% 的盐酸 100g中,溶液 恰好呈中性。把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后,理论可得到固 体质量为()A 23.4 B 30.6 C 35.7 D 58.5
需要了解过多的中间过程,具有思路清晰、关系明 确、计算简单的特点。
常用的守恒法基本思想有:化学反应中质量守
恒(元素种类、原子个数守恒)化合物或溶液中正
负电荷守恒。一般解题思路: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
在的某些守恒关系为依据,抓住有关变化的始态和
终态,忽略中间过程,利用其中某种不变的量,建
立等量关系式进行计算。
水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钡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7)请根据图象与数据分析计算:
(1)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所含BaCl2的质量关系 a<b<c 。 是__________ 4.66 (2)m值等于__________ 。 (3)该废水中硫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 程)。 解:设废水中硫酸钠的质量为x。
例5.在一定温度下,某气体中可能含有SO3、SO2、O2 中的两种或三种,则该混合气体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不 可能是( ) A 50% B 40% C 25% D 70% 思路分析:SO3含硫40%,SO2是50%,O2是0%, 则含硫量至多是50%,但是题目要求至少含两种物 质,则含硫必小于50%
实验组别 稀盐酸质量/g 混合物质量/g 所得溶液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一 100.0 3.0 101.9 0 二 100.0 6.0 103.8 0 三 100.0 9.0 105.0 m 四 100.0 12.0 a 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