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工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顶板方面
(一)采煤作面的冒顶事故
1、局部冒顶造成的原因
(1)直接顶裂隙发育形成游离岩块。

(2)失火、爆破后支护不及时。

(3)炮眼布置不当,装药量过多,高射炮崩到支架。

(4)煤层强度较低,表顶来压片帮、扩大无支护空间。

(5)上、下安全出口支护不及时或支护不可靠等。

2、压垮型冒顶:主要是表顶来压时的压垮冒顶和容层难冒顶板大面积冒顶。

3、推垮型冒顶:主要是顶板启动时在煤层面方向产生较大的推力,推动支架造成冒顶。

(二)防止采煤工作面冒顶措施
1、首先要加强矿井生产地质工作,掌握回采面的顶板和煤层水文等情况及变化,以便针对性地采取防冒顶措施。

2、认真编制采区设计,正确确定采区开拓布置、开采程序、采煤方法,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3、认真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根据煤层赋存特点,顶板类型,正确确定采掘工作面的支护方式和方法,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方法,控顶冒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特殊支护措施,工作面初采收尾的安全措施以及循环作业方式等。

4、使用好各种前探临时支护,减少空顶作业,采取措施增
―1―
加支架的稳定性,防止巷道冒顶。

5、大力推广单体液压支柱或液压支架,从根本上改善顶板的维护状况,减少冒顶事故。

6、提高木柱的初接力,防止直接顶早期离层。

7、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8、在呈致难冒顶板条件下,质量常用长壁式采煤法。

9、破碎顶板下,要及时支护,打贴帮柱,超前支设或架厢。

10、对顶板压力显现经观测,掌握顶板活动规律,以便采取针对措施。

(三)掘进工作面易冒顶的事故及巷道维修冒顶事故
1、巷道交会口处,支护方式选择不当,不及时支护。

2、控顶距超过规程规定。

3、断层构造带未采取特殊支护。

(四)防止掘进和维修井巷时顶板管理措施
除前面防止工作面顶板冒落的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翻棚时必须有班长或安全员在场。

2、撬落活石应从顶板完好的地方开始,一人操作,另一站哨,禁止行人通行。

3、拆换支架从顶板好的地方开始,不得大拆大换,拆换前,应先加固工作地点附近的支架,遇有顶板破碎,应超前挑顶再翻棚。

―2―
4、维修独头巷道,一定按从外向里逐架进行拆换。

5、倾斜巷道拆换支架时,必须停止提升,由上向下进行换,但下方的支架须加固,防止支架推倒。

6、拆换棚时,在一架未完成之前,不得中止工作,每次工作结束后,必须接顶封帮。

7、对头巷道维修时,两头相距5m时,必须停止一头作业,以免造成压力发生冒顶。

8、拆换架时,保护好设施、设备、管线。

9、拆换架时,一定要打牢固的脚手架,禁止用管子和矿车当脚手架。

10、上、下山拆架时,在工作地点下面5m─10m处,分别设2─3处挡板,防止滑石伤人。

11、独头巷道或顶部有空洞地方施工前要注CH4。

12、需放炮时,在装药前,要检查瓦斯和周围的设备保护情况。

二、“一通三防”方面易发生的事故
(一)瓦斯事故:分瓦斯窒息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燃烧事故。

什么叫瓦斯:是指井下的甲烷(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它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的气体。

1、瓦斯窒息事故,主要是巷道、工作面、硐室中瓦斯严格
―3―
达到一定深度后使人窒息事故。

2、瓦斯爆炸事故,当瓦斯聚积浓度达到5—16%时,遇火引起爆炸事故,浓度小于5%和大于16%,遇火燃烧。

瓦斯爆炸需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浓度达到5—16%,二足要有引燃温度,一般是650一750C°三是氧气总量达剑12%。

3、防止瓦斯事故的措施:①加强通风工作,保证采掘工作而有足够风量,合理布置通风系统,采煤工作而风能畅通;尽量实行分区通风,减少或避免串联通风;瓦斯较人地区,采用通风方法处理不合理时,要采取措施。

②采取措施扩时处理积聚的瓦斯,反过来防止瓦斯积聚。

⑧防止引燃瓦斯,杜绝火源。

④加强瓦斯检企和监测。

⑤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扩大,矿井应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必须制定瓦斯爆炸时的撤退路线。

极时清扫积尘,防止煤尘参与爆炸;入井人员必须配戴自救器,在巷道中架小棚和岩粉棚进行阻爆。

(二)煤尘爆炸事故
1、煤矿井下环境中,煤尘爆炸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定
浓度和具有爆炸性的煤尘,且要在空气中呈现浮游状态,45g/m3─2000g/m3,爆炸力最强300—400g/m3。

二是高温热源,610—1050C°。

三是在空中氧大于12%,否则失去爆炸。

―4―
2、煤尘爆炸事故的防治,其主要措施有:防尘措施、防爆措施和隔爆措施。

①防尘措施:A、煤层注水、采空区灌水、使用水泥泡、湿式打眼。

B、降低煤尘浓度。

喷雾洒水,合理配调风量,使用水泥。

C、及时消除落尘。

D、综采面提倡煤尘注水、采煤机截割部喷雾。

②防爆措施:井下加强管理,杜绝火源,爆破时必须使用取得全面合格的雷管、炸药,严格执行《规程》有关爆破规定,电气设备防爆性能好,井下供电应做到:“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

减少摩擦火花和撞击火花。

③隔爆措施:注水棚、粉棚、隔爆水带、巷道喷雾洒水,及时冲洗、清扫沉积煤尘。

(三)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在地应力和瓦斯(含C02)应力的共同作用下,破碎的煤(岩)和瓦斯由煤(岩)体内突然喷出到采掘空间的现象,叫煤与瓦斯突出。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最常见的灾害之一,它对煤矿危害主要表现在:采掘工作面或巷道突然间充满高浓度瓦斯,易造成人员窒息,遇火时还会发生瓦斯爆炸,突出时的动能可摧毁支架,破坏设备、设施、通风系统,造成风流紊乱;突出的煤岩堵塞巷道,影响巷道使用。

1、突出前一般有预兆:分有声和无声预兆,掌握后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

①有声预兆:A、响爆炮。

突出前在爆体浮处发出大小、间
―5―
隔不同的声响,有的象吵豆声,有的象鞭炮声,有的象机枪连射声。

特别是煤炮声由小到大,由远到近,由稀到密是突出较危险的信号。

B、气体穿过含水裂隙时的吱吱声。

C、在压力突然增大而出现的嘎嘎声,臂裂折断声,煤岩壁开裂声。

②无声预兆:A、煤层层理紊乱,煤变软,无光泽,煤层干燥,煤层增大,煤层受压褶曲,变粉碎,厚度不均,倾角变化。

B、压力增大使支架变形,煤壁外臌、片帮、冒顶次数增多高臌严重,炮眼变形快,装药困难,打钻时易顶钻,未钻垮孔。

C、瓦斯涌出量忽大忽小;煤尘增大,空气气味异常,忽冷忽热。

2、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煤矿规定的“四位一体”防治措施。

①突出危险性预测。

②防治突出措施。

A、区域性防突措施:开采保护层;预抽煤层瓦斯;煤层注水;改变煤层中的瓦斯含量和煤体的压力结构。

B、局部防突措施:震动性爆破;水力冲孔,加速瓦斯排放,扩大卸压范围;打排放孔,排放瓦斯;松动爆破;煤层高压注水,转移瓦斯,金属骨架形成整体防护。

③效果检验,指标降到规定范围。

④安全防护措施:石门揭煤采用震动性爆破;加强矿井通风;采煤工作面远距离爆破;设置避难硐室或压风自救系统;入井人员携带隔离式自救器。

―6―
三、火灾事故:分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
(一)内因火灾:是指在没有外来火源条件下,煤炭或其它可燃物本身因接触空气,氧化发热而燃烧起火的火灾。

内因火灾多发生于采空区停采线、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煤巷高顶处、假顶工作面、巷道及任何源煤堆积的地方。

1、内因火灾的主要危害:A、产生CO,使人员中毒或死亡。

B、烧毁大量煤炭资源。

C、可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D、直接影响生产,一旦自燃,打破矿井正常生产秩序,消耗人力、物力救火,在经济上造成损失。

2、内因火灾的防治A、煤层自然发火的早期识别和预防,常见CO、气味。

B、加强通风系统管理,防止漏风,预防煤炭自燃。

C、预防性注浆、注砂、洒注阻化剂、输氧注水等。

3、灭火方法:
A、直接灭火法:用水、砂子、尘粉、等在火源附近把火扑灭。

B、隔离灭火法:用密闭、封闭火源。

C、综合灭火法
(二)外因火灾事故:
外因火灾事故多发生于井口房、井筒、机电硐室、火药库以及安装机电设备的巷道和工作面。

1、发生的原因:A、存在明火。

吸烟、电焊、喷灯、电炉、
―7―
大灯泡取暖。

B、电气火花。

C、爆破火引起火灾,主要是不按规定爆破等。

D、爆炸事故引起火灾。

E、机械磨擦或物体碰撞引燃可燃物。

2、外因火灾的危害:与内因火灾基本相同。

3、预防措施:A、防止井下出现明火。

B、防止井下出现电火花。

C、防止井下出现爆破火。

四、矿井水害事故
矿井水害: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增加煤成本,造成矿井全部或局部被淹的矿井水。

1、矿井水害是“重大灾害之一”它对矿井危害较大。

主要表现为:①当矿井突发涌水时轻则停产,重则淹井,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②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安装防排水设施及设备,增加工作量和成本。

③矿井水对金属设备、支架、轨道均有腐蚀作用,缩短其使用寿命。

④可使井下空气湿度增大,恶化了井下作业环境,影响生产效率和职工健康。

2、一般矿井透水前都有几种预兆:①“挂汗"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壁上结成许多水珠。

②“挂红"矿井水中若含有铁的氧化物,渗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壁表面时,会出现暗红色水锈。

③水叫。

④空气变冷。

⑤出现雾气。

⑥矿水压力显现增强。

3、水害的防治措施:一般来讲5个字“探、防、堵、截、排”
―8―
①井下探放水:利用钻孔探查前方的水情,然后将水排出。

②井下防水:选用合理开拓、开采方法,巷道远离积水源,设防水煤柱。

③井下截水:修筑水闸门,井下局部积水时将其截住,不放到其它地区。

④注浆堵水。

⑤井下排水:在地面或井下打专门钻孔排水。

五、爆破事故
矿井常见的爆破事故、爆破崩人事故;爆破熏人事故;爆破崩倒支架,崩坏设备、设施;爆破引起冒顶事故;爆破诱发冲击地压或突出事故;引发瓦斯、煤尘事故。

防治措施:
1、按实用条件使用质量合格、煤矿专用炸药、雷管。

2、加强对爆破器材的管理,严禁穿化纤衣服人员接触爆破材料,爆破材料运送、存放要符合规定。

3、对爆破地点进行认真检查。

4、在有煤尘爆炸危险的地点进行爆破时,20m内应进行洒水降尘。

5、加固爆破点附近支架,机器、工具和电缆必须保护或移开。

6、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联锁制”。

―9―
7、严格布岗警戒。

8、按规定装药、联线。

9、爆破工人不得随意将把手或钥匙转交他人,不到爆破时。

不得将把手或钥匙插入放炮器或电力放炮接线盒,爆破时,爆破工必须发出警号,至少再等5s才可起爆。

10、加强通风,及时吹散炮烟,避免熏人。

11、认真检查。

12、正确处理拒爆、残爆。

六、电气事故:
是指用电过程中出现的人身伤亡或由于用电不当引起的其它事故。

电气事故分触电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

触电事故的预防:
1、防止人身触电及接近带电体。

2、防电网过流。

3、防电气失爆。

七、运输提升事故
(一)运输事故:矿井平巷运输时,常发生掉道、追尾、撞车或由于司机、登钩工操作不当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同时也常发生车辆与行人碰撞、挤压或行人违章引起的人身伤亡事故,斜井运输,常发生跑车撞人事故。

1、防范措施:A、遵守乘车规定。

B、遵守人力推车规定。

―10―
C、严格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之规定。

2、斜井跑车事故的预防:
①设置“一坡三档”。

②钢绳连接装置牢固可靠。

③钢绳、连接装置由专人定期检查。

④矿车专人检查,连接钩环、插锁的安全系数不得小于6,连接装置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装置。

⑤把钩工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⑥斜井串车提升严禁蹬钩,遵循“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的规定。

⑦斜井轨道的质量要合格。

⑧支架完好,轨道无杂物。

⑨滚筒上钢绳绳头固定牢固。

⑩绞车司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