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语文课究竟该怎么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语文课究竟该怎么教
新课程标准在我市已经实施三年多时间了,在这三年多时间里,我一直关注着各级各类教师所上的语文课,自己也在班上尝试着各种教法,可是至今仍没有找出一个比较合适的教学方
法。

不过我觉的在新课标下教语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面向全体学生。

以往的教学,教师关注的往往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根本没有一席之地。

新课标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把全体学生都看成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这样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问题的设计要有坡度,对练习的设计要有“星级”。

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

学生的语文习惯是否良好,是能否简化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旦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就轻松多了。

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有哪些呢?我觉的在初中阶段应该是:书写规范美观,学会利用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难词,随文积累语言,课前主动预习,勤于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发言,主动与人合作,深入与人探究,听讲聚精会神,勤于做好笔记,作文认真审题,说话简明得体,写后认真修改。

三、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其基本内容包括:1、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首先,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这是爱国主义情感在语文教学上的具体体现。

因为爱国,应该从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开始。

这一点在七年级语文上册都德的《最后一课》中表现的是非常明确的。

其次,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具有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正确态度。

这一点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它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言文字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

再次语文教学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这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

2、知识和能力方面,语文教学应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如现代汉语知识,作家作品知识,文章知识,文学知识,文化常识等。

初中各年级的教学应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并促使这些能力不断适应学生活实际和生活需要。

四,要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

朗读,是把无声的文字还原成有声的语言,是一和以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理解文意为目的的综合性的阅读活动。

语文教学,突出了朗读,就突出了语文教学的特色,语文课堂上不能没有读书声。

为此要求教师不仅要通晓关于朗读教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有较强的朗读能力,尤其要熟悉朗读的基本方法,在教学法过程中,以进行科学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读通文气,读懂文意,读出文味”的总要求下具体达到:读人使人如见其人,读声使人如闻其声,读景使人如临其景,读事使人如历其事。

五,要培养学生装“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是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方式,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提倡学生发现知识,让学生参与过程;让学生选择内容;让学生掌握方法;让学生探究疑难;让学生自我检查。

学生能提问的教师不先问;学生能描述的教师不代替;学生能自己创作的教师不示范。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众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因此,“合作”学习并非只有一种模
式可以选用,也并非所有的学习活动都适合于合作情境,而且合作过程中也不排除竞争。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课文情景,创设主动、互动的学习局面,给各类学生提供适合各自发展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

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探究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实践性、体验性、问题性和开放性等主要特征都是以自主为前提的。

在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的合作必然会加速探究的进程,可以这样说,探究学习是以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合作学习为动机的一种学习方式。

以上仅是自己一点不成熟的看发,仅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