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抑郁症的分析与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人抑郁症的分析与护理
【摘要】目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精神卫生问题已日趋受到重视,其中以老年抑郁症最为常见。

但事实上很多有抑郁病症的老年人并未能被及时识别和同意医治,而且老年期的抑郁会进一步加重老年人本身的慢性疾病病症。

方式分析老年人抑郁的缘故。

结果老年人抑郁病症受到来自躯体、心理、经济、家庭和社会等诸方面的综合阻碍。

结论老年人抑郁症的护理主若是尊重老年的宗教信仰、生活适应及个性,注意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使老年人精神、心理、躯体三者合一,强调回归自然,切近自然。

我国已经正式迈入老龄化社会,如何及早熟悉到老年抑郁症防治的重要性,踊跃采取科学的医疗手腕和方法,幸免老年人的心理问题进一步扩大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繁重压力,是目前急需研究与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护理
1临床病症
1.1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特点
老年抑郁症除具有抑郁症的“三低”(即情绪低落、思维活动缓慢、行为动作减少)病症外,还表现为病症的非典型性,即情绪异样和躯体主诉呈混合状态。

要紧的临床表现有:抑郁心境,缺乏愉快感,体验不到欢乐,无缘故的持续疲劳感,约80%患者有睡眠障碍,约70%存在食欲消退,说话、思维和运动迟缓,大多主诉躯体不适疼痛等,并有自我评判低(约75%的患者常变态地夸大自己的缺点,自卑,自责、有内疚感),自杀观念及行为。

1.2老年抑郁症的发生率
据调查显示:全世界有85%的老年人或多或少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如抑郁、焦虑、老年痴呆症等。

就抑郁而言,全世界有3%的老年人患有严峻抑郁症,10%~15%那么患有轻度抑郁症。

而我国北京市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4%,上海那么高达20.8%。

依照我国民政部统计,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口已达1.34亿,已超过全国总人口的10%,并以每一年3.2%的速度增加,估量到2050年将达到4亿,占总人口比例的25%。

而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障碍,年发率达1.28%。

2相关因素
老年人抑郁病症受到来自躯体、心理、经济、家庭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综合阻碍,致使老年人抑郁的因素(1)衰老(生理功能消退);(2)疾病(健康的丧失);(3)社会地位的改变(人一辈子目标的丧失);(4)家庭状况的阻碍(家庭地位、经济地位的丧失);(5)丧偶;(6)死亡的临近(生命的丧失);(7)营养缺乏(如VitC缺乏→抑郁、意识障碍;VitB12缺乏→神经、神经病症)。

3护理计谋
3.1生理方面
3.1.1成立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低自尊、无用,无价值感时抑郁患者的要紧特点,患者可能显现自杀、自伤行为,因此,家人必需为患者制造一个平安的家庭环境。

3.1.2监督继续药物医治家人必需监督患者服药,了解药物的作
用和副作用,并增强观看,有不良反映或病情反复,应当即送医院就医。

3.1.3维持适当的营养、排泄、睡眠、休息活动与个人一辈子活上的照顾。

食欲不振、便秘是抑郁患者常显现的肠胃系统方面的问题。

应选择患者平常较喜爱的食物且富含纤维;可陪伴患者用餐或少量多餐等都是一些可采取的护理方法。

假设患者因以为自己没有价值,不值得用饭时,可让患者从事一些为他人做事的活动,如此能够协助患者同意食物。

假设患者坚持不吃,或体重持续减轻,那么必需采取进一步的护理方法,如喂食、鼻饲、静脉输液等,以维持适当的水分及营养。

假设水分、活动仍无法解决便秘的问题,那么需给予缓泄剂或灌肠以解除患者排便的痛楚。

患者大部份时刻卧床不动、不易入眠、睡眠浅、易醒或早醒。

护理人员应主动陪伴和鼓舞患者白天参加多次短暂的工娱活动,如打球、下棋、唱歌、跳舞等;晚入眠前喝热饮、热水泡脚或洗热水澡、幸免看过于兴奋、兴奋的电视节目或会客、谈病情。

为患者制造一舒适安静的入眠环境,确保病人睡眠。

必要时夜间给以药物助眠,注意病人言行,按期检查病人及病人单位有无存留的危险物品或字条。

每次服药后检查了、口腔,严防病人藏药一次吞服自杀。

3.2预防自杀
3.2.1环境治理预防意外将患者安置在监护病房,注意室内环境的布置,应安静、舒适、阳光充沛、颜色调和,利于提高病人的情绪。

靠近护理站,便于观看护理。

幸免刺激与干扰,排除一切危险物品,
以防患者利用作为自杀工具。

切不可将病人安置于单人世,急性期由专人看护。

3.2.2实行监护注意交流技术对严峻严峻抑郁患者,或增强按时巡视。

不管患者的反映如何,护理人员不该持冷漠态度,要主动热情、关切体贴,主动接触患者。

交流时要注意技术,言语适当,加深明白得患者排除自卑和无能的心理状态,化解内心矛盾。

鼓舞患者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对疾病的困惑。

3.2.3做好基础护理要增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知足身心需求,保证舒适与平安。

以防患者因躯体虚弱发生归并证,或处于衰竭状态。

对拒食患者要劝告喂饮食,或给鼻饲饮食。

必要时按医嘱静脉点滴输液,以保证营养入量。

3.2.4擅长观看严防意外要周密观看患者的言语、动作和行为表现,和非言语的情感反映,初期发觉病情动态预兆。

如患者的消极谈论,衣袋里的遗书墨迹等,要做到心中有数,抑郁状态有昼重夜轻的规律,尤应注意在早晨,或工作忙碌的时刻,不给患者可乘之机,要增强护理,严防自杀行为。

3.2.5警戒反常的情感转变洞察患者反常的情感转变,是十分重要的启发。

如某抑郁患者,一反常态,情绪突然爽朗,踊跃主动与他人交往,在病室里表现活跃。

这种突变可预示患者的企图,用以蒙骗他人的手法,实现其自杀的目的。

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报告主管医生并交班。

这种情形,尤其可能发生在病情减缓时,现在患者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减轻,患者较有能力去实现其自杀打算,因此要
把握关键时刻,增强护理。

3.2.6在病情减缓期,要增强心理护理,促使患者宣泄内心积郁,并指引踊跃的行为。

如问:“你什么缘故想自杀?如何实现自杀的打算?你如显现这种方式时,请和我交谈。

”如此直接询问,揭开面纱,其目的是想动摇患者的自杀企图,淡化自杀意念,从而引导正确的人一辈子社会行为,化消极为踊跃。

3.2.7与家眷合作保证康复要争取与家眷的合作,使他们明白得疾病的特点及家庭护理知识。

在出院前,应详细讲明注意事项。

注意患者的情绪转变和危机信号,如有异样要及时就医或返院,严防意外。

3.3心理方面的护理
3.3.1成立良好的家庭气氛家人需以和善、真诚、支持、明白得的态度,耐心地协助患者,使患者体会到自己是被同意的,不像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没有效、没有希望。

但患者说话时要尽力倾听,不催促患者回答,或打断患者谈话。

有时也可采纳沉默的方式陪伴患者,让患者有平安感,以帮忙成立良好的护理关系。

3.3.2家人应重视患者的感受应鼓舞患者讲出自己的方式和感受,使之感到被尊重,并学习自我表达,提升自我价值感。

家人的人情、耐心和循序渐进地护理将会成功地帮忙患者踊跃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相反,如护士不在意或轻视患者的谈话,那么会阻碍患者表达他们的感受。

3.3.3帮忙患者提高自尊抑郁症患者常常感无用、自卑,患者的这种感受常由于负性的认知、负性的自我评判、失败的体会、缺乏正性的反馈和被拒绝造成。

患者表现难于同意正性的反馈、独立、
对自己或他人多指责、可怕失败、不能明白自己的成绩和为自己设立不适当的目标。

3.3.4协助患者作出决定抑郁症患者因精神活动障碍,使得做决定即开始行动有专门大困难。

患者常是依托、顺从他人,因此要鼓舞患者了解自己的爱和恨,保护自己的权利。

在初始,能够临时替患者做决定,减轻其负担。

以后,应慢慢的让患者学习独立做决定和负担起责任。

3.4开展健康教育
3.4.1健康知识宣教
有研究说明:应付方式对抑郁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调剂作用,不良应付方式与抑郁情绪紧密相关,患者及家眷对此病相关知识了解不足,缺乏护理知识与技术。

因此,对患者及家眷开展针对老年抑郁症的预防性教育和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专门需要增强有关平安方法、操纵再发、沟通方式、服药方式与不良反映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宣教。

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家眷对疾病的应付能力,同时对疾病的操纵和健康增进产生阻碍。

指导老年人的生活安排,应遵循“生命在于运动”的原那么,适当做些家务,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表现个人价值,同时能够依照自身爱好、文化和条件适被选择一些有利的消遣活动,如琴、棋、书、画等,以改善其心身健康状况。

3.4.2及早干与
及时采取各类干与方法,能够降低抑郁对老年人身心的危害,能够通过及时的抗抑郁药物医治和(或)心理干与逆转抑郁病症的严峻
化。

能够长期对社区的退休抑郁老年人进行以集体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医治、日常及社会活动安排和家访等干与方法,以减轻其抑郁症情绪,提高生活中意度。

3.4.3医护合作
及时合理医治抑郁症患者,对尽快恢复其社会功能,降低自杀率及致残率相当重要。

护理人员应尽快适应社会老龄化的需要,自觉完善和丰硕老年抑郁症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实施健康教育主力军作用,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抑郁情绪及减缓疼痛。

为患者及家眷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尊重鼓舞患者,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诚恳地回答患者和家眷提出的问题。

3.5精神护理
3.5.1接触病人时要给病人以新鲜而带有踊跃意义的语言刺激。

增强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5.2要体会病人的心境,给以关切与同情,这往往会使病人从痛楚中摆脱出来。

专门是当病人即将采取自杀行为的关键时刻,医务人员的帮忙会起到拯救病人的生命的决定性作用。

因此,要不中断的与病人相处,诱导启发病人尽力倾诉内心的痛楚,使之感到医务人员能够为他分担痛楚解决问题。

3.5.3病情好转时,鼓舞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

当病人能够完成任务时,就会增加信心,感到自己仍是一个有效的人。

但某些抑郁病人经常使用不断顿的劳动自惩及赎罪,须力劝病人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或发生虚脱。

4老年抑郁症
通过整体护理使患者解除心理压力,配合医治和护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吕探云,杨英华,莫育玲.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要.中华护理杂志,2001,8(36):566.
[2]辜胜阻,郭晋武,李琼,等.老年人抑郁状况的调查及比较研究.老年学杂志,1989,9(6):223.
[3]吴文源,俞勤奋,张明圆.老年人抑郁病症的阻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6):256.
[4]陈来生,潘建雄,俞云,等.上海农村地域老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老年学杂志,1994,14(5):270.
[5]刘晓敏.德国的老年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1,7(36):560.
[6]中华有效医药杂志.2003年7月.第3卷第1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