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9 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9《明天要远足》教案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9《明天要远足》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朗读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新词汇“远足”、“玩耍”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户外活动。
二、教学重点•准确朗读课文内容,理解并记忆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新词汇“远足”、“玩耍”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
四、教学过程1. 热身•让学生做简单的身体操活动,准备好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2. 导入•向学生提出问题:“什么是远足呢?”耐心听取学生回答,引导他们思考与联想。
3. 学习材料•让学生跟读课文《明天要远足》,老师重点指出新词汇“远足”、“玩耍”的读音、意义,并进行示范朗读。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远足时应该注意什么,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5. 完成练习•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应练习,巩固课文内容,并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指导。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在远足中如何保护环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远足”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新词汇,希望他们能在之后的实践和生活中有所体会。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描述一次远足活动的经历,并能准确使用新词汇。
七、板书设计•“远足”、“玩耍”等词汇的拼音及含义,以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八、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环节中表现活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以上为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语文《明天要远足》教案【三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明天要远足》教案【三篇】《明天要远足》教案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认识一个偏旁:目字旁“目”(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的语气变化。
(三)情感目标:体验要去远足之前那种兴奋,期待,急切与向往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
读好课文中的问句。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六、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明天我们去远足了,你们会因为什么而睡不着觉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是关于一个要去远行的孩子睡不着觉的心情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老师板书《明天要远足》,远足的意思是是远行,出远门。
让我们去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一)初读课文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
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shuìnàhǎizhēnlǎoshīmɑtónɡxuéshéncáiliànɡmín ɡ睡那海真老师吗同学什才亮明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
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学习生字睡:音节:两拼音节,偏旁:目字旁“目”。
认识偏旁目字旁“目”结构:左右结构,组词: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zhe看着zhǒnɡ多种着种zháo睡不着zhònɡ种地yāo要求de轻轻地要地yào要去dì地方shuō说话de好的说的shuì游说dì目的反义词来——去那——这真——假明——暗多——少远——近这节课我们要记住目字旁“目”(三)我书中的组词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
一、教学对象
小学一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认识动词“远足”,理解它的意思。
2.能够初步理解课文《远足》的故事情节。
3.能够通过朗读、角色扮演等方式完成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
三、教学准备
1.课文:《远足》。
2.照片:远足的照片。
3.录音机。
4.英汉字典。
四、教学流程
1. 导入课题
老师请学生们回忆一下上课学到了什么新词汇和新知识。
2. 引入新词汇
老师以“远足”为例,先教给学生们中文的意思,然后再通过英汉字典教给同学们英文的意思。
3. 听读课文
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们认真听课文《远足》。
4. 课文讲解
教师分段阐述课文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们理解并模仿。
5. 小组互动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讨论并展示明天的远足场景。
6. 角色扮演
老师安排学生扮演小说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7. 互动讨论
老师引导同学们积极讨论远足的好处。
8. 课堂总结
老师将这堂课所学新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堂课所学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同学们初步认识到了新的词汇“远足”,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基础词汇的学习,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希望同学们可以快乐地学习。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9课 明天要远足 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9课《明天要远足》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读“野、舞、聪、预”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啊”的发音,会写“才、明、同”等8个字,会写“同学、书包”等6个词语。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明天要远足”的心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生字词。
(2)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3)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喜欢参与户外活动的情感,增强学生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2.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美景。
(2)学生分享自己去过的地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圈出生字词。
(2)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代表展示朗读成果,其他小组评价。
(3)教师总结评价,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生字词。
5.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复述课文内容。
(2)家长协助孩子,共同完成一篇关于户外活动的日记。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提高了朗读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明天要远足(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明天要远足(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听懂老师所讲述的有关远足的相关内容,并能逐渐掌握相关词汇的用法。
2.能够初步了解如何做好远足前的准备工作。
3.能够简单地描述一次远足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二)能力目标1.能够进行简单的口头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体验探究的乐趣。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如何做好远足前的准备工作以及一次远足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难点:掌握相关词汇的用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1.老师带领学生回忆上次远足的情景,让学生想一想,上次远足有哪些需要准备的物品?2.引导学生思考,明天我们就要远足,所有需要准备的物品有哪些?购物单上都有什么?(二)新课讲解(10分钟)1.边讲解边向学生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远足的过程及需要准备的物品。
2.阐述一次远足的过程包括:“准备物品→乘车出发→到达目的地→游玩→回家归来”。
3.讲解如何做好远足前的准备工作:确认天气、带够足够的饮食、着装要合适舒适等。
(三)角色扮演(8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分配一个角色(如:导游、团队领袖、服务员等)。
2.老师给每组一些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按照一次远足的流程进行模拟。
3.角色扮演之后,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出远足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不能乱扔垃圾、注意安全等。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就自己心目中的理想远足进行讨论,如选择什么地方、需要带什么物品等等。
2.鼓励学生向自己的组员提问、给自己的想法辩论,培养学生的质疑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老师轮流向不同的小组提问,了解学生的思考情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远足思维。
(五)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今天上课所讲的知识点。
明天要远足【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明天要远足(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并掌握关于“远足”的词语;
•能听、说、读、写中简单的关于远足的语句;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远足”这个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通过实践活动,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
•学生需要准备统一的远足服装;
•老师需要准备露营地点和相关设备,如帐篷、炉子、铲子等;
•需要准备拓展阅读材料,如《小兔远足记》等。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引入
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一些美丽的户外风景照片,引导学生讨论自然环境和户外活动的美好之处。
2.学习新词
在黑板上写出“远足”这个词,通过示范和情景还原,让学生初步了解此词的意义和用法。
3.小组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自己对“远足”的理解,交流讨论,并找出其中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4.阅读拓展
教师为学生分发《小兔远足记》的阅读材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和阅读。
学完之后可以进行互动讨论和分享。
5.实践活动
安排学生参加户外远足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远足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后记
本次课程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注重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体验感受,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了“远足”的概念和意义。
此教材可供一年级学生使用,适合于旨在培养学生生动、实践能力的课堂。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3篇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3篇【1】9 明天要远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会认“目”1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之情,让学生渴望了解大自然,探究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秋季)那么在秋天,你们和家人都进行过什么活动呢?(爬山、赏菊)活动前爸爸妈妈都做了哪些准备活动呀?2.师:有一群小朋友啊,明天也要去秋游——远足了。
你们知道远足是什么意思吗?(去很远的地方旅行)3.师:走!我们现在悄悄地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嘘,大家赶快悄悄打开课本,看看明天要远足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2.多有趣的课文呀!自己大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
把生字在文中画一画哦!3.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学生自由举手朗读,指名读)读得真好,我还想听,我们一起读好吗?(全班齐读课文)三、动动脑筋,自主识字1.看拼音读词语。
(课件出示重点词语)2.分类识字:(1)“才”“白”独体字,注意笔顺。
(2)“明”“的”是由哪几个“好朋友”组成的?3.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并组词练习。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学海拾贝,复习旧知1.师:同学们,课文中散落着许多美丽的“贝壳”,你看到了吗?(课件出示“学海拾贝”。
)谁能给大家有感情地读一读?2.鼓励学生自由举手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二、学习诗歌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2.出示第一节,女生朗读。
思考问题:(1)有一个孩子远足前翻来翻去睡不着,为什么?(2)哪一句最能体会到那个孩子急切的心情?(3)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跟大家说一说。
(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3.老师指导朗读“翻过来,唉——睡不着。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明天要远足》这篇课文的整体意思。
2.能够自主朗读并理解文中的文字。
3.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文素养。
4.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利用图片或实物存在的形式,询问学生明天去哪里?老师引入《明天要远足》一课,告诉学生本课文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们远足的故事。
2. 新课讲解(10分钟)老师通过学生熟悉的易于理解的语言,梳理课文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引导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了解并理解整个故事主要内容。
3. 阅读训练(15分钟)老师通过口语评估的形式,让学生自主阅读并朗读课文。
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或帮助。
同时,老师利用领读或分组朗读的形式,鼓励学生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4. 文本理解(20分钟)老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仔细读懂每一个细节,并理解整个故事的主旨。
通过询问问题来萃取出学生的思考和深度理解,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5. 听写提高(20分钟)通过听写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听写和阅读能力。
老师先口头计算出每个词的发音,然后指导学生写出每个单词,并在语言的听写中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字形和声调。
同时,这种听写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6. 词语理解(10分钟)老师利用词语辨析或对比的方式教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相关词汇的含义,同学们可以通过图画或示范来深入理解这些词。
7. 总结回顾(5分钟)教师简单梳理课文中涉及的知识点,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课堂的重点内容,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三、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不同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不同,老师要针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2.老师要注意耐心引导学生,以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3.教师要通过不同的形式尽可能多地与学生合作,使课程更加生动有趣;4.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写状况,对学生进行及时、恰当的参与篇幅。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案第【1】篇〗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师:小朋友们,假期的时候爸爸妈妈会不会带你们出去玩呢?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预设生:出去玩很高兴很激动2、师:是啊,你们的心情有一个人也很了解,所以她写了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明天要远足学习“明”字:师:“明”注意是后鼻音,在之前的课文日月明中我们学习过这个字,你怎么记住它呢?预设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
会意字。
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
能够组词:明天。
师:孩子们可真会学习,记住这个字难不倒你,那你能说说“明”怎么写好它呢?预设生:日靠上,月窄长。
师:讲的真细致,会讲还要会写,伸出小小手,我们一起来写一写“明”这个生字吧。
边书空边讲解写字要点。
“日字瘦瘦站左边,月字高高靠右边,竖撇起笔竖中线,向左穿插才美观”预设生:一笔竖,二笔横折,三笔横,四笔横,五笔竖撇,六笔横折钩,七笔横,八笔横,八笔写成“明”引导学生理解“远足”。
师:“足”是什么意思?预设生:脚师:“远足”呢?预设生:比较远的徒步旅行3、(出示图画)仔细观察,这个小朋友明天要去远足了,不过她还怎么样?她在想什么呢?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儿童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明天要远足她会想些什么呢?先听老师来读一读课文,打开课本93页,双手捧书稍稍外斜,眼睛看好字,耳朵听清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现在请你们试着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4、她都想到了什么?(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1、读文识字。
师:请一位小朋友读一读第一小节。
听她读完第一小节你知道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预设生:睡不着课件出示“睡”字3、师:走!我们现在悄悄地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嘘,大家赶快悄悄打开课本,看看明天要远足的同学们在干什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 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明天要远足》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能够听懂课文内容,并复述故事情节。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地方和活动。
•能够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表达。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明天要远足》•PPT素材:图片、简单图表等•习题打印资料2. 教学环境准备•教室要整洁明亮,布置简单而温馨的环境•确保音响设备的正常运作•座位安排为小组互动形式,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交流3. 教师准备•精心阅读教材,准备充足•准备激发学生兴趣的引导问题和讨论话题•设计小组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PPT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图片中的内容,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是在哪里?你们能看到什么?”2. 学习课文1)跟读课文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让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解析词语教师解释生词或难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景再现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再现,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或主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和表达。
5. 创设情景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创作,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并鼓励他们进行自由发挥。
6. 拓展延伸教师设计相关的习题和游戏,巩固和拓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四、教学反思经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明天要远足》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同时,学生们也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课文中的内容,他们领会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这节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对他们的人文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回家复述今天学的课文内容•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地方和活动•阅读一个关于环保的小故事,并写出自己的感想通过这些课后作业,学生可以对今天的学习内容有所巩固,并培养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春天的景色,增进对春天的认识,增强课文和生活的联系。
2.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春天的花卉和新鲜蔬菜的名称。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习过程1. 教材分析本节课使用的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名为《明天要远足》。
课文通过小学生们的在春天组织远足活动,为学生们介绍了春天的一些美好事物,包括蝴蝶、蚂蚁、小鸟、风筝、杨柳和鲜花。
读了课文之后,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春天的景色,并增加对春天的认识和理解。
2.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板书题目:“明天要远足”,并让学生想象明天要去远足的场景。
在学生体验一下的同时,让他们了解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部分:阅读课文让学生读课文,并指导他们使用语音语调正确地朗读每个字,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学生可以配合老师阅读,让阅读过程更加流畅。
阅读后,分组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部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按小组讨论课文中的内容,每个小组针对自己负责的内容(例如蝴蝶、蚂蚁、小鸟、风筝、杨柳和鲜花)进行讨论和总结,并记录下来。
让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意义,增强社交能力。
第四部分:开展自己的活动让学生创作或自选相关主题来演绎本课的情节,例如制作风筝或观察蚂蚁。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第五部分:总结与评价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提出自己的感受,并在课下完成相应的总结作业。
3. 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要的资源包括:《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本、黑板、笔、纸等。
三、教学方法1.观察教学法:让学生观察课文中所述的春天生活和现象。
例如,学生们可以观察春天里的蚂蚁,领会蚂蚁的勤劳和努力。
2.交际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和交际的重要性。
3.创造性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相关主题下自由发挥,运用自己的创造力,丰富学习体验。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9《明天要远足》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9《明天要远足》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朗读课文《明天要远足》。
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3.能理解并表达自己对远足活动的期待和感受。
4.能够运用相关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
二、教学重点1.听说读课文《明天要远足》。
2.理解课文内容。
3.运用所学词汇句型进行口头表达。
三、教学难点1.能够准确地复述故事情节。
2.能够表达对远足活动的个人期待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课文《明天要远足》的复印件。
2.PPT课件。
3.教学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资源或教学工具,引入话题“远足”,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2.介绍课文标题《明天要远足》,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第二步:学习课文1.先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师生共同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解释生词,确保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讨论交流1.提问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情节。
2.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对远足活动的期待和感受。
3.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展示口头表达。
第四步:巩固提升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展现小组合作能力。
2.针对学生表达中的不足点进行练习和指导。
第五步:作业布置1.布置任务:请写“明天要远足”日记,记录对远足的期待和感受。
2.老师检查作业,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课文《明天要远足》为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复述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纠正错误,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明天要远足》的教案安排,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明天要远足教案设计(6篇)

一年级语文明天要远足教案设计(6篇)一年级语文《明天要远足》教案设计篇一【教材分析】《明天要远足》是一首诗歌,描述了主人公因为明天要远足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表现了主人公掩饰不住的激动无比、无限期待的心情。
本课的目的一是让学生认识“睡、那”等11个生字,认识2个部首,会写“才、明”等4个生字;二是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教学目标】1、会认“睡、那、海、真、老、师、吗、同、什、才、亮”11个生字,认识“目字旁和京字头”;会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自然、向往自然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激动无比、无限期待的心情。
【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朗读课文,体会主人公的心情。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教学过程】一课时1、了解远足,导入新课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拼读。
2、质疑:什么是远足?3、明天要远足了,大家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今天这节课,我学习新的课文--《明天要远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3、学习生字“睡、那、海、真、老、师、吗、同、什、才、亮”三、书写指导1、学习生字“才、明、同、学”的读音、笔顺。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
3、组内评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学生齐读课文。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要求学生说说图上的内容。
2、想一想:课文哪些地方说明她睡不着?3、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睡不着?4、学生一边表演一边朗读。
三、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学生自读四、表演朗读三个人一小组,进行表演朗诵。
五、拓展延伸我会说:那地方的()真的像()说的那么()一年级语文《明天要远足》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目”。
会写“才、明、同、学”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明天要远足 》【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明天要远足(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远足。
2.通过对课文的阅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对比,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4.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一些小工具,如折叠座垫,帽子等。
二、教学重点1.熟悉课文《明天要远足》。
2.学会使用小工具。
三、教学难点通过图片阅读并理解它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一些人物,如游客,老师,学生,让学生猜测他们去哪里了。
2. 听读课文给学生播放《明天要远足》的音频,让学生跟读,为下面的活动做铺垫。
3. 探究通过图片,让学生分别看到一张静态的山的图片和一张动态的远足队伍的图片。
让学生想象并描述两张图片的不同之处,以及可以通过远足获得什么。
4. 实践通过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使用那些小工具。
活动内容1.练习折叠座垫,让学生尝试折叠。
2.让学生戴上帽子和太阳镜,了解什么是防晒。
3.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来管理一个小组的远足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分配任务。
5. 总结根据本节课内容和所学知识,复习一下远足的一些重要注意点,例如:防晒,怎样合理分配任务等。
五、教学资源1.《明天要远足》教材2.活动所需要的小工具,如折叠座垫,帽子等。
3.展示图片4.已编写好的学生任务清单六、教学评估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让老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通过后续作业或是课后测试,让老师能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所学习的情况。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需要准备的物品很多,是我们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的,这也让我们对课程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活动较多,但是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有限,需要我们在教学时要对活动进行适当的减少。
同时,还要让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渐渐掌握到某种技巧和方法,这也需要我们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关注。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创设情景,激情。
1.谈话:你知道什么是远足吗?如果让你去远足,你最想去哪里?2.激情:同学们,这些地方都是我非常想去的。
看,红红明天就要去最想去的大海边远足了,她今晚睡得怎样呢?3.出示课题:明天要远足。
二、朗读课文,悟情。
1.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2)全班交流:提醒难读的音、难记的字。
(3)分句读课文。
2.朗读课文:(1)学生再读课文,读出孩子当时的心情。
(2)指名读文,评价。
A.指导读第一句。
翻过来,唉——睡不着。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孩子因为兴奋睡不着觉。
)读好“唉”字,要读得轻而长。
B.这时孩子在想什么?读一读第二句。
(1)这是一个问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2)自己读一读,想一想应该怎样读这句话。
示例:因为急着要去看看大海,要读出急切的语气。
(3)指名读,评价。
(4)读第二节。
多种形式读。
(5)读最后一节,说说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指名读,读出急切的心情。
3.朗读全文。
(1)自己读一读。
(2)在小组内读一读。
(3)展示读。
(4)说说你在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感受。
4.拓展。
(1)引导:孩子一直睡不着,还会想写什么呢?翻过来,唉——睡不着。
_______________(2)小组内按照句式说说。
(3)指名交流。
三、拓展延伸,延情。
1.如果你要去远足,你想去哪?那里是怎样的?2.搜集旅游时的照片讲给同学听,说说你远足的感受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明天要远足翻过来翻过去唉——想什么?→海的颜色云的样子〖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公开课教案第【2】篇〗一、创设情景,激情1、谈话:你知道什么是远足吗?如果让你去远足,你最想去哪里?2、激情:同学们,这些地方都是我非常想去的。
看,红红明天就要去最想去的大海边远足了,她今晚睡得怎样呢?3、出示课题:明天要远足。
二、朗读课文,悟情1、初读课文。
明天要远足 〔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明天要远足(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关于远足的话题和活动。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明天要进行的远足活动。
3.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远足活动的看法和期待。
二、教学重点1.词汇:远足、山路、小河、森林、野餐、玩耍。
2.句型:明天我们要去远足。
3.能够描述远足活动中的场景和活动内容。
三、教学环节1. 导入环节教师邀请学生一起观看图片并讨论:图片中是什么?你们去过类似的地方吗?喜欢去哪些地方玩?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进入本课话题:远足。
2. 学习重点环节2.1 学习词汇远足教师出示单词卡片“远足”,发音并让学生跟读,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单词的意思。
2.2 学习句型L1:“明天我们要去远足。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明天我们要干什么呢?”“我们要去哪里呢?”。
“明天我们要去远足。
”,通过图片引导加强学生的记忆,帮助学生熟悉“明天我们要去远足。
”这个句子的用法。
2.3 学习词汇教师出示单词卡片“山路、小河、森林、野餐、玩耍”,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单词的意思。
教师提供词汇卡片和地图,让学生能够理解单词与图像的关系,进一步巩固词汇的记忆。
2.4学习句型L2:“我喜欢在山路上玩耍。
”,教师出示图片,组织学生用这个句子描述图片,并通过这个句子帮助学生巩固学习的“山路”和“玩耍”,加深学生对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记忆。
3. 继续练习环节3.1 听力练习教师播放听力材料,由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画出图片,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提升听力水平。
3.2 说话练习教师用图片,让学生自己组合句子并说出来,帮助学生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4. 语篇理解通过听取、阅读、理解和表达的过程,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语言交流交际过程,提高语文素养。
5.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远足,让学生应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视听教学法2.互动式教学法3.创造性教学法五、总结本课程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远足活动并且掌握远足相关的常用词汇和简单句型,目的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课文9《明天要远足》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课文9《明天要远足》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七单元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主题编排了《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项链》3篇课文,题材丰富,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有远足郊游,有成长点滴,有海边玩耍。
通过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的表现,让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展示了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能唤起学生的共鸣。
教学中,要注意从学生的内心世界入手,调动他们的情感,结合生活实例,加深体验和感受。
本单元的另一个教学重点是“的”字词语的合理搭配。
在第四单元初次学习“的”字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习词语的搭配,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合理的搭配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具体、生动。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明天要远足本文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表达了小孩子远足前的期盼心情,绵远悠长。
短短3节诗,把儿童的内心世界和情绪活动生动地传达出来,情趣盎然。
1.认识33个生字和5个偏旁;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尝试找出课文中一些明显的信息。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4.学习“的”字词语的合理搭配。
大还是小本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对自己是“大”还是“小”的认识,表达了孩子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的愿望。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大”和“小”的行为都在图上,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展开教学。
项链本篇课文犹如一部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
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
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语文园地七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1.认识5个生字,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
2.明白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能区分形状相近的笔画,并正确书写。
4.看图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
5.朗读、背诵成语,了解成语蕴含的道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创新教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创新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创新教案第【1】篇〗9明天要远足(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 认识“睡、那”等 11 个生字和目字旁 1 个偏旁;会写“才、明”等 4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句子语气的变化。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插图,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感受即将远足的快乐、期盼之情,热爱大自然。
【教学难点】看图、结合生活实际感知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会认“睡、那”等11 个生字,会写“才、明”等4 个生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3.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教学过程】内容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教师口述:1.教师引导:小朋友,如果明天爸爸妈妈带你去远足,你一定非常期待。
2.导入:现在,让我们和诗中的小朋友一同去感受那即将远足的兴奋与激动吧!(板书课题:9明天要远足)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3.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引起学生喜欢的话题,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走入课文的教学中来。
】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识记生字。
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睡觉午睡那边那里大海海洋真假认真老师老人老师师傅在吗有吗同志同学什么什锦才子才能光亮明亮(重点指导生字后鼻音“亮”,平舌音“才”,翘舌音“睡真师什”等。
)学习目字旁“目”,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目”的字多与“眼睛、看”有关,指导写好目字旁的字。
③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④多元识字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吗?例如:加一加的方法:如“什”,可以拆分成“十”加单人旁。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课文 9《明天要远足》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课文 9《明天要远足》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读懂课文内容;2.学生能够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3.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所传达的基本意思。
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2.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讨论。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兴趣;2.培养学生勇敢、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教学生认读新词汇;2.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课文理解;2.与课文相关的生词掌握。
三、教学准备1.课文《明天要远足》;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道具;3.准备多媒体设备;4.准备学生课堂笔记。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谈论远足的经历或想象;2.导入本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学生朗读课文;2.逐句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解释生词和短语;3.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语言节奏。
第三步:课文理解(15分钟)1.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确保学生理解课文;2.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第四步:活动设计(20分钟)1.安排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你最喜欢的远足地点是哪里?–为什么你喜欢在那里远足?2.每组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第五步:巩固与拓展(1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延伸思考。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明天要远足》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相关的生词和短语。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课后作业1.复习课文内容;2.思考并写下自己对远足的看法。
希望以上教学设计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明天要远足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会认“目”1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气的跌宕起伏。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通过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初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日+月=明。
或者结合字义巧记:日月同辉——明。
可以组词: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
师问:“足”是什么意思?(脚)“远足”呢?(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3.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生1:小作者要去哪儿?
生2:他去远方干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这首儿歌有几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
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
4.她都想到了什么?
(完成活动设计卡,小组内交流。
)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
思考: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着)
课件出示“睡”字,介绍目字旁。
当“目”字放在字的左边时,就变成了目字旁。
带目字旁的字,通常都和眼睛有关。
因为睡觉的时候要闭上眼睛,“睡”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大海)
认读“海”字,引导学生运用字谜记字法识记:每天都有水。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预设:
(生:真的)学习“真”字,强调里边有三横。
(生:从问句可以看出)学习“吗”字,它表示疑问。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课件出示)
目——( ) 耂——( )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同学们认识了这些字宝宝,现在我们把它们送回到第一小节,你们还认识吗?请大家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第一小节。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
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
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
1.学习第二小节。
指名读,思考:
(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预设:
生1:我见过天空中飘过的一片一片的云,白白的。
生2:我见过在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的一朵一朵的白云,就像棉花一样。
生3:我见过下雨前天空中的一大片乌云,黑压压的。
…………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洁白柔软)
①课件出示(蓝蓝的天空中,白云朵朵。
)
师问:“洁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
)
“柔软”是什么意思呢?(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
)
②同学们,看到图片你认为那个地方的云怎么样?(美丽、洁白……)
(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
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听同学说的)
学习“同”字,认识“冂”(同字框)。
组词:同学。
“同”字是半包围结构。
学习“学”字,上下结构,下面是“子”,组词:学习。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着急)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学习“什、才、亮”。
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什”(亻+十=什),用数笔画的方法记住“才”,用“比一比”的方法记住“亮”(与“高”对比)。
引导学生找出“亮”的反义词,从而理解“亮”的意思。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3)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唉)
(4)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
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学生交流)
老师告诉你,这个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我们在读“唉”的时候,要把声音拉长,这样就更能表达出小作者既着急又无奈的心情了。
同学们试着读一读。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生读文。
)
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的着急、无奈和兴奋。
(6)小作者是这样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
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
(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比如“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两部分一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
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
“学”是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宽下窄,结构紧凑,上下不分家。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2.布置作业。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
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