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治疗
痉挛型斜颈手术治疗45例临床分析

· 临 床 研 究 ·
重 庆 医 学 2008年 10月第 37卷 第 2O期
痉 挛 型斜 颈 手术 治疗 45例 临床分 析
邓 宗锵 ,周 南 开 ,景 源 泉 ,车 善 理 (重 庆 市 中 山 医院 400013)
摘 要 :目的 观 察 选 择 性 颈 肌 切 断 和 (或 )选择 性 周 围神 经 切 断 治 疗 痉 挛 型 斜 颈 的 疗 效 。 方 法 45例 痉 挛 性 斜 颈 双侧 前 屈 型 各 1例 ,无 混合 型 ),根 据 病 情 选择 副神 经切 断及 胸 锁 乳 突肌 部 分 切 除 (术 式 一 )
和 (或 )头旋 向 侧 选 择 性 颈 后肌 切 除 或部 分 切 除 (术 式二 )、同侧 颈神 经 1~ 6后 支选 择 性 切 断 (术 式 三 )。 本 组 病 例 采 用 术 式 一 2
Key words:spasm odic torticollis;operative treatm ent;the am putation of selective resection of the cervical m usculature;selective neueotom y of accessory nerve or posterior branch of C1 6 nerve
Abstract:0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operative procedure the amputation of selective resection of the cervical m uscu lature with/or selective neueotomy of accessory nerve or posterior branch of C1 6 nerve on patients with spasmodic torticollis. M etho d 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atients condition,operative procedures the am putation of accessory nerve and selective resection of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operative procedure J)with/or the selective resection of posterior cervical spasmodic m usceles(op— erative procedure II),the amputation of posterior branch of C1~6 nerve(0perative procedure m )were chosen for the treatment of 45 cases(spinner 35 cases,lateral flexion 8 cases,hypsokinesis 1 case andanteflexion 1 case).In the observition,operative procedure 1 was chosen for 2 cases,I associated with 1I for 8 cases,I combining 1I and Ⅲ for 32 cases,1 associated with Ⅲ for 3 cases.The effect were assessed 1-year-later,while patients have been followed up for 2 years.Results Through the treatment,31 of the 45 ca— ses show ed recovery,9 show ed excellent results,3 im provem ent,1 inefficacy and 1 relapse.The total efficiency w as 95.57 .A nd there were not fata1 case,disabled case and concomitant symptom.Conclusion Operative procedure the amputation of selective re— section of cervical musculature with/or selective neueotom y of accessory nerve or posterior branch of C1—6 nerve should be guarded and effictive for spasm odic torticollis.
中西医结合治疗痉挛性斜颈12例临床观察

痉挛性斜颈是极为难治的病症 , 应本 着急则治标缓则 治本 的原 则进行 。在发 病初期先选用 A型 肉毒 毒素抑制周 围运 动神经末 梢突触前膜乙酰胆碱释放 , 控制 临床症状 。后期应配合 中药和针灸治疗 , 注意根据本病 的病机性质 、 病变所在 的脏
手足阳明经 、 手少阳三焦经对此病进行治 疗 。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 , 内庭 为 胃经之荥穴 , 之能疏通 全身之 气血 , 针 使 颈部肌 肉得 于濡养 。“ 输主 体重 节痛 ” , 三间 、 中渚分别 为手 阳明经、 少阳经之 手 输穴 , 刺之能舒 筋通 络、 气活血 。列 缺 行 为手太阴经 之络 穴, 四总 穴歌》日: 头 《 “
和横纹肌痉挛也有镇痛作用。诸药合用 , 可
取得 良好的治疗效果。
痉挛 性 斜 颈 多 伤 及手 足 阳明 经 , 少 手 阳 三焦 经 。“ 之 所 过 , 治 所 及 ” 故 从 经 主 ,
渚、 三间 、 列缺 、 内庭 、 太冲。操作方法 : 用 7 %酒精常规消毒 , 5 选用 0 3 m 2 m .0 m x 5 m 不锈 钢毫 针 以单 手进 针 速 刺。中 渚 、 列
资 料 与 方 法
个点 ; 进行常规皮 肤消毒 , 戴手套 , 盖无菌 巾; 然后将 l0 A型 肉毒毒素稀释成 5 l 1U m
注射 液 , 等量 注入 上 述 l 0点 ( 点 1U 。 每 1 )
步加剧, 以致影响患者 的正 常工作 和学 习。用葛根 、 白芍、 炙甘草解痉缓急 , 舒筋止 痛。桂枝、 生姜、 大枣调和营卫 , 麻黄发汗解
痉挛性斜颈能治好吗【专业知识文档】

痉挛性斜颈能治好吗【专业知识文档】本文内容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谢谢!文章导读痉挛性斜颈着属于肌张力障碍疾病。
主要是局限在颈部的肌肉,因为颈部的肌肉经常出现持续的或者时间段的不自主的收缩的情况,这就容易导致头颈部出现扭曲,出现姿态异常,这种情况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30到40岁的年龄会容易出现这种情,通过一定的方法是可以治疗的。
痉挛性斜颈能治好吗痉挛性斜颈是有颈部出现像一侧扭转或者前倾、后仰等不由自主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这种异常表现尤其会在患者处于公众场合或者繁忙甚至饥饿时加重,使患者的正常生活无法正常进行,对患者心里健康也造成极大隐患。
80%的痉挛性斜颈患者还会出现疼痛,同时存在头痛、颈痛;1/3的患者有颊部、眼睑、手部或者躯干痉挛,约25%的患者有站立性或运动性震颤。
这些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痛苦。
1、西药:口服抗精神类制剂,多为胆碱能药物。
如:安坦(但是副作用较大)以及氯挫沙宗、阿尔马尔等,但是药物效果并不理想,只能使原来已经紊乱的神经功能更加乱,雪上加霜。
2、注射肉毒素:肉毒素是患者比较愿意接受的方式,肉毒素局部肌肉注射,一般最长时时间不超过半年。
但是患者必须知道肉毒素治疗只能麻痹周围神经,松弛肌肉的作用,但是会带来诸多的并发症,比如:出现发烧,乏力,食欲欠佳的例子也不少,很容易造成颈部肌肉僵硬、无力、疼痛等后遗症.严重者还会出现吞咽及呼吸困难等。
3、针灸按摩:针灸按摩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方式,万能的针灸以及推拿按摩对于痉挛性斜颈同样适用吗?答案是否定的,针灸按摩只是辅助治疗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
长时间针灸会导致脖子更加僵硬难受,但是推拿对人体还是有一定的益处,可作为保健功效进行,如果单一的作为痉挛性斜颈的首选治疗方式是万万不可取的,效果会适得其反,时间、金钱、病情上都是耗不起。
4、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只是切断韧带,阻断神经传导,显然与发病机理不吻合,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程为平教授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临床经验

经率谷穴连一条直线 , 在这条线上从一侧率谷到对侧
率谷 每隔 15寸 取 1 , . 穴 共记 9穴 , 穴采 用平 刺 进针 头
法 。② 扬 刺 大 椎 穴 : 督 脉 大 椎 穴 直 刺 1针 , 刺 在 直
针灸临床杂志 20 年第 2 08 4卷第 1 期 0
・
3 ・ 5
医 家 针 要
程 为平 教授 针 刺 治疗 痉 挛 性斜 颈 临床 经验
卿 鹏 , 维 固 , 为 平 班 程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黑龙江 哈尔滨  ̄ oo 5 4) o
摘 要 : 挛性斜 颈是 一种 原发 性 颈部肌 肉不 自主 收缩 而 引起 头颈部 扭转 和转动 为主要 表现 的疾病 , 痉 它
08 . , . —12寸 再在 其 上下 左 右各 斜 刺 1 , 刺 05~ 针 斜 . 10寸 , 尖 方 向 向大 椎 穴 。③ 阳 陵 泉 、 中配 穴 : . 针 膻 阳
陵泉 直解 , 但夜 间 出现 失 眠 多梦 , 睡 难 , 入 寐则 多 梦
头 穴 围刺 法并 配合扬 刺 大 椎 穴 , 由于患 者 头部 点 头样
度讲 , 本病与足少阳经及督脉关系最为密切l。 3 J
2 治疗 方法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难治性神经 系统疾病 , 程为平 教授从 中西 医角度 综 合 分 析 , 为 痉 挛性 斜 颈 是 一 种 认
继发性 锥体 外 系统 疾 病 , 用 围刺头 部运 动 区 、 刺大 采 扬
椎穴 的针刺 方法 , 中 医 角度 上 认 为 与 足 少 阳胆 经 及 从 督脉 关系密 切 。具 体 治疗 方法 如下 :
近年来中医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研究概况

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M a r .2024,V o l .32N o .6:邹伟,E -m a i l :k u a n gz o u 1965@163.c o m 第一作者:刘平平,E -m a i l :2396280880@q q.c o m 近年来中医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研究概况刘平平1,揣耀祯1,马莉2,邹伟2,王铭1(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ʌ摘要ɔ 痉挛性斜颈(S T )是神经科的疑难疾病,以颈部异常姿势㊁运动障碍及相应肌肉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㊂目前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如口服药物㊁注射肉毒素㊁外科手术,但存在着费用高,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治疗效果远不如预期,术后并发症多等弊端㊂因此,近年来更多患者倾向于选择传统中医疗法㊂中医治疗S T 具有疗效明确㊁标本同治㊁毒副作用少等优势㊂该文检索近年来中医治疗S T 的相关文章,对针灸㊁中药㊁针药结合治疗S T 的临床研究进行概述,旨在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㊂ʌ关键词ɔ 痉挛性斜颈;痉证;针灸;中药;针药结合中图分类号:R 242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4.0638 痉挛性斜颈(s p a s m o d i c t o r t i c o l l i s ,S T )是指颈部肌群不明原因的阵发性或持续性㊁不由自主地收缩,导致头颈部呈扭转㊁倾斜等异常姿态并伴有相应肌肉的疼痛,属于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性疾病[1]㊂该病的高发年龄段为30~40岁,发病率约为0.17%,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病人群也日渐年轻化㊁高知化[2]㊂目前,S T 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㊁精神压力大㊁遗传因素㊁血管畸形等有关[3]㊂该病是一种进展缓慢的疾病,此病发病时表现为姿态异常,影响患者形象,常导致患者出现焦虑㊁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而降低生活质量㊂西医治疗该病缺少统一的治疗手段,主要采取对症干预,但疗效局限且不良反应多㊂S T 属于中医 痉证 范畴,病位在筋,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肝肾精亏㊁神机失用为本,以风寒湿等邪气壅滞筋脉为标㊂中医治疗S T 在改善肌肉痉挛状态㊁缓解疼痛方面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少㊂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S T 的临床研究概况总结如下㊂1 针灸治疗1.1 与 五心穴 有关的疗法 五心穴 为武连仲教授所创,武连仲教授注重 脑神 思想,提出 神-脑-心-肾-督 轴心思想,认为S T 病机总属窍闭神妄,经筋气乱㊂治疗应开窍调神,顺筋散结[4]㊂鲁海等[5]将S T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 开窍顺筋 针刺法治疗S T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A 型肉毒杆菌毒素注射,治疗6个月后,通过T s u i 量表㊁TW S T R S量表评估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㊂刘德柱等[6]采用治神针法结合 五心穴 治疗S T ,其中治神针法取 五心穴 ㊁百会㊁印堂㊁神门㊁复溜,配穴取人迎㊁风池㊁天鼎㊁天容㊁天牖及局部阿是穴,治疗27d 后,通过T s u i 量表评估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㊂李薇薇等[7]采取针药结合疗法治疗S T ,以 五心穴 为主穴针刺配合镇肝熄风汤加减方口服,治疗6个月后,通过T s u i 量表评估疗效,总效率为80.00%㊂徐彦龙等[8]运用矩阵针法结合 五心穴 为主治疗S T ,针刺组选取风池㊁ 五心穴 及局部阿是穴,肉毒素组采用A 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治疗1个月后,针刺组总有效率90.50%,肉毒素组总有效率95.20%,且针刺组未见不良反应,肉毒素组出现局部不良反应14例,其中颈肌无力9例,颈部肌肉疼痛5例,提示矩阵针法结合五心穴 治疗S T 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㊂1.2 恢刺 ‘灵枢㊃官针“言: 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㊂ 恢刺是在局部疼痛部位直刺,然后通过上下㊁左右㊁前后摇动针体,促进肌肉弛缓以减轻疼痛㊁改善症状的针刺方法[9]㊂王玉琳等[10]采取恢刺颈夹脊穴治疗S T ,针刺4㊁8个疗程后,通过T s u i 量表评估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1.25%㊁93.75%㊂刘佳[11]选取66例S T 患者,对照组(33例)仅采用局部肌72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3月第32卷第6期综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M a r.2024,V o l.32N o.6内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观察组(33例)采用恢刺颈夹脊结合头针法,治疗24d后采用T s u i量表㊁TW S T R S 量表评估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0%,高于对照组的77.00%(P<0.05)㊂该法治疗范围广,一针多向透刺既可减少患者多次针刺的痛苦,同时配合大幅度㊁多方向的提插捻转,可松解筋肉,解除粘连,强烈的针感直达病所,又可活血行气,通络止痛㊂1.3通督调神法中医认为,神有广义㊁狭义之分㊂广义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藏于脑,即脑为元神之府;狭义之神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㊂‘管子㊃心术“言: 人能正静,筋信(伸)而骨强㊂ 因此,调神对于治疗S T有重要作用㊂通督调神针法侧重于调脑神㊁心神以治疗诸病[12]㊂徐翔等[13]以督脉上的穴位为主,取百会㊁神庭㊁水沟㊁新设㊁风池配合完骨㊁天柱㊁关元㊁气海㊁颈夹脊穴(C5~C7)㊁肩井㊁阳陵泉㊁悬钟㊁合谷㊁太冲㊁风府㊁列缺㊁申脉㊁曲池㊁中渚㊁外关㊁内庭㊁三阴交,每日针刺1次,每周6次,连续治疗2个月后,患者头颈可保持正常位置,头项活动自如,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㊂1.4腹针孙申田教授认为,腹部存在着人体第二大脑,拥有一套完整的神经系统,即 腹脑 ,治疗S T主要取腹三区(或舞蹈震颤区)调整锥体外系功能,取腹四区改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14]㊂李辉[15]运用孙氏腹针治疗S T时,主穴取腹三区㊁腹四区,配穴取腹九区和腹五区,连续治疗1个月后,患者症状显著改善,颈部胀痛明显减轻,头部不自主扭转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治疗2个月后,患者头能保持中立位,颈部活动自如,肌电图示正常;随访3个月,患者病情无复发㊂腹针对S T的治疗有独特之处,但相关文献不多,还需大量的临床研究和长期随访确定其疗效㊂1.5综合疗法李俊逸[16]选用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S T,选取风池㊁天柱㊁肩井㊁肩中俞㊁肩外俞㊁颈夹脊穴(C5~C7)㊁夹脊穴(T5~L4)㊁阿是穴,配合远端选穴合谷㊁足三里㊁三阴交㊁太冲,每日操作1次, 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根据T s u i量表评定疗效,总有效率为93.48%㊂岳运青等[17]运用朱琏针法配合艾灸治疗S T,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T s u i量表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92.00%;随访2个月,患者病情未见复发㊂2中药内治疗法2.1疏肝化痰通络该病与情志密切相关㊂情志不舒,肝气犯脾,脾虚生痰,痰郁化热,痰热生风,筋脉拘急挛缩,可发为本病㊂朱家明等[18]治疗该病以疏肝理气㊁化痰通络为基础,拟方(以柴胡为君药,疏肝解郁;以香附㊁白芍㊁僵蚕㊁半夏为臣药,共奏疏肝理气㊁化痰通络之效;陈皮㊁川芎为佐药,增强行气燥湿化痰之效;厚朴为使药,有燥湿化痰㊁下气除满之效;适当佐虫类药以活血通络)口服,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1个月后,患者诸症皆消;随访1个月,患者病情未复发㊂王金贵教授治疗S T时以定痫丸为主方治痰湿壅盛之证,待患者头颈部异常运动缓解后,再加越鞠丸以增强定痫丸化痰之功,通过疏肝行气解郁以治发病之本,经多次治疗后,患者诸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19]㊂2.2滋阴息风法‘临证指南医案㊃痉厥“指出: 五液劫尽,阳气与内风鸱张,遂变为痉㊂ 平素虚劳,肝肾阴精亏虚,虚风内动,经脉挛急,可发为本病㊂治疗该病应以滋阴息风㊁解痉通络为治则㊂朱广旗教授应用自拟方[主要药物组成:天麻30g,钩藤30g(后下),龙骨20g(先煎),牡蛎20g(先煎),骨碎补20g,制狗脊20g,全蝎9g,蜈蚣2条,僵蚕9g,茯苓30g,木瓜20g,葛根20g,炙甘草6g㊂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饭后半小时服用]治疗S T患者1例,经多次治疗后,患者颈部未再出现斜颈症状,颈部紧绷感较前明显缓解;随访1年,患者未再出现斜颈等不适[20]㊂王松龄教授应用[主要药物组成:天麻15g,钩藤12g(后下),全蝎8g,蜈蚣1条,僵蚕20g,乌梢蛇20g,葛根30g,鸡血藤30g,炒白芍15g,炙甘草6g,牡丹皮10g,栀子10g,茯神20g,珍珠粉2g㊂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中医药辨治S T,经多次治疗后,患者颈部痉挛消失,头痛减轻,发作频率明显降低,无其他不适感;随访2年,患者颈部痉挛和头痛均未再发作[21]㊂陈大舜[22]采用葛根汤㊁钩藤饮㊁首乌汤三方化裁治疗S T,患者服药数十剂后,收效显著㊂2.3祛湿散寒通络程丑夫教授认为,S T的发病多与风寒湿邪气的侵袭有关,应以祛风散寒除湿㊁解肌通络止痛为治疗点,临床以羌活胜湿汤为底方解除邪气,缓解痉挛,还善用有走窜之性的虫类药如蝉蜕㊁全蝎,以起沉疴,解痼疾[23]㊂82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3月第32卷第6期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M a r .2024,V o l .32N o .63 针药合用杨骏教授认为,针灸主治外,汤药重治内[24]㊂在针刺方面,其主张调理任督,养阳养筋,取大椎㊁百会㊁筋缩透刺肝俞㊁天柱以激发督脉阳气㊁固护肌表(隔日针灸1次,10次为1个疗程);在汤药方面,取附子理中汤合芍药甘草汤(每日1剂,早晚各1次,饭后温服)达筋骨兼治㊁阴阳同调之效[24]㊂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颈部不自主扭转症状完全消失[24]㊂4 其他疗法赵钧等[25]运用穴位磁疗治疗S T 患者,采用针刺风池㊁大椎㊁身柱等穴(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90%㊂伍国华等[26]运用调神理筋法治疗S T ,以五脏俞穴为主穴,根据证型不同选取相应配穴,联合颈肩背局部扬刺(隔日1次,30d 为1个疗程)治疗,总有效率为94.10%㊂5 小结与展望目前,对于S T 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没有形成统一的治疗方案㊂中医在治疗上手段多样,传统中医疗法包括针刺㊁中药口服㊁针药结合㊁穴位注射㊁推拿等,治疗优势明显,但仍有不足之处亟待解决,如中医对于S T 的辨证分型目前未有统一的标准,多数文献是医家的医案总结,主观性较强,缺乏高质量的临床对照试验,缺少实验数据㊂因此,今后的临床研究需进一步改善上述问题,细化中医对S T 的研究,增加样本量,完善临床科研试验,使中医药更好地应用于临床㊂参考文献[1]李宏锴,黄书岚,张向阳.痉挛性斜颈的诊疗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导报,2018,15(11):37-40.[2]J A N K O V I CJ ,T S U I J ,B E R G E R O NC .P r e v a l e n c e o f c e r v i c a l d y s t o n i a a n ds p a s m o d i c t o r t i c o l l i s i nt h eU n i t e dS t a t e s g e n e r a l p o p u l a t i o n [J ].P a r k i n s o n i s mR e l a tD i s o r d ,2007,13(7):411-416.[3]毛剑男,梁维邦.痉挛性斜颈的治疗进展[J ].江苏医药,2014,40(14):1700-1702.[4]Y UL ,M I A O BL ,S H E N Y ,e t a l .W UL i a n z h o n g s e x p e r i e n c e i n t r e a t i n g s p a s m o d i ct o r t i c o l l i sb y K a i q i a oS h u n j i n m e t h o d [J ].Z h o n g g u o z h e n j i u ,2022,42(6):679-682.[5]鲁海,张春红,盛茹雅,等.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40例[J ].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2017,27(2):11-18.[6]刘德柱,张鑫浩宁,孙宁,等.治神针法合 五心穴 治疗痉挛性斜颈临床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21,37(8):4-9.[7]李薇薇,武连仲.针药并用治疗痉挛性斜颈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5,34(2):143-144.[8]徐彦龙,金钰钧,张洪涛,等.矩阵针法结合 五心穴 为主治疗痉挛性斜颈[J ].中国针灸,2013,33(6):513-516.[9]张梦园,马俊潇,高山.基于经筋理论分析‘灵枢“恢刺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思路[J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3(3):221-224.[10]王玉琳,刘佳,秦旭旭,等.颈夹脊穴恢刺法治疗痉挛性斜颈16例[J ].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122-123.[11]刘佳.恢刺颈夹脊穴结合头针法治疗痉挛性斜颈临床观察[D ].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12]陈捷,李平.李平通督调神针法治疗痉挛性斜颈经验[J ].山西中医,2009,25(7):10-11.[13]徐翔,李平.通督调神针法治疗痉挛性斜颈[J ].光明中医,2012,27(2):237-238.[14]徐波克.腹针疗法(孙申田学术经验总结)[D ].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15]李辉.孙氏腹针疗法治疗痉挛性斜颈[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6):279-280.[16]李俊逸.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痉挛性斜颈46例[J ].江西中医药,2018,49(4):59-60.[17]岳运青,岳进,卢敏.朱琏针法配合艾灸治疗痉挛性斜颈25例临床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1):47-48.[18]朱家明,韩永升.运用疏肝理气㊁化痰通络法治疗痉挛性斜颈合并抑郁的经验[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4):82-84.[19]范顺,李华南,张海宁,等.王金贵教授痉挛性斜颈中医辨证思路及用药经验浅谈[J ].天津中医药,2022,39(2):211-214.[20]余兰,朱广旗.朱广旗教授治疗痉挛性斜颈验案[J ].亚太传统医药,2016,12(24):107-108.[21]王伟民,刘福贵,王松龄.王松龄教授用中医药辨治痉挛性斜颈治验举隅[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19):117-118.[22]陈大舜.古方今用验案存真(八)[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5):46-47.[23]梁涛,程丑夫,金昭辉.程丑夫教授治疗痉挛性斜颈验案1例[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4(11):34-36.[24]黄春裕,张庆萍,查必祥,等.杨骏运用针药结合治疗痉挛性斜颈经验[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0(1):42-44.[25]赵钧,吴爽.穴位磁场疗法治疗痉挛性斜颈[J ].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2014,24(3):63-65.[26]伍国华,吴国良,饶晓丹,等.调神理筋法治疗痉挛性斜颈32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3):40-41.(收稿日期:2022-12-03)[编辑:周荣荣]921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3月第32卷第6期。
孙氏腹针疗法治疗痉挛性斜颈

大而 不易被 患者 接受 ,截 止 目前仍 未 发现安 全有 效的 治疗手 段 。本 人在 多年 的临床 实践 中,另辟 蹊径 ,以独特 的视 角 ,运 用腹 针疗 法
治疗痉挛 性斜颈效果 显著 ,报道如 下。
1病 因病 机
肉非 自主 连续 强直或 阵挛 性 收缩 ,导致 头部 和颈部 姿 势异 常 ,头部
2 0 1 4年 9月第 1 2卷 第 2 6期
・
中医中药 ・ 2 7 9
孙 氏腹针疗法治疗痉挛性斜颈
李 辉 ’
( 济南市 中医医院针灸科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2 )
【 关 键词 】 针 法 ;腹 针 ;斜 颈 ;痉 证 中图分 类号 :R 2 4 5 文 献标识 码 :6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4 )2 6 — 0 2 7 9 — 0 2
参起 到益气补血 的作用 ,能强 化机体心肌功 能 ,减少心 肌耗氧能力 ,
肌 炎临 床疗 效及 安全 性 的系统 评价 [ J ] . 中国 中西 医结合 儿科 学,
2 0 1 0 , 4 ( 5 ) : 1 0 3 - 1 0 4 . [ 4 】 郭 志华 . 黄 芪 通 脉 汤 加 减治 疗 心 肌炎 疗 效 分析 [ J ] . 内蒙古 中医
●
提高心肌 代谢能力 ,同时 能较 好地治疗心律 失常。麦冬起 到滋 阴养心
2针 刺方 法
2 . 1取穴
主穴 :腹三 区( 或舞蹈 震颤 区) 、腹 四区。定位 :患者平 卧 ,在 腹 正 中线上 ,剑突至肚脐分 成四等份 ,于第三等份 的中间位置 ,距腹 正 中线 旁开 1 . 5 寸 ,左右各 一为 腹三 区 ;于第 四等份 的 中间位置 ,距 腹
李平教授针刺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临床体会

到调整肌张力 , 缓解痉挛及不 自主抽动的 目的。本病 与足少 阳经及 督脉 关系 最为 密切 。《 针灸 甲乙经》 “ :三
阳, 脉之会 。 即大椎 是督脉 、 足三 阳经交会 穴 ,灵 督 ” 手 《
枢 ・ 针》 “ 刺者 , 内一 , 内 四 , 官 :扬 正 傍 而浮之 , 以治寒 气 之搏 大者也 。扬刺 大 椎 穴 以祛 除稽 留寒 气 。《 灸 聚 ” 针
・
3 ・ 6
j A O t O8 V 1 4 N 1 C M:c, 0 ,o. ,O.0 2 2
荥穴 , 冲为 厥 阴肝 经 的输 穴 。 太
“ 所溜 为荥 ” “ 注为 输 ” 即行 间 、 冲为其 气 血 流 注 ,所 , 太
痉挛 性斜 颈是 一 种 病 因不 详 的运 动 障碍 疾 病 , 主 要 表现 为肌张 力 改变 , 头部 不 自主 运 动 。程 为平 教 授
英・ 八会穴歌》 “ :筋会 阳陵髓绝骨。 阳陵泉乃筋会 , ” 故
直刺 阳 陵泉 以补 益胆 经气 血 , 到养 血舒筋 目的。《 达 针
灸大 成》 载膻 中穴 为 : 足 太 阴 、 阴 、 “ 少 手太 阳 、 阳、 少 任
脉 之会 。针 刺膻 中配 大椎 以达 到调整 阴 阳 、 阴抑 阳、 ” 培
1 ()5 1 7 6 :7
收 稿 日期 : 0 —0 — 6 2 8 5 0 O
李平 教授 针 刺 治疗 痉 挛 性斜 颈 的临床 体 会
王宏业 李晓 霞2李 , , 平2
、 (. 1 天津 中 医药大学 , 天津 309 ;. 0132 天津市 南开 医院 , 天津 300) 0 10
葛根汤治疗痉挛性斜颈

葛根汤治疗痉挛性斜颈关于《葛根汤治疗痉挛性斜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茯苓是传统式中医学中应用的很普遍的一种中草药材,针对身体健康拥有非常大的协助,非常是医治筋挛,很多人会应用一些较为知名的中草药材添加茯苓一起制成葛根汤用以医治痉挛性斜颈,很多人针对它的作用有一定的猜疑,那麼实际上这类方式实际合理吗?就要我们根据下边的文章内容来开展掌握吧葛根汤由七味药品构成:茯苓、乌药、桂枝、芍药、姜片、红枣、生甘草,后五味是桂枝汤,因此葛根汤等因此桂枝汤再加茯苓、乌药。
前边我们已说过,桂枝汤是调养太阳经营卫之气的,可以调畅太阳光经络的血气运作。
茯苓是这一药方里的关键药品,使用量也较大,它的关键功效有三:一是能散发太阳经的寒症之邪,湿邪去则经络自安;二是具备明显的轻重缓急解痉功效,特别是在可以减轻太阳光经络的拘急情况,是医治背疼、脑户痛、肩周痛的灵丹妙药;三是具备养阴生津的功效,使太阳光经络更为顺滑、输通。
对于乌药,在己方中主要是祛寒止疼,针对无汗的筋络拘急较为可用。
假如项背疼有显著流汗的病症,则宜除掉乌药,变成《伤寒论》的此外一个药方——桂枝加葛根汤。
因此葛根汤与桂枝加葛根汤医治的主证同样,仅仅无汗和有汗的差别,2个药方的差别取决于伴随汗出的用桂枝加葛根汤,出汗少的用葛根汤。
葛根汤是减轻无汗拘急妙方葛根汤有优良的轻重缓急解痉功效,针对无汗筋络拘挛症状,葛根汤当以优选应用。
一青壮年小伙,感冒后遗留下口噤无法伸开,医院门诊确诊为下颌关节炎,建议手术医治,患者亲属不同意,改请中药治疗。
患者亲属诉其发烧感冒半个月左右,发热已退,但遗留下面部发紧,张不开嘴,用餐时易无法张开口,务必把馍馍掐成一小块用手指送进嘴中,不然下颌连及面颊疼痛。
背部也发紧不舒。
问起流汗的状况,患者诉平时不容易流汗。
此属刚痉范畴,尽管沒有病在项背,但病发的原理一样,全是病在筋络拘急,因而开葛根汤医治。
原方沒有交互,茯苓采用45克,生麻黄用10克,服5剂,全身略微汗出而愈。
痉挛性斜颈的三联手术操作规程

痉挛性斜颈的三联手术操作规程【适应证】1药物治疗(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满4个月,不再有满意的效果,或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
2病程1年以上,最好为3年,临床症状不再进展。
3肌张力障碍的症状局限在颈部,至少是以颈部症状为主。
4适用于旋转型和侧屈型痉挛性斜颈。
【禁忌证】同“痉挛性斜颈的神经血管减压术”。
【术前准备】同“痉挛性斜颈的神经血管减压术”。
【操作方法及程序】三联手术的组成包括一侧脊神经后支(1~6)切断,夹肌(或肩胛提肌)切断和对侧颈部副神经切断。
1夹肌切除术:后支和夹肌切除术,在同一切口内完成。
在颈后部取反“7”形切口,在斜方肌上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的间隙内可见头夹肌,其纤维斜向下内。
先在斜方肌上缘下方游离夹肌,沿夹肌方向切开斜方肌达中线,翻开肌群。
游离头夹肌内缘,用电刀在中线侧由上而下切断夹肌和项韧带、棘突和棘上韧带的起点,游离内侧缘,切断夹肌在乳突和上项线上的止点,游离颈夹肌的内外侧缘,切断颈夹肌的颈椎横突后结节的止点,将其向背侧翻转。
在切口下方用电刀离断夹肌。
2头半棘肌切除术:夹肌切除后,半棘肌的上端,内外边界都已暴露。
先游离内侧缘,它与正中白线粘着易分离,应游离至C7水平,该肌的外缘在C2平面以上是游离的,其以下水平很多以齿状韧带止于横突,不需游离。
在距该肌的枕骨止端约 1.5cm 处横断,用电刀分薄逐渐由浅至深切开,近腹侧时改用双极电凝。
避免损伤枕下三角结构。
3肩胛提肌切断术:肩胛提肌的4条肌束起自上颈椎4个横突,向下向外行联合成一体,与夹肌呈一锐角,止于肩胛骨上角。
手术的目的是切断上位3个肌束。
夹肌切除后,4条肌束基本暴露,仅外侧部分被头最长肌遮掩。
牵开此肌,分别游离4条肌束,切断上方3条即可。
4后支切除及副神经切除术同选择性周围神经切除术。
【注意事项】1翻转头半棘肌肌瓣时要严格在两肌的肌筋膜间隙中游离,可发现至肌瓣的神经。
2在作夹肌(或肩胛提肌)切除时,应对所遇到的神经分别用银夹标志,以便下一步行后支切除术时确认。
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

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痉挛性斜颈又称僵硬斜颈,是一种生理性病变,由于肌肉僵硬,先天或后天性的病毒感染及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痉挛性斜颈累及脖子范围的肌肉和关节可引起头部向一个特定方向偏斜,影响正常的头颈部运动和功能,影响日常活动,甚至会危及脊柱及神经系统的功能。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锻炼来改善,尤其是针对局部的肌肉和关节,使之活动更加可靠,恢复到正常,以减轻对斜颈的影响。
一般来说建议患者进行斜颈锻炼:1.颈部放松训练。
将头部保持水平,闭上双眼,将双手放在脑后,用温热的水壶或大毛巾包住头部,用手轻轻按摩,放松颈部肌肉,恢复正常活动能力。
2.颈部伸展训练。
将头部保持水平,双手放在脑后,小臂抬高,向右侧拉伸颈部,保持10秒,再慢慢放松,重复3次,再向左侧拉伸颈部,保持10秒,再慢慢放松,重复3次,每天可以重复2次,力度藉以逐渐加大。
3.抬头训练。
将头部俯身放松,全身放松,双手放在床边,抬头仰望天空,保持2秒,再放松,重复5次,每天可以重复3次,力度逐渐加大。
4.头部旋转训练。
双手放在头部旁边,逐渐将头部向右边转动,以自己舒服的角度停留2秒,再慢慢放松,重复5次,再将头部向左边转动,以舒服的角度停留2秒,慢慢放松,重复5次,每天可以重复2次,力度逐渐加大。
痉挛性斜颈的锻炼对改善颈椎性伸展及活动能力十分重要,既能使颈部肌肉放松,又能使颈椎及周围肌肉更加活动,最大限度的减轻斜颈的影响。
但是,在锻炼过程中注意不要运动量太大,以免弄伤自己。
另外,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保证更科学安全的锻炼方式。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痉挛性斜颈(Torticollis)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为固定性局部抽搐和疼痛,可以影响脖子的转向和转动结构。
这种疾病多发于儿童,可以引起脖子线性凹陷,特殊姿势,和头部偏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发育。
因此,正确的评定方法和疗效标准对医院和临床工作者都非常重要。
一、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方法1.症状根据患者症状,可以将痉挛性斜颈分为三个症状等级:症状等级一:轻度症状,症状表现仅有轻微的局部抽搐,轻微的头部偏斜,头部旋转受限,无疼痛;症状等级二:中度症状,症状表现有局部抽搐,明显的头部偏斜,头部旋转受限,有疼痛;症状等级三:重度症状,症状表现有明显的局部抽搐,明显的头部偏斜,头部旋转受限,有疼痛,且有局部皮肤瘙痒。
2.成因根据患者痉挛性斜颈的成因,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外伤性斜颈,先天性斜颈,及部分未明确原因的痉挛性斜颈。
外伤性斜颈指因碰撞,外力作用,意外死亡等原因而形成的痉挛性斜颈;先天性斜颈是指有先天病变的婴儿出生时就有的痉挛性斜颈;痉挛性斜颈的部分原因不明的指因感染、神经炎、异物刺激、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的斜颈。
3. X线诊断进行 X线诊断,可以发现患者脖子结构改变,例如脊柱结构凹陷,脊柱侧凸,脊柱变形,脊椎关节间隙变窄,以及关节炎等情况。
从 X线诊断的结果中可以准确的确定患者的斜颈分级。
二、痉挛性斜颈疗效标准1.疗法有效性根据患者的症状及 X线诊断结果,以及患者的自觉感受,判断治疗的有效性。
一般来说,轻度症状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做物理治疗及康复治疗就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中度症状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做物理治疗及康复治疗,及有针刺凝血的抽搐性斜颈综合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重度症状的患者需要经过深入的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2.治疗期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定一个适当的治疗期限,确定痉挛性斜颈治疗的时间限制。
一般来说,轻度症状的患者治疗期限可以设定在 2以内;中度症状的患者治疗期限可以设定在 4以内;重度症状的患者治疗期限可以设定在 8以内。
痉挛性斜颈的中医辨证治疗

痉挛性斜颈的中医辨证治疗痉挛性斜颈属于局灶性肌张⼒障碍, 是⼀种疑难杂症。
本病病因不明, 药物及⼿术的临床疗效不甚理想, 国内外尚⽆安全、有效的治疗⽅法。
笔者灵活运⽤中医辨证论治理论, 充分发挥传统中医优势, 从病因、病证、病机等⽅⾯对痉挛性斜颈进⾏辨证分析, 以开窍顺筋法为主、针刺“五⼼⽳”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法, 临床收到满意疗效。
⼀、辨病证认为此病⾪属中医痉证、痉风、颤证、振掉范畴。
( 1) 痉证: 颈项静⽌于⼀个位置, 不发⽣间断抽搐或震颤。
其中颈项向侧⽅倾斜的为斜颈型;颈项向⽔平⽅向旋转的为扭转型; 向前后⽅倾斜的为仰抑型。
( 2) 痉风: 颈项发作性的抽搐。
( 3) 颤证: 颈项在⼀个⾓度上做有规律、⼩幅度、双向运动。
( 4) 振掉: 颈项运动⽅向、幅度和⼒度均⽆规律。
2 辨病因病机痉挛性斜颈的病机在于窍闭神妄, 痰浊、湿热等病邪阻滞经络, 上蒙清窍, 或督脉失养、阴虚筋燥,导致神机妄动, 经筋结聚⽆常, 拘挛弛纵混乱, ⽽发此病。
( 1) 痰浊内阻: 素体脾虚或思虑过度, 导致痰湿内蕴, 升降失司, 浊阻窍络, 痰迷⼼窍, 神明被扰,神机妄动⽽发此病。
《素问⾄真要⼤论》⽈: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
( 2) ⽓机内郁: 五志过极, 忧思⽓结, ⽓机郁滞,郁⽽⽣热, 热阻清窍, 扰动神明, 窍闭神妄, 致筋脉挛急⽽成此病。
( 3) 肝肾亏虚: 先天禀赋不⾜, 操劳过度, 伤及肝肾, 导致肝肾亏虚, 阴虚筋燥⽽挛急, 发为此病。
《景岳全书痉证》⽈: 愚谓痉之为病, 强直反张病也。
其病在筋脉, 筋脉拘急, 所以反张。
其病在⾎液, ⾎液枯燥, 所以筋挛。
( 4) 督脉失摄: 颈部过劳, 损伤督脉, 督脉为诸阳之会, ⼊属于脑, 上巅, 督脉受损, 统摄失司, 神明扰动, 神⽓妄乱⽽发本病。
3 辨筋结筋聚结为颈项经筋凝结紧缩, 具有坚硬、深牢、固定、持久的特点。
聚为颈项经筋忽聚忽散, 具有粗⼤、表露、浮浅、松软、不固定的特点。
痉挛性斜颈的中医辨证治疗

痉挛性斜颈的中医辨证治疗痉挛性斜颈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疑难杂症,但并非是不治之症,因为这是一种非器质性病变类疾病,一般做仪器检查查不出来具体问题在哪里,这就导致前期容易造成误诊,或者用的治疗方法不当,病情越来越严重,给人一种难以治疗或者治不好了的错觉,其实痉挛性斜颈是可以治疗恢复的,但是前提是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
很多人可能不相信中医能够治疗好痉挛性斜颈疾病,但是随着治疗的逐步展开,各种治疗方法轮番上阵,很多痉挛性斜颈患者发现,中医中药在治疗痉挛性斜颈方面,确实有很多独特的优势首先,一人一方,辨证治疗。
善治病者,如一锁一钥,千锁千钥,务期药证相符,丝丝入扣。
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用药方案,内服加外敷双向结合,从人体由内及外,深层调理疏通全身经络,解决痉挛性斜颈的问题。
其次,药材品质高,药物质量好。
所选用的药材,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确保产地地道,质量达标,在经过严格的筛选方法,确保药材的品质,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在炮制方法和煎煮熬制的过程中,也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尽可能做到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让患者得到满意的疗效。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逐渐的摆脱了痉挛性斜颈的困扰,治疗痉挛性斜颈,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补益肝肾阴精亏虚,活血化瘀,开窍通络,发挥药效增强疗效,使颈部拉扯感、抽搐感,僵硬等症状明显减轻二、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熄风止痉挛,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强周身血氧代谢等,促进其功能的恢复三、活血止痉、解除痉挛,修正颈部,短期内提高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能力,促进颈部挛缩的痉挛舒展开来四、调节肝肾阴虚,使神经恢复正常支配功能,从根本上解决痉挛性斜颈的问题。
既然看到了这篇文章,遇到了咱们,那么,对痉挛性斜颈患者来说,就是一次恢复健康的机会,把握住机会,你就离康复更近了一步,把握不住,那就只能再次去寻找了。
王鹏琴治疗痉挛性斜颈验案及经验总结

伴 痉 挛 性 倾 斜 震 颤 的 疾 病,西 医 称
之为 特 发 性 颈 肌 张 力 障 碍 [1G2],其 发 病 机 制 尚 不 明
确 [3].目前西医主要以口服抗胆碱能和抗多巴胺能药
物、肉毒素注射及外科手术 [4]等方法治疗,但疗程较长
且疗效不佳,且存在不良反应.
CH
I
NA
SNATUROPATHY,Nov
2021,Vo
l
29No
22
合“观眼识病”理 论,查 患 者 白 睛 络 脉,发 现 肝 区、肾 区
枝解 肌,与 大 枣 合 用,可 补 益 脾 胃 生 发 之 气,甘 草 调 和
有增粗和分叉的络脉,通过眼针联合常规针药治疗,在
诸药,加 葛 根 增 解 肌 发 表 之 力,又 可 润 筋 脉,止 痉 痛.
服安定、巴氯 芬、维 生 素 B1 等 药 物,症 状 未 见 明 显 缓
解.现症见:头颈部 向 右 侧 倾 斜 近 90
°,伴 有 持 续 性 震
颤,右 侧 颈 部 无 力,左 侧 胸 锁 乳 突 肌 肥 大,左 侧 颈 部 及
肩部 僵 硬 疼 痛,可 触 及 结 节,头 部 无 法 恢 复 中 立 位,晨
肝 郁 血 虚 证 . 治 则 :养 血 疏 肝 ,通 络 止 痉 . 治 法 如
下 . ① 眼 针 结 合 体 针 治 疗 . 眼 针 取 上 焦 区 (双 侧 )、
2
1 病因病 机 痉 挛 性 斜 颈 属 于 中 医 “痉 证 ”范 畴 .
«景 岳 全 书 痉 证 »记 载 :“肝 病 则 血 病 而 筋 失 所 养 ,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观 察 痉 挛 性 斜 颈 患 者 白 睛 ,可 见 肝
严重痉挛性斜颈注意事项

严重痉挛性斜颈注意事项严重痉挛性斜颈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肌肉障碍,其特征是颈部的肌肉持续收缩,导致头部倾斜或转动。
这种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和疼痛。
以下是对严重痉挛性斜颈患者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及时就医:如果出现持续的颈部肌肉收缩、头部倾斜或转动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专业的医生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检查来确诊,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2.规范治疗:严重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3.生活调节:严重痉挛性斜颈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劳累和过度用力,否则可能加重症状。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抬头等不良姿势,可以减轻症状。
4.心理疏导:严重痉挛性斜颈可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患者可以通过与家人和朋友沟通交流,加入相应的支持小组或寻求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5.康复锻炼:一些物理治疗方法在康复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颈部牵拉、颈椎按摩等。
正确进行康复锻炼可以帮助恢复严重痉挛性斜颈患者颈部肌肉的功能,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6.避免诱因:一些诱因可能会加重严重痉挛性斜颈的症状,患者应该尽量避免这些诱因。
例如,寒冷天气可能会导致颈椎肌肉紧张,引发痉挛。
患者应该注意保暖,避免接触冷风、冷水等。
7.家居环境改善:患者的家居环境应该尽量避免与颈部活动有关的障碍。
例如,床铺的高度应该适宜,患者不宜用高而硬的枕头,以免加重病情。
另外,家具的布置应该方便患者日常生活和活动,减少颈部用力。
8.稳定情绪:严重痉挛性斜颈可能对患者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
患者应该尽量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思虑和压力。
可以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爱好、活动,寻找一些能够带来快乐和满足的事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9.社会支持:严重痉挛性斜颈是一种罕见病,有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孤独感和隔离感。
痉挛性斜颈能治吗?

痉挛性斜颈能治吗?问:我妹妹得了痉挛性斜颈,治了好久都没有什么效果,医生都说这个病不好治,只能用药物控制,而且绝大部分病人吃药的效果也不好,还有不少副作用,最近听人说山东的威海国安医院在治疗痉挛性斜颈方面很有一套,治疗效果挺好的,不知道有没有人在那里治疗过,效果怎么样啊?尊敬的孙国安教授:您好!在威海的一个月是我们家最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以后每年都要给女儿过两个生日,一个生日是她呱呱坠地的日子,那时她生命的起点;另一个就是她在你们威海国安医院做手术的日子,因为那时我女儿的第二次重生的开始!孙国安教授,您可能在工作的忙碌中逐渐把我们淡忘了,可是我全家却不会忘了您,我是辽宁的患者李绍琦的母亲,李绍琦3年前得了痉挛性斜颈,谁也没有想到,她的病会是那么的严重,这个疾病竟然如此的难治,我们从来没有间断地给她治疗,沈阳、北京的各大医院都留下了我们求医问药的脚印,可是从来没有哪一种药物能够控制她的病情,从来没有哪个医生能够给我们足够的信心,每次都是带着希望求医,带着失望回家。
我和孩子的父亲都是事业有成,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应付得游刃有余,可是却对女儿的疾病依旧束手无策,看着孩子每天一醒来,脖子就不停的向左侧扭个不停,她嘴里总是念叨着两个字“好累”,而我心里每天重复着一个感受“心疼”。
孙教授,幸亏有位病友向我推荐了您,他就是在您那里治好了痉挛性斜颈。
我很惭愧,其实之前我就对您和威海国安医院有耳闻了,但当时我认为,北京和沈阳都治不好的疾病,其他地方肯定也治不了,就没有对您做进一步的了解,听了病友的介绍之后我赶紧上网查,结果,不但您这种物理的治疗原理让我很有信心,而且网上如潮的好评更是让我为自己当初幼稚的决定后悔不已。
在您医院做了手术的之后,我惊喜地发现,发生在那位病友身上的奇迹同样发生在了李绍琦的身上,孩子的疾病一天天好转,脖子比以前扭得轻了很多,颈部肌肉明显松弛,孩子也不总叫着累了,我心里好受了很多。
现在出院已经半年多了,我不得不承认,您发明的分离性脑起搏器确实是世界级的创新,创造的是世界级的奇迹,因为折磨李绍琦多年的痉挛性斜颈已经治好了,她现在已经能够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上学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痉挛性斜颈是局灶型肌张力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好发于成年人,平均发病年龄40岁左右。
临床表现为颈肌受到中枢神经异常冲动造成不可控制的痉挛或阵挛,从而使头颈部不自主的痉挛性倾斜扭转,致使出现多动症状和姿势异常,可伴有相应肌肉的痉挛性疼痛,通常可累及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及肩胛提肌等。
一、病因
确切病因尚不明确。
纹状体功能障碍是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因素(目前发现DYT6、DYT7等20余种基因与肌张力障碍的发病相关)与本病关系密切;精神因素也是本病症状发作的很大原因之一。
二、临床分型
①旋转型:头绕身体纵轴不自主向一侧作痉挛性或阵挛性旋转。
根据头与纵轴
有无倾斜又分为水平旋转、后仰旋转和前屈旋转3种亚型。
②前屈型:头部不自主向胸前痉挛或阵挛性屈曲。
③后仰型:头部不自主向胸前痉挛或阵挛性屈曲,面部朝天。
④侧倾型:头部偏离纵轴不自主向左或右痉挛或阵挛性倾斜。
事实上,痉挛性斜颈症状多种多样,大多数表现为多种类型异常姿势的组合。
通常用力、行走、情绪波动、疲劳或感觉刺激可使症状加重,安静时症状减轻,
入睡后症状消失。
三、治疗
1.药物治疗和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
药物治疗早期可能有效,但作用有限且持续时间短暂,如地西泮、巴氯芬和、安坦和氟哌啶醇等,早期或许能起到减轻发作程度的作用,中后期则效果不明显。
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可短期内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注射一次可维持3~6个月,反复注射易产生抗体而使治疗效果减退。
2.手术治疗
(1)传统手术治疗
①选择性神经切断:术式较为成熟,针对性强,效果好,并发症少。
对旋转型或合并轻度前屈/后仰型,效果满意。
手术创伤较大,有时痉挛缓解不彻底或复发。
②Fostor-Dandy术:即硬膜内切断双侧C1~4前根及双侧副神经根,但由于生理毁损大,切断愈多副作用愈明显,如颈部无力和吞咽困难。
术后并发症多,已较少使用。
③微血管减压术:即双侧副神经和C2以上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
由于痉挛性斜颈累及的肌肉通常较多,且其原理与当前对肌张力障碍的病因理解完全不同,受到质疑。
④立体定向脑运动核毁损术:靶点为苍白球、丘脑腹外侧核、Froel-H、丘脑中央核等,由于有效率较低和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应用日渐减少。
(2)深部脑刺激术(DBS)
靶点选择丘脑底核(STN)或苍白球内侧核(Gpi),与立体定向毁损术比较,DBS具有可调控性,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特点,渐渐成为治疗痉挛性斜颈的主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