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简介
痉挛性斜颈病人行斜颈三联术后监护
![痉挛性斜颈病人行斜颈三联术后监护](https://img.taocdn.com/s3/m/8ded2927ed630b1c59eeb515.png)
痉挛性斜颈病人行斜颈三联术后监护
张银 英 徐 雪影 庞群 英 (广东中山市人 民医院外科 ICU
中 图分 类 号 : R653
文 献标 识 码 :B
文章编号 :1 004-7484(2008)1 0--01 50-02
痉挛 性斜 颈 (spasmodic LorLicolliS.ST)是一种累及 颈部肌 肉的肌 张力障碍性疾病 ,是指颈肌受 到中枢神经异 常 冲动造成 不可控制的痉挛或阵挛 ,从而使 头颈部 向一侧痉挛 性倾斜扭 转,致 使出现多动症状和姿势异 常 。斜颈三联术 治 疗痉挛性 斜颈 是 由陈信康教授 1994年提 出并施行 的手术 …, 其组成包 括:颈脊神经 1 ̄6后支切 断,颈 部副神经切 断及 肌 切 断 由于斜颈三联术 的特殊要求 ,术 后监护护理 上有 一定 的特 殊性 ,现对我院近 2年行 斜颈三联术 的 50例病 人监护 总结如下 : 1 临床 资 料 1.1一 般 资 料
近年来有学者采用股 骨头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虽减 少了长期 卧床 的并发症,但手术创伤较大 ,费用较高 ,且存在 关节 内感染 、假体脱位、松动 、磨损、异位骨化等严重并发症 。 目前多数 学者认为 ,对于不稳定性 Evans III、IV、V、型的 粗隆间骨折选用 Gamma钉或 改良 Gama钉 内固定更具有优势
· 临床 研 究 ·
2008年 1O月第 17卷第 2O期 Clinical Journal
的骨质对 内固定的握持 力 降低 ,难 以达到 牢固 固定 的 目的 。 保 守治疗 并发症 多,forster 报道 高龄股 骨粗 隆 间骨折 患 者 ,非手术 治疗在伤 后 2—4个 月有较 高的死 亡率 ,在 1年 内可达 到 50%以上 ,由于 常伴有 明显 的骨 质疏松 ,不稳定骨 折 内固定 后 常出现髋 内翻 畸 形 ,内固定 切 割 ,切 开 复位 内 固定不牢 ,延 迟愈合 、不愈合 的发生 率 36%~54%。且不 能 在骨 折 愈合前 负重 ,术 后 卧床时 间长 ,高 龄 患者极 易发 生 坠积性肺 炎、尿 路感染 、褥 疮 、深静 脉栓 塞等 并发 症 ,严 重 威 胁 生 命 。
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试题(神经外科)
![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试题(神经外科)](https://img.taocdn.com/s3/m/bdda35c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3.png)
【转贴】济南军区卫生系列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辩论试题〔神经外科〕001简述腰穿的临床意义及禁忌症。
002穿刺放脑脊液通常有哪几个穿刺部位?颅内高压的病人如何选择穿刺部位003脑室外引流适于哪些情况?004简述脑室引流应注意哪些事项?005为什么磁共振检查是诊断脊髓病变的首选方法?006简述正常与高颅压情况下颅内容积的代偿调节。
007简述颅内压增高的病理因素。
008简述脑水肿的发病机制。
009何谓小脑幕切迹疝?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010何谓枕骨大孔疝?常见的病症体征有哪些?011临床上视神经乳头水肿同视乳头炎如何鉴别?012小脑桥脑角综合征有哪些临床表现有何临床意义?013何谓去大脑强直与去皮层强直?病损部位及临床意义是什么?014简述锥体束损害及锥体外系疾病的临床鉴别要点。
015脊髓半侧损伤综合症主要表现有哪些?常见原因是什么?016何谓穿插性瘫痪?述其病变定位及临床意义。
017为什么瞳孔对光反响与角膜反射能反映脑干受损患者病情的轻重?018试述高血压脑出血时常见的偏瘫症特点。
019何谓隐匿型脑血管畸形?其临床特点是什么?020化学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各是什么?021简述三叉神经痛的病理生理短路学说。
022简介我国于1978年制定的颅脑伤分类标准。
023简述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方法及临床意义。
024原发性与继发性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各是什么?025何为加速性颅脑损伤?简述其特点。
026何为减速性颅脑损伤?简述其特点。
027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各有哪些?028颅脑外伤后癫痫发生的可能机制是什么?029简介颅脑伤后癫痫的外科治疗。
030简介下丘脑损伤时可能出现并发症的原因。
031简述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升高的原因。
对预后有何影响?032简述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脑损伤、脑水肿的作用机制。
033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简述其临床表现。
034简介硬膜外血肿的出血来源。
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https://img.taocdn.com/s3/m/94172a0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c.png)
痉挛性斜颈一、疾病概述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肌扭转或阵挛性倾斜为特征的锥体外系器质性疾患。
痉挛性斜颈常发生于30~50 岁的成人。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多数起病缓慢,少数骤然起病。
颈部的浅深肌肉均可受累,而且每一位病人其受累的肌肉以及受累的程度各不一样,但以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及头颈夹肌的收缩最容易表现出来。
二、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头部不随意的向一侧旋转,颈部则向另一侧屈曲。
可因情绪激动而加重,睡眠中完全消失。
本病症以成年人多见,至今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尚无特效疗法,药物和手术疗效均不确切。
三、临床分型⒈按头颈姿态和方向分型⑴旋转型痉挛性斜颈:头部矢状面发生旋转,冠状面向左或向右朝向,头面部旋向左或旋向右。
下颌部逼近肩部。
在旋转姿态中,有部分患者含有前屈动作,或后仰动作,前者称旋转前屈型,后者称旋转后仰型,两者之间称旋转水平型。
⑵侧屈型痉挛性斜颈:头颈向左或向右倾斜,头颈冠状面保持正常方向。
头颈发生向左或向右侧屈,或称侧弯。
耳部逼近肩部。
⑶前屈型痉挛性斜颈:头部冠状面前倾或前移,头颈发生前屈或前伸。
呈低头状或点头状。
下颌逼近胸前。
⑷后仰型痉挛性斜颈:头颈冠状面后倾,头面后仰,枕部逼近背部。
⑸混合型痉挛性斜颈:兼有以上二种或多型表现的患者,有规律或“无规律”混合症状。
⒉按痉挛程度分型⑴轻型:旋转型和侧屈型痉挛性斜颈患者,经过头颈中线的矢状面发生旋转和侧倾,该面与正常头位的矢状面的夹角小于三十度,列入轻型。
对于前屈和后仰型痉挛性斜颈患者,过头部的冠状面与正常位冠状面夹角小于三十度列入轻型。
⑵重型:患者头颈矢状面或冠状面与正常头位的矢状面或冠状面形成夹角大于三十度以上都列入重型痉挛性斜颈。
此外,斜颈无法自行纠正,不能从事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斜颈产生很大精神压力中止正常生活和工作,复杂性痉挛性斜颈,混合型痉挛性斜颈都列入重型痉挛性斜颈。
⒊按痉挛方式分型⑴强直型痉挛性斜颈的责任肌(即痉挛肌)持续性痉挛,只在入睡后才能缓解。
肌张力障碍
![肌张力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648bf314844769eae009ed74.png)
肌张力障碍锁定本词条由好大夫在线提供内容并参与编辑。
王玉平(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卫华(副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肌张力障碍(dystonia)是主动肌与拮抗肌收缩不协调或过度收缩引起的以肌张力异常的动作和姿势为特征的运动障碍综合征,具有不自主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与遗传有关。
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包括一大组疾病,有的是遗传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亨廷顿舞蹈病,神经节苷脂病等),有的是由外源性因素引起的(如围生期损伤、感染、神经安定药物)。
西医学名肌张力障碍英文名称dystonia 所属科室内科- 神经内科主要病因遗传因素目录1 疾病分类2 病因及发病机制3 临床表现▪扭转痉挛▪痉挛性斜颈▪Meige综合征▪手足徐动症▪书写痉挛4 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鉴别诊断5 疾病治疗▪药物治疗▪注射A型肉毒毒素▪手术6 疾病预后7 疾病预防疾病分类依据肌张力障碍的发生部位,可分为局限性、节段性、偏身性和全身性。
一般而言,发病年龄越早,症状可能越严重,波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可能性也越大。
发病年龄越大,肌张力障碍越可能保持其局灶性。
局限性肌张力障碍指肌张力障碍只影响到躯体的一部分,如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等。
节段性肌张力障碍累及一个以上相邻部位,如Meige综合征(眼、口和下颌),一侧上肢加颈部,双侧下肢等。
累及一侧身体时称偏侧肌张力障碍,一般由对侧大脑半球病变所致。
全身性肌张力障碍,累及至少一个节段,加上一个以上其他部位。
病因及发病机制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多为散发,少数有家族史,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或X染色体连锁遗传,最多见于7~15岁儿童或少年。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扭转痉挛绝大部分是由定位在9q32-34的DYTl基因突变所致,外显率为30%~50%。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也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1(GCH-1)基因突变所致。
痉挛性斜颈病历书写模板
![痉挛性斜颈病历书写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43c25f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c.png)
痉挛性斜颈病历书写模板
斜颈
1.颅内肿瘤:颅底肿瘤压迫副神经时可表现为痉孪性斜颈症状,此患者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且患者头颅MRI检查无明显异常,考虑此病可能性不大可排除。
2.颈椎病:可表现为颈部疼痛、肢体疼痛及麻木无力、头晕等症状,患者颈部右侧旋转明显,无肢体麻木无力,可排除此病。
3.环枢椎半脱位:可表现为颈部倾斜,多伴有体位变化时头晕、恶心呕吐,颈椎CT可见环枢关节脱位征像,该患者病程长,无恶心、呕吐,颈椎CT无脱位征像,可排除。
颈源性头痛
1.紧张型头痛:多为双侧头部压榨性头痛,不伴有恶心呕吐和畏光怕声等症状,但此患者表现为右枕部阵发性头痛,不符合该诊断。
2.丛集样头痛:表现为重度单侧题部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刀割样,夜间痛明显,每年发作约5个月符合此诊断,该患者为枕部疼痛,性质为酸痛,暂不考虑该诊断。
3.偏头痛:患者头痛局限于一侧,搏动性,影响日常活动,排除神经系统疾病,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有效符合此诊断,该患者虽疼痛局限一侧,但无搏动性,且口服西乐葆无效。
诊断
巨细胞性大动脉炎:多见于青年男性,表现为题区疼痛伴视力障
碍。
该患无颞区疼痛、视力障碍,因此暂时不考虑此诊断。
痉挛性斜颈的中医辨证治疗
![痉挛性斜颈的中医辨证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663100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9.png)
痉挛性斜颈的中医辨证治疗痉挛性斜颈属于局灶性肌张⼒障碍, 是⼀种疑难杂症。
本病病因不明, 药物及⼿术的临床疗效不甚理想, 国内外尚⽆安全、有效的治疗⽅法。
笔者灵活运⽤中医辨证论治理论, 充分发挥传统中医优势, 从病因、病证、病机等⽅⾯对痉挛性斜颈进⾏辨证分析, 以开窍顺筋法为主、针刺“五⼼⽳”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法, 临床收到满意疗效。
⼀、辨病证认为此病⾪属中医痉证、痉风、颤证、振掉范畴。
( 1) 痉证: 颈项静⽌于⼀个位置, 不发⽣间断抽搐或震颤。
其中颈项向侧⽅倾斜的为斜颈型;颈项向⽔平⽅向旋转的为扭转型; 向前后⽅倾斜的为仰抑型。
( 2) 痉风: 颈项发作性的抽搐。
( 3) 颤证: 颈项在⼀个⾓度上做有规律、⼩幅度、双向运动。
( 4) 振掉: 颈项运动⽅向、幅度和⼒度均⽆规律。
2 辨病因病机痉挛性斜颈的病机在于窍闭神妄, 痰浊、湿热等病邪阻滞经络, 上蒙清窍, 或督脉失养、阴虚筋燥,导致神机妄动, 经筋结聚⽆常, 拘挛弛纵混乱, ⽽发此病。
( 1) 痰浊内阻: 素体脾虚或思虑过度, 导致痰湿内蕴, 升降失司, 浊阻窍络, 痰迷⼼窍, 神明被扰,神机妄动⽽发此病。
《素问⾄真要⼤论》⽈: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
( 2) ⽓机内郁: 五志过极, 忧思⽓结, ⽓机郁滞,郁⽽⽣热, 热阻清窍, 扰动神明, 窍闭神妄, 致筋脉挛急⽽成此病。
( 3) 肝肾亏虚: 先天禀赋不⾜, 操劳过度, 伤及肝肾, 导致肝肾亏虚, 阴虚筋燥⽽挛急, 发为此病。
《景岳全书痉证》⽈: 愚谓痉之为病, 强直反张病也。
其病在筋脉, 筋脉拘急, 所以反张。
其病在⾎液, ⾎液枯燥, 所以筋挛。
( 4) 督脉失摄: 颈部过劳, 损伤督脉, 督脉为诸阳之会, ⼊属于脑, 上巅, 督脉受损, 统摄失司, 神明扰动, 神⽓妄乱⽽发本病。
3 辨筋结筋聚结为颈项经筋凝结紧缩, 具有坚硬、深牢、固定、持久的特点。
聚为颈项经筋忽聚忽散, 具有粗⼤、表露、浮浅、松软、不固定的特点。
寰枕后肌筋膜挛缩型颈椎病
![寰枕后肌筋膜挛缩型颈椎病](https://img.taocdn.com/s3/m/5ca6669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7c.png)
枕部顽固性疼痛、麻木。 有椎动脉受压症状,如眩晕、头痛、视力障碍、耳鸣、恶心等。
3、体征
椎枕肌枕部起点
为枕外隆突两侧稍下.上项线中1/3段下方有压痛;在第1颈椎横突尖部、 枕下凹(寰椎后结节)处可有压痛;
在枕大凹处可有压痛。
在第1、2颈椎棘突和第1颈椎横突尖部亦可有压痛,此为头下斜肌痉挛或 挛缩所致
4、影像学检验
X线片正位片意义不大,侧位片示寰枕间隙后缘稍窄,一般不大于 8mm。
5、鉴别诊疗
排除其他所致眩晕旳疾病,如内耳源性疾病等。
针刀治疗
1、体位
俯卧,头呈前屈位。头要尽量前 屈,下颏部抵在床头旳软垫(或 枕)上,使颈部皮面与背部皮面 在一条直线上,并将前额部用支 架支撑固定。
此体位有利于在枕骨大孔后下缘 处进刀和调刀。如体位摆放不好, 针或刀都可能进入枕骨大孔内。
45度,使与头下斜肌纤维走行方向垂直,切开12刀即可。
针刀治疗
5、手法操作
屈颈牵引手法
患者屈颈俯卧治疗床上,头探出床外,床头边沿 垫以厚垫,胸下垫以中间凹陷旳枕头。使患者下 颌部恰好对准床头边沿。助手立于患者侧方,双 手扣于患者肩部, 双前臂置于患者背部。
施术医生左手(或右手,依习惯而定),托扶患者 颏部、手背抵于床头上(为支点);右臂屈曲90度, 将前臂中段压于枕部上方(为力点)。
寰枕后肌筋膜挛缩型 颈椎病
简介
此前对寰枕后肌筋膜挛缩能引起颈椎椎 动脉压迫症无记载,或笼统旳称为“枕 下痛”。其实本病并不少见。
所以,某些由寰枕后肌筋膜病变引起旳 头晕、视力模糊、头痛等病症也就极少 得到正确旳治疗。
有关解剖
枕下部旳界线
上为枕骨下项线, 下为枢椎,内为枢 椎棘突和寰枕后结 节,外为乳突和寰 椎旳横突。
朱进忠中医的医案si(精)
![朱进忠中医的医案si(精)](https://img.taocdn.com/s3/m/47699c51852458fb770b56d9.png)
朱进忠中医的医案si 尺神经麻痹不审其脉,但知活血,本为阴虚,反予补气,久延病期申××,女,48岁。
左手拇、食二指麻木,手指屈伸困难,小鱼际、部分大鱼际和骨间肌萎缩,手掌凹陷5年多。
医诊尺神经麻痹。
医以针灸、西药、中药益气活血等均无效。
2年前,又突然左半身不遂。
医诊脑血栓形成。
经用针灸、西药、中药益气活血、活血通络之剂与人参再造丸等治疗半年后,左下肢活动虽已基本恢复,但左上肢仍活动不便。
细审其证,左上肢酸困不适,手腕不能抬起,手指不能屈伸,手部肌肉明显萎缩,手指呈爪形,神疲乏力,舌謇,面色皓白,舌质红,少苔,脉弦大。
综合脉证,思之:脉弦大者,气阴两虚也。
治宜补阴益气。
处方:炙甘草10克,党参10克,麦冬10克,白芍12克,阿胶10克(烊化,生地15克,桑枝30克。
服药10剂,上肢活动度较前明显增大,可由原上抬30度增至90度,手腕稍能抬起,手指稍能屈伸。
但出现头晕头胀,失眠。
思之:此阴虚阳亢所致。
酌加龟甲、龙骨、牡蛎各15克、五味子10克。
服药2周,精神大增,头晕消失,手腕能抬起,手指能屈伸,并能从地上拾起钱币。
宗效不更方之旨,继服30剂,诸证消失,肌肉萎缩大部恢复。
运动神经元疾病 1.固胶西医之名,不敢知难而上,不审时令,不审脉象,何者能治? 孙××,男,40岁。
2年多以前的夏天在地中劳动时,突然感到两下肢发僵,步行困难,但并没有引起注意,但其后日渐感到走路不稳,走路时足尖着地,跌跤,且四肢亦感发僵。
乃至某院检查治疗。
诊为侧索硬化。
先以西药治疗近一年不效,后又配合养阴补肾之剂近7个月亦无明显效果。
特别是近4个月来,不但四肢僵硬,活动困难,而且日渐感到吞咽不利,言语不清,经常出现强哭强笑的情绪变化。
察其两下肢不能走路迈步,但能屈伸,两足瘫软。
两上肢能上抬10度,两手十指均不能活动,言语不清,强哭强笑,纳呆食减,舌苔薄白,脉濡缓。
因思病起暑湿之季,且脉见濡缓,必为湿热伤筋所致。
孙申田教授治疗肌张力障碍验案三则
![孙申田教授治疗肌张力障碍验案三则](https://img.taocdn.com/s3/m/1f1c08f304a1b0717fd5ddfb.png)
孙 老 医技 精湛 , 治学 严谨 , 从 事针 灸 临床 、 教学、 科 研 工作 5 0余 载 , 临证 经验 丰富 。 自7 O年代始 , 孙 老为 揭 示头 针疗法 治疗 脑病 的机理 做 了大量 的临床及 科研
工作 , 从 神经 领域 多系统 、 多层 次对 头针 治疗机理 进行
尚缺乏 有效 、 合理 的治疗 手段 。笔者 有幸跟 师学 习 , 侍 师身旁 近 十载 , 屡 见孙 老 以 头针 为 主 治疗 肌 张 力 障碍
屡收奇 效 , 兹 撷取 验案 三则于 下 , 以飨 同道 。
1 痉 挛性斜 颈
了探讨 , 采用 C T 、 MR I 、 f MR I 等 影 像 学 和 体 感 诱 发 电 位、 运 动诱发 电位 、 脑 电 地形 图等 神 经 电生 理技 术 , 从
形态 学和机 能学 等方 面对头针 治疗 脑病 的机理 进行 了
用, 它 的简便 、 廉价、 操 作方便 、 无 副作用要 优 于经颅 重
复 电刺激 与经颅 重 复 磁刺 激 疗 法 。几 十年 来 , 孙 老 在 脑及 神 经系 统疾 病 治 疗 中应 用 “ 经 颅 重 复针 刺 法 ” 取
任委 员 , 东北针 灸经 络研究 会常 务理事 , 黑龙 江省 中西 医结 合神 经病 学会 副 主任 委 员 , 黑 龙 江省 中医学 会 神 经专 业 委员会 主任 委员 , 全 国 中医 中 风 防治 中心 主任
王 玉琳 , 孙 忠人
( 1 . 黑龙江 中医药大学 附属第 二 医院 , 黑 龙江 2黑 龙江 中医药大 学 , 黑 龙江 哈 尔滨 哈尔滨 1 5 0 0 0 1 ; 1 5 0 0 4 0 )
关键 词 : 针灸; 名 医经验 ; 孙 申田; 肌 张 力障碍
痉挛性斜颈并胸腰椎功能性脊柱侧弯1例报告
![痉挛性斜颈并胸腰椎功能性脊柱侧弯1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11fdea90029bd64783e2cdd.png)
痉 挛 性 斜 颈 并 胸 腰 椎 功 能 性 脊 柱 侧 弯 1例 报 告
贾光 明 , 利 强 , 海峰 尹 李
( 城 市人 民医院 , 西 晋 城 晋 山 0 80 ) 4 0 0
息进行分析后 , 不断修正成本计划和调 整所投入卫生资源的
结构和数量 , 做好医院内部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
工作 。
成本效益 。医院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如何使有限 的资源 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是经济管理的核心。 医院将成本——效 益分析方法 , 应用于卫生计划和方案的制定 、 医院的建设 、 医 疗设备的配置 、 疾病的防治 、 成本的管理等等 , 对促进 医疗卫 生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作用 。
收 稿 日期 : 0 2 0 — 6 2 0 — 41
则, 把医院的财务会计 工作向现代管理成本方向转化。确定 “ 降低成本潜 力无 穷尽” 观念 , 本着艰苦创业、 勤俭办院的精
神, 千方百计降低 医疗成本 。 成本控制 。 成本分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二类 。 成本的 可控与不可控是相对 的, 可以相互转化。成本管理就是力图
神经阻滞 , 左侧颈部按摩及颈肩部、 腰背部肌肉锻炼, 经治疗
头颈部向左歪斜明显改善 。 回家后, 经针灸治疗 : 头颈部 向左
维普资讯
Pr c e i  ̄ o i ia e iie J J 1 2 0 V o lNo. oe dn fCl c lM dcn , u. 0 2, ll n 7
管理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 。 规范的成本核算体系与科
为, 提供准确、 真实 、 合法 、 完整的成本信息 。
痉挛性斜颈TSUI评定量表
![痉挛性斜颈TSUI评定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7bd215d40b4e767f5bcfce67.png)
时间: 1分=偶尔;2分=连续
D总分=程度×时间。
总分
评定者
说明:总分=A×B+C+D,最大得分为25分,治疗后评分下降0~10%为无效,下降11%~50%为部分缓解,下降51%~80%为明显缓解,下降81%~100%为完全缓解。
(0~9分)
扭转0分=无
1分<15°
2分=15~30°
3分>30°
倾斜0分=无
1分<15°
2分=15~30°
3分>30°
屈曲0分=无
1分=轻度
2分=中度
3分=重度
B头歪斜的时间(0~2分)
1分=间隙
2分=持续
C肩的抬举
(0~3分)
1分=轻度、间隙
2分=轻度、持续或重度、间隙
3分=重度、持续
D头的震颤或抽搐(0~4分)
痉挛性斜颈TSUI评定量表
姓名________性别___年龄_____疾Biblioteka _________病程________
住院号_________入院时间________出院时间__________
随访时间_________
项 目
评 分 标 准
评定时期(年/月/日)
初期 中期 后期
/ / / / / /
A 头歪斜程度
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
![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e235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6.png)
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痉挛性斜颈,又称为颈部肌肉痉挛,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肌肉僵硬、疼痛和头部姿势偏斜。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针对痉挛性斜颈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进行颈部伸展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将双手放在大腿上,然后慢慢地将头部向前倾斜,直到感到颈部肌肉被拉伸,保持这个姿势10-15秒,然后慢慢地抬起头部。
这个动作可以重复3-5次,每天进行2-3次。
这样的伸展运动可以有效地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减轻疼痛感。
其次,进行颈部转动运动也是很有帮助的。
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保持身体直立,然后慢慢地将头部向左转动,直到感到颈部肌肉被拉伸,保持这个姿势10-15秒,然后慢慢地转向右侧。
同样,这个动作可以重复3-5次,每天进行2-3次。
颈部的转动运动可以增加颈部的灵活性,减少颈部肌肉的僵硬感。
另外,进行颈部按摩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
患者可以用手指在颈部肌肉上进行按摩,以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
可以在家中购买一些按摩器材,进行自我按摩,也可以到专业的按摩机构进行专业的按摩服务。
按摩可以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颈部肌肉的疼痛感,有助于恢复颈部的正常功能。
最后,进行颈部放松运动也是很重要的。
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放松全身肌肉,然后慢慢地将头部向前倾斜,让颈部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
这样的放松运动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感,减轻疼痛感,有助于改善颈部的痉挛情况。
总之,痉挛性斜颈的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来缓解症状,改善疾病的状况。
但在进行锻炼时,一定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加重病情。
同时,患者在进行锻炼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
希望以上介绍的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对患者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2017年整理】中医新九针疗法在治疗疑难杂症有着神奇疗效
![【2017年整理】中医新九针疗法在治疗疑难杂症有着神奇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5ae2017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e6.png)
中医新九针疗法在治疗疑难杂症有着神奇疗效王洁: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放射诊断专业和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针灸专业,主任医师王玉林:毕业于沈阳药学院和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副主任医师92年师从中医新九针专家师怀堂教授,多年来研修历代名著,勤学苦训,广拜名师。
博采众长,针药并用攻克疑难杂症,40余年临床积累丰富工作经验,省级和国家级论文各发表30余篇,笔者自2009年在306医院中医针灸专家门诊,耳闻目睹运用新九针治疗疑难病症,受益匪浅,兹将其新九针治疗各类疑难病概述如下:新九针疗法是使用九种针具进行治疗的独特的针刺疗法,打破了针灸治疗中传统的单一毫针施治的局限性,强调发挥针具的特异性,整体性治疗作用,它不仅扩大了针灸治疗范围,而且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现经临床验证,新九针疗法对内,外,妇,儿,骨伤,皮肤,五官等科160余种病症和30余种疑难病有明显疗效。
一.痉挛性斜颈是指颈肌痉挛性或强直性收缩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痉挛性倾斜。
其原因目前认为系锥外系器质性疾患,少数可为精神因素或局部刺激所引起。
本病发生任何年龄,但以成人最多见。
祖国医学“痉症”等病有关。
验案:郭XX 男 48岁汽车公司职员患痉挛性斜颈,六年余,引起头向一侧痉挛性倾斜,说话语音不清,有时口流唾液,表情十分痛苦。
取穴:百会,四神聪,颈部夹脊穴,风池,完骨,肩井,大椎,外关,悬钟,臂臑。
操作:磁园梅针叩刺百会,四神聪颈部夹脊穴,火针点刺风池,完骨,肩井,大椎,外关,悬钟,在曲池和肩髃的连线上,曲池上7寸取臂臑穴向内下斜刺1.5寸到2寸捻转得气后留针30分钟,经两次治疗而愈,为巩固疗效20天埋线一次。
二.面肌痉挛是阵发性不规则的一种面部肌肉抽搐,通常以中老年妇女多见,多见于眼睑,口角颊部。
精神紧张,过度疲劳加重,入睡后停止,有原发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面肌痉挛其病因不明,而继发性多有其他病史,,如面神经炎后遗症,脑炎,脑血管疾病,延髓空洞症等疾病,本病于祖国医学“筋惕肉瞤”症。
孙申田教授治疗肌张力障碍验案三则
![孙申田教授治疗肌张力障碍验案三则](https://img.taocdn.com/s3/m/fc255456312b3169a451a4f9.png)
孙申田教授治疗肌张力障碍验案三则王玉琳1,孙忠人2(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关键词:针灸;名医经验;孙申田;肌张力障碍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06(2013)01-0048-02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10HLJ03)作者简介:王玉琳(1979-),女,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针刺对神经系统疑难病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通讯作者:孙忠人(1960-),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针刺脑脊髓病研究。
收稿日期:2012-07-11孙申田教授(1939-),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针灸学科创始人之一。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黑龙江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黑龙江针灸学会副会长,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东北针灸经络研究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中医学会神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中医中风防治中心主任等职。
孙老医技精湛,治学严谨,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临证经验丰富。
自70年代始,孙老为揭示头针疗法治疗脑病的机理做了大量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从神经领域多系统、多层次对头针治疗机理进行了探讨,采用CT 、MRI 、fMRI 等影像学和体感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脑电地形图等神经电生理技术,从形态学和机能学等方面对头针治疗脑病的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组织进行了头穴针刺治疗脑病的神经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方面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
其中“经颅重复针刺运动诱发电位的研究”等,提示了头针疗法治疗脑病的研究机理,并提出了“经颅重复针刺法”这一概念。
“经颅重复针刺法”是继经颅重复电刺激与经络重复磁刺激之后,又一种治疗脑及周围神经疾病的方法,实际上它的应用早于经颅重复磁刺激疗法至少15年,它是应用传统中医的针刺方法结合大脑皮质在头皮表面相对应的区域,通过一定的手法,使其针刺达到一定刺激量,其积累的刺激强度穿过高阻抗颅骨而作用于相对应的大脑皮质,从而激活和调节大脑神经细胞的功能而起到治疗作用,它的简便、廉价、操作方便、无副作用要优于经颅重复电刺激与经颅重复磁刺激疗法。
针刺结合葛根汤加减治疗痉挛性斜颈1例
![针刺结合葛根汤加减治疗痉挛性斜颈1例](https://img.taocdn.com/s3/m/f31d2dda49649b6648d747a7.png)
个案报道针刺结合葛根汤加减治疗痉挛性斜颈1例曹国元,杨青宇(广东省云浮市中医院,广东云浮527300)关键词:痉挛性斜颈;针刺;五输穴;葛根汤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779(2010)04-0031-01 痉挛性斜颈(spas modic torti ollis)是指颈部肌肉呈阵发性不自主收缩,使头、颈部多动并呈各种倾斜或旋转姿势。
据Nutt等的文献报道,美国痉挛性斜颈的发病率大约是十万分之九。
未见我国关于痉挛性斜颈发病率的相关文献报道。
目前研究认为属于一种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是一种独立的器质性疾病。
然而精神因素如焦虑、反应性抑郁症等对此病的症状轻重起着一定的调整作用,情绪的冲动甚至是此病加速发展的一个因素。
临床上诊断和治疗要通过细致的临床观察和肌电图检查进行区分。
其属神经科疑难杂症,目前尚未明确病因病位,多考虑锥体外路疾患。
现代医学治疗此病多予多巴胺类药、多巴胺受体促效剂、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短时多巴胺排除剂、抗胆碱能制剂、G ABA 能药等。
用肉毒杆菌毒素注射痉挛受累肌肉,有一定疗效,但不能根治。
手术治疗方面近年采取的显微血管减压术效果较好,但相对痛苦大。
中医学在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方面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2009年7月笔者在临床中运用针灸及中药汤剂辨证治疗“痉证”(痉挛性斜颈)1例,效果理想,现报道如下。
1 病史盘某,女,22岁,2009年7月29日初诊,患者于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生头部旋转向右侧,终日如此不能自持,先后至东莞某院及云浮市人民医院就诊,经查诊断为“痉挛性斜颈”,经肉毒素注射、口服药物及输液治疗效果不佳来诊。
初诊时症见头部及下颌转向右侧,颈部无明显疼痛感,右侧胸锁乳突肌酸楚感明显,无明显恶风寒,无明显汗出,无口干,舌淡瘦,苔薄白,脉濡细。
患者自发病以来,纳差,睡眠质量较差,二便正常。
西医诊断:痉挛性斜颈,中医诊断:痉证。
查体: C2~4颈椎棘突旁压痛(+),右侧颈屈肌群紧张,右胸锁关节高突。
痉挛性斜颈48例A型肉毒毒素治疗疗效分析
![痉挛性斜颈48例A型肉毒毒素治疗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d1ff5cf01dc281e53af013.png)
[9] Ferraro G,Montalbano ME,La Grutta V.Nitric oxide and
glutam ate interaction in the control of cortical and hippocam — pal excitability. Epilepsia,1999,40(7):830—836.
[1o] Dalkara T,Endres M ,Moskowitz MA.Mechanisms of NO
neurotoxicity. Prog Brain Res,1998,118(4):231—239.
(收 稿 日期 :2013-04—03) 作 者 简介 :石 凯 丽 ,女 ,1977年 7月 生 ,副 主 任 医 师 ,山 西 省 儿 童 医 院 ,030013
定痉 挛 肌 肉 的患 者 ,必 要 时在 肌 电 图 仪 监 测 下 ,用兼 具 记 录
收 缩 为 特 征 ,并 使 头 部 保 持 特 殊 体 位 的 局 部 肌 张 力 障碍 疾
电极 和 注射 功 能 的 特 殊 针 头 进 行 注 射 治 疗 ,以 便 更 准 确 定
病 。此 病 影 响 患 者 的学 习 、工 作 ,严 重 时 可 使 患 者 丧 失 工 作
位 。 注射 1周 后 复 诊 ,症 状 复 发 且 间 隔 时 间 > 3个 月 ,可 以
能 力 。肉 毒 毒 素局 部 注射 是 目前 最 有 效 的 药 物 治 疗 缓 解 症
进行 再 次 注射 。④ 疗 效 评 价 标 准 痉 挛 程 序 评 分 按 Tsui量
状 的 措 施 。选 用 2004年 6月 至 2008年 5月 采 用 肌 电 引 导
肌张力的简介
![肌张力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5a5c01bc5da50e2524d7ffc.png)
肌张力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被动牵拉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
肌张力是维持身本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
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
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
肌肉在运动过程中,保证肌肉运动的连续、平滑,稳定进行称为运动性肌张力。
肌张力的产生与维持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其反射弧叫做“r-袢“,包括r-袢的传入部分(肌张力反射的感受器是神经肌梭和神经健梭)和r-袢的传出部分,(脊髓前角细胞及脑干运动性神经核内的a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r 运动神经元发出Ar纤维到达并支配梭内肌)。
其反射弧任何部位的病变均可引起肌张力改变。
被动活动(PROM)肌张力分级标准:Ⅰ轻度:在PROM的后1/4时候,即肌肉处于最长位置时出现阻力.Ⅱ中度:在PROM的1/2是出现阻力.Ⅲ重度:在PROM的后1/4,即肌肉处于最短位置时出现阻力.改良的Ashworth分级标准:0级:正常肌张力.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肌张力异常的临床表现:一.肌张力降低: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肌肉松弛时做被活动肌体所遇到的阻力消失的状态,肌内缺乏膨胀的肌腹和正常的韧性而松弛。
可因损害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有异。
脊髓前角损害时伴按节段性分布的肌无力、萎缩、无感觉障碍、有肌纤维震颤。
周围神经损害时伴肌无力、萎缩、感觉障碍、腱反射常减退或消失。
某些肌肉和神经接头病变肌张力降低,肌无力、伴或不伴肌萎缩,无肌纤维震颤及感觉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痉挛性斜颈简介(北京运动障碍诊疗中心)什么是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又称颈部肌张力障碍,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局灶型肌张力障碍性疾病,颈肌阵挛性或强直性收缩造成头部的姿势异常和不自主运动,患者表现为头颈部不自主地扭转、侧倾、前屈和后仰。
常累及胸锁乳突肌、头夹肌、斜角肌、斜方肌及肩胛提肌等。
多为不同运动方向、程度的肌肉收缩组合,但以1到2种成分为主要常伴有姿势性震颤、某些特定的运动不能及相应肌肉的痉挛性疼痛等。
依据受累肌肉的不同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残疾,影响患者进食、行走等基本生活运动能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
痉挛性斜颈可以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形式,或也为更广泛分布的节段型或全身型肌张力障碍的一部分。
痉挛性斜颈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颈部姿势异常的原因很多,包括痉挛性斜颈、先天性斜颈、疼痛或眩晕所致强迫头位、第四对脑神经麻痹形成的代偿性姿势,颈骨关节炎或畸形、颈部外伤或肿瘤、颈部软组织感染继发的颈部姿势异常等。
帕金森病、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和多系统萎缩等也可以有颅颈部肌张力障碍的表现。
痉挛性斜颈的病因是什么。
迄今为止,大多数痉挛性斜颈的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遗传易感性及后天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
少数患者的致病原因与累及基底节尤其是壳核的病变,抗精神病药物、代谢性疾病、颅颈椎畸形及头颈部外伤等有关。
痉挛性斜颈病情程度是如何进展的。
痉挛性斜颈是成人发病最常见的肌张力障碍类型之一。
一般在30—40岁发病,多数患者起病隐袭,症状进行性加重,尤其在病程前五年,以后则趋于平稳。
最初的症状是颈部僵硬感,患者常以为是落枕和颈椎病,头部活动受限,逐渐出现头部不自主转动,形成异常姿势,可伴有不自主震颤和颈肩部疼痛。
约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的患者在起病初的一年内可有自发性缓解,但大部分患者在五年内复发。
少数成人发病的痉挛性斜颈可扩展为节段性肌张力障碍,以上肢及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多见。
多数患者一直保持症状的局限性,但长期的肌肉痉挛可致肌肉挛缩,继发周围软组织和骨骼改变,若不治疗最终可造成受累部分呈现固定性的姿势畸形。
什么是痉挛性斜颈患者的感觉诡计。
在痉挛性斜颈的病程早期某些特定动作常能使症状意外改善,称之为感觉诡计。
约百分之八十的患者有意或无意地应用感觉诡计部分的缓解症状,通常是某些动作,如用手轻触下颌、扶头、口中含特、触捏颈部、进话或哼吟,打哈欠等或穿高硬上衣、轻松倚靠物体、在水中等可暂时缓解症状。
但随着病程进展,病情加重,这些动作或技巧不能再给患者以帮助。
这种现象提示原发性痉挛性斜颈的发生与中枢神经系统感觉运动整合、调制功能的异常有关。
痉挛性斜颈如何治疗
一、支持治疗法包括心理治疗、特殊生活技能训练、生物反馈治疗、佩带颈托,可能有助
于某些患者的症状缓解,并减轻致残程度。
患者应学会放松,避免紧张、情绪波动,有条件还应结合理疗、按摩,以松解肌肉痉挛。
二、可能的病因治疗法症状性或继发性的颈部肌张力障碍需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如迟发性
运动障碍可用抗胆碱能治疗,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可用小剂量左旋多巴治疗,斜颈—食管裂孔疝可行手术治疗。
三、口服药物治疗法一般而言,原发性痉挛性斜颈的口服药物都是尝试性的对症治疗,疗
效因人而异。
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抗胆碱能药、苯二氮卓类、左旋多巴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多巴胺拮抗剂及抗癫痫药物。
口服或鞘内注射肌松剂巴氯芬对部分患者有效。
单药口服治疗无效时,可联合用药。
四、肉毒毒素治疗;注射肉毒毒素是目前国内外运动障碍病领域治疗痉挛性斜颈指南推荐的
首选方法。
痉挛性斜颈也是临床上注射肉毒毒素治疗的最主要适应证之一。
五、外科治疗;伴有或不伴有肌肉切除的选择性周围神经离断手术可部分改善或暂时缓解局
灶性肌张力障碍。
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或苍白球毁损术和脑深部电极植入刺激术可用于症状严重而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
痉挛性斜颈应尽早采取注射肉毒毒素治疗以避免受累肌肉发生挛缩,减少局部组织、骨骼、关节、颈椎间盘的继发性改变。
注射肉毒毒素治疗的适应证为;
一、明显的头颈姿势异常或肌肉痉挛。
二、局部疼痛。
三、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能力。
四、颈椎有继民性改变。
五、自信心损害及反应性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