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病历书写模板
![痉挛性斜颈病历书写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43c25f0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c.png)
痉挛性斜颈病历书写模板
斜颈
1.颅内肿瘤:颅底肿瘤压迫副神经时可表现为痉孪性斜颈症状,此患者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且患者头颅MRI检查无明显异常,考虑此病可能性不大可排除。
2.颈椎病:可表现为颈部疼痛、肢体疼痛及麻木无力、头晕等症状,患者颈部右侧旋转明显,无肢体麻木无力,可排除此病。
3.环枢椎半脱位:可表现为颈部倾斜,多伴有体位变化时头晕、恶心呕吐,颈椎CT可见环枢关节脱位征像,该患者病程长,无恶心、呕吐,颈椎CT无脱位征像,可排除。
颈源性头痛
1.紧张型头痛:多为双侧头部压榨性头痛,不伴有恶心呕吐和畏光怕声等症状,但此患者表现为右枕部阵发性头痛,不符合该诊断。
2.丛集样头痛:表现为重度单侧题部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刀割样,夜间痛明显,每年发作约5个月符合此诊断,该患者为枕部疼痛,性质为酸痛,暂不考虑该诊断。
3.偏头痛:患者头痛局限于一侧,搏动性,影响日常活动,排除神经系统疾病,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有效符合此诊断,该患者虽疼痛局限一侧,但无搏动性,且口服西乐葆无效。
诊断
巨细胞性大动脉炎:多见于青年男性,表现为题区疼痛伴视力障
碍。
该患无颞区疼痛、视力障碍,因此暂时不考虑此诊断。
痉挛性斜颈的中医辨证治疗
![痉挛性斜颈的中医辨证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f663100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f9.png)
痉挛性斜颈的中医辨证治疗痉挛性斜颈属于局灶性肌张⼒障碍, 是⼀种疑难杂症。
本病病因不明, 药物及⼿术的临床疗效不甚理想, 国内外尚⽆安全、有效的治疗⽅法。
笔者灵活运⽤中医辨证论治理论, 充分发挥传统中医优势, 从病因、病证、病机等⽅⾯对痉挛性斜颈进⾏辨证分析, 以开窍顺筋法为主、针刺“五⼼⽳”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法, 临床收到满意疗效。
⼀、辨病证认为此病⾪属中医痉证、痉风、颤证、振掉范畴。
( 1) 痉证: 颈项静⽌于⼀个位置, 不发⽣间断抽搐或震颤。
其中颈项向侧⽅倾斜的为斜颈型;颈项向⽔平⽅向旋转的为扭转型; 向前后⽅倾斜的为仰抑型。
( 2) 痉风: 颈项发作性的抽搐。
( 3) 颤证: 颈项在⼀个⾓度上做有规律、⼩幅度、双向运动。
( 4) 振掉: 颈项运动⽅向、幅度和⼒度均⽆规律。
2 辨病因病机痉挛性斜颈的病机在于窍闭神妄, 痰浊、湿热等病邪阻滞经络, 上蒙清窍, 或督脉失养、阴虚筋燥,导致神机妄动, 经筋结聚⽆常, 拘挛弛纵混乱, ⽽发此病。
( 1) 痰浊内阻: 素体脾虚或思虑过度, 导致痰湿内蕴, 升降失司, 浊阻窍络, 痰迷⼼窍, 神明被扰,神机妄动⽽发此病。
《素问⾄真要⼤论》⽈:诸痉项强, 皆属于湿。
( 2) ⽓机内郁: 五志过极, 忧思⽓结, ⽓机郁滞,郁⽽⽣热, 热阻清窍, 扰动神明, 窍闭神妄, 致筋脉挛急⽽成此病。
( 3) 肝肾亏虚: 先天禀赋不⾜, 操劳过度, 伤及肝肾, 导致肝肾亏虚, 阴虚筋燥⽽挛急, 发为此病。
《景岳全书痉证》⽈: 愚谓痉之为病, 强直反张病也。
其病在筋脉, 筋脉拘急, 所以反张。
其病在⾎液, ⾎液枯燥, 所以筋挛。
( 4) 督脉失摄: 颈部过劳, 损伤督脉, 督脉为诸阳之会, ⼊属于脑, 上巅, 督脉受损, 统摄失司, 神明扰动, 神⽓妄乱⽽发本病。
3 辨筋结筋聚结为颈项经筋凝结紧缩, 具有坚硬、深牢、固定、持久的特点。
聚为颈项经筋忽聚忽散, 具有粗⼤、表露、浮浅、松软、不固定的特点。
什么是痉挛性斜颈
![什么是痉挛性斜颈](https://img.taocdn.com/s3/m/5f06e154be23482fb4da4ce9.png)
还有一种患者比较愿意接受的方式为肉毒素 局部肌肉注射,但是患者必须知道肉毒素治疗只 能起到暂时缓解的效果,一般最长维持时间不超 过半年,一旦复发反复注射很容易造成颈部肌肉 僵硬、无力、疼痛等后遗症。
针灸按摩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方式,万能的针 灸以及推拿按摩对于痉挛性斜颈同样适用吗? 答案是否定的,治标不治本还是这个道理, 但是推拿对人体还是有一定益处,可作为保健功 效进行,如果单一作为痉挛性斜颈的首选方式是 万万不可取的,效果会适得其反,时间、金钱、 病情上都是耗不起。
这些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痛苦。下面 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痉挛性斜颈的发病原理与治 疗效果分析。
痉挛性斜颈的发病原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为何偏偏是我得病”
许多痉挛性斜颈患者患病后第一个想要清楚的就是 “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痉挛性斜颈的发病原因是什 么”痉挛性斜颈至今发病机制不清楚,这一点和帕金森 病是一样的,但是根据多年的临床研究表现,和遗传、 外伤、前庭功能异常,副神经受到血管的压迫有关。
由于目前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手术比较多,包 括神经微血管减压治疗、脑深部电刺激术都是目 前比较先进有效的治疗方式,前提是选择正规的、 权威的、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手术治疗是治 愈的关键所在。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
其中成年人多与副神经受压迫这一病因有关联。一 旦患者出现颈部异常或者通俗的讲就是歪脖子的情况, 一定要及时去三甲医院神经内科在专科医生的评估下确 诊疾病,对症治疗。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方法总结—— 药物、肉毒素、针灸按摩、外科 手术效果对比
对于痉挛性斜颈的治疗,神经内科较常采用 的治疗方式为药物,多为胆碱能药物如安坦(但是 副作用较大)以及氟哌定醇等,但是药物效果并不 理想,国内外专家也在研究新型的药物,相信在 不就的将来药物一定能否在斜颈治疗中大放光彩。
痉挛性斜颈应该怎样确诊
![痉挛性斜颈应该怎样确诊](https://img.taocdn.com/s3/m/d881140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4.png)
痉挛性斜颈应该怎样确诊
一、概述
某同事的大伯,今年50多岁了,前几年不知道怎么的,好像走路不灵活的感觉,今年开始脖子好像向一侧倾斜,他的一个朋友说以前他邻居也有这种症状,去医院查了说是痉挛性斜颈,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治疗的,某同事大伯很担心,情绪也很低落,家里人也在替他想办法,因为家里是小山区,想去外面的大医院也觉得路途遥远,怕大医院没人认识看病不方便,某同事想问痉挛性斜颈要怎样确诊是啊?
二、步骤/方法:
1、所谓的痉挛性斜颈就是因为大家颈部肌肉的不自主收缩所导致的颈部向一个倾斜。
以前有人说是一种精神病,后来科学家证实它并非由于精神异常引起,而更像归入引起帕金森一样的疾病一类。
2、痉挛性斜颈的诊断,首先是一个大家所看到的身体颈部的表现,然后是通过神经科的检查,例如肌电图,它可以观察颈部肌肉的累及程度,比如哪块肌肉比较活跃,哪块肌肉收到抑制,哪些神经出了问题;除此之外,还有X线看脊柱,MRI看颈椎。
3、痉挛性斜颈是一种起病很缓慢,发展也是很缓慢的疾病,很多人都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或是有时候可以自动缓解,但是因为这种颈部倾斜的形态总是影响很多美观,工作,正常的日常生活,肌肉的疼痛。
三、注意事项:
建议到专门的医院咨询医生就诊,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劳累,多注意休息,放松精神,避免紧张、焦虑情绪,多运动,注意保持良好睡眠,不要过度操劳。
疾病总是会有解决的办法,祝早日康复。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18bae7b02768e9951e7388a.png)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肌扭转或阵挛性倾斜为特征的疾患。
以副神经支配区的肌群肌张力障碍为重点。
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头部不随意的向一侧旋转,颈部向另一侧屈曲,或后仰,或前屈,或侧偏。
可因情绪激动而加重,睡眠中完全消失。
频繁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情绪。
小儿斜颈是小儿出生前、出生时多种因素导致一侧副神经受影响,同侧的胸锁乳突肌痉挛性收缩,使头偏向对侧。
本病的病因不全明了,目前有副神经病变或血管压迫说、遗传说、外伤说、前庭功能失调说、传入神经冲动的中枢整合功能发生障碍说五种,此外,精神因素、工作环境也是发病诱因。
本病的责任肌肉主要为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
严重者涉及前中斜角肌等深部肌肉。
本康复评定标准仅适应斜颈的类型和分级,对产生的原因不涉及。
1 痉挛性斜颈的评定标准
1.1 痉挛性斜颈的分型分级评定标准(见表1)。
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
![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d4a8f2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b.png)
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痉挛性斜颈又称僵硬斜颈,是一种生理性病变,由于肌肉僵硬,先天或后天性的病毒感染及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痉挛性斜颈累及脖子范围的肌肉和关节可引起头部向一个特定方向偏斜,影响正常的头颈部运动和功能,影响日常活动,甚至会危及脊柱及神经系统的功能。
痉挛性斜颈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锻炼来改善,尤其是针对局部的肌肉和关节,使之活动更加可靠,恢复到正常,以减轻对斜颈的影响。
一般来说建议患者进行斜颈锻炼:1.颈部放松训练。
将头部保持水平,闭上双眼,将双手放在脑后,用温热的水壶或大毛巾包住头部,用手轻轻按摩,放松颈部肌肉,恢复正常活动能力。
2.颈部伸展训练。
将头部保持水平,双手放在脑后,小臂抬高,向右侧拉伸颈部,保持10秒,再慢慢放松,重复3次,再向左侧拉伸颈部,保持10秒,再慢慢放松,重复3次,每天可以重复2次,力度藉以逐渐加大。
3.抬头训练。
将头部俯身放松,全身放松,双手放在床边,抬头仰望天空,保持2秒,再放松,重复5次,每天可以重复3次,力度逐渐加大。
4.头部旋转训练。
双手放在头部旁边,逐渐将头部向右边转动,以自己舒服的角度停留2秒,再慢慢放松,重复5次,再将头部向左边转动,以舒服的角度停留2秒,慢慢放松,重复5次,每天可以重复2次,力度逐渐加大。
痉挛性斜颈的锻炼对改善颈椎性伸展及活动能力十分重要,既能使颈部肌肉放松,又能使颈椎及周围肌肉更加活动,最大限度的减轻斜颈的影响。
但是,在锻炼过程中注意不要运动量太大,以免弄伤自己。
另外,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保证更科学安全的锻炼方式。
严重痉挛性斜颈注意事项
![严重痉挛性斜颈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718f29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8.png)
严重痉挛性斜颈注意事项严重痉挛性斜颈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肌肉障碍,其特征是颈部的肌肉持续收缩,导致头部倾斜或转动。
这种疾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和疼痛。
以下是对严重痉挛性斜颈患者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及时就医:如果出现持续的颈部肌肉收缩、头部倾斜或转动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专业的医生可以通过临床症状和检查来确诊,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2.规范治疗:严重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并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3.生活调节:严重痉挛性斜颈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劳累和过度用力,否则可能加重症状。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抬头等不良姿势,可以减轻症状。
4.心理疏导:严重痉挛性斜颈可能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患者可以通过与家人和朋友沟通交流,加入相应的支持小组或寻求心理咨询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5.康复锻炼:一些物理治疗方法在康复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颈部牵拉、颈椎按摩等。
正确进行康复锻炼可以帮助恢复严重痉挛性斜颈患者颈部肌肉的功能,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6.避免诱因:一些诱因可能会加重严重痉挛性斜颈的症状,患者应该尽量避免这些诱因。
例如,寒冷天气可能会导致颈椎肌肉紧张,引发痉挛。
患者应该注意保暖,避免接触冷风、冷水等。
7.家居环境改善:患者的家居环境应该尽量避免与颈部活动有关的障碍。
例如,床铺的高度应该适宜,患者不宜用高而硬的枕头,以免加重病情。
另外,家具的布置应该方便患者日常生活和活动,减少颈部用力。
8.稳定情绪:严重痉挛性斜颈可能对患者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
患者应该尽量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思虑和压力。
可以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爱好、活动,寻找一些能够带来快乐和满足的事情,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9.社会支持:严重痉挛性斜颈是一种罕见病,有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孤独感和隔离感。
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
![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aa3b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28.png)
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痉挛性斜颈,又称为肌张力障碍性斜颈,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常常因为颈部肌肉的不自主收缩而导致头部倾斜或扭曲,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针对痉挛性斜颈患者,合理的锻炼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希望对患者们有所帮助。
首先,颈部伸展运动是痉挛性斜颈患者常见的锻炼方法之一。
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抬头挺胸,然后慢慢地将头部向左、向右、向前、向后伸展,每个方向保持数秒钟,重复进行若干次。
这样的运动可以有效地舒缓颈部肌肉的紧张,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痉挛性斜颈的症状。
其次,颈部旋转运动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锻炼方法。
患者可以坐或站,然后慢慢地将头部向左、向右旋转,尽量使头部转动到最大幅度,每个方向保持数秒钟,重复进行若干次。
这样的运动可以增强颈部肌肉的柔韧性,有助于改善颈部的不适感。
另外,肩部运动也是痉挛性斜颈患者可以进行的锻炼方法之一。
患者可以坐或站,放松肩部肌肉,然后慢慢地将肩膀向上、向后、向前、向下运动,每个动作保持数秒钟,重复进行若干次。
这样的运动可以缓解肩部的紧张感,有助于减轻颈部肌肉的不适症状。
此外,定期进行全身性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伽等,也可以帮助痉挛性斜颈患者改善症状。
这些运动可以增强全身肌肉的协调性,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有助于改善颈部肌肉的紧张状态,缓解痉挛性斜颈的症状。
总之,痉挛性斜颈患者在进行锻炼时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和受伤。
在进行锻炼时,建议患者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及时调整锻炼计划。
希望通过合理的锻炼方法,痉挛性斜颈患者能够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
![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e235b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6.png)
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痉挛性斜颈,又称为颈部肌肉痉挛,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主要表现为颈部肌肉僵硬、疼痛和头部姿势偏斜。
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针对痉挛性斜颈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首先,进行颈部伸展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将双手放在大腿上,然后慢慢地将头部向前倾斜,直到感到颈部肌肉被拉伸,保持这个姿势10-15秒,然后慢慢地抬起头部。
这个动作可以重复3-5次,每天进行2-3次。
这样的伸展运动可以有效地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减轻疼痛感。
其次,进行颈部转动运动也是很有帮助的。
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保持身体直立,然后慢慢地将头部向左转动,直到感到颈部肌肉被拉伸,保持这个姿势10-15秒,然后慢慢地转向右侧。
同样,这个动作可以重复3-5次,每天进行2-3次。
颈部的转动运动可以增加颈部的灵活性,减少颈部肌肉的僵硬感。
另外,进行颈部按摩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法。
患者可以用手指在颈部肌肉上进行按摩,以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疼痛。
可以在家中购买一些按摩器材,进行自我按摩,也可以到专业的按摩机构进行专业的按摩服务。
按摩可以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颈部肌肉的疼痛感,有助于恢复颈部的正常功能。
最后,进行颈部放松运动也是很重要的。
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放松全身肌肉,然后慢慢地将头部向前倾斜,让颈部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
这样的放松运动可以缓解颈部肌肉的紧张感,减轻疼痛感,有助于改善颈部的痉挛情况。
总之,痉挛性斜颈的患者可以通过适当的锻炼来缓解症状,改善疾病的状况。
但在进行锻炼时,一定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加重病情。
同时,患者在进行锻炼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
希望以上介绍的痉挛性斜颈的锻炼方法对患者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痉挛性斜颈的护理建议
![痉挛性斜颈的护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4aade43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52.png)
痉挛性斜颈的护理建议痉挛性斜颈是一种疾病,特点是颈部肌肉的痉挛引发的头部倾斜。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疼痛和不适感。
对于患有痉挛性斜颈的患者来说,正确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护理建议,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和减轻痉挛性斜颈的症状。
1. 维持正确的姿势保持正确的姿势对于减轻痉挛性斜颈的症状非常重要。
尽量避免长时间低头或扭转颈部的动作,尤其是当您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时,更应该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
使用座椅时,选择能提供足够支撑的椅子,并确保脊椎保持正常的曲度。
2. 进行伸展运动进行一些适当的伸展运动可以帮助缓解痉挛性斜颈的不适感。
您可以进行简单的伸展动作,如缓慢转动头部,上下点头,左右转动肩膀等。
这些动作可以帮助放松颈部肌肉并减轻痉挛。
3. 热敷与冷敷热敷和冷敷是两种常见的护理方法,可以帮助减轻痉挛性斜颈的症状。
对于急性疼痛和痉挛,您可以使用热敷物来放松紧张的肌肉。
将热毛巾或者热水袋放在疼痛的颈部区域,每次使用约15-20分钟。
而对于慢性疼痛和炎症,冷敷可以帮助减轻症状。
使用冰袋或者冷却的物体,每次使用约15-20分钟。
4. 使用病具有些痉挛性斜颈患者可能受益于使用病具,如颈托或颈枕。
这些病具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稳定,减轻颈部肌肉的负担,并缓解不适感。
然而,在使用病具之前,务必咨询医生的建议,以确保正确和适当的使用。
5. 寻求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痉挛性斜颈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物理治疗师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技术和方法来帮助减轻症状,如按摩、牵引、运动疗法等。
定期进行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改善颈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力量,并且减轻痉挛性斜颈的症状。
6. 找到适合的方式减轻压力和紧张压力和紧张可能会加重痉挛性斜颈的症状。
因此,寻找适合您的方式来减轻压力和紧张非常重要。
您可以尝试进行深呼吸、冥想、瑜伽、按摩等放松技巧。
此外,规律的睡眠、良好的饮食以及与亲朋好友的交流也可以帮助缓解压力和紧张感。
7. 遵循医生的嘱咐在护理痉挛性斜颈的过程中,遵循医生的嘱咐是至关重要的。
痉挛性斜颈的中医辨证治疗
![痉挛性斜颈的中医辨证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1b574214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a.png)
痉挛性斜颈的中医辨证治疗痉挛性斜颈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疑难杂症,但并非是不治之症,因为这是一种非器质性病变类疾病,一般做仪器检查查不出来具体问题在哪里,这就导致前期容易造成误诊,或者用的治疗方法不当,病情越来越严重,给人一种难以治疗或者治不好了的错觉,其实痉挛性斜颈是可以治疗恢复的,但是前提是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
很多人可能不相信中医能够治疗好痉挛性斜颈疾病,但是随着治疗的逐步展开,各种治疗方法轮番上阵,很多痉挛性斜颈患者发现,中医中药在治疗痉挛性斜颈方面,确实有很多独特的优势首先,一人一方,辨证治疗。
善治病者,如一锁一钥,千锁千钥,务期药证相符,丝丝入扣。
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用药方案,内服加外敷双向结合,从人体由内及外,深层调理疏通全身经络,解决痉挛性斜颈的问题。
其次,药材品质高,药物质量好。
所选用的药材,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确保产地地道,质量达标,在经过严格的筛选方法,确保药材的品质,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在炮制方法和煎煮熬制的过程中,也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尽可能做到每个环节都万无一失,让患者得到满意的疗效。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逐渐的摆脱了痉挛性斜颈的困扰,治疗痉挛性斜颈,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补益肝肾阴精亏虚,活血化瘀,开窍通络,发挥药效增强疗效,使颈部拉扯感、抽搐感,僵硬等症状明显减轻二、疏通经络,平衡阴阳,熄风止痉挛,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强周身血氧代谢等,促进其功能的恢复三、活血止痉、解除痉挛,修正颈部,短期内提高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能力,促进颈部挛缩的痉挛舒展开来四、调节肝肾阴虚,使神经恢复正常支配功能,从根本上解决痉挛性斜颈的问题。
既然看到了这篇文章,遇到了咱们,那么,对痉挛性斜颈患者来说,就是一次恢复健康的机会,把握住机会,你就离康复更近了一步,把握不住,那就只能再次去寻找了。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2514a2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da.png)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痉挛性斜颈(Torticollis)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最常见的表现为固定性局部抽搐和疼痛,可以影响脖子的转向和转动结构。
这种疾病多发于儿童,可以引起脖子线性凹陷,特殊姿势,和头部偏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发育。
因此,正确的评定方法和疗效标准对医院和临床工作者都非常重要。
一、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方法1.症状根据患者症状,可以将痉挛性斜颈分为三个症状等级:症状等级一:轻度症状,症状表现仅有轻微的局部抽搐,轻微的头部偏斜,头部旋转受限,无疼痛;症状等级二:中度症状,症状表现有局部抽搐,明显的头部偏斜,头部旋转受限,有疼痛;症状等级三:重度症状,症状表现有明显的局部抽搐,明显的头部偏斜,头部旋转受限,有疼痛,且有局部皮肤瘙痒。
2.成因根据患者痉挛性斜颈的成因,可以将其分为三类:外伤性斜颈,先天性斜颈,及部分未明确原因的痉挛性斜颈。
外伤性斜颈指因碰撞,外力作用,意外死亡等原因而形成的痉挛性斜颈;先天性斜颈是指有先天病变的婴儿出生时就有的痉挛性斜颈;痉挛性斜颈的部分原因不明的指因感染、神经炎、异物刺激、慢性劳损等原因引起的斜颈。
3. X线诊断进行 X线诊断,可以发现患者脖子结构改变,例如脊柱结构凹陷,脊柱侧凸,脊柱变形,脊椎关节间隙变窄,以及关节炎等情况。
从 X线诊断的结果中可以准确的确定患者的斜颈分级。
二、痉挛性斜颈疗效标准1.疗法有效性根据患者的症状及 X线诊断结果,以及患者的自觉感受,判断治疗的有效性。
一般来说,轻度症状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做物理治疗及康复治疗就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中度症状的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做物理治疗及康复治疗,及有针刺凝血的抽搐性斜颈综合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重度症状的患者需要经过深入的治疗才能达到满意的疗效。
2.治疗期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设定一个适当的治疗期限,确定痉挛性斜颈治疗的时间限制。
一般来说,轻度症状的患者治疗期限可以设定在 2以内;中度症状的患者治疗期限可以设定在 4以内;重度症状的患者治疗期限可以设定在 8以内。
斜颈的实习报告
![斜颈的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e8e83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6.png)
实习报告实习内容:痉挛性斜颈实习时间: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实习单位:某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一、实习背景痉挛性斜颈是一种罕见的神经肌肉疾病,表现为颈部肌肉不自主收缩,导致头部异常姿势。
本病可能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颈部肌肉损伤等多种原因引起。
患者常伴有颈部肌肉紧绷、头部偏向一侧或呈现扭曲状态,给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目前,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本实习报告旨在通过临床实习,了解痉挛性斜颈的诊断、治疗和护理要点,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二、实习过程1. 病史采集: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对痉挛性斜颈患者的病史采集工作。
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症状表现、既往史和家族史等。
发现部分患者发病与颈部受伤、情绪波动等因素有关。
2. 体格检查: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对痉挛性斜颈患者进行体格检查。
重点关注颈部肌肉的紧张程度、头部姿势和面部表情。
发现患者颈部肌肉紧张,头部偏向一侧,面部表情僵硬。
3. 辅助检查: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如何阅读痉挛性斜颈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如颈椎X线片、MRI等。
发现患者颈椎往往存在异常,如颈椎侧弯、椎间间隙狭窄等。
4. 治疗原则: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了痉挛性斜颈的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胆碱能药物、肉毒毒素注射等;物理治疗包括颈部肌肉拉伸、按摩等;手术治疗主要针对药物治疗无效或严重患者。
5. 护理要点:实习期间,我学习了痉挛性斜颈患者的护理要点。
如保持患者颈部舒适、避免过度劳累;指导患者进行颈部肌肉功能锻炼;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支持等。
三、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痉挛性斜颈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认识到痉挛性斜颈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进行治疗。
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我将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为痉挛性斜颈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同时,我也意识到临床实习的重要性,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做好准备。
刘赫主任治疗痉挛性斜颈经验
![刘赫主任治疗痉挛性斜颈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d21a1a59b307e87101f6965d.png)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7 V ol.(9) No.5 -84-方法。
训练有关发音肌肉,先做简单的张口、伸舌、露齿、鼓腮动作,再进行软腭提高训练,再做舌部训练、唇部训练,指导患者反复进行抿嘴、撅嘴、叩齿等动作。
采用吞咽言语治疗仪电刺激发音肌群,同时配合发音训练。
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采用“示教—模仿方法”,即训练者先做好口形与发音示范,然后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的口形,来纠正发音错误。
进行字、词、句训练,单音训练1周后逐步训练患者“单词—词组—短句”发音。
从简单的单词开始,然后再说短句:阅读训练及书写训练,经过1~2周时间训练,掌握一般词组、短句后即能接受跟读或阅读短文训练。
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共同参与语言康复训练。
穴位按摩:遵医嘱按摩廉泉、哑门、承浆、通里等穴,以促进语言功能恢复。
70例舌强语謇患者中,护理效果好或较好的共60例,占86%。
5.3 减轻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1500ml以上;养成每日清晨定时排便的习惯,克服长时间入厕,忌努挣。
饮食以粗纤维为主,多吃增加胃肠蠕动的食物,如黑芝麻、蔬菜、瓜果等;多饮水,戒烟酒,禁食产气多、刺激性的食物,如甜食、豆制品、圆葱等。
热秘患者以清热、润肠、通便饮食为佳,可食用白萝卜、蜂蜜汁。
穴位按摩:取穴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腹胀者加涌泉,用揉法。
耳穴贴压(耳穴埋豆):遵医嘱取主穴大肠、直肠、三焦、脾、皮质下。
配穴:小肠、肺。
艾条温和灸。
68例便秘患者中,护理效果好或较好的共60例,占88%。
6讨论中风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时,应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施护的优势,充分利用中医护理技术,此外还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饮食指导、转移情绪护理[4]、运动指导等护理工作,这有助于加快中风患者病愈,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在脑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27b73d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d.png)
痉挛性斜颈分级评定及疗效标准
痉挛性斜颈是一种典型的外伤性脊柱病,因脊柱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健康而引起关注。
为了准确评定病情,根据痉挛性斜颈患者的病情分级,应当制定出相应的评定标准和疗效标准。
1、一级:当患者在脊柱骨架活动范围内,肩关节可以完全的活动,肩袖的膝盖活动角度达到180°,胸椎可以很自然的肩膀抬起,完成颈前抬起,满足屈曲和伸展双向距离范围内正常动作。
3、三级:当患者在脊柱骨架活动范围内,肩关节受到限制,活动范围只有
90°~160°,胸椎受损,不能完成颈前抬起,只能完成屈曲动作,其他活动受限,伸展受限,大部分活动受限。
4、四级:当患者发生持续性痉挛,肩关节,胸椎和颈椎完全受限,肩袖的膝盖活动角度仅有90°,无法完成屈曲和伸展的任何活动。
2、二级:肩关节活动角度至少到达140°,并获得80%肩关节活动度;胸椎可以很好的肩膀抬起,完成颈前抬起,屈曲伸展双向距离可达到90%的标准;可以达到缓解的肌肉力量检查标准。
以上就是痉挛性斜颈的分级评定标准及疗效标准的介绍,通过评定标准和疗效标准,能够准确评定患病情的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和措施,以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
痉挛性斜颈护理查房PPT
![痉挛性斜颈护理查房PPT](https://img.taocdn.com/s3/m/c4c9c422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b.png)
年龄
年龄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不同年龄段患者的护理重点
年龄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男性患者比例 女性患者比例 男女患者的病因差异 性别对患者病情的影响
性别
病史
患者基本信息:姓 名、性别、年龄、 职业等
发病情况:发病时 间、症状表现、就 诊经历等
诊断结果:诊断依 据、治疗方案等
护理措施:护理计 划、护理效果评估 等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并发症类型及预防措施
并发症类型:颈部疼痛、肌肉疲劳、吞咽困难、视 力模糊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并发症类型:颈部疼痛、肌肉疲劳、吞咽困难、视 力模糊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并发症类型:颈部疼痛、肌肉疲劳、吞咽困难、视 力模糊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并发症类型:颈部疼痛、肌肉疲劳、吞咽困难、视 力模糊等
添加副标题
痉挛性斜颈护理查房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护理人员 03 症状与体征
02 患者基本信息 04 诊断与治疗
05 护理措施
06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7 护理查房总结与建 议
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XX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三
患者姓名
年龄:35岁
性别:男
职业:医生
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评估方法:通过观察、量表评估 等方式进行
评估结果:根据治疗效果评估结 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注意事项:注意评估结果的客观 性和准确性,避免主观臆断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 系:与患者建立信 任,了解其心理需 求
给予心理支持: 鼓励患者表达情 感,倾听其诉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痉挛性斜颈穴位电疗痉挛性斜颈是指原发性颈部肌肉不随意收缩引起的头颈扭转和转动为表现的症侯群。
编辑摘要目录1 疾病概述2 病因病理3 临床表现4 疾病鉴别5 疾病治疗1 疾病概述2 病因病理3 临床表现4 疾病鉴别5 疾病治疗6 疾病预防7 针灸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现代报道7.1 【治疗】8 相关词条9 参考资料痉挛性斜颈是指原发性颈部肌肉不随意收缩引起的头颈扭转和转动为表现的症侯群。
以成人肌张力障碍局限性发作最为常见,称之为特发性颈肌张力障碍更确切。
这种颈部肌肉不自主的异常运动尤其会在患者处于公众场合或紧张繁忙时加重,使患者的工作无法正常进行。
痉挛性斜颈- 疾病概述痉挛性斜颈是一种以颈肌扭转或阵挛性倾斜为特征的锥体外系器质性疾患。
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头部不随意的向一侧旋转,颈部则向另一侧屈曲。
可因情绪激动而加重,睡眠中完全消失。
本病症以成年人多见,至今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尚无特效疗法,药物和手术疗效均不确切。
根据Nutt等的文献报道,痉挛性斜颈的患病率大约是9/10万。
其发病率与性别和年龄相关,女性的发病率通常是男性的1.5-1.9倍。
发病的高峰年龄为50-60岁,70%-90%的病人在40-70岁之间发病。
病情多变,从轻度或偶尔发作至难于治疗等不同程度.本病可持续终身,可导致限制性运动障碍及姿势畸形.病程通常进展缓慢,1-5年后呈停滞状态.约10%-20%病人发病后5年内可自发痊愈,通常为年轻发病病情较轻者.1/3病人有其他部位张力障碍的表现,如眼睑,面部,颌或手,不自主运动(如痉挛)在睡眠状态时可消失.在古医籍中,尚未发现应用针灸治疗本病症的类似记载。
针灸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现代报道,始于70年代,用针刺配合梅花针局部叩刺,治愈2例[1]。
但有关主要临床资料,则基本上都见之于80年代之后,除少量个案治验之外[2],均为多例观察。
穴位刺激方法,则用针刺、电针及共鸣火花及感应电穴位刺激等。
特别是后者,不仅观察的例数较多,而且效果也十分明显。
鉴于本病临床上少见,针灸治疗又是近年的事,故其临床治疗规律,尚有待进一步探索。
但又因本病中西医均缺乏良法,故特辟一节,予以介绍。
痉挛性斜颈- 病因病理1、病因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患者可能有家族史,少数继发于脑炎、多发性硬化、一氧化碳中毒后,但大多无明显病因。
对其致病原因,有中枢性及外周性两种推测。
中枢性病因可能是额顶部皮质萎缩(Karte等,1981)、中脑被盖部损害(Foez)、或因由间质核到丘脑系统(Hassler)或基底节等处病变(Cassirer,Foester,Firnforsch)所引起。
也有人认为与递质有关。
5-羟色胺浓度降低可引起头颈部旋转,儿茶酚胺浓度降低则可引起头颈强直性偏斜等。
Treckmann(1981)根据Jennetta理论,认为周围性病因可能是微血管对副神经的压迫,即副神经受血管长期压迫产生局部脱髓鞘变,使离心和向心纤维之间产生短路,致异常冲动积累而产生头部肌肉收缩,但目前未被公认。
2、病理机制痉挛性斜颈的确切病理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以下几方面相关:1)遗传因素:部分成人肌张力障碍局限型发作是由遗传决定的。
2)外伤:外伤一直被认为是痉挛性斜颈的病因,文献报道9%-16%的病人既往有头部或颈部外伤史,通常发生在发病之前的数周至数月。
3)前庭功能异常:有报道痉挛性斜颈病人的前庭-眼反射反应性增高或不对称,在用肉毒素治疗后不能纠正。
前庭异常并非属于原发异常,其他类型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如:书写痉挛,睑痉挛)也可与痉挛性斜颈伴发。
耳聋、眩晕和共济失调不属于痉挛性斜颈的特征。
同时,许多患者没有前庭反射异常,而有较长时间痉挛性斜颈,这也许前庭异常继发于痉挛性斜颈引起长期头部姿势异常。
4)其他:短时或长时间的颈部震动刺激发现,患者头位改变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是由于周围本体感觉刺激发生改变,使中枢性控制头颈代偿扭转调解功能受累,传入神经冲动的中枢整合功能发生障碍。
痉挛性斜颈- 临床表现1.痉挛性斜颈的程度可分轻、中、重三度。
轻型者肌痉挛的范围较小,仅有单侧发作,无肌痛;中型者双侧发作,有轻度肌痛;重型者不仅双侧颈肌受到连累,并有向邻近肌群,如肩部、颜面、胸肌及背部长肌群蔓延的趋势,且有严重肌痛。
2.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表现可以分成四种型别。
(1)旋转型:头绕身体纵轴向一侧做痉挛性或阵挛性旋转。
根据头与纵轴有无倾斜,可以分为三种亚型:水平旋转、后仰旋转和前屈旋转。
旋转型是本病最常见的一种型别,其中以后仰型略为多见,水平型次之,前屈型较少。
此外根据肌肉收缩的情况,又可分为痉挛和阵挛两种。
前者患者头部持久强直地旋向一侧;后者则呈频频来回旋动。
(2)后仰型:患者头部痉挛性或阵挛性后仰,面部朝天。
(3)前屈型:患者头部向胸前做痉挛性或阵挛性前屈。
(4)侧挛型:患者头部偏离纵轴向左或右侧转,重症患者的耳、颞部可与肩膀逼近或贴紧,并常伴同侧肩膀上抬现象。
痉挛性斜颈- 疾病鉴别根据病人发作情况较易确诊,但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癔病性斜颈有致病的精神因素,发作突然,头部及颈部活动变化多端,无一定规律,经暗示后,症状可随情绪稳定而缓解。
2.继发性神经性斜颈颈椎肿瘤、损伤、骨关节炎、颈椎结核等可导致本病。
颈椎间盘突出、枕大神经炎等,因颈部神经及肌肉受刺激,导致强直性斜颈。
一侧半规管受刺激引起的迷路性斜颈、先天性眼肌平衡障碍引起的眼性斜颈、先天性颈椎畸形引起的骨性斜颈、先天性胸锁乳突肌挛缩及小脑第四脑室肿瘤早期所引起的斜颈等,均无阵挛作为鉴别,需进一步检查发病原因。
痉挛性斜颈- 疾病治疗1、药物治疗包括多巴胺类药、多巴胺受体促效剂、多巴胺受体阻滞剂、短时多巴胺排除剂、抗胆碱能制剂、GABA能药等。
用腊肠菌毒素注射痉挛受累肌肉,有一定疗效,当不能根治。
2、手术治疗(1)颈神经前根、副神经根切断术:又称Foester-Dandy手术。
在显微镜下切断上侧颈1-3神经前根,并在椎动脉平面切断副神经根。
术后效果不满意者,可进一步在颈部切除病侧副神经支。
据报告,70%左右的患者术后有改善,但1/3患者丧失头的自主旋转能力;1/3的患者有咽下困难。
(2)立体定向手术:肌痉挛范围超过颈段,或应用其他疗法效果不显著者,可使用此手术破坏丘脑腹外侧核的内侧。
Hassler等对水平旋转型做中断ForelH丘脑束手术;对旋转或倾斜型则破坏其丘脑腹前核(VA)及其苍白球和黑质-丘脑传入纤维,疗效可达36%-73%。
但手术可导致偏瘫、失语、共济失调等并发症,目前已较少应用。
(3)选择型颈肌及神经切断术:(1981年)提出,不同类型痉挛性斜颈的头部姿势是各相关肌肉收缩构成的,而不是颈部全部肌肉参与的结果。
手术治疗只需针对这些主要肌肉,没有必要切断双侧颈神经根和副神经根,以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
并提出,对旋转型斜颈可仅切除同侧的头夹肌和对侧的副神经;对后仰型斜颈,用手术切除左右部分斜方肌、头夹肌、头及颈半棘肌;对前屈型斜颈,可切断双侧副神经;对侧弯型斜颈,则做头弯向侧的头夹肌、肩胛提肌,个别病人如有同侧胸锁乳突肌的痉挛,也可加做副神经切断术。
(4)选择型周围神经切断术:此法主要切断颈神经根后支,切断的范围依据痉挛肌群多寡选择。
其理由是所有颈后肌群全由颈1-7的神经后支支配。
如果病情需要,可以一直切到颈7。
该手术方法对旋转型斜颈有一定疗效。
(5)副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打开枕大孔及上颈段椎管。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双侧副神经根周围有无血管对其压迫,通常压迫神经的血管是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或脊髓后动脉,确认后切断该处齿状韧带,在神经与压迫血管之间垫入T efleon绵,使之隔开。
手术近期有一定效果,长期疗效尚待观察。
目前,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电生理检查来确定痉挛形式及受累肌群,个性化制定手术方案,在受到小儿脑瘫手术启发后,通过改良FD手术方式,取得明显效果,通过22例手术治疗,显效率为86%。
3、电针(一)取穴主穴:天容、容后、天窗、臂臑。
配穴:阳白、合谷。
容后穴位置:下颌角后方,耳垂后凹陷直下1.5寸处。
(二)治法每次取颈肌痉挛较突出之同侧颈部主穴一个和双侧臂臑穴,另酌取配穴一个(同侧)。
颈部主穴和配穴,针刺入得气后,略作提插捻转,接通电针仪。
其中,颈部穴接负极,配穴接正极。
具体要求如下:天容穴,直刺5~8分,电针时头向针刺侧转动并有同侧耸肩运动;容后:直刺0.5-1寸,电针时头向针侧转动;天窗:直刺5分或向上斜刺1寸,电针时针侧有仰头及耸肩动作。
臂臑穴,向内下方斜刺1.5寸,待有酸胀等得气感后,作捻转结合小提插运针1分钟,留针,不接电针。
通电或留针时间为20-30分钟。
每日或隔日1次。
15次为一疗程,未愈者停针3-5天后继续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以上法共治8例,结果均获痊愈。
其中4例,经7-9年随访,都未复发。
(一)取穴主穴:风池、肩井、扶突。
配穴:百会、合谷、安眠。
(二)治法主要采用共鸣火花和感应电进行穴位刺激。
主穴据痉挛性斜颈的不同症型而选取:水平旋转取全部3个穴;后屈型取扶突,前屈型取风池和肩井。
先以感应电刺激。
系采用普通电疗机的感应部分,输出为0-18V交流电。
其中1挡为3V,2挡5V,3挡9V,4挡15V,5挡18V;频率为60-80赫兹,为不规则针形波。
感应电治疗时,将两个手柄同时置于两个穴位上,用断续电进行治疗。
刺激方法如下:水平旋转型痉挛性斜颈患者,先置于双风池穴,断续通电3分钟;向下滑至肩井穴,断续通电3分钟;然后,再放置于双扶突穴,断续通电1-2分钟,并指导患者作头部运动,再在该穴通电2分钟。
后屈型患者,将两手柄同时置于扶突穴,断续通电5分钟,指导患者作头部运动,然后再按上法重复1次。
前屈型患者,先将两手柄置于双风池穴,断续通电3分钟,向下滑动至双肩井穴,通电3分钟。
断电后,指导病人作头部运动,之后再按上法重复1次。
感应电穴位刺激,开始时先调到3V,然后逐渐加大,直至肌肉出现明显收缩而患者又能耐受为止。
然后用共鸣火花进行治疗。
以叉状电极或小圆电极接触穴位上。
主要的刺激穴位为风池穴和配穴。
其剂量为成年人中等量,老人或儿童弱刺激。
每穴刺激3分钟。
上述穴位除风池选用双穴外,安眠、合谷均用单穴(对侧或同侧),如患者失眠,则改双安眠穴。
感应电和共鸣火花穴位刺激,每日1次,15-20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3-5日。
(三)疗效评价疗效判别标准:痊愈:头颈部异常运动消失,颈部可做任何方向自主运动,局部肌肉硬化恢复正常;显效:头颈部异常运动消失或基本消失,在过度疲劳或紧张时偶发;有效:头颈部异常运动数减少,幅度减小。
以上法治疗42例,按上述标准评定:痊愈40例(95.2%),显效1例(2.4%),有效1例(2.4%),总有效率达100%[3]。
痉挛性斜颈- 疾病预防本病由于病因不明,故无有效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