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水、工、环地质野外工作须知
地质队野外作业安全基本知识范文(二篇)

地质队野外作业安全基本知识范文地质队野外作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地质活动和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安全风险。
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作顺利进行,地质队成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基本知识。
本文将从预防措施、应急处理和常见危险源等方面介绍地质野外作业安全基本知识。
一、预防措施1. 做好前期调查和勘察在进入野外作业地点前,地质队需要进行前期调查和勘察工作。
通过了解地质条件、天气状况、动植物分布等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和安全方案。
2.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地质队成员需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头盔、防护眼镜、防护面具、安全鞋、防护手套等。
这些装备能有效保护他们的头部、眼睛、呼吸系统、手部和脚部等,防止受到外界伤害。
3. 做好交通安全地质队在野外作业中通常需要使用车辆作为交通工具。
在行驶过程中,司机应该时刻保持警觉,遵守交通规则,注意道路状况,慢速行驶,确保车辆的安全。
4. 加强队员培训和教育地质队成员需要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有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他们应该了解野外作业中常见的危险源,学会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应急处理1. 突发地质灾害在野外作业中,地质队可能面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地质队应该立即采取避灾措施,如躲避滑坡方向、寻找高处避险等。
2. 突发气候变化天气变化对地质野外作业有着重要影响。
地质队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范措施。
一旦遇到天气突变,如雷雨、大风、暴雪等,地质队应该迅速转移到安全地点避险。
3. 突发疾病和意外伤害在野外作业中,队员可能会突发疾病或发生意外伤害。
地质队应该配备急救设备,并培训急救技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急救,确保受伤队员得到及时治疗。
三、常见危险源1. 悬崖边缘和陡坡地质野外作业中,队员常常需要在悬崖边缘和陡坡上进行工作。
这些地貌形态极易发生滑坡、坍塌等意外,队员需要保持警惕,远离边缘,严禁闲人站立和停留。
2. 毒蛇和昆虫野外地区常常有毒蛇和大量昆虫的存在。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理范本(2篇)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理范本野外地质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保护,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环保管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野外地质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环保管理范本。
一、安全注意事项:1.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野外地质工作中,人员应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服和手套等,以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
2.检查工作场所安全:在进入工作地点前,人员应认真检查场地是否存在危险物品或不稳定地方,确保工作场所安全。
3.严禁独立作业:野外地质工作需要严禁个体独立操作。
应组织成小组工作,相互协作,并保持良好的沟通。
4.合理规划作业路线:在野外地质工作中,需要提前规划好作业路线,避免走向未知或危险区域,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5.定期检修工器具:野外地质工作需要使用各种工器具,如钻机、仪器等。
要定期检修维护这些工具,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使用技能。
6.严禁吸烟和明火:野外地质工作中存在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和天然气等,禁止吸烟和使用明火,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7.慎重使用爆破物:如果需要使用爆破物,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操作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8.防止中毒和窒息: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可能会接触到有毒气体或有害物质。
应采取措施防止中毒和窒息事故的发生,如通风设备的使用和佩戴防毒面具等。
9.随时保持警惕: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应随时保持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确保及时发现和应对可能的安全隐患。
10.遵守操作规程:在野外地质工作中,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工作程序,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正确性。
二、环保管理范本:1.减少土地破坏: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应尽量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和污染。
避免过度开挖和弃土,合理利用现有资源。
2.合理使用化学药品:在野外地质工作中使用的化学药品应尽量选择环境友好、无毒无害的物品,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量使用。
3.控制噪音污染:野外地质工作中常常伴随着噪音的产生,为了减少噪音对环境的影响,可以采用降噪设备或选择低噪音工具。
地质人野外工作应该注意的安全实项

地质人野外工作应该注意的安全实项长年在野外奔波、风餐露宿对于地质工作者而言,经常会面临野外艰苦的工作环境和不可预估的各种突发情况...野外地质工作到底该如何远离危险,更好的保护生命安全?这份安全指南请收下一、野外工作基本要求1.确保自身身体情况。
患有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等严禁进入高原地区、低气压地区工作2.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前,要进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具备相应的防护、自救、互救应急基本技能(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火柴等)。
3.配带能满足实际需要的通讯装备,明确联络事宜(GPS、卫星电话等)。
4.带好野外工作个人防护装备(野外工作服,登山鞋、太阳帽等)5.注意收听天气预报,每日出发前,应当了解当天的天气情况、行进路线及路况、作业区的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等情况。
6.在山谷、河沟、地势低洼地区或雨季作业应当做好防汛抗灾工作。
雷雨时,应当尽量避开山脊或者开阔地、峭壁和高树。
雨雪刚停止时,严禁立即在滑坡、狭隘的山道、悬崖、雪坡、冰川坡以及其它危险地段作业和行走。
7.进入危险地区从事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应由有经验的人员带领,并制定安全保障措施。
不论何种情况,不能单独外出作业。
二二、不同专业区域野外勘查注意事项1、山区(雪地)配备登山、雪地装备,遇大雾、大雨、雷电来临等情况下,应立即停止作业和行进,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上、下陡坡、悬崖、峭壁,应当采取长距离的“Z”字型路线行进。
两人以上行走距离应在视线之内。
在积雪、悬崖、碎石堆积地段及不稳定岩石分布的峡谷中行进,应防止产生大的震动、声响。
在野外行进,应做到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以防摔跤和坠崖。
2、林区随时确定自己的方位,与同行人员保持联络,作业路线上留下标记。
进入林区要时刻注意防火,不要吸烟。
生火时看清风向、风速,选择在下风处生火,离开时,切记熄灭残火。
当林区出现火灾预兆(烟味、烧焦味、野兽和鸟类向同一方向奔跑和飞驰、烟雾等)时,应当迅速寻找并撤离到安全地点(林中旷地、河边等)。
2024年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理

2024年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理随着地质勘探和矿产资源开发的不断推进,野外地质工作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然而,野外地质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存在各种潜在的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隐患。
为了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保护环境,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环保管理方案。
以下是____年野外地质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理建议:一、安全注意事项:1. 加强培训和教育:在野外地质工作前,必须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和教育,包括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和危险警示。
同时,要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 做好个人防护: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工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服和防护鞋等。
同时,要按规定使用安全工具和设备,如安全绳、安全带等。
3. 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擅自改变和调整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
操作前要认真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安全使用。
在遇到危险情况或异常情况时,要立即停止工作并向上级报告。
4. 防止自然灾害:野外地质工作经常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如地震、山体滑坡等。
工作前要了解和研究工作区域的地质环境和气象条件,选择安全的工作地点和时间。
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要立即撤离危险区域,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5.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长时间的野外工作容易造成人身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
因此,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定期进行体检,确保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效率。
二、环保管理:1. 工作区域环境保护:在野外地质工作中,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保护工作区域的生态环境。
在进行勘探和开发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等问题的发生。
2. 废物和废水处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废水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处置。
要合理设计废物和废水的收集和处理系统,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同时,要加强废水监测,确保排放达标。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及要求-精选文档

二、勘查工作阶段划分及其工作程度要求 普查阶段:结合矿产普查进行,对于已进行过区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的地区,其资料可直接利用 或只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调查,大致查明工作区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 详查阶段:基本查明矿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 境地质条件,为矿床初步技术经济评价、矿山总体 建设规划和矿区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勘探阶段:详细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评价地质环境,为矿床的技术经济评及矿山建设可 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
一、水文地质勘探复杂程度划分
依据主要矿体与当地侵蚀基准面的关系,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地表水与主要充水含水层水力联系密 切程度,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的富水性、导水性、第四系覆盖情况以及水文地质边界的复 杂程度划分为三型: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有 利于自然排水,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至中等,或 主要矿体虽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但附近无地表水体,矿床主要充 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弱,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很少或无第四系 覆盖,水文地质边界简单。 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地形有 自然排水条件,主要充水含水层和构造破碎带富水性中等至强,地下水 补给条件好;或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但附近地表水不构 成矿床的主要充水因素,主要充水含水层、构造破碎带富水性中等,地 下水补给条件差,第四系覆盖面积小且薄,疏干排水可能产生少量塌陷, 水文地质边界较复杂。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主要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主要充 水含水层富水性强,补给条件好,并具较高水压;构造破碎带发育,导 水性强且沟通区域强含水层或地表水体;第四系厚度大、分布广,疏干 排水有产生大面积塌陷、沉降的可能,水文地质边界复杂。
分析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

分析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离不开资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资源和其他地质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水力环境作为矿区地质资源勘探中常用的技术勘探手段,已被地质勘探部门广泛采用。
水环境地质是矿产勘查与普查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可对矿区的矿产开发及相关物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水环境地质也是矿山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的应用和研究,水环境地质在矿山勘探行业也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因此,为了提高液压环的地质工作质量,有必要对其工作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技术要求;研究引言在实际的勘查过程中,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对具体勘查技术或理论掌握的不够熟练,经常会出现不能及时发现矿区开发及开采现存风险的状况,显然,如果此类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后续工作的展开必然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安全问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矿区水工环地质勘探工作开展的有效性,本文将在分析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开展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1、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结合现状来看,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将会因为勘查结果及矿床类型等的不同而出现一定差异,同时,在确定具体工作内容的过程中,相关单位仍应参考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并结合矿区实际情况来进行规划。
通常情况下,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中主要包含了以下几部分内容: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钻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坑道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录、地下水长期观测及取样测试等。
2、技术要求2.1 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首先,从测绘范围来说,矿床开采过程中出现的矿产地质环境及生态环境改变可能影响到的范围都应被划分到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的范围之内。
其次,从具体的测绘办法上来说,矿区水工环地质测绘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通过穿越法与追索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测绘。
具体的测绘过程如下:垂直于岩层、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构造线走向,在此基础上对重要地质体、接触带、断层带、软弱夹层等位置进行追索、观察、详细记录,最后绘制仿信剖面图并拍照。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野外作业遵循的基本原则“三不伤害”:一做到不伤害自己;二做到不伤害他人;三不要让他人伤害自己。
槽探施工安全注意事项一、槽探布设、1、槽探的布设在满足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应尽量远离当地原建筑(民居、水渠、坟地、果园等),避免与老乡发生纠纷,制造不和谐因素.如槽探位置不能变更,应提前与所属地拥有者联系沟通,消除纠纷隐患,确保槽探施工顺利。
2、探槽布设后,尽量由所属地拥有者担任施工方,由探槽施工引起的青苗补偿、林木赔偿等费用可一并商谈解决;3、因探槽施工发生的费用标准应在施工前商定,并确定相关探槽参数及施工日期,避免扯皮,拖沓。
4、当确定下施工人员后,应对其讲明相关探槽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必要情况下,应签署安全合同。
二、槽探施工1、探槽施工时应有我方人员现场指导、监督.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发现、解决,确保验收合格。
2、探槽施工过程中,爆破器材的准备、装药、引爆等均由我方专业人员实施。
3、清理探槽碎石、泥土时确保下方不会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4、使用爆破器材时,严格依据相关规程规范操作,确保安全第一。
三、探槽验收1、及时验收、编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挖或返工。
2、验收时,测量的土石方结果要造册,要有施工方的签字,作为最终结款时的凭据。
野外跑地质线、化探、物探安全注意事项一、物资准备1、生产物资:相关生产物资要齐全,最好在人员分配好后、第二天上山前应全部准备好。
2、生活物资:主要包括相关安全防护器具(手套、安全帽等)、防护药品(风油精、创可贴、蛇药等)、足够的饮水、食物等。
二、上山时注意事项1、严禁单人野外作业。
2、严禁食用野外不能识别的野果、野菜等。
3、野外作业时注意保持联系。
4、必须穿越密林、茂密灌木丛等植被覆盖较厚地区时,要“一看二慢三通过”.一看指:注意多观察,看有无毒蛇、毒虫(葫芦蜂、地窝蜂、蚂蝗、蜘蛛、洋揦子等),猛兽、毒草(蝎子草)等,如无法驱赶,尽量绕道而行。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分析

管理及其他M anagement and other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与技术要求分析乔建伟,张富有摘要:本文详细分析和探讨了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介绍了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任务和目标,明确了其在矿区开发和建设中的重要性。
从勘查方法、监测方法、预测方法、技术要求和人员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勘查方法介绍了地质、水文、环境等勘查手段,并考虑了矿区地质特点;监测方法重点介绍了水文监测、地质监测、环境监测等方法;预测方法介绍了地下水流、地质灾害等的预测方法;技术要求和人员技术要求,阐述了需要的仪器设备和材料要求以及从业者需要具备的技术能力和素质。
关键词: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技术要求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已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旨在全面了解矿区地质、水文、环境等情况,为矿区开发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保障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水文学、环境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手段,以达到全面、准确、可靠的勘查、监测和预测工作目标。
本文旨在分析和探讨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对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勘查方法、监测方法、预测方法、技术要求和人员技术要求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介绍了所需仪器设备和材料要求。
1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概述1.1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是指对矿区进行水文地质勘查、监测和预测,并进行矿区水工程的设计和建设。
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评估矿区的环境地质条件,进行环境监测和治理。
具体而言,矿区水文地质勘查需要对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水文地质特征、水资源量、水文地质灾害等情况进行勘查,为后续水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同时,对矿区的地下水位、水质、水文地质灾害等进行监测,能够及时预警和应对水文地质灾害,确保矿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理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理野外地质工作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工作,因此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十分重要。
为了保障野外地质工作人员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我们应当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事项和管理。
一、人身安全注意事项:1. 掌握地质工作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守工作规程和操作规范。
2. 在野外工作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和体能训练,确保身体状况良好,能够胜任工作。
3. 在野外作业时,应穿着适合的工作服装和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工作手套等,避免受伤。
4. 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单独作业,最好是集体作业,互相照应。
5. 在野外工作时要关注天气变化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如山洪、滑坡、地震等,及时撤离危险区域。
6. 注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二、设备和工具使用安全注意事项:1. 使用前应对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符合安全要求。
2. 要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遵守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避免操作失误导致意外伤害。
3. 定期对设备和工具进行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其安全可靠。
三、环保管理:1. 野外地质工作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观测和研究,而自然环境的保护是我们的责任。
在野外工作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干扰,不随意破坏生态系统。
2. 在野外工作中,要注意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尽量避免捕捉或伤害野生动植物。
3. 严禁乱扔垃圾,要注意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在野外工作中,应遵守当地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不擅自进行破坏性的活动。
总之,野外地质工作的安全和环保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高度的责任意识。
只有在注重安全和环保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人身安全和生态环境。
矿井地质工和水文地质工作岗位责任制

矿井地质工和水文地质工作岗位责任制
一、仔细执行《煤矿平安规程》和《矿井地质规程》中各项技术要求和规定。
二、必需熟识和把握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的观测方法,对观测中发觉的特别状况,准时上报科长和分管矿领导,负责对矿井地质观测作出定期报告、总结。
三、负责做好观测记录,观测记录必需在现场进行,并记录在记录本上,记录本要统编号,妥当保管。
四、负责观测、试验用仪表和器具管理,定期进行检校、保养,细心爱惜各种仪表和器具。
五、每次现场观测不得少于2人,负责对观测结果进行复查、核实。
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仔细做好本职工作。
- 1 -。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理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理野外地质工作是指地质学家在野外进行地质调查、勘探和研究的工作。
由于野外地质工作环境复杂,工作内容涉及到一定的危险因素,因此在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时,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
另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于野外地质工作环境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就野外地质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环保管理进行详细阐述。
一、安全注意事项1. 充分了解工作地点:在进行野外地质工作之前,应该事先了解工作地点的地形、气候、植被等情况,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2. 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野外地质工作中,应给地质工作者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鞋、护目镜等,确保工作者的人身安全。
3. 注意交通安全:野外地质工作通常需要使用汽车、船只等交通工具,因此需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交通安全。
4. 防范自然灾害:野外地质工作可能会遭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地震、洪水、山崩等。
在进行工作前,应了解当地的自然灾害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5. 防止事故和溺水:野外地质工作有时需要在水中展开,因此应该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同时,对于自己不会游泳或水性不好的工作者,在进行水中工作时应该做好防护措施,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6. 管理剂量辐射:在野外地质工作中,有时需要进行放射性物质的探测和测试,这就需要对放射性物质进行管理,防止辐射超标。
7.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野外地质工作中,需要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如钻机、测量仪器等。
为了确保操作安全,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8. 做好应急准备:野外地质工作有时会遇到突发状况,如意外事故、急病等,因此应提前做好应急准备,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
二、环保管理1. 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必须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环境进行正确的保护和管理。
2. 确保水土保持: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应采取措施保护水土,避免破坏和污染自然生态环境。
3. 合理使用资源:野外地质工作涉及一定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应合理使用资源,避免浪费和过度开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野外填图工作细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野外填图工作细则背景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对地质勘察的需求日益增加。
天然气、煤矿、水利工程等重要领域都需要进行地质勘察。
而对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的勘察,野外填图工作是最为关键和基础的一环。
填图内容•基础地形图:主要包括路线、地形、水系等基本地貌特征。
•水文地质图:主要包括各种地下水文地质信息,包括泉眼、井口、岩溶、地下水位等。
•工程地质图:主要包括路线上的各类地质工程问题,如岩层结构、软弱带、岩溶等。
•环境地质图:主要包括地下水、土壤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
填图步骤1.基础地形图制作:在路线上展开足够的调查,记录高程、日照、坡度、植被等基本特征,利用各类现代技术完成数据收集、整理、绘制等过程。
基础地形图的精度、清晰度直接关系到后续工作的标准化和高效化。
2.水文地质图制作:根据基础地形图,沿路钻取地质样品,规避潜在的危险因素,记录泉眼、井口、岩溶、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质信息。
各种类型的水文地质信息需要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注在图上,切记不可混淆,准确无误。
3.工程地质图制作:根据路线规划情况,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调查路线沿线地质状况,包括岩层结构、软弱带、岩溶等各种工程地质信息,对于易发生诸如滑坡、地裂、地陷、泥石流等灾害的地段,要特别加以关注,详加标注。
4.环境地质图制作:根据地表环境特征和调查采样现场分析结果,确定污染地点和分布特征,绘制各种类型的环境地质图,用不同的符号标注不同类型的污染物质,分类详细。
填图要点1.勘察与填图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工程铺设的成功,因此要求勘察和填图时要创建一个细致、有条不紊的流程,并要求对每张图要分别保留档案备查,以保留完好记录,防范因工程问题造成的财产和环境损失。
2.图绘制符号应明确、准确,便于理解,所用笔画线条宽度、颜色应统一。
当有多种符号用于标明某一现象或地质特征时,应给予详细的注释,以免引起歧义。
3.现代勘察技术不停更新和发展,宋体(chinse)填图的技术和手段也在不断完善,勘察人员在野外填图中对于新技术及新工艺不断进步,对于减小勘察难度、提高勘察质量、提高勘察效率具体有重大意义,建议勘察人员尽量多关注新兴技术及新技术,充分利用好相关技术成果。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方法及要求

3、 钻孔孔径视钻孔目确实定,抽水试验孔试验段孔径以满足设计旳抽水量和安 装抽水设备为原则,一般不不不小于91mm,水位观察孔观察段孔径应满足止水 和水位观察旳要求。
现场直剪
室内试验
水质分析
岩土物理力学试验
长久动态观察
地下水、地表水动态长观
采矿工程稳定性长久观察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12719—1991)
1、总则 2、矿区水文地质勘探 3、矿区工程地质勘探 4、矿区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 5、报告编写要求
总则
一、水工环地质勘探工作旳基本任务
当曲线出现固定斜率旳渐近线时,观察时间需后延续一种对数周期;有越流补给时,观察时
间则需曲线经过拐点后趋于水平时为止;有观察孔时,应以代表性观察孔旳S(或h2)——lgt
曲线鉴定。
停止抽水后,应立即观察恢复水位。
大型抽水试验
以溶隙、溶洞为主旳岩溶充水矿床,应查明上覆涣散层旳岩性、构造、厚度,或 上覆岩石风化层旳厚度、风化程度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在疏干排水条件下产 生突水、突泥、地面塌陷旳可能性,塌陷旳程度与分布范围以及对矿坑充水旳影 响。对层状发育旳岩溶充水矿床,还应查明相对隔水层和弱含水层旳分布。
以暗河为主旳岩溶充水矿床:应着重查明岩溶洼地、漏斗、落水洞等旳位置及 其与暗河之间旳联络;暗河发育与岩性、构造等原因旳关系;暗河旳补给起源、 补给范围、补给量、补给方式及其与地表水旳转化关系;暗河入口处旳高程、流 量及其变化;暗河水系与矿体之间旳相互关系及其对矿床开采旳影响。
勘探技术要求
水文地质测绘
煤田勘探中水工环地质工作

返回
陕
西 省 核 工 业
地
质
调
查
院
煤
田 勘 探 中 水、工、环 地 质 工 作
水文地质编录
在地质勘探钻孔和水文钻孔的岩芯鉴定 编录工作中,应做好有关水文地质特征的 描述,内容包括:岩性、成份、粒度、胶 结物及其胶结情况;节理裂隙性质及其发 育情况,裂隙面有无水蚀、氧化锈斑等地 下活动迹象、 ;岩芯破碎情况和岩芯采取 率;岩溶发育及其充填情况等。
返回
陕
西 省 核 工 业
地
质
调
查
院
煤
田 勘 探 中 水、工、环 地 质 工 作
对矿床水资源综合利用进行评价,指出供水水源方向
通过对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综合研究分析,对矿 坑水的排供结合与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及矿区内可 作为供水水源的地表水、地下水、地热水、矿泉 水的水质、水量进行初步评价。如矿区内不存在 可作为供水的水源地,则应指出供水方向,并提 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 。
分析充水条件 矿坑涌水现象及其过程称为矿坑充水 矿坑充水条件两个方面:充水水源、充水途径 (通道),充水水源是必要条件,充水途径 是充分条件。 充水水源:地下水、大气降水、地表水、老窑 积水及废弃井巷积水等。 充水途径:断裂构造、孔隙裂隙、岩溶陷落柱、 冒落带、导水裂隙、底板突破、开采塌陷。
返回
陕
西 省 核 工 业
陕
西 省 核 工 业
地
质
调
查
院
煤
田 勘 探 中 水、工、环 地 质 工 作
三、水文地质方面的工作内容
1、水文地质测绘 2、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3、水文地质编录 4、水文质钻探及抽水试验 5、动态观测及水样采取 6、水文测井
2024年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三篇)

2024年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一、安全篇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树立安全为工作服务的思想。
1、合理安排工作,不得抢进度,违章冒险或单人作业。
协调好上、下相邻的工作,并按约定时间和路线返回约定的营地。
2、地质勘探野外工作车辆,应具有良好越野性能,并在野外作业出队前进行车辆性能检测。
野外工作车辆驾驶员,应具有10万公里以上安全行车经历。
3、每日出发前,应了解气候、进行路线、路况、作业区地形地貌。
4、采样人员必须严格听从地质技术人员指挥。
任何时候,绝不允许没有地质技术人员带路单独行动。
项目负责人每天在收队后晚饭前必须清点人数,确保若有人没按时回营地时,能及时组织救援。
5、夜晚时间,严禁任何人离开营地。
确需上厕所等原因需出野外时,确保有两人同行,并带手电筒。
离开营地的距离不能超过10米。
6、若万一出现人员走撒情况时,走撒人员严禁私自盲目乱找路。
任何人一旦发现走撒,立刻在原地停止活动,等待搜寻人员救援。
7、在野外作业时,两人间距离应不超出视线,在大于30的陡坡或者垂直的悬崖峭壁上作业,应清楚上部浮石。
8、禁止采、食不识别的野菜、野果,禁止未经检验饮用新发现水源水和未经消毒处理水。
9、要严格生活卫生管理,防止食物中毒,不得食用霉变食物。
戈壁滩上的水严禁饮用。
10、若天气寒冷,人又疲劳,应边休息边活动身体,雷雨时不要到高地、树木下和水边,不要将金属用具扛在肩上。
11、天气寒冷、雷雨临近或五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
12、发生沙尘暴时,作业人员因聚集在背风处坐下,蒙头,带护目镜或者把头低到膝部。
13、野外营地应选择地面干燥、地势平坦、水源无污染背风场地。
营地应设简易厕所,排水沟,悬挂明显标志。
严禁在营地附近随地大小便。
14、电器设备及其启动开关应安装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出。
电力线路应采用电缆。
电缆应架空架设,电缆经过通道、设备处应增加防护套。
电器设备熔断丝规格与设备功率相匹配,禁止使用铁、铝等其它金属丝代替熔断丝。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理范文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理范文野外地质工作是一项具有较高风险的工作,但它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地质工作直接关系到资源勘探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为了保证工作的安全和环保,必须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注意事项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理范文。
一、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1. 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在野外地质工作中,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防止受到伤害。
必须佩戴好安全帽、护目镜、耳塞、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免受到石块、尘土、噪音等的伤害。
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方法进行工作,严禁擅自更改操作步骤。
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注意现场安全:在野外地质工作中,要密切注意周围环境,避免站立在不稳定的地方,不要靠近悬崖边缘等危险地带。
确保自己的安全。
4. 注意防火安全:野外地质工作常常会遇到火灾的危险,要及时清除周围的干草、枯叶等易燃材料,确保现场的防火安全。
5. 注意交通安全:在野外地质工作中,要注意道路交通安全,严禁违反交通规则,禁止酒后驾驶。
6. 注意应急措施:在野外地质工作中,要时刻保持警觉,注意周围的异常情况,并掌握一些应急措施,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二、野外地质工作环保管理范文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是每个地质工作者的责任。
在野外地质工作中,我们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环保管理措施,尽最大努力保护周围的自然环境。
下面是一份野外地质工作环保管理范文供参考: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是我们地质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为了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我们在野外地质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 确保工地周边环境不受污染:在野外地质工作中,要注意控制噪声、振动、烟尘等污染物的产生和扩散,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 严禁乱倒污水和废弃物:野外地质工作中产生的废水和废弃物必须进行分类和正确处理。
严禁将废水直接倒入河流和湖泊中,严禁乱倒垃圾,要妥善处理和回收废弃物。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理模版

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理模版介绍:野外地质工作涵盖了地质勘探、矿产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直接与自然环境接触,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以及环境保护。
下面是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及环保管理模板的详细内容。
一、野外地质工作安全注意事项1.工作前准备:a.确保熟悉工作区域的地质条件,了解潜在的危险因素;b.组织人员参加必要的培训和安全示范,确保其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c.检查和配备必要的安全装备和紧急救护设备。
2.交通安全:a.野外工作通常需要长时间的旅行,确保车辆和驾驶员的安全;b.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并谨慎驾驶,确保行车安全。
3.地质勘探安全:a.建立严格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并确保工作人员严格执行;b.预先评估地质构造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c.对有可能发生事故的地质安全隐患进行及时修复。
4.危险物品管理:a.对危险物品的储存和使用进行规范管理;b.确保危险物品的运输和使用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c.严禁将危险物品带入生活区域,防止发生事故。
5.个人安全:a.工作人员必须佩戴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等;b.严禁个人行为不检、自毁的行为;c.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提高自救能力。
6.突发事故应对:a.建立紧急救援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b.建立与当地医疗机构的联系,确保及时得到救治;c.对野外工作区域进行合理划分,为应急救援提供便利。
二、野外地质工作环保管理模板1.环境影响评价:a.在实施地质工作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工作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b.预测和评估可能的环境风险,采取措施防止和减轻环境污染。
2.废弃物管理:a.建立废物管理制度,包括分类、储存、处置和清理;b.严禁将废物随意丢弃,应按规定进行分类和储存。
3.水资源保护:a.对地质工作中可能影响水资源的活动进行严格管控;b.禁止在水源区进行明火作业,确保水源不受污染。
4.植被保护:a.尽量减少破坏植被的活动;b.进行合理的植被恢复和保护,防止土壤侵蚀。
水工环测绘与调查野外定点要领

水工环测绘与调查野外定点要领
一、水文地质点:(以下应定点)
1、冲沟、溪流:形态、展布及内堆积物特征,旁侧地形地貌、汇水面积、流量水温及物理
性质。
调查中应采用追索法,调查水的补给来源、补、排关系等
2、渗水点:点的地形、地层岩性特征、渗水方式、范围面积,基岩产状,裂隙情况等
3、地貌点:地形地貌特征、第四系类型、岩性、厚度及分布情况
4、生产矿井、老窿:洞口所处地形位置,洞向,洞身情况,有无积水、积水深度,排水及
排水方式、水量、水温及物理性状,井口废石堆砌情况等。
二、工程地质点:
1、软弱岩组(层、夹层),宽度、厚度,岩性性质、物质组成、胶结程度、产状等。
2、构造破碎带(断层),岩性、产状、宽度、破碎程度。
3、蚀变带:岩性、产状、宽度、蚀变类型、坚硬程度
4、裂隙(结构面):产状、密度、组合关系、裂面特征、延伸、充填物等
5、自然斜坡:选择已有人为活动、或对人为活动有影响的地方,记录斜坡高度、坡面形态、
物理地质现象、稳定性预估。
三、环境地质点;
1、崩塌滑坡:诱因、规模、地形地貌特征、岩性特征、发展趋势。
2、山洪泥石流:规模、堆积物类型、厚度、分布、堵塞情况等
3、尾矿废石堆:场地特征、堆载规模(体积、分布面积)、稳定程度(自然休止角)、废水
溢流情况等
4、废水排放点:废水类型(选矿废水等)、排放去向、排放量。
注:应注意点间描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区水、工、环地质野外工作须知工作依据:国标: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82、《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行业标准:3、《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0-2002 4、《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4-20025、《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2-20026、《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5-20027、《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06-20028、《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0-20029、《冶金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3-200210、《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 0215-2002国标:11、《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GB/T14158在上述规范中,都对不同勘查阶段的矿区水、工、环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虽因规范适用范围和矿种不同,各规范对矿区水、工、环工作要求各有侧重和差异,但基本工作内容是一致的。
一、固体矿产普查阶段矿区水、工、环的工作要点:在《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中,对普查阶段矿区水、工、环的要求是:“大致了解开采技术条件,包括区域和测区范围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对开采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依据与同类型矿山开采条件的对比,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作出评价;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应进行适当的水文地质工作,了解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质、水量以及近矿围岩强度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各种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量和环境地质调查,均应符合相应比例尺规范的要求和相应勘查阶段对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要求。
专门水文地质工作及岩矿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样的测试都应满足有关规定、规范的要求,以保证工作成果的可靠性”。
按上述要求,各行业规范又作了一些具体规定。
归纳起来,普查阶段矿区水、工、环工作主要有:①水、工、环综合地质调查(测绘);②普查地质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③岩(土)物理力学试样采集与测试这三方面的工作。
现分述如下:(一)矿区普查阶段矿区水文地质测绘矿区水文地质测绘分为区域和矿区1、比例:普查阶段矿区水文地质测绘应在地质测绘基础上进行,也就是在地形地质底图增加水文地质要素。
因此,矿区水文地质测绘的比例尺要与矿区地质测绘比例尺一致。
普查阶段矿区地质测绘的比例尺规范规定为1/25000-1/50000,所以矿区水文地质测绘比例尺也为1/25000-1/50000。
铁、锰、铬1/5000--/2.5万;铜、铅、锌、银、镍、钼区域1/5000-1/10万,矿区1/5000-1/25000;铝土矿、冶镁菱镁矿普查1/1万-1/5万,详查1/2000-1/1万,勘探1/1000-1/2000,一般1/2000-1/5000;岩金矿普查1/5万-1/1万,详查1/1万-1/2000;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普查比例尺不规定,详查、勘探1/2万-1/5万(区域),矿区1/1000-1/2000(高岭土、耐火粘土),1/2000-1/5000(膨润土);硫铁矿普查1/2000-1/10000矿区简图,详查、勘探1/2000按矿区水、工、环规范执行。
冶金化工石灰岩、白云岩、水泥原料,详查、勘探1/2000-1/1000。
2、测绘范围(GB12719-91)总则要求矿产普查阶段要大致了解区域和测区的水、工、环地质条件。
区域与测区范围的确定应按照GB12719-91规范规定:区域水文地质测绘范围,要包括一个完整的水文地质单元,以查明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为重点。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区,可不进行区域水文地质测绘。
矿区水文地质测绘应矿床疏干可能影响的范围及补给边界,以查明矿床充水因素及矿区水文地质边界条件为重点。
3、水文地质测绘工作量与内容:a工作量水文地质测绘观测点:线密度基本上是采用以下标准:普查阶段矿区水文地质测绘工作,首先是充分搜集利用普查区所在区域的地勘资料,根据这些资料,初步确定普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是简单、中等、复杂程度。
如果是简单的,在普查设计中就明确说明区域水温地质测绘不做,矿区内的水文地质测绘可按类比矿区评价。
没有类比矿山的,若矿区已有地勘资料较多,可按草测进行。
草测水文地质测绘时,观测点、线密度为规定数的40%-50%。
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的,区内已有地勘资料较少,就按规定点、线密度开展工作。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时取小值,复杂时取大值。
关于水文地质条件勘探类型如何划分,在GB/T13908-200规范中,附录中有明确规定。
b调查内容在收集矿区水文、气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如下测绘内容如下:①矿区地形地貌特征,第四纪沉积的成因类型,岩性等②含(隔)水层层数岩性、厚度、产状与分布范围,含水层裂隙、溶洞发育情况与富水性、隔水层的隔水性能③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地下水物理化学成份,各含水层间及其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圈定矿区水文地质边界④泉出露标高、层位、岩性、出露方式,测量流量,水位,水温,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动态变化;井水位标高、取水层位、含水层厚度、岩性、水量、水温,开采现状,动态变化⑤地表水分布,平水位与洪水位标高,洪水淹没范围和淹没时间,对开采有影响的地表水(水库、池塘)的水深、面积、蓄水量⑥现有生产矿井(井、露天)水文资料,调查矿井充水因素与充水方式,实水点、水量,矿井涌水量动态与开采水平、开采面积、产量、降水量的关系,老窑分布范围积水量等⑦收集供水水源、水量、水位、水质资料与开采现状与动态⑧对有代表意义的地表水、地下水采水样c工作方法观测路线布置,采用穿越法和追索法相结合,一般应垂直岩层,构造走向和沿地貌变化方向,对重要地质体,接触带、断层带、含水层、软弱夹层、岩溶发育带,主要动力地质现象,河谷、沟谷地下水露头多的地方,应沿走向追索,其界应有观测点控制,沿途做连续观察,记录,并要做路线地质剖面、采集样品。
观测点线视条件复杂程度合理布置。
(二)普查阶段矿区工程地质测绘普查阶段对矿区工程地质大致了解。
工程地质测量可与水文地质测绘同步进行。
测量范围一般为采矿工程可能影响边界外延200m-300m,测绘内容:①划分工程地质岩组,调查软弱岩组的性质、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②调查区内软弱夹层及各类结构面分布,物质组成,胶结程度、结构面的特征及组合关系结构面形式主要有区域断裂带,矿区主要断裂或延伸较稳定的原生软弱层,矿区内次一级断裂及不稳定的原生软弱层及层间错动带,节理裂隙、层理、生理,微笑的节理、劈理,不发育片理。
③按岩组和不同构造部位进行节理裂隙统计,测量其产状,宽度及延伸长度,编制玫瑰花图或极射赤平投影图,确定优势节理裂隙发育方向,划分岩体结构类型。
岩体结构一般分为整体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破碎结构,散体结构。
其中又细分为整体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薄层状结构、镶嵌结构、层状裂隙结构,破碎结构等亚类。
各类划分标准,在GB12719-91中有明确规定④主要围岩的风化特征,风化壳厚度进行调查岩体风化程度野外鉴定强风化带:锤击浊青易粉碎,演示全部褪色,多数矿物粘土化,裂隙面明显,且粘土化,岩心块度5-15mm,角砾-岩块(片)状,为团块-破碎结构弱风化带:岩石表面和裂隙面有风化迹象,部分矿区风化变质,颜色变浅,有少量裂隙将岩体切割成20-50mm块体,不易击碎,基本保持母岩结构⑤对自然斜坡,人工边坡测定坡度,坡面形态与岩体结构的关系,调查各种物理地质现象⑥对工程地质条件有利影响的地下水露头点、含水层与隔水层接触界面特征,构造破碎带的水理性质进行重点调查⑦调查生产矿井及邻矿山的各类工程地质时,调查露采边坡变形特征,变形类型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井巷变形破坏特征,支护情况,变形破坏与软弱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带等结构面关系。
(三)矿区环境地质调查: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绘同步进行①调查区域稳定性,收集历史地震资料,调查新构造活动与活动性断裂②调查矿区社会环境(建筑物类型、密度、耕地和林地)和自然地理环境(旅游区、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③调查、收集地表水、地下水的环境背景值(污染起始值)或对照值④对开发影响范围的滑坡、崩塌、山洪、泥石流、土地污染现状调查⑤地质体中可能成为污染源的物质赋存状态、含量、分布⑥吊车生态环境现状、植被、耕地等分布范围,预测采矿可能引发的辩护与破坏⑦矿区发现有放射性元素时,确定放射性强度,分布范围、赋存层位等⑧调查矿坑排水引发区域水位下降及井、泉枯竭对当地用水影响和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水条件的变化⑨地表水污染源(点、面)位置及废水、渣排出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年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途径和去向,处理和利用情况⑩调查采矿引起塌陷、山体失稳、崩落、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对地址环境的影响范围、破坏程度⑾调查采矿渣场稳定性,分析山洪、泥石流可能性(四)普查地质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时利用地质钻孔观测编录与水文地质有关的资料。
其成果既是研究评价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重要基础,优势合理布置(详查阶段)专门水文孔的依据①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钻孔应观测和详细记录钻孔中涌(漏)水、掉块、塌孔、缩(扩)径、逸气、漏沙、掉钻、水温一场等发生层位、深度、测涌(漏)水量,必要时做简易放(注)水试验。
②描述岩性、结构构造、裂隙性质、密度、含水层厚度、深度岩石风化程度和深度以及岩体形态、大小、充填、发育程度,统计裂隙率、岩透率。
③单一含水层(组)的钻孔鹰测定终孔近似稳定水位。
④观测冲洗液消耗量,冲洗循环系统是否符合钻探规程规定,开钻前及时检查验收,以保质量⑤钻进漏水、堵漏,切记堵漏起止深度,方法,材料,时间,效果等。
观测方法:a 消耗量观测:正常孤、钻进1h测一次,不足1h 的回次,每回次一次。
发现漏水时,应10分钟—30分钟测一次,冲洗液全部漏时,应开大泵量测最大漏失量。
原有量加新增量减现有量为冲洗液在这一钻进回次中的消耗量。
b 水位观测:回次上下钻各测一次孔内水位c 钻孔涌水,下钻前测一次涌水量。
钻进中,观测冲洗液稠度变化的池中水量增加的情况。
测涌水量变化,发现钻孔加深。
涌水量稳定不变,岩芯为在含水层时,应王钻测承压近似稳定水位,并作减压放水试验。
d 近似稳定水位观测钻进中遇有严重漏水,涌水层段,应进行近似稳是水位观测,进行抽(放)水试验近似稳定水位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视稳定,a1小时测一次,连续2小时不变b水位呈单方向变化,1小时水位差不超过5cm,且连续3小时c水位波动,1小时水位差不超过10cm,连续3小时d达不到上述要求,总观测时间已超过24小时观测整理资料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原始记录及时、真实、不得追记,内容要齐全,不得涂改.要有a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原始记录b钻孔简易水文地质柱状图c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统计表d主要含水层消耗量分区(分段)图e主要隔水层厚度变化图(等值线)f含水层等水位线图(五)岩(土)样采集主要对覆岩按岩组、矿层上下顶底板按层采岩(土)样,普查阶段才少量样作岩(土)物理力学个数测定,为岩组划分和详查阶段岩(土)采样工作量设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