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岩石的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接触热变质岩、接触交代变质岩、
气-液变质岩、动力变质岩)
常见矿物类型
1. 石英 2. 斜长石 3. 碱性长石 4. 普通角闪石 5. 黑云母 6. 黄铁矿(多数褐铁矿化) 7. 磁铁矿 8. 红柱石 9. 石榴子石 10.透闪石
一、岩浆岩
肉眼鉴定火成岩的主要依据是岩石的产状 (野外产出形态)、颜色、结构、构造、矿物组 成等,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
砂岩的粒度分类方案
按碎屑颗粒粒度(D)可划分为: 粗砂岩: D=1~0.5mm 中砂岩: D=0.5~0.25mm 细砂岩: D=0.25~0.1mm 极细砂岩: D=0.1~0.05mm
砂岩的成分-成因分类方案
考虑三种碎屑颗粒之间的比例:
1. 石英砂岩: Q>95%, F+R<5% 2. 长石石英砂岩: Q =95~75%, F:R>1 3. 岩屑石英砂岩: Q =95~75%, F:R<1 4. 长石砂岩: Q<75%, F:R>3 5. 岩屑长石砂岩: Q<75%, F:R =
变质岩分类命名
一、基本类型的划分——依据最显著的基本特征 (1)面理化的——岩石构造决定岩石的基本名称
如: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等 (2)无面理至弱面理化——主要矿物成分(+产状)
如:石英岩 (以Q为主) 大理岩 (以碳酸盐矿物Cc、Dol为主) 蛇纹岩 (以Ser为主) 角岩 (接触变质,除石英岩、大理岩外)
色率
90
40
15
超基性岩 基性岩
中性岩 酸性岩
橄榄岩
辉长岩
闪长岩
花岗岩
钾长石和斜长石肉眼鉴定:
辉石和角闪石肉眼鉴定:
侵入岩
结构: 岩石结晶程度 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小 岩石中矿物的自形程度
野外工作方法简介
地层学实习野外工作方法一、工作分组每班同学分成3-4个野外工作小组组长1名、副组长1-2名具体分工:前测手1名后测手1名导线2名分层2名描述2名产状、素描、记录1-2名二、罗盘的使用普地实习已要求掌握,不明可查看原普地实习指导。
三、剖面实测1、实测地层剖面的目的和要求实测地层剖面的目的是为了查明工作区出露地层的岩石组成、岩层厚度、沉积特征、形成时代、地层层序、接触关系以及标志层和含矿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统一岩石命名,建立地层系统。
在进行实测剖面时要对所测地层的岩石成分,结构构造、岩性组合,岩层厚度,化石种类,含矿性,分层标志,接触关系等都要逐层进行认真的观察研究和详细的描述记录。
2、剖面位置的选择及技术要求剖面位置的选择须在详细研究前人的资料,并进行野外路线踏勘的基础上进行。
选择原则是:基岩露头好,地层出露全,构造简单,层序完整,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丰富,岩性组合、岩层厚度具有代表性,便于通行,易于测量。
实测剖面的技术要求:(1)实测剖面线的方向应基本上垂直于地层走向或主要构造线方向布置,夹角一般应大于600。
(2)实测剖面的数量,应根据工作区内岩相建造复杂程度,厚度变化情况以及前人研究程度等因素考虑确定,一般每个地层单元及不同相带至少应有1~2条代表性剖面控制,且剖面在图幅中的分布要尽量做到合理适当。
(3)如果剖面的个别地段露头不好,或被浮土揭盖,可沿某一标志层将剖面线平移到露头较好的地段继续测量,必要时也可进行适当的人工揭露。
(4)由于基岩出露零星,区内无法测制完整剖面时,也可将剖面选择在工作区外围,或者借用邻区已有剖面进行对比。
3、实测地质剖面的一般程序和方法(1)实测剖面位置选定后,首先应对剖面进行详细踏勘。
了解岩层的一般分层厚度。
岩性组合规律,地层接触关系,标志层等,并设立标记,必要时布置槽、井探工程。
(2)根据详细踏勘的情况,制定测制剖面的工作计划,如确定比例尺、测制方法、测制顺序,人员分工,工作进度等。
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流程
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流程英文回答:Field geological survey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which involves collecting data a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structures, and resources in a specific area. The workflow of field geological survey typically consists of several steps.1. Preparatory work:Before conducting the field surve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dequate preparations. This includes reviewingexisting geological maps and reports, studying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identifying the objectives and scope of the survey.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gather the necessary field equipment, such as geological hammers, compasses, GPS devices, and cameras.2. Reconnaissance:The first step in the field survey is reconnaissance, which involves visiting the study area to get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During this stage, I would walk or drive around the area, observe the rock outcrops, take photographs, and make preliminary notes. This helps in identifying potential locations for detailed investigations.3. Detailed investigation:Once the reconnaissance is complete, the next step isto conduct detailed investigations at selected sites. This involves mapping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collecting rock samples, and measuring structural data. For example, Iwould use a geological compass to measure the strike anddip of rock layers. I would also collect samples for laboratory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ir mineral composition and age.4. Data analysis:After collecting all the necessary data, it is important to analyze and interpret the findings. This involves studying the rock samples under a microscope, conducting chemical analyses, and comparing the results with existing geological knowledge. By doing so, I can gain insights into the geological history, formation processes, and potential mineral resources in the study area.5. Report writing:The final step in the field geological survey is to prepare a comprehensive report summarizing the findings and conclusions. The report should include detaileddescriptions of the geological features, maps, photographs, and interpretations. It should also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or development activities.中文回答:野外地质调查是地质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收集特定区域的地质特征、构造和资源的数据和信息。
《地震勘探原理》§4-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3精选全文完整版
§4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
(五)多次覆盖采集参数选择
室内处理方法:水平叠加
CMP R
对于水平层状介质,假如分别在点O1 ,O2 ,…,On激发,则 可分别在对应的S1 ,S2 ,…,Sn各点接收到来自地下反射界面 上同一反射点R的反射波(R为CRP或CDP)。若对n次激发得
到的R点的各道反射波进行动静校正,使其相位一致,然
后叠加起来,便获得了共反射点R的n次叠加记录。
❖ 4.3.2.2 综合平面法 D
O1 45
M
O2
R1
R2
O1单边放炮,offset = 0, O1O2之间布置检波器接收
1 R1R2 2 O1O2Leabharlann §4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
❖ 4.3.2.2 综合平面法 D
O1 45
M
O2
R1
R2
R3
O1 、O2双边放炮,offset = 0, O1O2之间布置检波器接收
§4 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方法
shot1 shot2 shot3 shot4
offset = 2⊿x ⊿shot = 2⊿x
n =12
statio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hannel
1
5
9
地质野外工作方法
地质填图野外工作方法一.信手地质剖面图及路线地质图的作法(一)信手地质剖面图的作法野外地质观察往往不是一个点上的观察,而是由若干点构成一条地质路线的观察。
为了表示在这条线上的地层层序、岩性变化、地质构造、以及所出现的岩脉、矿脉的位置等,往住需要将沿途观察到的上述现象画在剖面图上,这样的剖面图就称为信手地质剖面图(图1-1)。
作法:(1)首先确定前进方向(测定方位角),如有比较明显的地物(如公路、陡坎、小屋、大树)应予利用,并标注在图上,然后沿此方向前进,观察岩性、构造等。
(2)到了第二观察点,要目估点1至点2的水平距离和地形起伏情况,并按一定比例画在图上(勾绘地形起伏线,比例自定,但应考虑不致使剖面图过长或过短),然后将1至2点间的地层岩性、产状,岩性界线(或地层界线),地质构造等分别绘在该段剖面的相应位置上。
(3)再继续由点2向前进行观察,操作方法同前;如此反复,直至路线终了为止。
(4)在画信手地质剖面图时,如果观察路线在某点需改变方位,则应在图上相应的位置作出“330o”的标记。
(二) 路线地质草图的绘制以平面图的形式,将观察路线上沿途所见的地质现象(包括地层、岩性、构造面、侵入体等)按—定的比例尺绘制在导线上,就成为路线地质草图(图1-2)。
它可以直接绘在地形图上;如使用的地形图比例尺大小,也可以另在方格纸上按合适的比例尺勾绘。
方法:(1)先大致确定观察路线,在图上找到(或确定)路线的起点位置,用罗盘测定前进方向,将此方向角标定在地形图(或平面图)上,这就是1至2点的导线方向。
(2)目估l至2点的水平距离,或根据地形地貌特点确定2点的位置。
(3)沿导线方向观察地质现象,将该路线上见到的地质界线点(岩层分层界线,构造面,沉积岩与火成岩接触面等)的位置及平面延伸方向标注在路线平面图的相应位置上。
(4)加注必要的地层或岩体代号,产状符号等。
(5)按上法依次前进,将观测内容不断标绘在平面图上,直至路线终点。
水文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的关系;调查各种物理地质现象。 ⑸生产矿井及相邻矿山的工程地质问题调查;
10
围岩风化特征
在深部工程中确定; 强风化带:锤击浊音易碎,岩石全部退色,多
数矿物粘土化,裂隙面明显,岩石块度515mm,多碎块状、片状,为团块-碎裂结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 野外主要工作方法
1
绪言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是我站地质环境工作的重要基础 工作,其目的是为地下水——主要是矿泉水、天然饮用、重大地下水 源地保护(监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恢复,地质遗迹保护、 开发,地质灾害防护及治理规划及设计提供基础依据。具体该做什么? 怎麽做?为何这样做?其实各相关规范对基本准则、技术要求和一般 工作方法,均有明确规定。
11
3、环境地质调查
⑴区域稳定性调查:收集勘查区附近历史地震资料,勘查区 所属地震带及烈度,调查地质构造和新构造活动情况,分析 是否有活动性断裂的存在。
⑵调查勘查区所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 ⑶调查、收集地表水、地下水的环境洪泥石流等物理地质现
定,首先要考虑与测水管内径配套使用,其次也 要考虑井内投放长度探头自重作用合适为宜。水 位观测表头选择指针型微安电表较好。或备用测 钟以防万一。
33
电测水位计制作
34
⑶建井程序
①准备工作
a.扩孔終孔后测井 了解全孔井径变化情况,为建井提供依据,做到胸中有数
便于操作。 b.冲孔结束时,泥浆稠度应控制在20±0.2秒左右,孔内泥
象及地面建筑、土地资源污染现状进行野外调查。 ⑸调查地质体中可能成为污染源的物质的赋存状态、含量、
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简述
一、资料收集及人员组织 熟悉地质设计、项目任务书 收集与项目有关的区域及矿区地质资料:区域地质报告、区
域矿产报告、矿区发往踏勘、矿点检查、预查、普查等 资料 制订矿区统一图例 编制野外工作用图: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平面 图、矿体纵(水平)投影图 编制野外工作方案:明确目的、任务、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工作程序及施工顺序、人员安排、质量保障及安全措施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简述
四、槽探 1、质量要求:揭露基岩,槽底宽不少于80CM,深度不超过
3M。地质人员要随时指导槽探施工,揭露到矿体时要及 时采样,对富矿体要采取措施保护和保密,施工完的槽探 工程要及时编录。编录时要在探槽两端用竹桩和红油漆做 好标记。 2、布置方法:穿脉槽要尽量垂直地质体走向,按照技术设 计布设。根据地形及覆盖条件,可以偏离设计位置不超过 1/4勘探线网度的距离,但要以最能揭露矿体为准。 3、槽探编录方法:编录一壁一底,由高往低。 4、应提交的资料:槽探素描图、样品标本的测试鉴定成果。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简述
二、剖面实则 1、目的:研究矿区地层、岩体、构造及矿体的基本特征,划分、统一填
图单元。 2、要求:组织矿区所有地质技术人员参加,在分析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根据地质设计确定基本填图单元。资料必须当天整理,文字记录要表 述清楚、数据准确、语句通顺、层次分明。标本、样品及时送化验室 鉴定和化验。 3、剖面位置踏勘、选择:选择地质体相对出露齐全、基岩露头好的地段, 剖面线方向要尽量垂直地质体走向。 4、剖面测制:要在野外标注导线点号、打桩 5、剖面图室内绘制 6、剖面实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交的资料:实测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剖面实测小 结、剖面实测过程的各种原始记录和表格、样品标本的测试鉴定成果 等。
野外工作方法
第一篇野外工作方法第一章资料收集一、地形图收集矿区基本地形图(航测图)并数字化。
如果矿区已完成地质勘查工作,则可以利用其成果图件,如地形地质图、水文地质图、采掘工程布置图等。
比例尺一般1︰10000~1︰2000,可根据矿区面积、工作范围的大小确定。
二、地质资料包括地质勘查、矿井地质报告、资源/储量核实成果报告(含文字、附图、附表、附件等)。
一般情况下地质勘查、矿井地质报告、资源/储量核实成果报告应包括有矿区水工环地质勘查资料,亦应系统收集。
如果没有或未作的应对矿区水工环地质进行补充调查,在后面的有关章节中详细介绍。
三、矿山开采资料包括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开采设计方案(含文字、附图、附表、附件等)、矿山采空区分布资料及周围相邻矿井情况和位置关系。
四、土地资源应到当地县级国土资源局收集与矿区相应的土地利用现状图。
五、气象资料一般地质勘查、矿井地质报告、资源/储量核实成果报告、矿山开采设计已包括。
如无此资料可到当地气象部门收集以下气象资料:(一)降雨量1、最丰年份降雨量及其出现年份;2、最枯年份降雨量及其出现年份;3、多年平均降雨量;4、建站以来至今历年月降雨量;5、矿区工作期逐日降雨量。
(二)气温1、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及其出现日期;2、历年极端最低气温及其出现日期;3、多年平均气温。
4、矿区工作期逐日平均气温。
(三)相对湿度1、历年最小相对湿度;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
(四)风速1、历年最大风速;2、历年最小风速;3、多年平均风速。
第二章野外调查内容一、总体要求(一)各种野外调查工作必须真实、可靠,能反映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的真实情况。
(二)根据矿区1︰10000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有关要求,野外调查的密度不低于10点/km2。
(三)野外调查工作结束后,各种表格应分类装订成册。
提交《方案》评审同时提交野外调查表册及实际材料图(野外图件、照片等)。
(四)未经野外调查而提交的《方案》国土资源部门或评审机构不予受理或不予通过。
地质普查野外工作的主要技术方法与要求
地质普查野外工作的主要技术方法与要求地质普查工作主要是充分收集整理查区已有基础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开展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初步查明该地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分布特征,并以查区及外围矿化蚀变迹象为线索,进一步了解蚀变矿化特征、分布范围,开展岩石化探扫面,圈定化探异常及其分部范围,研究异常规模、强度和元素组合特征,在充分分析研究化探异常与查区地质情况对应关系后,开展物探剖面测量,寻找矿化体,针对地表矿化蚀变带或物化探异常中心开展槽探揭露,择优进行钻探验证,寻找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矿产地。
标签:地质普查野外工作主要方法技术要求0前言普查工作野外工作是实现找矿成果的基础性工作,常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有:1:10000地质测量、1:10000化探岩石测量、1:10000物探激电剖面测量、槽探工程、钻探工程等。
1 1:10000地质测量1:1000实测地质剖面。
在开展1:10000地质测量前,通过踏勘选择地层出露较全面地段实测地质剖面,确定填图单位。
岩性定名采用肉眼观察与镜下鉴定相结合办法进行;岩矿鉴定标本的块体积一般不小于3cm×6cm×9cm。
地层划分:1/万填图以岩性及其组合分层填图为宜。
对标志层、成矿有利的岩层在图上的大于1毫米者应表示,小于1毫米者应扩大表示。
侵入岩:观测岩体、脉岩的分布特点、岩性及矿物组分特征、规模及产状。
注重岩体、脉岩接触带观察,分析构造与岩体、脉岩之间的关系及其成矿属性。
2 1:10000化探岩石测量2.1测网布设用1:5万地形图放大的1:1万地形图为底图,按100×40米网度,室内设计好基线和测线,测线基本垂直于构造线方向,野外作业以GPS进行首级控制,闭合差不低于一级导线,基线测量要求采用附合导线,基线绝对闭合差≤15米,每隔100米设置基线点1个,以手持GPS进行采样点定位。
2.2采样2.3编录编录内容为:线号、点号、样品袋号、采样位置、采样方法、岩石时代、岩石名称、岩石成分、矿化、蚀变等特征描述、岩石风化程度及备注。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方法及存在问题
△选择实测地质剖面位置(尽可能选取露头好、控制
区内地层岩性、矿化蚀变等出露较全的地段),主剖 面无法全部控制,可分段设置辅助剖面。
4、测制地质剖面(已经有过实测剖面的地区可以利用前
人资料,不重新测制,但要核对,熟悉、统一岩性定名和地层岩性分层。)
20米槽探折合1个地质点
10米槽探折合1个地质点
宽度2毫米、延长6毫米,直径6毫米重要地质体可扩 大表示
提高一倍
一般界线2毫米,矿体1毫米,
段,有可能时也可为岩性层
岩性层,但层小于2毫米时为互层带
△资料收集、编制底图
①原则上要求相应比例尺地形图。但普查阶段一般缺少,则应尽量接近的小 比例尺地形图放大而成。 ②前人资料的收集、研究、运用(包括区域地质图和前人已有的各类地质图、 地质剖面图及相应的文字、岩矿鉴定资料,物、化探资料等等);如果有同 比例尺的航空照片或卫星照片,也要收集和编制解译图,作为编绘对照草图 的参考。 ③编绘工作程度图和地质草图(包括前人的可利用工程、地质点)。
地连接;基岩覆盖区部分可根据工程揭露、航片、卫片资料、物化探资料按实地 走向、地貌特征等进行推测。
△当日检查、整理原始的现场编录资料(标本、样品及声象资料)、将手图转绘
到室内清图上、并着墨;补正文字记录,编制实际材料图。
△坚持阶段性(每周)生产、安全讨论会,具体问题及时处理,统一认识、及时
编制地质图底图。
△强调留取正、副样,并妥善保管(至提交报告、矿权转让后或报主管部门
批准后方可处理),副样留取一般在加工至20-60目,易氧化的矿石一定要求 封蜡。
。3、样品的化验——是找矿工作者的眼睛,是圈定矿体、划分
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一、野外考察
1.野外考察前需做好调查准备
野外考察前一般要做详细的调查准备,比如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和目的,采取有效的考察组织,预定合理的行动计划,设计调查线线路,制定活动
安排,准备调查资料等,以便现场调查的顺利进行。
2.调查团队搭建
调查团队应科学组织,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
分发挥各自的技能和专长,充分发掘潜在的知识资源,利用团队合作的力量,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和错误,从而使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3.调查资料搜集
野外调查应事先收集有关调查的技术资料、地质调查资料、气象资料、社会经济调查资料、现场物探资料等,以便有效地指导现场调查。
二、制定野外调查计划
1.目标定位
要清晰地认识野外调查的调查内容、对象、对象的规模和覆盖范围,
着重了解调查对象的地理位置、形态特征、历史演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等信息,有效地把控调查的质量和空间、时间的安排,使调查工作更有针
对性。
2.调查线路绘制
要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和形态特征,结合实际情况,绘制调查线路,设计行走方式。
地籍调查:实地踏勘,制定技术方案(完整版)
地籍调查:实地踏勘,制定技术方案地籍调查:实地踏勘,制定技术方案在审查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收集的控制点成果资料,了解项目用地附近的各级控制点的标石完好情况和现场通视条件,以便制定合理的勘测定界技术方案。
对于线形和大型建设项目用地还应调查了解交通和地理条件。
(一)技术方案的内容(1)用地范围、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权属状况、地形地貌等。
(2)工作程序、时间要求、经费安排、人员配备情况。
(3)工作底图的选择、测量方法、成果要求。
(4)控制网的布设方法、测量所需仪器状况、技术依据。
(二)技术方案的编写技术方案要由工程负责人严格按照各种技术规范,特别是《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试行)》的要求,会同主要参加的技术人员讨论后共同编写。
(三)技术方案的审核技术方案编写完成后,工作单位的主管领导要亲自审核方案的可行性,经与技术人员论证后批准施行。
工作底图是指土地勘测定界调查工作用图,是外业调查、转绘、面积量算、编制土地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
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从准备到外业调绘、内业转绘,都是在工作底图上进行。
(一)工作底图的选择勘测定界所用工作底图应是用地范围内的现势性较好地籍图或地形图。
工作底图的比例尺应与勘测定界图的比例尺相同,一般不小于1:201X,大型工程经有权批准该项目用地的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工作底图比例尺可不小于l:10 000.二底图、蓝晒图或计算机电子图均可作为工作底图。
工作底图一般需要三套,一套用于外业调查,一套用于外业测量,另一套用于内业编绘。
如果有相应电子图件,仅需两套图纸用于外业工作,内业编绘工作可直接在电子图件上进行。
城市批次用地的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一般用地籍图作为工作底图。
大型工程用地,例如水库库区、大型线状工程等的土地勘测定界一般用航片与地形图相结合作为工作底图。
(二)工作底图的整饰、修测和补测确定好工作底图后,应对工作底图进行整饰。
工作底图上应保留用地范围内及适当的外延区域的地籍、地形要素,对用地范围线可以用带颜色的笔进行勾勒,便于外业调查的清楚、准确。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野外工作方法-权威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 调查中突出“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将城镇、
重要的交通干线、重大建设工程等作为重点调查对 象,重点调查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经 济建设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达到避免“群 死群伤”和重大经济损失的目标。为实施地质灾害 预警工程和地方政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服务。
调 第四步:当项目组完成乡镇调查工作后,应及时对乡
查
政府进行必要的地灾调查工作汇报,了解当地政府需 求及想法。当整个县市调查完毕后,需及时整理资料
,向相关单位进行必要的工作汇报,以确定是否根据
地方要求进行必要的工作补充,完善调查内容。
联合调查
5、项目组在乡镇开展调查工作前,
项目组成员必须熟悉各乡镇灾害分
布特点及区域地质资料(通过已有
区划资料和乡镇上报资料),掌握
乡镇内的重大工程等详查调查内容
点的分布特点。与地方配合人员进
行协商,合理安排调查路线,做到
地灾调查与工程环境地质调查两不
误。
恩施太阳河乡联合调查小组野外滑坡调查
三、工作开展原则
(一)、以行政区划单元进行部署 以行政区划单元进行部署,并以重点调查区与一般调 查区进行工作布置,点、线、面相结合,以专业调查 为主的原则,采用遥感调查、地面调查、测绘和勘查 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开展。
龙凤镇龙马村彭家湾组
二、调查工作开展基本流程
二、调查工作开展基本流程
第一步:调查工作开展前期,一般需与调查县市政府及 联 国土部门进行相关工作联系,传达工作意图和目的,取 合 得地方支持和配合。在项目组进入工作区之前,由地方 调 以乡镇为调查基本单位进行前期的地灾情况大摸底,以
便工作组顺利快捷的完成本项工作。 查 第二步:项目组每到一乡镇,首先需于国土部门(国土
地质勘查野外工作常用的技巧和方法
地质勘查野外工作常用的技巧和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地质勘查野外工作经验,整理一些地质勘查野外工作常用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罗盘的使用方法1.罗盘的结构(1)磁针——一般为中间宽两边尖的菱形钢针,按装在底盘中央的顶针上,可自由转动,不用时应旋紧制动螺丝,将磁针抬起压在盖玻璃上避免磁针帽与项针尖的碰撞,以保护顶针尖,延长罗盘使用时间。
在进行测量时放松固动螺丝,使磁针自由摆动,最后静止时磁针的指向就是磁针子午线方向。
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端所受磁力不等,使磁针失去平衡。
为了使磁针保持平衡常在磁针南端绕上几圈铜丝,用此也便于区分磁针的南北两端。
(2)水平刻度盘---水平刻度盘的刻度是采用这样的标示方式:从零度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每10度一记,连续刻至360度,o度和180度分别为N和S,90度和270度分别为E和W,利用它可以直接测得地面两点间直线的磁方位角。
(3)竖直刻度盘----专用来读倾角和坡角读数,以E或W位置为0度,以S或N为90度,每隔10度标记相应数字。
(4)悬锥---是测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悬挂在磁针的轴下方,通过底盘处的觇板手可使悬锥转动,悬锥中央的尖端所指刻度即为倾角或坡角的度数。
(5)水准器---通常有两个,分别装在圆形玻璃管中,圆形水准器固定在底盘上,长形水准器固定在测斜仪上。
(6)瞄准器——包括接物和接目觇板,反光镜中间有细线,下部有透明小孔,使眼睛,细线,目的物三者成一线,作瞄准之用。
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磁偏角的校正。
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正北方向不一致,这两方向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点磁针北端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叫做东偏,偏于西边称西偏。
东偏为(+)西偏为(-)。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计算,公布以备查用。
若某点的磁偏角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A等于A磁加减磁偏角。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方法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方法手册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野外地质勘查工作方法手册(测制地质剖面和地质填图及槽、钻探编录)编写人:王硕单位: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编写日期:2012年11月第一部分地质剖面测量具体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一、目的任务详细研究地质体(地质单元)各类地质特征,包括:产出状态,时代及与周边地质体接触关系,岩性组合及其变化,各类岩石之岩石学特征、岩石化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含矿性等。
为开展面积性地质测量(填图)及解释“异常”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二、分类(一)为解决基础地质问题而测制的剖面—地质剖面,包括:地层剖面、侵入岩剖面、火山岩剖面、构造剖面、第四系剖面等。
(二)为解释“异常”配合物化探剖面而测制的剖面―综合地质剖面之地质剖面。
三、位置选择和布置选择在基岩露头好、目的体发育完整、界线清晰地段,剖面线方向尽量垂直目的体走向或长轴方向。
四、测制方法以罗盘测量导线方位和坡度,以皮尺或测绳丈量斜距(结合测量已知点及地形图进行校正)。
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认真分层、分段、取样并系统登记(剖面登记表)、详细记录(剖面记录本)和准确绘制(剖面图、柱状图)。
(一)剖面登记表:是绘制剖面图、柱状图的必备资料。
要求绘制剖面图、柱状图所需的各类要素必须齐全,包括:导线号、方位、斜距,坡度及换坡度位置、斜距,分层(段)的位置、岩性,产状及测制位置、样品及采集位置,计算岩层厚度所需其它参数等等。
(二)剖面记录本:是剖面图、柱状图的详细说明书。
除记录剖面导线号、方位、斜距,分层(段)的位置、岩性,产状及测制位置、样品及采集位置外,要详细叙述各分层(段)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各地质体之间接触关系及其证据,以及剖面所见其它重要地质现象(断层、脉岩、化石、蚀变、矿化等)的描述。
(三)剖面图、柱状图:是测制剖面的成果图件。
按剖面登记表全部内容结合剖面记录本,用规定的格式(规程规范)和表示方法(图式图例)绘制成图。
有“展开法”、“投影法”两种方法,建议用“展开法”。
(完整版)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及工作方法
地质剖面部署原则
① 地质剖面的部署:比例尺的不同、联测图幅的不同则对剖面控制程度的要求 亦有所区别(见规范);一般每一个填图单位至少部署1-2条实测剖面控制。
② 部署剖面时要注意剖面线通过位置的露头的连续性,一般要求剖面露头大于 60%。实测剖面线方向基本垂直于地质体走向,一般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夹角不可小 于60度。
报告修改与审核认定
原始资料归档
地质图及说明书出版
资料收集
设计编写
分基站 野外调研
剖面地质调查
路线地质调查
原始资料整理
资料整理 与报告编写
室内综合整理
地质图作者 原图联绘
成果验收
资料归档 与汇交
野外踏勘
专项地质调查
报告编写和地质 图空间数据库建库
资料收集与野外踏勘
设计前应充分收集已有地质、矿产、科研、物化探等地质资料,概略掌握工作 区地质情况,了解地质研究程度,分析存在和未解决的地质问题,确定可能的主 攻方向,为下一步工作奠定基础。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及工作方法
梁明宏
2007年2月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序
1/25
万 玉 门 镇 幅 区 调 工 作 流 程 图
接受任务
准备工作
地物化遥水工环资料收集
遥感数据处理和影象初步解译
编制影象解译图
野外踏勘、遥感验证
编制设计书及地质草图、遥感地质草图、工作部属图
野外工作
野外地质填图
遥感地质验证
万 玉 门 镇 幅 设 计 附 图
1:25
万 玉 门 镇 幅 设 计 附 图
1:25
万 玉 门 镇 幅 设 计 附 图
资料收集
设计编写
分基站 野外调研
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方法
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方法第一节地质填图的有关术语、比例尺及精度要求一、地质填图与区域地质调查有关地质填图的术语很多,许多情况下都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了同一个概念,在地质行业内叫法也不统一。
归纳起来,地质填图有区域地质填图、预查或普查地质填图和矿区地质填图(详查或勘探阶段)几种情况或基本类型。
区域地质调查(简称区调),以往有两种叫法。
一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东欧等国(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亦如此)称区域地质测量(简称区测)【英文为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和西欧等国则多称区域地质填图(简称地质填图或填图)【英文为Regional Geological Mapping (Geological Mapping)】。
实际上,北美的地质填图术语在我国的使用也非常普遍,早已演化为一种区域地质调查的习惯性用语,现行的1/5万区调已演变为1/5万区域地质填图。
矿区地质填图在我国又称矿区地质测量(简称地质测量)。
根据观测点定位精度细分为正规地质测量(简称正测,是在勘查工作的详查或勘探阶段采用)和地质草测(简称草测,是在勘查工作的预查或普查阶段采用)二类(按原规范,地质测量分正侧、简测和草测三类,但在实际工作中将简测和草测统归为草测,因为其观测点定位精度是相同的)。
不同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程度和划分精度基本一致,仅在定位精度上有区别。
预查或普查阶段作草测。
除有另行规定和要求外,正测和草测的控制一般来说,详查及其以上阶段需正测,使用正测的同比例尺或更大比例尺高精度地形图,地质观测点采用全仪器(经纬仪、高精度GPS)精确定位方法所进行的矿区地质填图称为矿区正规地质测量,即正测。
使用同比例尺正测或草测地形图(包括放大或其它方法形成的低精度地形图),而地质观测点采用半仪器(罗盘)或地形定位方法所填制的矿区地质填图称为地质草测。
在目前,地质勘查单位(地质队)所进行的矿区地质测量很少为正测(国家地质勘查项目或业主要求的除外),多属地质草测类型(商业地质勘查项目)。
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
第六章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第一节准备工作为了保证野外地质工作的顺利进行,每次出发前,都要进行大量的技术性、事务性的准备工作,筹备充足的工作、交通和生活需要的装备和用具。
工作内容不同,要求也不尽相同。
本次野外实习要求准备的东西有:地质包地质锤罗盘放大镜(以上可集体借用)野外记录本文具(2H铅笔、红铅笔、量角器、三角板、小刀等)饭具、饮水用具遮阳用具登山用鞋(以上各项自备)所携装备应妥善保管,不要丢失。
第二节野外记录无论是正式的野外地质工作和实习,野外记录都是宝贵的原始资料,是以后进行研究分析的重要依据,也是实习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
因此不能丢失或污损。
记录需铅笔书写。
内容要真实、详尽,文字通顺、条理清楚,图文并茂。
记录本前面应空两页,第一页为扉页,填上工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工作(或实习)地区。
第二页填写目录。
记录格式如下:记录前,先写下当日“日期”和“天气”;记下“实习路线”,即当日实习计划走过的路线,例如:路线一学校—洞山再记下当日计划的“实习内容”;例如:实习内容:1.观察洞山的岩石、底层、古生物;2.练习罗盘的使用方法;3.…………001(观察)点位置:描述:1.……2.…………观察点多设在岩层出露好的地方,常常有许多地质内容,如岩石、古生物、地层和构造等,记录时应分门别类、顺序地将观察的资料详尽反映在笔记中。
第二天的实习记录要从新的一页开始。
对初学者,刚开始时常常不知从何做起,它不同于课堂上听课记笔记,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都会有变化。
因此在野外一要认真听取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野外应做到三勤:眼勤、脑勤、手勤。
在观察点上,首先要了解要观察的内容,运用学过的书本知识,反复观察,认真思考,及时描述和记录。
不懂就问,也可互相讨论。
通过不断学习,反复实践,每天都会有新的收获。
对于地质工作者,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每天都是有所发现、有所成就的一天。
野外地质工作技巧(生存手册)
野外地质⼯作技巧(⽣存⼿册)野外地质⼯作技巧⽣⽕、寻吃、避险Ⅰ野外地质⼯作技巧:⽣⽕在开展野外地质调查⼯作的过程中,遇险等待救援时,为了⽣存,我们必须要⽣⽕。
⽕能煮熟⾷物,烧⽔去毒,取暖烘⾐,发求救信号,驱赶野兽等。
因此,在野外学会⽣⽕,是极其重要的。
⼀、择地⽣⽕在野外,是不可以随处⽣⽕的,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灾。
⽣⽕地点的选择,是有讲究的。
选择原则是:1、风⼒⼩或背风处。
在平坦地区,可竖⼀道挡风墙,或挖⼀道壕沟。
⼀般地在避风处挖⼀个直径1⽶左右,深约30厘⽶的坑。
如果地⾯坚硬⽆法挖坑也可找些⽯块垒成⼀个圆圈。
2、⽐较⼲燥处。
若找不到⼲燥的地⽅,可以⽤湿⽊头或⽯头搭⼀个⾼出地⾯的平台,然后在上⾯⽣⽕。
3、靠近⽔源。
⽣⽕前,要清除周边易燃物,并预备些泥⼟、沙⽯、青苔等⽤于及时灭⽕。
⼆、收集燃烧物1、易燃的引⽕物引⽕物通常有:枯草、⼲树叶、桦树⽪、松针、松脂、细树枝、纸、棉花等等。
针叶松的⼲果和落果通常是多树脂的,是极好的引⽕物。
枯死的松树的节⼦上常有“松树油”或树脂。
有时,在枯死的⽼树根上,也可挖到树脂。
即使是⾬天,桦树⽪仍是很好的引⽕物,因为⾥⾯含有易燃的油脂。
如找不到⼲燥的天然1引⽕物,可利⽤棉⾐⾥的棉絮、药箱⾥的绷带、⼝袋⾥积聚的绒⽑等等。
2、燃烧物燃烧物主要为⼲柴。
⼲柴要选择⼲燥、未腐朽的树⼲或枝条。
要尽可能选择松树、栎树、柞树、桦树、槐树、⼭樱桃、⼭杏之类的硬⽊,燃烧时间长,⽕势⼤,⽊炭多。
不要捡拾贴近地⾯的⽊柴,贴近地⾯的⽊柴湿度⼤,不易燃烧,且烟多熏⼈。
在没有树的地区,同样有天然燃料,如拧成绳的⼲草、枯死的灌⽊、煤泥⼲、油页岩、含油的沙⼟、⼲动物粪便、动物油、废弃的⽣活垃圾、塑料、汽车轮胎等,都是很好的燃料。
三、取⽕种在野外地质调查⼯作中,⼀般要携带防⽔⽕柴和防风打⽕机,有条件时可带⼀个密封点燃器。
如果在野外⼯作时间长或在⾼寒地带调查,应带上⼀个⾦属⽕柴。
这种现代⽕柴可点三千次⽕。
没有⽕种时,怎么办呢?常⽤的引⽕⽅法有:1、凸镜引⽕法任何⼀个直径为两英⼨或更⼤些的凸⾯镜(如望远镜⽚),在明亮的阳光下,都可⽤来聚集太阳的光线,使之照射在准备好的引⽕物上,便可点燃引⽕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岩层厚度术语
• <0.01m,极薄层状; • 0.01~0.1m,薄层状; • 0.1—0.5m,中层状; • 0.5—2m,厚层状; • >2m,巨厚层状。
二、沉积岩结构描述术语
• 1.粒度(单位:mm)
• → 0.03→ 0.06→0.25→0.5→ 2→ 4 → 16 → 64 → 126 → 256→
(二)地层剖面位置选择
• (1)能代表一个区域或一个小区的地层岩性和厚 度特征的地方,包括区域岩性变化的过渡带。
• (2)地层露头连续分布、完整清楚、化石丰富、 掩盖少的地段。
• (3)选择构造简单的地段。但无法避开断层或具 有覆盖时,就近分段连接时必须用明显的标准层 来连接剖面,标准层应相互重复一段。必要时应 布置剥土、坑探和槽探工作。
表1-1 主要沉积岩类型表
陆源碎屑岩 生物化学—生物有 化学沉积 火山碎屑岩
机岩
岩
泥岩(页岩) 粉砂岩
砂岩
砾岩和角砾 岩
石灰岩、白云岩
硅质岩 磷块岩
煤
铁质岩 蒸发岩 锰质岩 铝土质岩
凝灰岩
集块岩 角砾岩
表1-2 泥质岩描述要点
观察项目
观察及描述要点
A.颜色(原生 灰、红、绿、杂色斑点等
色及风化色)
薄层状、中层状、厚层状、巨厚层状等
①前沉积构造:沟道、冲刷痕、小槽、爬迹、大槽等 ②同沉积构造:扁平层、交错层、纹层、波痕、藻席纹层等 ③沉积后构造:滑塌构造、干缩、鸟眼、层状晶洞、钙结层、帐篷构造、晶体印 模、示底、缝合线等
如海绿石、黄铁矿、菱铁矿等
链、有孔虫、海绵动物、珊瑚动物、腕足类、双壳类、头足类、三叶虫、棘皮类、 苔藓动物、钙藻类等及埋藏、保存状况
X
★
X
★
八、沉积地层剖面野外测制要点
• (一)实测地层剖面分类 • (二)地层剖面位置选择 • (三)精度要求与基本层序调查 • (四)实测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 (五)资料整理
剖面类型
• 1)据剖面在区调填图中所发挥的作用差异,在层状有序的 “史密斯”型地层区可分为三类:
• (1)标准(层型)型地层剖面(含简单单位层型、复合层型、 界线层型等);
• 2)根据踏勘结果,应确定以下内容:标准层;地层单位 和填图单位的划分位置;分层编号,并设立标志;基本层 序特征;布置坑探、糟探工程。
• 3)根据踏勘资料制定实施工作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比 例尺;工作量;施测顺序;组织分工;工作定额与工作进 度计划。
•
• 4)剖面线测量的同时,进行实测地层剖面的 观察和描述。在专门的野外记录本中分层 逐项描述、记录。
含化石:如笔石、介形类、植物及其埋藏、保存
状况等
表1-3 砂岩描述要点
观察项目
观察及描述要点
A.颜色(原生色) 白、灰白、灰、绿、黄褐、红、杂色等
B.岩层厚度 薄层状、中层状、厚层状、巨厚层状等
C.颗粒
成分(岩屑、石英、长石等)与含量、粒度、
圆度、分选性、成熟度
D.杂基
成分(粘土、细粉砂等)、杂基含量
• 5)丈量操作要求
• (1)丈量地层应逐层自老到新。
• (2)剖面方向应尽量垂直地层走向,即交 角为90°。若地形上有困难,与地层走向 与剖面线,交角不得小于60°。
第二章 造山带混杂岩野外调 查要点
• 一、混杂岩定义、类型 • 二、构造混杂岩基本构件——构造岩片(块) • 三、混杂岩地层常见岩片(块)类型及主要特
E.胶结物
结构(非晶质、隐晶质、晶质);类型(基底式
、孔隙式、接触式、镶嵌式)
F.特殊矿物质 如含海绿石、菱铁矿等
G.沉积构造 层顶面构造(波痕、干裂、剥离线理、雨痕、
虫迹及足迹等)层底面构造(槽模、沟模、压
刻模等)层内构造(各种层理、结核、潜穴、
钻孔等)
H.化石
腕足类、双壳类、植物及其埋藏、保存状况
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岩石类型划分与观察描述
• 沉积岩 • 岩浆岩 • 变质岩
第一章 沉积岩野外调查要点
• 一、沉积岩岩石类型及野外描述要点 • (1)主要岩石类型 • (2)泥质岩野外观察及描述要点 • (3)砂岩野外观察及描述要点 • (4)砾岩野外观察及描述要点 • (5)碳酸盐岩野外观察及描述要点 • (6)岩层厚度术语
生物成因构造
①干裂;②帐篷状构造 ①雨痕;②冰雹痕;③泡沫痕
①结核;②晶体石膏、盐等印痕;③冰晶痕;④瘤状构造;⑤ 叠椎构造;⑥缝合线构造;⑦色带构造;⑧鸡笼网状构造 ①叠层石构造;②生物骨架构造;③生物扰动构造(弱、中、强)
复合成因构造
①层状晶洞构造;②席状裂隙构造和斑马构造;③鸟眼构造; ④窗孔构造;⑤示底构造;⑥硬底构造
如共栖、互惠、侵占等
实体、模铸、遗迹
如白云岩化、硅化、黄铁矿化等;介壳 滩、生物丘、生物礁等
几类重要的微体化石采样间距和样品大小
化石门类 蜓
采样间距(m) 样品大小
切片用(cm) 分离个体用(g)
1—5
6x6x10
非蜓有孔虫 介形石
1—10 1—10
6x6x10
100~500 100~500
牙形石
表生风化 成因构造
①蜂窝状构造;②针孔状构造;③疏松状构造等
四、化石野外工作
• (一)大化石野外现察与采集要求须注意以下几点: • (1)选择好进行观察和测量的主剖面和辅助剖面。 • (2)逐层细致地观察和记录剖面的岩石性质、岩相特征及
横向变化、厚度变化、化石群面貌和岩层间的接触关系。
• (3)重要的地层界线附近(如界与界、系与系、统与统之 间的界线)分层要精细。
• (2)辅助(参考)型地层剖面(含次层型); • (3)标志层或特殊地层剖面; • (4)地层厚度剖面。 • 2)根据实测层段完整程度,可分成二类: • (1)全层段地层剖面对工区内出露的全部地层进行详细分
层,研究岩层厚度、成分、结构、分层标志、岩层特征、 沉积相、地层层序、接触关系、时代归属等。系统采集岩 性、沉积相和古生物标本,建立地层剖面; • (2)重点层段地层剖面重点了解各填图单位的标志、厚度、 岩性和岩相变化。
1~5
3 000
孢 古生代、中 粉 生代孢粉
新生代孢粉
1—25 0.1~2
100~2 000 100~2 000
几种常见微体化石在各种沉积岩中的产出频率
沉积岩类型
非钙、 非硅、 非碳质
钙质
硅质
碳质
砾(岩)
粗砂(岩)
细砂(岩) 泥(岩) 粘土(岩) 钙质砂岩 石灰岩 钙质泥岩 硅质泥岩 硅藻土 硅质岩 碳质泥岩 泥炭 煤
征
• 四、混杂岩地层野外调查要点及技术路线
混杂岩定义
• 混杂岩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 广义的混杂岩包括构造成因、沉积成因和 复合成因的地质体,为多数人所采用,例 如Raymond(1984)按照成因将混杂岩分为 构造混杂岩(tectonicmelange)、底辟混杂岩 (diapiric melange)、滑混岩(allolistostrome) 和复合成因混杂岩(polygeneticmelange)。
同 与重力作用有关的构 ①重荷模;②砂球和砂枕构造;③包卷层理;
生造
④滑塌构造
形 变
液化作用形成的各种 泄水构造
①包卷层理;②盘状和泄水沟构造; ③碎屑岩脉构造;④其他泄水构造
沉积介质的拖曳和牵 ①变形翻卷层理;②包卷层理 引作用形成的构造
暴 干缩作用形成的构造 露 撞击作用形成的构造 化学成因构造
• (4) 要求对对露头上各类化石进行了详细的古生态观察、 描述。
• (5)必须逐层系统全面采集剖面上的化石。采集时要特别 注意采全生物群,不能只选完美或易采者,更不能偏重某 类生物化石采集,所有类别的化石都要全面系统采集。
• (6)化石采集中须及时编录,不同层位、不同地点的标 本都不能相混。
表1-7 化石野外观察项目
B.岩层厚度 极薄层状、薄层状、中层状等
C.裂开情况 易成页片(页岩);不易成页片(泥岩);块状、土
D.沉积构造 状;
易成板状、易裂开(板岩)
E.非粘土矿物 层状或纹层状、水平层理、生物扰动或块状
含石英、云母、钙质、石膏、黄铁矿、菱铁矿等
F.有机质
及其含量
G.化石
富有机质、沥青质、碳质、不含有机质等
★多; ◎较多; O少; X无
有孔虫 介形 钙质超 牙形 放射 硅藻、硅 孢
(含蜓)
虫 微化石 石
虫 质鞭毛藻 粉
X
O
X
X
X
X
O
O
O
O
无
O
O
◎
◎
O
O
O
◎
◎
◎
◎
◎OOFra bibliotek◎◎
O
★
O
O
O
O
★
◎
◎
★
O
◎
◎
★
★
O
O
O
O
◎
★
O
X
O
X
★
X
X
X
◎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O
O
◎
◎
◎
◎
O
O
X
O
O
O
★
O
★
O
O
O
X
★
观察项目 A.埋藏特征
观察及描述要点
区分原地生长和异地埋藏,化石有无优 选方位
B.化石组分及多样性
C.化石的生态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