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
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内部资料)周瑞华刘传正吴梅李金荣编著中国地质调查局二00九年九月第一章地层划分、岩石分类及工作方法第一节地层划分一、岩石地层单位划分方法(一)划分原则:岩石地层单位是依据宏观岩石特征相对地层位置划分的岩石地层体。
它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岩石类型的联合。
整体岩性一致(岩性均一、或规律的、复杂多变的岩类与岩性的组合),野外易于识别划分。
它是客观地质实体,而不能用成因或形成年代来划分。
(二)岩石地层单位的种类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是按地层层序,统一的规则划分、定义并正式命名的群、组、段、层等。
非正式地层单位:未按统一规则划分和正式命名的段、层、礁体、透镜体等。
群(Group):一般由纵向上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岩性特征的组联合而成,是比组高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
群的上、下界限往往为明显的沉积间断面(假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群内不能有明显的沉积间断或不整合存在。
群的命名为具有代表性的地名命名。
群的符号是在界、系、统的符号后边加两个汉语拼音的字母,群名拼音用第一个字母和最接近的声母。
表示方法见附录十五。
组(Formation):是岩石地层的基本单位,是划分适度的地区性或区域性岩石地层单位。
组在总体岩性上一致并具可填图性(1:5万图)。
组的岩石组合可由一种岩石构成,或者以一种主要岩石为主,夹有重复出现的夹层,或者由两三种岩石交替出现所构成,还能以很复杂的岩石组分为一个组的特征,而与其他比较单纯的组相区别(全国地层委员会、1981)。
组的界线应为清楚、稳定的特殊岩性变化面或特殊结构构造标志层为界限划分。
组内不应存在长期地层间断。
组名一律用地名加“组”命名,但如果一个组岩性单一,也可以用地名加岩石名命名。
组的符号,采用在系或统的后边加汉语拼音头一个字母,用小写斜体字表示,(附录十五)。
段(Member):是低于组、高于层的岩石地层单位,正式命名的段需具有与组内相邻岩层明显不同的岩性特征,并分布范围广,代表组内具有明显岩性特征的一段地层。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与创新思维(三)
创新思维具有独特性、灵活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能够为野外地质工作 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创新思维在野外地质工作中的重要性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创新思维,可以改进和优化现有的工作流程和方法,提高工 作效率从新的角度和思路分析地质数据,发现新 的矿床和资源。
注重数据整合与共享
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促进数据整合与 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强化安全保障
制定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野外地质工 作人员的安全。
推动跨学科合作
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合作,共同解决复杂的 地质问题。
05
结论
工作总结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本文总结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采样、分析和解释等步骤。这些方法对于获取地质 信息、了解地质构造和地壳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矿产预测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大量地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预测矿产资源和发现潜在的矿床,为 地质学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04
野外地质工作的挑战与未 来发展
当前野外地质工作面临的挑战
环境变化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许 多地质现象正在发生变化,这给野
外地质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技术更新
虽然技术进步为野外地质工作提 供了更多工具,但同时也带来了 数据管理和解释的复杂性。
资源限制
野外地质工作通常需要在偏远 地区进行,资源有限,如何高 效利用资源成为一大挑战。
安全问题
在某些地区,野外地质工作可 能面临安全风险,如自然灾害
、野生动物和人为威胁。
未来野外地质工作的发展趋势
数据驱动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野外地质工作将更加依赖于数据分析 和机器学习技术。
地质化探野外工作方法
地质化探野外工作方法地质地貌调查是地质化探的基础工作之一、地质地貌不仅是地质构造的外露表现,还是地质过程的结果,通过对地质地貌的调查可以了解地质构造的走向、倾角、岩石的变质程度等。
在地质地貌调查中,可以利用航空遥感图像、卫星遥感图像、地图、正尺影像以及实地观测等多种手段进行研究和识别。
地质构造调查是对地壳中各种构造单元的研究,包括构造单元的形态、岩性、构造样式、构造运动历史等。
地质构造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地层剖面观测、构造剖面观测、构造显微镜观测以及构造解译等。
利用这些调查方法,可以对不同的构造带、断层带、褶皱带等地质构造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推断地下构造的状况。
地质标样采集是地质化探中的重要环节。
地质标样是从地球内部获取的岩石和土壤样品,用以进行地质分析、地球化学分析和地球物理测试等。
地质标样的采集方法主要包括取样勘察、取样策略、取样技术以及野外标本的处理等。
在野外进行地质标样采集时,需要注意标本的数量、质量和保存等问题。
地质测量与测试是地质化探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地质测量和测试,可以获取地质现象的定量数据,用以研究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地下水条件、地震活动等。
地质测量与测试的方法主要包括地质测图、地球物理测量、地质测井、地球化学测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测量与测试仪器设备,对地质样本进行物理、化学以及地球物理性质测试,从而加深对地质情况的认识。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地质化探的重要工具之一、它是通过对地球物理现象的观测和解释,来了解和研究地质构造、岩性、地下水等信息。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磁力勘探和电磁勘探等。
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野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测量地球物理现象的参数,可以推断出地质体的性质和构造。
地球化学勘探是地质化探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地下岩石、土壤和水等进行化学分析,可以获取地球化学信息,并用以研究地质构造、矿产找矿、地下水、环境地质等。
地球化学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岩石样品采集、水样采集、土壤样品采集以及化学分析等。
浅谈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及要点
浅谈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及要点野外地质工作是地质学研究和勘探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够直接观察和记录地质现象,揭示地质构造和地质历史。
下面我将从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和要点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1.田野调查:在野外地质工作中,田野调查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它包括对地形、水文、地貌、岩性、构造及其它地质现象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
可以通过使用地质工具、测绘设备和现代技术手段来进行田野调查,如测量仪器、相机和卫星导航仪等。
2.取样和分析:取样是野外地质工作的重要一环。
通过取样可以了解岩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和性质等信息。
取样要求精确、全面,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取样,例如岩芯样、岩块样、土样和水样等。
取样完成后,需要进行实验室分析,如岩相鉴定、矿物分析、岩石强度测试等,以获取更详细的地质信息。
3.几何测量:几何测量是野外地质工作中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可以用来测量地表的形状、地下构造的分布和几何关系等。
几何测量的方法包括测量曲线线段、测量坡度和测量断层的位移量等。
几何测量需要使用专业测量工具,如测角仪、测距仪、全站仪等,并进行合理的数据处理。
4.遥感和卫星影像分析: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和卫星影像的分析在野外地质工作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卫星图像进行解译和分析,可以了解地表的形态、构造特征,以及寻找隐藏的地质线索。
可以借助遥感软件和GIS技术进行有效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野外地质工作的要点1.安全是第一要务:在野外地质工作中,要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
野外地质工作通常需要穿越陡峭的地形和复杂的环境,可能存在坍塌、滑坡、洪水、毒气和野生动物等危险,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规范,佩戴安全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2.综合观察和记录:野外地质工作需要综合观察和记录各种地质现象,不能片面看问题。
观察要全面、准确,包括地形地貌特征、岩性、构造等方面,力求做到客观、详细。
同时,要注意记录观察数据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等关键信息,以备后续分析和对比研究使用。
煤田野外地质工作细则
煤田野外地质工作细则一、任务目标1.确定煤炭储量和品质:通过野外地质工作,进行煤田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准确测定煤炭的储量和品质,为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依据。
2.确定煤田区域分布:通过观测、采样和分析煤炭层和煤层顶底板的地层特征,确定煤田区域的形成和演化模式,提供煤田地质格局和分布的理论依据。
3.确定煤田地质构造:通过煤田地质调查和钻探,确定煤田地质构造和构造变形特征,为煤炭勘查和采矿活动提供合理布置方案。
4.确定煤炭开采方式和技术:通过对煤层的地质勘测和实地观察,确定煤田的开采方式和技术,为煤炭开采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野外地质工作步骤1.方位测量和布点:在煤田工作面上进行方位测量,并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布点,确定钻探点位和野外勘探线路。
2.岩层描述和记录:根据钻探获取的岩心样品,进行岩层的描述和记录,包括岩层的厚度、颜色、岩性、构造和变形特征等。
3.采样和化验:根据岩层的描述和记录,进行采样工作,并将样品送至化验室进行煤质、瓦斯含量、岩相分析等煤田地质参数的测定。
4.钻探勘探和测量:根据布点结果,进行钻探和勘探工作,获取地质数据和样品,包括岩层的厚度、岩性、构造和煤层的储量等。
5.土壤和水文测量:进行野外土壤取样和水文测量工作,获取煤田地区的土壤特征和地下水文数据,为地质研究和煤炭生产提供参考。
6.结果整理和报告编写:根据野外勘探和测量结果,进行结果整理和统计分析,撰写相应的地质调查和勘探报告,为煤炭开发和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三、野外地质工作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在进行野外地质工作时,必须严格遵守煤矿安全操作规程,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完好。
2.精确测量:进行方位测量和勘探工作时,要使用精确的测量仪器和工具,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采样方法:采样时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确保采样的代表性和准确性,并将采样点的坐标记录下来,以方便后续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4.数据记录和标识:在进行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时,要及时记录和标识采集的各种数据和样品,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野外地质工作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简述
一、资料收集及人员组织 熟悉地质设计、项目任务书 收集与项目有关的区域及矿区地质资料:区域地质报告、区
域矿产报告、矿区发往踏勘、矿点检查、预查、普查等 资料 制订矿区统一图例 编制野外工作用图: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中段平面 图、矿体纵(水平)投影图 编制野外工作方案:明确目的、任务、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工作程序及施工顺序、人员安排、质量保障及安全措施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简述
四、槽探 1、质量要求:揭露基岩,槽底宽不少于80CM,深度不超过
3M。地质人员要随时指导槽探施工,揭露到矿体时要及 时采样,对富矿体要采取措施保护和保密,施工完的槽探 工程要及时编录。编录时要在探槽两端用竹桩和红油漆做 好标记。 2、布置方法:穿脉槽要尽量垂直地质体走向,按照技术设 计布设。根据地形及覆盖条件,可以偏离设计位置不超过 1/4勘探线网度的距离,但要以最能揭露矿体为准。 3、槽探编录方法:编录一壁一底,由高往低。 4、应提交的资料:槽探素描图、样品标本的测试鉴定成果。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简述
二、剖面实则 1、目的:研究矿区地层、岩体、构造及矿体的基本特征,划分、统一填
图单元。 2、要求:组织矿区所有地质技术人员参加,在分析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根据地质设计确定基本填图单元。资料必须当天整理,文字记录要表 述清楚、数据准确、语句通顺、层次分明。标本、样品及时送化验室 鉴定和化验。 3、剖面位置踏勘、选择:选择地质体相对出露齐全、基岩露头好的地段, 剖面线方向要尽量垂直地质体走向。 4、剖面测制:要在野外标注导线点号、打桩 5、剖面图室内绘制 6、剖面实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交的资料:实测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剖面实测小 结、剖面实测过程的各种原始记录和表格、样品标本的测试鉴定成果 等。
1.1.1探槽上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 探槽是坑探工程之一。 • 在地质勘查或勘探工作中,为了揭露
被覆盖的岩层或矿体,在地表挖掘的 长条形槽子。
探槽
探槽
• 探槽一般用锹、镐挖掘,当遇大块碎 石、坚硬土层或风化基岩时,亦可采 用爆破或动力机械。
探槽
探槽
采用与岩层或矿层走向近似垂直的方向
断面形状一般呈梯形,槽底宽0.6米
槽底应深入基岩约0.3米,探槽最大深度 一般不超过3米
矿层 特征内容
围岩 蚀变内容
构造 特征内容
各类 样品
探槽编录
文字记录要求
1. 项目和格式、描写内容和顺序、计量单位等符合有关标准; 2. 文字内容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言精练,概念清楚,字迹清晰; 3. 分层合理,各层之间接触关系叙述清楚; 4. 岩、矿石定名基本准确,岩性描述详细且与定名相符;
探槽编录
➢ 项目负责实地进 行不小于20%的抽 检。
探槽施工
➢ 探槽施工结束后 要及时进行编录。
➢ 编录内容除了文 字部分还包括探 槽工程地质素描 图和样品采集。
探槽编录
编录前所有参预编录人
员共同对探槽中揭露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
地质现象进行仔细观察
研究,以达到统一认识。
项目负责实地进行不小
于20%的抽检。蚀变及
03
矿化特征、种类、强度
探槽
构造线 破碎带宽度
分界线
探槽
岩脉宽度 揭露基岩 探查积层
探槽
揭露矿层
查明矿体在地表分布范围、赋存部 位、规模、形态、产状及品位变化 等特征,为地表矿体的圈定及深部 工程的部署提供依据。
探槽部署
• 首先由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探 槽设计,包括位置、方位、长度、规格 等,要求按一定间距部署探槽,探槽要 尽量垂直矿体走向,并要在厚度方向贯 穿矿体。
2.4.2数据处理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数据处理
岩层倾角对露头宽度影响
➢ 例如,当岩层倾向于坡向相反时,较小的岩层倾 角具有较大的露头宽度。
➢ 将岩层真厚度记作T,露头宽度记作L,坡面倾 角记作β,岩层倾角记作α,岩层真厚度可按以下 方法简要计算:
数据处理
1.当岩层倾向于坡向相反时,L=T·cosβ/sin(α+β) 2. 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且α>β时,L=T·cosβ/sin(α-β) 3.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且α<β时,L=T·cosβ/sin(β-α) 4.岩层倾向与坡向相同,且坡角等于岩层倾角即α=β 时
数据处理
数据
野外地质工作会获得 对地质条件的定性描 述和定量测量数据, 根据勘查活动的目标, 需要绘制不同的地质 图件。
矿产地质图 地层剖面图 地层柱状图
数据处理
数据
有些数据在绘图时可 以直接使用。
导线方位角 岩层倾向
数据处理
数据
有一些需要进行处理 后才可以用于图件绘 制。
岩层倾角 岩层厚度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
真倾角总是大于或等于视倾角的
➢在描述岩层的产状要素时,需要用真 倾角表述。 ➢在绘制剖面图时,需要用视倾角绘制 岩层倾向线。
数据处理
视倾角 把岩层走向与剖面线间的夹角记作γ角 那么我们可以按照公式tgβ=tgα.sin γ换 算视倾角。
数据处理
岩层厚度 真厚度 视厚度 铅直厚度
数据处理
地层沿坡面出露,直至地形或岩层产状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
设岩层露头在坡面上部的边界为A点,在坡面下部的边界为B点
• 过A点做垂直与岩层的直线,与岩层底面的 垂足为点C,则线段AC长度等于岩层厚度T
• 过A点做铅垂线,过B点做水平线,两条直 线垂交于点D。这样就形成了两个直角三角 形ADB和ACB。
2.3.3地层岩性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板理、片理、 片麻理的发育特点 及其与层理的关系。
软弱层和岩 脉的分布特点,岩 石的风主要内容是
确定土的工程地质特征
通过野外观察和简易试验,鉴别土的颗粒组成、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密实程度和含水状态 并进行初步定名。
要注意观测土层的厚度、空间分布、裂隙、空洞和层理发育情况,搜集已有的勘探和试验资 料,选择典型地段和土层,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通过野外观察和勘探,了解不同时代、不同成因类型和不同岩性的沉积物的结构特征在剖面 上的组合关系及空间分布特征。
感谢观看
观察点的描述-地层岩性
① 确定地层的时代和填图单位
岩②土的工程各地类质性岩 岩质土相等 层及的成分因布类、型岩性
岩土层的正常层序、接触关
系③
厚度及其变化规律
④ 岩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等
观察点的描述-地层岩性
地层学
野外地质工作对地层岩 性的研究
划分单位与一般地质测绘基本相同, 但在小面积大比例尺野外地质工作中,可能 遇到的地层常常只是一个“统”、“阶”甚 至是一个“带”。
测绘中要特别注意调查淤泥、淤泥质粘性土、盐渍土、膨胀土、红粘土、湿陷性黄土、易液 化的粉细砂层、冻土、新近沉积土、人工堆填土等的岩性、层位、厚度及埋藏分布条件。
观察点的描述-地层岩性
(4)对土体调查的主要内容是
确定沉积物的地质年代
确定沉积物的成因类型,测绘中主要根据沉积物颗粒组成、土层结构和成层性、特殊矿物及 矿物共生组合关系、动植物遗迹和遗体、沉积物的形态及空间分布等来确定基本成因类型。
查明不同性质岩土在地壳表层的分布
岩性变化和它们成因
工程地质测绘 地层岩性的研究
测试它们的物理力学指标
预测它们在建筑物作用下的可能变化
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
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一、引言本手册旨在指导野外地质工作者进行实地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必备的工具信息。
通过本手册的参考,地质工作者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并保证工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野外地质调查前准备1:调查目的明确- 对于调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地质问题进行准确定义。
- 制定调查计划,明确调查方法和在野外需要获取的信息。
2:野外工具和设备准备- 测量设备:包括测距仪、罗盘、GPS定位仪等。
- 标识工具:如野外记号笔、标识牌、扫描仪等。
- 野外导航工具:包括地图、指南针等。
- 野外生存工具:如野外生存包、防蚊液、防晒霜等。
三、野外地质调查实施1:野外勘察- 确定野外采样点,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分析。
- 记录地质数据,如岩石类型、构造特征、地貌特征等。
- 了解区域的气候和地质风化情况。
2:地质地图绘制- 采用现场测量、卫星影像等方式制作地质地图。
- 标注地层、断层、矿体等重要地质要素。
- 添加图例及比例尺,确保地图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3:地质剖面绘制- 根据野外测量数据绘制地质剖面。
- 明确剖面线的位置和方向,并进行测量。
- 标示地层、构造、矿体等关键要素。
四、野外地质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1:野外数据整理- 对采集到的地质数据进行整理和编码。
- 绘制地质剖面图以及地层分布图。
- 录入数据到计算机软件进行进一步分析。
2:数据处理和地质解译- 利用地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解译。
- 分析地质过程和地质事件,解读地质历史。
- 确定地质问题的原因和可能性。
五、附件1:野外地质调查表格2:地质地图样本3:地层冠名说明4:野外记号笔临时存储图解法律名词及注释1:《地质调查管理条例》 - 地质调查活动的法律规范,明确了地质调查中的权限和责任。
2:《矿产资源法》 - 对矿产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进行规范的法律。
3:《地质灾害防治法》 - 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和预防进行规范的法律。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野外地质勘查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野外地质勘查是指在野外环境下,对地质资源进行各项调查和勘查的工作。
这项工作需要严密的程序和注意事项,才能够确保勘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介绍野外地质勘查的工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野外地质勘查工作程序1.确定勘查区域确定勘查区域是野外地质勘查的第一步,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勘查目的、勘查范围、工作条件、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
同时,还需要仔细了解勘查区域的地质和矿产资源条件,对勘查目标和方法做出明确的规划。
2.实地调查确定勘查区域后,需要对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包括野外地质地貌、地层、构造地貌、矿床类型、矿物组成等信息。
此外,还需了解当地的矿产资源开采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情况。
3.野外取样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勘查区域进行取样工作,采集样品包括岩石样品、土壤样品、水样、矿物样品等。
采样要注意采样的方法、数量、代表性,同时需做好相应的标识记录、分类保存等工作。
4.制定勘查方案在实地调查和采样工作完成后,需要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制定出勘查方案。
勘查方案应包括勘查目标、勘查范围、勘查方法、采样方法等内容。
5.勘查操作根据制定的勘查方案,进行相应的勘查工作,包括测绘、地理、地理化学、地球物理勘查等。
在勘查过程中应注意人员安全和环保等问题。
6.勘查报告勘查完毕后,应颁发勘查报告,撰写报告时应注意遵守相应的标准和法律法规,报告应包括勘查工作的结果、分析、结论等内容。
二、野外地质勘查注意事项1.人员安全野外地质勘查中需要进入山林或矿区等复杂环境下进行工作,要注意人员安全,特别是防止发生自然灾害事故和野生动物袭击等情况。
2.环保应注意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不污染环境资源,避免采样和实验等损害环境的行为,同时做好现场环保措施及垃圾处理等工作。
3.法律法规在野外地质勘查工作中,应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如安全生产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4.技术标准采集样品时,需要履行相应的技术标准,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野外地质工作技巧:辨向、找水、走路
野外地质工作中,遇紧急事故而丢失定向的罗盘、工具和地图等,甚至迷失方向的情况,时有发生。
此时,根据野外方向判断经验和技巧,即可判定迷失者所处的位置与方向,以便确定下一步行进的方向!那么,野外辨别方向有哪些方法呢?一、太阳标志太阳是最可靠的辨向标志。
在晴天,人们根据日出、日落就可以很方便地知道东方和西方,就可以大致判断方向。
我们知道:太阳是由东向西移,而影子则是由西向东移。
如早上6时,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切物体的阴影都倒向西方;到中午12时,太阳位于正南,影子便指向北方;到下午6时,太阳到正西,影子则指向东方。
因此,可用太阳和物体的阴影概略地测定方向。
1、手表测向--“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地球24小时自转360度,一小时转15度,而手表的时针总比太阳转得快一倍,依此原理,可用手表和太阳概略测定方位。
早晨6时太阳在东方,影子指向西方,这时,将手表上的时针指向太阳,表盘上的“12”字便指向西方,如果表盘转动90度,即将6时折半,使表盘上的“3”字对向太阳,"12”字便指向北方;中午12时,太阳位于南方,将12折半,使表盘上的“6”字对向太阳,则“12”字仍指北方一般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可以很快地辨别出方向,用时间的一半所指的方向对向太阳,12时刻度就是北方,如下午14:40的时间,其一半为7:20,把时针对向太阳,那么12指的就是北方,或者是把表平置,时针指向太阳,时针与12时刻度平分线的反向延伸方向就是北方;或者平置手表,将一根小棍垂直立在手表中央转动手表,使小棍的影子与时针重合,时针与12时刻度之间的平分线即是北方。
这是北半球的情况,若在南半球,情形恰恰相反。
则将12点处对准太阳所在的方向,时针与12点的中央即指向北方。
注意:(1)判定方向时,手表应平置;(2)在南、北纬20°30′之间地区的中午前后不宜使用;(3)要考虑地方时差,应将北京时间换算成地方时间。
以东经120度线为准,经度每向东15度,将北京时间加一小时,每向西15度,则将北京时间减一小时,即为地方时。
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方法
一、野外考察
1.野外考察前需做好调查准备
野外考察前一般要做详细的调查准备,比如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和目的,采取有效的考察组织,预定合理的行动计划,设计调查线线路,制定活动
安排,准备调查资料等,以便现场调查的顺利进行。
2.调查团队搭建
调查团队应科学组织,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充
分发挥各自的技能和专长,充分发掘潜在的知识资源,利用团队合作的力量,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和错误,从而使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3.调查资料搜集
野外调查应事先收集有关调查的技术资料、地质调查资料、气象资料、社会经济调查资料、现场物探资料等,以便有效地指导现场调查。
二、制定野外调查计划
1.目标定位
要清晰地认识野外调查的调查内容、对象、对象的规模和覆盖范围,
着重了解调查对象的地理位置、形态特征、历史演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等信息,有效地把控调查的质量和空间、时间的安排,使调查工作更有针
对性。
2.调查线路绘制
要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和形态特征,结合实际情况,绘制调查线路,设计行走方式。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一、罗盘的使用方法罗盘在野外工作中主要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测方位测量某物体的方位是野外地质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
在定点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测量观察点位于某地形或地物的方位。
测量时打开罗盘盖,放松制动螺丝,让磁针自由转动。
当被测量的物体较高大时,把罗盘放在胸前,罗盘的长水准器对准被测物体,然后转动反光镜,使物体及长瞄准器都映入反光镜,并且使物体、长瞄准器上的短瞄准器的尖及反光镜的中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同时保持罗盘水平(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当磁针停止摆动时,即可直接读出磁针所指圆刻度盘上的读数,也可按下制动螺丝再读数。
2、测量岩层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
岩层倾向是岩层面上的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方向。
倾角是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测量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罗盘上标有N—S相平行的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见图1,然后缓慢转动罗盘(注意:在转动过程中,罗盘紧靠层面的那条棱的任何一点都不能离开层面),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之走向。
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因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180°。
图1 岩层产状的测定方法测量岩层的倾向时,罗盘如图1放置,将罗盘南端(标有S)的一条棱紧靠岩层面,这时长瞄准器指向与岩层的倾向一致,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
当罗盘水平、磁针不摆动时,就可读数。
如图1放置罗盘,应读磁北针所指的读数。
当测量完倾向后,不要让罗盘离开岩层面,马上把罗盘转90°,(罗盘直立),如图1放置,使罗盘的长边紧靠岩层面,并与倾斜线重合,然后转动罗盘底面的手把,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
在测量地层产状时,一般只需测量地层的倾向和倾角,而走向可通过倾向的数字加或减90°得到测量倾向和倾角时,必须先测倾向,后测倾角。
地质勘查野外工作常用的技巧和方法
地质勘查野外工作常用的技巧和方法笔者根据多年的地质勘查野外工作经验,整理一些地质勘查野外工作常用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罗盘的使用方法1.罗盘的结构(1)磁针——一般为中间宽两边尖的菱形钢针,按装在底盘中央的顶针上,可自由转动,不用时应旋紧制动螺丝,将磁针抬起压在盖玻璃上避免磁针帽与项针尖的碰撞,以保护顶针尖,延长罗盘使用时间。
在进行测量时放松固动螺丝,使磁针自由摆动,最后静止时磁针的指向就是磁针子午线方向。
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磁针两端所受磁力不等,使磁针失去平衡。
为了使磁针保持平衡常在磁针南端绕上几圈铜丝,用此也便于区分磁针的南北两端。
(2)水平刻度盘---水平刻度盘的刻度是采用这样的标示方式:从零度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每10度一记,连续刻至360度,o度和180度分别为N和S,90度和270度分别为E和W,利用它可以直接测得地面两点间直线的磁方位角。
(3)竖直刻度盘----专用来读倾角和坡角读数,以E或W位置为0度,以S或N为90度,每隔10度标记相应数字。
(4)悬锥---是测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悬挂在磁针的轴下方,通过底盘处的觇板手可使悬锥转动,悬锥中央的尖端所指刻度即为倾角或坡角的度数。
(5)水准器---通常有两个,分别装在圆形玻璃管中,圆形水准器固定在底盘上,长形水准器固定在测斜仪上。
(6)瞄准器——包括接物和接目觇板,反光镜中间有细线,下部有透明小孔,使眼睛,细线,目的物三者成一线,作瞄准之用。
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磁偏角的校正。
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正北方向不一致,这两方向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点磁针北端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叫做东偏,偏于西边称西偏。
东偏为(+)西偏为(-)。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计算,公布以备查用。
若某点的磁偏角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A等于A磁加减磁偏角。
野外地质工作生存技巧
野外地质工作技巧(一):寻吃在野外地质调查,身处绝境时,寻找可以食用的动植物是非常必要的。
一、猎捕野生动物首先要知道动物的栖息地,掌握动物的生活规律,然后再采取压捕、套猎、捕兽卡以及射杀等方法进行猎捕。
目前,世界上人们在食用的昆虫有蜗牛、蚯蚓、蚂蚁、知了、蟑螂、蟋蟀、蝴蝶、蝗虫子、蚱猛、湖蝇、蜘蛛、螳螂等。
人们对吃昆虫虽然不习惯,甚至感到厌恶,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为维持生命,不妨一试。
但应注意,要将动物要煮熟或烤透,以免动物体内的寄生虫进入人体,导致中毒或得病。
常见的可食昆虫有:蝗虫;浸酱油烤着吃,煮或炒也可以;螳螂:去翅后烤或炒,煮也可以;蜻蜓:干炸后可食:蝉:生吃或干炸,幼虫也可食;蜈蚣:干炸,但味道不佳;天牛:幼虫可生食或烤;蚂蚁:炒食,味道好;蜘蛛:除去脚烤食;白蚁:可生食或炒食;松毛虫:烤食。
二、采摘植物可食野生植物包括可食的野果、野菜、藻类、地衣、蘑菇等。
我国能食用的达2000种左右。
常见的可食野果有:山葡萄、笃斯、黑瞎子果、茅莓、沙棘、火把果、桃金娘、胡颓子、乌饭树、余甘子等,特别是野栗子、椰子、木瓜,是应急求生的上好食物。
常见的野菜有苦菜、蒲公英、鱼腥草、马齿苋、刺儿草、荠菜、野苋菜、扫帚菜、菱、莲、芦苇、青苔等。
野菜可生食、炒食、煮食或通过煮浸食用。
(一)、可食与不可食植物的辨别标志1、将采集到植物割开一个小口子,放进一小撮盐,然后仔细观察是否改变原来的颜色,通常变色的植物不能食用。
2、一般地,白色或黄色浆果类植物均有毒性,有一半的红色浆果类植物可以食用,而蓝色或黑色浆果类植物几乎均可食用。
3、有些植物的茎部只结有一颗果实,一般这类植物可以食用。
4、任何带有乳白色奶状液汁的植物,不可食用;野生的大豆、豌豆,不可食用。
5、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或已被昆虫咬过的植物,是不可食用的。
6、可食性试验:1)空腹时,首先切下植物的一小部分,将其放于手腕上来回揉搓后静候15分钟,观察皮肤有何反应。
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
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解析》一、引言(一)野外地质工作的重要性(二)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的目的和作用二、野外地质工作的准备(一)资料收集与分析(二)装备准备(三)团队组建与分工(四)安全培训与应急预案三、野外地质调查方法(一)地质观察与描述(二)地层划分与对比(三)岩石类型与特征识别(四)构造分析与解译(五)地质剖面测量与绘制四、野外地质采样与分析(一)样品采集的目的与要求(二)采样方法与技巧(三)样品的包装与标记(四)样品的分析与测试五、野外地质填图与制图(一)填图的目的与意义(二)填图方法与步骤(三)地质图的绘制与表达(四)地质图的解读与应用六、野外地质数据记录与整理(一)数据记录的内容与格式(二)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三)数据的存储与管理七、野外地质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一)自然环境的安全风险与防范(二)野外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三)紧急情况的应对与处理八、野外地质工作的质量控制(一)质量控制的目的与意义(二)质量控制的方法与措施(三)质量检查与评估九、野外地质工作的经验与技巧(一)如何提高野外观察能力(二)如何解决野外工作中的常见问题(三)如何与当地居民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十、野外地质工作的案例分析(一)不同类型地质调查项目的案例介绍(二)案例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总结十一、野外地质工作的相关法规与标准(一)野外地质工作的法律法规要求(二)相关标准与规范的介绍十二、野外地质工作的新技术与新方法(一)新技术在野外地质工作中的应用(二)新方法的介绍与实践十三、野外地质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一)行业发展的趋势与展望(二)对野外地质工作者的要求与挑战十四、野外地质工作的附录(一)常用地质工具与仪器的介绍(二)常见地质现象的图片与解释(三)相关参考资料与文献以上是根据野外地质工作实用手册编写的文章大纲,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内容的填充和扩展,确保文章不少于 2500 字。
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方法
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方法第一节地质填图的有关术语、比例尺及精度要求一、地质填图与区域地质调查有关地质填图的术语很多,许多情况下都是用不同的语词表达了同一个概念,在地质行业内叫法也不统一。
归纳起来,地质填图有区域地质填图、预查或普查地质填图和矿区地质填图(详查或勘探阶段)几种情况或基本类型。
区域地质调查(简称区调),以往有两种叫法。
一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东欧等国(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亦如此)称区域地质测量(简称区测)【英文为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和西欧等国则多称区域地质填图(简称地质填图或填图)【英文为Regional Geological Mapping (Geological Mapping)】。
实际上,北美的地质填图术语在我国的使用也非常普遍,早已演化为一种区域地质调查的习惯性用语,现行的1/5万区调已演变为1/5万区域地质填图。
矿区地质填图在我国又称矿区地质测量(简称地质测量)。
根据观测点定位精度细分为正规地质测量(简称正测,是在勘查工作的详查或勘探阶段采用)和地质草测(简称草测,是在勘查工作的预查或普查阶段采用)二类(按原规范,地质测量分正侧、简测和草测三类,但在实际工作中将简测和草测统归为草测,因为其观测点定位精度是相同的)。
不同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程度和划分精度基本一致,仅在定位精度上有区别。
预查或普查阶段作草测。
除有另行规定和要求外,正测和草测的控制一般来说,详查及其以上阶段需正测,使用正测的同比例尺或更大比例尺高精度地形图,地质观测点采用全仪器(经纬仪、高精度GPS)精确定位方法所进行的矿区地质填图称为矿区正规地质测量,即正测。
使用同比例尺正测或草测地形图(包括放大或其它方法形成的低精度地形图),而地质观测点采用半仪器(罗盘)或地形定位方法所填制的矿区地质填图称为地质草测。
在目前,地质勘查单位(地质队)所进行的矿区地质测量很少为正测(国家地质勘查项目或业主要求的除外),多属地质草测类型(商业地质勘查项目)。
野外地质工作技巧(生存手册)
野外地质⼯作技巧(⽣存⼿册)野外地质⼯作技巧⽣⽕、寻吃、避险Ⅰ野外地质⼯作技巧:⽣⽕在开展野外地质调查⼯作的过程中,遇险等待救援时,为了⽣存,我们必须要⽣⽕。
⽕能煮熟⾷物,烧⽔去毒,取暖烘⾐,发求救信号,驱赶野兽等。
因此,在野外学会⽣⽕,是极其重要的。
⼀、择地⽣⽕在野外,是不可以随处⽣⽕的,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灾。
⽣⽕地点的选择,是有讲究的。
选择原则是:1、风⼒⼩或背风处。
在平坦地区,可竖⼀道挡风墙,或挖⼀道壕沟。
⼀般地在避风处挖⼀个直径1⽶左右,深约30厘⽶的坑。
如果地⾯坚硬⽆法挖坑也可找些⽯块垒成⼀个圆圈。
2、⽐较⼲燥处。
若找不到⼲燥的地⽅,可以⽤湿⽊头或⽯头搭⼀个⾼出地⾯的平台,然后在上⾯⽣⽕。
3、靠近⽔源。
⽣⽕前,要清除周边易燃物,并预备些泥⼟、沙⽯、青苔等⽤于及时灭⽕。
⼆、收集燃烧物1、易燃的引⽕物引⽕物通常有:枯草、⼲树叶、桦树⽪、松针、松脂、细树枝、纸、棉花等等。
针叶松的⼲果和落果通常是多树脂的,是极好的引⽕物。
枯死的松树的节⼦上常有“松树油”或树脂。
有时,在枯死的⽼树根上,也可挖到树脂。
即使是⾬天,桦树⽪仍是很好的引⽕物,因为⾥⾯含有易燃的油脂。
如找不到⼲燥的天然1引⽕物,可利⽤棉⾐⾥的棉絮、药箱⾥的绷带、⼝袋⾥积聚的绒⽑等等。
2、燃烧物燃烧物主要为⼲柴。
⼲柴要选择⼲燥、未腐朽的树⼲或枝条。
要尽可能选择松树、栎树、柞树、桦树、槐树、⼭樱桃、⼭杏之类的硬⽊,燃烧时间长,⽕势⼤,⽊炭多。
不要捡拾贴近地⾯的⽊柴,贴近地⾯的⽊柴湿度⼤,不易燃烧,且烟多熏⼈。
在没有树的地区,同样有天然燃料,如拧成绳的⼲草、枯死的灌⽊、煤泥⼲、油页岩、含油的沙⼟、⼲动物粪便、动物油、废弃的⽣活垃圾、塑料、汽车轮胎等,都是很好的燃料。
三、取⽕种在野外地质调查⼯作中,⼀般要携带防⽔⽕柴和防风打⽕机,有条件时可带⼀个密封点燃器。
如果在野外⼯作时间长或在⾼寒地带调查,应带上⼀个⾦属⽕柴。
这种现代⽕柴可点三千次⽕。
没有⽕种时,怎么办呢?常⽤的引⽕⽅法有:1、凸镜引⽕法任何⼀个直径为两英⼨或更⼤些的凸⾯镜(如望远镜⽚),在明亮的阳光下,都可⽤来聚集太阳的光线,使之照射在准备好的引⽕物上,便可点燃引⽕物。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学习心得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学习心得《野外地质工作方法》是一本较为全面详实的地质工作指导书,其中包括了地质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我们地质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本必备的学习资料。
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感这本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一下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在学习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野外地质工作方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书中开篇讲述了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实地观察、现场记录等方面。
通过学习,我明白了野外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它是地质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基础,只有通过实地观察和实地调查,才能真正了解地质运动规律和地质现象。
同时,书中还详细介绍了野外地质工作中常用的地理仪器和仪表的使用方法,例如经纬仪、高程仪等,这些工具在野外地质工作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其次,书中还介绍了野外地质地图的制图和解读方法,这对于我们理解地质地貌和地质构造非常重要。
对于一个地质工作者来说,掌握地质地图的制图和解读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地质地图上各种地质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学会了通过地形图和地层图解读地质信息。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地质地图的制作过程和步骤,通过实践操作,我学会了使用测量仪器进行地图测量和绘制。
再次,书中还涉及了野外地质勘查和采样的方法,这对于地质矿产资源的调查和评价非常重要。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野外地勘的基本流程和技巧,学会了如何选取采样点和采集地质样品。
在实践操作中,我应用了所学的知识,成功完成了一次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任务。
最后,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野外地质工作是地质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实地观察和实地调查,才能真正了解地质现象和地质运动规律。
同时,书中所介绍的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对于我们的实践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术水平,为地质科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外地质工作方法一、罗盘的使用方法罗盘在野外工作中主要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测方位测量某物体的方位是野外地质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
在定点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测量观察点位于某地形或地物的方位。
测量时打开罗盘盖,放松制动螺丝,让磁针自由转动。
当被测量的物体较高大时,把罗盘放在胸前,罗盘的长水准器对准被测物体,然后转动反光镜,使物体及长瞄准器都映入反光镜,并且使物体、长瞄准器上的短瞄准器的尖及反光镜的中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同时保持罗盘水平(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当磁针停止摆动时,即可直接读出磁针所指圆刻度盘上的读数,也可按下制动螺丝再读数。
测量岩层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
岩层倾向是岩层面上的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方向。
倾角是倾斜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测量岩层走向时,将罗盘的长边(与罗盘上标有N—S相平行的边)的一条棱与层面紧贴,见图1,然后缓慢转动罗盘(注意:在转动过程中,罗盘紧靠层面的那条棱的任何一点都不能离开层面),使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磁针停止摆动,这时读出磁针所指的读数即为岩层之走向。
读磁北针或磁南针都可以,因为岩层走向是朝两个方向延伸的,相差180°。
图1 岩层产状的测定方法测量岩层的倾向时,罗盘如图1放置,将罗盘南端(标有S)的一条棱紧靠岩层面,这时长瞄准器指向与岩层的倾向一致,并转动罗盘,转动方法及原则同上。
当罗盘水平、磁针不摆动时,就可读数。
如图1放置罗盘,应读磁北针所指的读数。
当测量完倾向后,不要让罗盘离开岩层面,马上把罗盘转90°,(罗盘直立),如图1放置,使罗盘的长边紧靠岩层面,并与倾斜线重合,然后转动罗盘底面的手把,使测斜器上的水准器(长水准器)气泡居中,这时测斜器上的游标所指半圆刻度盘的读数即为倾角。
在测量地层产状时,一般只需测量地层的倾向和倾角,而走向可通过倾向的数字加或减90°得到测量倾向和倾角时,必须先测倾向,后测倾角。
若被测量的岩层表面凹凸不平,可把记录本平放在岩层面上当作层面,以便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如果岩层出露很不完整时,这时要找岩层的断面,找到属于同一层面的三个点(一般在两个相交的断面易找到),再用记录本把这三个点连成一平面(相当于岩层面),这时测量记录本的平面即可。
二、野外地质记录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是进行综合分析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之一。
1 、野外地质记录要求•详细记录: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必须做好记录,地质记录是最宝贵的原始资料,是进行综合分析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也是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之一。
•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 即看到什么记什么,如实反映,不能凭主观随意夸大或缩小或歪曲。
但是,允许在记录上表示出作者对地质现象的分析、判断。
因为这有助于提高观察的预见性,促进对问题认识的深化。
•记录清晰、美观,文字通达: 这是衡量记录好坏的一个标准。
•图文并茂:图是表达现地质现象的重要手段,许多现象仅用文字是难以说清楚的,必须辅以插图。
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地质现象,包括原生沉积的构造、结构、断层、褶皱、节理等构造变形特征,火成岩的原生构造、地层、岩体及其相互的接触关系、矿化特征,以及其他内、外动力地质现象,要尽可能地绘图表示,好的图件的价值大大超过单纯的文字记。
2、野外地质记录内容综合性地质观察的记录,要全面和系统,例如进行区域地质测绘,常采用观察点与观察线相结合的记录方法。
观察点是地质上具有关联性、代表性、特征性的地点。
如地层的变化处、构造接触线上、岩体和矿化的出现位置以及其他重要地质现象所在。
观察线是连接观察点之间的连续路线,即沿途观察,达到将观察点之间的情况联系起来的目的。
观察点、观察线的具体记录内容如下:•日期和天气。
•实习地区的地名。
•路线:从何处经过何处到何处,要写得具体清楚。
•观察点编号:可从No.01 开始依次为No.02 ,No.03 ,…。
•观察点位置:尽可能交代详细,如在什么山、什么村庄的什么方向,距离多少米,是在大道旁还是在公路边,是在山坡上还是在沟谷里,是在河谷的凹岸还是在凸岸等,还要记录观察点的标高,即海拔高度,可根据地形图判读出来。
观察点的位置要在相应的地形图上确定并标示出来。
•观察目的:说明在本观察点着重观察的对象是什么,如观察某一时代的地层及接触关系,观察某种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观察火成岩的特征,观察某种外动力地质现象等。
•观察内容:详细记录观察的现象,这是观察记录的实质部分。
观察的重点不同,相应地有不同的记录内容。
如果观察对象是层状地质体,则可按以下程序进行记录。
①岩石名称,岩性特征,包括岩石的颜色、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工程特性等;②化石情况,有无化石,化石的多少,保存状况,化石名字;③岩层时代的确定;④岩层的垂直变化,相邻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列出证据;⑤岩层产状,按方位角的格式进行记录;⑥岩层出露处的褶皱状况,岩层所在构造部位的判断,是褶皱的翼部还是轴部等;⑦岩层小节理的发育状况,节理的性质、密集程度,节理的产状,尤其是节理延伸的方向;岩层破碎与否,破碎程度,断层存在与否及其性质、证据、断层产状等;⑧地貌、第四系(山形,阶地、河曲等),河谷纵、横剖面情况,河谷阶地及其性质,水文,水文地质特征及物理地质现象(如喀斯特、滑坡、冲沟、崩塌等的分布,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以及对工程建筑的影响等);⑨标本的编号,如采取了标本、样品或进行照相等,应加以相应标明;⑩补充记录。
上述内容尚未包括的现象。
如果观测点为侵人体,除化石一项不记录外,其他项目都应有相应的内容,如④项应为侵入接触关系或沉积接触关系;⑤项应为岩体,是岩脉、岩墙、岩床、岩株或岩基等;⑥项应为岩体侵入的构造部位是褶皱轴部或翼部,是否沿断层或某种破裂面侵入等。
上述记录内容是全面的,但在实际运用时,应根据观察点的性质而有所侧重。
•沿途观察、记录相邻观察点之间的各项地质现象,使点与点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
•绘各种素描图、剖面图,一般在记录簿的右页记录,在左页绘图。
•路线小结,扼要说明当天工作的主要成果,尚存在哪些疑点或应注意之点。
以上记录项目应逐项分开,除日期和天气在同一格内之外,其余各项均要另开新行野外地质工作方法三、绘制地层剖面示意图1 、地层剖面示意图内容地层剖面示意图是表示地层在野外暴露的实际情况的概略性图件。
用于路线地质工作之中。
它是在勾绘出地形轮廓的剖面上进一步反映出某一或某些地层的产状、分层、岩性、化石产出部位、地层厚度以及接触关系等地层的特征。
地层剖面示意图的地形剖面和地层分层的厚度是目估的而非实际测量,这是它与地层实测剖面图的主要区别。
2 、绘图步骤•确定剖面方向,一般均要求与地层走向线垂直。
•选定比例尺,使绘出的剖面图不致过长或过短,同时又能满足表示各分层的需要。
如实际剖面长,地层分层内容多而复杂时,剖面图要长一些,相反则短一些。
一般地,一张图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对于绘图和阅读都是比较方便的。
如果实际剖面长度是30m ,其分层厚度是数米以上时,则可用l:200或1:300的比例尺作图。
•按选取的剖面方向和比例尺勾绘地形轮廓,地形的高低起伏要符合实际情况。
•将地层及其分层的界线按该地层的真倾角数值用直线画在地形剖面相应点之下方,这时,从图上就可量出各地层及其分层的真厚度,注意检查图上反映出的厚度与目估的实际厚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须找出绘图中的问题所在,加以修正。
•用各种通用的花纹和代号表示各地层及分层的岩性、接触关系和时代,并标记出化石产出部位、地层产状。
•标出图名、图例、比例尺、方向及剖面图上地物的名称。
四、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如果是横穿构造线走向进行综合地质观察时,应绘制信手地质剖面图,它表示横过构造线方向上地质构造在地表以下的情况,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图件,既要表示出地层,又要表示出构造,还要表示火成岩和其他地质现象以及地形起伏、地物名称以及其他需要表示的综合性内容。
绘好路线地质剖面图是地质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必须掌握。
路线信手地质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轮廓是目估的,但要基本上反映实际情况,各种地质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也是目测的,应基本正确,各地质体的产状则是实测的,绘图时,应力求准确。
图上内容应包括图名、剖面方向、比例尺(一般要求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致)、地形的轮廓、地层的层序、位置、代号、产状、岩体符号、岩体出露位置、岩性和代号、断层位置、性质、产状、地物名称。
具体绘图步骤如下:•估计路线总长度,选择作图的比例尺,使剖面图的长度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当然,如果路线长,地质内容复杂,剖面可以绘得长一些。
•绘地形剖面图,目估水平距离和地形转折点的高差,准确判断山坡坡度、山体大小,初学者易犯的错误是将山坡画陡了。
一般山坡不超过30°,更陡的山坡人是难以顺利通过的。
•在地形剖面的相应点上按实测的层面和断层面产状,画出各地层分界面及断层面的位置、倾向及倾角,在相应的部位画出岩体的位置和形态。
相应层用线条联接以反映褶皱的存在和横剖面的特征。
•标注地层、岩体的岩性花纹、断层的动向、地层和岩体的代号、化石产地、取样位置等。
•写出图名、比例尺、剖面方向、地物名称、绘制图例符号及其说明,如为习惯用的图例,可以省略从作图技巧方面来说,应注意以下三个“准确”:①地形剖面图要画准确;②标志层和重要地质界线的位置要画准确。
如断层位置、煤系地层位置、火成岩体位置等;③岩层产状要画准确,尤其是倾向不能画反,倾角大小要符合实际情况。
此外,线条花纹要细致、均匀、美观,字体要工整,各项注记的布局要合理。
五、绘制野外地质素描图地质素描是从地质观点出发,运用透视原理和绘画技巧来表达地质现象或地质作用的画幅。
野外勾绘的地质素描,通常是在调查观察过程中进行的,往往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般就在自己野外记录本上用铅笔或钢笔画,不可能精工细作,故又称“地质素描草图”。
1 、地质素描的优越性地质素描比地质摄影优点多。
地质素描除了不受天气、镜头取景范围、近景与远景的限制和比较经济等优点外,更重要的是,当我们分析某种地质现象,认为哪些特征应当强调,哪些附属物或近旁的草木对这些特征有所干扰而应当排除时,若采用照像的办法,忠实于客观景物的复制,就会主次不分,不能突出地质内容,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若采用素描技术处理,则完全可以根据观察者的需要,对各种地质现象特征和附近的景物有所取舍,该突出哪些,该精简哪些,都任凭自己的运笔予以描绘和体现。
事实表明,一份地质调查报告,如果能充分运用地质素描,既有助于揭示和说明问题的现象本质,又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文字叙述,做到简明扼要、文图并茂,效果更佳2、地质素描的基本步骤•选定素描对象的范围,确定景物在画框内的位置。